仁和義的區別是什麼?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二者意義不同但似乎又含有類似的內涵。

引申來講:

仁人一定有義嗎?

義人一定有仁嗎?


謝邀。

孔子曰:仁者愛人,克己復。在孔子的世界裡,仁是在禮的框架里的,禮既是實現仁的手段,也是仁不應該逾越的界限,越過了就不能說仁,仁是有秩序的

孟子這裡不一樣,孟子為了義,是可以突破禮的。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孔子是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最多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大不了乘桴浮於海,不跟你玩了,但秩序是要遵守的。孟子是非常激烈的,公開為弒無道之君叫好,是帶有革命性的。孟子的原則是這樣的: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你不仁,我是可以不義的,或者說,君不仁,弒君這個行為就是正義的了。所以孔子對於不肖之君還能跟他們坐而論道,孟子則近於唾罵了。

仁和義的區別,於孔孟而言,我認為主要就在這裡。打個不恰當的地方,碰到有人亂丟東西,孔子的態度是:亂丟東西是不對的,孟子是撿起一塊磚頭指著他:撿起來!

仁是守序善良,義是混亂善良,大概這麼個意思。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這話是文天祥說的。文天祥做到了人格上的完人,因為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線,「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所以什麼是「義」?「義」其實是你所認定的,這個世界的道理,無論別人怎麼說,無論面對的是暴力機器還是多數輿論,你都不會改變的東西。

什麼是義?

天地間的至理,變不了的東西。

「義」的貫徹,是需要「時日害喪,予及女皆亡」的,是要死人的。

仁,愛人也。左邊是個人,右邊是個二,說的便是你我之間的事情。

什麼是「仁」?為了貧民疾呼是不是「仁」?

是的。

那麼你有困難了,我幫你一把,比如我在宿舍樓下看到被子掉下來了,我去一層樓一層樓的問,最終問到了是誰的被子,是不是「仁」?也是。

什麼意思?

仁,不一定是很大很大的事情,你我之間的事情就可以。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發乎心,止於行,可以近仁乎。凡事都替另一人想,那便是發乎心。待得所作所為皆是為旁人好,那便是止於行。兩者皆備,也就差相彷彿了。

仁不見得要拋頭顱、灑熱血,也不見得要英雄偉業。便是蟲蠅小事,也可以近仁。只要心裡存著善念,即便施捨一碗飯、送出一杯水,在那捨己為人的一刻,都能讓夫子動容。

所以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不同就在這裡。

孟子是最激進的憤青,政治語言上全是袒護貧民的,孔子思想確實比孟子更高,因為孔子看不出左右,他從不認為政治能從社會與文化里獨立出來。

所以孔子說,「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孔子看到民主會發笑,而孟子則是會民主的先鋒。

孟子啊、文天祥啊、海瑞啊,他們相比於孔子,缺的就是這種東西。


前面很多答案都是單純從「仁義」二字來分析的,我想從「孔子之仁」孟子之義「的作用來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由「仁」印證天道,使「天道」下貫於「人道」可以說是孔子之「仁」最大的意義。

我們來看孔子之「仁」的兩大特點

1,強調「人」的主體作用,用「覺」來指導道德。論語有言,

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論語·陽貨》

孔子問宰我「安否?」明顯是用自覺來指導道德的,宰我說」安「,在孔子看來便是不仁,便是沒有道德的自覺。由此可見,道德意識其實是在於「人」這個主體。

2,實踐的工夫,創生的精神,下學上達,貫通天命。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

孔子認為不應該怨天尤人,而是應該通過「下學」而「上達」。把生命與天命相銜接,從而與天意相通。「學」自然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但目的並非是「成一名而已」,單純的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而是要轉德為智,從經驗知識啟發「德之直覺」。如果由實踐仁而喻解天道,那麼天反之也會喻解於人,從而使人遙契天道,天人感通,開闢道德境界。

其次,對於「義」的理解,有很多解釋。

譬如《易·乾卦》文言曰

利者,義之和也。

或者說「義」與「宜」相通。如

公都子「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孟子·告子上》

孟子之前的利與義是混雜的,認為有義,自然會有利。

我們通過孟子和告子的論辯來了解孟子對義的理解和產生的影響。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歟?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孟子·告子上》

