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一篇名著讀後感呢?

這裡名著是指比如郁達夫的《沉淪》錢鍾書的《圍城》之類的。我每次讀完後都想寫一篇讀後感,可是寫完了以後再看百度上的評論簡直沒有一!點!相!同!所以我想問一下萬能的知友,你們是怎麼讀名著的~謝謝PS:請不要和我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_| ̄|○


為什麼要讀小說?

我的答案是,在小說里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

為什麼要寫讀後感?

因為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某種經歷和感悟產生了共鳴,不吐不快。

郁達夫的《沉淪》出版的時候,青年們連夜坐火車去到上海去買,讀得熱淚盈眶。他們像小說里的主人公一樣吶喊:「祖國呀祖國,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一般來說,郁達夫的《沉淪》表達的青年的性苦悶和對國家富強的渴望,可是當你讀到結局的時候會感同身受嗎?

至少我不會。

今天的人哪能體會到亡國滅種的感覺。作品當然是經典,解讀作品是一回事,自己的感悟是另一回事。

說起《圍城》,我初讀是在大一,那時候最感興趣的是方鴻漸與幾個女人的感情糾葛以及書中的妙語連珠;考研前再讀《圍城》,最在意的是書中對大時代下知識分子命運的描繪和他們背後的虛偽;而今再回想這部書,才開始有點明白小說名字的含義,人生的困境,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小說結尾處方鴻漸雪中的漫遊。

一個人的不同階段對一部作品的理解尚有不同,何況人和人之間呢。

為什麼說文學能超越時代,就是文學作品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表現人性。那些能夠成為經典的作品,其中一定有一些東西讓今天、乃至明天的人們讀起來也能感同身受的東西。這裡推薦一部作品吧,巴金的《寒夜》,這部作品雖然有一個抗戰的大背景,但其中讓人感動的東西屬於任何一個時代。

本科中文系的老師曾給我們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們不懂文學理論,你們寫得東西終究只是讀後感。」反向理解的話,讀後感其實是最簡單的東西,就是要抓住書中讓你產生共鳴的東西。

至於具體怎麼操作,我的方法是找到一個切入點,可以是自己的經歷,可以是閱讀過程中某一瞬間的心情。比如我之前寫讀沈從文的文章,我是由幾年前去沈從文的老家鳳凰古鎮,來到很冷清的沈老墓前,看到碑上刻著「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由此展開。

最後借用馬爾克斯的一句話——

「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背包里放一本書,我相信,所有人的生活會更美好。」


讀完,有想法,亂七八糟一點一點寫下來,關聯詞關聯句連接下,完成。

看法和別人不同所以才會造成讀後感的不同,既然題主你說不要和你說啥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了,那我就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煤錯,差不多就是個同義句。

你和別人看法不同也沒多大關係,何必在意人家的想法和你不同。

舉個栗子,那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個很黑暗的解析,反正我是沒看出來,所以要我寫讀後感我肯定不會寫出那樣的內容來。因為我想不到。

也不是說所有的名著都能夠打動所有的人,再舉個栗子,某村上氏的幾本備受好評的書,看得我雲里霧裡的也不知道有他到底想要表達個什麼玩意兒,然後去網上看解讀,哦,這樣啊,在別人眼裡是這樣的啊。

也就是想想「在別人眼裡是這樣的啊」,我自己怎麼想的,還是「我他娘的根本沒看出啥意思來」。

這種時候要我寫讀後感,我肯定會寫「沒看出個什麼東西」。

……好像有點跑題了。算了不管了。

所謂讀後感不就是個感字嗎?有感而發的話寫下來就是讀後感了,是哪國的哪位歷史名人規定過讀後感的觀點都要是一條流水線里生產出來的了?

對象是名著其實和普通的書也沒多大關係,不都是文字堆砌起來的嗎。在內容的低俗與高雅上會有區分,所以才會被叫做名著。但儘管如此,有的時候看一部低俗小說都能夠產生讀後感,這樣的事不也是正常的嗎。

譬如說我每次讀完一篇霸道總裁愛上我類型的小說,都會無比滄桑地感慨一句現代網路言情小說的淪陷,彷彿斑駁的城牆上止不住掉下的漆,毀了牆壁,還撒了路過的人一頭的垃圾。

話說回來,傲慢與偏見算是名著了吧?放在現在來看也不就是個霸道總裁與小白花的故事。要我寫讀後感的話……

我還是寫不出來_(:з」∠)_。

因為不站在那個時代的立場來看的話,真的挺那啥的。

把現在的總裁文放到那時候,換幾個名詞,那估計只要文筆不算差劇情稍微曲折些,也能夠混個小有名氣。

所以這說明了什麼?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

讀書的時候,記得結合作者寫這篇東西的時候的時代背景和身處環境。

這句話看起來像是閱讀題答題技巧對不對?但本來就是這樣嘛。你看那些寫著解放人性反帝反封這樣的著作,不都是在那樣的環境下寫出來才有強烈的衝擊力的嗎。

如果是在和平社會寫下這樣的書,肯定沒人看,指不定還說這人傻叉。

基本上現在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名著,不外乎都要套上這樣的思考迴路再去讀。你可以不這樣,但你也應該在沒抱啥感覺地讀完之後去翻個百科看看背景。

然後你就悟了。

大概。

寫了這麼長一篇感覺跑了一大圈的題,嚶,丟人。


如果不關成績,寫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就好了。

所謂讀後感,我分兩類。

一是專業評論,從技法、人物、情節、寫作背景、作者概況和同題材作品的比較等等方面來寫。

一是就情節和人物命運寫寫該書對自己的觸動和啟迪。這個就可以敞開寫了,編唄。

有些東西是寫給自己的,沒必要要求和其他人的相同。如果覺得自己寫得淺,大抵是因為思考不深入。這個可以參考一些名著導讀。說白了,高中生寫讀後感,就是把名著當語文大閱讀來做,回答那些模式化的問題就好。


愛怎麼寫就怎麼寫。為什麼要去關心百度其他人的評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劉心武先生的《鐘鼓樓》這本書?
如何看待心靈雞湯?
中國當代詩壇的現狀如何?當代詩人的境遇如何?
如何系統地閱讀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
現在的中文文學作品和作家有哪些值得推薦?

TAG:中國文學 | 文學鑒賞 | 經典名著 | 中國當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