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中分別心是什麼?
佛學中分別心,是佛學基礎的概念,也是現在大眾十分陌生與容易誤解的概念。了解佛學分別心,到底指引什麼,可以使你正確的理解佛學。
「以為有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是呀,佛法很多名詞概念都被人領會錯了。就像現在你提的這個問題,以為分別心很重要,這就錯誤了。分別心就是對事物辨別能力,這個不是重心。問題關鍵是對分別的執著心,就是我執。執著於所分別的無常法,執著於對五欲六塵的認識,起貪嗔痴心,就會搞是非人我,起得失心,這樣就會煩惱不斷,障礙不斷,苦不堪言。
佛法就是解脫法,讓大家放下分別執著心。沒有分別執著,心就不會被變幻無常的事事物物所纏縛,心就得解脫,就會清凈自在,遠離一切煩惱痛苦。
切記,佛法不是讓人不分別,是要善分別。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讓大家用智慧心去分別、分辨一切事物,但不執著於分別相。要做到明善惡,知因果。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分別是對世界的認識,心是對世界的執著。修佛法的目的是去掉心(執著)而不是去掉分別。佛的境界:「善於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摘自《維摩詰所說經》)
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眾生的虛妄分別是因為第七末那識與第六意識,其中第七末那識是「恆審思量」,其是俱生法執與分別法執的核心;第六意識則是「審而非恆」,其是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的核心。眾生的「分別心」具體說起來,就是這兩個「識」作用的結果。
分別心是前七識,是識陰/蘊,是妄心。
還要知道,學佛的核心,是要用分別心,找到一個不(在六塵中)分別的第八識心。
而不是把分別心,修成不分別心。
南無佛法僧
分別心就是有相,有相就是有為,有住,就有漏,有漏就有生, 妄生差別,就有煩惱, 分別心是一套流程的關鍵一環
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就是去分別心,分別心就是指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起心動念,如果沒有喜歡或者不喜歡這種感性的影響,就屬於沒分別心。
唯識宗以及經量部把分別分成了,自性分別,計度分別和隨念分別,而分別心是指有漏的計度分別謝邀!
有"這(個)"和"那(個)",就稱之為「分別」。
分別心是一種思維活動,如:思考,分辨,思量等,是名物合而唯一的思維。
舉例:人,狗,樹木,麵包等都是事物的"名稱",而"物"是名稱所指的對象事物。
一切分別心其性質都屬於不真實,因為一切的分別心都是以事物的名稱物相為對象的抽象思維分別活動,即以名稱物相代表了實物,而不是直接面對具有時空和自性特徵的具體事物為對象。
無分別心是以無名相思維參與的直觀直覺。凡人視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別,此為性光。如鏡之無心而照也,如水之無心而鑒也。少頃,即為「識光」,以其分別也。鏡有影,已無鏡矣;水有象,已非水矣。光有識,尚何光哉?應該差不多相當於這個吧~
認為事相屬於一個事物實體,此事物實體自性有,與其他事物實體在自性上二元對立。
遍計所執性:遍計依他而起的自性為實有。
分別之心,就是堅持我的看法,認為世界應該這樣那樣。漢族文化,就是一種分別之心特別明顯的文化。漢文化一切建立在【禮儀】之上,就是分別之心上。漢文化特別歧視不接納異族,自有華夏一族的意識開始,就有所謂【華夷之辨】 ,現在知乎上充滿著【華夷之辨】的言論。
所以討論 佛學中分別心是什麼?有特殊意義。因為這就是針對你,我,他。
分別之心,是要善分別。佛法更重要強調,世界本是一體的,佛法真如菩薩都是假名,世界的分別都是人類的意識的結果,不是世界的本質,這是佛法論述分別之心的主要方面。
分別心 ,重點是不起念想,一有念想,就遠離了世界之奧秘。無法,無我。不住相,不住法;但是又不能離法,又需要離一切法,這樣才可以證達奇妙的菩提。
唯識學是現代人特別需要學習的課程,特別漢族人的思維模式特別需要學習唯識學。漢族人,分別心太重,不懂海納百川,已阻礙漢族本身的發展,漢族不再具有拓展思想文化的能力。
哪裡有心呀! 唯識學 ,只是從心有,法有的角度,假設了 第七末那識與第六意識 ,但是佛法,性,本身是空性。佛,菩薩,心,眾生,有情,菩提,究竟義而論,都是無分別,無二分別,都是不生必滅,不增不減。
哪裡有心呀!你在分別,就是心在分別。佛法是心法,整篇佛學談的都是人的意識問題,人的世界觀的問題。佛學所有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萬法唯識。但是佛法,心法,又是空性。沒有自性,故,法空,心空,無分別,無二分別。
佛法的究竟界,就是要不住善惡,不分若善若惡,若凈若不凈,才能證得無上菩提。
哪有 分別心 ,心,佛,法,菩提,菩薩,都是空性!哪裡找到一個不(在六塵中)分別的第八識心。
============================================================================
大般若經 願喻品 般若一切法無分別 菩薩所證法義不可得 能證般若不可得 證法證者證處證時不可得 無愛無憎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能為難事,雖行如是甚深法義,而於聲聞、獨覺地法能不作證。」
爾時,善現白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諸菩薩摩訶薩所作不難。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所證法義都不可得,能證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證法、證者、證處、證時亦不可得。世尊,諸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既不可得,有何法義可為所證?有何般若波羅蜜多可為能證?復有何等而可施設證法、證者、證處、證時?既爾,云何可執由此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尚不可證,況證聲聞、獨覺地法?世尊,是名菩薩無所得行。若菩薩摩訶薩能行如是無所得行,於一切法得無暗障。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如是語,心不沉沒、不驚不怖亦不憂悔,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時,不見眾相,不見我行,不見不行,不見般若波羅蜜多是我所行,不見無上正等菩提是我所證,亦復不見證處、時等。
「世尊,是菩薩摩訶薩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虛空不作是念:『我去此法若遠若近。』所以者何?虛空無動亦無差別,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幻士不作是念:『幻所似法去我為遠,幻具、幻師去我為近,聚集徒眾亦近亦遠。』所以者何?所幻作士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影像不作是念:『我因彼現去我為近,所不因法去我為遠。』所以者何?所現影像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所行法義極為甚深。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能為難事,雖行如是甚深法義,而於聲聞、獨覺地法能不作證。」
爾時,善現白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諸菩薩摩訶薩所作不難。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所證法義都不可得,能證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可得,證法、證者、證處、證時亦不可得。世尊,諸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既不可得,有何法義可為所證?有何般若波羅蜜多可為能證?復有何等而可施設證法、證者、證處、證時?既爾,云何可執由此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尚不可證,況證聲聞、獨覺地法?世尊,是名菩薩無所得行。若菩薩摩訶薩能行如是無所得行,於一切法得無暗障。
----------------------------------------------------------------------------------------------------
「世尊,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無愛無憎。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法愛憎自性不可得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愛無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愛無憎。所以者何?諸佛菩薩愛憎斷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永斷一切妄想分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伏斷一切妄想分別。所以者何?諸佛菩薩於一切法無分別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諸佛菩薩無分別故。
