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知不受後有」?

這幾天瀏覽關於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分歧的問題,發現爭論的焦點在於大家對涅槃的理解不同,更詳細的說就是十二因緣還滅門中「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雜阿含經·590)。那麼阿羅漢證涅槃後還有五蘊嗎?是灰身滅智還是可以有應化身?

本問題無關「大乘非佛說」,只是希望了解各部派對於十二因緣的理解。如果是支持灰身滅智,那麼證阿羅漢果沒有入涅槃的阿羅漢,貪愛已滅盡,為何還有五蘊呢?如果是支持還有應化身,那麼無明滅後應化身出現的緣起是什麼呢?能不能請各位老師答題的時候附上經論原文,對阿含經、巴利三藏、阿毗達摩等不是很熟悉……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四聖諦,涅槃是按照佛陀教法滅苦後的結果。在佛陀教法中,由於貪愛集起苦,所以涅槃的直接定義就是貪愛滅盡:

羅陀!因為,渴愛的滅盡即是涅槃。

——相應部23.2經

以渴愛的捨棄,像這樣被稱為涅槃。

——相應部1.64經

比丘!『調伏貪、調伏瞋、調伏癡』,這是對於涅槃界的同義語,煩惱的滅盡被這樣稱為。

——相應部45.7經

一個貪愛無餘滅盡的有情,無論是把他懟到天人界還是地獄、餓鬼、畜生,他都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生氣,即無嗔;也不會因為貪愛的滿足而產生快樂(前提是你能夠把他懟到三惡道的話)。所以純粹的涅槃與五蘊是否繼續存在並沒有直接關係,無論阿羅漢活著還是死了,貪嗔痴都已經滅盡無餘,涅槃都已經達成。

根據十二緣起,由於貪愛的滅盡,所以愛-取-有-生-死的鏈條已經被斬除,即:由於貪愛的滅盡無餘,五蘊消失了繼續增長的動力,五取蘊滅盡導致出生現象不可能發生,故未曾發生的老死也不會發生。所以佛、辟支佛、阿羅漢涅槃後,必然不受後有,即不會以任何形式再次出現在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中。


貪愛與五蘊的關係是這樣的:

五蘊是相互依存而生的,識緣名色,意思是由於識的存在,導致名色法的存續;而名色法中的行是集起識的直接原因,行配合六入,識必然會集起。同樣的道理,當識或者名色其中之一滅盡無餘,那麼另一也就喪失了存在的依據,從而也就無從存續了。

貪愛緣於受引發,其根因是無明,即對念處的集起、消散的特性沒有透徹的了解(遍知)。為了滿足貪愛的行為被稱為取。站在有身見的角度,取就是對外物或者自身感受的執著追求;站在緣起的角度,取就是五取蘊,即五蘊的存續和增長。這種無明導致的……六入-觸-受-愛-取-有……,在禪修中是必然要觀察的(為了驗證禪修成果以及防止放逸而導致惡行):

這裡,比丘了知眼,了知色,了知緣於這兩者生起的結縛,如其未生起結縛之生起而了知,如其已生起結縛之捨斷而了知,如其已捨斷結縛之未來不生起而了知。

——長部22經

本質上,貪愛引發的取是行的動力,行是取的體現。然而取不完全等於行。佛、辟支佛、阿羅漢斷除了貪愛,但是有身、語、意三行,依然會尋伺、呼吸、想受,依然會吃飯睡覺拉屎放屁講經禪定回憶,看到有人成就也會高興,被針扎一下也疼(然而阿羅漢因為無聊自己翻個美劇看,這是不可能的);只是由於貪愛的滅盡無餘,導致嗔的永遠不集起,煩惱和苦不再具備出現的可能。所以佛、辟支佛、阿羅漢是有行-識-名色-六入-觸-受-厭離的,只是這時候的行由於完全沒有了取的成分和支撐,所以被稱為梵行、清凈行。這種行完全來自現存的名色法集起的六入,而這現存的名色法是緣於過去的無明而有的。就好比是一個停止踩油門的大汽車依然會行駛,然而當滑行完最後一段時自然會停止一樣,佛、辟支佛、阿羅漢在名色滅盡後,由於行的無餘滅盡,最終識無餘滅盡。

當修行者在某一刻遍知念處的集起、消散、樂味、過患和厭離後,他會檢查到貪愛的滅盡,會觀察到來自念處的未升起的縛結永不再升起。此時他將會升起「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的念頭。這是從有學聖者跨越到阿羅漢的標誌,也意味著不死之門的開啟。


這裡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是十二緣起的「有」?

觀察中觀強調「空」的概念以對抗說一切有部的「有」,可知在中觀的語境下,諸法空相就是不生不滅,那為什麼會「有」呢?如果「有」,那在哪有?

