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建築是否可以在混凝土時代復興?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以磚木為主,我覺得很多樣式非常好看。 而如今隨著建築技術的發展,鋼筋混凝土,甚至鋼結構和木材有很多相同的特性。 是否可以復興一下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畢竟建築也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之一。

另外有沒有好看的現代中式建築推薦一下,我很喜歡中式建築。


其實直到如今,對於中國傳統建築與新材料新結構結合的探索一直在進行。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看看中國建築好看的樣式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足夠了解這部分可以忽略)

梁思成在他的《中國建築史》的緒論中,第一句話是:

建築之始,產生於實際需要,受制於自然物理,非著意創製形式,更無所謂派別。其結構之系統及形式之派別,乃其材料環境所形成。

所以在建築的領域,材料、結構、形態其實是有很密切的相關性的。建造建築使用的材料決定了建築的結構,而建築的結構又會影響到它的形態。

故而對於中國傳統式樣的建築來說,其結構材料為木,木的特性是抗彎,適用於框架結構,所以中國傳統建築採用柱樑體系;為了排水採用坡屋頂,為了排水更遠和獲取陽光,屋面是彎曲的,並且有斗栱……你可以發現,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一棟傳統樣式的中國建築,它的形態似乎的確是材料-結構的自然產生。所以在《請示營造則例》的緒論中,會有這樣的說法:

中國建築的美就是合於這原則:其輪廓的和諧,權衡的俊秀偉麗,大部分是有機的,有用的,結構所直接產生的結果。並非因其有色彩,或因其形式特殊,我們才推崇中國建築;而是因產生這特殊式樣的內部是智慧的組織,誠實的努力。中國木造構架中凡是梁、棟、檁、椽,及其承托、關聯的結構部分,全部袒露無疑;或稍經修飾,或略加點綴,大小錯雜,功用昭然。

當然,一個形式的產生並不完全是材料和結構所決定的。但可以說,一個形式如果能長期存在和發展,那它一定是適於其材料與結構要求的。

所以當我們有了這個認識之後,再來看現代建築。現代建築廣泛使用的材料是混凝土、鋼和玻璃。由於材料性能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其規模往往遠大於古代純木構建築,故而基於木構而產生的形式,很難簡單的套用在現代建築上。並且現代建築由於材料與結構的原因,不再需要大屋頂和斗栱,而這兩樣東西恰恰是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上最具特點的部分。傳統形式與新結構、新材料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

事實上,如何在新材料與新結構下,繼承傳統建築特點的嘗試,從民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師前輩們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嘗試。完全的仿古的典型有原中央博物院人文館(今南京博物院歷史館大廳)。但對於更大規模的建築,比如台北圓山大飯店,這種形式上完全仿古的做法其實也並不一定美觀。

徐敬直,中央博物院,1936-1948

楊卓成,圓山大飯店,1973

民國時期,這種「宮殿式」的建築曾一度被官方倡導,但在這些建築中,新與舊的矛盾非常突出。以上海市政府大廈舉例,建築的形式已經固定,於是各個功能房間被勉強塞到一個傳統的軀殼裡,使得很多房間的開窗受到限制,尤其是頂層的房間被放在大屋頂內,開窗只能局限在斗栱之間有限的面積,影響使用。

董大酉,上海市政府大廈,1931-1933

除了宮殿式的處理,還有一種處理更加折衷。比如民國時期的上海圖書館,數層的現代建築被處理成基座,而在基座之上放置了一座重檐歇山頂的「帽子」。這樣的手法其實一直被使用著,典型的如1995年落成的北京西站。

董大酉,上海市立圖書館,1933

北京西站,1995

這種形態的建築其實更在外形上反映了新與舊的矛盾。從宮殿式建築的探索中即可看出,大屋頂作為傳統建築最具標誌性的符號,其實與現代建築要求的功能實用性和經濟性相排斥:如果在其中塞入功能,其實用性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不塞功能,那巨大的屋頂就是對空間和資源的浪費。第二種做法減少了屋頂覆蓋面積,使其對建築整體的束縛變小,並降低了造價。但從外觀上看,基座式的現代建築與頭頂的仿古建築缺少必然的聯繫,使人不由得質疑:建築頭頂的「帽子」似乎只是像貼標籤一樣告訴人們這棟建築與「傳統形式」有聯繫,但事實上新舊二者之間究竟有多少關聯呢?在北京西站,中央「門洞」上安放了一座集中式的亭子,但如果把亭子換成別的什麼紀念性的雕塑或建築,似乎也無不可;而且因為亭子導致的大跨度厚梁的做法也遭到了一些批評,被認為是一種浪費。又如,北京的「四部一會」大樓,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反右」運動,原計劃的大屋頂並未實際建造。建築摘掉了大帽子,真的與不摘有很大差別么?

