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總體上單桶威士忌價格比非單桶貴很多,那酒廠幹嘛不都做單桶而是要混起來呢?
謝謝邀請。
麥芽威士忌蒸餾廠有兩類主要客戶,調和威士忌公司與單一麥芽威士忌消費者,而這兩種群體的需求並不是個性化的產品。
調和威士忌公司需要購買大量基酒作勾兌,單獨一個或幾個桶有是否出色對它們沒有意義。把這類生意做到極致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數量非常多,Clynelish、Glendullan、Glenturrent、Longmorn、Tormore、Strathisla等等幾乎沒有成體系的OB常規裝瓶,至於老饕鍾愛的Longmorn則更是連品質入流的OB都沒有;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品做得不錯、但生意重心還是在基酒大宗交易的麥芽蒸餾廠也不少,比如Caol Ila、Ben Nevis、Talisker等等。
也有對兩類群體的需求皆非常重視且兩個業務版塊經營規模都可觀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如Glenfiddich、the Balvenie等。
業務重心幾乎全放在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品上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也存在,廣為人知的如Lagavulin、Bowmore、Glenfarclas、the Macallan等。這類生產者擁有數量可觀且需求穩定的消費者群體,享有相對某些歷史積澱欠缺的同業(Ardbeg、Glendronach、Glenglassaugh等)顯得豐富許多的陳酒資源,它們只需要做到穩健經營、延續傳統產品線、捕捉市場中新的需求增長點並開發新的產品系列就能夠至少維持住自己的市場地位與收入水平。當然,正因為它們實力較強,有能力、有條件僱傭業內出色的勾兌師與勾兌團隊來保證自己的產品風格的穩定性。
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市場本來就不大,單桶裝瓶的消費者更屬於小眾中的小眾群體,上述這些麥芽威士忌蒸餾廠根本沒有銷售單桶裝瓶的動力,邊際收益規模小到沒有意義。
不過也有歷史積澱不足、長期經營不善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在新東家入主後需要迅速在市場中打開品牌認知度的例子,其中常見的做法即大量推出單桶裝瓶,最典型的三家-Ardbeg、Glendronach與Glenglassaugh,至於效果我們也看到了,前兩家幾乎是「一夜成名」,不過好像患了毒癮一樣停不下來,結果就是Ardbeg現在可以安心穩坐Islay單一麥芽威士忌中品質倒數第一的寶座(有LVMH集團的品牌運營能力加成Ardbeg的性價比也能進入倒數三位,當然這只是謙虛的說法),Glendronach連證明自己能夠出品頂級單一麥芽威士忌裝瓶的機會都沒有就凋零了-老酒庫存告罄、直火蒸餾工藝也在05年後廢除,Glenglassaugh估計完蛋得會更快-它的實際控制人之一與Glendronach太有緣。
如果一家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大量做單桶,而它的關聯企業中也不存在一家調和威士忌巨頭,那麼可以肯定這家蒸餾廠要麼沒名氣、或者沒實力、甚至兩者皆無。酒廠一年生產成千上萬桶酒,存放幾年以後,會因為桶的品質、桶在倉庫中的位置、以及其它還沒有探明的原因,產生極大的品質差異。有的時候讓你閉上眼睛去嘗同一批次、放在不同桶里的幾杯酒,你都不敢說這是同一個酒廠的出品。如果都用單桶的方式售賣,可能那些好的桶一下就沽清了,中等的桶就只能慢慢賣,那麼差的桶怎麼辦?還賣得出去嗎?