回到十二緣起,可知有的前提是取,取的前提是愛,而愛的根源是無明。可知所謂「有」就是因為無明心不見緣起,而執取五蘊是我、是我所,故作為自性實體的「我」,即印度宗教所說的靈魂atman在心中被構建而存在了。即「有」=被錯誤執著的「我」在心中存在。

那麼阿羅漢的「不受後有」就是不再錯誤執著五蘊是我、是我所有。


師兄,贊一個。

【他將會升起「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的念頭。】。

阿羅漢沒有死與不死的分別。

阿羅漢已經進入涅槃。涅槃·我們只知道是一種存在。

涅槃是什麼,凡夫是無法言說的。

涅槃,肯定不是大乘佛經菩薩述說的故事那樣。

阿羅漢道,才是佛祖原始佛學宣講的目標,阿羅漢道是解脫道,是心識的解脫。

心識已經解脫,哪裡還有業力存有,那裡還有輪迴存有!

【能不能請各位老師答題的時候附上經論原文,對阿含經、巴利三藏、阿毗達摩等不是很熟悉……】

你真是有心人,好。

請讀經。


==================================================================

阿羅漢止息業力 十二因緣 身受心不受五根無取 心解脫不受後有 離希望 止息怖畏 心不雜安住 觀滅盡 現法涅槃

爵士貓5 小時前

修行成為阿羅漢,就是為了止息業力。何為止息業力?就是由於修心人的心識,不在因為五蘊而感受,所謂身受心不受,因緣不在起作用,業力才止息。業力不是實體,業力就是心識因為緣起而起作用。人的肉體可以死亡,但心識會持續不斷,心識轉入新的胎藏,就是轉世,新的一個人世代又開始了,業力又繼續下去。

所謂【阿羅漢的宿債】,表達是錯誤的。修行人一旦可以身受心不受,因緣就不在起作用,所謂業力就止息了。

[0060b08]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阿難!我今語汝[6]老死有,若有問言:『何等是老死?』應答彼言:『[7]生是老死!』若復問言:『誰是生?』應答彼言:『[8]有是生。』若復問言:『誰是有?』應答彼言:『[9]取是有。』若復問言:『誰是取?』應答彼言:『[10]愛是取。』若復[11]問言:『誰是愛?』應答彼言:『[12]受是愛。』若復問言:『誰是受?』應答彼言:『[13]觸是受。』若復問言:『誰為觸?』應答彼言:『六入是觸。』若復問言:『誰為六入?』應答彼言:『[14]名色是六入。』若復問言:『誰為名色?』應答彼言:『[15]識是名色。』若復問言:『誰為識?』應答彼言:『行是識。』若復問言:『誰為行?』應答彼言:『癡是行。』阿難!如是癡有行,行有識,識有名色,名色有六入,六入有觸,觸有受,受有愛,愛有取,取有有,有有生,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

所謂業力就是十二因緣的循環。修行人只有從心識與行入手,才可切斷業力循環,『誰為名色?』應答彼言:『識是名色。』若復問言:『誰為識?』應答彼言:『行是識。』若復問言:『誰為行?』應答彼言:『癡是行。』。

所謂【阿羅漢的宿債】,表達是錯誤的。修行人一旦可以身受心不受,因緣就不在起作用,所謂業力就止息了。

【問:成佛以後也要受報嗎?

聖嚴法師答:是的,成佛以後也要受報】

聖嚴法師的回答是有問題的,他拿【耶穌,孔子,林肯,印度】打比方是不合適的,【耶穌,孔子,林肯,印度】是阿羅漢嗎?

【釋迦牟尼佛成佛前後,也有好多魔難】是不錯,但是佛祖身受心不受,這些外界的損害已經動搖不到佛祖的心識,心不受何來業報!

【佛的弟子更不用說,證得阿羅漢以後,也有受報的記錄。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和蓮花色比丘尼都是被人活活打死。】是不錯,但是目犍連尊者和蓮花色比丘尼身受心不受,這些外界的損害已經動搖不到犍連尊者和蓮花色比丘尼的心識,心不受何來業報!

凡夫是不能理解阿羅漢的!

聖嚴法師最後是否成為阿羅漢,我們凡夫不知道。但是阿羅漢身受心不受是有佛祖的話為證明!

==============================================================

第二 阿羅漢

[0323a08] ※三

[0323a08] 「友!舍利弗!所謂:『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者,友!何者為阿羅漢果耶?」

[0323a09] 「友!凡貪欲之壞滅、瞋恚之壞滅、愚癡之壞滅,此稱謂阿羅漢果。」

[0323a10] 四

[0323a10] 「然則,友!有行道耶?有實現此阿羅漢果之道耶?」

[0323a11] 「友!有行道、有實現此阿羅漢果實現之道。」

[0323a12] 五

[0323a12] 「然則,友!何者為行道耶?何者為實現此阿羅漢果之道耶?」

[0323a13] 「友!此聖八支之道,正是實現此阿羅漢果之道。即正見、正思惟……正定是。友!此為行道,此為實現阿羅漢果之道。」

[0324a01] 六

[0324a01] 「友!此行道實現阿羅漢果之道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

〔四〕第四 阿羅漢[1](一)

