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運動中為何只有突尼西亞成功在政府改革後實現民主自由狀態下的穩定?


謝邀。

簡要的說吧,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國家內部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這種矛盾帶來的「能量」並非一次阿拉伯之春就可以釋放出來。

在古代社會,人口增長之後,隨著馬爾薩斯效應的出現,社會秩序會很很快崩潰。表現為不斷的治亂循環。但是在近現代社會,由於落後地區被動的捲入工業化、全球化的經濟體系。很多國家和地區表現出一長期的「將崩未崩」的狀態。

雖然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但落後地區的人口依然會享受到部分、集中於「保命」領域的工業成果。比如,大規模、遠距離的糧食調運,各種廉價藥品,改良的醫學技術,相對提升的社會管理等等。而對政府來說,這種狀態意味著更加強勁有力的外部支持,比如武器、比如資金等等。

換句話說,這樣的狀態,幾乎就是原有的馬爾薩斯效應的不斷積累和升級。即使日子過得再爛,還是能對付過去。整個社會既不會徹底崩潰,也不會變得健康起來。而是不斷的積累矛盾,不斷「蓄能」。

以埃及為例:埃及出產的糧食只能維持四千萬人口的熱量,而現在的埃及人口大約多出一倍。在古代,已經是戰火連天。然而,通過糧食貿易,政府補貼廉價大餅,偏偏維持了基本的和平。加上美國的軍援,海灣的經援,日子還能過。

中國近代也有類似場景,太平天國時候,清政府經濟上有英國人幫著管理海關,有洋行借款,有洋槍洋炮助陣,硬是挺了過去。要不是那時候工業社會還不夠發達,否則很可能清政府可以一直挺著,類似印度的情景。

但問題是,這種混吃等死的日子,在經濟上是不可持續的。收入不增長,而生齒日繁,只能越來越窮。而政府也就越來越軟弱。今日之埃及,對以色列的政策是為典型。

在國際經濟「氣候」還好的時候,這些國家的日子還能過。可2008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大大減弱了西方對阿拉伯國家的支持。換句話說,西方以及他們的代理人hold不住了。

結果就是這樣了唄,很多國家政權崩潰。

但觀察一下,其實社會的矛盾並沒有得到釋放。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埃及基本沒打仗;利比亞打了,可它本來就幾百萬人口;現在敘利亞、伊拉克、葉門在打仗,其實烈度還是一般。換言之,那種不健康的社會因素還在。

可以說,現代的阿拉伯之春,只不過是一個序幕而已。中東地區將會爆發持續不斷,越來越大的戰爭。直到舊的社會制度完全解體。

各位網友都是幸運的,可以坐在家裡,親自見證歷史。


謝邀。

首先我建議題主把「等」去掉,我不記得有第二個國家實現了「民主化」過渡。

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現在是陷入了軍閥割據的長期內戰狀態,埃及復辟了軍政府專制政體而且邊緣地區出現了伊斯蘭國割據勢力,巴林的民主運動徹底被鎮壓。其他多數國家(如沙特、阿曼、約旦、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改革」換湯不換藥,局部還有倒退比如蘇丹總統巴希爾撕毀了2015年不連任的承諾還把總統選舉倒退到走過場的水平。

其次突尼西亞現在也不能說穩定了,只能說現在看起來「民主化」至少沒有完全失敗,革命還是有一些成果的。比如實現了多黨制等等,但政治暗殺很多、示威遊行不斷、恐怖襲擊頻發,還有幾千人跑到周邊國家參加了教權派武裝,後續如何還很難說。

那麼為何問題就變成了:為何突尼西亞例外?

首先,突尼西亞與敘利亞、利比亞、埃及等國經濟結構大體相同,又各有特點。

突尼西亞農業勞動力18%、工業36%、服務業42%(2009年),敘利亞農業17%、工業16%、服務業67%(2011年),埃及農業29%、工業24%、服務業47%(2011),突尼西亞工業化水平較高且避免了城市服務業的畸形發展。

與利比亞相比,突尼西亞的經濟結構較多元化,避免了對石油的過度依賴。

其結果是,2008年經濟危機、2009年歐債危機以來,突尼西亞雖然經濟雖然也出現問題、也出現了失業率高漲,但總體比這些國家好得多。

其次,突尼西亞獨立以來政治一直比較穩定。

突尼西亞獨立以來,在布爾吉巴、本阿里政權長達五十年之久的統治之下,比較穩定,1987年的政變也只是在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發生,而且是在總統和總理之間實現權力交接;1987年開始的數十年私有化又讓統治集團化有形為無形,進一步滲入市民社會的各個層面。

在這種情況下,突尼西亞國內基本上不存在政治上、經濟上有充分實力挑戰原有統治集團的勢力,因此革命後雖然一度解散了原有的指導政黨民主憲政陣線(曾名新憲政黨、社會主義憲政黨),但革命前的統治集團依舊陰魂不散,而且很快重新聚集到了突尼西亞之聲黨的旗幟下奪回了政權。

反觀其他國家的舊統治集團,都沒有通過選舉重新上台的信心,因此不是跟卡扎菲、巴沙爾那樣頑抗到底,就是跟埃及軍部一樣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或是跟葉門前總統薩利赫一樣在不同反對派之間的內訌中進行投機以圖捲土重來。

第三,突尼西亞世俗化程度比較高,即使是穆兄會系統的突尼西亞復興黨也宣布尊重世俗秩序,因此國內除了非主流的極端分子之外沒有出現跟其他國家那樣教權派VS世俗派的局面。

