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故事怎麼寫出一個精彩的結尾?


【更新完畢,滿滿乾貨】

------

謝謝帥氣的學長的邀請!

對於我個人,其實更喜歡寫短篇小說。因為懶啊。

長篇小說需要的大綱和框架的確更為複雜,但如果要以短篇表述一個更有張力的故事,就需要文字精練而傳神,文字功底要像詩人一樣深厚。

在我學習大學先修課程的時候,文學寫作的編寫者格非先生 陸楠楠先生 和徐慧琳先生,將小說的結尾分為:止所當止、奇峰突起和抒情式結尾blablabla。這些放在短篇小說中同樣有效。下面我所說的主要不過就是通過更普通的語言將小部分學到的東西結合自己的理解與經驗表達出來而已,大部分都是個人的意見,不帶有專業性。也歡迎各位指教哦。

------

一、語言方面

------

通常按照如上所述的情節而言,短篇小說的可以分為四種。

1.依順前面情節的發展作適當的收束:

即前文的情節已經很詳盡,最後則直接總結或者點明結局。這種寫法就如童話中

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一般樸實。而對於短篇小說,則一定要要求簡明而精鍊。如果結尾篇幅過長,會使整篇小說讀起來行文拖沓,減少其藝術感染力。

2.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效果:

就像我們都曾經在閱讀題里分析省略號的作用一樣,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意味深長的技巧融入在小說之中。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恰當的省略。但這並不代表著一定要用省略號,總體來說應該是達到故事情節無聲的延續,即:開放式的結尾。將讀者的想像力調動起來可以使讀者對閱讀的參與度最大化。但同時,這種寫法會導致作者的文風文筆層次高下立現:這種結局展現的是作者對意境的營造能力,筆法節奏的凝實與掌握度,閱讀的功底及審美能力。在此處長篇大論的贅述和無關描寫反而是畫蛇添足,會使結尾成為整篇小說的敗筆。

3.結尾即是小說的高潮:

如歐亨利的小說一樣,將事件的主要衝突放在結尾能使作者本人在前面有充分的空間埋下足夠多的伏筆。動人心魄的情節來結尾也會加強人的震撼感,從而從另一層面達到回味無窮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對篇幅的限制也非常苛刻,要求作者將矛盾激化的點把握得精準而巧妙。哪怕僅僅佔了1/3的篇幅,把高潮放在結尾也會使讀者感覺此篇小說詳略不均,難以達意。

4.故事的循環:

結束便是開始。這種寫法分三種,一種如同星新一的《喂,出來》一樣,是與本文的開頭聯繫起來,迴環往複;還有一種是聯繫另一故事的開頭,簡而言之就是續集;第三種就是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講的是:……

第一種寫法是非常考驗作者對全文的把控與大局觀,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布局,從而使整篇故事環環相扣,因果相連。第二種則比較簡單,無須多言。第三種則在許多段子里頻繁出現,在此也不多說。總而言之,這種寫法會給人一種故事是不會完的,這也是我最近在練習的一種寫作方式。

------

我們現在再來從表達的方式來談。

1.議論:

結尾處的議論有兩種,一是作者視角的主觀議論,一是人物視角的議論。作者口吻的議論在讀者的思考與作者本人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反而會打破文章的平衡,所以一般不推薦。而人物視角的議論所需要留意的是邏輯性:即此事發表議論的人物所說的話與他在小說中的形象是否匹配。假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最後議論人物的語氣不相符,或者是人物在作品中所了解的真相與他所表達的真相不相符,會使整個作品失去真實性,讓作品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2.抒情:

抒情重要的是抒發該抒發的情感,不要無病呻吟。關於抒情要靠作者自身的情感感知力和閱讀量來把握抒情的程度,在此也不便贅述。短篇小說的抒情,更要一語中的!

