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一個孤獨的名作家,他是誰?

以下內容節選自賈平凹<孤獨地走向未來>,這個人是余秋雨么?

每個行當里都有著孤獨人,在文學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聲名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他總是默默,寵辱不驚,過著日子和進行著寫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說,「你想想,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著並努力去要吃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嗎?」

他聽了我的話,沒有說是或者不是,也沒有停下來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間淚流滿臉。

「先生,先生……」我攆著他還要說。

「我並不孤獨。」他說,匆匆地走掉了。

我以為我要成為他的知己,但我失敗了,那他為什麼要流淚呢,「我並不孤獨」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年後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書中的某一頁上我讀到了「聖賢庸行,大人小心」八個字,我終於明白了,塵世並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謗,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走,終於使眾生無法趕超了,眾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聖。神聖是真正的孤獨。


謝邀, @潛水的胖頭魚

我個人認為是馮唐。

當時關於這個作家是誰有兩個呼聲比較大的人選,余秋雨和馮唐。

其實「聖人庸行,大人小心」 這個說法雖然早就有,但是直接精簡到這八個字,我是很少聽到的,我看賈平凹的原文中也特意明確指出就是這八個字,把余和馮二人的文章都下載下來一檢索一下就知道了。

賈平凹的原文給出了三個線索。

1.他的聲名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

2.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著並努力去要吃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嗎?

3.在書中的某一頁上我讀到了「聖賢庸行,大人小心」八個字。

這三點摘自原文。

1說明此人名聲雖大,負面新聞也很多,余秋雨和馮唐都比較符合。

2用我這種粗俗的小人視角來看就是你搶了別人的飯碗,還吃獨食的意思。這說明兩點,第一,來自同行的敵視很多,第二,他壟斷了一類讀者,該類讀者因為追捧該作者而摒棄其他同類型的作者。余秋雨誹謗雖多,但是多來自民間,同時也不見得就真的對讀者有壟斷現象,馮唐更加符合。

3.余秋雨的寫作風格屬於辭藻華麗磅薄大氣型的,馮唐屬於文筆清新富有詩意型的,總體來說我認為都不太符合這八個字的語境,或者說他們都有其他的方法來表述這意思,而不是用這八個字,但是如果二選一的話我選馮唐。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孤獨的名作家是馮唐。

不過,討論這個真的挺沒意思的。

我的建議是有這麼一個人,是誰不是重點,重點是結語,神聖是真正的孤獨。

————————————————————————————————————————

評論區的哥們看這裡。 @夢熊

關於你的疑問。

第一點疑問,你認為賈平凹不會叫馮唐先生,且文中賈的姿態像晚輩。

賈平凹比馮唐大不少,確實不該叫先生,但是這文章賈平凹本身就不打算說明具體是誰,叫一聲先生更多的還是尊稱吧,其實這也是我的疑點,但是賈素養極高,為了模糊這名作者的身份,我認為是有可能私下不這麼叫,但是故意這麼寫的,這點存疑。

你認為賈平凹更像晚輩的姿態。

原文是這樣的:

「先生,」我有一天走近了他,說,「你想想,當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著並努力去要吃到,你卻首先將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嗎?」

你會這樣跟長輩說話嗎?張嘴就是你想想,然後質問對方,這樣怎麼可能不被群起而攻之。

我個人認為這段對白體現了賈可能比對方年長,對對方更多的是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去勸解。

第二點疑問,你認為余秋雨和馮唐這兩個人選是我選的,不客觀。

原文是這樣的:

個行當里都有著孤獨人,在文學界我遇到了一位。他的聲名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他總是默默,寵辱不驚,過著日子和進行著寫作,但我知道他是孤獨的。

