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存夜氣和守平旦之氣?

《中庸》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段文字與《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有什麼關聯?何為平旦之氣?平旦之氣與夜氣如何存?喜怒哀樂之未發,很明顯是種精神狀態,也就是平和,現實中如何鍛煉這種狀態?


謝邀,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精神在從疲憊到興奮之間鼓盪,夜裡也無踏實睡覺的習慣,哪有啥夜氣可存?

這講下去就是服氣之要。要不是修道,沒有必要深究的。還是學習孟子的學說為主。我也不能講這些具體的方法。但這確實和良心關係不大。你沒有良心,是不是壞蛋,只要活著呢,就有每夜靜養更新之事。大德曰生。賢愚清濁皆稟其而生。好好睡覺就是存養夜氣。而特別的法子可以多點而已,每天多百分之一就夠看的了。但不是什麼不倒禪啦。

夜氣之說,平旦之氣,不是起於孟子,比孟子著書時間久遠得多。他無非是在借用這個概念,孟子在用這個旦旦之伐,夜氣存養來講他的性善學說。或者在用這個概念在為自己的性善說做註腳。這種把自然現象作為人文觀點的佐證在先秦諸子里比比皆是。習慣的話,就會清楚。

晚上不睡覺,白天不精神,關鍵就在夜氣。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苟日新,日日新。其實也是另一種思路把renew refresh講一遍。

夜氣者何?不與物接者也。性靜也。南宋朱子繼承李桐先生傳自二程的養靜心法里就有此意,後來演繹成儒門守靜練氣的功夫。和鼻上見白一套的。而這個不與物接,恰恰是內丹所謂性命之性的特點。所以元以來的道門也比較重視這段。全真的描述丹法的語境從起點就是理學語境下的,後世無學不知根基而已。不通理學背景,根本不上道的。所以你要是學的這種,最好補一補理學咋回事。主要基本概念,學說,流傳都會有幫助。

但這與春秋兩漢晉唐的思路有區別的。所以夜氣和平旦之氣不是單純的性靜。不過也還是相通的,既然都喜歡性來性去的,再要扣上天理良知,不過就是夏天穿上羽絨服,鞋子外面穿襪子,並非一定不可以。既然不通經學,那姑且言之,也無需脫下來吧。

平旦之氣,並不完全等於夜氣。前後因果的關係很明確。但若無夜氣,你也無平旦之氣。這兩者關係在原文里可窺見一斑。存夜氣則有平旦之氣可言。具體別有他法。

練氣和情緒是一件事的兩面。情緒就是氣的一種展現方式。那麼通過糾正限制其展現方式,也可以達到練氣的某些要求。

要想一下未發,只怕講了也是不可能做到。最現實的就是,胸襟大一點,器量弘一點。無嫉妒,少生氣,不驕傲,就很不錯了。一上來就要未發,結果一旦七情大作的時候,比誰都嚴重,過猶不及,必有反動,原因就是不現實,脫離環境臆想自己的本事。說白了還是無敬無誠,自大造成的情緒反動。自以為摁下葫蘆,卻浮起來兩瓢。根本不現實。不要學一步登天的見性說法。也不要放任情緒胡亂髮作。這是兩個極端,但對今人卻很有可能同時出現的。

簡單平易,情緒由大而小,由繁入簡,由假入真。自然就是在練氣了。不要有點情緒,就一力責備自己,豈不知這種後悔對自己的憤怒責備之情可能遠甚你那點情緒。兩者糾結在一起,才是亂作。所以認錯改錯,事後少犯無犯,只要心裡明白這個道理,真的認了,心中有敬,言語行動有誠,才會慢慢往未發的方向走。

-----

@韓旻軒

謝謝邀請,我們不喜雜處。不好意思,別無它意。


謝邀。

平旦之氣即為清明之氣,天真之氣,精純之氣。俗解為平和,平淡,也可以。

其實中庸大學二篇已經把修養的功夫說透了,孟子云: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就是反身而誠的功夫,儒道皆通。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即是道家所說的「一」,抱一,守中,反樸,在修養之道上都是一個意思。《中庸》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即是天道,即是天然。再如《大學》里那句: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格物致知,最後還是要落在「誠」字上。誠有多重要,《中庸》又云: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如何鍛煉?就是修誠。知識有限,看過的東西中覺得最能直白表達此功夫的就是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事上磨鍊。呂祖說「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若能「應物而不迷」,即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如何不迷,內外一致,言行一致,身心一致,專一精純,就是知行合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真誠,就是平旦之氣。

