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專業評價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系列的1、2、3上、3下?

如何專業評價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系列的1、2、3上、3下?


大表姐的《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 》——坑!慎入!

文/電影符號學

作為一部標準的反烏托邦作品,飢餓遊戲的結局沒有任何意外地讓大表姐射殺了革命軍總統,以至於沒有鋒芒畢露的二把手竊取了革命果實。你以為到最後大表姐真的獲得了勝利嗎?並沒有!讓大表姐跟斯諾見面、讓斯諾告知大表姐是革命軍總統下令濫殺兒童的,正是那位看似無公害的二把手。隱藏在她黝黑的皮膚之下的,是一顆精於算計的心,正如革命軍總統和斯諾一樣。

本片的主旨跟《V字仇殺隊》截然不同,既不是宣揚推翻一種政權、抑或慫恿反叛的精神。而是通過一個政權的交替,告訴觀眾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國家原本就是暴力的統治機器,永遠沒有絕對的理想國,只要「國」還存在!

而且本片也告知了一項重要的媒體功能——戰爭時期,媒體淪為了政府的喉舌,如同里芬斯塔爾對於希特勒的重要性——正是那部享譽國際同時也臭名昭著的電影《意志的勝利》,把無數德國少年推向了戰爭的深淵。此刻的媒體是絕對服從於政府的,這在飢餓遊戲里的施惠國和十三區都是成立的。施惠國需要大表姐去轉移群眾的注意力,並消解對壓迫的反抗。同時,十三區也需要利用大表姐的嘲笑鳥形象,去塑造一個反抗和革命的英雄形象。

以至於很多觀眾在觀看本片的時候,多不大喜歡片中的各種仰拍、俯拍、跟拍、抓拍、擺拍,正是這如實呈現的記錄鏡頭,才讓我們知道英雄離不開包裝和pr。不然,銀幕前無邪的你,真的天真地以為雷鋒每次做好事都不留名的嗎?!

完成了宣傳任務的大表姐,不需要衝到前線,甚至不需要存在,畢竟一個光輝形象過於深入人心的英雄,對每個掌權者都是一種無言的挑釁。所以革命軍總統半推半就,讓大表姐進入了施惠國的雷區,去完成人生中最後一次飢餓遊戲。不料大表姐的擁躉遠不止前男友和現男友那麼簡單。

革命軍組成了一支明星隊伍,集體神助攻大表姐直搗黃龍。雖然最後大部分的人都撲街了,但這就是革命。董存瑞炸死了、邱少雲燒死了、張思德被活埋死了......

一直跟大表姐相愛相殺的斯諾,最後見到大表姐眼裡居然泛出了晶瑩的淚花:「你造嗎?我的子民可都不是我殺的喲~都是你們那個革命軍總統下的令,這倒好,我還沒反抗,就已經輸了民心。ps:關於你妹也死在了爆炸中,so sorry啊~」大表姐懵逼了:怎麼可能?!我們倖幸苦苦扶持這樣一個總統上位,到最後她卻為了政權濫殺無辜的孩子包括大表姐自己的親妹妹。

接下來的一次圓桌會議,革命軍總統提議再次舉辦飢餓遊戲,讓大表姐徹底認清了革命軍總統不過是第二個斯諾。大表姐的革命信念徹底被摧毀了,到最後,自己不過為他人做了嫁衣,革命果實就這樣被竊取了。

雖然觀眾們心心念念的大表姐刺殺斯諾的戲碼,就這樣以一場昏迷給糊弄過去了。但是導演作為補償,片尾回到了熟悉的飢餓遊戲大舞台,wuli嘲笑鳥大表姐,提箭彎弓射總統——並不是斯諾。可悲的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的民眾卻一股腦全湧向了斯諾。一直活在戰時畸形媒體宣傳下的他們,不知道如果大表姐不射殺新總統,那麼他們將迎來第二個斯諾。

