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為什麼這麼多人跳樓?做不下去為什麼不選擇辭職呢?
2011.11月份的時候被告知光 成都 富士康 建造開工至今跳樓已經24跳了(一年左右),類似這種大廠的規模,這種時間周期 這種員工人數和自殺比率正常嗎??
上面一些朋友分析的挺好的。現在富士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應該是比國內私營小廠好些。
居然有一位朋友點贊,感動啊,想改改回答。
(今天改了好久,上學太少了,智商也跟不上,怎麼寫都寫不好,改天再寫了,先這麼帖著)
個人理解
第一、見過了外面的世界,很難回到老家種田去了。
第二、工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螺絲釘角色和廠房裡的機器差不多,心理難免有負面影響。
第三、富士康這種工廠可能20歲左右青年人居多(不清楚,若有誤,請指正),數以萬計的年輕人高密度的聚集,生活、工作在一起,估計會對心理產生很大影響,因為和外面的社會——」自然人口結構「完全不同。(我也不懂,只是憑感覺,就像生態系統被破壞的感覺。希望有專家研究)
第四、如果上面成立的話,這些青年人正是戀愛,結婚的好年齡,但是這種打工狀態或許讓戀愛、婚姻變得困難,從而也加劇了內心的負面影響。
第五,立業。如此枯燥的工作如果有人保證可以一輩子工作、生活在哪裡的話,估計很多人還是會很平和的,但是沒有保證,未來生活也沒有保障。
總之,作為農民工只要不是傻子,估計內心都會有太多擔憂。
目前來說,可能」打工「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多改善,薪資也高了許多。特別是對富士康這些企業來說,各方面條件應該是算很不錯的。但是仍然無法解決」家「的問題,比如結婚啊,一輩子穩定的工作啊,預期會越來越好的收入啊,孩子怎麼入學、升學啊......(貌似把這些應該政府來解決的問題加在企業身上,對企業而言本身也不公平。)用」昨天、今天、明天「來形容的話,大概就是:
「昨天」的日子沒法過;「今天」的日子稍好點,但過得煩;「明天」的日子不知道怎麼過。
////////////////////////////////////////////////////////////////////////////////////////////////////////////////////////////////////////////
補充點個人經歷,供參考。作為當年曾經挖過煤炭,在小工廠打工N年的典型低端農民工青年來說,大概感受:
一、老家很難回得去
我們老家人均土地面積是三分田:種水稻,九分土:種麥子等旱作物(一畝=10分),這點土地面積我們一家老小一年四季如果只吃白米飯是不夠的,必須按季節搭配紅薯或小麥來吃。經濟收入就不說了(當年還要交納各種稅費、公糧)。一個年輕人一旦出去見到了外面的世界,再苦再累也不怎麼想回去了。再怎麼說吃飽了還能攢下幾個錢嘛。
少部分優秀的年輕人在外面混得還可以,可以回鄉創點或大或小的業(比例太小了.....),沒有普遍性啊。
(現在情況好些了,比如基本不交納什麼稅費了反而有補貼。但是家鄉的經濟狀況仍然不足以吸納年輕人回家生活、工作;相反是農村的「精英」幾乎全數流入城市從事幾乎全部是臟活、累活、各式各樣城裡人不願意乾的活)
二、打工的日子不好過
舉一些例子:
1、半夜二三點去上班,覺沒睡醒,天還下雨,騎著自行車逆風行駛被風吹的跑不動,又怕遲到了,站起來拚命蹬破車。那時候好想哭啊,心裡暗暗發誓等我存夠多少錢一定辭職去學技術。
2、一天半夜下班,車子騎的很快。那時候腦子好像是空白的,什麼都沒想,就那樣飛快的騎著。忽然,撞鬼一樣的摔地上砰的一聲巨響。神奇
的是車子和人啥事沒有,也不覺得疼,然後繼續騎。回去躺床上莫名的哭了。於是心裡暗暗發誓......
3、租住在全村最破爛、潮濕的房子里,一出門都覺得低人一等啊。但是一打工的,當時一個月1000多塊錢,難道敢吃好喝好住好嗎?——家裡
還有老父母呢,家裡房子還是泥土的牆呢,小夥子也二十歲左右了,以後找不找老婆呢?
4、鄰居是村支部書記,生活條件好啊,從不吃剩菜。村支書媽媽是超級好人,剩下的雞啊,魚啊,肉啊經常端來給我們吃,說自己也是窮人過來的,仍了好可惜,希望我們不要介意。吃著香噴噴的肉心裡真難過。嘴很想吃,但心比較抵觸,吃不下去。
5、有意無意間被部分本地人歧視等.......這篇文章寫於2014年2月18日。有些稚嫩,也有些情緒化,但是基本都是事實。
我讀了十幾年的書,沒有哪個句子給我的震撼能超的過這兩句——凝望千年的笑意是眼淚,明滅不定的希望是絕望。這是實話。而我之所以能理解這兩句話,來自一次經歷。這次經歷讓我有機會去接近一部分人以及這些人構成的小社會。2013年的寒假我沒有回家過年,因為我有一個目標,而其中的一個小目標把我帶到了這裡,這個製造業的現代化大企業。這個小目標的實現目前就剩整理了。為了能夠說出相對中肯的屬於自己的話,講出屬於自己的經歷,我是懷著不接受甚至是戒備的情緒來的,因為我是個熱心家而非一個奉獻家。
2010年富士康深陷「跳樓門」,接連13起自殺事件(阻止了近三十起),造成10死3傷,跳樓者均為80、90後新生代打工者,年齡最大者25歲,最小者僅為18歲,隨著這些青春活力剛開始「闖社會」的鮮活生命的失去,人們惋惜、嘆息,但是更多理性的人則開始了廣範圍的討論與更深層次的思考。而關於在這裡的一些思考正是我的那個「小目標」。這個小目標概括起來就是:這些打工工廠里的勞工在可預測的未來幾年內是否還會繼續跳下去?這個問題的解答有賴於對以下幾個小問題的回答。
1.這類企業是否類似?三年多過去了,這類企業是否進步了?2.企業環境如何?(企業環境包括:勞工日常生活、工作,人資管理)3為什麼會有人在工作中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會想到自殺?有了負面情緒如何解決?4.工廠裡面存在的工人間的矛盾主要是如何引發的?如何被激化的?這些問題在日常中是怎麼解決的?5.這類工廠為什麼會有很明顯的工人流動現象?工人為了什麼來,又怎麼會離開?6.企業是否有改進的意願?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我所在的這個公司。XXX上海有限公司座落於上海XXX工業園,佔地面積3200畝,母公司為XXX。主要從事高科技電子產品的生產,為全球XXX之一,公司擁有世界級工程技術研發團隊,為消費者、企業用戶提供最具創新的科技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人才是企業發展最核心的因素,我們歡迎崇本務實的有識之士加入,用努力和熱情打造世界級製造品牌,我們願意成為您職業生涯的起跑線,在上海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讓XX與您的夢想共同啟航,讓我們的人生從此開始閃爍。還有一句是:突破固有模式並不斷體驗新型方式以利於訓練效果的達成,從理論到實踐為同仁專業成長打下堅實基礎。不難看出,以上的這些玩意兒都是公司為了招收到能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而主要針對管理階層人才的比較誘人的宣傳標語。有意思的是,對於普通工人的招收標語卻是很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我們是上海的公司,月薪3500——4000,有伙食補貼,免費找到好工作。我來這裡的理由是為了當工人來的,也是為了來看看上海的。這裡的工人有六七萬,他們的目標無非就是賺錢然後捎帶的看看上海這個他們所認為的大世界。而公司把這麼多人召集起來為他們幹活的方法卻只是這麼赤裸裸的金錢與理想誘惑。但無可駁辯,這就是骨感的現實,幾乎所有的勞工心裡所認為的自己與企業的關係只是很簡單的只關乎勞動與金錢簡單交易的勞務關係而已。但是,我所看到的那些十幾二十歲的花樣年華、青青歲月與為了一天能在上海掙得100塊錢而十二個小時一直呆在廠里做的高強度高密集型的每天重複幾百上千次的極易磨損心力的交換真的是公平與合理的嗎?現在開始回答我開始提的幾個問題,也許看完之後你會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1.三年多過去了,這類企業是否進步了?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比較悲觀的——沒有,甚至可以用「完全沒有」來描述。