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或老子思想比較深刻有見解,不牽強附會的書有哪些推薦?
南懷瑾的除外。
反對 @馬中燕的答案。王弼對老子的理解除了闡述,夾雜了大量魏晉玄學的成分,比如無為本有為末的思想是王弼的發揮,是對魏晉有無之爭的回答,老子並無此觀點。王弼認為道是無,物為有的觀點也是自己的發揮。王弼對老子的解釋多為關於個人質樸,不計名利得失,無知無欲。這種解釋在一些章節中有道理但把老子的很多政治主張附會成回歸人的質樸就喪失了原意。去政治化的解讀對一位大談政治的思想家是不合理的。王弼可以參考,但以王解老是本末倒置。剩下來推薦南懷瑾,李零等的我連駁斥都不想駁斥,我也懶得A人。南是國學大師,但不是個專業嚴禁的學者,更何況其理想在於融合儒釋道三個相性被誇大的思想類別。李零是中文系的,擅長的是文字工作,更何況其主攻的是孫子。值得推薦的解老著作 一是陳鼓應的老子注釋及評介,陳鼓應引用了古今不同解讀者的見解,當然也包括王弼。陳鼓應的解讀誤導性小,因為其沒有對道家的任何偏見,解讀不帶有儒家佛家玄學道教立場。陳將道家思想從出世,君王術,心性哲學這類帽子中解放出來。而劉笑敢將老子的研究推上一個層次。劉的一個特點是重視文本考據,通過文本抒發意義,而不是先將老子放置於某個框架。作為在美國交流發布過論文的學者,劉敏銳地發現以西方哲學概念對應中國思想的「反向格義」總是牽強附會,脫離了原來的語境。劉同樣認識到歷代解老者對老子的解讀大多是帶著自己時代的問題來六經注我。在方法論上,劉更進一步。
劉的重要理論貢獻是其對道的解釋和人文自然這一概念的提出。其著作為老子古今
對道德經的解讀,打個比方,道德經是一間密室,每一章,又都是上了鎖的藏寶箱。而且,只有打開上一個藏寶箱,才有可能拿到鑰匙,打開下一個藏寶箱。解讀道德經,需要過兩層機關,一個是密室之門,還有一個是拿到鑰匙打開每一個藏寶箱。
只有完全破解了這兩重機關的人,把藏寶箱裡面的寶貝都取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解讀了道德經。
第一檔:得寶者
進入密室,打開了所有的箱子。老子之後,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莊子。莊子不僅進入了密室,打開了所有的藏寶箱,自己覺得好像一點也不難嘛。然後留了個紙條,上面寫,在我之後,萬世也未必能有第二個人做到這樣。寫罷這個紙條,莊子好寂寞,好無聊啊,他就拔地而起,從密室的天花板上穿身而出,沖向了雲霄。為什麼莊子,那麼看不起別人,喜歡蔑視和諷刺別人,他有這樣做的資格。行遍天涯不見人,那種孤獨感,很容易讓人變得不友好。
對於莊子來說,那個密室,根本就沒有門。所有的箱子,也都沒上鎖。他進去打開,就如同是打開自己親手設好的密室和箱子一樣。
第二檔:傳寶人
進入了密室。打開了一部分箱子。但是意識不到,所有的箱子都是連貫一體的,上一個箱子就是下一個箱子的鑰匙。只能碰運氣,偶爾的打開幾個。不能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所以只能盡自己的最大能為,將自己在密室裡面看到的那些寶貝,傳給世人。
關尹子,進入了密室,只打開了一部分箱子,但是他沒有莊子那麼通透淋漓。而且,他帶有自己的一些個人色彩和思想。莊子是那種徑自推門而入,然後稀里嘩啦全打開,哈哈大笑,拔地而起,衝天而去的那種風格。關尹子呢,更像是一個繼承者,他對箱子裡面的那些東西,缺乏強烈的開鎖慾望。只想著,不開鎖的傳給後面的人。關尹子,文始派,傳了很多代人。他是連著箱子傳的,不是直接傳寶貝。
韓非,進入了密室。只打開了一部分藏寶箱,但是沒有打開所有的藏寶箱。他深諳帝王之術,一進密室,就兩眼放光,以為自己得道了,隨手抓了幾把感覺就夠用了。對打開所有的箱子,他也不是很上心。韓非子,把王霸之術,傳給了後世。
孔子,進入了密室。打開了德經部分的一些箱子。從箱子裡面取了他需要的東西之後,他又從密室裡面出去了,然後用從密室裡面的得到的東西,輔助自己匡扶天下的事業。他對和老子神交,可能想過,但是做不到。他是靠勤力和意志,強行的破門而入才進的密室。孔子傳的是內聖外王之道。內聖外王,其實就是道德經裡面的精神和思想。如果沒有內聖外王,徒有仁義說教,儒家是沒有靈魂的。
第三檔:門外漢
根本就沒有進入密室,在門口逡巡,竊竊私語。楊朱,王弼,河上公,張道陵,黃元吉,穀神子,葛 玄,李道純,王夫之,嚴 復,馮友蘭。
這一檔,雖然說沒有進入密室,但是已經摸到了密室之門,只是不得其門而入。他們也只好,在門口站著,心裏面自己琢磨著,這密室裡面的寶藏到底長什麼樣呢。
一直猜啊猜。又不好說自己啥也沒看到,不然怪丟人的。所以就只能把自己琢磨出來的裡面寶藏的樣子,比划了出來。然後告訴世人,裡面藏的就是這些東西。其實呢,這些東西,都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並不是自己在密室裡面看到的。
這一檔,其實已經很高明了。他們雖然也降格來解讀了道德經,但是因為自身的格局也不是太低,所以反應的也就是自己的那個高度。雖然看不到密室的寶藏,但是能看到這些人本身的閃光點。
到了唐宋之後,一大波的內丹士,開始以丹解老。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黃元吉,算是以丹解老派裡面,比較像樣子一點的,所以勉強湊到第三檔吧。
雖然沒有進入密室,打開藏寶箱,但是已經摸到門口了,也不容易。都可以算作高人。
第四檔:票友黨
不僅沒有進入密室,更沒有打開藏寶箱。甚至,連門口都不知道在哪裡。說是門外漢,也起碼得摸到門外才有資格稱門外吧。這一檔,不知道密室在哪,不知道門在哪,只聽說有這麼個寶藏。連個藏寶圖都沒有的情況下,就瞎合計,這寶藏裡面,有啥有啥的。
