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將萬卷書變成實際能力的?

一直有個疑問 中國歷史上的那些牛人 為什麼一出山就那麼牛呢 他們的學富五車是怎麼樣轉化為實際經驗的 又是如何在臨場發揮作用的?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明清兩代許多的有名人,都出在翰林院。因為考取進士後,留在中央這幾年,對政府一切實際政事,積漸都了解。政府又給他一個好出身,將來定獲做大官,他可以安心努力。他在進士留館時期及翰林院時期,一面讀書修學,一面獲得許多政治知識,靜待政府之大用。進士與翰林成為政府一個儲才養望之階梯。科舉本只能物色人才,並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兩代進士翰林制度下,卻可培植些人才。這種人才,無形中集中在中央,其影響就很大。即如曾國藩,考取進士時,也不過三十幾歲,那時在學問上是並無甚深基礎的。而在他進士留館一段時期,住在京城,生活雖說很清苦,但亦很清閑,沒有什麼事,可以一意從師覓友,讀書論學。學問基礎,便在那時築成。及做翰林,還是沒有事,還是讀書。即或放到外省作主考官,主考還是沒有許多事,旅行各地,多識民情風俗,多認識朋友,回來還是翰林。如是多少年,才正式當官任事。國家養你在那裡,擔保你有大官做。政府的事,你都可知道,只讓你從容一時期,這是一個很好的制度。明清兩代,許多大學問家,大政治家,多半從進士翰林出身。並不是十年窗下,只懂八股文章,其他都不曉得。他們住京都,往往只攜一個僕人,養一匹馬,或住會館裡,或住僧寺里,今天找朋友,明天逛琉璃廠,檢書籍,買古董。或者在當朝大臣家裡教私館。然而他們負有清望,是政府故意栽培的人才。在政府論,應該要有一個儲才之所,把下一輩的人才培養在那裡。培養他的學識,培養他的資望。如是才可以接上氣。漢代培養人才的是掾屬。唐代培養人才在門第。宋代培養人才在館閱校理之職。到明清兩代,始把培養人才的機構歸併到考試製度里。當然,做翰林的不一定全都好,然而政治家學問家都由這裡面出來,那亦是事實。」


把題主的問題認真讀了五遍,發現其實題主真正想問的是:如何才能像那些古代的牛人一樣學以致用,請大家給出具體方法

嘿嘿,大兄弟,你問對人了,我來給你具體方法:因為這些牛人把學到的知識「內化」了(本篇答案會詳述如何才能內化)

首先引入一個概念:「內化」即把學到的知識和道理變成自己個性的一部分並加以運用

而以我十分淺薄的理解,知識內化的程度深淺也是區別文人學者和政治家的重要指標之一

下面我就「知識內化」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三方面來舉例作答

1 首先來談一談知識內化的原理。請允許我用一個反例作答,好比說一個嗜酒如命的癮君子,他的習慣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他成長過程中不斷累積熏習而成,沒有人能因為一次的飲酒而成為酒鬼,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酒鬼在於對過量飲酒這種行為的反覆不斷的重複從而加深其自身的酒癮,最終變成酒鬼。這就是內化的原理,即「串習」

2 「串習」即在一定時間內不斷地重複閱讀和體會同一類書籍和知識而不是大量寬泛地閱讀不同題材的知識,當你反覆閱讀和思考同一類題材和內容的知識後,久而久之會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改變,即用聖哲們在書本中的道理和思想「替換」掉自己原有的思想,進而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方式甚至是個性。

在這裡主要有兩個操作方法:1對同一本書籍反覆閱讀思考,做到爛熟於心2 大量參驗對比閱讀相似題材的書籍即「矩陣式閱讀」用以加深橫向的理解深度 實際上,你看古人的學習方法,大抵如此,比如秀才,舉人,進士的考試內容,主要是知識深淺的不同而非內容的差別。