[0003a03] ※二

[0003a03]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0003a04] 三

[0003a04] 諸比丘!比丘對此五根之味、過患、出離,如實知,無取而解脫,諸比丘!故此比丘名為阿羅漢,漏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棄重擔、逮得己利、盡有結,名為正知解脫是。」

〔五〕第五 阿羅漢[1](二)

[0003a11] ※二

[0003a11]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0003a12] 三

[0003a12] 諸比丘!比丘對此五根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如實知,無取而解脫,諸比丘!故此比丘名為阿羅漢。漏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棄重擔、逮得己利、盡有結,名為正知解脫是。」

〔二七〕第七 阿羅漢(一)

[0022a05] ※二

[0022a05] 「諸比丘!有六根。以何為六根耶?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

[0022a07] 三

[0022a07] 諸比丘!比丘對此六根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如實知無取解脫故,諸比丘!此比丘名為阿羅漢,漏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棄重擔、逮得己利、盡有結,名為正知解脫。」

〔二八〕第八 阿羅漢(二)

[0022a11] ※二

[0022a11] 「諸比丘!有六根。以何為六根耶?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

[0022a13] [P.206] 三

[0022a13] 諸比丘!我對此六根之集、滅、味、過患、出離,未如實證知時,諸比丘!我於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生界中,不被稱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者。

[0023a01] 諸比丘!然而我對此六根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如實證知故,諸比丘!我於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生界中,稱之為無上正等覺之現等覺者。又,我生智見:『我心解脫為不動,此為最後之生,更不受後有。』」

〔三三〕第二 阿羅漢

[0026a02] ※二

[0026a02]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是。

[0026a03] 三

[0026a03] 諸比丘!比丘對此五根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如實知,無取解脫故,諸比丘!此比丘名為阿羅漢,漏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棄重擔、逮得己利、盡有結,名為正知解脫。」

第十 生

[0032a01] ※二

[0032a01] 「諸比丘!有五根。以何為五根耶?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是。

[0032a02] 三

[0032a02]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苦根。彼如是知:『我生此苦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苦根,則無有此之理。』彼知苦根、知苦根之集、知苦根之滅、知已生苦根、無餘滅處。

[0032a05] 已生之苦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0032a06]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於由離生喜與樂之初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苦根於此處滅無餘。

[0032a08]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苦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0032a09] 四

[0032a09]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憂根。彼如是知: [P.214] 『我生此憂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憂根,則無此理。』彼知憂根、知憂根之集、知憂根之滅、知已生憂根滅無餘處。

[0032a12] 已生之憂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0032a13]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尋伺寂靜故內淨,心是一趣、無尋無伺,於由定生喜與樂之第二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憂根於此處滅無餘。

[0033a01]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憂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0033a02] 五

[0033a02]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樂根。彼如是知:『我生此樂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樂根,則無此之理。』彼知樂根、知樂根之集、知樂根之滅、知已生樂根滅無餘處。

[0033a05] 已生之樂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0033a06]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離喜故住於捨,正念、正知,對樂身正受,如諸聖者之所宣說,對有捨與念樂住之第三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樂根於此處滅無餘。

[0033a08]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樂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0033a09] [P.215] 六

[0033a09]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喜根。彼如是知:『我生此喜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喜根,則無此之理。』彼知喜根、知喜根之集、知喜根之滅、知已生喜根滅無餘處。

[0033a12] 已生之喜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0033a13]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樂斷苦故、及先早滅憂與喜故,為不苦不樂,於捨念清淨之第四靜慮具足而住,已生之喜根於此處滅無餘。

[0034a01]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喜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0034a02] 七

[0034a02]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放逸、熱誠、精勤而住,其時生捨根。彼如是知:『我生此捨根,此為有相、有因、有行、有緣;無相、無因、無行、無緣生捨根,則無此之理。』彼知捨根、知捨根之集、知捨根之滅、知已生捨根滅無餘處。

[0034a05] 已生之捨根,於何處滅無餘耶?

[0034a06]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徧超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已生之捨根於此處滅無餘。

[0034a08] [P.216] 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悟捨根之滅,引心於涅槃。」

[0034a09] 第四 樂根品(終)

[0034a10] 此品之攝頌曰:

       清淨與預流

       乃至阿羅漢        沙門婆羅門

       與三之廣說

       鑽木與說生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8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48卷-第56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十三

[0160a03]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是存在於世間者,云何為三種人耶?

[0160a04] 無希望者、正希望者與離希望者。

[0160a05] 諸比丘![1]何種人是無希望者耶?