所以大多數酒廠的做法,只能是把大批桶混合在一起,用風味好的那些去平衡那些風味差的,最後到一個平均的品質,並著意調出代表酒廠風格的味道。
另外呢,如果一個酒廠真的鐵了心把所有酒都按單桶來裝瓶和出售,那麼它等於有成千上萬款商品,而且每款的量都很少。他單是每款商品都送去做檢測、做工商稅務登記(在英國當然不是這個說法,但肯定也要各種登記和交稅),就得把自己搞死。他要是敢做出口,那就在把自己搞死的同時,也把自己國外的代理商搞死一次。
所以題主提議的這個做法,對酒廠來說,是既不經濟,也沒有可行性的。
~~~小廣告分割線~~~
我有個公眾號「飲家Drinkers」(ID:Thedrinkers),一直在用有趣的方式普及關於酒的知識。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下。在上班先填坑,我覺得這是段歷史,涉及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解釋的通的。
關鍵詞:19世紀20年代工業革命及社會改革、20世紀初到一戰前的全球貿易。
- 禁酒背景
其實誰都知道原桶的威士忌價格更貴,度數更高,口味更正。今天的我們知道,100年前、200年前的蘇格蘭人和美國人也知道。但是前面關鍵詞提到的時間點你們去深挖的話會發現,19世紀20年代是英國社會啟蒙改革時期,那個時期的英國正經歷禁酒運動。今天調和威士忌的代表之一尊尼獲加其創始人JW,在1820年時剛滿14歲,那時候的JW小正太正在家裡的食雜店打工,順便學習調和威士忌。
而在隨後的1829~1832年英國社會的禁酒運動進入了所謂的【溫和禁酒】時期,這個時候百齡壇才作為葡萄酒貿易商於1831年登上歷史舞台,當他們家開始銷售威士忌的時候已經是1869年,38年以後的事情。1869年是什麼年代呢?英國在1832~1853年正從【溫和禁酒】的失敗走向【絕對禁酒】時期,絕對禁酒的領導者是工人階級,目標是勸說工人階級甚至所有的英國人禁絕酒水。絕對禁酒最早興起於普雷斯頓,之後迅速傳遍整個英國。(《論1829-1853年英國的禁酒運動》)
也就是說像百齡壇這類19世紀60年代以後開始發展的調和威士忌品牌,是從英國禁酒運動結束後開始登入歷史舞台。而上述歷史階段中,比較特殊的是芝華士,他們兄弟在43年被英女王指定為皇室供應商。不同於美國禁酒令,英國的禁酒運動由聯盟發起,自下而上,因此權貴階級並沒有受到衝擊。18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芝華士兄弟還乘機抱了次女王大腿,在蘇格蘭釀酒史上向來有個不成文的傳統:「不懂抱王室大腿的酒廠不是好酒廠」(我掰的,別當真),於是才有了現在我們熟悉的21皇家禮炮。
為什麼我要舉JW、百齡壇、芝華士呢?因為他們三家不僅為我國人所熟悉,而且經營到了今天,整個集團已經多少能夠代表整個調和威士忌產業。當然這個產業中還有像白馬等國人不熟悉的品牌。但路子大抵是相同的。
而近代威士忌真正井噴的是20世紀10~20年代,即一戰前。好死不死的美國又走了一次英國的老路,那時的白左(清教徒)依據1919年的第十八修正案和沃爾斯特法案(Volstead Act,即禁酒法案),於1920正式開始禁酒,前後延續14年。
有管 制 就會有 走 私,威士忌的走 私從活躍程度上我暫時分為三個主要時期:【1】雖然蘇格蘭在16世紀就威士忌進行立法,並在17世紀末開始對酒廠進行認證,但是到了19世紀初蘇格蘭酒業近乎無政府狀態的管理使得非法蒸餾和威士忌走私發展的非常猖獗。那時候的私酒廠和莆田假鞋一樣都是扎堆在山穀穀裡頭躲避稽查,最著名的山谷之一便是格蘭威特山谷(該段歷史可以搓 威士忌的歷史(2))【2】20世紀初期美國禁酒令至一戰前。【3】二戰後50年代美國黑幫橫行、政治黑金時期。
- 禁酒背後的根源和與威士忌的影響