因為無論是從他們的管理理念還是經營理念甚至從他們辦這個廠的目標或者說是這種廠子的本質上沒有半點的進步。先說本質,這類工廠幾乎都是由台企投資創建,因此帶有很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而資本主義的最大特點是剝削,這點無可否認。如何定義剝削?很簡單,勞動與報酬是否是可以相對互換的。要實現勞動報酬相對等值,是人類社會一直在思考的也是一直在追求的,即使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企中也時有剝削現象的爆出,值得注意的是,我這裡用的辭彙是「時有」,而非「常有」。 剝削的體現:一天在廠里呆12個小時,8個小時的正常工作,2小時的加班時間,剩下的是休息與吃飯時間。因為我上的是夜班,所以經歷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其實也就是一段對話,上夜班的人在雙休的時候會有三個白天在宿舍,也就是周六、周日和周一,周六和往常一樣白天用來補周五夜班的覺。那天周六晚上3點多由於實在睡不著,起來玩兒手機,一會兒後一個舍友醒了,於是對話就此開始。「幾點了?」「三點多了。」「下午嗎?」「晚上。」「X!」而時間具體置於工作上則是每個勞工的操作時間精確到以「秒」記。我曾經計算過這個以秒記的概念,一個曾在我位置上做過的老員工告訴我如果按照規範程序走,這個位置只能適應不超過3.0的線速,而平常的線速是3.2,我經歷的一個晚上線速是3.66,8個小時的線速都是3.66,那時我已經熟練操作,但還是在操作期間一分鐘內沒有幾個「秒」的休息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天我們這些學生工雙休)。在我與舍友的一次交談中更是獲悉他們的線速是5.0,聽他說還存在著6.0的神級速度。在加班方面是「自願」加班的。我之所以在自願上架了個引號,是因為底工資按上海最低工資是——1620,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加班,星期天、假期不上班,只能賺1620元。但是對於非正式工來說還有個中介費,600塊,如果勞工干不夠合同期限,這600快中介不會給他們。還有日常消費的住宿費生活費等等,以上海的物價,即使是遠離市區的地方,這點錢除去日常消費,剩下的錢還夠來往路費么?
這類工廠的目標。其實這類工廠的目標很正常也很簡單——賺錢,賺更多的錢(廢話,卻是實話)。這類工廠以打工工廠(這是經營理念)的身份利用上海這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大城市吸引了大量來自勞動輸出大省的年輕(平均年齡23左右)外來務工人員為他們賺錢。因此不難看出這類工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勞動密集型。 一般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實行的是「三高一低」的運營戰略,即高交貨速度、高品質、高柔韌性和低成本,通過實施人海戰術24小時白班夜班輪班、快速轉換以搶得先機,以達成那個賺更多錢的「正常」目標。管理理念, (該段來自互聯網)為了達到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這一目標,企業內部採用的是非常嚴格的層級管理制度,更直接點的說法是准軍事化或是軍事化管理。這一管理體制有以下特點:第一、嚴格的層級制度強調對組織規則的遵守。強調紀律性和員工的高度服從。第二、提倡為「大我」犧牲「小我」。企業希望勞工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為組織目標而工作。 另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特點就是中國大部分製造業核心領導對「英雄式領導方式」的推崇。現在中國製造企業的核心領導多為「50後」、「60後」,在一項對國內多家企業最高領導的調查中,當問到「哪些人對你的管理理念形成的影響最大?」的問題時,被訪人提及最多的是曾國藩、胡雪岩、康熙和柳傳志等。 這類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是依賴高度集權和超凡的個人能力進行管理和領導的,是一種英雄式的領導。在中國企業過去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英雄式領導成為了主流。而秉持這種管理理念的領導者往往不注重製度建設,以個人直覺代替詳細決策論證,憑個人好惡對員工提要求;另外,工作中不敢放權,認為員工不需要想的太多,只要執行好領導人的決策就足夠了。2.工廠環境如何?
工廠環境包括:工廠基礎設施,員工日常(生活、交際、工作),人資管理。總體來說該工廠的硬體設施很好,與它國際化大工廠的名頭很匹配。比如說宿舍,餐廳,運動區等等,都很不錯。只是後面的四點卻很不盡人意。如果用概括的形式表達勞工的日常生活,那我只能找到這兩個詞——吃飯、睡覺。一天24個小時,12個小時在廠房裡,人均半個小時花在路上,回來洗漱,吃喝拉撒,以及上班前的一些磨蹭又得耗去一段時間。勞累一天,八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還都是擠出來的。要想去上海逛逛,除非是星期天不想賺二類工資了(二類是雙薪),可是誰不是為了錢來的呢?每天上夜班的人回來,上白班的人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了,上白班的人回來時,上夜班的又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了,因此一個宿舍內10——12個人概率上就會有一半的人不認識對方。宿舍舍友有時叫不上對方的名字只能以「屌絲」這個比較「大眾」的辭彙來稱呼了。那天有個湖北舍友走了,一位舍友看著那個空下來的床鋪只是說了一句:「X!那個湖北屌絲竟然走了!」勞工的交際圈基本就是有限幾個同學、同學、老鄉。可悲的是大家來這裡的目的都是錢,有誰會真正關心另一個人?因此日常生活只能是由於客觀原因的限制而顯得單調無味了。
至於伙食問題,我先前也已提到過,公司會有一定的補貼,關於這方面的金錢計算問題我並無意願去嘗試解決,只是說個現象:餐廳有一個廚餘回收處,還有一個免費加米處。廚餘回收處的餐盤內大多是剩下的菜,從白菜到雞腿排骨都有,米很少見。加米處要加米得等幾十秒,因為是排隊。我那天還產生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想法——看來和某些女生比較起來我的飯量還是可以說得過去的。至於日常活動,這裡的運動及娛樂設施較到位,比如網吧,撞球廳,健身房,籃球場,武術室等等,但是大多收費,按小時記,每小時4、5元。人資管理。這方面我在上文已經提過,只是很籠統,說的更實際一點,就是一句話——可以把這個廠內除總經理外的一切人資問題徹底擺平——「你怎麼回事啊?還想不想幹了?!」這句話對人控制的效果可謂強悍。因為幾乎所有熱都是這樣想的:大家都是來這裡打工的,說白了都是為了賺點錢糊口的,雖然掙得少,但也是份工作不是,乾的不好是會被人家辭掉的。除了這句顯性的威脅還存在一個較為隱性的管理辦法,這主要體現在辭職方面,對於那些組長看不慣的勞工要辭掉他們要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就產生了一個辭人的慣用辦法——只給底工資,不給加班的機會,如是這樣,勞工就只能去申請離職單了。由於這篇文章是我一個小目標,所以不會虎頭蛇尾,我會以我的作文風格寫完的。但是看完了,你才會增長一定的知識與閱歷。這篇文章一萬多字,後面還有2/3,所以我決定先講個笑話調劑一下,講笑話並不是為了讓你煩躁的心靜下來,只是希望你在看後面的部分時,心情不必太過沉重。
倫理課教授有一節課告訴大家,如果你看到女孩子屁屁上有個不明物體,你千萬不能直接說你屁屁上怎麼怎麼滴,而應該說你的肩膀上有個東西,那樣的話她會往後看,很自然的她就看到那裡了。教授剛說完這句話,馬上有的女生站起來大聲說:教授你的領帶拉鏈開了!3.為什麼有人在工作中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會想到去犯罪,去自殺?有了負面情緒他們是如何化解的?