這篇文章是08年發表的,原文提到二人對話一年後賈在該作者書中看到那八個字有感所以寫的該文,所以該作者受到誹謗的時間最早最早應該在07年。

07年之前受到所謂的鋪天蓋地的誹謗,或者說負面新聞的名作家並不多,像某些青春文學作家或者是最近幾年才惹非議的作家我是沒提的。

余秋雨和馮唐是當時受到負面評價較多的。

另外,余秋雨也是題主提出來的。

所以我選擇了余秋雨和馮唐做簡單分析。

第三點疑問,你喜歡余華,覺得慶山也不錯,問我置莫言於何地。

這個問題不是評選誰是中國好作家,寫得好不是人選標準,07年以前名聲遍布全國,誹謗鋪天蓋地,才是人選標準。

余華、慶山恐怕不是好人選。

莫言是這樣的,賈平凹稱他為先生很合理,聖賢庸行大人小心這八個字相對於馮唐也確實更加符合他的文筆。

但是07年以前要說像原文中提到他的聲名流布全國,對他的誹謗也鋪天蓋地我個人認為不至於,莫言得獎之前名聲在民間不算大,雖然有異議但是不算那麼多,我上文分析該作者被同行群起而攻的情況也沒有在莫言身上體現。

但是馮唐當時的目標讀者是文藝青年,當時確實對某類型的文藝青年形成壟斷且以該類型讀者為目標讀者的作家或者出版社其實人品確實一般,而且馮唐來自同為出版業的反對確實不少。

所以,我個人認為是馮唐。

之後我看了一下你的回答。

你認為是賈平凹自己,文中的對話是賈平凹跟自己對話。

我個人認為,賈平凹通過自我對話反省,從而領悟到孤獨的真諦,這個創意不錯。

但是我認為,賈平凹並沒有收到過鋪天蓋地的誹謗,我本人也沒有看到過賈平凹自己寫過那八個字。以賈平凹的寫作風格,如果這是一場自我反省,那麼賈會寫得更加流暢,對白會更多,而且對白不會是這樣的,並且賈會在文中隱晦點出這是一場自我反省。

綜上,

我認為馮唐的可能性最高,

余秋雨、莫言有可能但可能性較小,

余華、慶山、賈平凹本人基本沒可能。

但是我最早就提過,聖賢庸行大人小心這八個字是明確的,所有文章下載下來檢索一下就知道了。以檢索和賈平凹自己以後的訪談為準。

另外,我個人認為你的這三點疑問並沒有做思考就直接質問我,自己個人回答思維不嚴謹漏洞明顯,自己回答隨手寫卻到別人的回答下面提一二三點疑問較真,有噴子嫌疑,為求自保,已拉黑。

這個問題目前只有四個人關注,本來不想長篇大論,結果又有這類自己不好好琢磨問題使勁到別人下面挑事的,知乎確實只適合潛水了。

最後,我再聲明一遍我的看法。

我的建議是有這麼一個人,是誰不是重點,重點是結語,神聖是真正的孤獨。


文學家都是孤獨的。


余秋雨吧?

當時讀中學,看這句話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余秋雨~

而且從交集看,我記得後來也看過余秋雨談賈平凹的文章,可見二人是有交集的,而馮唐則沒聽說他和賈平凹有何交集~

賈平凹出這書(好像是《賈平凹畫傳》)的時候挺早的,零幾年的事吧,而文中所述之事,如果真的發生了,肯定還要再往前一些。那幾年正是余秋雨如日中天,抓住了青年小資情懷者和中年文化愛好者的胃口,同時又被很多人抨擊的時候,契合度非常高,至於馮唐........恕我直言,老實說那個時候他的名聲尚遠不夠格當起這個形容。

最後就是聖賢庸行大人小心,余秋雨那種諸多感慨+情懷的風格,有相似表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雖然我也沒想起哪篇文有類似的話),馮唐......這話不像他說的。

@菜刀劈豌豆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世界的表象」?
有哪些文字,表面平靜如水,讀來卻有一種深深的震撼?
春秋戰國時期有好文採的文章嗎?
如何評價JT叔叔的《莊子基本功》一書?
讀什麼書能讓人心態平和?

TAG:閱讀 | 作家 | 文學 | 社會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