最後,突尼西亞的和平演變也存在一定運氣成分。

2013—2014年突尼西亞左翼政黨人民陣線的多位領導人被刺殺,突尼西亞發生大規模的群眾示威遊行要求穆兄會系統的突尼西亞復興黨下台。本來這很有可能演變為類似埃及軍部政變的戲碼,但由於各種原因(包括第二、第三點,也包括突尼西亞軍警實力不強等偶然因素),最終舊統治集團以和平選舉方式的上台,而復興黨也以輸誠的方式在突尼西亞政壇上溫存了其實力。

———————————————————————————————————————————

更新完畢。


這種答案沒人贊

前面的人胡亂說倒吸引眼球

貴乎真心可以。

20170305補充一句

前面那些人簡直是胡xue八道。

還能量說...滿嘴民科風格的理論,關鍵是高亮答覆連基本事實都搞不清楚。

還刺殺後沒有大規模騷亂是因為運氣...

有生之年沒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不是所有你不明白的事兒就是運氣的

BTW,說石油問題的,且不論現在多少主流政治學家已經把經濟argument證偽了。【當然,Acemoglu可能表示不服,但是就算是他的理論也不是高票答案那種方式。。】

我就問你一句,埃及一樣沒什麼石油,請問是為什麼結果大相徑庭呢?

真是,多讀讀書再出來現眼。

------分割線

反對前面的回答。

已成為學界共識的幾個原因被前面所有的答主完全忽視。

畢竟知乎鍵盤民科政治學家太多了。

至於這個問題,不多逼逼,直接給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該問題是現在中東研究的熱點問題,學界並無統一答案,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論。

首先,是軍隊態度的不同。民主化研究的學界共識是,決定敏住進程成功與否的第一先決條件是軍隊是否支持或至少保持中立(O"Donnell and Schmitter, 1986)。突尼西亞由於其軍隊在之前被布爾基巴和本阿里(尤其是在91年Baraka al-Sahil affair之後)嚴重邊緣化,並且突尼西亞軍隊意識形態受法國影響,沒有發動政變的利益訴求和想法。而埃及等國家的軍隊,在以前的非minzhu政權中有很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並長期認為「軍隊,而不是民選總統,才應該是國家的最高守護者」,所以發動了政變。(Bou Nassif, 2015)

第二是transitional design(參見 tarek masoud, brownlee, eva bellin和al stepan等學者的論文) 突尼西亞從始至終對於minzhu進程有很好的把控,路線圖和皿煮時間表的設計是多方斡旋的結果。從2005年很多公民組織就開始討論這一過程。而埃及的民主化進程設計完全是軍方(SCAF)兩眼一抹黑自己瞎jb設計。因此前者更合理,更注重權利制衡,所以更加穩定。

第三,突尼西亞的伊斯蘭政黨(Al-Nahda)更溫和,支持女權保護,反對一夫多妻,反對sharia教法,導致突尼西亞國內沒有出現政壇極端化的問題,所以過程更加穩定。而埃及伊斯蘭政黨由於一系列原因,2005年之後保守派佔據主流,2007年黨綱頒布後讓conservative wing「穆爾西」佔據話語權。再加上選舉時受蘇菲派campaign的影響,導致埃及政壇的Islamist政黨極度右傾,導致政壇極端化,左派嚴重不滿,以至於寧可讓軍隊回來也不願意讓穆兄會繼續掌權。

20170305補充:關於政壇極端化和democratization成功與否的聯繫可以參閱Scott Mainwaring的Democracies and dictatorships in latin america: emergence, survival, and fall

關於突尼西亞對比埃及的具體情況參見Al stepan對於突尼西亞「twin toleration」的文章,以及Carrie Wickham的「The Muslim Brotherhood」.

第四點,Structurally speaking, 突尼西亞有更好的皿煮先決條件 比如:1. 沒有特別嚴重的社會分裂線【種族等】2: 以前的威權政權不是「極端」殘忍並允許較為活躍的 civil society的存在。等等

這一點,可以參見Eva bellin的文章,理論基礎部分可以參閱Dan Slater的Ordering Power。

以上為答案

前面的structural explanation【經濟石油什麼的】很多已經被研究democratization的學者證偽了,希望前面的答主多讀讀書。


首先,突尼西亞現在經濟狀況比之前糟糕的多。官方失業率數字15%以上,街上大把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這可不叫穩定。不過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然後,突尼西亞是相當世俗的國家,跟中東北非其他大多數伊斯蘭國家本質不同。感謝法國吧,殖民多年還是有成效的。全民法語據說跟阿三的英語一樣好。家家能收到法國電視節目。有錢人都以把孩子送到歐洲讀書為榮。可以說,歐化》中東化。充分體現離伊斯蘭核心越遠越安全這一真理。


要一人一票的話,伊斯蘭國家得票最多的肯定是神棍,然後就搞教法統治了,還不如薩達姆卡扎菲呢。沒有政教分離,搞民主肯定沒戲。


突尼西亞的極端分子大部分都去建設伊斯蘭國了,無暇顧及國內


推薦閱讀:

茉莉花革命為啥衝擊了利比亞埃及,卻未衝擊沙特伊朗?
一美元在各國都能幹什麼?
普京感恩節烤不烤火雞?
中國坦克分為哪些系列?當今我國坦克水平在世界橫向比較如何?
有哪些被翻譯成其他語言的國產電影?

TAG:政治 | 阿拉伯國家 | 國際 | 阿拉伯之春 | 突尼西亞Tuni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