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為什麼喜歡禪讓,如宋徽宗 宋高宗 宋孝宗?
雖然他們禪位各有原因,但是為什麼都集中在宋朝?
對有些貌似抖機靈的答案實在是看不下去。把無知當有趣真不是一件好事
宋徽宗禪讓的原因和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完全不同
宋徽宗末年,老百姓都摩拳擦掌要殺徽宗寵信的六個奸臣。再加上大敵當前,宋徽宗也是看過史書的,明白衛懿公的故事。只有殺了六個奸臣,全國臣民才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自己也不會被做成肉湯吃掉。但是大家也不傻,光殺六賊沒用,所有決定都是宋徽宗下的,他逃不了干係。所以宋徽宗採取了折中的辦法——退位南逃。這個辦法一方面有罪己詔的功能——向天下人表示自己不適合做皇帝,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向南方逃跑(這個辦法屢試不爽。二戰末期,日本也做過一旦準備投降就讓昭和天皇退位,讓皇太子明仁繼位的打算)而宋高宗退位原因完全是出於紹興和議被金國君主完顏亮單方面破壞。宋高宗窩囊了一輩子,終於面子掛不住了。他知道老百姓每天都會用「你在人家面前都稱自己為奴才了,人家還打你,下一次你要做狗奴才嗎?」一類的話罵他,所以才學他爹向全國臣民認熊。
宋孝宗退位的原因與徽宗高宗不同。
孝宗在位前期,與金國打了一仗,可打敗了,只好認慫。不過金國君主金世宗也不願意太過分,於是答應孝宗「你們宋國皇帝以後可以不用做奴才了,世世代代做咱們家的干侄子吧,咱家也默認你們上代皇帝為乾哥哥」。金世宗比宋孝宗大幾歲,宋孝宗也認了。可是等到金世宗一死,繼位的金章宗比宋孝宗小差不多四十歲。宋孝宗拉不下老臉叫人家「干叔叔」,只好把這個丟人的差事扔給兒子宋光宗了(其實光宗也比章宗大二十多歲)。宋光宗退位的原因更是與前代皇帝都不同宋光宗是個嚴重的妻管嚴。而他的皇后李鳳娘已經不是簡單的脾氣大了,是狠毒,甚至趁老公外出之機殺死老公寵愛的黃貴妃以泄憤。不僅如此,她還挑撥丈夫和公公之間的關係,導致宋孝宗去世時,宋光宗竟然不願意親臨送別。這樣一來大臣們炸鍋了,紛紛表示不滿。你李鳳娘以前是狠,不過還是對自己家僕人狠。現在好了,竟然欺負到先皇頭上。而且還鬧出堂堂大宋皇帝不去給父親弔喪這種事,給金國人看笑話。李鳳娘迫於輿論壓力,只好又逼宋光宗讓位給皇太子(後來的宋寧宗)。反正皇太子是她李鳳娘生的,她照樣吃好的喝好的。倒是可憐宋光宗,一輩子都被老婆擺布。還背上不孝的罪名瀉藥,我的理解是:唐宋大變革,君主專制社會摸著石頭過河。科舉支撐起的官僚行政制度還沒有成熟;特別是宋代太監並沒有起到幫助皇帝行政的作用。事務繁多權力矛盾層出不窮皇帝很幸苦 都想提前退休。
中華專制主義走到皇帝有效集權是明清兩代。唐朝開國起被禪讓的更多,還有當了幾十年太子,才做幾個月皇帝被兒子逼著禪讓的悲劇。
留意當時的背景,宋金交兵宋國處於劣勢,早禪位給兒子自己省心啊
老子的鍋,兒子你背一下,實力坑兒
不是喜歡,形勢所逼
宋朝有4位皇帝禪位過。
第一個是宋徽宗禪讓給兒子宋欽宗。
宋徽宗趙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他為帝。 第二年 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後經蔡京等大臣的誘導,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後來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都城紹興永佑陵(今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 區東南35里處)。
宋欽宗趙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長子,宋高宗趙構異母兄,母顯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個月。
生於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趙亶,封韓國公,次年六月晉爵京兆郡王,大觀二年(1108年)晉爵定王,大觀五年(1111年)立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開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
第二,三,四個是宋高宗讓位養子(太祖一脈)宋孝宗,宋孝宗再禪位給三子宋光宗,宋光宗再禪位給次子宋寧宗(宮廷政變)。
趙構(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眘,被尊為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謚號曰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宋孝宗趙昚[1] (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宋高宗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被高宗選中育於宮中,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被立為皇子,受封開府儀同三司、寧國軍節度使,封建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五月二十八日,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昚。