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們從實驗室中得到的結論,是否能夠用來解釋現實中人類的行為?

其實就是很多實驗外部效度如何的問題,如Milgram的服從實驗:米爾格倫實驗,這種在實驗室情景下進行的實驗探索所得出的結論,是否能夠真實解釋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


前面匿名用戶的回答已經很好了……

沒有這三個部分,是不足以做出判斷的……在心理學上,單單是實驗研究方法在外部效度上的不足並不是任何一種「研究但不做實驗」的理由,這些不同的研究都要做,缺一不可,因為我們是意圖解決這些關於心理學現象的問題的……

一般而言,對於一個心理學現象,我們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1. 如何描述這種現象?——橫斷研究。

2. 這種現象是「真的」嗎(還是純屬偶然)?——縱貫研究。

3. 我們可以怎樣解釋這種現象?——這不對應著某種研究,僅僅是一種「提出假說」的行為。

4. 在現有的解釋中,哪一個解釋是最好的?——實驗研究(有時候也用跨文化研究來解決這一問題,在演化解釋和文化解釋衝突的時候)。

一般來說的話,橫斷研究會和假說的提出相距不遠,但實驗研究和縱貫研究更晚一些出現……當然,對於同一個實驗結果,也可以有不同的追加假說來應對,但我們一樣可以通過追加實驗來進行辨別……如果出現了一個我們無法用追加實驗來應對的不同假說組合,那麼我們還可以通過其應用(進行預測)的範圍大小來進行篩選……

對於外部效度問題,如果我們的實驗研究與橫斷研究和縱貫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一解釋是最佳解釋」……然後才按照一些歷史淵源,取一個名字,規定為所謂的「效應」……

《Social Psychology: Goals in Interaction (6th edition)》P.18~26


亮明觀點:我認為是可以的。只是題主所謂的真實是有條件的真實。

實驗法是幾乎所有心理學家都夢寐以求的一種方法,因為實驗法是唯一一種可以證明因果關係的方法。當然,因為各種原因,不是所有的研究議題都能用實驗法進行研究,但毫無疑問,設計出精巧的實驗以驗證因果關係是心理學家的追求。反過來說,如果實驗室得到的結論並不能解釋現實生活,那眾多心理學家做實驗幹嘛?

題主舉了一個例子是關於社會心理學上經典的米爾格拉姆的電擊研究。這個實驗確實是在實驗室完成的,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如今這個實驗不會允許再被重複(因為實驗倫理的關係),但是這個實驗得到的結論卻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能不能抵抗住來自權威的壓力。我們會不會服從一個權威的指示做出甚至傷害他人的事情。

我再舉一個例子,關於顏色心理學的研究。我之前在一個答案里寫過,很多研究發現女性穿著紅色會讓男性覺得她更性感。一些知友說,他從來沒有這種感受,這研究不靠譜。也有人說,xxx穿了紅色的衣服,我怎麼不覺得她性感。那是不是這個實驗結論出了問題呢,不能給出很好的解釋了呢?

並不是這樣的。

實驗室實驗有其自身特點,控制無關變數,操縱自變數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因果關係的結論。因此,這樣的研究無疑內部效度(可以理解為評價實驗本身質量的指標)很高。但是,大千世界不是實驗室裡面那樣規避掉很多因素,倒是可以看做一個多因素並存的超級大的實驗室。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雜糅在一起。因此,實驗室研究本身的外部效度就不會高。正因為這樣,心理學家才會不斷地在各個情境中重複研究,並且重視生態化的研究,用以檢驗某種理論。

針對顏色的那個研究,我們只是給出了來自穿衣顏色的一種合理解釋,但是並非只有這一個因素影響性感,可能有場景,表情,人格等等很多方面的影響。


在進行田野研究(即在現實環境中進行的研究)前,答案是未知

心理學領域裡,如果想要確認一個效應是有效的(內部、外部效度都有),一般的過程如下:

  • (橫斷研究下的)相關研究:確認某些變數之間是有關係的
  • 實驗研究:保持其他變數不變,操作某些自變數,看之前在相關研究得到的對結果變數的效果是否能在實驗中的因變數上重複
  • 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在一定的時間長度上,考察效應是否依然存在

例子:

Anderson, C., Kraus, M.
W., Galinsky, A. D., Keltner, D. (2012). The local-ladder effect
social statu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7), 764-771.

