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這種性格好嗎?在什麼情況下需要較真?
今晚來到知乎提問主要最近是因為這兩件事,有感來到知乎尋求幫助。
A前幾周和倆室友出去吃飯喝酒談心,有個室友說我就是有點較真。然後另一個室友符合說是。我問緣由,講講事情,比如說,他們想半天想不出。室友說這是在他長期的觀察下,一時半會想不出來,我說你想想嘛。另一個就說,看嘛這就是較真。搞得我很無奈,但是經過這麼多事,我還是學會的點就是要淡定,多聽人家說。然後繼續喝酒聊其他的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喝白酒。感覺還行,沒喝多少。B今天和另外幾個新哥們走在一起,突然聊到iPhone 6 plus。他們都說是愛瘋溜普魯斯。我之前有查過,我隱約記得讀普拉斯。然後我就說應該讀普拉斯。然後他們三人都一致說我讀錯了,該讀普魯斯,其中一個還說他女友英語成績很好那種都說讀普魯斯,然後看他們三都說是普魯斯,而且我已經動搖了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我只好說好麻我可能記錯了。然後倆人去買水,我當時沒帶手機,就給另一個哥們說,借我下手機,我查查,他立馬笑了並說我較真,在我的再次請求下,手機給了我,我查到了音標|pl?s|且美式英式發音都一樣。我 自知我英語成績差,但是基本的音標還是會吧。 我立馬拿手機給他看音標,他說美式英式發音不一樣嘛 ,我笑了,你看這音標都一樣好不好。我知道他英語差不懂音標,於是我百度小編寫的很清楚是普拉斯。我給他看了之後,我就保持沉默曬,不會嘰嘰喳喳你錯了。他也沒說什麼。稍等會兒,另外兩人回來了。他就給他們說,百度了讀普拉斯不是普魯斯,另外兩人也就認了,此事也就過去了。本來沒什麼,我在高中學會了很多,我有點偏執也就是所謂固執,我一直在改正,以前認定自己認為的就是對的然後和朋友鬧得不可開交,最後是我錯了尷尬。來到大學我改了很多,盡量少說話,凡事不和他人爭,呵呵而過就好。但是因為A這件事,我又再次感受到了高中朋友們說我的那種較真,接著B這件事朋友說我較真這個字眼,兩次提及到。讓我不得不再次懷疑自己在平時和朋友的交往中,所發的言論所處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因為我平時喜歡看新聞關注時事瀏覽貼吧了解到了很多身邊朋友有些不清楚的領域,我有時就給他們解釋,然後解釋不清,我就喜歡和他們爭。記得高一的時候和同桌爭他說日本沒皇帝了,我說和英國一樣還保留皇位,天皇,後來還把歷史老師叫來。畢竟是高一太年輕後來改變了。但是身上一直留在以前的影子。特來到知乎提問求助。1怎樣算較真?2較真是什麼?3較真好嗎?4怎樣較真才好。
謝邀。對自己要較真,對別人要寬容。比如:iPhone 6 Plus,一定要查出準確的答案是對自己較真,很棒!但不需要和人爭執更不需要辨出結果,那是對別人較真了。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在熟人面前被糾正總比出去丟人好,不過題主你表情不要太嚴肅→_→PS: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後來才漸漸明白這樣一個道理
人都會犯錯誤,別人犯了錯誤,你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就是較真。
你要做的,是應該發現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不是抓住別人錯誤去糾正。因為欣賞別人的優點,優點就會增值發揚光大。揪住別人的錯誤,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
你們聊IPHONE6的時候,你哥們聊了100句正確的(例如性能,參數等等),1句錯誤的(讀音讀成了普魯斯)。按照欣賞優點:糾正缺點=1:1的比例,你糾正批評那一句錯誤的同時,應該讚揚100次那些正確的說法,你說是吧。
但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說錯做錯的地方,沒集中到他們的優點上,這就是會導致別人錯誤放大,優點縮小看不到。
一個小孩,愛探索又頑皮搗蛋。如果身邊的人都讚揚他愛探索的精神,他很可能越來越自信,以後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如果身邊的人只罵他為什麼這麼調皮不可教,以後他就會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我想你潛意識就是覺得「糾正他人錯誤」來顯得自己博學。當然你會給出一些理由來美化自己,例如「幫助他人糾正錯誤是好心」之類的。
