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讓子彈飛》不好看?

雖然這個問題很傻逼。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電影類型,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等等等等,我還是想知道讓子彈飛哪不招人待見。只當一個故事片看,故事性不錯,當喜劇看,也挺逗,當一個真正的電影看,除了覺得牛逼還是覺得牛逼,這種政治隱喻那麼明顯的片子怎麼過得審查啊 太牛逼了


用力過猛,過猶不及。粘一篇我過去寫的影感。

絕大多數中國觀眾都不介意讓子彈飛成為2010中國電影的頭號招牌,因為無論從票房,規模,影響而言,讓子彈飛著實讓姜文這個漸隱在中國社會許久的人物又結結實實的在腦際很是飛翔了一會兒,除去那些習慣於顯擺自己特殊愛好與高深品味的人之外,讓子彈飛總得來說都是一部精彩與誠意俱備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姜文絲毫不掩飾他想當娛樂界魯迅的想法,同時又再一次的顯示了他在電影表演上獨特的見解與天賦。我身邊的大多數常常自謂理性主義者的女性依然在英雄氣概的姜文主義下顯得花痴十足,而與此形成鮮明映照的是不少男性則紛紛表示這部影片充滿了男權主義,是對女性的污衊與嘲諷等等。

不少女性甚至抱定了這樣一種態度:就算在這部電影中姐被顏射了也照樣覺得高潮十足,而你之所以看不慣不外乎是因為自己的太短。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同樣被歸類到太短的一類之中,我並不反對姜麻子是個純爺們這一事實。而之後的內容,只使用於喜歡探討電影本身的人群。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唯一的硬傷在於一種遊離於影片之外而更接近於舞台劇似地空泛感,這種空乏感會讓人頻繁齣戲。這部電影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以膠片為媒介的舞台劇。因此它就很鮮明的帶有舞台劇的某種特徵:比如言辭玩味但未必貼切,行為誇張而很不嚴密,人物性格突出但是並不完整,故事緊張刺激然而卻無法察覺有序的層次等等。

這些東西讓我聯想到《天下無賊》,雖然很多台詞精妙並且博得觀眾群的大笑,然而他們大多屬於一種遊離於主題之外關於個人才華帶炫耀性質的賣弄。在讓子彈飛中姜文通過合理的突出與代入讓這些包袱抖得並沒有砸腳的感覺,但是這些語言語境的生硬讓人很不適。

   然而電影藝術又是一個有著自己語言和習慣的藝術,從電影角度來說,導演關注的更應該是鏡頭流出的精彩如何如茶般芳香如酒般悠長。這種感覺來源於充分的溝通與共知,充分的讓每一個觀影人深入而實在的投入到影片中去,能夠觸動自己內心的回憶。所謂的感動世界,其實只不過是感動自己。而不是像子彈飛一樣,姜文通過表演一個高超絕倫的雜技讓所有人目不轉睛的凝視著它,然而對觀眾來說,他們不需要考慮姜文的想法,同樣姜文也不需要考慮觀眾的想法。儘管精彩,儘管你情我願兩相歡愉,終究難逃一場逢場作戲.沒有人關心子彈從那裡來,也沒人關心子彈從那裡去,所有都只是個圍觀群眾般看子彈橫飛。

還有,你的傾向很不好,你當然可以喜歡,也可以宣傳他的好,但你不應該指責別人的不喜歡,更不能強迫所有人都喜歡。我喜歡這種作品,不意味著我會用這部作品去劃分一個人的智力層次、道德水平、藝術鑒賞能力。因為這個世上還有我更喜歡的事物,那就是自由。


允許有人喜歡就允許有人不喜歡,這有什麼為什麼的- -!