人云亦云,大家都在議論這些事。很多東西,就都說的跟真的一樣了。
這一眾路人,各執一詞。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穿鑿附會。這個字解不通,就換個自己能解通的通假字。這一句解不通,就移到另一章。真本道德經讀下來,完全沒法通透,最後就開始怪起來了版本問題。認為是版本出入太多,自己才沒解好。實際上呢,任何一個版本,他們都解不好。跟版本一點關係都沒有。
任繼愈,胡適,錢穆,林語堂,梁啟超,任法融,等等。差不多都屬於這一檔。
人雖然淺,但是也不是特別的妄。所以,也不能算是太差勁。
第五檔:學院派
沒有進入過密室,沒有打開過箱子。不知道門在哪裡,連看熱鬧都不知道怎麼看。純粹的當做一個研究課題在解讀。把理解道德經,當成了工作。很多學者,身份都是哲學系的教授。受西方文化影響太深,已經和中國古典的傳統文化與思維,徹底割裂。所以根本就無法鏈接成功。
這是一種離線解讀。單機版的玩法。有些人,不可謂沒有道心,沒有熱忱,也很聰明。但是,奈何撥號連接不上。自己玩個單機版,也能玩的不亦樂乎。挺難得的。
傑出的代表,陳鼓應。糟糕的代表,李中華,李零等人。
第六襠:流俗派
這一派解讀道德經,降格的很低很低。把道德經,當成心靈雞湯,人生感悟,世故人情,雞血勵志,陰謀詭詐,商業管理,等等。把道德經,降格到了善書,弟子規一樣的下濫貨的層次。但是,這一檔,影響很大很大。也對道德經遭受普遍的誤讀曲解,負有極大的責任。名為解讀道德經,其實都是借著解讀道德經這個由頭,從自己過低的格調裡面,分泌出來一大堆的大毒草,妖書。
淺薄本身沒有錯。因為淺人雖然誤人,但是沒有故意的害人之心。但是這些人不同,他們是故意的存心要害人,他們不僅淺薄,更是一群佞妄之徒。
第七檔:妖異派
比佞妄之人更可怕的,是妖異。畢竟,再壞的人,也還是人,還沒有和人產生物種分界。但是妖就不同了,妖不是人。是迥異於人類的另一個低級物種。
妖異派的代表,是憨山,南懷瑾,奧修,空海等人。這些人的共同點,都是用愚昧落後民族的猿猴文化,來解讀通靈神秀的華夏文化。這相當於,動物園一群不是人的動物,拿著人類的圖紙,試圖造一艘宇宙飛船搞載人航天。
但是這一派,影響不管大小,都是最惡劣的。讀了他們的書,會把人變成鬼。
-----------------------------------------------------------------------------------------------最後放一個資料,道德經歷代註解本《道德經》歷代註解本_Garwe偉建議入門先通過古漢語字典(甚至Google),自己試著理解文意。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讀老子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如果讓某一種權威在你內心佔了先入為主的位置,那麼想要破除這種影響就很難了。智慧還是要靠自己的領悟。
老子一書各種版本各種解讀上百種,網上你很容易找到種種版本。多讀幾本就會發現,哲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對道德經的解讀都大同小異,並無多大差別,誰的版本沒有附會牽強之處?一旦陷入語言、邏輯、理性的解讀套路,那這本書基本讀一個月即可。這本書真正吸引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地方,其實還是它顯示出來的那種神秘主義,那些解釋不了的體驗描述,那種種千人千解的語焉不詳。老子似乎有大智慧,但這種大智慧從何而來?別跟我說他博學多才喜歡思考之類的話,因為他常說的話是反智、反語言、反邏輯的。比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比如「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也別把上述這些話用種種牽強附會的話來解釋為「作理性思考多讀書」之類。想想為什麼這本書會成為道教的核心,想想老子為什麼會推為道教的教主吧!因為他就是一個「神棍」,他真的描述了一些神秘體驗,所謂「哲學、智慧」不過是他神秘體驗的附產品。我們都不喜歡神秘主義,因為這些東西比較反常。
但是,老子一書,的確表達了某種超越語言、理性思考的體驗性的東西。
一本都沒有。
道德經只能讀原文,任何人的註解都有可能把你帶溝里。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筆者目前見過最貼近經典本意的講解,他不是依句而解,而是站在一個高度,抓住重心,然後依據材料娓娓道來的方式。王弼的《道德真經注》,深得老子「自然」的主旨,扣緊了老子哲學上的幾個重要概念,並加以闡釋,比較精闢,為研究老子的學者所推崇。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此外,還有高亨和嚴靈峰的著作也可一讀。