你猜你是完美主義情結比較重的人,不能接受別人說話做事的不完美,也不能接受自己的瑕疵。所以你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接受了你會覺得自己很挫)。當別人批評你較真的時候,你第一反應就是還擊(「我沒有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阿」,「我較真挑你刺是為你好」),從而形成現在的觀念。較真的人有很多優點,對事物觀察仔細,喜歡學習,願意改變錯誤的觀點。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一般都是對錯誤的東西敏感,不討人喜歡。就像上面一個答案說的一樣,人家說了99個正確的,你只注意到唯一一個錯誤的。較真還有一些危險,比如容易發展成強迫症,有一首歌想不起就拚命找,或者半夜突然想不起某個電視劇角色名字什麼的。
較真的習慣也有可能是被迫形成的,比如我要買一個配件,網上的專業評測文章說有這個介面,賣家也表示支持我這個型號,後來配件到了,果然沒地方插。照理說那麼專業的文章和賣家都說支持了,還要去檢查,那就是典型的較真行為。但如果當時檢查一下實物,就能發現沒那個介面。所以當發生這個事後,對評測和賣家的話就不信任了。所以,要利用較真的好處,又不給別人帶來困擾,就注意4點就行了。1、只對自己較真,其實多數較真的人並沒有顯擺自己的心思,只是習慣性的對錯誤敏感,但既然影響到別人了,就不太好,只對自己的錯誤就好了。2、建立自信,有時候指出別人的錯誤,真正的根源是自己也不自信,想通過和別人的碰撞來確定信息的準確性。所以自己學習到了什麼知識,哪怕將來可能是錯的,現在也得相信自己。不要因為懷疑去尋求第二方,第三方的驗證。3、把握度,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個程度,過尤不及。4、在社交中,主要有2種情況容易引起較真,一是吹牛,二是不認錯;這2點已經深深植根於社會風氣中,無法改變,從陌生人到至親好友,甚至父母,都會有人犯這2點。所以呢,聽得了就一笑了之,聽不了就遠離之。較真不好
你需要明白一點,知識上,你可以較真,人際關係上,你會發現較真對你沒什麼好處。
-------------------------
對自己的事情較真,對別人的事情別較真,這樣會比較好
剛剛和同學在路上為較真這個事,討論了一番。
起因是昨天晚上路過正在被教官大聲狂吼軍訓的人時,我回憶自身從小到大的軍訓體驗,說了句,真是不喜歡軍訓。然後他就說,我最討厭文科生了,文科生手無縛雞之力。我——文科生怎麼手無縛雞之力了,這和軍訓有什麼關係?他——你看現在的文科生,身體素質完全不行,就這還不想軍訓。我——身體素質不行應該鍛煉身體,不是軍訓不軍訓的問題。而且我特別不喜歡軍訓的紀律。他——軍訓就是要告訴你什麼是紀律。我——為什麼要靠軍訓告訴我紀律,我自己認同理解並遵守法律,不需要軍訓來教紀律。………他——軍訓就是把你打磨成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我——為什麼要打磨成一塊磚,這個社會需要不是和模型一樣,去哪裡都可以做一點的人。我就不想被打磨成一塊磚,為什麼要每個人都一樣!他——你這就是個人主義了,在中國根本行不通。………………然後差不多我們就到自習室了。坐下之後,我思前想後,覺得剛剛那段對話有很多沒有討論清楚的事,對於他很多判斷,我無法認同。然後我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寫了一張紙大小的草稿,把我們集中討論的觀點整理一下。與他出來再次討論,我們討論了5個觀點,中國正式實行軍訓的的起源、軍訓與義務兵役的區別、紀律、身體素質與軍訓的關係、教官的選拔機制。期間他可以隨時打斷我,表達異議,等我表達完了,我說你有什麼想法你說,我就坐著聽。他說,你到教室幹什麼了我幹什麼了。我說,我看手機你也看手機。你可以去查資料,想好了隨時找我。他並沒有找我,至此,此次討論結束。今天早上,我提到最近宿舍裝修,聽說樓上被盜了。
他說,怎麼不去報警?我說,報警需要達到一定的數額,而且暑假學校監控也不好查,上次我一同學丟了電腦報警結果也沒有查到。他說,報警是沒用,中國警察沒有什麼查不到,就是根本不想查。我說,中國警察並不是沒有查不到的,有很多就查不到。他再次強烈肯定,然後我說,你要和我討論一下嗎?