首先這是一部喜劇,但是從頭到尾我都笑不出來,看完只覺得荒誕。


有些人看電影只是圖一樂

他們並沒有去鑒賞電影的意願或者水平

所以《泰囧》什麼的才會有這麼多票房

他們覺得《讓子彈飛》不好看

《泰囧》之流(隨便舉個例子,不具有特別意義)才好看

這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無可厚非,也無需指責

但是這些人中有一部分

要以這種圖一樂的態度

從藝術水平之類的層次去鑒賞電影

未免也讓人笑掉大牙


粘了兩個網上傳的比較多的【讓子彈飛】的解讀,你應該能理解為啥有的人說好有的人說不好看了。

一疑惑

1黃四郎沒有死,他打死了武智沖,穿著湯師爺的衣服出現在了火車上

2湯師爺的沒有說完的第一個秘密是老二是他告密害死的, 第二個秘密是他喜歡花姐,花姐是卧底。

3花姐給黃四郎的禮盒裡面裝的是兩顆鑽石, 黃四郎一看就知道花姐已經搞定了湯師爺和老二和老三, 於是便假裝賣個人情給花姐放過老二和老三,本來他是帶人來幹掉他們的。

4花姐搞定了老三卻沒有搞定老二,因為老二是同性戀。

5張麻子在給老二布置任務時湯師爺在旁偷聽, 導致張麻子率眾弟兄出鵝城剿匪,兄弟們只有預先埋伏的老二死了, 他們被偷襲卻只有老七負輕傷。

6 黃四郎給假張麻子布置任務時有兩套方案,甲方案不用說就是幹掉了張麻子。 而乙方案就是偷襲行動失敗,師爺借假張麻子的口說自己的老婆孩子被殺回鵝城給黃四郎報信 (其實老婆孩子都是假的目的是為了騙取那兩顆鑽石,黃四郎很重視那兩顆鑽石,要胡萬殺雞取卵卻沒有成功, 8歲孩子是指建國1949年後八年1957 年大躍進統計數據瘋長)。

7沒有想到湯師爺和張麻子產生了感情,他沒有回鵝城報信而是駕著裝滿銀子的一輛馬車往山西康城而去。

8假張麻子本來說東邊東邊,他也想活命他以為湯師爺會回鵝城告密,所以想把告密的責任推在師爺頭上, 沒有想到師爺真的往東邊去了,他又急的說不要往東因為有珍藏版的地雷在等著師爺, 師爺被炸後他被真張麻子一槍打死,臨死時候還說山西是在東邊,可見他是知道師爺的假老婆號稱來自山西,他和師爺是一夥的。

9師爺死後除了未說出那兩個秘密,這也是影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外,其實還有兩個極其重要的信息。 一個是對麻子說他被炸到樹上的屁股兜裡面有五張縣令上任書,大家記得黃四郎說過他買了6個縣令,那麼第6個縣在哪裡? 恭喜您答對了是在上海浦東,現在你知道黃四郎為什麼在開往上海的火車上了嗎? 那麼第二個信息是他勸張麻子不要回鵝城因為他認為張鬥不過黃,因為他已經知道張得大部分兄弟已經被黃收買,回去就是死路一條。

10師爺和黃四郎都低估了張麻子的智慧,黃四郎還等著郭旅長的軍隊,而張的兄弟還等著黃的出手,沒有想到張用發動群眾這一招就把黃搞定。

11張麻子虛假勝利後,老七飛跑過來問他喜歡花姐嗎? 又在他耳邊嘀咕了一句話。緊接著又說別說是他說的。 其實他告訴張麻子花姐是卧底,老三他們已被黃收買,老七這時候其實已經騎虎難下。

12 所以後來老三對張麻子說我要替二哥娶她,而張麻子答非所問的說老二啊老二。 而老三以為張走神還提醒他說大哥我是老三。其實張心裡明白(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橋段) 他其實想說的是老二啊你死的好冤。所以才會一手拿槍指著頭一手拿槍指著花姐和老三, 但念兄弟情誼和對花姐的一絲好感就成全了他們。 而且他問為什麼要離開他,眾人皆曰不輕鬆,維老七打馬虎眼,老七還是向著張的。

13張麻子多聰明睿智的一個人,這時候他已經明白師爺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可是他又不願是這個結果,所以才會騎著白馬在鐵路上親自驗證, 雖然火車開的飛快他還是一眼認出了黃四郎,所以打馬趕上,這才有讓子彈飛3--張麻子血濺上海灘。