郭店楚簡《老子》的真相及其與今本《老子》的關係——與郭沂先生商討高晨陽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戰國楚簡《老子》(下稱簡本)與今本(主要指王弼本及帛書本)有重大的差異。今本《老子》分道經和德經兩篇,凡81章,五千餘言。簡本的內容只及於今本31章,今本66章之後的文字全無,僅二千餘字,為今本的五分之二,章序與今本亦全然不同。竹簡的整理者根據竹簡的形制,分為甲、乙、丙三組。簡本與今本具有這樣大的差異,引起了學者的關注及種種解釋。竹簡整理者說:「由於墓葬數次被盜,竹簡有缺失,簡本《老子》亦不例外。」(《郭店楚墓竹簡·前言》)郭沂先生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竹簡之間文字句義皆銜接無間,那些殘破的竹簡所缺乏的文字也可以據他本補齊,因而竹簡是完整的。(《從郭店楚簡(老子)看老子其人其書》,《哲學研究》1998年第7期。以下所引,皆出自此文,且簡稱郭文)郭文的這一看法是正確的。那麼,簡本是一部什麼性質的書?它與今本何以有如此的差異?其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郭文斷言,簡本是一部完整的《老子》的傳本;今本由簡本發展而來,它是在簡本的基礎上經後人重新修訂、編排而成;今本和簡本是兩部不同的書,簡本屬原始的傳本,為春秋時其老聃所作,而今本為戰國中期與秦獻公同時的太史儋所作,它源於老聃所作原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看法,關涉於先秦老學乃至整個先秦學術的演變史。若能成立,確如郭文所說:「歷史上的有關爭論,大致可以在這一框架下獲得合乎情理的解釋。」但郭文所提供的證據不充分,忽略了與其證明相反的史料,因此,郭文所作出的判斷並不是唯一的。如何看待簡本及其與今本的關係,還可以作出另外的解釋。
郭店楚墓出土的文獻除卻《老子》外,大部分屬於儒家的文獻。竹簡整理者根據墓葬的形制和特徵,推斷該墓年代在戰國中期偏晚,楚簡的年代下限應略早於墓葬年代。(《郭店楚墓竹簡·前言》)墓葬器中的一個漆杯底部有「東宮之幣」的刻銘。李學勤先生釋為「東宮之師」,認為墓主是楚國太子的師傅,這位太子便是後來的楚頃襄王,並斷定隨葬的文獻抄本為供太子誦讀的教材。(《荊門郭店楚簡中的〈子思子〉》,載《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陳來先生亦認為竹簡文獻為教授太子及國子的教本,並認為其中的儒家文獻是選編而成。(《郭店楚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載《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如果竹簡文獻確為教授太子而編抄的教本,則它們的編抄年代當在楚頃襄王作太子時,即在公元前324年至前229年之間。《史記·老子列傳》載有「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之語。郭文引用了這條史料,認為「這段文字明言太史儋,當然是關於太史儋的史料」,但在時間上有誤。其據《史記·秦本紀》考證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當為「百有六年」;太史儋見秦獻公,事在獻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4年,郭文還引用了《老子列傳》下面一段話:「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郭文斷定此「上下篇」就是今本《老子》,為太史儋所著,其成書的下限在太史儋見獻公時,即公元前374年。又據汪中《老子考異》函谷關為秦獻公之說,斷定今本上限不早於秦獻公元年,即公元384年。如果確如郭文所說,簡本屬春秋末期老聃所作的原本,今本為太史儋所作,那麼,從時間上看,簡本必在今本之先,即所謂「老聃本」在「太史儋本」之先。但據現存史料可知,這似乎不太可能。現存史籍多有引述《老子》之文者。這些古籍的年代多在太史儋見秦獻公之後,所引文字既見於今本,亦見於簡本。但也存在著以下情況:第一,有的古籍在太史儋見秦獻公之前;第二,有的古籍雖然晚於太史儋見秦獻公之年代,但所引述的文字可以確定在太史儋見秦獻公以前;第三,所引文字不見於簡本,只見於今本。下舉幾例。1、《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或曰」顯然是引述別人的話,而這話出自今本《老子》63章。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體現了他與老子的思想分歧。2、《說苑·敬慎篇》:「叔向曰: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這裡引述的是今本《老子》43章和76章的文字。劉向是漢代人,但叔向是晉平公時代人,與孔子同時。若劉向《說苑》所據不誤,則叔向所引老聃之語,顯然在太史儋見秦獻公之前。3、《太平御覽》卷三百二十二:「墨子曰:墨子為守,使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勝者,以強為弱,故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老子的這兩句話見於今本《老子》4章。《太平御覽》雖然年代較晚,但這段文字當是《墨子》佚文,很可能出自墨子之口而為其及門弟子所說。這說明墨子或其弟子當讀過今本《老子》。4、今傳世《文子》,過去學者多斷為偽本,系抄襲《淮南子》而成。1973年河北定縣出土的漢墓竹簡中有《文子》一書。據學者考證,此書是先秦古籍,不是《文子》抄襲《淮南子》而是《淮南子》抄襲《文子》,「《文子》雖經後人篡改增益,但不是偽本,可以作為研究文子思想的主要資料。」(李定生:《文子要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漢志》道家《文子》下班固自註:「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文子》多引老子之語,有僅見於今本《老子》而不見於簡本者。