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支持十字軍東征的動力是什麼?
在alevel歷史卷子里看到的一個問題,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最終獲得了勝利, 他們的動力到底是為了收復聖地,拯救東方的信徒,還是其他因素呢?
我想,十字軍東征,打通商路,始終是全世界人民有意無意更願意去忽略的事實,美軍現在保持七大艦隊,八小時到場的熱點干預戰略,也不過就是保持商路暢通嘛,甚至保持跨太平洋、大西洋海底光纜的暢通。
你刷著知乎,故意忽略這些,我知道,你們是故意怕美國驕傲了找你再收錢。謝不邀,作為歷史愛好者,我來拋磚引玉一下
首先十字軍東征如題主所說,絕不是單純的軍事行動。
而征討目標也不都只是穆斯林世界,甚至目的地不都是耶路撒冷。例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甚至攻佔並屠城了同屬基督教世界的君士但丁堡。
雖然最初十字軍東征確實是為了收復聖地,雖說從七世紀開始阿拉伯帝國就控制了耶路撒冷,但是宗教政策相對寬容,基督徒和猶太人並沒有失去太多宗教權利。但是從11世紀初法蒂瑪王朝搗毀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當塞爾柱帝國在1071年曼齊克特戰役勝利後佔領了大量拜占庭領土,包括聖城耶路撒冷(幾年後從法蒂瑪王朝)。整個基督教世界籠罩在被伊斯蘭教威脅下,聖城在天主教徒心中有無上的地位。當拜占庭帝國失去大部分領土以後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兵源,而曼齊克特戰役慘敗以後軍事實力受到重創。而1054年東西教廷大分裂以後,所以十字軍東征之前西歐基督教世界並沒有伸出援手。而塞爾柱帝國對耶路撒冷的佔領極大刺痛了教廷和教徒的神經。其中還有一個觀點,這是當時教宗烏爾班二世的宗教野心,通過東征來對拜占庭或者說東正教施加更大的宗教影響力。這是來自東方的誘因。
我們再看西歐內部,封建體制內結構固化,領主騎士們建功立業心切,而收復穆斯林土地甚至光復聖城簡直是無上功績,而東部黎凡特地區又有極其富饒讓人眼花繚亂的戰利品(至少是他們這樣認為),農民階級不滿現狀,也希望去東方找到人生突破,至少是可以朝聖吧。而在此之前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敘任權鬥爭中在神學理論上將皇帝的征伐合法化,也就是使教宗獲得了以基督教世界名義徵召軍隊或者說騎士,來討伐基督的敵人。
而事實上,每次的十字軍東征都有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國王皇帝們甚至是教皇各懷鬼胎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舉兩個例子。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不合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德烈一世(強行打個廣告,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國,想必大家第三帝國都知道是哪個,首都在德國一個美麗的小城德荷比三國交界處,亞琛,這裡不光有我的母校RWTH亞琛工大,連續32代羅馬皇帝加冕處,是德國第一個被稱為王城Kaiserstadt的城市,還有天然溫泉和眾多歷史景點,非常值得來玩)在行軍途中,腓德烈一世死了,腓力二世直接就撤了,留了理查一世一家孤軍奮戰一位伊斯蘭世界最偉大將領之一——薩拉丁,最終各有勝負,因為英格蘭內亂而匆匆達成了停戰協議後回國,而理查一世在此贏得了彪炳千古的美名——「獅心王」。而獅心王在回國途中被巴本堡王朝奧地利公爵奧波德五世抓獲,後來轉交新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之手,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和英格蘭有西西里的領土繼承糾紛,最終在英格蘭繳納了15萬馬克巨額贖金後獅心王才回國,由此可見他是多麼受英格蘭人民愛戴,在東征消耗了大量國家財富以後還願意出錢贖回他。第二個例子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由當時的教皇英諾森三世動員,威尼斯共和國無比精明敏銳的盲眼總督恩里科·丹多洛利用這次十字軍東征拔掉了匈牙利王國控制的眼中釘肉中刺——扎達爾,自己的經濟血脈海上貿易競爭對手,因為威尼斯雖然船多而精通造船術,但是軍事實力不夠,而威尼斯因為這次行動又被教皇英森諾三世絕罰,開除了教籍。
寫了這些只是想說,十字軍東征不是單純的軍事行為,也不止是軍事政治宗教行為,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糾葛,但是歷史也是因此才有趣,不是嗎?
