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一些雞湯的區別在哪?
謝邀……
雞湯是看不懂但是感覺起來好厲害,感覺起來超級深刻的樣子,但是一旦你繼續追問下去(無論你是問什麼樣的「大師」),就再也不可能得到正面回應了(甚至還要罵你「沒有悟性」)……哲學你不一定看不懂,可能感覺起來很淺顯(感覺起來就像是顯然的,根本無需討論),有些時候甚至直覺上是荒謬的(感覺起來就像是顯然是錯的,根本無需考慮),但是如果你繼續追問下去,無論你是問誰,對方都會盡他所能給你正面回應(給不了的時候對方也會儘力放出「誰能給你正面回應」的信息)……作者:劉鎮銳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6018/answer/130644428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雞湯告訴你:世間的事大抵如此。
哲學告訴你:事情得一碼歸一碼,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什麼玩意都得掰扯清楚。
(當然,我這麼解釋就有點雞湯,bye)雞湯告訴你一些道理,讓你接受。
哲學告訴你一些道理,然後講清楚這些道理為什麼值得接受。謝邀
邏輯性和嚴密性啊
哲學可以不是證明的,但一定是論證的;可以不是體系的,但一定是邏輯的;可以不是刻板的,但一定是有嚴密的內在關聯性的……哲學並不是不能和文學互通,《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更多是詩歌還是哲學專著,這可不好說。給《俄狄浦斯王》寫註腳的哲學研究者也不在少數。但如果概念之磚沒有邏輯之網的支撐和聯結,如果似是而非的糾纏和粗暴的灌輸狼狽為奸,如果互相矛盾而又不加闡釋的觀點頻頻出現在同一段落里,如果腦袋不能在屁股之外想得更加深刻嚴密一些,那麼蘇格拉底說:我們還欠醫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隻雞補充:還有信息密度「但希臘心智的哲學活動,當其對羅馬發生影響時,已遠遠越過有益的冥想時期,而達到了另一階段,此時不但再沒有創造真正的新體系,而且對於最完善的舊體系也漸漸失其了解力,於是人們只限於先以學塾方式不久便以經院方式傳授前人不甚完美的教條;所以在這階段,哲學不能使心智更加深邃,更加自由,反而使心智淺薄,把一副罪惡的枷鎖—自造的枷鎖一給它套上。冥想是一種迷魂湯,永遠有危險性,一旦沖得稀薄,擱得陳腐,必然成為毒藥。當時希臘人就這樣把它弄得又陳腐又淺薄,贈給羅馬人,羅馬人缺乏判斷力,既不能不受,又不能由生存的教師反求諸死去的教師。」 ——《羅馬史》
儘管自身製造著PM2.5,我們也應當走遍全世界去尋找美,不在乎終點,在路上,就已頗具勝利者的姿態。———愛找瞎·湯雞儘管我們走遍全世界去找美,我們也必須隨身帶著美,否則就找不到美。———愛默生·哲學
哲學是無用的,不能用來烤麵包,它只是"愛知識",有時候甚至不是知識。
哲學是無聊的,A等於A,所以A不能等於B,基於這類廢話,可以推導出一堆廢話。哲學是荒謬的,大理石可以吃,白馬不是馬,閉上眼睛就沒有懸崖。哲學是枯燥的,每個哲學家都像個精神病一樣自說自話,你要去翻譯他的那一套語言系統。哲學是虛無的,不告訴你怎麼賺錢,怎麼過日子,哲學告訴你活著就是為了思考死亡,告訴你人生就是一個在無聊和欲求中擺動的鐘擺。雞湯文寫得多好,分分鐘教你做人,教你像億萬富翁一樣思考,像高僧大德一樣靜心,像充滿童趣的科學家一樣頑皮,還能像網紅一樣勵志。看完兩眼放光,一身正能量。
可我還是喜歡看那些稀奇古怪的人們的那些光怪陸離的言論,詰屈聱牙的文字,天馬行空的思維。因為我們是人,一個猥瑣的哺乳動物的軀殼,封藏著高貴的神的靈魂。*我這麼寫就是雞湯。個人淺見
我認為雞湯是把事物中最光鮮亮麗的部分拿出來給你看。
而哲學,是把事物的全部特性一股腦地拿出來給你看。一知半解叫雞湯,刨根問底叫哲學。
比如一位土豪Boss 把維特根斯坦的這句「凡是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能說的,必須保持沉默」裝裱在自己的辦公室頭頂,試問,他真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我覺得十有八九他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他能明顯感知到這句話背後的哲學意蘊,那這句話對他而言,就是句雞湯。