14黃四郎明白郭旅長一來就會知道他吃裡爬外,派人假扮張麻子盜取煙土, 因為老百姓拿的錢太多了,超出黃四郎應得的那一份,雖然他是那個大腿。 黃明白他的腿這回事真的斷了,所以就和老三老四老五花姐他們去第六個縣上任上海浦東縣。 加一條:夫人被花姐代替。夫人說了,她只做縣長夫人,誰是縣長,她無所謂。 花姐也是,她本來就是JI 女,她跟老大老二老三都無所謂,老二是悍匪,而且自己說了對女人沒興趣。 當初第一次得到錢的時候,唯一沒說帶錢走的就是老二,所以老二不要女人不要錢,只要跟著老大,所以老二必然被所有人聯手害死。 這樣就解釋齊全了。而其實姜文最後對著老三說:老二啊,老二。他知道結果了,想說老二死的冤,後來就沒說。姜文被誅心了。

隱喻 

1、馬拉火車 有人從歷史的方面來解讀這個東西,不是不可以,但姜文從來不是一個這麼矯情的人。 他的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的場景,都有一個理所當然的解讀,而這個解讀,往往並不需要你去翻歷史書才能明白。

馬拉火車的隱喻,就是在暗諷我們當今的制度。雖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經濟火車,走在市場經濟的鐵軌上,可是實際上跟以前的馬車並沒有本質區別,依然是靠一群無腦的勞動力在前面拉著,暗諷現在雖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可是經濟結構卻和真正的西洋火車有著天壤之別。   

一旦子彈打穿了馬和車之間的鏈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懇懇拉車的廉價勞動力,過不了多久火車,就將摔得灰飛煙滅。這是姜文的第一個隱喻,也正是點中了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和最主要的問題所在。   

2、關於黃四郎 很多人說姜文把他比喻成韓三平,云云。不是不可以,不過未必每個人都知道韓三平是誰。實際上,姜文的這部電影也不是僅僅拍給文藝圈的那幾個人看的,其實從一段黃四郎和張麻子的對話,就很明顯可以看出來了。   

張麻子:「你覺得對我來說是你重要還是錢重要」就是這一段,張麻子把黃四郎和錢擱在了一起對比,這個答案就很明顯了!什麼能跟錢擱在一起呢?那就是權。所以黃四郎在電影里象徵的就是權力,是通過權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這個隱喻,無非也就是那些與權力直接掛鉤的壟斷集團和一些以權謀私的guan當然乾脆可以說白了就是咱們guojia的權力機構,然後姜文說的話也就不難索解了:「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就是權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絕對的權力這點對我很重要。 3、明白了黃四郎在影片中的定位,其他的一系列問題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來說說一開始黃四郎給姜文的那頂帽子。那頂帽子是什麼意思?就是邀請你來一個桌子喝酒的意思。這點後來葛優也給姜文解釋了,隱喻的就是咱們現在的guanchang現象,比如一個地方官走馬上任之後就會有一個當地的權力集團邀請你來喝酒,然後共同刮分百姓,這就是那頂帽子。後來黃四郎對姜文說:「如果我一開始不是找人給你送去那頂帽子,而是自己親自去接你,後果會有什麼不同嗎?」「我家裡還有一頂好帽子,回頭我給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開始不是以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態來邀請你入伙,分給你一點錢,而是以一個合伙人的姿態來邀請你入伙,把我這個位子讓給你,你會跟我們同流合污么?這是諷刺guanchang里的那些人物眼裡只有「帽子」!   

