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的品牌定位到底差在哪裡?
賣了奧迪剛提了沃爾沃,朋友知道後都覺得為什麼換車還越換越差。如同VOLVO的目前處境一樣,還只是二線豪華品牌,無論自己怎麼定位,與BBA的品牌影響力還差距甚遠,人家一年研發的投入可能比VOLVO的營收都高,既然收入低那還是專心研究一款好發動機,專心做好安全這一個領域,從結果看沃爾沃這兩點也做到了,各方都做到優秀需要巨大資金投入和技術儲備,目前還不現實。所以,我不認為沃爾沃品牌定位有什麼大問題,這個品牌已經有一個足夠強大的slogan表明了定位足夠的成功。車主附圖
意識到這輩子可能與V40無緣,就湧起了一陣類似長大的傷感。
我並不是一個沃爾沃粉,因為除了V40和V60這兩款旅行車外,我對這家車企的其它產品都無感。而上面這兩款車裡,我對V40的偏愛要強得多,在我眼裡,V60是一款值得買的好車,而V40,是夢中情人。
看不厭的漂亮,才算美
V40的美,很少聽人討論過。偶爾跟人提起,如果對方恰好知道這款車,普遍的反應是:「V40?沃爾沃那台小車吧。不錯,蠻漂亮。」面對這種略敷衍的答覆,我總會興緻索然。
美或許可以分幾種:
一種是第一眼就會驚艷。最典型的是韓國車,他們會盡量讓細節放大美,很直白,所有的美麗在第一眼就一覽無餘,讓人興奮尖叫。但這種經過放大的美並不能持久,不管第一眼有多驚艷,過分放大甚至誇張的美慢慢就變得稀鬆平常,只變成了一輛「好看」的車。
一種是第一眼覺得彆扭,時間久了,才發現一種獨特的美,車型中例如野帝,人的話例如孫紅雷、何冰。
還有一種,是第一眼就覺得脫俗,但不會像看到韓國美女那樣只停留在眼睛上的欣賞。這種美從第一眼就直抵心靈,你看到之後不會尖叫,反而會平靜下來,而第二眼、第三眼,它依舊是那種安靜的美。這就是V40給我的感覺,她還讓我常常想起一個女演員:《太陽照常升起》的女主角,那個平時極度低調、作品頗少的周韻。
寶馬1系、奧迪A3和賓士A級呢?這三款小車在我看來,都是BBA故意為之的產物,他們覺得應該有一台小車,於是就把3系、A4、C級的元素拿過來,按比例進行縮小,或者砍掉後面的屁股,然後各處進行一些微調,整體看起來不會太彆扭,就基本搞定了。
這種車型的使命,是降低整個品牌的入門門檻,吸引到的消費者,大多是面對更高級別的車型有點捉襟見肘,於是退而求其次的妥協選擇。這一點,是V40和其它豪華品牌的入門小車最大的區別所在。
拿它跟V60比,你不難看出它們同屬一家,就像兩個眉眼中有明顯相似,但脾性又區別很大的兩兄弟。A3、1系看起來也像A4、3系的親兄弟,但它們之間似乎只有尺寸的差別,而無脾性的不同。看到三廂的A3你會想,它長大點就會變成A4了,而看著V40,你很難推斷它「長大」後會不會變成V60。
傳奇的彼得·霍布里,在沃爾沃主導設計的第一款車型,是1995年上市的第一代V40。之後他的重心曾一度偏離了這個品牌。2009年他從福特的Premier Automotive Group回歸沃爾沃,在不久之後成為吉利設計總監之前,他監督負責的最後一款沃爾沃車型,恰好也是V40。
沃爾沃其實不豪華
接觸過沃爾沃的幾款車型後,我心裡產生了一種越來越強的疑問:沃爾沃真的是一個豪華品牌嗎?
之前聽過「沃爾沃在歐洲其實是個爛大街的普通品牌」這樣的說法,但我產生這種「非豪華」的感受並非源自失望,而是在它的車型中幾乎感受不到那種刻意的豪華。
德國的賓士、寶馬和奧迪,誕生之初就有研發高端車型的追求,在那個汽車仍局限在達官貴人的年代,他們並沒有福特、大眾那種「讓所有人都買得起車」這樣的普世思想。至於後起的日系豪華品牌,更是處於「向上爬」這個純粹的目的而誕生的,它們的目標就是跟BBA競爭。
誕生於1927年的沃爾沃,最初是瑞典軸承巨頭斯凱弗(SKF)的子公司,創立時的兩位元老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v Larson從最初就為沃爾沃定下了發展準則:「汽車是由人來駕駛的,因此我們所有產品的基本準則,是必須且永遠保證安全。」
這裡我無意再探討沃爾沃對於安全的偏執,但從過去近百年的發展中能夠看出,沃爾沃的「競爭痕迹」是很淡的。在其它豪華車企互相攀比、你爭我趕的時候,沃爾沃更多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他們在推出新車型時,似乎沒有過多考慮賓士、寶馬的同類車型是怎樣,然後我應該做到怎樣。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更像是「我應該為某類人,造出怎樣的車」,然後就著手去做了。
所以,德系、日系、美系豪華品牌以各種方式「詮釋豪華」的時候,沃爾沃一直是一副與世無爭、優雅恬靜的表情。即便是沃爾沃的Polestar性能版車型,也並不會讓人看一眼就血脈噴張。
至於在國內經常被吐槽的內飾,確實,沃爾沃的內飾氛圍完全沒有賓士、奧迪的那種富麗堂皇,但稍微有點心的話你就能發現,其實它的內飾中處處都有精心設計的痕迹。只是這種設計,不那麼浮誇。
所以,對沃爾沃了解越深,它是豪華品牌的感覺就越淡,而沃爾沃從一開始也沒硬把自己定位成所謂的豪華品牌。在這幫瑞典人眼中,他們或許只是覺得造車本應如此,而已。
外出住酒店時,如果一個酒店整潔安靜,布局簡單貼心,該有的設備與服務都有,一天住下來十分舒服,如果不是要發個定位顯擺一下的話,你又何必去糾結這家酒店到底掛了幾顆星呢?