第三,試著答一下題主所謂「如何在臨場發揮作用。臨場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杜絕在做事情的時候回憶書本知識。舉個栗子,一個NBA球星,在他比賽的過程中,他是絕對不會思考下一個動作該怎麼辦,如何處理下一個傳球等等這些事情的,所有一切的動作都出於自己下意識的反應,而這下意識的反應源自於他平常反覆的訓練即「內化」的結果。就好像前一陣讀毛澤東讀書筆記,講到作戰事項和兵法韜略時,毛委員表示自己平常愛看三國演義,二十四史也讀過些兵法,但真正作戰時從不回憶這些書本的內容,而是因地制宜憑藉大腦的下意識去指揮作戰,這就是成功「內化」知識從而做到「學以致用」的傑出範例。

不知這是否是你想要的答案?

PS:其實那些牛人也不儘是一出山就牛的,很多是後來的成就實在太過燦爛,當年的平庸和稚嫩被掩蓋罷了


首先,成熟官僚社會是政務官事務官分離,主官抓大方向,具體事務由「吏」(公務員)負責,當今的英國日本也是如此,參考bbc電視劇《是,大臣》~並不是一個人擔任某個職務以後就是大大小小一把抓了。

另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種事情是非常小概率的,也僅限於亂世;一個成功的朱升背後有無數個失敗的窮酸秀才。

而如孔明這樣的所謂奇人,其實他躲在南陽並不是光讀書的,經常參與政治沙龍(和徐元直崔廣沅孟公威等人),另外家庭傳承教導也是有的。。。歸根結底,你不能光看史書上寫的「出山」後的種種功業,更要看到個人的積累(包括個人學習的、家族傳承的)

儒家社會中,中高級官僚由科舉選拔,然後經過候缺、任職以及一輪輪的「磨勘」(實踐考評)才能獲得提升。。。。不懂得話可以去看史書上的文官的傳記,比如你熟悉的文臣們,王安石啊、張居正啊什麼的。。。看看他們走上權力巔峰之前經歷過多少崗位磨練。。。

當然,正如今天也有所謂團派路線一樣,的確存在很多幾乎不做事就一路坐火箭升上去的官員,古代叫「清館職司」,主要是在翰林院之類的文字崗位。。。然而無論古今,這種出身的官員,能做實事的不多。


我感覺,沒有太大關係。

就說孔明,他是世家大族,親戚很多都是從政從軍的,從小對政治軍事什麼的都清楚,這就是最重要的入門了。兵法熟讀,加上腦子靈活,出山遇上真主,有點運氣就能牛。

如果是一般的平民子弟,讀書再多也難以牛起來的(就像是,假如現在有一普通老百姓,天降10億,去搞房地產,怎麼弄?證、工人、建材種種,看書不行的,沒有一個都懂的人教,根本做不起來)。這時候就需要一個人帶,所謂「師傅領進門」。

所以才會有「翰林院」這個東西,古代科考中榜的人沒什麼用,不是到小縣城鄉鎮當知縣什麼的,就進翰林院「培養(耗)」了。而且,古代一把手都配一個什麼--------師爺!很多事都得師爺教的。

綜上,學富五車與「牛」關係不大。


這個不能不說太祖啊,太祖也是這樣的神人啊。求摺疊。。


《查拉圖斯特拉》裡面有句話大概是這樣的:兩座山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從山頂到山頂,前提是你得有足夠長的腿。

趙普不也靠半部論語治天下么?

