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孩子在學校被「攀比」產生的自卑心?

我女兒現在3歲9個月,由於收入不高,只能無奈的把女兒留在外婆家上幼兒園。

暑假時候我把女兒接到身邊,女兒一見面就問我,「爸爸,我們家有沒有車」?我很奇怪為什麼女兒會問這樣的問題。

而且我還發現我女兒總是不停地強調一個事情,「這個是我媽媽幫我買的」「這個是我爸爸幫我買的」。

是否是同學攀比引起的呢?


攀比?那是大人思路,小孩子們是在尋求群體認同、同時找到自信!

小學擇校也就是選擇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個社交圈,一定要注意「門當戶對」,普通人家砸鍋賣鐵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和篤信什麼挫折教育送進偏遠山區希望小學一樣,都是完全不可取的行為。

然後家長請注意傾聽小孩的需求,在物質上盡量幫助她,先獲得被群體認同的安全感再說別的。簡單粗暴的說就是「別的小朋友有,她也有,跟別人一樣」。什麼審美啊、什麼實用價值、什麼教育意義,先靠邊站,孩子太小根本理解不了那麼多,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被群體認同的安全感是需要及早建立的,這是自信的基礎,不然孩子不接地氣,就像在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是自卑。

讓一個小孩自卑太容易了!剛踏進學校的小孩是最脆弱的,最急於被群體接納的,最需要被環境認同的,就像一個剛剛嘗試向下紮根的小苗,要是這時候你來個標新立異把她從群眾中連根拔起?那就擎好吧……你馬上收穫一個自卑懦弱的孩子。

我性格的第一個負面特質就是自卑。形成的原因可能會令看客大跌眼鏡。

我家教師家庭,然後我進了農村小學讀一年級。同學家裡都是農民,我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幸福然後自負吧?錯。

夏天,全體小孩都自己帶水喝。

其他所有人都用玻璃瓶帶水,有的是罐頭瓶,有的是酒瓶,只有我是用一個塑料帶吸管的旅行水壺帶水。

作為帶水的工具,旅行水壺比玻璃瓶好太多了——但這是大人的看法,至少不是五周歲小孩的看法。

在我看來,水壺和玻璃瓶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幾十個小夥伴人人都有玻璃瓶,而我沒有。雖然不知道玻璃瓶有什麼好,但是既然大家都用它,它就是好的,是應該出現的必需品。大家都有我沒有,我自卑。

後來是一連串的因為和別人差距太大而困擾而自卑。

別人的書包是大人縫的拼花布袋子,我的書包是買的雙肩背。這又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啊,看他們一群人下了學,都把袋子的兩根帶掛在頭上走,雙肩背沒法掛頭上。我自卑。

我最討厭的一件衣服就是一條公主裙,像四小天鵝那樣的,純白色的一層層紗蓬蓬的,弔帶的裙子。它實在太扎眼了,沒有人這麼穿,更沒有別的小姑娘會露那麼多肉,我覺得自己像是沒穿衣服一樣,一直深深地低著頭躲在角落裡。

我幾乎討厭我所有的衣服。

冬天,媽媽帶我買童裝,非要選一套灰格子的,說又素凈又雅緻……個屁啊!!別人小姑娘不是紅的就是粉紅的要不就花的,我也是女孩!為什麼我要穿男孩子的衣服!我不懂什麼叫素凈什麼叫雅緻!但是你知道那條褲子上的尿口被嘲笑了多久嗎?!

不喜歡撞衫,喜歡標新立異?那都是大人的事,我當時最希望的就是和別人穿一樣的,至少得是「同一種東西」。二年級夏天,我和一個女孩撞衫了!同款連衣裙,她的是綠色的,我的是藍色的,我倆歡天喜地馬上就成了好朋友,走路都互相挽著腰緊緊地擠在一起走!

沒錯,小孩就是這麼不知好歹,「知好歹」是成熟的價值觀的體現,小孩還不懂把「玻璃瓶」和「旅行水壺」歸納成「帶水的工具」一起比較,小孩還沒有一個獨立的價值觀呢!

不想讓孩子土,又不想讓孩子沒安全感格格不入,簡單,你家給孩子用塑料水壺背雙肩背的條件,就把孩子送進同學都用塑料水壺背雙肩背的學校里去。同理,你家窮的叮噹響,就把孩子送到大部分人家裡都窮的學校里去。

上學的是孩子不是你,別想當然,你永遠也想不到孩子會遇到怎樣的難處。往往只是幾塊錢的破東西,只要佔群體比例30%以上的小夥伴都有而你的孩子沒有,她就能難過很久很久。

不患貧唯患不均。

其實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別人有,我也有,我的稍微好一點」才是最佳狀態。

p.s:「家裡有車嗎?」不過是想要「別人有我也有」的安全感,不是像大人想的那樣「貪圖富貴勢利眼」。我問過家裡「我們家有地嗎?」「我們家有鐮刀嗎?」「我們家有青麥子嗎?」