上過特斯拉,卻依然愛著V40
沒有開過V40之前,這款車就是我意淫買車最多的對象,相處了一個星期之後,這種感覺沒有絲毫減退,反而比之前更加確定了。就好像是你與一個神交許久的網友見面,面對面聊過天之後,發現對方與你之前的預想都完美契合。
坐進車裡之後,內飾中沒有一點扎眼的地方,唯一的感覺就是一種理應如此的舒適。你能感受到這台車一言不發,但不是彷彿睡著的那種安靜,而像是靜靜陪坐在你身邊的一個朋友。它可以安靜地聽你說話,也可以就這樣陪著你坐一會。
按下啟動鍵,你說「去兜兜風吧」,它就抖擻起來。這時你才發現,剛才沉默安靜的它,跑起來竟如此矯健。2.0T的心臟推動接近1.5噸的體重,再加上4.37米的體型,不管是穿梭在城市還是高速上,都遊刃有餘。偶爾被旁邊不規矩的車惹惱,一腳油門下去,它也能毫不拖泥帶水的干他!
朋友之前提醒我,V40操控很好,但懸架太顛。開上它之後,我理解了朋友口中「太顛」的意思,但意外的是,這種顛卻讓我很受用。和20萬元以下普通車型的那種顛不同,V40在保持速度碾過減速帶或較大的坑窪時,懸架很少會出現那種「頂到頭」的感覺。它的懸架確實屬於硬朗,但遠沒有達到那種讓你皺眉頭的硬,細小顛簸你能感受到,大顛簸時懸架又完全能hold住。
那種感覺,就像雙打羽毛球時,你不小心漏了個球,身旁的搭檔卻幫你救了回來。雖然救的比較吃力,但很少失手。
朋友對我這種固執的偏愛表示不解,他問我是否接觸過更貴、更好的車型,我稍微想了想,除了賽道上摸過賓利歐陸之外,在路上試駕過最貴的車應該就是特斯拉的Model S了吧。當時我確實是很興奮的,超出以往認知的加速感、中控台上那塊誇張絢麗的大屏幕,確實讓我震撼了許久。但是當時開了一個晚上之後,我後來幾乎沒有懷念過那台車。
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ModelS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酒吧中勾搭到一個火辣的美女,雖然她有長腿、有大波,甚至有漫畫人物般放電的大眼睛,但良宵一晚之後,你並不會愛上她。渴望玩具不奇怪,但你聽說過誰愛上一個玩具的嗎?
最後說兩句
街上看見V40時,我總會自作多情地意淫著,坐在裡面的一定是自由而幸福的人。開賓士S、寶馬7系的,或有錢、或有勢,但當一個人的資金勢力達到這個級別時,大多背著或走過人生的苦辣酸甜、人情冷暖,這種經歷在我看來,其實是一份沉甸甸的靈魂負擔。
而開V40的人,應該是在生活中遊刃有餘的,它尺寸不大,價格卻不低,買的起它的人,其實完全有實力買3系、A4L甚至賓士C級。選擇了V40,心中起碼也是對這款小車有一定偏愛的,而他們生活中的其它負擔,又不至於讓他/她為了空間而妥協。
試駕之後,我去4S店詳細諮詢了V40的價格,最後意識到同樣配置的情況下,V40與V60的價格差不到5萬。朋友勸我,如果真的要買,一定要上V60,否則不到兩年就會後悔。
這時我看著真愛的V40,看看它的哥哥V60,再想想將來可能會坐在后座上的父母,終於意識到,將來如果真的要買沃爾沃,也不會買V40了。
長大的傷感,不是么?