他說,我不想和你討論,你幹嘛那麼較真,你太無聊了。以此為基礎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其實剛開始只不過是我表達了自己的主觀想法,我不喜歡軍訓,明明確確的個人喜好。他要是說,我就是喜歡軍訓,我覺得軍訓就是好就是爽,愛死了。那麼我就點點頭,是哦。這個世界本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他喜歡你不喜歡,很正常,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大家也都有言論表達的自由。
可是他說文科生手無縛雞之力,就應該軍訓,我無法苟同了。首先你要說明為什麼文科生手無縛雞之力,而理科生沒有——這是對於客觀事實的一般判斷,不是你的主觀感受,你要能夠有依據證明。其次,身體素質不行和軍訓有什麼充分必要關係,你的邏輯思維需要合理解釋。
我對於他的表達產生了疑義,向他進一步證實,並據此提出自己的觀點。整個事件差不多概括下來,就是這樣。
然而我最後得到的就是,較真,你真是太無聊了。
你不較真,是可以輕易的對自己不確定的客觀事實妄下判斷,是可以篤定的說出一駁就倒的邏輯思維,是可以理直氣壯的在毫無事實根據之後說出,你真是太無聊了,我就是說說而已。
什麼是無聊。是我們每天在去自習室路上討論的國家大事身邊小事無聊?是我們作為朋友對於彼此互動交流無聊?是我們在觀點相悖時思考探討無聊?
還是說,當我的價值觀不符合你的價值觀時,你感到無聊了,所以我真是太無聊。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價值觀和你不一樣的人,你都會感到無聊,真是他們太無聊了。
較真,如果我們用它另一個馬甲——求是,想必很多人就有不一樣的想法了。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
「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求是」就是認真追求,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為的嚮導。所謂的較真,其實更是「求是」,如果有一天,大家連實事求是都開始質疑否定,那麼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別較真了,奶粉里放點三聚氰胺有什麼,就那麼一點,喝死你了啊?!
別較真了,南海那麼大的地,你是去填海了還是挖地了,嚷嚷個什麼勁兒?!別較真了,奧運會管他怎麼裁判,反正也不是你得金牌,要你瞎起鬨?!別較真了,老人倒地上,誰願扶誰扶,該著他倒霉,不就點錢,講來講去有意思?!別較真了,我說那地那橋那樓,建的差不多就行了,它要倒要塌怪誰,誰能保證自己建的樓百分百不塌,你說這麼多人過,咋就你死再裡面了?!別較真了,這句話這工作這賬本這藥劑這手術這道題這法律這罪犯,差不多就行了,我說你這還大學生呢,天天就只顧著打嘴炮,能不能多讀點書,真正做點為國家有意義的事啊!或者說更小的時候,誒,我說這孩子,咋這麼犯渾這麼犟呢,我說這個事是這樣就是這樣,什麼道理,什麼道理都和你講不清,我說的話就是道理,啪!
為所有從小到大追求實事求是的人鼓掌,在某個時刻,我們可能都有過如此強烈的意願,希望世界公平公正善惡有報,而當我們明明手握真相,卻依舊無可奈何的時候,我們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很早以前我們就失去「求是」的勇氣,連實事求是都因為害怕惹人厭煩而失去立場。較真其實沒什麼大問題
只需要注意幾點1對什麼問題 可有可無的說說就算了 自己明白了就好 別人明白與否意義也不大 利益相關或原則性問題則必須說清楚2對什麼人 長輩上司面前 沒必要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不表 無關人員的話就更加了 浪費雙方時間 還不一定有好結果朋友夥伴之間 你情我願就多說幾句 也是點到即止 過猶不及3對什麼情況 公共場合 緊急時刻 較真都不能過 沒看懂局面盡量別說話 涉及到面子 利害關係 可能 水很深- - 有些時候需要裝傻總的來說
就是不要和別人較真~
很多事情並不只是正確與否的問題千萬別覺得別人都是傻子 自己最聰明 其實沒人是傻子 只是術業有專攻 和 目光長短而已再補一句
較真最大的用處
就是對自己較真
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思想境界~
我也經常被別人說較真。當你當面指出別人的錯誤時,大部分人想的不是我要接受和改正錯誤,而是拿「你這個人真較真」來當遮羞布。確實當別人信誓旦旦的說一個錯得離譜的觀點的時候,不指出確實憋得挺難受,不過還是想開點,當別人說錯什麼的時候,就呵呵一笑好了,反正和自己也沒關係,他糊塗一輩子就去糊塗去吧。你指出別人還認為你較真。
關於「較真」的強盜邏輯。
較真的本質,就是「我認為這是對的。」
從這個邏輯根源上追訴,大家就可以輕易發現。一個較真的人,是沒有辦法「較」的。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不兼容的【真相】出現,才會在一個區域內【較真】。
那麼問題就來了。往往會有人高高在上的告訴你「別較真了。」
說這句話的人,自身是不是一個較真的人呢?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對話。
甲——抄襲和借鑒是有明顯區別的。
乙——沒區別。
甲——有區別,列出百度百科的不同解釋。
乙——沒區別。
甲——抄襲可以告上法庭,借鑒並不會。
乙——你這人怎麼這麼較真呢?沒區別,就是沒區別。
從頭到尾,兩個人的衝突關鍵點,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
那憑么乙可以說甲「較真」?