他們都是聰明人,從書里讀出的不是信息,是智慧,人一旦有了智慧,就好比有了一個可靠地操作系統,剩下的就是一些應用程序,打仗.exe,治國.exe,識人.exe……在《論語》里孔子管這個叫做可以「一以貫之」的東西。

你們覺得讀那麼多書會迂腐,因為那是一般人,有智慧的人不會那樣子,從現實情況來說也是這樣的,要是智慧真是讀幾本書就能讀出來的,中國人不早就變聰明了,所以這種人還是很少的。你們覺得不讀書的人都是大老粗,其實也不是這樣的,我在農村見過很多學歷不如我的人說出過讓我感到驚嘆的話,做過讓我驚嘆的事,這都是智慧。


妹的 這是我之前的發問 少人回應 正好拿來回應你

人的修習有五重(chong)需要注意的地方,五重並沒有沒有明顯的分界。說起來,其一是為存養本心,明心見性。其二是由其一向外旋發所形成人自身的格局,即看待這個世界的總體眼光與方法,思維模式。其三是由其二進一步具體外擴向

物質世界所形成的對這個世界的一些具體方面如政治軍事經濟歷史科學文化社會等的思想體系。其四是由其三繼續延伸向具體事務所形成的一個工具體系,包括一些技能和知識,比如計量,宏微觀,實驗技巧等。其五又在其四之外延,是指我在生活中的所有大小行為細節,與生活全面無縫相接,幾乎是絲絲入扣,它是前四重的載體,是前四重形成和發展的手段和途徑,正如慧能所說劈材擔水行走坐卧處處皆修行,王陽明也力主在一切大小事務中存養本心。五重至此反向迂迴而歸一。岳飛曾說用兵之要,存乎一心。何意?意為存養本心為靈丹妙藥,其他四重皆由本心而來,不用之時,萬象歸一,用之時則用心以致萬象散發奇計迭出。

我粗糙的在這裡講了五重,這五重並無界限(不要用二元邏輯來看我說的話),相互之間有微妙的穿透聯繫,它們本來也就是一個東西所生髮出來的。它們來自於人的本心。即使外四重全部坍塌失去,我依然無以毀滅,飄然自已,因為本心常在。本心靈妙不可捉摸,這五重體系因而並非一成不變,因時因人因地而異。古今很多讀書人之所以把書讀死了,最終成為迂腐百無一用之人,就是因為他們只知道死學別人的知識和經驗,把這些東西記在腦中形成自己的第三四五重(甚至連第三重都形不成),但是其人並沒有存養自己的那顆靈妙的本心以及培養自身的格局,自然也無一個具體的看世界的思維體系,而事實上對知識的靈活有效的學習和運用(為什麼運用這個詞中用運這個字很值得琢磨)則完全來自於人自身格局與思想體系的運轉。他們從別人或書本那裡只能學到固化的東西,那只是別人前三重所運轉的一瞬或某一段時間內所形成的的東西,而如果我們本身沒有一顆靈妙的心靈,一個完整的人身格局與思想體系,就像一台機器沒有中央齒輪加以運轉,知識越多累贅就越大,久而久之生鏽腐爛,人也變成迂腐無用的人。

(承接上一段) 毛說大老粗有時能幹大事。很多時候,老粗也確比書生強很多,因為老粗也許沒有知識沒有自身的格局,思想體系也談不上完整豐富,但其人心靈沒有受到太大的禁錮和污染,而只要能存養一顆靈妙的本心,外面的一切在不斷的實務中都會逐漸生髮出來。

本心不斷往外生髮變化,大道有往返。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需要注意的也不同。觀東晉以來我華夏所受之辱無以復加,難道不是那些人視前文所示外四重尤其是外兩重為末技,不屑一顧,一頭扎進書齋去搞所謂的修身養性甚至於遁入山林廟宇之間,並美其名曰性高潔,不屑與世俗同流合污之類的話。實在是荒謬之極,其愚蠢無以復加。非器無可寓道,無器術何以保身,無身何以生,不生為何已生?當然謀萬事之要,首在存養本心,然若執迷於心的空性而無所作為,這就不是存養本心,而是墮入迷相,遠離了本心。

真正存養本心的人,舉手投足之間,萬般行徑之中,五重都各得其所,各有所得,可謂大器識之人。為何?因每一擊都著本心,繼而由本心向外旋髮帶動外四重的運轉從而使其皆有所進。