工作中的負面情緒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企業管理,工作環境,勞工自身。(此部分糅合到一塊說更為妥帖)個人認為中國類似的每個工廠,每個車間都會是這樣的。因為組成它的基本成分沒有改變,他們是每個崗位上辛苦勞作的工人與工人中產生的管理者。每個車間的環境都是燈火通明,都是機器轟鳴。
高強度軍事化管理與勞務者的實際所得(包括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不能公平掛鉤,比如我在與一位舍友就此方面的問題談話時他就說了一句很實際很有代表性的話:「X他媽的!老子辛辛苦苦幹了一個月,受了這麼多X氣,廠子就只給老子這麼點,他媽的,這個月老子又白乾了。」他今年22歲,湖北人,每個月給家轉2000塊錢,說是結婚用。每個員工都會有被上司抓住失誤機會,都會挨「屌」(無論男女都會用且很慣用這個詞——挨屌,就是挨批的意思)。上司對於下屬的失誤大多數情況下是吼著罵出來的,有極少部分是「打」,我旁邊一人因太累,熄燈時間未熄燈就趴下去睡著了,組長過來朝他屁股上就是一腳,「關燈!」而這種「小打」的管理相對於我下面要說的一點還只是小巫見大巫。一天晚上,產線剛開,就見資深(車間里課長以下最高職位,課長一般不在車間)快速奔向產線後面,幾分鐘後,我的眼皮底下就有了一幕比較刺激的夜間活動真人秀。一人快速跑了過來,後面跟五六個人。就在我前面,前頭那人被踢倒,然後被一陣的拳腳相加,後來他自己掙扎著站了起來,依舊被人毒打,再之後在挨打中他走到一個方柱底下,一人朝其臉上就是狠狠一拳頭,因此他的另一張臉就在強大力量的作用下狠狠地撞在了方柱的楞上,那一下我似乎聽到了兩個碰撞的聲音。就在被打者轉頭那一霎那我看到他的一邊臉已經完全變紅了。這次「夜間運動」全程都伴隨著拳腳攻擊在肉體上的各種聲音,而打人中間一般會出現的由人類喉嚨發出的聲音比如打人者所罵的污言穢語與被打者的求饒我卻沒有絲毫映像,我只記得那個在機器轟鳴的空間里充斥著拳打腳踢聲的無聲電影(後來我們才被組長告知這是因為當了小偷而給的懲罰)。對於這部「無聲電影」當時的我說實話很害怕,而打架時周圍人看到這種情況的表情卻更加讓我害怕,也許更是深深地恐懼,這股情緒讓我不自主的顫抖與憤怒。他們先是表現出很大的驚訝,或是張口結舌或是張口捂鼻,然後迅速伸脖子睜大眼睛圍起來觀看,有的人面無表情,有的人指指點點的討論,有的人在笑,讓人感覺好似小孩子發現了件幾有趣的事情,更多的人又只是埋頭繼續去努力干屬於自己的活。一直在學校裡面讀書的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刺激」的事如此讓我受「刺激」的事,我想到了一個詞,一個魯迅曾努力表達過得詞——精神麻木,這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麻木的群體了。這已經不再是看到摔倒老人不去扶的冷漠了。
能夠造成如此麻木的表現,高強度的對勞工身體的摧殘的原因不能不被提及。這裡說三個現象,或許由此可見一斑。上班的人無論是夜班還是白班,在看到交接班的人來了之後,通常馬上就會從凳子上站起來,這是大多數人的表現,即使在他們站起來後發現自己的兩條腿在輕微打顫。剛開始我還以為這是出於禮節性的原因,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錯了,他們恨不得馬上離開隨時都會讓自己坐出痔瘡的東西。第二種現象是我的經歷。以前我很難理解一分鐘睡眠,相信很多學生也無法理解這一點,但是到了這裡,這個也許會改變我的地方,我理解了,是深刻的理解。有一天我失眠了,夜班後的白天睡不著,迷迷糊糊地合了近兩個小時眼,晚上接著去上班,很困,但是不能睡,為了不讓自己在工作中睡著,當時的我都開始思考在實驗中一個瀕死之人的感受是怎樣的了。但即使是我將這個問題按照極嚴格的實驗報告順序想下來,我也抑制不住那幾條該死的瞌睡蟲的瞎蹦噠。我睡著了,還做了夢,夢的背景是一片漆黑,中間有一個旋轉的不知是一扇掛著的豬肉還是一個舉著手的人體,之後被人推醒。醒來後,擦擦口水,我睡了一分鐘多一點,按照線速算得。一分鐘真的好似一個世紀。最後一個現象則是一個對比。普工掙的錢只要是時間一樣就都是一樣的,但分在了不同的生產線,所以不同的線勞動強度是不一樣的,就是生產線相同,每條線的訂單也是不同的,由此就造成有時整條線的人在「打禪」(這是閑的沒事兒干或是幹得很少的勞工的稱呼)而有的線卻忙得要死。我曾在休息時看到同樣的靜電帽的兩類人,一類人有說有笑甚至還有力氣追逐嬉戲(這點可以理解,大家都是年輕人)而有的人則是抱著自己輕微彎下來的腰慢慢地往前挪。在我工作期間,這種不公平並不是偶爾,也是不有時而是每天都會發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在流水線的桌子上看到了這句話——凝望千年的笑意是眼淚,明滅不定的希望是絕望。我想現今我所了解的網路文壇中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寫出如此高水準的話來了。那一直深沉於我心底的美好的笑意,在回首時發現已是千年,而我一直沒有察覺那是即將滾落的晶瑩淚珠。希望忽隱忽現,一直在追逐著理想的我知道它一直閃爍在那裡,一直在我的前方,可是如今我身心疲憊,還能在最終到達那裡么?勞工自身的問題。 新生代的有了一定自我意識的一直生長在物質較為豐富的互聯網的虛擬與實際生活的艱辛有極大反差的85、90後勞工,是可以接受工廠里的條條框框,但前提是能否提升了他們的個人發展平台,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非只是為了那幾張在上海來說連乞丐都嫌少的「糊口」紅頭。我做過一個採訪,所問的問題是:對於你所生產的「蘋果」,你是否想得到一部?有兩部分回答:一,「說實話,我對蘋果並沒有太大興趣。」二,我對蘋果很迷戀。我把前一種人分為現實派,後一種人分為樂天派。同樣是一起打工的年輕人,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回答方式。同樣是充滿希冀的眼神,卻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嘴角。從時代發展、城市化的角度看,新生代工人懷揣著對大城市的美好夢想來到這裡,但是他們會很快悲哀的發現自己被置於了現代化大企業的「科學管理」之下。(以下兩句來自互聯網)工廠之中,缺少傳統的工人文化,缺失人際關懷,只有一刻不停的流程、嚴格的規訓程序;工廠之外,他們融不進嚮往的城市,無法參與城市生活,不得不在流水線上消耗青春、甚至是生命。
總的來說,嚴重的噪音污染,高強度高密集型的極度耗費心力勞作,管理欠缺,勞動所得過少,勞工間無相互可信任依賴的人,勞工身體及心理麻木,企業無法給勞工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無法讓他們產生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這些原因就是勞工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幾個原因,而無可否認心理問題是一切較不正常或不正常行為主要原因。這一點的提及有助於下面兩個問題回答的理解。而對於勞工負面情緒的排除,在這裡這麼多天了,我並沒在這裡意識到誰能幫勞工們解決類似問題,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那幾個領隊告訴我們廠里有個心理諮詢室。