3.描寫:

從小學開始老師就一直在強調描寫的作用。環境描寫人物描寫等也一直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關於描寫,最重要的是刪去過分的描寫。有時宕開一筆的環境描寫是畫龍點睛,有時過分卻又偏離重點,影響閱讀感受。所以對於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再談談對話——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對對話擁有直觀感受,然而在寫作中卻會由於種種原因改變了自己的寫作方式。有時候在自己寫出來的作品中會發現語言生硬,仔細想來大多都是對話的方式和語氣與生活中有很大差異。所以作者本人必須能夠有結合生活與文字的能力,盡最大可能地還原真實。而小說結尾的描寫,多以環境描寫和語言描寫為主,其他的在此也進行省略,不再長篇大論地發表看法。

------

文章的刪減與改動是每個作者在寫作完畢後必經的內容,所刪減改動的不僅是錯別字。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寫的很好的地方可能反而會影響整個作品的節奏與風格,這個時候需要狠心將你很滿意的這部分刪掉,來保持全文的美感。對於刪減,所有的作家都必須要有刪掉全文重新寫作的勇氣,這才能夠保證寫出來的文章不會讓人有拼湊感和突兀感。

------

二、情節方面

------

情節主要是個人構思無法改變,但是仍要銘記的是精鍊性和刪繁從簡。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答主都提到了歐亨利,他的作品的確很有特色和借鑒意義。但近來世界文學趨勢是寫實,即:以平淡見真實。所以歐亨利式的寫法固然好,但在自己的運用不成熟之前最好不要濫用,或刻意矯揉造作地模仿,直到下來多多練習到任用自如為止。不然反而會將好的故事寫出了不三不四的段子意味,毀了情節和節奏。寫作重要的是如何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表現出來,就如同作者本人親歷這種結局時候,不要讓結局與情感風格不統一——就像是一片小清新氛圍中的悲情結尾,男主和女主突然髒話互掐,也會失了美感的。

------

下面一張是這篇答案的手稿。

純粹原創,滿滿乾貨!!

給點贊嘛_(:зゝ∠)_

------


瀉藥

歐亨利的特點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受邀而來。

我以為,短篇故事就別糾結開頭還是結尾的什麼了。

我本人傾向於構思龐大的,開放式的故事體系,而不是有開頭有結尾的故事。

金庸小說許多人喜歡看吧,放在今天的網路小說標準就是中短篇小說。

王晉康的一些短篇科幻小說,以網路小說的篇幅來看,就是微型小說,也沒看到作者刻意地弄過什麼結尾。

一般的短篇小說,開頭引入一件事,中間有轉折和層層遞進,結尾可以一筆帶過,也可以突然來個急剎車,讓讀者去想像。

我不喜歡捉弄讀者,如果寫短篇微型小說的話,會給讀者一個明確的結尾。

不過我今後的創作更加傾向於畫寫實漫畫等,類似美國MARVEL公司的這類風格,寫小說只是不費吹灰之力地隨便弄弄,如果你想在寫小說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我的意見僅供你參考,你還可以看一些專門研究寫小說的作家,他們怎樣做這件事的。

此外,你寫的某一部短篇小說結尾,並不等於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不能在你的另一部作品中使用。

像金庸之類的作家的作品,還是太過於線性和封閉性了,一部故事結束了,給讀者的想像空間也結束了。

舉例子:

【1】美國的漫畫公司,如MARVEL,DC這些公司創作的作品,一系列漫畫的人物在其他系列漫畫故事中客串,如超人大戰蝙蝠俠,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三角戀愛,無數超級英雄大戰宇宙侵略者等,還有大事件等。

【2】日本圓谷公司拍攝的科幻片奧特曼系列,一些奧特曼角色在其他奧特曼的劇情故事中打醬油,如賽文為傑克送來了無敵的奧特曼手鐲,奧特曼五兄弟大戰怪獸等。


謝邀。

請參閱《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讓90%的人意外。

剩下10%的人會在自我陶醉中讚不絕口。


就現在而言,大家喜歡黑化的結尾。


謝邀

直接發個例子給你吧

漂洋過海的打火機(本人原創)