中國古人的智慧,我們通過學習古文都能了解到。古代的科舉考試,就像我們今天的高考一樣,但是它的考試結果,那些入選的考生的命運,和我們今天的大學生相差非常懸殊。

過去考生考中之後,都可以直接當官的,而且一做官基本都是縣長以上,從七品芝麻官,縣令,一直到皇帝身邊的官。這些人在具體工作中,也展現出很強的工作能力。

這個工作能力分為幾個方面。第一,文章寫得好,很有見地。第二,組織管理能力很強。第三,有很好的決斷能力,能夠為政一方,當好父母官。

這種情況和我們今天的大學教育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我們今天的大學生讀了四年,畢業之後,語言表達能力很弱,接人待物缺乏分寸,一般的同事關係都處不好,自我管理都做不好,更不要說是去領導別人,去為政一方了。

曾經有過一個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工作了十多年以後,三十四五歲的年齡做了副縣長。這個新聞都上了全國各大傳媒的頭版。還有的是讀研究生之後,帶職下鄉,做到鄉鎮一級的領導,這也都算是高就了。相比之下,我們看到古人的學習卓有成效。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來做一下分析。

首先,中國古代的兒童教育和現代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差別,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都是教死的知識,一二三四五,衣服、汽車,簡單的問好,從這些死的知識開始,大量的去教孩子記憶各種各樣的知識。

古人不是這樣的。古代的教育,在孩子啟蒙時期,就叫他大量背誦古代的經典文章,四書五經,包括整個在他那個時代以前的歷史、文化、哲學方面的文章。

因為古人發現孩子從開始牙牙學語到十三四歲之前,這個時候的記憶力是超常的好,因為他腦袋是空白的,你不管往裡裝進去多少內容,他能夠很快記牢,沒有障礙,不像我們今天的人,有很多其他的知識和問題的羈絆,使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知識的時候,很難迅速而準確的記下來。

古人發現孩子這個特點之後,他就利用孩子這個特殊的年齡段,把非常多的經典文章,叫孩子背下來。這樣這個孩子生命的空間場里,就留存了大量的古代智慧和文化結晶。

但是這個時候孩子並不懂他所背誦下來的這些內容到底講了什麼,只是牢牢記住了那些內容而已。古人就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啟蒙的過程中,用一種教育方式和內容把孩子的大腦給格式化,讓他裝的東西有分類有系統。

這種分類和有系統,同我們今天學習過程中用學科來劃分截然不同。它是用認識世界的規則和約束人的倫理道德法則,來給孩子們的大腦進行格式化管理的。

古人怎麼去給他做系統呢?比如《三字經》,我們前次講過,它教孩子就是要把仁義禮智信,親情,道德,責任,對天地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這些都給孩子牢牢的打進他的頭腦里。

這樣這個孩子,他從小就有很多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做人的一個基本的底線。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孟母三遷的故事,割席斷交的故事。這些都是孩子未來成長過程中做事要遵守的原則和參照系。

當孩子有了原則之後,這個時候,孩子在啟蒙時期所背誦的優秀古典詩文,帶有豐富內涵的經史子集,在他整個人生的知識框架,和道德倫理情操的框架下,就隨著他的不斷成長,那些知識都慢慢的在這個孩子身上復甦,展現出它的內涵來。因為孩子全在腦子裡記著,他又知道了這些做事情的原則和遵守的底線,當他每成長到一個階段的時候,背後厚重的歷史,過去所讀的經典,就會在他的身心裡開始顯示出那樣一種力量和光芒。

因為四書五經本身就是歷史和文化的結晶。這樣一來就使這個孩子就像背了一個原子發動機一樣,他不斷的成長,後面就有強大的能量包,在不斷的分解,因為它帶著整個歷史。因為他十幾歲以前所背誦的四書五經,是整個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這個歷史都會隨著這個人的一生在不斷的滋養這個生命。

