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的大陸簡化字為何用草書楷化的「應」而不是日本的「応」?

「應」內部的草書楷化部件難以歸類描述,而「応」保留了原字輪廓,同時部件明確便於描述;且兩者筆畫數相同。


這個問題我之前在《簡化字、新字體等中日漢字的差異》也略有提過。造成中日用字標準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社會上通行的俗字不同或者語言習慣不同。答案僅此而已。

首先,「書體」和「漢字」這兩個概念在日語是不同的它們在漢語的定義的,不過一般人較少関注這些術語。由於概念的不同,一個字的不同書體對中國人來説可能還是一個字,但是對日本人來説可能卻是兩個字。初步猜測,這是因為日本較盛行草書、楷書的筆形,所以習慣上就造成了一些影響。比如「學」這個字,現代以前它在中國一直被認為是「學」字的草書體,沒有被看成別字。但是,日本自18世紀已經看待它為二字,此外又如「桜」「栄」等新字體和「鼡(鼠)」此民間略字。可以看見,很多字的草書體可能在中國是書體差別,但是在日本就可能是草書楷化而成的別字。

目前所知道的最早區分「應」為另一字的記載是 1753 年的《倭楷正訛》,這本書中也記載了「應」和「応」。但是,《倭楷正訛》只收集並記載了日本民間通行的俗字和略字,毫無生造之字。也就是説,「応」 字在日本 1753 年以前,就早已出現並已流行。

而中國的古籍文獻則從來沒有把「応」用為「應」的記載,加之文改委搜集簡體字的時候也沒有到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進行深入的考察,所以並未得知「応」此別字。其次,中土文書向來都以為「應」只是「應」字的不同書體,並不是不同的漢字。

(【左】祝允明【右】王寵)

以上兩字其實都是「應」字。

「應」的楷化字形出現了以後,中國人才開始把它們看作兩字。在中國,最早將「應」的書形看為另一字的記載其實是民國《第一批簡體字表》,不過在 1920-1934 年期間大概就已有人提過把它楷化。而手書字中近似於它的 *楷化字形* 則在《宋元以來俗字譜》中出現過,可以看看此書中的引用書籍:《金瓶梅奇書前後部》(清刊)、《目蓮記彈詞》(清刊)、《嶺南逸史》(清刊)《京本通俗小説》(宋刊;疑)。感興趣者,請見@任天涯的回答。

総而言之,文改委之所以不採用「応」字,只是因為此字在大陸采字之時還未被一般民眾所知,並不通行。而日本之所以采它,是因為「応」字在日本通行已久。「應」在日本雖然也流行,但是日本人採用新字體時候認為「応」較「應」字優。我猜測,日方大概是考慮到「応」字可存輪廓而不增部件,便於拆分而記憶。

當然,據我所見,其實兩者對使用者來說是不相伯仲的。

……

@任天涯

「應」字簡作「應」而其楷形不失部件的說法,不敢荀同。除非,你說的是「應」字裡邊的三點一橫仍然來自原字的部件。因為,如果將這兩字的部件拆分,簡化字「応」是「?廣心」,而「應」就是「?廣?ツ一」而不是「?廣?倠」。打個比方,又如新字體的「桜」字,它可以是「?木?ツ女」,但是不能還是拆成「?木嬰」。所以「應」不失部件的說法是很難理解。既然它們已經是兩個字了,應該被直觀地拆分。不然的話,「應」和「應」拆分之後都會變成「?廣?倠」。我對此的疑問,或許是理解錯了你的意思,如有誤解請指出。

另外,「輪廓字」一般指的是將一字的「中部細節省略」或者「字心以外細節省略」。因此,輪廓字描述的現象是「尋→尋」「奮→奮」「糞→糞」「虜→虜」「慮→慮」這些字的過程。所以總的來說,按照輪廓字的定義,只有「應→応」保存了原字輪廓(省中部,留上下),「應」字只是草書楷化字。