其實英國在18世紀中期就禁酒過一回,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繼位,隨之金酒傳入英國。因為非常低的價格和足夠高的度數,整個社會飲酒成風。因此英大臣在1736年頒布了Gin Act 進行課稅,以此提高金酒的價格,通過市場無形的手控制人民飲酒過度的風氣。
結合幾次英美禁酒的背景我們大抵能整理出來,無論是基於社會啟蒙改革、還是清教徒的精英白左操控無非都是抓住【喝酒誤事】這個致命的把柄。控酒無非兩條路子,課重稅提高購買成本甚至成為經濟負擔以降低人民的購買慾望;或者一刀切像對待大麻一樣直接禁掉。
- 酒精度數和稅收
以上都是鋪墊,正文從這裡開始。以英國為例,政府向文件徵稅的標準是【酒精度數】。為什麼今天的NAS最低低到40%avb?因為這是法定的最低度數,再低就不叫蘇格蘭威士忌。為什麼調和威士忌多以40%、43%為主。如果看到46%都會大呼誠意之作根本就在於此。
《WHISKY MAGAZINE簡體中文》在去年4月的公眾號發過一篇文章叫《講個恐怖故事:你的一瓶威士忌被「稅」稅了多少次?》一文寫的很清楚了,一瓶700毫升的威士忌由VAT(增值稅)、DUTY(消費稅)和COST(成本)構成。文章最後的結論:【威士忌度數越低較的稅越高,威士忌度數越高反而交的稅越低。】
Kate Watt很形象地做過一張圖,大體是這樣的:一瓶12鎊的40度威士忌VAT佔2鎊、DUTY佔7.9鎊、酒及其包裝等成本實際才佔到2.1鎊;同樣度數的一瓶36鎊的威士忌VAT佔6鎊、DUTY佔7.9鎊,酒及其其他成本佔22.1鎊;如果是同樣度數的一瓶120鎊的威士忌呢?VAT佔20鎊、DUTY佔7.9鎊、酒及其他成本佔92.1鎊。
威士忌雜誌繼續寫道:英國烈酒的消費稅是每升純酒精28.22鎊,那麼對於一瓶700毫升的威士忌而言,40度的入門款收稅7.9鎊,46度誠意款收稅9.08鎊,57度桶強和原桶收稅11.26鎊。如果酒廠全賣原桶,政府的課稅標準是不是要改了呢?
答:必須的!一旦所有酒廠只賣原桶以後,政府就調整下徵稅標準,嘿~原桶照樣課重稅。所以酒廠賣不賣原酒不重要,重要的是遊戲規格怎麼寫。
我在前幾天英國脫歐的文章里寫道過:2014年的時候蘇格蘭全部出口總額760億鎊,其中485億鎊流入大英帝國,只有116億鎊流入歐盟,另外152億鎊流到全球。其中48億鎊在FoodDrinks,基本威士忌佔大頭。而蘇格蘭威士忌的管理協會是SWA,是具有真正產業影響力和商務談判實權的行業組織,作為協會的官員,你會允許酒廠只賣原桶酒嗎?
既然40度的調和從稅收層面可以讓政府利益最大化,而且又能最小地消耗原酒庫存,幹嘛不賣?賣原酒才系不系傻???
如今不少蘇格蘭酒廠的蒸餾器都是6*24小時開工,按現在的工藝從發麥、烘麥、發酵、蒸餾出品到new pot一周到兩周足以。產能根本不缺,缺的是什麼?【原酒庫存】
如果酒廠不能具有遠見地對原酒庫存進行安全管理,那麼這個行業就會消亡。你們知道沾邊在美國有幾個倉庫嗎?當年一把大火把整個酒廠燒怕了,倉庫分布的和中央金庫似得圍著一大圈,還有自己的消防隊伍。
顯而易見地,NO。
最後小結下:
【1】自古以來威士忌這個行當,政府想搞你就搞你。【2】按照如今的遊戲規則,40度的威士忌就能讓政府的利益最大化【3】原酒庫存是酒廠的命根子【4】綜上,不是任何一門生意把商品賣高了,毛利高了大家都奔著高價去賣。世界上沒有這種生意,哪怕是奢侈品,也分三六九等分。一門生意想做好首先要長久穩定,一般來說都是數十年以來各方博弈得到的利益平衡點。這個問題可以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 受眾:單桶的受眾主要是對於某酒廠的常規酒款已經很熟悉但又寄希望於品味該酒廠不同風味的來源的人;關注單桶的稀有價值的威士忌投機客或收藏家。