告子主張「義」外,把外看成一個客觀的事實,所以用「彼白而我白之」比喻「彼長而我長之」。孟子反問

他,一個長者在我面前,這個義應該表現在我身上,還是表現在長者身上呢?按照告子的理解,長者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尊重的,只是因為他比我年長而已。那麼這個義就不在自己身上,換言之告子心中對長者並沒有尊敬。而孟子認為仁義是內在的,「道德」意義上的「應當」才是義。那麼,我們直接來看孟子對於仁義的定義。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對於孟子來說,仁義禮智是在一個層面上的,其實聯繫宋明理學,很容易聯想到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理」。(並非朱熹之理)

然而孟子把仁義拉在一個位面上,是為了說明什麼呢?關於仁義的論述,在《孟子·告子上》中很成系統,那麼這篇文章講的是什麼呢?——可以說就是孟子的性善說,此篇可謂是孟子言「性」之精華,通過與告子的論辯,關於「性說」一揮而就,再聯繫「四端」的論述,得出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

這一結論。從而把孔子概念比較模糊的「仁」定義在「性」之上。把中國思想傳統的重心落在對「人」這一

主體性的重視上。可以說真正的開了中國「心性之學」。

所以,孔子以「仁」,孟子以「義」(性)把天命下貫之於人,形成了儒家系統的內在特點。

----------------------------------------------------------------------------------------------------------------------------------------

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中國哲學的特質,中國哲學十九講


仁而不義為鄉愿,義而不仁為暴亂。


仁者,人也;義者,宜也。仁是更高的價值,不仁就沒有義,所謂仁至義盡,仁至,方能義盡。不仁則亂。仁的定義極其複雜,二三十種定義應該是有的,其核心內涵也有很多。這裡我說一下北大楊立華教授說的仁的含義(聽《四書精讀》這門課的錄音整理的,基本是從楊先生那裡來的,但是分點和他原話有點不同,合併過同類項,也分出了一些東西)。

1、仁是尊嚴。夫仁,天之尊爵也。仁是人生在世最高貴而無法被他人剝奪的尊嚴。

2、仁是自主,是在我的,是自己掌控的,這就是自由。道德選擇取決於自己的主觀意志。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仁是安身立命的依據,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包括《中庸》里關於「明哲保身」的內容,講的都是安。仁是給身心帶來安全的。

4、仁是反求諸己。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5、仁是醒覺。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常處樂。不仁就是麻木,所以仁就是醒覺。

6、仁是有本,不息,篤實的。巧言令色,鮮矣仁。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7、仁是幸福的品格。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孔顏樂處。

8、仁以禮(也就是自己的分際)為基礎的愛。克己復禮為仁。

9、仁是敬畏。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仁的中心是「自」,借用康德的話來說,就是道德主體為自我立法。一個人做得自己的主,可以完全掌控和支配自己。

所以仁是非常廣的一個概念,基本可以涵蓋後面幾個「義、禮、智、勇、信」等等。所有的道德都是以仁為基礎的。


四端,是儒家稱應有的四種德行,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節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章句上·第六節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

仁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仁是要考慮到別人的情況,理解別人的行為,在這個前提下,儘力做到為人謀而忠,為友言而信,努力學習(吾日三省乎已,為人謀而不忠乎,為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總之:仁是整個儒家思想的根源,要在和諧的基礎上做好自己的事,並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幫助別人。

要在別人的立場理解別人,自己都不願意的,就別去讓別人做。

義是孟子更進一步的要求,「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捨生取義」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以天下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比仁更進一步。

所以,仁是義的根本,在仁的前提下,捨身忘死的去做有益於天下的事就是「義」。

如果沒有了「仁」這個根本,不去推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以自己的立場去捨身忘死,那不叫「義」

現在叫「邪教」或「恐怖主義」

基本思維過程「我不管你怎麼想,反正我認為你不對,我寧死也要糾正你和我一樣,不然我就弄死你,那怕為此付出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TM都被我自己森森的打動了,你還不明白?我是為你好,不惜同歸於盡的為你好」

就醬。


我們中國人是經驗理性,是形象思維,而非西方的科學理性,概念思維。所以仁義二字,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而有自己的認識。但如我在下面的回答中所說:

純粹的孔子的儒是什麼? - 知乎

也不能隨便發揮,總得理念相近。所以感覺還是有必要加以解說。

解釋一個統治中國人兩千多年心靈的學說,不能憑感覺直接套用現代觀念,雖然這個學說的很多東西還是深深的影響著我們。我們需要先回到其誕生的時代。

儒學誕生髮展是在傳統中國,而傳統中國是精耕農業的熟人社會,特點是靠天吃飯、聚族而居、高密度、熟人社會。維繫這樣社會的不是法,而是道德倫理,而高密度、低流動性的農業社會,也沒有個人權利的空間。在正義和權利的天平上,嗯,中國就沒有過權利這一端。

所以,儒學誕生的土壤是:依靠道德倫理來治理、強調社會正義、集體主義

春秋是為亂世,生民塗炭,夫子起自貧寒,所以其著眼點在平亂世扶百姓,亂世的根由是什麼?人之慾望欲壑難平!夫子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者,在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所求的是什麼?!生民福祉、剋制人心、束縛慾望。手段呢,農業社會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的秩序,夫子沒有什麼民主、什麼法治的歷史經驗可資借鑒,所以選了禮治:恢復周初的貴族共同體統治+教化+禮樂並用。希望從人的內心給自己的慾望加上籠頭、關注生民福祉,以建大同。

統轄夫子理念的就是仁,仁是什麼呢?!

傳統中國是熟人社會,維繫這個熟人社會的就是情:

愛的本義是什麼? - 知乎

但這個情有其私,所以夫子將其提煉為仁,如我在下面的回答中所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和義有哪些聯繫,這些聯繫間又有哪些區別? - 知乎

依託傳統中國低流動性熟人社會所必須的情感紐帶,將食色性也的人之慾望轉化為對家國的責任、對生民的悲憫,即為仁心善念,本此仁心善年,以教化、學習、反省為手段,將自己不斷沿著君子之道推進

所以,仁是整個儒學的根基所在,也是儒學的最高價值。所有其它價值都是仁在具體場景下的展開與規定。

簡單的說,仁就是一種情感,受此情感所感動,而自覺為此無法割捨的族群、為此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種思想是否正確? - 知乎

受此責任感所激勵而勇於擔負起這種責任,就是義

義就是中國人行為的正當性依據。如我在下面的這個回答中所說:

孝為先還是道義為先? - 知乎

義就是仁的約束性體現,只是這個約束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所以,義也可以理解為仁投射到我們具體行為上的原則性約束

對於這個原則性約束我提出了四條:

1、個體的利益應當得到維護

2、個體的尊嚴應當尊重

3、共同體內的各個成員應當得到相對公平的對待

4、共同體整體利益優先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最後一條,前三條,每條我說的都是應當!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特點,我們沒有整齊劃一的外在的標準,只有大致的自我判斷,所以在只有定性的判斷而無法定量。

所以,我在下面的這個回答中反覆強調:

在愛國家與愛父母之間,如果只能二選一,你選哪個?為什麼? - 知乎

義就是對各種價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艱難選擇的過程

這裡所強調的一是實際情況,二是多種價值權衡後的艱難選擇。沒有實際情況,就只能定性,但多種價值彼此衝突時,定性不足以解決如何取捨。而沒有多種價值的衝突,也就不沒有什麼艱難的選擇了,自然也就無所謂義!

畢竟,我們中國人說到義,都具有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的隱含意味。這體現的是什麼?!是集體主義下的社會正義難以落實到個人,需儒者或信奉了儒家精神者自行加以救濟!

仁就是中國人的家國責任,國的一側是社會秩序的建立,以求得共同體的社會正義;家的一側是共同體中的各成員應得到相對公平的對待,這雖然沒有西方基於個人主義對權利價值的凸顯,但並不排斥權利價值。這兩者相合,就構成了儒者的追求,儒者也就在這種追求中,積極進取、學習反省、理性平和,然後心安,成人者終成己也!也就是實現了對自我的超越。

而義就是對仁這個最高價值的維護,其要旨在於勇為。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不迴避、不逃避,真的勇士敢於直面這慘淡的人生,平靜的接受自己勇為的結果,只求心安。樂在其中矣!

仁義禮智信,其它幾個呢?