4、然後再來說說跟他們一起去進攻黃家的那幾隻鵝。 「大哥沒一個人跟來就那群鵝跟著來了」這些個鵝比喻的就是現實中那些盲目喜歡姜文,甚至無腦追隨的粉絲們,而實際上這些人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是被其他人魚肉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姜文到底要說什麼,但是就會一直跟著來。可事實是,他們根本沒有一點用處。姜文用了一個隱喻,諷刺了那些無腦的追星族一把,也是告訴我們大家:想要顛覆權力天平顛覆鵝城,靠一群鵝是沒有一點用的。   

5、關於鵝城。 鵝城,也就是人民任人魚肉的城市。這個暗指啥大家當然都明白,然後要說的是姜文全片中最精彩的一點隱喻,就是他對權利的理解:從人們三番幾次不敢撿銀子半夜偷偷撿,不敢撿槍半夜偷偷撿,到最後人民發現黃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是權力?權力就是恐懼,權力就是施加給人民的畏懼。而對於人民來說,他們畏懼的也根本不是黃四郎本人,而是他們腦海中的那個黃四郎,回到現實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害怕似有若無的最高權力,我們都有一種恐懼,而實際上我們知道那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們恐懼的,僅僅就是我們自己的恐懼,而一旦人們看到自己腦海中營造的那個「黃四郎」被打倒,人民一旦真正拿起槍沖向黃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權力那裡去拿回自己的東西,黃四郎家那個千瘡百孔的鐵門是根本沒有任何辦法阻擋人民的力量的。   

還有後來的那個黃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馬上轉頭跟著反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真的要推翻現在的權力,那麼那些在維護當前權力的人,比如什麼城管呀、警察呀、保安呀之類的,會馬上跟我們站到一起。因為他們也是人民,這點跟開頭的馬拉火車有個呼應,就是說權利這個火車跑的再快,實際上都是馬拉的。一旦沒有了馬,權力只能歇菜。   

6、說說千瘡百孔的鐵門 姜文讓他的小弟打個嘆號那段戲,的確是姜文有點自戀的意思,就跟很多人解讀的一樣,他在諷刺其他的導演,他把自己比喻成槍,把自己的電影比喻成子彈,不論是子彈打斷了馬韁,還是子彈射穿了黃四郎家的鐵門,包括電影名字——讓子彈飛,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他要把這個一直束縛著人民恐懼著人民的鎖鏈鐵門打穿掉,讓人民奔向自由,得到自己的財產。然後那個嘆號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他諷刺一些個小導演也想打穿鐵門,可是太直接了,想打個嘆號結果就沒打好,而他老人家打的是個問號,然後子彈就能從那個問號裡面穿出去了!這個問號呼應的,是一開始片頭的讓子彈飛後面的一會,這點別的網友分析的很到位了:姜文很清楚他的電影里想說的,這些話影響到了權利核心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黃四郎為啥一直要除掉張麻子,因為「霸氣外露」!所以是不可能通過審批的,可是他又想掙錢又不想跪下,而他同時又很清楚審電影的那群既得利益者的智商,所以他打的是個問號:讓子彈飛一會兒!現在電影已經上映了,那些人後悔也晚了,恰如正在在演折子戲的郭志堅之流!

7、既然說到審批,就可以再說說一開始小六子自己剖腹那段戲。 姜文把小六子這個兄弟設計成他自己的兒子,對一個導演來說什麼是兒子?電影唄!他用小六子祭奠的,是他自己的「鬼子來了」!因為影響了權利的核心既得利益者,出師未捷身先死,而賜死的理由,就是一碗莫須有的涼粉。後來他在墓前對小六子說的話,都可以理解為他《鬼子來了》被砍之後的反省,他認為太衝動是不行的,直接打嘆號也是會死人的,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打穿鐵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馬才能掙脫鎖鏈!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啥在鴻門宴上讓一群兄弟撤了,實際上也是隱喻。我估計他可能也是為了拍這部戲跟領導喝過酒啥的,鴻門宴應該就是在映射他自己,然後他說:「讓你們撤了才能保證我的安全」,意思就是他跟領導面前不能把這些表現出來,才能拍成這部戲,而小六子也就是《鬼子來了》的死,也是給他的教訓,他才會明白怎麼跟領導打交道...