我們今天要學一些我們不知道的知識,比如古代歷史的一些事件或者是古人說過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話,我們檢索都檢索不到。但是古代的孩子們在他生命空間場里就帶著這些內容,這些內容隨著他的年齡增長,都會浮現在他的眼前。每當他成長一個階段的時候,那樣一些歷史文化的內涵,過去所不知道的事件就會在他的生命空間場里再現,使他有新的理解和體驗,使他一生不斷地受益。

打下了這樣牢固的基礎,古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學習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景象。

第一,他的學習有很強的穿透力,第二,他有很強的消化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他能很容易就把新學到的知識同自己大腦里原來已經形成體系的知識串連在一起,直接變成有用的知識,參與他人生中的思考、判斷和決策。

我們人在社會上生存,就是不斷的做判斷,不斷的做決策的一個過程。

我們每天都在做判斷,這個知識來了講的是什麼,然後我是不是應該攝取,它講的對不對,我學了有沒有用?這是在知識上。我們在做事上,在與人交往上也是如此。人生只有兩件事,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兩件事,第一個是判斷,第二個是決策。是什麼,怎麼做。

可是我們知道要做判斷,你要想頭腦清醒,目光敏銳,思維快捷的做出判斷的前提,是你得有強大的知識體系,不是一種知識體系。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穿透,如果從一個角度去穿透的時候,你看它就不全面。當你從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門類的知識體系去穿透它的時候,就能夠快速看透事情的真相。

我們今天就看到我們在這方面的一種局限,就是一個事物來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迷惑,是因為這種綜合的知識和綜合的能力不足。但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幼年就帶著這樣一些四書五經的文化底蘊,再加上他後天形成的各種各樣的規則、底線和世界觀,就使他原來那些資訊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和再現。

也就是說,古人在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其實是用中國古代過往的歷史文化和智慧去看一件事情。當然我們講的是智慧的生命,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他整體的思維模式是這樣。這樣他的穿透力就非常強,對事情的把握就很準確。

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有很強的決斷能力,必然是一個經多識廣,有豐富閱歷的人,如果我們見的少,什麼都不知道,你怎麼決策?你的決策就是拍腦袋,沒什麼科學依據。

但是古人,由於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和後天教育里那樣一種規則、法則,倫理道德情操的一種整體的價值觀和模式為基礎,所以他能夠快速的決策。

同時,當他在接觸新的知識的時候,由於他有原來的知識底蘊和門類的劃分,所以能快速肢解新的知識,同時把這些知識直接補充到他原來已經格式化的生命空間場里。這樣一來,同樣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整個的境界就截然不同。

我們拿唐初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來解說。王勃作《滕王閣序》的時候才20多歲。這個《滕王閣序》它只是一篇不長的文章,像一個賦一樣,是騰王閣建成了以後,人們要慶祝,寫了這麼一些慶祝的文章。

我們今天寫文章,這個文章是沒法流傳的,因為它沒有內涵。可是王勃這篇《滕王閣序》,他用歷史的視角把過往的文化、智慧,都給凝聚在這篇《滕王閣序》里,就使這篇文章流傳千古。也就是說,你讀這篇文章,能看到中國文化、中國歷史傳統裡面一些深遠的智慧和美好的內涵。

比如說我們看那裡面最精彩的句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用這樣一種句子來展現環境氛圍的美好。

比如說大量的用典。

象「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象「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象「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就是一篇賦,它卻帶著歷史和文化的精髓。

當我們做這些討論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今天的教育裡面有兩大缺憾。

第一大缺憾,就是在孩子成長的最關鍵的時期,沒有能夠使他在記憶力超強的階段,把中國文化的一些經典背下來,而是讓孩子學了一些技能性的東西。技能性的東西什麼時候都可以學,但惟有打基礎的時候,在頭腦里、靈魂里鐫刻歷史的過程,這是沒有辦法去學的。