4.工廠內勞工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這些矛盾是如何被激化的?最後是如何解決的?「我要殺了他!」朋友說他聽見這句話後,馬上就被嚇傻了。那個人和朋友挨著,那天舊組長請假不在,新來了個組長。新組長罵了那人幾句,看著新組長的背影,那人說了這麼一句。聽了朋友這句話後,我也嚇傻了,人命關天。在我的追問下,朋友記起來那人還這樣補充到:「紅刀子進,白刀子出!」那人頓了一下,又說:「不,是黃刀子出。」在朋友看來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小事,但我看到的絕非這麼簡單,能把殺人掛在口邊的人,他們的心理還是健康的么?是怎樣積沉了的深厚矛盾才會讓人產生這種心理?矛盾是如何產生的?其實工廠裡面的大多數矛盾的產生都源於產品,而直接與產品相掛鉤的只能是一線工人。產品的質量保證來自SOP(規範方法),因此在思考「矛盾」這一的問題時,該方面的問題可以不提,所以很自然的就可將此問題直接引導至一線工人身上。這樣想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哲學大師們這樣說,產生矛盾的本質是利益的衝突。因此我們從利益的方位突破這個問題。可能你也看出來了,上面這段有點邏輯性,那是因為我累了,所以把自己的思考過程都碼了出來,以使我不至忘掉。四點多寫到四點多了,飯都沒吃,現在已沒多大精力了。我想看到這裡的你也煩了,沒關係,按計劃後面還有三千多字。按照慣例,講個笑話吧。
某日,老師讓學生把已經判有分數的試卷拿回家讓父母看看,第二天向她彙報家長的反應。「小明,你爸爸怎麼和你說的呀?」「髒話算嗎,老師?」「廢話,當然不算啦。」「那他什麼也沒說。」5. 這類工廠為什麼會有很明顯的勞工流動現象?他們為了什麼來?又是為什麼會離開?
可能很多人聽過馬斯洛這個人,他的那個人類追求目標的階段被無數人奉為圭臬,這裡我也借用一下以便分析。該理論中所提到的階段可分為5個,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對於理論中提到的那五點,我的表達是以先舉例後概括的形式進行。
生理需求,無非食性。食,這裡肯定可以基本保證不餓肚子。但是這裡有關食物的一個現象卻不得不提。工人一天有一半的時間待在廠里,因此肯定就有一頓飯要在廠內的餐廳解決,一般是中午或是中夜飯。餐廳內部設有一個加米處一個廚餘回收處,每天都會有人排隊加米,有男有女,我曾一度認為很多女生都比我飯量大,而比較髒亂的廚餘回收處的餐盤內則是基本沒有米,剩下的大多數是菜,從白菜到雞腿排骨不一而足。造成著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因為這裡的每個人都深刻理解李紳的《憫農》的那句「粒粒皆辛苦」的含義,而是菜的味道對於這些從小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社會中的年輕人來說實在難以說的過去。至於性的方面,就我所觀察到的,幾乎沒有人縱慾過度,卻有極多的人的表現正好相反,說實話,在這條路上,太多的人選擇了一條比較委婉與陰暗的小路。安全方面,有個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我們學生工在剛去的時候,小組長的助手——線外——在每次開線之前都會喊著讓大家把靜電環戴上,靜電手套,靜電指套戴上,幾天之後,他只是稍稍觀察一下然後提醒一下就行,不必再大聲叫喊了。我知道,一個習慣的養成是有一定的過程的,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不可能這麼幾日就會養成,後來我以一個問題做了個小調查。問題是:你知道這裡所防護的靜電對你的身體有害嗎?很多人的回答是:知道,不然怎麼會給咱們防靜電的東西?這樣回答的人中有普通勞工也有學生工。有個人的回答很有點過火的意思:靜電不會給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而正常情況下即使是在這樣的場內部太多的靜電也確實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除了咳嗽,面上起疙瘩。那些防靜電工具只是為了保護他們所生產的產品能夠合格。讓這個工廠對你產生保護你的慈悲,你還沒醒呢吧?就連那600中介費都是你掏給中介的,這點錢有一部分是中介給你掏了保險了,廠里出了事,和廠子一點關係也沒有的。這個人說的前半句我在網上核實了一下,確實。後半句,說實話,因為我相對來說涉世未深,只能說不知道了,對於此次採訪為了保證以後還會有人看我的日誌,我只能老實一點如實記錄了。
歸屬感的實現,勞工們好像除了知道卡里的那幾個數字是這個廠子給的之外對於這個廠子別無所知。(PS 這裡應有改進方案)此外,高壓嚴格的工作環境,機械重複上千遍有嚴重磨損人心力嫌疑的操作步驟,以及年輕務工人員相對來說抗壓能力,適應能力,情緒自我調控能力差對這類工廠中工作時很難融入所在大城市的失望,使得要使勞工對這類廠子產生歸屬感,實為這類工廠主要領導頭疼的主要問題。我一直覺得歸屬感的產生是來自關心,不論這個關心是虛情假意也好真心實意也罷,表達出來就好。大家都是外來的來這個大城市闖世界的年輕人,甚至以目前的國際年齡段劃分,這裡的許多人還只是些孩子。誰不渴望那一份來自除父母外的一點點關心呢?又有誰不會對這份關心表示感激呢?尊重方面。廠中有一個機器的設置很讓大多數人難以感受到工廠對他們最起碼的尊重,這個機器是安檢門,就是機場,火車站的那個玩意兒,一般在員工簽到前需要過一次,但是在場內部車間通向餐廳及出廠的走廊中也有這麼一個玩意兒,由工作人員隨機抽查。一般的人也就算了,反正自己也沒偷東西,心裡有想法的人會這樣罵:我他媽根本就沒那份心思,你還查,就是檢查了,不還有很多東西被盜了么?但是他似乎沒看或者看了也已經忘了——合同中有這樣的一個條件——乙方有配合甲方的關於甲方財產的檢查義務。這是工廠機器設置在此方面的缺陷,而許多軟體設置也無法讓人感到尊重的客觀存在。比如,管理階層的罵人甚至打人管理,同事間互稱屌絲等。自我實現,這個詞可以用另一個詞來代替——成就感。如今類似企業招收的勞工大多已是85後了,這類勞工有個相似的時代背景,因此造就了極為相似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他們出生在一個物質比較豐富,互聯網開始極速發展,東西方文化碰撞更廣泛更深入的時代。 他們維護自我權益,淡化權威和權力,厭惡規則,約束。因此,他們會非常注重物質的得到,但是有著強烈自我意識的個性化還是受到潛意識相當影響的他們對於自我價值的實現,那個成就感的產生,勝利時的喜悅表達(或許這三個動詞前面加個「滿意」更為貼切)還是極為追求的。但在這裡工作了這麼這麼多天,我實在無法感受到能有一個讓我產生自我價值能夠符合我的潛力的表現機會。不論從勞作上還是從思想上,我都沒有發現哪怕一丁點的機會。而難上加難的晉陞制度更是讓許多年輕人在此方面充滿了絕望。對於一個學歷不高的普工而言,進入該類多是從 產線工人做起。產線工人做得好則有機會成為個線外,而線外的工資和原來一樣雖然他是組長的助理。組長又分好多級,最高是資深,然後是大組長,以下還有兩級才是線外。高中或中專畢業的普通員工三四年才可能提升為大組長;而要提升至課長,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有一個重慶來的小夥子,嘴角的鬍鬚剛剛泛黑,中專還沒畢業。