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讓位於趙昚,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高宗去世後不久,禪位於三子趙惇,自稱壽皇聖帝。紹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趙昚去世,在位27年,享年68歲,葬會稽府永阜陵。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上謚號為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1]
紹興二十年(1150年)賜名趙惇,授右監門衛率府副率,轉榮州刺史。孝宗即位後,拜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禪位,趙惇登基為帝,改元紹熙。紹熙五年(1194年)禪位於次子趙擴,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或「光宗內禪」。
慶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因病崩於壽康宮,在位5年,終年54歲,葬會稽永崇陵。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謚號為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趙惇與慈懿皇后李鳳娘的次子。[1]
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生於恭王府,次年賜名趙擴,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觀察使,封英國公,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陽郡王,十六年(1189年)三月進封嘉王。紹熙五年(1194年),被立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趙擴在韓侂胄、趙汝愚等大臣的擁戴下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慶元」。[2-3]
宋寧宗即位後,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為相,趙、韓兩派鬥爭激烈。慶元元年(1195年)寧宗罷免了趙汝愚,韓黨專權。次年又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是為「慶元黨禁」。嘉泰四年(1204年),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兩年後削去秦檜封爵,打擊了投降派。
首先你說的禪讓多集中在宋朝這一論斷就不對,唐朝更多。其次你要看是什麼原因促使了禪讓的產生,禪讓都是禪讓,但原因卻被不相同。徽宗禪讓的原因基本和高宗類似,都是對面大兵壓境,自己當太上皇那麼朝廷頂在最前面的就是新皇帝,不是自己了。但還有些不一樣就是高宗這麼多年為了順從金國,唯命是從,岳飛等都聽金國的殺了,自己做這麼多就為了保住江南江山,現在突然得知一切都沒用了,完顏亮還派人痛罵羞辱了自己一番,高宗其實當時就情緒崩潰,跑後殿去哭了,在金打過來時候的,也時刻準備跑,「若更一日不退,則令放散百官」以及後來德壽宮在戰事膠著時是雇了千餘勞力待命的,隨時準備跑,所以當金國退兵後,高宗基本也就沒心思在管事了,自己也老了,乾脆做個太上皇,還能干預政事,平時還有皇帝擋在前面,何樂不為。至於孝宗退位,大體原因也是,自己年紀大了,很多事也有心無力,明知道自己已經做不到了,高宗的死也的確讓他傷心,畢竟自己皇位是高宗給自己的。至於光宗,內禪本身就是他和父親孝宗之間父子失和的餘波,蔓延到了前朝,以及不肯臨喪幾乎快要失去皇位的合法性以及宰執們的人心,正好遇上野心家們,一場風波捲起,在慢慢落下。
如果他們地下有知,你問問他們喜不喜歡,哪有喜歡禪位的。那你喜不喜歡辭職?
謝邀。。。我只知道宋徽宗是為了逃避責任才讓位,當時因為寵幸蔡京等幾位奸臣,國內民怨四起,已成鼎沸之勢,而當時金國虎視眈眈,宋徽宗為了不做亡國之君連忙傳位欽宗,可惜父子二人還是被俘,半壁江山盡歸虜手
沒有皇帝喜歡禪讓,徽宗皇帝禪讓是為了逃跑。高宗皇帝禪讓是為了方便逃跑,孝宗皇帝禪讓是理想破滅以後的絕望感。
徽宗 高宗禪讓是為了方便跑路 孝宗禪讓是因為年齡大了 身體和精力跟不上 對朝政倦怠 嗯 同時也是效仿高宗 示恩太子 光宗是被退位 ~ 宋朝面對的外部壓力極大 皇帝不好當 時不時要跑路和承受朝廷派系紛爭 再加上宋朝皇帝因為帝位傳承 身體狀況和性格的原因 造成了禪讓比較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史上生祠都是修給官員或有德有功的民眾,卻沒有修給皇帝的?
※中國的天子和皇帝有區別嗎?
※世界各國的末代皇帝或國王的下場是怎樣的?
※朱元璋是如何一步一步從一個要飯的奪取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的?
※如果皇帝要判他自己死刑,作為第一朝臣的你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