[0160a06] 諸比丘![2]世間有一類現生於下賤家、或旃陀羅家、或竹匠家、或獸獵家、或車匠家、或淨除塵芥家,成為貧窮、飲食窮乏、生計困難、辛苦而得衣食〔生於……之家〕。又,彼遂成血色惡劣、形容衰、矮小而多病、或是徧盲、或是手不具、或跛、或躄,不得食物、飲料、衣服、車乘、鬘、香、塗香、牀宅、燈具。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而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不如是說:『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王位?』諸比丘!此名為無希望者。

[0160a12] 諸比丘!何種人是正希望者耶?

[0160a13] [P.108] 諸比丘!世間有剎帝利種澆頭王之長子,未灌頂[3],已達不動〔位〕,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即如是說:『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剎帝利王位?』諸比丘!此名為正希望者。

[0161a02] 諸比丘!何種人是離希望者耶?

[0161a03] 諸比丘!世間有剎帝利又是澆頭王,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眾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即不如是思惟:『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剎帝利王位耶?』何以故?諸比丘!於前未受灌頂時,彼之希望,〔今〕已止息故。諸比丘!此即稱為離希望者。

[0161a07]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正如是,諸比丘!有三種人,存在於諸比丘中。云何為三種人耶?

[0161a09] 無希望者與正希望者與離希望者。

[0161a10] 諸比丘!何種人是無希望者耶?

[0161a11] 諸比丘!世間有一種人,破戒而性質惡,不淨而作惹疑惑之行狀,作陰蔽之業,非沙門而自稱沙門,非淨行者而自稱淨行者,內為朽廢,漏泄而生污穢,彼未曾聞:有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於現法自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謂:『何時我亦能由漏盡而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耶?』諸比丘!此即稱為無希望者。

[0162a02] 諸比丘!何種人是正希望者耶?

[0162a03]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足戒、性質善,彼聞:『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現法自 [P.109] 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思惟:『於何時我亦由於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耶?』諸比丘!此稱為正希望者。

[0162a06] 諸比丘!何種人是離希望者耶?

[0162a07]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漏盡阿羅漢,彼聞:『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於何時我亦由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耶?』所以者何?諸比丘!於前未解脫時,彼之解脫希望,〔今〕於已止息故。諸比丘!此稱為離希望者。

[0162a11]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諸比丘中。」

三十七[16]

[0207a08] 「諸比丘!昔天帝釋,教誡三十三天眾,於其時說如次之偈:

        [P.144]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17]

[0207a12] 然則,諸比丘!天帝釋所詠此偈,是惡詠,並非善詠,為惡說,並非善說,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天帝釋尚未離貪、尚未離瞋、尚未離癡。然而諸比丘!凡是比丘得阿羅漢漏盡,已住於〔淨行〕,所作已作,棄卻重擔,逮得己利,盡了有結,由正智而得解脫,始予說此者: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0208a05] 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彼比丘是離貪、離瞋、離癡者。

[0208a06] 諸比丘!昔天帝釋教誡三十三天眾,於其時說如次之偈: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0208a10] 然則,諸比丘!天帝釋所詠此偈,是惡詠了,並非善詠,為惡說,並非善說,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天帝釋尚未將生與老死、憂、悲、苦、愁、惱完全解脫,猶未由苦而完全解脫。然而,諸比丘!凡是比丘得阿羅漢、漏盡,已住於〔淨行〕,所作已作,棄卻重擔,逮得己利,盡了有結,由正智而得解脫,始而應說此:

        [P.145]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0209a03] 何以故?諸比丘!彼比丘是完全解脫生、老、死、憂、悲、苦、愁、惱者。我說彼是完全從苦解脫者。」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9 冊 No. 0007 增支部經典(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0016a03] 六

[0016a03] 諸比丘!有四攝事,〔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比丘!諸布施中之最勝者,是法施。諸比丘!諸愛語中之最勝者,是於希求而傾聽者,再三說法。諸比丘!諸利行中之最勝者,為令不信者成就其信而勸導,令入而住;為令破戒者成就其戒而勸導,令入而住;為令慳貪者成就棄捨而勸導,令入而住;為令劣慧者成就其慧而勸導,令入而住。諸比丘!諸同事中之最勝者,於預流者之預流者同事、於一來者之一來者同事、於不還者之不還者同事、於阿羅漢阿羅漢同事是。諸比丘!此乃名為能攝力。

[0016a10] 諸比丘!此乃四力。

[0016a11] 七

[0016a11] 諸比丘!成就此四力之聖弟子者,即已超越五種怖畏。何等為五種怖畏耶?