這裡是80年代的北京,剛剛改革開放沒多少年,各大旅遊景點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了。日本遊客宗次郎這天在北京機場下了飛機,準備一個人在北京觀光幾天。

飛機到北京的時候天已經晚了,宗次郎就在機場附近的旅店住下,吃完飯,休息了一下,宗次郎想抽煙了,他拿出自己的打火機,準備點煙。

打火機拿在手上,宗次郎忍不住又端詳了半天。這個打火機非常漂亮,買的時候很貴,宗次郎用了很多年,非常喜愛,但是現在,似乎有時候會打不著火。

「咔嚓、咔嚓……」宗次郎使勁擦了幾下,打火機只是冒了冒火花,就是不見出火。宗次朗不耐煩地擦個不停,直到勉強打著了才作罷。

「哎!真可惜!」宗次郎想:「這麼好看的打火機,可惜,快沒用了!」

宗次郎在旅店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床,動身去北京故宮。在房間里,他掏出打火機點煙,卻怎麼打也打不著。

宗次郎無奈地把打火機往房間桌上一扔,拿著行李就下了樓。

宗次郎在旅店一樓辦完退房手續,走出了旅店,才走不遠,突然聽到一個人用不標準的日語在後面喊:「先生……先生……等等……」

80年代的北京,路上沒有那麼多日本人,宗次郎知道是在喊自己,他回過頭,看到是旅店的服務員,急匆匆地從後面追出來,沖自己招手。

「怎麼了?」宗次郎用普通話問。

「您的打火機掉了!」服務員也用普通話回答他,並把他剛丟掉的打火機遞給他:「這麼漂亮的打火機,掉了多可惜呀!」

「哦!哦!」宗次郎心頭一熱,本想說打火機是自己丟掉的,但又不想讓服務員尷尬。他接過打火機,順手拿出五塊錢,遞給服務員做小費。服務員笑著擺擺手,說:「不用了!」就回去了。

宗次郎打車到故宮附近,在一家旅店門口下了車,他租了個房間,進去放下行李,正準備休息一下,聽到有人敲門。

他打開房間門,看見服務員站在門口,手裡拿著他的打火機,問:「先生,這是不是您掉的?」

「這個東西怎麼在你這裡?」宗次郎驚愕地問。

「您剛剛打車,把打火機掉到的士上了,剛司機給您送回來了。這麼漂亮的打火機,掉了多可惜呀!」

宗次郎摸自己的褲子口袋,裡面空空的,肯定是坐車的時候不小心從口袋裡溜出來了。

「司機呢?」宗次郎問。

「走了啊!他說他看到您在我們店門口下的車,就交給我們給您送上來。」

「哦……哦……」宗次郎不知道說什麼,接過打火機,向服務員道了謝,心裡熱熱的。

白天,宗次郎隨便逛了一下,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他就到一家飯館吃飯,當時快下午了,店裡幾乎沒什麼人了,店主發現他是日本人,熱情地用日語跟他打招呼,原來店主過去是日本的留學生。

店主興沖沖地和宗次郎拉了一下午的家常,回憶過去在日本的生活,他留學的地方正好是宗次郎的故鄉。宗次郎也興緻勃勃,聊到一半,他掏出打火機來點煙。

店主馬上被打火機的精美吸引了過去,盯著看了半天,宗次郎微微一笑。他條件反射地要把打火機送給店主,可轉念一想,打火機已經快壞了,怎麼能送人呢。如果主動提出以後送個新的給店主,又怕有些冒昧人家不收,索性就沒說話。他點煙,這次點著了。

吃完飯,宗次郎回了旅店,第二天就去故宮玩。休息的時候,幾次掏出打火機點煙,怎麼也擦不著。

出了故宮,宗次郎來到街邊的小店,想買個打火機。店裡的打火機非常便宜,可是,太難看了!