他們同樣不知道的是,大表姐返回了老家。並對著一隻喵星人大吼大叫,此刻喵星人的內心os想必應該是:「詹妮弗兒~你瘋了吧?!敢吼朕?!」

正是這樣一個令人鬱悶且內心十分堵得慌的結局,讓我們知道了一個真相——只要國家存在,就必然存在階級壓迫。這個世界,本就不存在烏托邦,那不過是存在於哲學家的腦海里和文人的筆下。原本電影在這樣一種令人窒息的氛圍里,配合長時間的黑幕就可以結束。但是熱衷於給觀眾呈現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的MV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偏不。於是他給一個反烏托邦題材的電影,強行安置了一個象徵著烏托邦的世外桃源。更是讓大表姐跟喬什·哈切森組成了最萌身高差,一口氣生了倆。准媽媽的大表姐,對著懷裡的baby,隨時準備好了講那過去的事情......為什麼導演不直接就著性子讓大表姐在大銀幕上奶孩子?

從3年前的第一部,到現在的第四部,飢餓遊戲系列彷彿一個巨大的坑,慎入!


《飢餓遊戲》的世界觀設定源於傑克倫敦的《鐵蹄》?

《飢餓遊戲》的反烏托邦世界的設定:一區——奢侈品,藝術娛樂,二區——建築業,三區——科技,四區——漁業,五區——能源,六區——運輸,七區——林木,八區——紡織,九區——穀物業,十區——牲畜業,十一區——農業,十二區——煤礦。各區將產出供給首都——一個有羅馬風格的「奇蹟城市」,一區二區也很富,其餘區越往後越接近人間地獄。寡頭統治者指揮著龐大的軍隊和無處不在的媒體,控制世界的秩序和穩定,而十三區,曾被統治者相當程度地毀滅過,後來發展形成了紀律森嚴的地下反抗組織。

有人不理解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怎麼出現的。《飢餓遊戲》的設定是,如同《我們》,《美麗新世界》這類反烏托邦作品,人類世界幾乎被核戰、瘟疫、環境災難所摧毀,因此才在一個極權保生存的理念下,建了反烏托邦世界,而社會文化等細節,則有一定的隨機性。這種設定,對一些政治、社會方面修養不是特彆強的作家,在作品中構建世界觀時,能有效降低寫作難度。而《一九八四》一類的社會幻想作品,則是從已經存在的社會矛盾進一步引申,將黑暗面「歸謬」,得到一個社會發展過程令人信服的,與現實世界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反烏托邦世界。

我個人認為,《飢餓遊戲》不是憑空編出一個空中樓閣一樣的等級世界系統,而是有借鑒參考的。這中類型的世界最早是由美國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傑克倫敦在《鐵蹄》里構想的。

《鐵蹄》的故事,講一個未來的考古學者發現了數百年前美國社會黨領袖埃弗哈德妻子,愛薇絲的手稿。手稿通過一個從富家小姐走上革命道路的女性的視角敘述了1912年到1932年這二十年間勞動人民對抗財閥階級的鬥爭史,最終革命慘遭失敗,埃弗哈德夫婦遇害。鐵蹄政權(世界性的財閥寡頭政權),統治了世界幾個世紀(後被推翻)。

傑克倫敦描述的,達到一定穩態的寡頭極權世界有如下特徵:

「寡頭統治者們本身取得顯著的發展,沒有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他們攜手共同建立統一的寡頭政權,廣泛涉足於教育、藝術、宗教、科學和文學領域,左右著國民的思維方式。他們自視為馴獸師,在他們的腳底下,那條被踩在地下的獅子總會爆發奮力反抗的咆哮,一旦他們衰弱下去,那頭巨大的野獸便會把他們連同一切的真善美全都吞下,人類社會會倒退到好不容易才擺脫的原始時代。因此,凡是他們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暴行和罪惡也都是理所應當的。

統治階級之下,活躍著一個藝術家階級,「剩餘產品總是要設法花掉。寡頭統治者崇拜美,崇拜藝術。在他們的指導和豐厚的獎賞下,藝術家們不辭勞苦地進行創造……一座座奇蹟之城拔地而起,令昔日的城市顯得庸俗不堪。寡頭統治者們會住在這些城市裡對美進行膜拜。