這樣的情況,僅首篇《道原》就有數條。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兵強即滅,本強即折。」「柔弱者生之干也,堅強者死之徒。」「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上述《老子》引文情況說明,早在太史儋之前,就有今本《老子》或與其相近的本子在流行,從而有力地否定了太史儋為今本《老子》作者的可能性;同時亦可以說明,簡本必不是老聃的原作,且當後於今本《老子》。我有一個大膽推測:關於《老子列傳》所說太史儋見秦獻公之事,或許「獻公」為「孝公」之誤。《秦本紀》亦說太史儋所見為「獻公」,顯然所據史料與《老子列傳》源於同處,不足為證。《老子列傳》稱太史儋見獻公在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史記集解》則引徐廣語說:「實百一十九年。」此在孝公元年,而非獻公之世。徐廣之說不是憑空虛造,當實有所據,只是史料缺佚,今人無從得知。若徐廣所說不錯,那麼,太史儋所見是孝公,而不是獻公。孝公元年即公元前361年。是年,孝公即位後,為改變秦國落後面貌,曾發布求賢令,廣招人才,商鞅就是在這年攜《法經》赴秦。孝公三年,商鞅建議孝公推行法治,受到甘龍、杜摯等儒者的反對。孝公接受商鞅的意見,決定變法,獎勵耕戰,嚴明賞罰,實行積極有為的政治。(參見《商君書新注》,山東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太史儋很可能受孝公求賢令所引而赴秦。在當時秦國變法高潮的大環境下,太史儋不大可能提倡老子無為之說,於此時作成《老子》。史書太史儋著述的記載,這是他壓根就沒有著述之故。
在《老子列傳》中,司馬遷提到老聃、老萊子、太史儋三個人。今本《老子》遂與三人關係糾纏不清。據《漢志》所載,老萊子另著他書,應排除撰作《老子》的可能性。餘下二人,郭文在斷為今本《老子》系太史儋所作時,提出四條具體理由。其一,如前文所說,據汪中考證,函谷關之設置,「實在獻公之世。」這正屬於太史儋的時代,而與老聃時代相距甚遠。其二,《老子列傳》所說的老子離周出關與同傳所說的「周太史儋見秦獻公」一事相符,當同為一人。其三,今本《老子》倡君王南面之術,其貶黜儒家之論合秦國尊法非儒的傳統。其四,春秋末年,周雖衰弱,但仍為天下共主,故老聃離周出關的理由不充分。而進入戰國,周已不是天下共主。太史聃覺察到,周的滅亡和秦的崛起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太史儋才出周入秦並為之出謀劃策。郭文的四條理據,實皆可諍。第一,汪中雖認為函谷關設於獻公之世,但又認為,「函谷之置,書無明文」,可見其說乃推測之辭。汪中又說:「當孔子之世,二崤猶為晉地;桃林之塞,詹瑕實守之。」由於函谷關地處險要,在孔子之世就被當作要塞,有人負責把守。即使當時不稱「關」,司馬遷也可據後世之名而書之。這在《史記》中,不乏例證。如,老子出生地原屬陳,當稱為陳人,但陳後為楚所滅,所以司馬遷書之為楚人。第二,如果第一條可以如此解釋,那麼,離周出關的老子也可以理解為春秋未年的老聃。第三,在秦孝公之前,秦國並沒有尊法非儒的傳統。這從前面所說的商鞅與儒者的禮法之爭可以得知。秦國尊法非儒的傾向明朗化,是從秦孝公開始的。第四,春秋末年,周室衰敗,老聃離周出關不是沒有可能。至於說太史儋覺察到周之滅亡不可避免,這有可能,但若說他覺察到秦必崛起,這是神化之。在孝公即位之前,秦在七國中屬於弱國。直至孝公實行變法,秦才突起而為強國。郭文所列舉的四條理由均難以成立,這就進一步否定了太史儋撰作今本《老子》的可能性。綜合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今本《老子》非太史儋所作,春秋時期老聃作《老子》的傳統之見不能輕易否定。不可否認,今天所見到的《老子》,不可能完全是老聃所作的原貌,肯定經過後人修飾和損益,但其基本內容及其思想傾向甚至基本結構都是由老聃確定的。那麼,為何過去人們將老聃與太史儋混為一起,弄不清究竟誰是《老子》的作者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不能排除老聃與太史儋同作過周室史官,且都有出關西遊之事。這可能是一種歷史的巧合。二,聃、儋二字音同,亦可通用。《說文》:「聃,耳曼也。」曼有長大之義。《莊子》書多稱老子為老聃。《呂氏春秋·不二》作耽。《說文》:「耽,耳大垂也。」《淮南子·地形訓》:「夸父、耽耳在其北方。」耽耳,國名,由於其民耳長大而得是名。耽耳又作儋耳。《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儋耳之國。注云:「儋耳,其人耳大下儋,垂於肩上。」由於這兩個原因,人們便把老聃和太史儋攪纏在一塊,分不清究竟誰是誰。人們分不清二人,於是《老子》的著作權是誰自然也難以分清,對此,《古史辨》時代的學者早就有人作過分析,但多把《老子》的著作年限往後推,沒有注意到上面所說的古籍引述《老子》之文的情況,也未及見到出土的古本《文子》。因此,他們分析老聃與太史儋相混的原因雖然合理,但關於《老子》著作權及其年代的結論卻是錯誤的。需要進一步追究的問題是,簡本《老子》如何形成以及是一部什麼性質的著作。我們前面說,簡本不是老聃所作,而且當後於今本《老子》,這就意味著,它理應源於老聃所作的今本《老子》。但照常理言之,某一著作在流行過程中,雖然難免發生變化,在文字數量上有所損益,在結構上有所調整,但不當變得面目全非,但簡本與今本相較卻非如此。因此,我們只能做出這樣的推斷:簡本是一個選本,它在今本《老子》的基礎上,經過重新編排而成。