「世尊,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變化者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所變化者無分別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作是念:『我遠聲聞及獨覺地,我近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如如來等欲有所作,化作化者令作彼事,而所化者不作是念:『我能造作如是事業。』所以者何?諸所化者無分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有所為故而勤修習;既修習已,雖能成辦所作事業,而於所作都無分別。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
「世尊,譬如工匠或彼弟子,有所為故造諸機關,或女、或男、若象馬等;此諸機關雖有所作,而於彼事都無分別。所以者何?諸機關事無分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有所為故而成立之;既成立已,雖能成辦種種事業,而於所作都無分別。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無分別故。」
爾時,具壽舍利子問具壽善現言:「善現,為但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亦無分別耶?」
善現答言:「舍利子,非但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靜慮、精進、安忍、凈戒、布施波羅蜜多亦無分別。」
時,舍利子復問善現言:「善現,為色亦無分別,受、想、行、識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處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色處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色界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識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識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觸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地界亦無分別,水、火、風、空、識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無明亦無分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內空亦無分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真如亦無分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苦聖諦亦無分別,集、滅、道聖諦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四靜慮亦無分別,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八解脫亦無分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四念住亦無分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空解脫門亦無分別,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極喜地亦無分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五眼亦無分別,六神通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佛十力亦無分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無忘失法亦無分別,恆住舍性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智亦無分別,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陀羅尼門亦無分別,一切三摩地門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預流果亦無分別,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分別耶?
「善現,為有為界亦無分別,無為界亦無分別耶?」
善現答言:「舍利子,色亦無分別,受、想、行、識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處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色處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色界亦無分別,聲、香、味、觸、法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識界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識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觸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亦無分別。
「舍利子,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分別。
「舍利子,地界亦無分別,水、火、風、空、識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無明亦無分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亦無分別。
「舍利子,內空亦無分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無分別。
「舍利子,真如亦無分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無分別。
「舍利子,苦聖諦亦無分別,集、滅、道聖諦亦無分別。
「舍利子,四靜慮亦無分別,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分別。
「舍利子,八解脫亦無分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無分別。
「舍利子,四念住亦無分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無分別。
「舍利子,空解脫門亦無分別,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分別。
「舍利子,極喜地亦無分別,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亦無分別。
「舍利子,五眼亦無分別,六神通亦無分別。
「舍利子,佛十力亦無分別,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無分別。
「舍利子,無忘失法亦無分別,恆住舍性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智亦無分別,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陀羅尼門亦無分別,一切三摩地門亦無分別。
「舍利子,預流果亦無分別,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亦無分別。
「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分別,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分別。
「舍利子,有為界亦無分別,無為界亦無分別。」
推薦閱讀:
※佛教不承認客觀存在嗎?
※你最佩服的佛或菩薩是哪一位?為什麼?有哪些經典詳細介紹了 他/他們 的故事或是發願?
※如何評價大乘佛教里的北斗七星佛?
※為什麼印度大乘佛教的僧侶多尊稱為"菩薩",受其影響的漢傳佛教卻沒有這個傳統?
※凈土宗佛教徒的「回極樂世界老家」之說,是不是受摩尼教影響?
TAG:大乘佛教 | 佛經 | 空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佛學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