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來看,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在觸及哪些細節方面有著嚴苛的界限?
01-09
@張小北 同學說得對。其實這個制度最討厭的就是話不講明了,一來讓你猜,二來不同片子因背景、內容待遇不同。
第一點不說了,大家都懂——扯遠一句,google當初退出也不是不願接受敏感詞,而是非常厭煩猜來猜去。中國的事兒,各領域都一樣。
第二點就複雜了。首先,「重大」題材跟一般題材的審查標準是不一樣的——至少電視劇如此,電影我不知道,不過應該差不多,被審查折磨最狠的恰恰是「建黨偉業」們,被明確要求修改的地方數量非常之多。其次,與這部講美國電影分級制的紀錄片(影片未分級 (豆瓣))中所提狀況類似,涉及到大量製片方的背景關係。這個不是說你跟總局關係越好,你背後老大越牛,總局就對你越松——人家說白了也是職責所致,又不是跟你有私怨,真放出去播了之後龍顏不悅,還得他們兜著,人家不會拿飯碗跟你開玩笑——而是搖擺的空間越大,你越可以跟總局掰持。您要刪這處?誒喲,這處可關鍵了,要不這處我改短一點,您把那處留著還行?總局裡也有明白人,也有厚道人,慢慢掰持吧。第三,因影響範圍而不同。某部劇,我之前看原著根本無法想像能改成電視劇,因為政治方面尺度態度,小菊菊會吃不消的。沒想到拍了,播了。後來一打聽,人家的評價是:這玩意忒文藝了,播出來看的人也不會太多,讓它過吧~電影中應該也有類似的,所以一些小成本電影尺度常常看上去比大片還敢,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說,國內的審查,其實是個軟鞭子,可怕的不是它若有若無的標準,而是藉此在創作者心中植入的心理自審、自我閹割心態。哎,咱現在看本子,真tm是比總局還總局,這能算工傷么?現在的問題是,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缺乏一個【界限】。先不討論這個【界限】是否嚴苛,但它必須要明確和可執行。但現行審查制度下,一切都是靠猜,這就讓人隨時受不了。
-
有一條倒是很明確:
不能好人死了,壞人沒事。
沒弄錯的話,是《無間道》開了「特供版」的先河吧:
【飛虎拉片】無間道大陸版結局與原版結局比較視頻不是界限嚴苛,而是沒有明確的界限。
前面幾位其實說的都不到點子上,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特點和中國法律類似,就是選擇性審查,總的來說對外國電影比較嚴格,對國產片比較松,對國內主流電影製片企業和知名商業導演比較松,對關係背景不夠硬或者資金來源依靠海外的的獨立電影導演和製片人比較嚴
無論是電影、電視劇、新聞、出版什麼的,咱們偉大的天朝是沒有審核制度的!但是,這些TMD都歸偉大的黨管而不是法律來管,所以所謂的審查,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可依,剩下的可以腦補
推薦閱讀:
※為什麼藝術電影大多不用知名演員?
※「製片委員會」代表什麼樣的電影製作機制?
※怎樣進入影視傳媒行業,從事什麼工作為基礎?
※最近幾個導演都說自己拍的是最後一部膠片電影了(馮小剛1942,王家衛一代宗師),為什麼今年會出現這種膠片和數碼的分割?假如以後還想用膠片拍攝就不可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