這一推斷,不是沒有根據的臆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郭店墓葬主人的身份是太子之師。學者普遍認為,墓葬文獻用以教授太子及國子,目的是培養他們的德行以及掌握治國的道理和方法。這說明,這些文獻不是作純學術研究之用,它頗類於今天大學裡用於教授學生的「資料選編」或「原著選讀」。如果這一推測不錯,那麼,作為太子之師的墓主就沒有必要把原作全部照錄下來。《老子》一書亦當如此。特別是書中一些深奧難識的章節、文句,就更沒有教授的必要。今本《老子》的許多玄妙之言,若「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類的文句,所以不見於簡本,其道理可能就在於此。其次,楚墓隨葬的儒家文獻,至少現在可以確定,有的就是經過篩選的篇目。李學勤先生認為,儒家文獻中,「《緇衣》、《五行》、《魯穆公》,都應屬於《子思子》。」(《荊門郭店楚簡中的〈子思子〉》)〈子思子〉為一部書,《緇衣》等篇即是選自此書。陳來先生認為,這些「教本中的儒家文獻,必是從流行的諸多子書、記、說中選編而成的,或者就是當時流行的一種選編本。」(《郭店楚簡之〈性自命出〉》)既然儒家文獻可以是選編而成,那麼,就沒有理由懷疑簡本《老子》也是選編而成,是一種選編本。複次,從簡本《老子》自身看,亦不難發現選編的跡象。第一,竹簡的形制存在三種類型。簡本《老子》的文字並不多,即兩千餘字。倘若它為全本,似當一氣錄成,而不應有這種差異。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為教授的需要,分三時抄錄而成,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樣子。丙組僅270字,形制和書體與《太一生水》一樣。竹簡整理者認為,二者可能原來合編為一本。(《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由於丙組錄於最後,且文字最少,不足以獨立成冊,所以與《太一生水》編排在一起。第二,從簡本的內容看,乙、丙兩組文字對甲組起著補充的作用。郭文認為,「簡本《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守道歸朴。」守道歸朴既關涉於治國之道,也是涉於持身之道(郭文沒有強調這一點)。郭文依據這一理解,把甲組文字概括為何為守道歸朴及其根據、途徑、效果四層義理。由於文繁,茲不具引。我想指出,郭文的概括是正確的,但對這四層義理的層次可以調整。郭文所說的第一層義理、即何為守道歸朴可以照舊。第二層義理,即守道歸朴的根據與為道可析之為二:一為根據,二為為道。為道屬提升精神境界的方法或途徑,與守道根據在義理上有別,因此,分為二層為妥。郭文所說的第三、四兩層義理,即如何使民守道歸朴和守道歸朴的效果,實際都是落在效果上講,但所蘊含的義理各有側重。前者重在論聖人抱朴守道,則有無不為之事功,屬治國問題。後者重在論主體自我守道歸朴,有合道之境界,則可以保持真性,獲無不為的心靈,即自由的心靈,此屬持身問題,依此,甲組文字的義理可以概括為何為守道、守道根據、為道之方、體道之事功及體道之心境。需要指出,甲組文字並沒有嚴格遵循這一邏輯程序,其間的義理也有歧出間雜之處,但總體不外於此。這就是說,甲組在義理上大體是自成系統的。這就提出一個問題:何以再需要乙、丙兩組的文字。顯然,簡本作者在編成甲組篇章之後,認為其義理尚未有盡處,需要作進一步的補充。乙組文字對應於今本的59章、48章上、20章上、13章、41章、52章中、45章、54章,其要義是論持身之道,講「為道」之方,目標是歸朴返真,達於道境,實現心靈的自由,這顯然是接著甲組的最後一層義理講。丙組對應於今本17章、18章、35章、31章中下、64章下,其要義是論治國之道,當緊握大道而不失,才能實現「成事遂功」的政治效果,這顯然是接著甲組的第四層義理說。合簡本的形制和內容觀之,簡本的作者刻意對今本《老子》進行了選擇,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先從今本中篩選了部分章節,後來又逐步補充進來一些章節,形成了與今本大異的簡本。至於簡本的章序與今本之所以有異,這是由於簡本的作者對今本進行了重新編排之故。照郭文的解釋,簡本是原本,今本是後人在簡本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重編、增補而成的。但這裡有個問題難以解釋。簡本的內容大體是前後相接、系統有序,而今本在整體上雖然思想一貫,但各章之間卻往往是義理不接,混雜而不連貫。觀今本比簡本多出的章句文字,既與簡本的基本精神相合,而且其中有的章句義理玄妙精深,必出自大手筆,決不可能對簡本的義理混然不解。照此推想,今本作者當遵循簡本的義理層次而予以推衍、發揮,不當出現今本的無序狀況。這說明,郭文所作的推斷難以成立。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簡本源於今本,當然,老聃所作的《老子》,有可能流傳著兩個章序不同的本子。一種本子與簡本章序相同,簡本即據此本而成。但現在尚缺乏這方面的史料作依據,而相反的情況卻存在著,如帛書《老子》的章序同於今本而異於簡本。因此,較為合理的解釋是,簡本的作者根據自己對《老子》的理解和現實需要,對今本進行了有目的剪裁併予以重新編排。可是在重新編排時卻出現了問題。例如,甲組中「為之者敗之」到「而弗能為」一段和「其安也」到「(始於)足下」一段,中間相隔而不相接。這兩段在今本中原都屬於64章的文字,並且前一段在後,後一段在前,二者前後銜接。