特權工人階級的成員(尤其以建築業為最)吃的比別人好,工作時間段,在福利和娛樂活動方面,享受的也更多,對於深淵中被奴役的人們,則一點也不在乎。僱傭軍有百萬之眾,他們享受著很多特權,消費了很大一部分令統治階級大傷腦筋的剩餘產品。

再往下是深淵……

勞動人民將付出艱苦的勞動,剩餘資本也源源不斷地投入進去,以修建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做夢也想不到的建築。

反抗組織被逼到了地下,在三個世紀中不斷準備、起義、失敗、再起義,隨著寡頭集團與特權工人階級爭奪統治權,軍方則為自身利益最大化左右搖擺,使鐵蹄逐漸衰弱,最終鐵蹄走到了盡頭」。

對比一下,可以發現《鐵蹄》中的反烏托邦世界與《飢餓遊戲》有驚人的類似。比如,斯諾總統、首都、一區、二區、僱傭軍、底層人、十三區的對應設定全都出現了。

傑克倫敦特別指出「煤礦雖是工業必須,但煤礦工人從事的是簡單勞動,因此會被排除出特權工人階層」。看到這,很容易想到了《飢餓遊戲》凱特尼斯和家人所在的十二區。

《飢餓遊戲》的未成年人廝殺遊戲是極具創意的,集統治者的威懾、籠絡、矛盾轉移、引導發泄等手段於一體,是反烏托邦文學要素——精神控制的又一創新,還帶著「娛樂至死」的殘酷味道。而《鐵蹄》中,只是提到了統治者子女玩消滅無產階級的遊戲。至於革命後怎樣過渡到正常社會,《飢餓遊戲》有它的一套設定,女主做了應該做的,避免了新等級社會的迅速出現,結局貌似得到了一時的安寧;而《鐵蹄》中,只是暗示革命後社會過渡到沒有國家政權的「大同世界」有一個漫長過程(過程持續計4個世紀),總之,都是一個風雨後見彩虹(但彩虹挺虛幻)的結局。

和《一九八四》相似,傑克倫敦筆下的鐵蹄世界也是從已存在的現實世界一步步走過去的。傑克倫敦時期的美國,壟斷階級正呼風喚雨,工人受著非人的待遇,中產階級則痛斥壟斷影響了自由競爭,他們的人數比為1:70:29。作者借男主人公之口指出了壟斷資產階級面臨的最大困難:剩餘價值和壟斷利益帶來收益,資本積累擴大,生產率升高,導致了消費與供給失衡,通過國外市場爭奪化解過剩產品,剩餘產品處理飽和失代償,矛盾凸起,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全面危機。

在小說中,工人和中產階級對此都提出解決方法,但最終壟斷寡頭取得勝利,寡頭的鬥爭路線如下:前期準備:掌控媒體,控制黑社會,打壓罷工;第一步進攻:擴軍,鎮壓工人,借危機打擊中產,結成國際寡頭罪惡同盟,第二步(也是最狠的一步)將鐵路、鋼鐵、機械、工程等專業的工人提升為工人貴族,為己所用。解散宗教中偏向於底層的部分,直至毀掉宗教;進一步擴充軍隊,強制入伍(主要針對中產階級),軍法處死不合作者,殺光自由人(逃到野外,試圖脫離社會的人)。第三步:仿照「國會縱火案」手法,解散和屠殺工人政黨。決戰:鎮壓工人革命組織的芝加哥起義,將芝加哥工人殺光。最終擊敗世界範圍革命,大致消滅全球工人革命組織,並逐步確立並完善了鐵蹄統治。

相比之下,《飢餓遊戲》的世界設定有些先天不足,因為蘇珊柯林斯沒有傑克倫敦的社會經驗和政治天賦,但既然珠玉在前,反烏托邦的一些細節就很容易搞定了。


推薦閱讀:

看完飢餓遊戲3(下)不明白為什麼女主要殺死女總統?
《飢餓遊戲》中Hunger Game的存在是不是自相矛盾?
飢餓遊戲3《the hanging tree》民謠有著什麼樣的隱喻?
如何評價沒有了「飢餓遊戲」的《飢餓遊戲3》?
有什麼類似【飢餓遊戲】【移動迷宮】類的好看電影?

TAG:電影 | 飢餓遊戲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