  經過這一系列的研究之後,是「了解一個效應究竟在哪種/些情況下是存在的,可以解釋、預測什麼情況下的行為」的最低要求。一般樣本可能是本科生,如果是更具代表性的樣本則更好。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他人對此的重複,才能對這個效應的存在有更大把握


學藝不精,簡單回答一下吧。

心理學領域其實一直就對自己的各種實驗的外部效度沒信心。所以心理學實驗生態化的運動一直在搞,也有好多人在研究怎麼能解決這一問題。

但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是由心理學實驗本身的邏輯決定的。必須控制住無關的額外變數,我們才能說因變數的變化確實是由自變數的變化引起的(對應內部效度)。而在實際情況下,這種實驗室控制的理想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偏生理或者認知領域的可能普適性會比較強一些。

就社會心理學領域來說,我們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也就是因果關係,通常只能推廣到特定的情境中,但是這不能阻止我們去探究社會心理中的相互關係和作用機制。


學藝不精,我也粗略答下。

一般來說,實驗法具有參考的價值。如果有數據的話可以估量的話,一般都是說有多少的可能性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如此現象。

這主要是關於實驗效度問題,即實驗能否正確反映所想測量事物的程度。直接拿米爾格倫實驗簡略分析下。

一、在確定研究目的後,設計一個操作性強的實驗。

Milgram即設計了如下實驗方式:

實驗者(E)(有時會是米爾格拉姆)命令「老師」(T)為「學生」(L)給予「電擊」,扮演「老師」的參與者被告知這樣做真的會使「學生」遭受痛苦的電擊,但實際上「學生」是實驗的一名助手所扮演的。參與者相信「學生」每次回答錯誤都真的會遭受電擊,但其實並沒有真的進行電擊。在與參與者隔離以後,助手會設置一套錄音機,而該錄音機則由「老師」的「電擊產生器」所操控,並會根據電擊程度而播出不同預製錄音

二、為了實驗效度,必須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本。一般都是採納隨機抽樣跟系統抽樣。米爾格拉姆即從報紙上刊登廣告,並支付報酬。這是那時候比較常見的做法。

三、為了消除實驗本身的影響,也是為了提高效度,在實驗組外還需設置控制組。即米爾格拉姆實驗里,會有另外一個版本的實驗,實驗前會明確告知受測者「患有心臟疾病」,但這個控制的變數是「受測者的健康狀況」。

這裡,為了提高效度,也是題主說的能否解釋現實人類行為,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設置前測和後測。前測即就是在沒有接受刺激前(實驗者的命令)樣本會做出的反應,目的是為了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是否具有可比性。

此外,關於效度還有內在無效度跟外在無效度。內在無效度主要是指實驗結論沒有正確反映實驗本身。外在無效度,也就是題主的問題,即實驗結果是否能概化到「現實」世界。其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實驗情景與刺激產生了交互作用,也就是受測者「老師」可能在實驗前就意識到了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處理該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所羅門四組設計」。即將樣本合理分成四組進行不同的實驗,第一組為實驗組,有前測-刺激(命令)-後測;第二組為控制組,有前測-不刺激-後測;第三組為實驗組,無前測-刺激(命令)-後測;第四組為控制組,無前測-無刺激(命令)-後測。然後根據具體的實驗進行比較,就可獲得實驗結論。

四、實驗結果可以越是能被反覆檢驗,並實驗結果相同,則效度更高,即通過反覆操作也能得到實驗結果。如該實驗也被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州立分校的Thomas Blass博士進行過反覆測試。

完。


采銅叔的回答非常地實在。其他的回答多少有點「躲躲藏藏」。我認為,對心理學做出最大的要求和質疑的人,理應是心理學生自己。有啥說啥嘛,怕什麼呢?現實是,心理學發展至今,還遠未到達預測人類行為的水平——即使是解釋,也大多停留在「理論假設」的階段。所以,今天的各種心理學理論還無法全面地解釋人類的某一行為。生活中,正確的態度是把心理學理論作為一個引導行為的「錨」,來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工作和更為幸福地生活。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以下三個問題:

一個心理學理論如何產生?