今本64章,先講在事物處於安靜、未兆、質樸、初變的始源狀態,易於處理,接著強調「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然後又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等語為喻,再次凸顯把握事物始源狀態的重要性,爾後引出「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之論。其義理條貫,天衣無縫。可是,在簡文中,今本原文變成了兩段,遂使「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簡本甲組後句作「此亡敗事矣」)一語無從著落,變得使人難以理解。這可能是由於簡本作者對原文的義理不盡理解,所以在重新編排時,出現了這一失誤。簡本與今本的章序不同,可以進一步說明簡本確是今本的選編本。至此,可以清理一下我們的看法:第一,今本《老子》屬春秋末期的作品,為老聃所著;第二,簡本源於今本《老子》,是一個選編本。老聃作《老子》,這不是我的發現,學術界早有人這樣看。但這一點很重要,這是第二個結論能否成立的前提。第二個結論是我的推測,說明了在簡本《老子》與今本《老子》關係上,存在著與郭文所說的全然不同的另一種可能性。在老學研究問題上,這種可能性排除了郭文所說的簡本的出現,能夠在他理解的「框架下」解釋「歷史上有關爭議」的評判。但簡本確實是至今所見到的有關《老子》的最古老的資料,文字也有優於今本之處,它可以彌補今本的某些不足。僅此而已。至於這兩種可能性,究竟何者為真,需要依靠新資料的發現而加以證明了。(《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3期)所有道德經的註解其實都是在講自己的思想
研究老子歷代書目舉要
一、先秦至六朝
1.李零:郭店竹簡校讀記 2.馬王維漢墓帛書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3.韓 非 《解老、喻老》 4.河上公 《老子章句》(四部叢刊)本 5.河上公 《老子道德經》(四部叢刊)本 6.嚴 遵 《道德真經指歸》(《道藏》本) 7.王 弼 《道德真經注》 8.王 弼 《老子道德經注》(《諸子集成》本) 9.穀神子 《老子微旨例略》 10.穀神子 《道德指歸論注》 11.王羲之 《道德經貼》 12.葛 玄 《老子節解》 13.顧 歡 《道德真經註疏》 14.無名氏 《道德真經次解》(遂州龍興觀刻經碑木) 15.《六朝寫本殘卷》(敦煌庚本) 有關古籍《莊子》、《呂氏春秋》、《史記》等書。二、初唐至五代
1.陸德明 《老子音義》 2.魏 征 《老子治要》 3.傅 奕 《道德經古木篇》 4.顏師古 《玄言新記明老部》 5.成玄英 《道德經開題序訣議疏》 6.李 榮 《道德真經注》 7.李 約 《老子道德真經新注》 8.景 龍 《道德經碑》 9.開 元 《御注道德經幢》 10.唐玄宗 《御注道德真經》 11.唐玄宗 《道德真經疏》 12.廣 明 《道德經幢》 13.景 福 《道德經碑》 14.馬 總 《老子意林》 15.王 真 《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 16.陸希聲 《道德真經傳》 17.杜光庭 《道德真經廣聖義疏》 18.強思齊 《道德真經玄德纂疏》 19.喬 諷 《道德經疏義節》 20.唐 人 《唐人寫本殘卷》三、兩宋至元代
1.宋 鸞 《道德篇章玄頌》 2.王安石 《老子注》 3.陳景元 《道德真經藏室篡微篇》 4.呂惠卿 《道德真經傳》 5.司馬光 《道德真經論》 6.蘇 轍 《老子解》 7.陳象古 《道德真經解》 8.邵若愚 《道德真經直解》 9.程 俱 《老子論》 10.葉夢得 《老子解》 11.時 雍 《道德真經全解》 12.程大蛙 《易老通言》 13.員興宗 《老子略解》 14.李 霖 《道德真經取善集》 15.黃茂材 《老子解》 16.寇質才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 17.呂祖謙 《音注老子道德經》 18.葛長庚 《道德寶章》 19.彭 耜 《道德真經集注》 20.趙秉文 《道德真經集解》 21.董思靖 《道德真經集解》 22.李嘉謀 《道德真經義解》 23.林希逸 《老子口義》 24.龔土咼 《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 25.范應元 《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26.劉 驥 《老子通論語》 27.曹道沖 《老子注》 28.宋徽宗 《御制道德真經》(《道藏》本) 29.李 榮 《榮道德真經義解》(《道藏》本) 30.趙至堅 《道德真經疏義》 31.李道純 《道德會元》 32.劉辰翁 《老子道德經評點》 33.鄧 琦 《道德真經三解》 34.劉惟永 《道德真經集義大旨》 35.杜道堅 《道德玄經原旨》 36.景 礻右 《甘肅天真觀道德經幢》(《石本》) 37.麻沙本 《老子道德經》(《刻本》) 38.趙孟兆頁 《老子道德經》 39.張嗣成 《道德真經章句訓頌》 40.陳致虛 《道德經轉語》 41.吳 澄 《道德真經注》 42.林至堅 《道德真經注》 43.何道全 《老子道德經述注》 44.蔣融庵 《道德真經頌》 45.陶宗儀 《老子》四、明代