我問他想不想在這裡干一番事業?他很乾脆的回答了個不想,甚至沒有半點解釋的意願。我又問他這兒幾個月了。他說快兩個月了。一般人在一個新環境中第一個十五天是心理最動搖的時候,然後是45天的時候。我隨後問他,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或許對我有幫助:剛開始我還覺得可以干幾個月幾年的,幾天後我就意識到我可能一個星期都堅持不下來,一個星期後我還以為我半個月都已經是極限了,可是正好那幾天馬上就發工資了,我就再堅持了幾天,現在又到了發工資的時候了。我又讓他具體說說堅持的方法,他說:我在廠里做的時候,實在累的不行了,就對自己說『他媽的,老子明天就申請離職單,老子不幹了』,但是第二天又來了。我接著問,為什麼能夠堅持下來?在這兒誰都知道沒個一二年是毫無出路的,再說一二年下來在社會上一個小組長也是沒什麼地位的,掙得錢又少的可憐。他說:我知道,但我只是為了糊個口,在外面幾年攢下錢後我就回去。只是一個「糊口」,這是一個剛長出鬍鬚的小孩子說的,只是一個「回去」讓他一個人從外面的餐館裡服務員的身份經中介變成了這裡這麼多上九個多小時夜班的年輕人中的一員。
馬洛斯理論只有五點,可是我在主要針對次五點的調查中卻發現,這麼簡單五點這類工廠沒有一點能夠做到令人滿意,連及格都算不上。就這麼個相較富士康小的多的廠子每年花在招工上的錢就達幾千萬,每年十幾萬勞工的來往。這到底是金錢的浪費還是人才的浪費?其實企業也不難理解到這一點,只是他們缺少一種方式,一種留下人的可靠辦法,他們還在探索。而在企業不懈探索的過程中,過去,現在,還有可預測的未來,全球每一天每個工廠里都會有那麼一些人開始了甚至已經放棄了對生命的熱愛,他們那原本有這喜怒哀樂的鮮紅心臟現在充滿了對現實的徹底絕望。凝望千年的笑意是眼淚;明滅不定的希望是絕望。我真的很希望這句話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他們還是會繼續跳下去的。寫到這裡,二十幾個小時過去了,不瞌睡。小一萬字都是邊整理邊在手機上碼出來的,很有成就感,我的目標基本達成。前面九千多字的文字都是調查報告,下面我要表述的才是真正的工作感想。
我的感想 我在查閱有關富士康跳樓事件的一些資料的時候,一位深入企業做調查的記者說的一句話令我感觸頗深——這是一代企業工人的宿命。這句話我很同意,在這類工廠的本質與目標未作出改變之前,這隻能是很殘酷的現實。可能細心的你已經發現我的這篇文章一直在用一個詞在定義那些普通的外來年輕務工人員——勞工。其實還有個更直接的稱呼——勞力,只是這個詞太過直白與傷人了。 之所以以這樣的做另一個原因是在工廠中他們的社會角色只是經濟人,而非一個社會人,換句話說就是相較於現代機器人他們只是更加精密的加工機器,唯一不同的是機器人需要買,需要機油護養,而對於他們來說護養都是多餘,只需給個飯,給個住的地方,給幾個銀行卡里的數字而已。或許在享受著現代高科技成果的很多外面的年輕人們未曾想過自己使用的這款產品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即使想過,他們也應該更側重於好奇那科技的神奇,但他們肯定未曾想到過生產它們的那一雙雙剛剛成型的手掌與那一個個年輕的靈魂還有他們為此所付出的艱辛。那些一分鐘就是一個世紀的經歷;那些希望與絕望交織的每分每秒;那些美好回憶與殘酷現實來回拉鋸的迷糊時刻;那些沒有任何成就感,累了一天回來有時澡都不洗都倒頭就睡的艱難歲月。這些,外面的人都無法理解。縱使在我的刻意暗示下或許很多人會嫌棄他們甚至對其以鄙視相加,因為在當初他們完全可以和大多數人一樣上大學,和大多數人一樣找個好工作,和大多數人一樣親人不用年紀輕輕就一個人出去的一個安穩和諧的家。可是他們現在只是在那裡受這個罪。是的,他們是在那裡受這個罪,但是看到這裡的人,你除了所施加給他們的負面情緒還會給他們同情,給他們幫助嗎?如果現在的你給予那些年輕的富有強大發展潛力的他們的只是嫌棄與鄙視,那麼我敢確定你現在得到的一部分終會很殘酷的失去。就目前為止,勞工來到這裡的目的還只是一個——回去,賺點錢回去。如此簡單的目標,如此單純的想法,而就這麼小小的聽來讓很多專家學者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以及公司單位里安逸的工作人員所不齒的想法的實現對於大多數第一次出來闖世界卻沒有多少能力的的年輕勞工來說,卻是那樣的艱難。雖然收入很微薄,但這是他們的理想,是他們實現自己夢想的人生第一步。可就是這第一步,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卻是用自己的血汗,深深的孤獨,厚重的焦慮換來的。正是由於那些繁重的體力勞作與痛苦的心路歷程,使得這些年輕的靈魂不在年輕,他們學會了冷漠,甚至麻木!新聞中常常報道的那些冷漠的拷問著我們心靈的行為正是這樣產生的,想明白了這點,我卻沒有一點的愉悅感,也沒有一點成就感。我的心很沉重,真的。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已經過去很久的問題。
因為我之前在類似的工廠趕過很長時間的流水線,所以應該比外人更加了解他們(或者說是我們)的想法,當然也不免帶有主觀色彩,但是應該比一些未經調查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批判的人的看法來得可靠吧。首先說自殺率低於平均水平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個統計數據從何而來,但是平均數據即使可靠,也沒有可比性。全國自殺的人包括老弱病殘,失戀的,失業的,破產的,被躲貓貓的……而富士康跳樓的可都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啊。自身的心理素質是主因,但是沒有外部環境的壓迫,我想,不可能如此密集的作出這樣的選擇。同樣,用富士康的總人口基數來為其開脫也是不人道的,畢竟,那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組組冷冰冰的數字。其次跳樓的原因,那麼就不言而喻了——消極厭世看不到希望。流水線的生活完全是把人當成機器的生活,每天十二小時以上的枯燥工作,而且基本上沒有周末(沒錯,法定上班時間是每周四十小時,但是你如果不加班基本上都養不活自己,退一萬步說,你不在乎錢不想加班,也要看領導會不會准你請假)。工廠里基本上只有兩種人,四十多歲的大叔大媽,他們為了兒女上學不得不背井離鄉,他們有目標有希望能承受壓力,因此沒有什麼問題。另外一部分就是剛剛走出社會的十七八歲的孩子了。他們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現實像一把鎚子,狠狠的把他們砸暈了。工廠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因此幹了三天就走人的天天都會發生,能在一個地方堅持一年的真是很少。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寧願跳樓也不辭職。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選擇辭職的。可是辭職了為了生活你還是要去一樣的地方,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哪條蛇是不咬人的。對於一個沒有文化,沒有閱歷,又沒有資本和遠大抱負的半小孩,他們能理解和相信《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和《從奴隸到將軍》嗎?當一次次的打擊接踵而至,而沒有人能理解你的做法的時候,絕望也就自然而然了。就拿我來說,我那時候每天都很無助,給家裡打電話,父母怒罵我:「誰叫你自己沒本事???廠里那麼多人都幹得了,你就幹不了?你就是懶,怕吃苦!」就連最親的親人都不能理解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對於媒體,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看。曝光富士康的問題,至少能讓一些人來關注最底層人民的生活吧,在國內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有些事如果都不說就都不知道了,而那些需要關注的群體發出內心聲音的渠道更少。現在企業加薪也算是對大家的一個交待。同樣,過於渲染死亡人數從而引發維特效應又是媒體負面的影響了。