[0016a12] [P.365] 八

[0016a12] 即:活命怖畏、不名聲怖畏、集會中羞恥怖畏、命終怖畏、惡趣怖畏。

[0016a13] 諸比丘!彼聖弟子如是思擇:

[0016a14] 九

[0016a14] 我不怖於活命怖畏。云何應怖於活命怖畏耶?於我有四力,〔謂〕:慧力、精進力、無罪力、能攝力是。若為劣慧者應怖於活命怖畏。若為懈怠者,應怖於活命怖畏。若為有罪之身業、語業、意業,應怖於活命怖畏。若為無能攝者,應怖於活命怖畏。

[0017a04] 我不怖於不名聲怖畏。〔云何應怖於不名聲怖畏耶?於我有四力,謂:慧力、精進力、無罪力、能攝力。若為劣慧者,應怖於不名聲怖畏。若為懈怠者,應怖於不名聲怖畏。若為有罪之身業、語業、意業,應怖於不名聲怖畏。若為無能攝者,應怖於不名聲怖畏〕。

[0017a08] 我不怖於集會中羞恥怖畏。〔云何應怖於集會中羞恥怖畏耶?於我有四力,謂:慧力、精進力、無罪力、能攝力。若為劣慧者,應怖於集會中羞恥怖畏。若為懈怠者,應怖集會中羞恥怖畏。若為有罪之身業、語業、意業,應怖於集會中羞恥怖畏。若為無能攝者,應怖於集會中羞恥怖畏〕。

[0017a12] 我不怖於惡趣怖畏。云何應怖於惡趣怖畏耶?於我有四力,〔謂〕:慧力、精進力、無罪力、能攝力。若為劣慧者,應怖於惡趣怖畏。若為懈怠者,應怖於惡趣怖畏。若為有罪之身業、語業、意業,應怖於惡趣怖畏。若為無能攝者,應怖於惡趣怖畏。

[0018a02] 諸比丘!成就此四力之聖弟子,即如是已超越五種怖畏。」

七 須達凡

[0022a11] 一

[0022a1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有須達凡修行者,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須達凡修行者白世尊言:

[0022a14] 二

[0022a14] 「大德!爾時,世尊住此處之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大德!其時,我從世尊親聞親受:『須達凡!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 [P.370] 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五事。〔謂〕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漏盡比丘不可能以盜心不與取、漏盡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盡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語、漏盡比丘不可能享蓄財之欲如前在家者。』大德!我是否從世尊善聞、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耶?」

[0023a06] 三

[0023a06] 「須達凡!汝實善聞、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者。須達凡!過去現在我皆如是說:『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九種事。〔謂〕: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漏盡比丘不可能以盜心不與取、漏盡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盡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語、漏盡比丘不可能享蓄財之欲如前在家者、漏盡比丘不可能往欲趣、漏盡比丘不可能往瞋趣、漏盡比丘不可能往癡趣、漏盡比丘不可能往怖畏趣。』須達凡!過去、現在我皆如是 [P.371] 說:『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此九種事。』」

八 莎闍

[0024a01] 一

[0024a0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闍崛山中。時,有莎闍修行者,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莎闍修行者白世尊言:

[0024a04] 二

[0024a04] 「大德!爾時,世尊住於此處之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大德!其時,我從世尊親聞親受:『莎闍!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五種事。〔謂〕: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漏盡比丘不可能以盜心不與取、漏盡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盡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語、漏盡比丘不可能享蓄財之欲如前在家者。』大德!我是否從世尊善聞、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耶?」

[0024a10] [P.372] 三

[0024a10] 「莎闍!汝實善聞、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莎闍!過去、現在我皆如是說。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九種事。〔謂〕: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漏盡比丘不可能以盜心不與取、漏盡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盡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語、〕漏盡比丘不可能享蓄財之欲如前在家者、漏盡比丘不可能誹謗佛陀、漏盡比丘不可能誹謗法、漏盡比丘不可能誹謗僧伽、漏盡比丘不可誹謗其學。莎闍!過去、現在我皆如是說。諸比丘之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而解脫者,不可能行此九事。」

十二 有餘依

[0031a13] 一

[0031a13]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具壽舍利弗於清晨時,著下衣,持鉢、衣,欲入舍衛城乞食。時,具壽舍利弗即如是思念:

[0032a01] 「今去往舍衛城乞食過早。我宜往外道修行者之園。」

[0032a02] 時,具壽舍利弗即到外道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諸外道修行者,相互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坐於一面。

[0032a04] 二

[0032a04] 其時,彼諸外道修行者,集坐集會,如是談論:

[0032a05] 「友等!若為有餘依命終者,即不解脫地獄,不解脫畜生,不解脫餓鬼,不解脫惡生、惡趣、墮處。」

[0032a07] 三

[0032a07] 時,具壽舍利弗對彼諸外道修行者之所說,既不歡喜亦不非難。不歡喜不非難乃從座而起離去,〔謂〕:「當於世尊之前,了知此所說之義。」

[0032a09] [P.379] 時,具壽舍利弗於舍衛城行乞食,食後從乞食而還,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白世尊言:

[0032a11] 「大德!於此,我於清晨時,著下衣,持鉢、衣,欲入舍衛城乞食。大德!時,我如是思念:『今往舍衛城乞食過早。我宜往外道修行者之園。』大德!時,我到外道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諸外道修行者相互慶慰,歡喜銘感,交談而坐於一面。大德!其時,彼諸外道修行者,集坐集會,如是談論:『友等!若為有餘依命終者,即不解脫地獄,不解脫畜生,不解脫餓鬼,不解脫惡生、惡趣、墮處。』大德!時,我對彼諸外道修行者之所說,既不歡喜亦不非難。不歡喜不非難乃從座而起離去,〔謂〕:『當於世尊之前,了知此所說之義。』」

[0033a04] 四

[0033a04] 「舍利弗!有一類外道修行者為愚癡不聰明有一類知有餘依為有餘依,有一類知無餘依為無餘依。

[0033a06] 舍利弗!有九種補特伽羅,為有餘依命終,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何等為九種耶?