8、最後的一幕 他的幾個兄弟跟他一起推翻了權力,然後覺得跟他在一起壓力太大,就去上海了。也是坐著馬拉的火車去的。這個寓意也很明顯了,意思就是姜文這次比以往拍的深了一層,不僅僅是想怎麼推翻權力,而且想到了推翻權力之後,會是怎麼樣的結果?就是又會有一個權力出現,而這個權力很可能還是以前自己的戰友。   

如果說他想表達什麼,可能是表達人都不能抗拒權力金錢的誘惑吧,這些足夠把麻匪再次變成黃四郎。   

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有很多細節,都是有內在含義的。比如,周韻用兩支槍一支指著自己一支指著他,後來姜文跟她說:「這個樣子的你是最好看的」,那是周韻想要加入他們,也就是加入追求自由追求公平的隊伍,要加入這一行列,首先要有拿槍的勇氣,還要有拿槍指著自己的勇氣。後來,周韻穿上了制服,跟著老三去追求權力了,姜文說還是那個時候的你最好看,也是表達了一下他的價值取向。   

還有留音機里莫扎特的那個曲子,應該也有所指!懂音樂的朋友可以考證一下,姜文拍這個片子拍了三年,我估計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這上面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姜文這個電影拍的很好,的確不愧於中國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影一說。

他這部電影不僅給鵝城的人民發了槍,同時也用這部電影打爛了黃四郎家的門,換句話說:他不僅拍給百姓看,也同時是給郭志堅主子們的一個警告:就是別以為你們的權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覺醒,你們根本不堪一擊。

最後要說讓子彈飛的確是姜文神作,在下佩服!!!


《太陽》票房不好的時候,姜軍統說了,媽的好好給你拍電影你們看不懂是吧,你們就喜歡速食麵是吧,那我就做兩碗速食麵給你們看看,這兩碗速食麵,一是《子彈》,一是《一步》。票房證明一切。

就說這麼多。


因為看不懂,大多數人都會因為不懂去否定。


有人總說姜文是不是沒錢了?怎麼《讓子彈飛》的主題曲是「太陽照樣升起——背叛之夜」?

我想說,在我心中,甚至其實在姜文口中,《讓子彈飛》就是《太陽照樣升起》。

我覺得,《讓子彈飛》本身是一部精彩的商業片,初看很是喜歡,若是新生代導演的作品自然讓人欣喜不已。但回過頭來再打量,它出自拍過《陽光》《鬼子》和《太陽》的姜文,主觀情感便難以接受。這似乎就是一部姜文向市場妥協的影片,只是姿態比較優雅罷了。原本心目中對待電影非常非常純粹的姜文這時開始走向世俗化,自然難以接受,但這並不代表它不是一部好電影。相反,若是《一步之遙》繼續《讓子彈飛》的套路,那我覺得姜文就真的不再純粹,不再理想主義了。雖然這話聽起來很像馬後炮保護姜文,雖然所有這些想法也來自於我在《讓子彈飛》上映後對《太陽》等片的重新回味。

所以說可能有些人是真不喜歡《子彈》本身,有些人比如說我是從主觀的理想主義情感上不太容易接受姜文的《子彈》,而有些人則反而推崇備至,幾乎封神。這都很正常。

但,昨天看到《澎湃》對姜文的採訪,我才覺得,《讓子彈飛》中那句貌似蕩氣迴腸的「站著把錢賺了」會不會僅僅是姜文的一聲嘆息?無論嘆息在昨日還是在今天,驅動世界運轉的本質還是一種廣義的暴力,是市場、是觀眾、是話語權、是公權力、是……不過正如採訪最後的那句話,「這是一種客觀存在」。

採訪鏈接: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6637


我覺得不好看。

幾個環節的轉接不順暢,比較牽強,不能一氣呵成。

你要說這個片子隱喻了什麼,我也沒看出來,號召人民起來革命么?那革的也是反動階級。


除了喜好差別外,對一部電影的鑒賞能力也很重要。


推薦閱讀:

電影《鬼子來了》最後喜慶的聚會為什麼會演變成大屠殺?
姜文2000年的電影鬼子來了為什麼拍成黑白片?
為什麼姜文所有電影的男主角全姓馬?
昆汀和姜文的異同之處,二人可有高低之分?
如何評價《尋槍》這部電影?

TAG:電影 | 姜文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