1.明太祖 《御注道德真經》 2.危大有 《道德真經集義》 3.薛 蕙 《老子集解》 4.張洪陽 《道德經註解》 5.釋德清 《老子道德經解》 6.朱得之 《老子通義》 7.王 道 《老子億》 8.陸長庚 《老子道德經玄覽》 9.沈 律 《老子道德經類纂》 10.王 樵 《老子解》 11.李 贄 《老子解》 12.張登雲 《老子道德經參補》 13.沈一貫 《老子通》 14.林兆恩 《道德經釋略》 15.陳 深 《老子品節》 16.徐學漠 《老子解》 17.王一清 《道德經釋辭》 18.彭好古 《道德經評點》 19.歸有光 《道德經評點》 20.祝世祿 《老子奇評》 21.陳繼典 《老子道德經參補》 22.孫 《老子評註》 23.鍾 惺 《老子文歸》 24.鍾 惺 《老子文歸》 25.陶 望 《梅閣望老子解》 26.趙 亮 《老子譯註》 27.洪應紹 《道德經篇》 28.龔修默 《老子或問》 29.潘基慶 《道德經解》 30.郭良鞠 《老子道德經齋解》 31.陳仁湯 《老子奇賞》 32.程以寧 《太士道德寶》 33.頤湯疇 《道德經解》 34.吳勉學 《校老子道德經》 35.方宇惠 《南寧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經》五、清代
1.王夫之 《老子衍》 2.顧如畢、孫承擇 《道德經參補註釋》 3.張爾鼓 《老子戰略》 4.馬 馬肅 《老子》 5.德 玉 《道德經順石朱 》 6.傳 山 《老子解》 7.宋常星 《道德經講義》 8.花 尚 《道德經眼》 9.徐永礻右 《道德經集注》 10.郭乾泗 《老子元翼》 11.徐大椿 《道德經注》 12.紀 昀 《老子道德經校訂》 13.黃文運 《道德經訂注》 14.盧文紹 《老子音義考證》 15.畢 沅 《老子道德經考考異》 16.姚 鼐 《老子章義》 17.鄭 環 《老子本義》 18.倪元坦 《道德經參注》 19.紀大奎 《老子約說》 20.任兆麟 《老子述記》 21.吳 鼐 《老子解》 22.潘靜觀 《道德經妙門約》 23.汪 中 《老子考異》 24.王 昶 《校老子》 25.鄧 日亘 《道德經輯注》 26.江有誥 《老子韻讀》 27.嚴可均 《老子唐本考異》 28.洪頤煊 《讀老子叢錄》 29.清陽子 《道德經注義》 30.王念孫 《老子雜誌》(《讀書雜誌》內) 31.李涵虛 《道德經注釋》 32.魏 源 《老子本義》 33.宋翔鳳 《老子章義》 34.吳 雲 《老子道德經幢殘石校記》 35.陳 澧 《老子注》 36.俞桓越 《老子平議》(《諸子平議》) 37.高延第 《老子證義》 38.陶鴻慶 《讀老子札冖》 39.易順鼎 《讀老札記》 40.吳汝綸 《點勘老子讀本》 41.郭 諧 《老子識小》 42.滕雲山 《道德經淺注》 43.嚴 復 《老子道德經評點》 44.孫詒讓 《老子校語》 45.文廷式 《老子校語》 46.陶邵學 《校老子》 47.於 累 《老子校書》 48.鄧延楨 《從硯齋筆記》(卷三) 49.徐 鼎 《讀老子雜釋》(讀書雜釋本卷十二) 50.易佩紳 《老子解》六、民國以來
1.劉鼎和 《新解老》 2.張之純 《評註老子菁華》 3.張其淦 《老子約》 4.故薇元 《道德經達話》 5.區大典 《老子講義》 6.馬其昶 《老子故》 7.田 潛 《篆文老子》 8.楊樹達 《老子古義》 9.羅振玉 《老子道德經故事異附補遺》 10.羅振玉 《老子殘卷六種》 11.羅振玉 《敦煌本老子義殘卷 12.蔡廷干 《老解老》 13.吳承仕 《老子音義辯證》 14.馬敘倫 《老子校詁》 15.江希張 《道德經白話解說》 16.徐紹禎 《道德經述義》 17.支偉成 《老子道德經》 18.程辟金 《老子哲學研究和批評》 19.郎擎霄 《老子集解》 20.奚 侗 《老子集解》 21.羅運賢 《老子余誼》 22.曹聚仁 《老子集注》 23.高岳岱 《新式標點老子道德經》 24.陳 柱 《老學八篇》 25.陳 柱 《老子》 26.陳 柱 《老子集訓》 27.丁福保 《老子道德經箋注》 28.李繼煌 《新解老》 29.王重民 《老子考》 30.錢基博 《老子道德經解題及其讀法》 31.王 力 《老子研究》 32.陳登氵解 《老子今見》 33.李 翹 《老子古注》 34.高 亨 《老子正詁》 35.孫思日方 《老子政治思想概論》 36.蔡尚思 《老墨哲學人生觀》 37.江俠奄 《譯老子原始》 38.繆爾舒 《老子新注》 39.胡懷琛 《老子學辨》 40.丁惟魯 《道德經》 41.胡哲敷 《老莊哲學》 42.汪桂年 《老子通注》 43.錢 穆 《庄老通辨》 44.於省吾 《老子新證》(在《諸子新言》內) 45.何士驥 《古本道德經校刊》 46.余嘉錫 《四庫提要老子注辨證》 47.蔣錫昌 《老子校詰》 48.王恩洋 《老子學案》 49.勞 健 《老子古本考》 50.張默生 《老子章句新釋》 51.嚴靈峰 《老子章句新編》 52.嚴靈峰 《老子眾說糾繆》 53.嚴靈峰 《老莊研究》 54.嚴靈峰 《老子知見書目》(合在《老列庄三子》內) 55.嚴靈峰 《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56.嚴靈峰 《老子達解》 57.葉玉麟 《白話句解老子道德經》 58.肖天石 《老子哲學闡微》 59.陸世鴻 《老子現代語解》 60.張純一 《老子通釋》 61.許大同 《老子哲學》 62.張起鈞 《老子》 63.譚正璧 《老子讀本》 64.朱謙之 《老子校釋》 65.任繼愈 《老子今譯》 66.吳 康 《老子哲學》 67.饒宗頤 《老子想爾注校箋》 68.楊興順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 69.王寒生 《老子道德經注》 70.何釒監 宗 《老子新繹》 71.梁容岩 《老子的流傳與註解》 72.楊柳橋 《老子譯話》 73.羅根澤 《老子選注》 74.車 載 《論老子》 75.程兆熊 《老子講義》 76.徐復觀 《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77.李慈銘 《訂老子》 78.吳靜宇 《老子義疏注》 79.