同理,哲學家說過的類似這樣的話還有很多,如果單獨把某一句拎出來可以根據該哲學家一貫的哲學理路解釋的很清晰明了,那他是哲學愛好者,不然,就是雞湯依賴者。
既然大家都是混這個圈的,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雞湯和哲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是因為雞湯為了偽裝自己,斷章取義截取了一段哲學,成了"哲學"雞湯,這種雞湯隱蔽性很強,很多人讀了這種雞湯而不自知,反倒覺得自己是學了哲學。我舉幾個例子:《蝴蝶飛不過滄海——柏拉圖的10句箴言,讀到第幾句你流淚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戰鬥一生亞里士多德》《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奧卡姆的辯論之道》《現代管理智慧馬基雅維里的君主論》
《永不放棄思考,我思故我在》
《我只教你證偽》《萬物皆備於我——哥德爾》《民科從入門到精通——弦理論與哥本哈根》《上帝死了——民哲從入門到精通》《各自朝聖的路》《于丹品論語》《無恥文人馮友蘭》《哲學暖男金岳霖》雞湯來不了半點理性的思辨
哲學來不了半點感性的意淫
哲學和雞湯是出世和入世,客觀和主觀,理性和感性,大格局和小格局的區別,也不拿哲學,就拿佛語說說區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普通人:色就是指女人、性情、慾望,空就是虛無或烏有。他們說和尚看破紅塵,就是說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可以出家做和尚了,認為這句話是教人要戒色。
哲學家:色是顏色,代指事物表象,空是狀態,意為無意義,這句是說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從無中產生的。
沒有那種深刻,看什麼話都只能解讀成生活經驗,跳不出自身固有的社會角色,只能把哲學消化成雞湯。
區別在於我一時間想不出來二者有什麼聯繫……
哲學讓人困惑,雞湯解除暫時的心靈困惑。
哲學有完整的體系,雞湯禁不起思辨。
比如說一個雞湯說,努力才能成功。
隨便一思考你就發現不努力還成功的多了去了,成功的因素也多了去了。這就是個毫無意義的雞湯。
比如說有一個哲學,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通過研究歷史,你發現哎喲,還真是這麼回事,充分思辨以後也不覺得這個說法有什麼禁不起推敲的。這就是哲學。哲學是教你怎麼做雞湯。管他是不是毒的。
哲學包括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的推導邏輯是很嚴謹的。你可以推出所謂正能量的事實,也可以推出殘酷的真理。哲學給你這樣的世界觀體系和相對應的方法論。
雞湯則只有方法論和結論……咋得來的?所謂哲學: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所謂哲學並不高深,追問的不過就是一些困惑人類的永恆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世界的本質?所謂哲學家則是根據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結論。其實每個人都是哲學家,只不過通俗意義上的哲學家們思考的更加系統花費精力更多一點而已。那麼這些哲學家們尋找到了答案了么?當然沒有,這些哲學家們所提出的不過都是思考罷了。而有些人卻把這些哲學家的思考當做了真理去加以信奉,而不知不過是瞎子卻任由瞎子領路。人總試圖通過自己的所謂智慧去探求所謂真理去了解生命的意義,企圖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構建出真理的巴別塔,而人僅靠自己是沒可能得到答案的,除了死亡什麼也得不到。那麼,答案究竟在何處?真理究竟在哪裡?