實際上受眾極小,一旦單桶的數量上去了,價格嗎,就會下降,比如Glenf。。。考慮到酒廠的整體利益,單桶還是當作試驗品流放市場較好。
- 品質:品控是酒廠最關心的事,縱觀享有盛譽的酒廠,如Macallan,Lagavulin都是罕有單桶的,但凡是單桶,則必是精品,這點值得Glenf....跟Ardbeg學學。
我們很難判斷一款單桶時候能保證跟它同齡的基礎酒款擁有同樣的品質,這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花更高的價錢去買單桶實際上是一種冒險。
至於稅率,人工選桶費用等等,暫不考慮,對於單桶的價格影響要稍小於年份。
個性時代,誰能真正確保未來威士忌的走向呢?Springbank年初出了一款Local Barley 16 yo(限量6000瓶。。。),發行價£95左右,隨後拍賣會直接漲到£200,最後趨向£150。。。個性時代,酒廠玩的這些套路,都只能是去試探市場,市場總會給出明確的答案,而酒廠也不是傻子。
但是有些酒廠,就是跟市場對著干,突顯其小而精的特點,其結果嘛,不說了。第一、單桶雖然容易賣,但為了創造出足夠的差異化,公司為每個單一個體的營銷、宣傳和管理成本也會相應增加,當單桶太多就會造成混亂,最終導致失去價格優勢。
第二、不是隨便拿個桶出來標單桶就更貴,而是能被單桶賣的都是這一批年份當中的佼佼者,消費者是為更高的品質買單,而不是本末倒置,把消費者當傻子。
第三、即便是同一個年份的酒,擺放位置不同,甚至每隻木桶本身也有個體差異,造成桶和桶之間風味不同。而蒸餾廠本身既要凸顯自己的獨特風格(以區別和其它廠的差異),同時也要保證風格的穩定性(艾雷島喝起來像白州,估計消費者也不認可),因此需要靠內部勾兌(包括新、老酒調配)來達到相對穩定的酒廠風格,這跟調和威士忌通過勾兌達到大批量穩定的風味是一個道理。
你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花個1200塊錢 註冊一個日本的smws會員 喝完新會員大禮包樣品 接著跟一下其他的酒 你就知道為嘛酒廠不以單桶作為常規產品出售了
單桶這個問題很複雜,作為威士忌中的麟肝鳳髓,單桶到底是老饕的選擇還是酒廠的噱頭?
正好我有一個朋友的寫了一篇文章發在了一威士忌論壇上的,從單桶的定義、歷史等方面做出了較為全面的闡釋。
引用如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二
Single Cask單桶,並不是一個有法律保護的說法。在所有威士忌大產區的的法規里,都沒有任何有關單桶的解釋和要求,完全是各個酒廠和酒商自行使用的。絕大多數人對單桶的理解是,這瓶酒裡面所有的酒都是從同一個陳年木桶中來,沒有和其他桶的酒混合。
說起來似乎挺簡單的定義,但實際上還是會出現一定的爭議。尤其是出現在經過過桶處理的酒。例如,幾個不同桶的酒混合在一起過桶,這類酒可不可以稱作單桶?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埃德拉多爾的小矮人系列,雖然酒廠謹慎沒有直白的說是單桶,但straight from the barrel這個系列名明顯的暗指單桶,也有裝瓶數支持。於是大多數人都認同小矮人就是單桶。
即使一瓶酒上明確寫出桶號,也並不能保證是全程在這個桶里陳年的,只是在裝瓶時這批酒出自這個桶,之前發生過什麼事情,就只有酒廠自己知道了。還好大多數酒廠的聲望都很好,到現在還沒出現過影響很大的事件。
單桶威士忌的存在還是很好理解的。眾所周知,每桶酒都會在陳年過程中出現不同,於是自然的就出現高下之分。如果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買更好的酒,為什麼不哪?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標註單桶的酒,真的更好嗎?