如道教齋醮科儀,外部環境縱是簡陋不潔,只要壇場一布,凈水一供,法師上壇,如禮如儀,精思存想,那就是天界所在!三界崇尊,萬神朝禮,上壇者內心無有雜念,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真的猶如朝真面聖,莊嚴威儀。感同身受者又怎會有其他的邪思淫想呢?

戒慎恐懼,君子慎其獨。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共勉吧。


一、《告子》

《告子》這章的開頭部分,主要記載關於人性修養的對話。

告子和孟子討論性的體用,三段而止,之後是「仁內義外」之辯。

啟程轉合的是公都子和孟子討論「義外」;這是公都子提出性善性惡的疑惑。

此時孟子就開啟了浩浩蕩蕩的模式:

1、仁義禮智是每個人本來都具備的,(性本善);

2、人們的表現不一樣是因為環境的影響,但大體都是一致(的性本善);

3、人性中的善不好好涵養,就容易變壞。

牛山之木嘗美矣……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

此節所載為性善與涵養的相關性。

從上下文的關係看,我個人認為:夜氣即是平旦之氣。

孟子關於氣的認知和修養體系,則記錄在另外的章節中。

二、《公孫丑》

首章《梁惠王》,記載了孟子和幾位諸侯之間的交流,說清「治國平天下」的外用。

次章《公孫丑》,通過孟子和公孫丑的問答,闡述了正心修身的內養方式。

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有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

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以志為氣之帥,行事配義與道,則志氣無餒,積集為直養。

孟子的自述「養吾浩然之氣」。

義所當為,千萬人吾往矣,無滯無畏;

知非而止,不欺暗室,坦蕩明朗。

三、《盡心篇》

可欲之謂善

有諸己之謂信

充實之謂美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儒者修養是為實現「內聖外王」,正心誠意是初心,致良知以集義是途徑。


心態問題的基礎是身體問題。人的睡眠周期是90分鐘,晚上早點睡,睡夠90分鐘的倍數—比如7.5小時—你就不會有所謂的起床氣,然後再談什麼夜氣、平膽之氣、浩然之氣。

23:00-6:30,正好是五個睡眠周期,或者你可以選擇23:30-7:00,慢慢你就會發現自己作息穩定,心態平和了。好的心境會影響你的一言一行,影響你對各種意見和知識的處理程度,而且很容易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


既來之則安之,當為之而樂之,莫為之而得之。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昏昏默默


即是得失不來之時之清明之心。傳習錄中而講解。比之問強


有關夜氣和平旦之氣,我不清楚。

題主可詳參以上諸位答主的回答,每個回答的內容都很豐富。

擇取能理解的,從所能理解中去踐行能做到的,一點點來。

達到「中、和」的過程就是養氣的過程。想達到「中」的狀態,首先得達到「和」的狀態吧。別想一步登天,一口吃成胖子。

有關養氣,《大學》中的生財之道,我認為很不錯的原則「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把財換成氣也是一樣的,或者換成任何你想積蓄儲存的東西~

生氣之法難為,那就省著點用唄。

速度可能會慢,但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走。

個人感覺這個過程,好難啊- - ,總之有一點是很重要的

不能急

不能急

不能急

情緒來的時候,可以試試運動,很棒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繼儒藏、佛藏、道藏之後,又要搞《馬藏》了」?
在工業化、城鎮化時代,鄉賢自治很可怕嗎?和土地流轉有關係嗎?
《禮記.檀弓》中「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這句話何解?
在武俠小說中,為什麼道教有全真、武當、青城等眾多門派,儒教卻沒有門派?
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哪個觀點正確?

TAG:傳統文化 | 儒家 | 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