[0033a08] [P.380] 五

[0033a08] 舍利弗!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圓滿,而於慧不圓滿。彼即五順下分結盡,故為中間般涅槃者。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一補特伽羅。

[0033a11] 六

[0033a11]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圓滿,而於慧不圓滿。彼即五順下分結盡,故為損害般涅槃者。〔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二補特伽羅。

[0033a14]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圓滿,而於慧不圓滿。彼即五順下分結盡,故〕為無行般涅槃者。〔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三補特伽羅。

[0034a03]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圓滿,而於慧不圓滿。彼即五順下分結盡,故〕為有行般涅槃者。〔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四補特伽羅。

[0034a06]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者,於戒圓滿,於定圓滿,而於慧不圓滿。彼即五順下分結盡,故〕為上流至色究竟者。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五補特伽羅。

[0034a09] 七

[0034a09]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者,於戒圓滿,而於定不圓滿,於慧不圓滿。彼即三結盡,貪、瞋、癡薄,故為一來者,唯來此世一度而作苦之邊際。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六補特伽羅。

[0034a13] 八

[0034a13]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者,於戒圓滿,而於定不圓滿,於慧不圓滿。彼即三結盡,故為一種子者,起有唯一人而作苦之邊際。舍利弗!此為有餘依

[P.381] 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七補特伽羅。

[0035a03] 九

[0035a03]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作中程,於慧作中程。彼即三結盡,故為家家者,輪迴流轉於二家、三家而作苦之邊際。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八補特伽羅。

[0035a07] 一〇

[0035a07] 舍利弗!復次,此處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戒圓滿,於定作中程,於慧作中程。彼即三結盡,故為極七返者,於天、人中以七返為極,輪迴流轉而作苦之邊際。舍利弗!此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之第九補特伽羅。

[0035a11] 舍利弗!有一類外道修行者,為愚癡、不聰明,有一類,知有餘依為有餘依,有一類,知無餘依為無餘依。

[0035a13] 舍利弗!此九種補特伽羅,為有餘依命終,是解脫地獄,解脫畜生,解脫餓鬼,解脫惡生、惡趣、墮處者。

[0036a01] [P.382] 舍利弗!此法門未曾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何以故耶?為令聽此法門者無取放逸。舍利弗!我所說之法門,乃隨問之意趣。」

---------------------------

二十六 石柱[1]

[0065a14] 一

[0065a14]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月子住王舍城之迦蘭陀竹園。具壽月子於此告諸比丘言:

[0066a02] 「友等!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而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2]時,此比丘 [P.403] 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6a04] 二

[0066a04] 如是說時,具壽舍利弗對具壽月子曰:

[0066a05] 「友月子!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友月子!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而謂:『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善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6a09] 三

[0066a09] 〔具壽月子二度告諸比丘謂:

[0066a10] 「友等!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而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6a12] 具壽舍利弗二度對具壽月子曰:

[0066a13] 「友月子!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非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友月子!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而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善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7a03] 具壽月子三度告諸比丘言:

[0067a04] 「友等!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而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7a06] 具壽舍利弗三度對具壽月子曰:

[0067a07] 「友月子!提婆達多對諸比丘說法非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友月子!提婆達多諸比丘說法而言:『友等!若比丘之心以意善所積習時,此比丘能自記別:「我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0067a11] 四

[0067a11] 友等!云何為比丘之心以意善積習耶?

[0067a12] [P.404] 所謂『我心離貪』者,即心以意善所積習。所謂『我心離瞋』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離癡』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無有貪法』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無有瞋法』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無有癡法』者,即心以意善所積習,所謂『我心無還欲有之法』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無還色有之法』者,即心以意善積習。所謂『我心無還無色有之法』者,即心以意善積習。

[0068a03] 五

[0068a03] 如是,於正心解脫之比丘,若多眼所識之色,即使現於眼,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耳所識之聲,〔即使現於耳,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鼻所識之香,〔即使現於鼻,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舌所識之味,〔即使現於舌,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身所識之觸,〔即使現於身,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意所識之法,即使現於意,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