「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路6:39)
「因這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是愚拙。如經上記著說:「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 (林前3:19)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詩111:10)
這個不是我的專業領域,但之前看到一段話很適合回答這道題,所以就搬運過來,也算是給哲學系本科生匿名用戶的答案(哲學與一些雞湯的區別在哪? - 匿名用戶的回答 - 知乎)做一些佐證。
引文來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第一篇《子學時代》,第一章第二節【哲學之方法】:近人有謂研究哲學所用之方法,與研究科學所用之方法不同。科學的方法是邏輯的,理智的;哲學之方法,是直覺的,反理智的。
其實凡所謂直覺、頓悟、神秘經驗等,雖有甚高的價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學方法之內。無論科學、哲學,皆系寫出或說出之道理,皆必以嚴刻的理智態度表出之。凡著書立說之人,無不如此。故佛家之最高境界,雖「不可說,不可說」者,非是哲學;其以嚴刻的理智態度說出之道理,方是所謂佛家哲學也。故謂以直覺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種神秘的經驗(此經驗果與「實在」符合否是另一問題)則可,謂以直覺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種哲學則不可。換言之,直覺能使吾人得到一個經驗,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個道理。一個經驗之本身,無所謂真妄;一個道理,是一個判斷,判斷必合邏輯。各種學說之目的,皆不在敘述經驗,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為邏輯的、科學的。近人不明此故,於科學方法,大有爭論;其實所謂科學方法,實即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之較認真、較精確者,非有若何奇妙也。惟其如此,故反對邏輯及科學方法者,其言論仍須依邏輯及科學方法。以此之故,吾人雖承認直覺等之價值,而不承認其為哲學方法。科學方法,即是哲學方法,與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亦僅有程度上的差異,無種類上的差異。
以上是【哲學之方法】整節引文,原文無分段。黑色加粗部分是個人理解的可以回答題目的部分,把直覺換成雞湯即可。
著眼於這個問題,其之所以面太寬,是因為,如果要說哲學和雞湯文的不同,就要首先找出他們的相同之處,只有以相同之處為基本,比較才有意義。從此界限處,我們起一個分別心。我尋找到的基礎為同為文本,所以從文本出發,闡釋不同性,至少是一個角度。 看到這個問題,面太寬,而我又討厭系統的答…… 這個問題,如果正兒八經的回答,那麼就必須考證一下所謂的「雞湯」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這種雞湯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受到追捧……但我顯然懶得答。 隨便從一個詞開始很有意思,比如從「理論」這個詞開始。哲學和雞湯文相比其理論性就很強。那麼什麼是理論性呢?我覺得一篇理論性強的文本應具有以下兩個特點:邏輯的明晰和概念的考究……這樣的文章讀起來就具有一種整體性,文本中的每一句話都是有作用,有意圖的,都是經過仔細考察和推敲的。這種理論性的努力的目的在於,希望每一個閱讀文本的人儘可能少的產生誤解和歧義,從而獲得認同和理解。而雞湯文行文過程中大多沒有嚴密的內在邏輯,在用詞上也很不嚴謹,當概念的的意義沒有得到澄清之時,文本呈現給每一個人的意義就是不同的,由此造成的就是區別和爭論…
謝邀。哲學是理性思考,雞湯是感性慰藉。原本應該由宗教擔當感性慰藉這項任務的,但是中國人大部分不信教,喝兩口雞湯也就夠了。很多人批判雞湯不要理性,很盲目,很白痴。可是喝雞湯之人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情到深處不能自已,活著比真理重要。在這一點上看,所謂的哲學、社會科學,過於追求真知,是否有點太無情了呢?我始終相信,一樣東西之所以會存在,一定是有其存在的目的。喝兩口雞湯無妨,喝過了還不假思索一味相信就不對了。
雞湯:人生是值得奮鬥的,隔壁王大爺二兒子的同學通過奮鬥終於贏取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了人生巔峰,你也可以。
哲學:人生是值得奮鬥的,第一人是什麼,第二,人的一生在時間上是如何存在的,第三在時間存在的基礎上,人是以何種存在而存在的……
我的觀點是,哲學類似其他學科,是可以證明的。推薦閱讀:
※《作為意欲與表象的世界》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否前者的翻譯更貼切呢?
※哲學和雞湯區別在哪?
※誰能翻譯一下這句德語「Ein Mensch kann zwar tun, was er will,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
※哲學是不是一個公理體系?
※1+1=2,宇宙中這個等式真的成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