點關注,不迷路
更多汽車行業談資,請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汽車維修大師每天準時準點乾貨奉上
VOLVO屬於老牌汽車品牌了,定位一點都不差,在歐洲北美都有很不錯的銷量和擁護者,只不過國內接受度較低,而且也不怎麼大力做市場推廣。
VOLVO給人的感覺就是,男性,可靠,安全,低調,嚴謹,不浮誇。
只不過和BBA比較,沒有設計的這麼張揚,各方面都不突出,但是相同價位上,volvo肯定是性價比最高的進口原裝車沃爾沃之前給人的印象就是安全,而安全是難以直接體現出來的優點,所以在汽車文化還不成熟的中國市場上,沃爾沃完全不是主打科技的德系車和主打舒適的日系車的對手。
其實除了安全以外,沃爾沃在可靠度、人性化上做的也是很好的。而現在的沃爾沃設計上也越來越漂亮,動感了,並且價格相對德日對手來說有一定優勢,所以我相信沃爾沃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品牌定位不差,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差,我說一個可能有點偏題的原因:主打安全
汽車的車主主要為男性 (或曾經),這可是一個曾經穿印著斜杠的衣服來拒絕安全帶的物種,安全什麼的遜斃了。。。
車對他們是如下的角色:
情人;或,把妹的幫手。做到第一點的話,需要爆表性能(同系列有高性能車型即可,就好像M3和318),具有可調校性,多第三方配件,相對緊湊(性價比更高),車型有歷史有故事有獎盃有背景。然後作為一個安全的車,其在取悅(除去老婆以外)女性這一功能上有一定的劣勢。
所以定位差了。
沃爾沃的定位就是安全,這個定位沒有問題而且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的,開車在不出事的時候無所謂,開什麼車都行,安全不安全無所謂,但是一旦發生過事故就立刻體會到了安全的重要性。2015年去我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到了之後才知道我的同學在結婚前的兩天發生了車禍,兩輛現代撞在了一起,我同學的車翻了,車是差不多報廢了,索性人沒有大礙,僅僅受了輕傷,事故現場留給保險公司處理,他抓緊時間去籌備婚禮去了。經歷過這件事之後,他更注意開車的安全,他的理念是買車一定要買30萬以上的,他不喜歡沃爾沃,我給他推薦了凱迪拉克,目前開著非常滿意,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優秀駕駛技巧進行交流。所以,由於汽車越來越多,每年的車禍也越來越多,汽車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一個想買安全性比較高一點的汽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沃爾沃,所以沃爾沃沿著安全性這一路線走下去,路會越走越寬
沃爾沃開發中國市場以來,越來越獲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其除了固有的低調、安全性,又與智能、節能等關鍵詞聯繫起來,低調、輕奢、品味等多方面形象包裝,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人均素質提升,都成為了推動沃爾沃中國市場前進的浪花。要說其定位差在哪,也就是早些年中國用戶不夠任何其「安全性」的品牌形象,在現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段,沃爾沃的騰起只需要藉助更多廣告的東風。
在汽車已經超越代步工具的涵義的時候,其他豪華品牌在追求駕駛樂趣、安全性能、內飾奢華的同時,沃爾沃還一味宣傳安全與環保,(更是將2.0排量以上的發動機完全移除)這樣如何和其他品牌對抗。畢竟消費者短淺的目光來看,一不會在意環保與否,二安全係數沃爾沃也並不是如何傲視群雄那為什麼會放棄其他品牌而選擇沃爾沃呢?只有將車輛當做普通工具,對車輛情懷不夠深的消費者會選擇,這也就是為什麼愛車的人不會選擇沃爾沃,因為它的靈魂根本不在駕駛樂趣上,而像個嘮嘮叨叨的老奶奶,時時刻刻提醒著年輕人注意安全。其實這個定位不是自己定的低,而是他的精神沒有市場。市場的反饋決定了他的定位
不該定位環保和低調。國人買車要的是面子,叫不響的車買了浪費錢。另外,環保誰在乎啊……可惜了這麼實在的品牌。
在中國,兩歲的小朋友都知道寶馬賓士,誰認識沃爾沃,買沃爾沃容易裝逼失敗啊,而且沃爾沃內飾真心不是太漂亮,除非你很有錢家裡很多輛豪車了,再以安全的名義買個沃爾沃還差不多,但是這種家庭有多少?
沃爾沃在2013年進行了品牌梳理,除了固有的安全性能以外,也重點推動了環保和以人為尊的服務理念的宣傳。恰逢去年的霧霾,沃爾沃領先於其他品牌的空氣質量凈化系統也成為了促進銷量的一大賣點。可以說,2013年沃爾沃在華銷量增長過半和他重新梳理過的品牌定位分不開。以人為尊的品牌理念導入到安全和環保的汽車設計理念,雖然不如BBA的品牌速度外形科技來得響亮,但也贏得了大批鐵杆粉絲的擁護。
準備入手v40,來此略作評論,首先volvo相比bba而言,並沒有D級車和跑車,拉低了身價,第二,沃沃除了安全外,其主打靈魂便是優雅了,這並不比賓士的豪華,寶馬的運動,奧迪的官氣接地氣。銅臭味少了反而不受歡迎。比較中國乃至大部分國家是靠所謂的面子和money活的。所以同等級別同樣價錢,bba更受歡迎一些的,別的地方沒太注意,但至少天津這volvo還是蠻多的。
推薦閱讀:
※玻璃杯什麼品牌好?
※snidel/lily brown/earth music/ehyphen等日系少女品牌在日本是個什麼地位?
※互聯網公司要不要請明星代言人?
※小星房地產怎麼樣,品牌知名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