[0068a10] [P.405] 友等!譬如有石柱〔長〕十六肘,從根而下有八肘,從根而上有八肘。若從東方吹來大風雨,皆不震不動不搖;若從西〔方吹來大風雨,皆不震不動不搖;〕若從北〔方吹來大風雨,皆不震不動不搖;〕若從南方吹來大風雨,皆不震不動不搖。何以故耶?友等!石柱根深善埋故。友等!如是,於如是正心解脫之比丘,若多眼所識之色,即使現於眼,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耳所識之聲,〔即使現於耳,其心亦不永盡,其心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鼻所識之香,〔即使現於鼻,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舌所識之味,〔即使現於舌,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身所識之觸,〔即使現於身,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若多〕意所識之法,即使現於意,其心亦不永盡,其心為不雜而安住,得不動,觀滅盡。」

-----------------------------------------------------------

二十七 怨讎(一)

[0069a12] 一

[0069a12] 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時,世尊對給孤獨居士說:

[0069a14] 二

[0069a14] 「居士!聖弟子,成就五怖畏、怨讎止息、四預流支時,若欲得自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而趣向等覺。』

[0070a03] [P.406] 三

[0070a03] 何等為五怖畏、怨讎止息耶?

[0070a04] 居士!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0a07] 居士!不與取者〔緣不與取,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不與取,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不與取,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0a10] 居士!〕邪淫者〔緣邪淫,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邪淫,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邪淫,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0a13] 居士!〕妄語者〔緣妄語,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妄語,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妄語,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1a02] 居士!〕飲酒者緣飲酒,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飲酒,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飲酒,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1a05] 此等為五怖畏、怨讎止息。

[0071a06] 四

[0071a06] 何等為四預流支成就耶?

[0071a07] 居士!此處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是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0071a09] 於法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法是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

[0071a11] [P.407] 於僧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聲聞眾是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和敬行者,所謂四雙八輩,此世尊之聲聞眾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0071a14] 聖者成就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能發三摩地之戒。

[0072a02] 此等為四預流支成就。

[0072a03] 五

[0072a03] 居士!聖弟子,成就此五怖畏、怨讎止息、四預流支時,若欲得自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而趣向等覺。』」

--------------------------------

二十八 怨讎(二)

[0072a07] 一

[0072a07] 「諸比丘!聖弟子,成就五怖畏、怨讎止息、四預流支時。若欲得自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而趣向等覺。』

[0072a10] 二

[0072a10] 何等為五怖畏、怨讎止息耶?

[0072a11] 〔諸比丘!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殺生,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2a14] 諸比丘!不與取者緣不與取,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不與取,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不與取,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3a03] 諸比丘!邪淫者緣邪淫,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邪淫,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邪淫,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3a06] 諸比丘!妄語者緣妄語,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妄語,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妄語,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3a09] 諸比丘!飲酒者緣飲酒,於現法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生怖畏、怨讎,心中受苦憂。若遠離飲酒,於現法則不生怖畏、怨讎,於來世亦不生怖畏、怨讎,心中不受苦憂。若遠離飲酒,如是怖畏、怨讎則止息〕。

[0073a12] 此等為五怖畏、怨讎止息。

[0073a13] 三

[0073a13] 何等為四預流支成就耶?

[0073a14]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是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0074a02] 於法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法是善說、現見、不時、來見、引導、智者應自知。』

[0074a04] 於僧成就證淨,而曰:『世尊之聲聞眾是妙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直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應理行者,世尊之聲聞眾是和敬行者,所謂四雙八輩,此世尊之聲聞眾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無上福田。』

[0074a07] 聖者成就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能發三摩地之戒〕。

[0074a09] 此等為四預流支成就。

[0074a10] [P.408] 四

[0074a10] 諸比丘!聖弟子成就此五怖畏、怨讎止息、此四預流支時,若欲得自記別,而曰:『於我地獄滅盡、畜生滅盡、餓鬼滅盡、惡生、惡趣、墮處滅盡,成為預流,墮法滅,決定而趣向等覺。』」

---------------------------------------------------

五十一 現法涅槃

[0139a05] 「友!現法涅槃,稱為現法涅槃者。〔友!云何為世尊所說之現法涅槃耶?」

[0139a06] 二

[0139a06] 「友!此處有比丘者離諸欲,〔離諸不善法,為有尋有伺,從離生喜、樂,〕具足初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39a08] 〔友!復次,比丘者尋伺止息故,成為內淨,心達一趣,為無尋無伺,從三摩地生喜、樂,具足第二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39a10] 友!復次,比丘者離喜故,為捨而住,正念正知,於身正受樂,如諸聖者之宣說,捨、念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39a12] 友!復次,比丘者斷樂斷苦故,及先已滅憂與喜故,為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39a14]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色想,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故,所謂『空是無邊』,具足空無邊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40a02]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空無邊處,所謂『識是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40a04]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識無邊處,所謂『無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40a06]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40a08] 三

[0140a08]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以慧觀而諸漏盡。友!如是為世尊不立差別所說之現法涅槃。」