PS:威尼斯和拜占庭這夾縫政治真心玩的溜,佩服
最後附上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的動員演講(他是個法國貴族),來感受一下當時的社會氣氛
然後給我的專欄打個廣告:優雅又野蠻的動力——航空發動機
「正為大家所知,一個來自波斯的民族,塞爾柱土耳其人已經入侵我們東方兄弟的國家,他們一路攻到地中海,直到布拉·聖喬治,在羅馬尼亞,突厥人七次攻打基督教徒,七次獲勝,又侵佔了我們的聖地——耶路撒冷,他們在大肆蹂躪上帝的國度,毀壞基督教堂,擄殺虔誠的上帝子民,污辱貞潔的婦女,貪婪地飲著受洗兒童的鮮血。
如果讓那些魔鬼的奴隸統治主所信任的子民,那將是件多麼令人羞恥的事。如果你們仍然無動於衷,上帝的信徒就會在這次入侵中犧牲更多,所以我要勉勵你們,也懇求你們——不是我,是主親自勉勵你們,基督的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之人,乃至所有騎士、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予以東方基督教徒援助。把兇惡的民族趕出我們的領土,我告訴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場的人:這是主的旨意。讓我們投入一場神聖的戰爭——一場為主而重獲聖地的偉大的十字軍東征吧!讓一切爭辨和傾軋休止,登上赴聖地的征途吧!從那個邪惡的種族手中奪回聖地吧!」那個地方(耶路撒冷),如同《聖經》所言,是上帝賜與以色列後嗣的,遍地流著奶和蜜,黃金寶石隨手可拾。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豐富超過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個充滿歡娛快樂的天堂。
我們這裡到處都是貧困、飢餓和憂愁,連續七年的荒年,到處都是凄慘的景象,老人幾乎死光了,木匠們不停地釘著棺材,母親們悲痛欲絕地抱著孩子的屍體。東方是那麼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呢?」一個遭人蔑視,受撒旦支配的墮落民族,若是戰勝了一心崇拜上帝,以身為基督教徒而自豪的民族,會是多大的恥辱啊!如果你們找不到配得上基督教徒這個身份的士兵,主該怎樣責備你們啊!讓那些從前十分兇狠地因私事和別人爭奪的人,現在為了上帝去同異教徒戰鬥吧! ——這是一場值得參加,終將勝利的戰鬥。不要因為愛家庭而拒絕前往,因為你們應愛上帝勝於愛家庭;不要因為戀故鄉而拒絕前往,因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為有財產而拒絕前往,因為更大的財富在等待著你們。」讓那些過去做強盜的人,現在去為基督而戰,成為基督的騎士吧!讓那些過去與自己的親朋兄弟爭戰不休的人,現在理直氣壯地同那些褻瀆聖地的野蠻人戰鬥吧!讓那些為了微薄薪水而拚命勞動的人,在東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恆的報酬吧!身心交瘁的人,將會為雙倍的榮譽而勞動,他們在這裡悲慘窮困,在那裡將富裕快樂。現在他們是主的敵人,在那裡將成為主的朋友!」毫不遲疑地到東方去吧!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等待,趕緊回去料理好事務,籌備足經費,置辦好行裝,於冬末春初之際,奮勇地踏上向東的征途!」
本著主賜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布:凡參加東征的人,他們死後的靈魂將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煉獄中經受煎熬;無力償還債務的農民和城市的貧民,可免付欠債利息,出征超過一年的可免納賦稅。凡動身前往的人,假如在途中,不論在陸地或海上,或在反異教徒的戰爭中失去生命的,他們的罪愆將在那一瞬間獲得赦免,並得到天國永不朽滅的榮耀。」向著東方出發吧!不要猶豫,不要彷徨,為榮耀我主,去吧!」
對於這種長時間、多次數、大規模的戰爭,很難用單一或簡單原因來說清楚。
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從總體上必須是由一個絕大多數人都相信的高尚信念來形成凝聚力(自私無法形成凝聚力),而在行動上又必然會參雜著具體人的意志。最初極大部分人是因為信仰,後面教廷影響力弱了很多人就不願意幹了。
教皇是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以及提高後世的威望沒事找事就會號召一下人們去東征。國王樂意干是因為能從東方獲得巨額的財富。騎士們樂意干是為了滿足他們好戰的願望,省的他們沒事找事在自己國家裡打一架,整個國家亂七八糟的。平民們樂意干純粹是太傻被騙了,宗教狂熱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常見的。還有就是教廷宣稱殺死異教徒是無罪的,參與東征能赦免所有罪孽。歡迎大家指出錯誤,有段時間沒去翻資料都有點忘了_(:зゝ∠)_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教皇說了參加十字軍東征的人能得到救贖。對於中世紀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處。以至於第一支到達東邊的隊伍是農民組成的隊伍。對他們來說反正在哪兒都活不下去還不如去參加聖戰進天堂。這種宗教上的理由對動員來說是很有效的。
電影《天國王朝》裡面,主角巴里安參加十字軍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他被逼無奈殺了主教大人(貴族),被當地領主(他叔叔)判了死刑,為了逃亡。
二、他老婆自殺了,根據天主教教義,他妻子要下地獄永世不得超生,除非他代妻子去贖罪,也就是去耶路撒冷耶穌受難處請求寬恕。
三、他失散多年的父親告訴他的:一個法國的貴族來到耶路撒冷王國可能會一貧如洗,一個一貧如洗的人來到耶路撒冷王國可能會成為貴族。十字軍佔領的大量城市需要領主受封。機會之地,和新大陸一樣,當時歐洲階級固化嚴重。參加東征是你從老百姓變貴族的唯一上升通道(就跟中國人都擠破腦袋科舉高考的原因一樣)。
所以,犯罪需要逃亡的,捍衛主的信仰的,需要主來寬恕的,需要上升通道的,都加入了東征大軍,而且很賣命。推薦閱讀:
※哪些電影可以幫助我了解歐洲的近代歷史(尤其是16-19世紀)?
※歐洲有人信佛嗎?那他們所看的佛經是如何翻譯成英文的?意思會被曲解嗎?
※如何評價近年歐洲英法荷奧丹匈希等國的極右和反歐盟傾向?
※歐洲為何會有百年戰爭八十年戰爭這種長期的戰爭?
※古保加爾人既是回鶻仆固,又是匈人附庸,也就是說他和匈奴、匈人都有關係,那能否證明匈奴和匈人存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