宗次郎在街上隨便逛,看到一家收藏品店,心裡想:這裡應該有些有特色的小玩意吧!就走進去看看。小店裡的東西很精美,但是店主不在,只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在一邊寫字一邊看店。

宗次郎一眼看到,店裡有個中式古典雕花的打火機看著很順眼,雖然比不上自己這個,但是也很漂亮。

「小男孩,這個打火機多少錢?」宗次郎用中文問。

「我不記得了,」小男孩說,「爸爸馬上回來,要不您等一下?」

「我用我這個和你換怎麼樣?」宗次郎掏出自己的打火機,給小男孩看。

小男孩一看到打火機,就露出驚訝欣喜的臉色,毫不猶豫地說:「好!」

「可是……」宗次郎又有些猶豫,「我這個打火機有時候打不著火。」

「沒關係沒關係!」小男孩說,「我們這裡的東西本來就是擺著看的!」

宗次郎拿走了店裡的打火機,把自己的打火機遞給小男孩,小男孩接過來津津有味地玩起來,都忘記了和宗次郎說再見。

宗次郎又回到第一天吃飯的店,吃了晚飯,和店主又聊了很久,喝了些酒。他回到旅店,發現收藏店的小男孩,站在門口等他很久了。

「怎麼了?」宗次郎詫異地問,心裡想:他是不是反悔了?

「我爸爸說,你的打火機太貴重了,說我不該拿個很一般的和你換,他要我過來,把打火機還給你。」小男孩認真地說。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宗次郎驚異地問。

「我們街上就這一個旅店,我爸爸要我來問問,正好這裡只有你一個日本人,我在這裡等著,果然是你!」

「你怎麼知道我是日本人?」

「我爸爸看到你的打火機就認出來了,他說是日本產的。你拿回去吧,這麼漂亮的打火機,沒有了多可惜呀!」

「哦……哦……」宗次郎覺得眼淚都要冒出來了。接過打火機,他掏出一張人民幣,說要把小男孩店裡的打火機買下來。

「不用那麼多錢,我找給你。」小男孩找了他一把零錢。宗次郎收下了,道了謝,回到房間,心裡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玩了兩天,宗次郎要走了。他又去了那家餐館吃飯、喝酒,和店老闆聊得很熱乎。他留下自己的地址,邀請店老闆去他那裡玩,他來做導遊,帶店主回母校看看。店主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要他以後再來玩,陪他一起去登長城。

走的時候,宗次郎想起包包裡面有些不要的廢紙,拿出來往餐館門口的桶里一扔,順便把打火機也扔到裡面。然後坐飛機走了。心裡想:這回終於扔掉了。

宗次郎又去了其他一些地方玩,回到家的時候,發現一個包裹在家等著他。他拆開一看,是他的打火機,還有一封信:

您好,我的朋友:

我是中國北京餐館的店主,我妻子在倒垃圾的時候,看到了你的打火機,還有一些寫有日本字的廢紙,知道是你的,懷疑是你丟紙的時候把打火機一起丟了。我就撿回來,按你留下的地址給你寄來。這麼漂亮的打火機,掉了多可惜呀!有機會我會到你那裡去,我們再一起喝酒。

您的朋友:李老闆

宗次郎給店老闆回了一封長信,給他講這個打火機的故事,隨信寄去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新打火機,說留作紀念。他對店老闆說他會永遠留著這個打火機,作為中日人民友誼的見證,講給他的子孫聽。

我這個故事就是從店老闆那裡聽來的。

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讀書的時候上過報紙的。大致是一個外國遊客,在中國某個城市旅遊,丟一個什麼東西,丟了幾次沒丟掉。我寫的時候本想翻一翻當時的舊報道,但是已經找不到了,就加以虛構,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請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最好的我們》的結局?
為什麼現在很多電影都選擇開放式結局?
如果可能的話,你最希望改變哪部電影的結局,怎麼改呢?
〖第八號當鋪〗到第三部為止,最後的結局是高寒被燒成灰,陳精和韓諾的靈魂在瓶中坐困愁城嗎?
《黑執事》的結局該怎麼理解?

TAG:創作 | 寫作 | 故事 | 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