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語音學的人可以聽出/發出各種音么?
學外語的時候有些音發不出來,甚至聽都聽不出來。比如清濁對立的b和p,我知道有個起步時聲帶震動與否的區別,但是讓聽我就分不清楚到底濁不濁。
那麼會語音學的人在音位區分上,是否比正常人要敏感?還是說他們也只是知道理論上怎麼發音,自己聽未必聽的出來?或者換個問法,學語音學的去學一門新語言,發音方面是否不是問題。
要想真正掌握一門語言的準確發音(包括聽、說兩方面),最終還是要靠練習。不過,語音學知識可以讓這個練習的過程事半功倍。
一方面,你在學習語音學的過程中,就已經接觸了各種音的特徵,甚至已經進行了一些音的聽辨和發音訓練。這樣,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時候,其中有特色的音就不是全新的東西了,你往往不需要從零基礎開始練。
另一方面,掌握了語音學以後,你可以迅速地抓住某些母語中沒有的音的特徵,或者相近音的不同點,然後有針對性地練習。比如,一個母語是普通話的人學習法語,分不清 p、b 的發音,向母語者詢問。如果兩個人都不懂語音學,那麼法語母語者只能用「b 更深沉」、「b 更使勁」之類模糊的語言來描述兩個音的區別,聽者往往仍然是一頭霧水。如果學習者學過語音學,那麼只要在某種資料上找到「p、b 是一對清濁音」的描述,就很容易掌握二者的區別了。不會。
對外語的語音辨認和發音對於過了語言學習關鍵期後的所有人很難,需要大量訓練,和學不學語音學關係不大。如果有人聽音強或者發音標準那麼它也是練的多而不是懂什麼理論知識。
此外,語音學藉助科技手段來測量語音,語音學的訓練也是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並不能幫助語音學家本身去提高自身聽音發音能力(除非這個人自己刻意訓練了)。可以這麼說,學好語音學的人會對聲音更敏感。
而由於興趣大,對陌生的聲音會感到好奇,因此會刻意地去留意、體會、揣摩、比較、描寫、測量、分析、操練。
也因為掌握了方法,心中有大框架,同時又能留意到小細節,也就更能模仿得更像,掌握得較一般沒有語音學知識的人快。
按理來說,每個健康人能聽到的聲音信號是一樣的,只是辨音能力不一樣,這個又受其接觸過的語言及對該語言的語音掌握程度所影響。相比之下,一個人有意識時能發的音的確有限。本題討論的是對非熟悉語音的模仿能力,之所以強調「有意識」是因為人在刻意模仿往往模仿不出,但不代表這個人沒有發這個音的能力,也不代表一個人得經過訓練才能發一個「奇怪」的音(比如學鳥叫或咳嗽時可能就發了這個音)。
我的所有熱門回答:你要我答的都在這裡!半年知乎400+學習類回答索引
我的專欄:種地英語私塾
謝邀。幾乎不會。學習語音學的人主要還是理論上知道某些語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特點,但是實際上辨認語音和發音還包括了語音解碼能力等。這與語言能力有關,其實是很複雜的。而且我覺得辨音和發音是兩個方面也尚不能統一而論。
例如,我學習日語和韓語作為第二外語,雖然在發音方面我更加留意每個語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特點,但是譬如韓語很多音在我初學時聽起來依舊幾乎沒有差別,所以並不能做到準確辨音。甚至有些語言天賦較好的同學即使非語音學專業聽音辨音能力也比我好。
再如,南方同學不能區分nl,我通過幫助其學習發音部位來區分發音,該同學雖然可以通過可以的訓練正確發出nl後,但是仍然不能聽出來自己發音的區別。所以,理論與實踐還是兩架馬車,何時能化為一股力量向前,倒是值得討論的吧。很困難。語音學現在已經主要靠科研儀器。
尤其是語音學學生和有些對聲音非常敏感的學生比起來,差距還可能挺大的(比如我就一直對韓語中某幾個母音迷糊)。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不停地辨識,很累的。話說回來,如果剛入門學語音學,這麼做也有一定練習效果吧……推薦閱讀:
※清雙唇塞音 [p] 在一些語言中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漢語是否包含吸氣音?
※為什麼 /?/ 會出現在多種語言表示安靜的字詞中?
TAG:語音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