因為乙想把問題拉到「情感層面」,以此獲取他人的「情感支持」。
對話因此可能會變成以下的內容。
乙——大家來看看啊,甲這個人真較真?(情感制高點)
乙——你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人身攻擊)
乙——很空么,閑成這樣天天玩找茬。(繼續人身攻擊)
乙——你這樣做有什麼意義?(繼續)
即便如此,乙雖然繞開了問題的核心。
但最終乙支持的,依舊只是【沒區別】,從頭到尾沒有變過。
最後的問題來了,乙是不是較真呢?
就是這樣,小心一個人說你「較真」的時候,這其實是一個邏輯陷阱。
為什麼?
因為如果是一個較真的人,和另一個不較真的人,對話是這樣的。
甲——抄襲和借鑒是有明顯區別的。
丙——你說的對。
乙——抄襲和借鑒沒什麼區別。
丙——嗯,你說的也對。
So,就是這樣。
不知題主還在嗎?
我也是個較真的人。也被別人較真過。
有兩個我經常接觸的單詞,我一直讀錯。後來分別被兩個人指出來,查過音標之後,默默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會去說對方較真。但是,被指出的時候確實還蠻傷自尊的。第一次是前男友,因為在共同的朋友圈裡我一直是NO.1的學霸,被他指出這樣一個學術性的錯誤,當時只覺得有點丟臉,有損我學霸的形象。後遺症是分手之後,每次見到那個單詞,都會想起我讀錯過,ex指出的,ex如何見異思遷,so sad………第二次是被一個小學弟,小好幾歲,也是當時自覺有點尷尬,後來也會想起來,但一點也不sad。和題主朋友的遭遇算是類似吧。但我是悔恨自己為什麼不查清楚怎麼讀,才丟了人,即使在心裡也沒有任何責怪對方指出的想法。
究其原因,大概因為我是一個較真的人,覺得被指出的問題本身才matter(覺得matter這個詞特別恰當,語文渣找想不出合適的中文詞),指出的人只要不是別有用心故意等機會讓我出醜,或者借題發揮說些嘲弄的風涼話之類,只是單純的指出錯誤,那完全怨不著人家。自己犯的錯誤,自己脆弱的心靈,都是自己的問題。
但是反過來想,不較真的人大概理解不了這種對非感性錯誤(我造的詞,盡量理解一下吧……各有各的道理的事情都排除在外)敏感繼而單純的指出錯誤的行為。因為自己和大多數熟人都不會做這種事,所以覺得正常人都不該這樣做。被指出錯誤會感覺不爽,完全不會有那種「學到新姿勢」的大徹大悟,你又不是師長領導之類地位「有資格」糾錯的人,心理上傾向於責怪對方的不正常行為而不是埋怨自己是很正常很正常的(幾乎所有人都這樣想,不正常行為包括但不限於較真)。
所以吧,作為一個較真的人,要有承受被指責較真的心理準備。我覺得較真不是錯,但是被認為是錯也沒什麼好辯解的。很多人對於其他人的評價都是主觀的 不全面的。對於這種評價笑笑就好。因為一個理性客觀的人是不會輕易評價別人的。一個在乎你感受的朋友也不會真的去給你一個比較傷人的評價反而會委婉的根據事實指出。(較真在我看來有點負面)我覺得比起檢討自己 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跟什麼樣的人來往頻繁。另外。優秀的人不會把精力花在評價或者指責別人身上。實話實說。plus的發音是初中英文水平。不知道樓主年齡。身邊人這個都不會…不要讓傻逼耽誤自己的發展。不要讓傻逼左右自己的心情。
講一個我的事情實習的時候,部門領導跟我說實習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沒有工資的,但是出於人性化角度,給我一個月五百塊的餐飲補助。我表示同意。後來工作了兩個月以後,跟實習生同事聊天才知道他每個月拿一千塊的實習生工資。於是我就跳過部門領導直接找了老闆,說500塊生活有些緊張,希望單位能適當增加一些補貼,老闆說大家都是一千啊,怎麼你五百。然後明白,部門領導自作主張扣了我的錢。原因倒不是跟我八字不合,而是他在公司參了股,能省則省,但不考慮開源,總想從員工身上節流。人送外號鐵公雞。老闆說會把之前的補給我,並且下月按照1000發給我。我以為就這樣解決了。沒想到到發工資的時候財物只發了當月的給我,欠款沒有補發。財物私下告訴我,部門領導不讓她發,說以前的不用補了。我又去找了老闆,老闆答應幫我去跟部門領導談。第二天部門領導把同意補發的簽字條送到了我的辦公室。跟爸媽聊這個事情的時候爸爸之前還說可以不要以前欠的補貼,以後正常發就好,免得因小失大。但是我不肯,我就是去較了這個真。並不是缺這500會生活不下去,但我就是不想妥協,即使是跟自己的領導較真。因為該我做的工作我絕不會偷懶應付,但該我得的權益我也一定不會隨便放棄。