鍾應梅 《老子新詮》 80.趙文秀 《老子研究》 81.唐子長 《老子重編》 82.田干吾 《老子》 83.吳常熙熙攘攘 《老子正義》 84.肖純伯 《老子道德經語釋》 85.葛連祥 《老子會通》 86.紀敦詩 《老子正解》 87.封思毅 《老子述解》 88.龔樂群 《老莊異同》 89.王 淮 《老子探義》 90.余培林 《新譯老子讀本》 91.周紹賢 《老子要義》 92.蔡明田 《老子的政治思想》 93.胡寄窗 《道家的經濟思想》 94.童書業 《老子思想研究》 95.錢鍾書 《老子王弼注》(在《管錐編》內) 96.金容活 《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 97.容肇祖 《王安石老子注輯本》 98.嚴靈峰 《老子崇寧王注》 99.嚴靈峰 《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 100.嚴一萍 《帛書竹簡》 101.鄭良樹 《竹簡帛書論文集》 102.許抗生 《帛書老子註譯與研究》 103.張松如 《老子校讀》 104.復旦大學哲學系 《老子注釋》 105.哲學研究編輯部 《老子哲學討論集》 106.梁啟超 《老子哲學》 107.高 明 《帛書老子校正》 108.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 109.胡 適 《老子校》 110.林語堂 《老子的智慧》 111、陳鼓應《老子注釋與評價》 112、朱謙之《老子校釋》 七、國外學者 1.大田晴軒 《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2.東條一堂 《老子王註標識》 3.武內義雄 《老子原始》 4.武內義雄 《老子之研究》 5.武內義雄 《譯註老子》 6.狩野直喜 《老子河上公注跋》 7.福永光司 《老子》 8.木村英一 《老子之新研究》真乃是車拉船載浩如煙海也。有幾人能竟讀,精讀?而他們之間,許多觀點,都在以己是而他非。芸芸眾生的我們,以誰是為憑?河上公的不錯,但是呢,是黃老道的。呃,王的就不說了,貴在簡略。可以看看碧虛子陳景元的。陳鼓應的強力推薦。我貧道稽首了!
一千個人讀道德經會有一千種自己獨特的感受
最近看到一本新上架的解老著作《老子旨歸》,就姑且買了一本,結果令我大吃一驚,深有「相見恨晚」「夕死可矣」之味道!此書解老,注重從《老子》原文中前後尋找印證而非無端生髮理解,文理可觀,前後遁通,將《老子》定位為帝王說(王道),一方面令那些指責老子思想消極、教人無為的誤解不攻自破;另一方面,這接通了《老子》中一些看似前後矛盾的地方,由此而言,《老子旨歸》更近《老子》原旨,也更得真義。作為頂尖的老學方家,何宗思先生看完《老子旨歸》後,也會感嘆「前無古人,冀有來者」,可見何先生也是自愧不如的。個人覺得,就算是將《老子旨歸》和王弼的《老子指略》、《老子注》河上公的《河上公章句》放在一起,也毫不遜色。所以,不管你選什麼,《老子旨歸》是不可錯過的一部解老著作。
王陽明集道家,儒家,佛家之大成,融會貫通,渾然一體,知行合一的體系把道德經的無為而無不為落到實處。
鄢聖華《老子旨歸》是首選,對比幾個版本,本書將過去已有的解讀有矛盾的地方都打通了。
用自己的心讀:)。老子一開始就用了最好的語言。這書越看別人的理解,越懂不了
王弼的就不說了,我覺得任繼愈的也不錯,《老子繹讀》
為什麼沒人說,蘇轍的&<老子解&>那,可能大家的格調太高,所謂天無二道,道不遠人,陶淵明也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看了下答案,這個問題反而成了每個人的正統之爭,又有何用,無意於後來人,現在想讀一下前面推薦的&<老子旨歸&>和&<新解老子&>了。三國時曹操注孫子兵法,王注老子,宋時,蘇轍又新注二書,曾經讀孫子兵法時,蘇的註解感覺寥寥,讀老子時,卻又驚為天人之感,上接百家,下啟心學,個人甚是喜歡。蘇轍這個人,可謂同塵而寶其真,被褐懷璧。給後來人參考吧。
清朝以後的註解翻譯不要讀,個人覺得比較好的是王弼註解,李道純的道德會元,很多地方以道德經解道德經,以後解前,以前解後。需要精讀幾遍後才能讀的書。
易中天寫了本,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別說他沒學識,我研究了這麼多年年都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這本書很好看,再也找不出更好看的史學書了,連黃仁宇的書都不能。主要說了諸子百家的東西,這書不薄,是大歷史的角度,關於道家的很可觀,也非常深刻。再次提一個觀點,研究思想學說不該膚淺得停留在一句一句翻譯的基礎上 ,而是像老子一樣,有種博大的視角,觀察背後的道 ,是根本的東西。易中天無疑是有這種觀點。當然我覺得,不對比著其它學說,很難理解道家。另外,我建議最好看原版,翻譯版老喜歡從道德政治的角度翻譯,在上個世紀,翻譯還是比較精準,最近的翻譯就慘不忍睹,不忍直視,壓根就不是哲學,而是成功學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教能流出四阿含經,道教卻沒有流出老子說法時的記錄,而只有道德經攝總?
※當代中國有沒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為什麼今時今日的中國出現不了《道德經》《論語》?《道德經》又是怎麼寫出來的?
※怎麼看待自己討厭的人?
※熟背古典書籍如《道德經》《論語》,就算似懂非懂;隨著時間和經驗積累,真的會慢慢理解透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