第二個缺憾,就是我們太功利化,拚命叫孩子記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因為那些知識第一可以後天掌握,第二你不掌握都不影響你,比如說你今天教他認識了100種碗,100種汽車,那有什麼用?小孩子不認識那麼多種類的碗,也不會影響到他吃飯,他不認識那麼多種類的汽車,也不會影響他跟隨父母出行。

我們做一個對比就知道了。現在的孩子被大量灌輸了很多數理化的知識,可是一畢業這些知識就全部扔掉了,除了學那個專業的人有用之外,等於那段時間的學習全部白費。對未來一個生命的成長基本不再有作用。而古代兒童教育的情況卻是截然相反。

所以,我們就看到古人學習中的智慧,這種學習給生命帶來的重大的影響和實際的能力,和那種胸懷,和那種視野,我們就看到了。


在我看來,中國古代史是一部心酸史。勤勞的中國人每個朝代也就2.3百年的樣子,受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縛,幾乎一生都不曾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

題主說讀萬卷書就能治國平天下。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按照現在西方先進發展觀或者說我們自身感受到的那樣,利益才是核心。2千年的封建王朝誰能擺脫這個束縛?

說說實際的情況,歷史上很多偉大的治國人物都是屬於殫精竭慮的類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哥們自己處理不了問題了,只有加班,不斷的加班。加班幹嘛呢?想怎麼解決,所以一直遺傳到現在,這個壞毛病依然存在,只不過凈化了,現在是一個部門拍腦門決定一件事了。

所以題主你懂了么?


誰說的啊!牛人哪個不是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諸葛孔明先生,雲遊四方,你以為真的遊山玩水啊,都在步棋呢!一盤很大的棋!


古代的沒讀過那些書的人也比較多,,還來不及想對策,比較好管理。


這是古代科舉制度製造的假象,服務於政治的砝碼。就如同當今的形式一樣,學歷不等於學力,但大部分人的觀念依然為其劃等號。古代統治者需要嚴密的等級制度束縛思想,讓平民產生讀書多者能的錯覺。

也給很多鍍金者以光環,冠以所謂成功的因果的關係,似乎成功者本該如此的錯覺。

讀書可以明智是真,但真正的能力還是需要自己腳踏實地的踐行的。以各種之乎者也各種噱頭的逼格,歸根結底只是格調罷了,沖門面的花架子而已。

讀書無所悟,不如不讀,白白被洗腦。

能力是和性格品行閱歷悟性掛鉤的,但是人腦在讀書積累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增長了其他能力,這是悟性在起作用。

最後……

滿滿的逼格文……請題主笑納……


"讀萬卷書"不是"治國平天下"的充分條件

"治國平天下"的還有其他大量的因素

而"讀萬卷書"不能"治國平天下"的人多了去了,能上史書的基本都是壞了大事,且大都不為當代人所熟知,不能上史書的更是海了去了

隨便舉兩個例子:

北宋宋仁宗年間的范雍

北宋宋神宗年間的徐禧


他們並不全是不做具體事務的,有的確實是一路高中,地方經驗比較少,但是經歷也是非常複雜,比如張居正。但是大部分都是高中之後做到翰林,做文職,如果有機會,他們也可能被外派到地方擔任實職,縣長 省長 部長 一路走過來。


家庭背景,你會發覺歷史牛人據絕大部分都有背景的!平民看書出牛人機率很低的!

我覺得有背景在當時算是實踐了,起碼知道很多平民不懂的知識。


通信不發達,只得意淫。


這就是儒家的毒害吧


只是運氣罷了,孔明和趙括的區別


因為他們會思考


一看就是馬原沒學好,除了直接經驗還有間接經驗能夠認識事物,讀書就是這種╮(╯▽╰)╭,好像暴露了我考研黨的身份→_→,匿了


推薦閱讀:

從機靈小不懂里你學到了什麼?
用班費獎勵成績優異的同學是否合理?
如何有效晨讀?
或者如何有效利用早上一個小時?

大學裡的中文考試到底考什麼?
怎麼學才能上二本?

TAG:學習 | 國學 | 教育 | 人文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