[0140a10] 第五 般闍羅〔健〕品〔畢〕

[0140a11] [P.455] 此中攝頌曰:

      (一)般闍羅〔健〕、(二)身證者、〔(三)慧解脫者〕、

      (四)俱〔分解脫者〕、(五~六)二種之現見、

      (七)涅槃、(八)般涅槃、

      (九)一向〔涅槃〕、(一〇)現法〔涅槃〕。

==============================

六十一 次第滅盡

[0143a01] 一

[0143a01] 「友!次第滅盡,稱為次第滅盡者。友!云何為世尊所說之次第滅盡耶?」

[0143a02] 二

[0143a02] 「友!此處有比丘者離諸欲,〔離諸不善法,為有尋有伺,從離生喜、樂,〕具足初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04] 〔友!復次,比丘者尋伺止息故,成為內淨,心達一趣,為無尋無伺,從三摩地生喜、樂,具足第二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06] 友!復次,比丘者離喜故,為捨而住,正念正知,於身正受樂,如諸聖者之宣說,捨、念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08] 友!復次,比丘者斷樂斷苦故,及先已滅憂、喜故,為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10]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色想,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故,所謂『空是無邊』,具足空無邊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12]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空無邊處,所謂『識是無邊』,具足識無邊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3a14]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識無邊處,所謂『無所有』,具足無所有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4a02]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友!如是為世尊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0144a04] 三

[0144a04] 友!復次,比丘者徧超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以慧觀而諸漏盡。友!如是為世尊不立差別所說之次第滅盡。」

------------------------------

六十二 能

[0144a07] 一

[0144a07] 「諸比丘!若未斷九種法,則不能現證阿羅漢性。何等為九種法耶?

[0144a08] 二

[0144a08] 即: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

[0144a09] 諸比丘!若未斷九種法,則不能現證阿羅漢性。

[0144a10] 三

[0144a10] 諸比丘!若已斷九法,則能現證阿羅漢性。何等為九種法耶?

[0144a11] 四

[0144a11] 即:貪、瞋、癡、忿、恨、覆、惱、嫉、慳。」

[0144a12] 第六 安穩品〔畢〕

[0144a13] [P.457] 此中攝頌曰:

      (一~二)安穩、(三~四)不死、

      (五~六)無畏、(七~八)輕安、

      (九)滅盡、(一〇)〔次第〕滅盡、

      (一一)斷法之能。

---------------------------------

七十二 心縛[1]

[0151a07] 一

[0151a07] 「諸比丘!有五種心縛。何等為五種心縛耶?

[0151a08] 二

[0151a08]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一之心縛。

[0151a12] 三

[0151a12]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者於身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身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二之心縛。

[0152a02]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者〕於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若於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三之心縛。

[0152a06]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者〕隨欲於滿腹食已,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諸比丘!比丘若隨欲於滿腹食已,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其心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四心縛。

[0152a09]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者〕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為『我依此戒、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諸比丘!比丘若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為『我依此戒、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此乃第五之心縛。

[0152a13] 諸比丘!此為五種心縛。

[0152a14] 四

[0152a14] 諸比丘!為斷此五種之心縛,〔當修四念處。何等為四耶?〕……乃至……

[0153a01] 〔諸比丘!為斷五種之心縛,〕當修習此四念處。」

[0153a05] 第七 念處品〔畢〕

[0153a06] [P.462] 此中攝頌曰:

      (一)學、(二)蓋、(三)〔妙〕欲、

      (四)〔取〕蘊、(五)順下分〔結〕、

      (六)趣、(七)慳、

      (八)順上分〔結〕、

      (九)心荒蕪、(一〇)〔心〕縛。

------------------------------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4 冊 No. 0007 增支部經典(第9卷-第10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0022a14] 如是,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即於世尊之處出家、受具足戒。而於受戒後不久,尊者婆羅闍獨處遠離、不放逸、熱心精勤獨住。不久——正如諸善男子正得由家出家、達非家之目的——於現世具足作證了達,住於無上梵行之終局(涅槃),於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了知更復不至輪迴苦界之狀態。如此,尊者婆羅墮闍,即得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0023a05] 以上耕田婆羅墮闍經竟

[0035a02] 一三五

       自己實非阿羅漢[5]     聲言而為阿羅漢

       含括梵天世間賊     此實最下之賤民

       我為汝等作說明     此等類人稱賤民

[0035a04] (二〇)

0049a02] 一八六

      「汝欲獲得涅槃道[6]     應信阿羅漢諸法

       心不放逸聰明者     依聞六欲得智慧

[0049a03] (六)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7 冊 No. 0012 經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推薦閱讀:

佛教有多少分支?各分支奧義有何不同?大體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為什麼很多大乘佛教信徒(含密教)和南傳佛教信徒對待宗教學學者的態度截然相反?
佛教怎麼看待枯禪?第六意識心要不要修?
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佛教圈子經常有那麼修行要有慧根,啥叫慧根?

TAG: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