謝瑤

@Derk Zech 已就,在日本的情況做了說明,相當充分了。

我說下大陸情況

字是草書楷化當然是對的,但這個草書楷化早已完成,作為俗字,早在過去的各種民間出版物里就存在了,所以大陸簡化此字並非對其進行了草書楷化,而是選擇了早就存在於出版物中的俗字。

我從《宋元以來俗字譜》里截了一頁,諸君觀之

看到沒?沒有一個俗作

所以簡化字簡作,對中國來說是必然選擇

據稱京本通俗小說是偽作,那麼這裡不予採信,若取金瓶梅,金瓶梅成書於約公元1600年左右,也就是明代,那麼這個字至晚在明代就有了。那個好?

從字形上來說,只有習慣沒有好歹。

事實上日本簡化字的字形對我個人來說是相當惡劣的,以強行的草書楷化為主,比中國草書楷化的比率要高的多,所以我感覺是非常突兀的,而大陸大部分所謂草書楷化的字大體和「應」是相同的,並非是取其楷化而是取其歷史,就応、應兩字對比,我是覺得楷化的更符合楷則。就像@趙瑾昀老師說的那樣,從草書的書寫來看:

「應」的「ツ」,對應了「應」中間的「倠」。

「應」的「一」,對應了「應」下頭的「心」。(類似的還有「愛」中的「心」,在「愛」中也作「一」)。

部件其實一個都沒丟。

然而,回過頭來我深知字形這東西只有習慣,你加上好歹那就主觀了。

然後你的比較一下中日簡化漢字的出發點有什麼不同

日本是為了限制漢字,為了儘可能的簡化書寫。

中國不是為了限制漢字,是為了方便更多人書寫學習漢字去簡化。

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對日本來說,擺脫的情緒更重一些,所以草書楷化,減省必然更多一些。

而大陸的簡化工作還得考慮文字規律,還得考慮歷史,一樣也還是要考慮傳承,所以能找到歷史上有俗字的就用歷史上的俗字,前人有成果的就繼承,實在用字頻率高而且民間已經廣泛接受的俗字也吸收,原則和日本完全不同,所以選字原則也有很大的不同。

不算類推簡化(日本不用類推是因為日本當時已經把漢字限制到了一千多字兩千以內),以簡化文字的比例說,大陸簡化字其實也只有區區幾百字,比例上其實比日本是要低的。

======== 回應@Derk Zech同學的分割線================

我所說的應字不失部件,是從歷史線索的角度說的。

至於說漢字部件已有學術定義,首先這個學術定義在中日兩國簡化漢字的時候並不成型,甚至說根本不重要,所以以今日之學術定義說過往,不合適。

而我說的是歷史線索。

文字這種東西其實要說起來並沒有一定的規律,譬如一個完全不符合所謂的漢字造字規律的俗字,只要能廣泛運用,它就有生命力,所以說語言文字一定要說規律,恐怕也只有約定俗成而已。其他所謂輪廓字、減省、楷化什麼的,都是事後諸葛亮,並不能完整的說明俗字形成的規律,事實上俗字形成過程真有規律嗎?

日本的這個応字,中國為什麼不用,就因為它在中國完全沒有根基,沒有一點點俗字的基礎,那麼對中國來說這個応字完全無異於生造字——沒有俗字基礎,即便符合再多的造字規律也不行啊。就像我一開始就講的,中國選擇這個字的原因僅僅是這個字是一直就有的俗字,而不是應用了什麼草書楷化規則。

但日本可以用這個字,因為這個字在日本有俗字基礎——可換句話說,以日本簡化漢字的態度,恐怕即便是沒有俗字基礎,日本也能強行簡化掉,這個和簡化目的有關。


推薦閱讀:

「盧」字是何時出現的?
「靈」為什麼簡化為「靈」?
《簡化字總表》中的「滅」字最早見於哪本文獻?
「鯗」字的簡體字「鯗」,為什麼上部作「?」而不作「養」的上部?
「膥」是甚麼意思?

TAG:漢字簡化 | 草書 | 俗字 | 俗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