張開濟,三里河「四部一會」主樓,1955

【圖片來源:2016經典設計獎提名作品】

以上的探索其實都是在試圖解決大屋頂在現代建築上的運用這個矛盾,但中國的「傳統形式」顯然不止大屋頂這一項。所以另有一批建築,它們的設計思路是使用傳統的元素對建築進行裝飾。可見在這裡,「傳統」的影響從整體縮小到了局部。這些建築兼顧了實用性和美觀,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大型公建如南京的國民政府外交部辦公樓、上海江灣體育場等等。後者以傳統的手法探索了新建築形式的形態處理,取得了成功。另有梁思成設計的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鋪面改建,非常有趣。

華蓋建築事務所,國民政府外交部辦公樓,1935

國民政府外交部◎南京民國建築網

董大酉,江灣體育場,1935

梁思成,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鋪面改建,1932

【圖片來源:潘谷西《中國建築史(第六版)》408頁】

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稍微歸納一下傳統形式在現代建築中應用的問題。如果人為地將「形式」定義成建築外部的大塊的形體特點,那麼傳統的形式大概就是「立方體上頂一個大屋頂」。按照一開始討論的「材料、結構決定形式」的觀點來看,這種「復興」顯得比較消極。並且出於實用性、功能性、經濟性等方面的考量,這種傾向似乎並不值得推廣,也勢必不會成為主流。當然,在業主財力足夠支持的情況下,這個方向的實踐依然有。比如西長安街上的國家開發銀行,建築師嘗試用金屬框架模擬大屋頂,並且在檐下也放置了經過抽象的斗栱。這個例子算是此類復興中少見的完全使用新材料並以抽象的思路對傳統形式進行的探索:

【圖片來源:自攝,2013年】

而如果將「形式」的含義擴大,包含裝飾元素,那麼「傳統形式」作為裝飾應用到新建築中的例子並不難找。不過我個人可能並不認為這類手法可以被稱為「復興」。

此外,目前比較時興的方式是提取傳統建築中具有特點的空間,及建築外觀上的一些特徵,應用於新的建築形式,從而達到隱喻的效果:觀者看到的既不是一個「國際式」的玻璃或者水泥盒子,也不是對傳統建築形態的具象模仿。比較著名的例子有王澍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和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

說到這裡,雖然全文都沒有回答一個確定的答案,但相信題主也應該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工業革命以來,隨著新材料、新結構出現在建築領域,全世界的建築形態都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歐洲在19至20世紀也經歷了一系列的復古風潮,這些風潮的評價往往不完全是正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確是建築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過程。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建築,也正是各種嘗試與反思之後所形成的狀態。目前的建築設計比較強調場所和地域性,所以我想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思考和再認識一定會越來越豐富,在這個層面,「中式建築是否可以在混凝土時代復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樂觀的。

如果勉強加一句結語,我想引用林徽因在《清式營造則例》緒論中的最後一句話(這篇緒論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

不過我敢對讀者提醒一聲,規矩只是匠人的引導,創造的建築師們和建築學生們,雖須要明瞭過去的傳統規矩,卻不要盲從則例,束縛自己的創造力。我們要記著一句普通諺語:「盡信書不如無書」。

答案參考了潘谷西《中國建築史(第六版)》第十四章 建築形式與建築思潮。

關於近代的中國建築史,推薦閱讀本書第二篇和第三篇;另有鄧慶坦等主編《圖解中國近代建築史(第二版)》,圖文並茂。

關於當代的中式建築,可見 有哪些好看的現代中式建築? - 建築設計

答案中涉及的圖片除註明外全部來自維基百科相應詞條。

因學識淺薄且撰寫匆忙,有些內容可能並不準確,請一定以批判的態度閱讀,並且歡迎批評。


我只是發了一點感慨。突然想來這裡發表,但未必能遇到恰好吻合的問題,所以或許答非所問。但題主的問題,我想是可能的。未來交給子孫後代去好了,我們該做的只有傳承。至於傳承什麼,我想不僅僅是某種(或許已經非常不合時宜的)傳統工藝。

我們未來的建築,或許不再是飛檐斗拱,但依然可以用鋼筋玻璃水泥詮釋何謂中國。

我們未來的服裝,或許不再是深衣襦裙,但依然可以用納米化纖面料詮釋何謂中國。

我們未來的戲劇,或許不再是京劇崑曲,但依然可以用國際後現代的語彙表現中國。

文化中,材料和形式總是在向著使人舒適和愉悅的方向進化——作為自然規律這是攔不住的,所以即使那些立足於古舊材料的技藝會消亡或代謝掉,我也認為不足為懼。

而我們之所以是中國而不是黃種人的歐洲、太平洋西岸的美國或者說漢語的伊斯蘭世界,我想歸根到底,是因為那些偉大的中國思想——抑或是天人合一,抑或是忠信孝悌,抑或是利樂有情云云——相由心生,正是這靈魂般的存在,才決定了這個民族文化的面貌。
它若歷久彌新,中國文化便萬古長青;它若垂垂老矣,中國文化必行將就木;如果精神不能和血脈一起被繼承,那麼縱我們保住了那些殘垣斷壁的廟宇和那些晦澀難懂的戲曲,也無非留下了幾具棺材。 所以呵,最該去複習和整理、最該因地制宜地傳承、與時俱進地發揚的,正是中國的思想。


參考貝律銘,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等,混凝土鋼結構和玻璃的完美組合


中國式建築很有風格,大氣磅礴,四合院又溫馨別緻,如果讓我選,當然是復古建築,但現在人口問題,還是走精簡風


其實是有過復興的,不過中國的古典復興源自一名美國的建築師——亨利·墨菲。其在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金陵女子大學,具有當時西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又具備中式古典建築的典雅,很美的。


推薦閱讀:

歷史街區怎樣恢復原貌?
為什麼古時的地磚要這樣砌,有什麼巧妙的奧秘?
如果唐武宗不滅佛的話是我國有沒有可能會保存下更多唐或唐以前的木構古建築?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流傳至今仍保存完好,但幾乎沒聽說過現代木結構建築,其發展又如何,有哪些有實力的公司?
大明宮是怎麼被毀的?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古建築 | 中國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