願逝者安息,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文化程度低想到哪寫到哪。
多擔待看了評論都是些門外漢。 自我介紹一下,我曾是煙台富士康的一線員工,在職期間主要生產任天堂的遊戲機。[現已離職因為有更好的生路] 讓我們先扯開自殺這兩個字,來仔細介紹一下這個宏大的企業的日常。
底薪是1850 周一到周五除了幹完指定的八小時之後還會有3小時的加班。工資1.5倍(加班全自願,在入職是會有一份自願申請表,你可以選擇寫加或不加)以下簡稱1.5 周末加班2倍。節假日3倍。簡稱加班2和加班3。 這裡有的同學可能會想,中秋國慶可都是加班3,一天接近300塊錢那不爽歪歪了! 哈哈,你想的美!中秋放假三天,國慶放假三天。
——————————————————————— 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作息規律,早上六點起床,洗刷完六點半,然後急匆匆的去吃飯然後去廠區【順便介紹一下,富士康廠區都比較大,住在c區,餐廳在A區,工作在B區。沒見過世面的我吐槽一下,真大 】廠牌是你在富士康唯一的憑證,無論進出廠區,工作打卡,薪資計算,生活消費簡直就是全覆蓋啊。啥時候咱們的身份證也能有這麼強大的功能該多好。 之後換上防靜電衣,防靜電帽 防靜電手套 橡膠指套 個別工站還得帶靜電環,綁在腳脖子上的一個東西 女生要把頭髮全收在帽子里。簡直就是全副武裝啊!!! 換上拖鞋,把身上所有的電子設備全部放在小廚子里。凈身進入生產車間,一天的苦日子開始嘍!
答主的工作是包裝段,具體是機台裝保護棉,說明書貼碼。對!你們看到的說明書條碼都是我們包裝段搞出來的!我現在一看到碼就有一種想貼的自然反應
剛開始一天產量100 500 900
過千之後100的加 1500之後50為單位加,直到2100! 某些老員工產線要達到2400,那達不到怎麼辦?很簡單,繼續干一天2100個機台!我滴釀啊,我都不知道怎麼熬下來的,前段組裝段還好,能坐著,我們後面測試段,包裝段都得站著!一站就是11個小時,廠區強制帶耳塞,你的世界裡只有白花花的機台,一摞一摞又一摞,剛開始那幾天,下班一躺下來腿都在發抖。
不過富士康的伙食和宿舍條件是相當不錯的,主食米飯饅頭都不允許超過一塊錢,也就是說不論你吃幾個白面饅頭,最高價都是一塊錢,那種特別大的雞腿,連著一大片雞胸脯肉的只要6元錢,味道很不錯。有時候工作麻木了唯一的動力就是這條便宜實惠的雞腿。每個餐廳的一樓都是富士康自營的健爽,也只有這一個餐廳會有如此惠濟底層勞動群眾的東西。離開富士康半年了偶爾還是會想起那段日子,中午到了飯點會開心的像個孩子一樣去搶著買吃的,會為菜里多一點肉而洋洋得意,也會暫時的忘了不打彎的大拇指。
好,讓我接著為你介紹這個企業,仔細的了解之後才會知道有些深層次事情。15年的上半年是我們廠的冬季,大批的員工離職,去尋找效益更好,賺錢更多的企業 原因的我也不知道,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出來這幾年的經濟形勢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富士康開始做自己的品牌富可視,雖然在保稅區但訂單並不多,車間里產線並沒有全開。始終有三分之一的產線是關閉的。
在這誇一下富士康的協調能力,每條產線都有帶紅帽子的線長 與帶粉紅帽子副線長。線長之上還有帶淺藍色帽子的組長
他們一天要開十幾次會,罵的滿臉通紅,對每個環節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溝通解決避免其他產線出現同等問題。寫到這,回歸主題。
在富士康的大多是務工人員,來自各地,心裡素質參差不齊,廠里還搞了個員工關愛中心,我過去看了看,五六個平方的地方就放著個沙袋 也真是臉皮夠厚了,好意思叫員工關愛中心。怪不得這幾年到處找學生去實習 不僅工資低,而且還能幹 學校老師還能從中抽點,真是一舉好幾得
看不到別的方向,這個地方麻木不仁的呆著就能有5000左右的工資,反正是穩定的受苦
然而什麼都是有限度的,不管富士康周圍拿著綿延起伏,高低不平的平民窟似的板房,還是素質極其低下的工友,或者整天吆五喝六的頭都是那麼的醜陋。他們大都初中沒畢業就開始出來打工,從小便是飄搖的浮萍,這些戾氣就像氣球里的氣一樣一點一點把他們擠爆,然後吧唧一聲。
再也沒有四處插隊的人,再也沒有外面臭氣熏天的外圍建築
輕鬆了
寫於2015年12月17日晚11.45 晚安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富士康員工基數很大,跳樓的事件的發生不是非正常現象。但是像那個13連跳確實反映出代工生產的生產管理的問題,類似的現象我們可以預防或者消除。只是富士康的代工生產利潤很低,為了獲得自己的最大效率,為了儘可能減低成本,只有犧牲員工的利益。 我們是學的IE,也就是工業工程,其目的就是減低成本,提高效率,只是在我們專業人因工程也是很大的一塊,也就是員工舒服、快樂工作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們在富士康實習,都儘可能為了員工的利益著想,只是在實際中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尤其與老闆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也就無能為力了。我想解決的辦法就是逐步提高企業對員工的認同感,讓偌大的工廠的生產活動是為了達成員工自己的理想或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也是我們要的目標,因為這樣對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是顯著的,比那些現場改善要來的快的多。衷心希望富士康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代工地位,給員工營造一個舒服安全的環境,同時也儘快實現Foxconn自己的卓越化。 另外糾正一點24跳這數字不可靠,這個不能這樣加減的,你想你們大學每年還有零星的事故,所以對於擁有一百多萬受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普通員工的一個企業來說,管理確實很困難,敬請理解。另類似13連跳的事故還是不要發生了,那可都是活生生的青年啊!