一,理論假設和實驗設計;二,實驗操作;三,數據分析;四,從結果得出結論。核心部分就兩個:我讓一個變數改變了,同時另一個變數也跟著它改變,而其他變數沒有變化,於是我認為它們間有因果關係;隨後,我為這種關係作出合理的解釋。這個解釋就是理論。比如過濾器理論,自變數是複述的方式,因變數是正確率。控制無關變數,正確率變了,那是因為複述的方式變了。單單看這個實驗,你能得出的就這個結果。但broadbent給了它一個合理的解釋:人的每個耳朵都是一個通道,而每個通道的信息需要經過過濾器的選擇,因為複述的方式影響了過濾器的效率,於是正確率就發生了改變。——經過這一步,單個實驗的結果就變成了理論。

它與生活的聯繫是怎樣的?

答案是呈倒V型:源於生活,隨後逐步脫離生活,最後回歸生活。這就使得前後兩個「生活」幾乎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斷層:一個胡斌進去了,不經意間就走出一個胡彥斌。

這個脫離生活所創造出來的情境(實驗環境)與生活有沒有區別?

當然有,實驗中的各種情況往往在生活中看不到。不會有人無緣無故給你幾十塊去買酒喝,你也不會在看性感圖片的時候往頭上插十幾個電極。所以嚴格來講,實驗結論和生活實際是兩回事。前者可以作為後者的參照,而不能作為指導準則。所幸心理學家們也不貪功求多,他們更多地是探索某種特質或現象有或無的問題(特定情況下存不存在),而量的多少問題(普遍情況下存不存在)並不是當前心理學家考慮的重點,也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外。舉個例子。像題中所說的Milgram的服從實驗,它是有缺陷的,因為被試知道你在做實驗。「測試者肯定不會殺人吧?」、「也許我的行為也是實驗的一部分,我要配合他。」這種被試猜測或迎合的心理你無法排除。如何排除?除非你找一個領導在街頭叫他的屬下無故毆打他人,這時他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反應——但即使在這個情境下服從權威的現象出現了,你又如何保證在(何種程度的)其他情況下也會出現呢?

綜上,你情境是自己造的,理論是自己嵌套的,怎麼就一定能用它解釋其他的情境,以及排除其他的理論可能呢?

說到底,心理學是一門「不那麼科學」的科學。原因就在於它研究的對象,人,本身就「不科學」。它可以部分地解釋(無論是適用人群上還是特定事件本身)人的行為,但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心理學的科學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以上。


1971年,斯坦福大學的菲利普·津巴多做了個監獄實驗。也就是將心理健康的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獄卒和囚犯的角色扮演。後來實驗結果令人喪失理智,「獄警」變得殘忍而暴力,完全忘了那些「囚犯」是昔日同窗。最後預期15天的實驗在第六天被迫中斷,每個人都彷彿從夢魘中解脫。

如有興趣可以搜索相關信息獲得更詳細資料。

而在那前幾年,中國已經開始了更大範圍,更長時間的「監獄實驗」。過程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特定環境實驗是有意義的,讓人能類比到相似事件。拋開政治因素,有沒有人思考過文革帶來的種種滅絕人性的事件有多少是心理上的原因。思考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思考我們心中是否存在可能被釋放的魔鬼。


個人認為可以解釋一部分。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都是比較理想化的,控制好其它無關變數只對感興趣的變數進行操縱。然而這些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容易實現。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研究呢?


可以解釋,但無法完美的解釋。

科學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一切理論都只是相對完善的,任何科學理論都在不斷的被新的理論所挑戰。


首先,心理學家做實驗不需要實驗室,去實驗室幹嘛,切片么?

其次,有些成果是可以用的,有些則不行。具體懶得舉例…………改天換電腦再說吧


只能解釋一部分

模型畢竟只是模型 不能替代生活,但是可以解釋一部分現象。

就像有名的賭博試驗,單純用虛擬錢數和真實money 得出的結論有所差異。贏輸的錢歸不歸被試 結論也有差異。以及錢數得多少也有影響。

所以試驗啊模型,只能儘可能解釋心理現象。想完全解釋 還有很長的路。

BTW 實驗心理學其實經常被質疑的,雖然我覺得這個挺好玩的


實驗室情境下會控制很多額外產量的,內部效度高,但外部效度可能會低,如果是自然實驗的話,可能還有參考價值


再金牌的分析師也比不上能養家的交易員。

這才哪跟哪啊~~~

差那臨門一腳,不過死讀書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男人喜歡瘦女人?
真正的友情需要刻意維持嗎?
人本主義是否有缺陷?如果有,是什麼?
讀了卡耐基寫的書,總感覺自己的性格有太多的缺陷,總是有想徹底改變自己性格的想法,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正常嗎?
為什麼有人以激怒他人為樂?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實驗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