禮是夫子所選的、用於當時的、行仁的手段,現在當然不必再說了,當下自然是法治原則:

儒家講捨生取義。過去從軍,捨命報國。現在捨己救人。這個教義人性嗎? - 知乎

智是儒者在行義的過程中,由於義是儒者基於自己的判斷,所以需要保證這種判斷盡量準確客觀:

未發之中。怎麼體會? - 知乎

信自然是仁所追求的社會正義側秩序建立的基礎:民無信不立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小信,那什麼是大信? - 知乎



「仁義」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崇仁,孟子尚義,這是儒家思想不變的正統。
「仁義」同時也是中國倫理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不仁不義
是對一個人人格的極大否定。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仁義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擴充的,但仁義理論的擴充總是圍繞著孔孟最初的涵義而展開的。

唐代韓愈在《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非常具有概括性。但是,當把「仁義」分開,進行具體分析的時候,發現這樣過於簡單,達不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因此,還要一一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理解。

說文解字注中:「仁,親也。親者、密至也。從人二。中庸曰。仁者、人也。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獨則無偶,偶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這即是說,仁的本義應
是人與人的親密相處。這正是「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的原因。孔子極大的把「仁」的內涵豐富了,孔子將這種人與人地相處推而廣之,作為一種社會交往的規
范,並渴望「克己復禮」然後達到「歸仁」的目的。這也就是說,孔子的仁是外在的仁,是一種有高度的社會規範,因為「復禮」才能「歸仁」,在這裡,禮和仁,
並無很大的差別。就算說「忠恕為仁」、「觀過知仁」,這也得是做到忠恕、觀過之後,才能達到仁,而不是把內在的仁展示出來。再如「剛毅木訥近仁」、「巧言
令色鮮仁」,這也是從人的外在表現來定義、約束仁的範圍。

但是,當仁到了孟子那裡,則是「惻隱之心,仁也。」惻隱之心是人天生而有的,不是後天修習而得,因此,這時仁便是內在的仁。發展、達到仁,需要向內心探求,並且還要「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再來說「義」,說文解字注中:「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威儀出於己、故從我。從羊者、與善美同意。」這也就是說,義是由內而發的美好情感。王引之《經義述
聞·尚書上》:「義,善也。謂性發強而又良善也」。由內而發,因此每個人都有義,符合仁,符合社會規範,便是義,因此義也有社會規範之義。這才有「見義不
為無勇」、「動則思禮。行則思義」。《易傳?文言》:「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這就是以敬來正直內心,以義來方正行為,更能體現出義作為規範。

「 義,度也,必由中斷制。」作為社會規範的時候,義與仁有不同,義在這裡強調「斷制」,也就是要斷開,分開。這也就有了後來朱子所說「義是活物,義無定體。」因此,義是一個靈活可變的原則,不同的時候,義自有其不同之義。


仁與義,有很大的不同。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仁,義必由中斷制也。」。
孔子之時,尚希望可以人與人在一起得到良好的相處;而到孟子
之時,社會日益混亂,人與人在一起難以和平,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之時崇仁,孟子之時尚義。因為孔子的希望是人與人和,而孟子時,和已無望,並且認識到,人
必須分,而後才能和,和即合。這裡的內在原因就是私有制的確立以及其作用的發揮,得到了知識分子的認同,成為社會的未來趨勢。孔子希望的是原始公有制,因
此崇合之仁;孟子看到私有制的生命力,因此說分之義。


這一點是崇仁尚義的主要原因,因此也就有了「仁合義分」。
《孟子?盡心下》曰:「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這也體現了仁合義分,因為父子是血緣,是內,是合,君臣是等級,是外,是分。因此,父子為仁,君臣稱義。


《禮
記?禮運》:「仁者,義之本也。」義是要符合仁才能稱之為義,因此,仁為義之本。義表現為行為,仁在後來逐漸發展為內在之仁,即惻隱之心。這也就是說,仁
內義外,義是仁的發作,仁是義的動力。進一步,凡是超出個人利益、個人本分的行為皆屬義行範圍。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這種仁心義路的說法就顯示了「仁內義外」。