有時候,殺死人的並不是現在的艱難,而是對未來的絕望。
第一個問題大家都說了,自殺率比全國平均值低,加上自殺本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這個自殺率就更低了。
第二個問題,「做不下去為什麼不選擇辭職呢?」自殺者的精神狀態和邏輯思維不是這樣的,實際更可能是:「都這樣了,為什麼不去死呢?」、「活著有什麼意思呢,受夠了」。壓力大,以前真心不行,現在好很多! 管理方式也是問題!
故人西辭富士康,為學技術上藍翔。 藍翔畢業包分配,尼瑪還是富士康。 故人再辭富士康,為學技術新東方。 新東方里包分配,富士康里熬濃湯。 故人又辭富士康,為學技術上武當。 武當山裡包分配,富士康里當門衛。
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富士康沒有把工人當人看。
把他們當成幹活的機器。電子廠類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有的工作有一定的創造性和社交性,工作環境也大點,例如超市導購,例如清潔工,但電子廠組裝類工作,基本就是個機器,你可以一天不說話,就坐哪裡組裝,然後機械的上下班,吃飯睡覺。人是社會動物,如果這種狀態持續過久人會發瘋的。喪失希望進入一種絕望的狀態,感覺辭職也沒有用或者根本就無法辭職。
或許這不是郭台銘自己的問題,是點子廠類組裝工作共同的問題。我覺得取消這種工種,或者發放工作傷害補貼,或者想辦法把他們當人看,限定工作時間,同時想辦法增加工人的社交、娛樂時間。
總之這種行業心理脆弱的人慎入1. 自殺者通常都認為自己處在一個困境中,外部世界太強大,而自己相對太弱小,沒有能力去應對,因此自殺成了解決人生問題的一條「捷徑」。2. 導致上述結果,當然也有個人的因素,同時也有很多外界的直接原因:當人一直處在感到被壓榨的環境中,又缺乏自我恢復所必需的時間和環境(這就是為什麼人需要休假),自我就會不斷被壓縮,然後危機到自我價值、自我認同,當這個自我萎縮到某個程度時,他自己都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每小時幾塊錢,一個月一千出頭,身體健康受到不可恢復的傷害,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才有三十萬。而跳下去,賠償就有這麼多了,你不用受二十年的苦。至於辭職,還是用初中教科書里的一句話來回答吧:「工人可以選擇受雇與某個資本家,而無法選擇改變自己的受僱傭地位」,從富士康辭職,也不過是到條件類似的工廠工作而已。
關鍵是在這種環境中受到的不良影響 辭職是可以立刻實行的 但這種影響沒法立即消除
這些答案都沒有答到點子上。富士康12連跳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富士康做錯了什麼,也不是員工有什麼與眾不同,而是在富士康這個小圈子裡,「跳樓」就像傳染病一樣,傳染了很多人。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富士康增加了很多心理疏導人員,但是沒有鳥用,最後增加了「防跳網」,問題迎刃而解。這就奇怪了,想自殺的人跳樓不成,為什麼不選擇其他自殺方式呢?比如安眠藥、割腕?可現實是,想自殺的人因為無法跳樓而「消失了」。所以,問題的根源是,這些跳樓的人原本確實是悲觀、消極、鬱悶,但還不至於自殺,而有第一個「跳樓」的人出現以後,一經報道,很多人反而發現一種擺脫悲觀、消極、鬱悶情緒的辦法----跳樓。因此一些心理脆弱的人就選擇了跟風,「報道」成為了一種宣傳。可以設想一下,假如第一個人跳樓,沒有在富士康群里傳播,會有後面的12連跳嗎,就算有12個自殺的,也不會不約而同的選擇「跳樓」這種方式。這個問題不是什麼新鮮的問題,美國的心理學家早有研究,《引爆點》一書里也講了一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上的自殺潮的故事。換句話說,富士康是在流行」跳樓自殺「,流行的原因是有人示範,有人傳播,造成一種環境,給圈子裡的人一個「許可」,想像一下,富士康的人選擇跳樓,是不是會比外面的人更容易,這就是環境威力。我們往往忽視環境的威力。
本人也供職於台灣的代工廠--廣達電腦,世界第一大筆記本生產商。在我們公司,像我們在辦公室跟客戶打交道外,其他的都是一線的普工。有時也跟他們聊天,他們大多是從河南,安徽,陝西等中西部的,家庭貧困,還有就是家庭人口多,上不了學,又不想種地,只能早早出來打工。台資企業相比於其他大陸工廠,最好的莫過於沒有拖欠工資的現象,在管理上也都有有規可循,不同於內陸的隨便管理。
自殺純屬是偶發概率。就像我們公司一樣,6萬多人,一年四五個自殺也是很正常的。不過我司和媒體的關係很好,沒有像富士康一樣被擴大化,妖魔化。 像普工既然能在台企工作一個月拿到3K左右的工資(12小時),當然會繼續下去咯大家分析的都很到位作為一名前員工 我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1從我自身角度出發 首先就是工資待遇問題 ,富士康的工資待遇 是不錯的,從你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廠牌馬上就有了宿舍 ,馬上就可以去食堂刷飯,這就是富士康的效率。富士康對工資的發放執行很嚴格,不會拖欠,前提是你不搗蛋。當然了如果有線長 搞你 不記你加班 那就慘啦。2員工關係 這個我想任何地方任何宿舍 都類似,譬如老人欺負新人,生活上的摩擦,因為兩班倒 所以休息會受到影響,因為人員亂雜,關係顯得很緊張。我認為這是造成員工心裡壓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3富士康坐擁百萬員工 它的管理嚴格 ,所以就有了嚴格的執法者,保安。由於大部分保安來自工廠駐地附近村民,所以不免囂張跋扈,要想管理好如此龐大的隊伍,免不了嚴苛的手段。打人是會發生的,只要安分守己,一般沒人找事。4線長是普工的直接領導 ,他控制者你的加班,加班是主要經濟來源,因此難免一些線長膨脹心裡,作為普工難免委屈,其實到哪裡不是這樣呢?5自由。在工廠自由很少 ,空間,時間,由於龐大的隊伍,幹什麼都要廠牌,所以你會要發瘋,吃飯進出宿舍,車間,大巴等等繁瑣的程序會給本來繁重工作已經壓垮了的身體帶來心裡的壓抑,而且長期如此。6自身總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 江湖素來險惡沒有其他的本領 只能出賣體力 出賣尊嚴 當生活的壓力來臨時 那裡還有尊嚴還好富士康 按時發工資