說得好聽是較真,不好聽就是矯情鑽牛角尖,更甚者是偏執,他和「認真」是不同的,這種人(沒有說題主哦)經常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很多尷尬,容易起爭執,也給自身帶來不愉快。
不要覺得自己是在科普,別人也就不覺得你是在較真了。說你較真,潛台詞其實是,對,是我們無知。
你需要的是學會辨別那些時候不應該較真
題主,如果誰在說你較真,你就回應下圖這個字:
是不是感覺很爽?!是不是讓對方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接?!如果你實在憋不住反駁對方就算了!那就是你確實愛較真!但是我還是要說,你問這個問題就會讓人覺得你挺較真的!最後……較真挺好的啊,不過要多跟自己較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較真沒有對錯之分,指出別人的錯誤,是有價值的,問題是耗費在尋找真理和辯論消耗的精力是否值得,較真的人一定是認為這個錯誤很重要,如果不是也不會翻箱倒櫃的去找根據,如果這個錯誤不重要,想指出就指出,注意一下態度,但不要在乎別人是否接受,因為不重要。如果別人因為你指出他的過錯而反應過激,那麼他單方面升級了這個問題,就要較真到底,因為問題雖然不重要,但是對於人格攻擊,不能不在乎,事情的性質變了。當然如果你提問題的口氣蠻橫生硬,那麼在對方看來就不單單是較真這麼簡單了,所以生活中,問題都是態度問題,較真本身沒什麼大問題,當然,喋喋不休的人一般也不會態度多好,另外較真要看場合,點到為止,不要非得說服別人,也別翻舊賬,如果做到合理的較真,也許你就會發現好多事也沒必要較真了。態度好,講道理,別人說我優缺點,我都會虛心接受的,當然別人不一定對,但是起碼你知道他的理解,知道怎麼和他相處。說寬泛些,就是一時口舌之爭,誰勝誰負真的無所謂,閱歷豐富了就明白了 。
較真是好的,但生活中較真發生的語境決定了結果。
人們不是無法接受較真,只是無法接受較真時不顧場合的這種表達方式。而這,就涉及到說話的藝術。
事實證明,用開玩笑等委婉的方式指出比直接駁面子地指出更讓人接受。而當你直接駁面子地指出時,往往會被認為較真。
如果較真發生在深熟悉你的人,尤其是在不是特別在乎面子的人面前,你會覺得被理解。哇塞,真好,這人被我指出了錯誤,但是不會覺得我較真,會增加好感。或者就是一般的感覺,至少不會讓你覺得難受。但是在不熟悉,或者熟悉你但無法接受你這種方式,覺得你這種只是考慮到自己的一時快感,不顧場合指出讓大家不痛快的人,你就會很委屈。明明只是說了實話,也沒想怎樣,只是證明對錯而已,這人怎麼這樣,還有脾氣。
從局部的事理對錯,也許你是對的。但是從宏觀講,你們是處於相處的大環境中,不是事務性的工作環境,一定有工作對錯之分的環境里。討論事務,講事理是為了相處話題和氛圍。有了共同的認識可以促進關係,沒有共同認識的話題求同存異。總之,不要太僵,這樣才能使接下來的交流順暢。所以從宏觀講,你的表達方式可能不適合當時氛圍,直接讓他們覺得有些下不來台,以至於吐槽你較真。他們認為你可以選擇事後委婉提醒,而不是面對面直接說。所以就像你當面指出了他們的問題,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毫不留情地指出你的問題——較真,讓你不快。而這時你感受到的不快和他們感受到的相同。只是點不同。
(理解的直接看後邊,不理解的看括弧內內容