讓我們看看單桶威士忌的歷史吧。以蘇威為例子,早期絕大多數的威士忌(其他的酒也都是)都是一桶一桶的運到酒吧和商鋪散裝銷售,誰買就自己帶個瓶子去打。這個形式存在了很久,以至於英語中的butler男管家一詞,都是從法語中的botellier演變而來,意為『掌管酒瓶的人』。用玻璃瓶裝酒是直到19世紀後期,玻璃製造業技術發展,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大量取代陶瓷罐(貴,而且太重不方便運輸)。而威士忌酒廠自行裝瓶,也是在看到法國葡萄酒庄開始大量使用玻璃瓶,能夠有效的降低運輸中的成本和損耗。而酒廠裝瓶(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由於可以杜絕無良酒商摻水或者以次充好,也慢慢演變成了品質的保證。
內部裝瓶流行後,給了酒廠一個穩定酒口味的絕好機會。通過將不同的桶大量混合,酒廠可以保證品質和口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相似。而這也是我們熟知的OB(original bottling)形式。隨著單一麥芽威士忌從50年代開始走出蘇格蘭,並從80年代開始流行,OB版一直在定義一家酒廠的獨特口味。
而相對於OB版的,就是獨立裝瓶的IB(independent bottling)了。IB的前身就是歷史上的酒商,他們會直接去酒廠整桶收購,並以自己裝瓶,配上自己的品牌銷售。由於大多數IB沒有酒廠那麼多的原酒調和穩定的口味,於是慢慢的演化成以突出獨特個性見長,自然的過渡到單桶形式。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單桶酒,絕大多數是IB。
而酒廠看到了這個商機,也樂於偶爾推出少量的和常規OB款不同的酒,製造話題給大家些樂子,其中就包括有意思的單桶酒。但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酒廠會以常規形式持續發售單桶威士忌,在整體單一麥芽的銷售中,單桶連0.1%都不到。
多數酒廠不喜歡推出單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很多人認為這事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單桶和常規OB版相似,則沒有實際意義;但如果區別很大,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酒廠多年來精心設計的標準口感印象。在加上選桶,酒標,和裝瓶上的額外成本,以及定價上的難題,和IB的競爭,很多時候不值當。
但也有一些酒廠以單桶作為吸引愛好者的賣點之一。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單桶有個天然的優勢:量少。現代的單桶威士忌往往會特別標註裝瓶數量,桶號,帶有特別的酒標和包裝,桶強裝瓶,營造一種高端產品,而且錯過就不會再有的飢餓營銷效應。長期有單桶版發售的酒廠,例如格蘭多納,阿蘭,百富,埃德拉多爾,甚至阿穆特,卡瓦蘭,都會把單桶酒定價明顯高過年份相似的常規款。是不是值得,就見仁見智了。記住一點就好:標榜單桶的酒,的確很有趣,但並不保證就真的品質出色
這麼說好了,Nissan旗下的grt最貴,那是否意味著Nissan只生產gtr不生產其他車了?
初來乍到。
樓上 @鏡陽秋 其實已經說的挺全了。
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個人也收藏了兩瓶單桶,確實和同年份普通的混合商品酒有些許差異。孰優孰劣,還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單桶可以理解為是高端威士忌玩家的個性化選擇,本來也沒有想針對大眾消費者,加之單桶的小產量和口味不穩定,廠家相較於賣幾瓶非常優秀的單桶酒的盈利,還不如把這些優秀的單桶原酒與同批次不夠優秀的單桶原酒混合,調配出口味穩定的商品酒來的賺錢。
單桶的意義與奢侈品的限量版有一些些類似,你說是經典版好看還是限量版好看,我相信買第一個lv包的姑娘或者說大多數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還是monogram經典版。等到你對於奢侈品有一定閱歷了,經典款也有了,你便會去追求限量版的東西,哪怕限量版更貴,樣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所以題主這題我拿來這麼類比好像也解釋的通,lv chanel明明限量版更貴,看著也賺的更多,為什麼它們不只出限量版呢?到底單桶還是為了品牌文化存在的東西,不是真正意義上可以依仗的品質穩定的高性價比產品。
個人愚見,請多指教。
以上價格歧視
桶貴
只做單桶有的人不買啊!!
從成本上計算,走量越多,對於採購這項工作越好,價格越低,和供應商關係越好,得到的就更多,雖然Margin看上去沒那麼多,可是省去了很多灌裝環節,人力和機器成本也在裡面了。
超市買東西也是,一箱奶的單價比單罐奶便宜好多啊。
題主都說了單筒貴,那麼貴也就意味著買的人少。威士忌廠家也要活下去對不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