我挺佩服上面這些個大神,靠猜測和感覺來說事,結果沒有幾個能說到點上。我從06年進富士康一直到12年出來,前後也呆了有近6年了,換過2個事業群,很多事業處也都去轉過,形形色色的人見過的太多。但即使這樣,我也不敢像你們這樣隨便就說原因,還像模像樣的羅列處1234。
就我了解的一點點方面,說點實際吧,首先你們要先清楚一個事情,富士康工廠內部的一線作業員,最小有16歲的。絕大多數作業員都是18歲左右,並且男少女多,但也不至於說多到過分,如果拿數字說大概有女4:男3這樣。在工廠里工作的這些一線員工,他們的壓力基本上只來自於他們戰鬥的生產線本身。這包括班組長的威壓,老家父母的壓力,戀愛的壓力等。班組長威壓是常見現象,十七八歲的小孩子是個什麼精神狀態,這我不瞎扯了大家都經歷過,何況他們普遍沒受過什麼高的教育,多數中專都沒上就直接進廠來了,思想上也存在很多問題。這種年齡的孩子隻身在外,出什麼事我都不覺得奇怪。戀愛失敗自殺的事情我聽過N次,你以為跳樓這事挺嚇人?確實嚇人,但是不僅僅這些,怎麼死的都有,猝死的,割脈的,富士康全球幾十萬員工。你們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你們根本就不了解外企工廠的打工環境。
然後說到環境,就我個人認為,富士康的環境已經算高層次的了,你以為深圳廣州那些中小規模的工廠就很好?衝壓機床把手打碎,賠你個幾萬塊然後你只能回家呆著;斷腿斷手斷胳膊,直接死的,中小工廠發生的這種事情別說耳聽為虛,見都見過。你們怎麼不去評論一下這些?我並不是在這誇讚富士康如何好,但說一點,富士康內部提供員工進階教育,試問還有幾個公司有這種待遇??我知道的員工里,6年之中不下上千名,都可以從一線作業員的員3(作業員最高待遇級別)升到師1(工程師級別),這些我想你們壓根兒沒聽過吧?員3的工資與師1差的雖然不多,但是晉陞的難度還是不小的。富士康裡邊晉陞1級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待遇。
現在回頭來說富士康的問題是什麼,我認為富士康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在於公司的工作氛圍。具體氛圍就是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的難處,很多事業群和事業處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吵架,扯皮,因為在富士康,職位被劃分的非常非常細,真的可以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單一一款產品,甚至一個型號,一個部門中很可能要五六個人做,把工作打的非常碎,這就很容易造成矛盾,明白沒?更不要說其他部門,這也是為什麼富士康能有這麼多員工。
最後奉勸各位,對於不很了解的東西,請不要妄加評論。我不去說他好,但也不說他壞。希望大家客觀一些,不懂別亂講。謝謝邀請。
每一個自殺者都有他的光榮與夢想,心痛和過往,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死會算在富士康的頭上,會有人會選擇自殺之外的方法,也會有人更堅決。
所以我想從尊重逝者的角度,區別思考,13個人,13個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樣我們的關切才是實在的。
人最悲劇結局的就是死後變成幾個數字。放棄一條命不是輕鬆的決定,我們盡量努力不曲解他的意思,更反對利用這條命做文章。期望大於能力。自殺的本質原因是絕望,絕望是對未來看不到頭,陷入了一種困境思維,這輩子不能出人頭地了,大多自殺的人,都把物質的多少當作人生的核心價值的標準,認為那是"我"的一部分,一旦得不到,"我"就殘缺了,從而選擇極端的方式......
所以,人要獲得幸福,要麼降低期望,要麼提升能力,幸福如果向外尋求,一身傷是遲早的事,因為凡生者必滅,能夠得到的,終究會失去,得與失,有與無,本是一體
至於富士康,冤大頭而已,就算辭職了,換一家工廠也就是另一個富士康。富士康那麼多員工,13人自殺也真心不多,且自殺的人會形成案例,暗示給同一工廠中那些相同境遇的人,從而增加自殺率常年在一些科技公司、跨境電商公司混跡的我,一直都覺得富士康是一個迷一樣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我在智聯招聘上看到了某條中介招聘信息,報了名選擇參加了富S康入廠面試。 這是我見過最像高考的面試,也是我見過的最壓迫神經的面試,儘管通過了所有面試環節,這種體驗是在任何一家我所見過從未有過的,筆試選擇題答題環節唯一的作用僅僅是確定你的心理正常而且不抱有任何大志向,1、2握拳蹲立測驗之前需要摘下手錶唯一的目的檢查你是否有過紋身、注射癮物和自殺未遂,體檢也是為了確保高強度工作和長時間加班你不會猝死,這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面試完以後,我內心深處的恐懼在成長,如果說文藝復興是解放了「人」,那麼可以預見富S康普工的工作是「禁錮了的人」,工作會伴隨你生命度過,你可以對自己說在這裡掙夠了錢就離開這個鬼都不願來的地方,你希望通過掙來的錢改變將來的自己,對吧,可是你忘記了這個罪惡之輪總是把你重置回最初的原點,早上醒來是開始工作的時間直到今天離去,你所希望這裡的希望都是「虛假的希望」。 我知道自己夠懶,罪惡之輪像不會疲憊一樣讓我想起自己的處境,我選擇逃避,像望著魔鬼 一樣望著這份即將開始的工作。 今當遠離,淋表涕零,不知所言。
推薦閱讀:
※手機是不能買第一批嗎?多長時間之後就沒問題了?iPhone.?
※為什麼特朗普一定要把蘋果公司的代工廠遷回美國?
※富士康是如何保密的?
※富士康科技的子公司是如何分工的?為什麼富士康國際 2012 年虧損 3.2 億美元?
※特朗普建議蘋果把海外生產線遷回美國?這對蘋果來說是否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