他們的問題在於這個局部的事務上,他們的看法有誤你的問題在於你用不適合的表達方式影響了整場溝通的效果和質量所以你用直接的答案扇了他們一巴掌,他們就用同樣的方式回敬你你不是喜歡方面指出嗎,那我們也指出,你較真,談得好好的,非要把氣氛弄僵就是這個意思以上僅為情景模擬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宏觀上這場交談失敗)我們確定確實存在喜歡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但是既然明白這種方式的,就要明白不是所有人能接受這種方式。所以就有樓上選擇相投者暢言,看不慣者遠離的方式。較真必然存在有直抒胸臆的成分,也必然有接受者和不接受者。如果你的秉性可以堅韌到不受其它看不慣者影響的,堅持下去,也是一種可貴的純真性格。如果你沒有那麼堅韌,建議你在強烈想要證明對錯時,思考下當下環境和人,如果合適,可以暢談,如果不合適,也不用憋著,可以換種方式說出來。畢竟有時候被人覺得較真,也不是對方不願意接受你的答案,只是覺得你的方式有些咄咄逼人而已。
當然,在不涉及交流方式時,被認為是較真,還有一種情況。答案是多項的,你們兩者各執一個,你想要去說服別人。這種情況時,就是要反思自己。事後道歉,承認自己思考的漏洞是必要的。但是為了避免出現類似情況,建議,辯駁前確定問題結果,或者至少擁有完善的邏輯體系以及能夠聽進去別人不同答案的心態。
此外,對於上述全部表述,作為邏輯補充,我必須要說明的是,以上是在一個前提下開展的。這個前提是雙方都決定要進行友好的交流,尤其是你,希望得到一場結果為好的溝通。實際中我們沒有必要保證每一次交流都是成功的、好的,但是要明白自己的訴求。所以,如果你對本次溝通結果是冷漠臉,完全不care 這些人和他們的關係如何,那以上所有話也可以不用care ,因為前提崩潰,宏觀不存在。個人主義者以及不在乎與你溝通人的相處質量時,不用考慮那麼多,做你喜歡的自己就好。
至於較真好不好,我覺得是建立在較真質量上的。如果你的較真在可以被人接受時引發了討論甚至雙方對於較真內容有了進一步認識時,顯然,較真是好的。但是,你的較真只是不被理解,你和對方都沒得到一個好的回饋時,這個較真蠻狼狽的。
我們當然不用委屈求全。只是當我們較真沒有回饋時。自身的敏感度和個人異眾感會極大增加,遺憾等感受都會被放大,反而有些影響自身心情。所以較真質量我們還是需要注意的。在合適時候較真會讓我們的各方面愉悅感增加。具體什麼時候?個人認為工作時,學術時較真是可以促進自身發展的。工作學術之餘,就是在合適的人(可以接受的人)和場合(雙方願意為此較真)時較真,這樣雙方都可以得到一個滿意的溝通和回饋。Ps.我也是個較真的人,不過更接近強迫。有時候有些得理不饒人,有時,確實在我感覺對方說法存在問題,但自身邏輯不清晰時硬辯。問題很明顯,我還在不斷改正。而您,顯然不是我這種,但我覺得我的這些思考對您應該有一些參考價值,所以就說了些。您適當選取,也可不予理睬。上帝很有意思,貓喜歡吃魚,貓卻不能下水,魚喜歡吃蚯蚓,魚卻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所以,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
首先覺得這個根本沒什麼較真的啊,就是普拉斯啊,還有我室友是個比較較真的人,我真的不太喜歡,或許是我自己的問題,但是一起住又不能怎樣,就大家和和氣氣的唄,有一次晚上我們寢室一起聊天,有一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我們寢室另一個女生說的,但是第二天的時候忘記怎麼提起來的,她非說是我說的,然後我說我沒說過,我自己說沒說的話還能不知道么,然後她就特別肯定是我說的,還說我總是記不住這些東西,我當時真的不是生氣,就是特別憋得慌,明明不是自己說的話,她比自己還要肯定,後來問了另一個室友說是她說的,然後她就笑笑說我記錯了,類似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劇《越獄》中的警察隊長——布拉德·貝里克?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
※女生容易哭,如何讓自己不哭或者面對這樣的場景不哭呢?(詳情請看描述)?
※為什麼有人時刻都用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用提防的心態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