哦……沒有啊……真的快失望死了。


強調誰幫買的應該不是在學校養成的攀比習慣,這個應該是這年紀的孩子都有的情況。我女兒昨天滿的三歲,也很喜歡強調這是誰誰誰幫她買的,她在說這話的時候特別自豪,讓我感覺她這麼說是想讓人感覺到給她買東西的人是因為很愛她才買給她的。問家裡有沒有車這個應該是學校同學聊起的,遇到這種情況我認為應該坦誠的跟孩子說清楚,比如我女兒看到別的孩子被抱著而她只能自己走路的時候也糾纏過我,我都是直說媽媽腰不好沒法抱,多說幾次她就知道身體不好是需要被體諒的,當她爸摔跤傷了腰之後她都能自我剋制不竄她爸脖子上瞎折騰了。孩子的衣飾用品我還是建議不能跟班上同學落差太大,大家都有而就她沒有的時候會自卑的,孩子越大越得注意。


謝邀

我只能說表示孩子真的很容易被外界影響,人之初,性本惡其實,很小的孩子就知道什麼是美的,什麼是丑的,喜歡長得好看的,不喜歡長得丑的。

攀比這種事情,很正常,小孩子一起玩,誒,你有這個,我沒有,或者我們兩都有,那怎麼辦,我就是要跟你比個高低,比你厲害,比你強。我這個幾百塊的,你有嗎?因此而來。

如果想解決這件事,不是說要糾正他們不去攀比,這個沒法避免,從小到大,最直接的攀比就是爭第一,學習的好壞,是否拿獎,在班裡取得的名次大部分都是家長之間的攀比。你要孩子考第一,然後拿去跟別人比較,孩子就知道哦,原來我學習好是要比其他人都好才叫好,那麼作為孩子,因為學習很辛苦,比什麼不辛苦呢?我家有錢!我有車!我東西多,比你貴,比你好,你比嗎?

有錢這個事,就變成了孩子之間對於家長的攀比。

也側面反映了孩子的價值觀形成問題。

不可避免就是要疏導,怎麼讓他明白不能比這個?有錢雖然好,媽媽沒錢,怎麼辦,但是媽媽比其他人都愛你,人家有錢沒時間陪伴,所以給他買很多東西,媽媽也買得起,但是,媽媽決定要把錢留下來帶你去看看世界。用這些錢給你最好的愛。

這樣其實是讓她明白,比什麼很重要,不去比錢,她就會去跟別人說,雖然我東西沒你貴,但是我媽媽愛我啊,捨得給我吃好吃的,你爸媽陪你了嘛?周末帶你去遊樂場了嘛?會帶你出去旅遊嗎?雖然我東西沒你貴,可是我家有狗狗,狗狗很可愛,我媽媽周末還會帶我去救助流浪動物。

看懂了嗎?攀比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什麼東西,小孩子比錢說明價值觀有點問題了,要及時疏導,比善良,比心靈,比自己的內涵。這些都是錢買不到的。


這個很難辦,我自己也在遭遇。目前我的做法是不出格的情況下勁量滿足。娃上學,我是個偏愛給娃穿褲子的媽媽,一是方便,另外我覺得那些蕾絲邊真的不舒服。可是一段時間孩子回來每天早上都要求穿裙子,穿絲襪,皮鞋,我前幾次鎮壓還是鬧的厲害。後來我去幼兒園有事情,在幼兒園坐了10分鐘,每個小女孩都來和我說她們新裙子。我自己小的時候在班上也感受過這樣的自卑和不快樂。所以我回去開始給她們穿裙子,但是我和她們說好,一天穿裙子一天穿褲子,小皮鞋和運動鞋都要穿,她們開心的答應了。我覺得至少在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時候還是盡量滿足,同時要開始引導,告訴她有些比沒有意義,同時你也有很多更好的內在


我覺得不需要糾正。「攀比心」這個概念主要是用來自省的,不適合用來評判孩子的。


謝邀,感覺是「被需要」的心情,已經開始在引起他人注意力了,可以多配合小姑娘「秀恩愛」。您說把小孩放在外地,估計比較少見面,她就像在向大家強調「我父母是愛我的」,為什麼強調,唔,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吧。

至於她說的「我家有沒有車」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或者什麼親戚炫耀了什麼,如果條件有限,可以給她買玩具小車,或者給她手工做一些漂亮的東西,一般小孩子炫耀什麼東西都不太像大人一樣考慮價值,只是在同齡孩子面前引起注意。尤其是會炫車的小朋友估計父母親其實很忙,已經開始用物質的東西來表達「成就感」,這才是危機,不如你試著給她買一些漂亮的小裙子,或者給她做一點手工小東西,買一點「別出心裁」的小東西,主要是別出心裁。

但如果是有惡意的成年人進行攻擊我就不知道說啥了,畢竟真的有這種低俗惡趣味的人。

(我未婚沒小孩,以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為動因的猜測,僅供參考,可以詢問專業育兒師。)


推薦閱讀:

隔壁家的熊孩子總是來搶我家寶寶的玩具,這類行為家長該不該出手干預?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恐龍?
有哪些適合兩三歲孩子的英語動畫片推薦?
女孩子究竟是扁頭好看還是圓頭好看?
如何看待「高磊鑫把孩子生下來了」被秒撤熱搜?她真的生下了薛之謙的孩子嗎?

TAG:兒童教育 | 孩子 | 心理健康 | 兒童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