從實質上來說,「仁合義分」正是「仁內義外」的一個表現。正因為仁內義外,因此,仁才能夠合,才能親;義才能斷,才能分。

因此,我認為,仁義的核心是「仁內義外」。其他涵義都是由「仁內義外」而生髮,由「仁合義分」來表現出來。這才有韓愈所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
義。」仁合則親愛,行宜則斷明。至於作為社會規範,作為政治型的仁義,即在公羊學中的表現,與我們所說作為儒家學術的仁義略有不同。儒家學術的仁義,是從
人出發,關於人本身和人的行為的學問,是人的道德上、倫理上的仁義;政治上的仁義,便是強調本分、等級的仁義,是作為統治人的仁義。
這是與學術上的仁義的
根本不同,仁義的本身,是要發展人、完善人,但政治上的仁義,是要統治人,約束人。


仁是容人之過,憫人之痛,成人之美;

義是急人之難,救人之危,忠人之事。

懷仁心,行義舉,仁在心,義在行。


「仁者心之德,義者事之宜」。

朱光潛先生的一篇名《談情與理》的文章中,

說得很通俗透徹,可以百度下看看。


簡單來講,仁既是愛,義既是公正、正直。

道德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是層次遞進關係。

這個世界失去了普世大愛,公正觀才會體現出來,這個世界沒有了公正,才需要法律來強制約束。


一個叫責任,一個叫良心。


仁和義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提出仁的概念很好理解,也很容易,但是義的提出是孔老夫子的偉大之處。(墨家的兼愛近乎於仁,無原則的純仁)孔子思想可以用「仁義禮樂」來簡單概括。禮樂是一組,這裡不多說。只說一點,「禮」是外在的秩序化表達,「禮」是基礎,與之聯繫,「仁」則是基礎而上架構的孔丘思想核心。孔子將外在社會秩序的理念提升至精神維度,由公共的外在的內化為個人修為的理論,衍生出「仁義」觀念。「仁」在《論語》文本中談及竟達109次,核心程度可見一斑。簡而言之,「仁」即是在「禮」中塑造自我。這一論斷,真正彰顯了孔丘在人生經歷中對於人性的深刻洞察。這是孔子觀念中對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探討,對人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的權衡,是實現自我到實現社會最終創造社會的經典過程的極致詮釋。正如我們所熟知的,「仁」即是愛,「天地萬物同體之愛,仁也」。「仁」外有「義」,是聖人之至高明處。若只有「仁」,便與墨家所言之「兼愛」無異,而流於近愚之道。孔子有「義」理,在《論語》中24次出現,「義者宜也」,「合理的愛」是其內涵。如此,則可變「以德報怨」為「以直報怨」,則對於不宜愛者,可討、可退、可貶。這又再一次的印證,本真的孔丘儒家思想,與封建統治階級統治思想,是全無瓜葛的。


仁是一視同仁,義是站在自己認為正確的一方。


解字來看,

「仁」就是「人+二」, 表現兩個人在一起,兩個人願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間都有親近的要求。 指的是是仁者愛人的意思。

「義」就是「羊+我」,古代羊等動物常為祭品即「犧牲」,所以「義」就是要為了崇高的目的獻祭「我」、犧牲自己、奉獻自我。

所以「仁」強調人不僅愛自己也要愛人愛眾生。可以說是和 對己自私、對富貴妒恨、對貧賤鄙譏包括佛家所謂的「嗔」等等相對立的一個概念。

「義」強調價值觀上人應當把某些崇高的信念、理想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換言之,高尚的價值觀就是符合「義」,醜陋的價值觀就是「不義」。


仁是價值觀

義是方法論


看完更不會寫作業了 我的作業題目就是它(; ̄ェ ̄)


仁重關係的和諧,義重行動的取捨。仁者必有義,義者必含仁。


你欺負別人家孩子,你爸當人家面把你揍一頓叫義,等外人走了,又過來哄你,叫仁

義是現實主義,仁是理想主義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存夜氣和守平旦之氣?
如何看待「繼儒藏、佛藏、道藏之後,又要搞《馬藏》了」?
在工業化、城鎮化時代,鄉賢自治很可怕嗎?和土地流轉有關係嗎?
《禮記.檀弓》中「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這句話何解?
在武俠小說中,為什麼道教有全真、武當、青城等眾多門派,儒教卻沒有門派?

TAG:歷史 | 倫理 | 孔子 | 儒家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