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如何設計實驗的?和心理學實驗有哪些區別?

經濟學哪些領域較多的運用實驗的行為手段?

經濟學和心理學實驗有哪些區別?

是實驗設計的區別還是關注角度的區別?

經濟學和心理學的實驗數據可以通用嗎?


這些問題提的太大太籠統了,不好泛泛的回答,分分鐘成民科的節奏。不過第二個問題「經濟學和心理學實驗有哪些區別」倒有個很顯然的答案,「經濟學和心理學實驗」的區別之一是,經濟學實驗不會使用欺騙(deception)。即我們不會告訴subjects實驗是一種情形,然後在真正的實驗中採取另一種情形,subjects得到的任何信息都是真實的,而且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信息。是不是很繞。

下面這段話是我們每次招學生來參加實驗的時候都會解釋的:

「We don"t use deception. We won"t tell you something in the instructions unless it is true and we will pay you exactly the way the instructions say we will pay you. If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we cannot tell you, we won"t hide that. We will tell you that we cannot tell you.」

反映在實驗設計的細節上,最簡單的例子是,任何有關「隨機」的部分,都要展示給subjects看。比如實驗重複進行10期,最後隨機抽取一期支付,那麼這一期是如何抽取的,就要明確的告訴subjects。如果是在1-10中由系統隨機抽取一個數來決定, 那至少要把這個數字是幾告訴subjects,注意是至少。不怕麻煩的還會搞個10面的骰子,弄個動畫轉啊轉的,雖然其實沒什麼區別,但是subjects覺得更可信。更有喪心病狂的直接拿上10個小球放袋子里讓subjects親手摸。總之,得保證subjects不會作如下想法:「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真的隨便挑一期,難道不會為了節省成本,專挑我做的最差得那一期?」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subjects能如我們所願的那樣理解實驗規則,而不是因為出於對我們的不信任自己腦補。subjects理解的越正確,實驗中的行為就越「乾淨」,對結果的解讀也就越能反應更實質的東西。否則,noise就會很大,如果一個實驗的結果最終發現是因為subjects沒有很好地理解規則,才導致的某種行為,雖然不能說是失敗的實驗,至少是比較無趣的。關於subjects如何perceive實驗規則,最近漸漸開始受到關注,我個人覺得是很有趣的話題。

但是欺騙這種手段在心理學裡是可以用的。舉個例子,在social loafing的研究里,有幾個很有名的實驗就用到了欺騙。social loafing就是說在集體里,人們往往會覺得自己的責任變小了,因而開始偷懶。比如鼓掌的時候,人越多,掌聲卻不見得成比例的增大,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一些實驗中用了拉繩子這種方式,因為拉繩子的力比較容易準確的測量。那麼我們就可以比較一個人拉繩子的力,和幾個人一起拉繩子時,每個人用的力,如果變小了,就有可能說明social loafing是存在的。結果也確實是這樣。但是問題是什麼呢?幾個人一起拉繩子時,會有一些干擾,比如幾個人擠在一起,不方便用力,或者力的方向不一樣,互相會抵消一部分,等等。總之不能排除其他因素。所以就有了另一個實驗,把一個人的眼睛蒙上,告訴他,還有其他人和他一起拉繩子,而事實上卻沒有。這樣得到的結果,如果還是比單人拉繩子的力小,那就很可以說明,減小的這點力,單純是因為他知道了「還有別人在」這個信息而已,這就可以證明social loafing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可能存在的。類似的還有鼓掌的實驗讓subjects 帶耳機什麼的。

這個設計不得不說是很妙,欺騙在這裡用的很有些畫龍點睛的味道。不能否認,在設計中採用欺騙有時是很有效的手段,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為了保證上面我說的那些目的,經濟學家約定俗成的不會碰這條底線。算是為了我們truth telling的名聲做出的犧牲吧。至於心理學為什麼能用,自有他們的道理,我是外行就不清楚了。

推薦一篇關於social loafing的review性質的文章吧,不過我不是做心理學的,不敢說我推薦的這篇是經典文獻(但是引用也上千了,經濟學裡上千就是很經典的文章了),有興趣的話,反正這裡面提到了很多其他文章,可以自己找來看。

Latane, B., Williams, K., Harkins, S. (1979). Many hands make light the work: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loaf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6), 822.

-----------評論里有人說讓我解釋一下-----------

首先,欺騙這個詞語是我從deception直接翻過來的,我本意並沒有要做任何價值判斷,沒有考慮到會招來不滿。評論里有人糾正,提到了雙盲設計,單盲設計,以及cover story。另外 @胡阿福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運用單雙盲cover story的原因, @FRank5433做了總結,我推薦看他/她們的回答以及評論,會對這個問題有更完整的了解。

和其他學科的人討論很有意義,之前我並不知道心理學為什麼可以使用單雙盲cover story等方法,現在有一點明白了。隔行如隔山,這話不假。更坦白一點講,學科間互相看不上的事其實很普遍,經濟學裡各個分支之間尚且互相嘲笑,更何況跨了學科。要說我之前一點偏見都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不過通過回答這個問題,和大家討論,我現在理解了,任何學科都有它運行的法則和非如此不可的道理,能夠成為一門科學,本身就說明它立身的基礎是嚴謹的。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的IRB確實查得很嚴,跟IRB吵架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我老闆平時不在女生面前講f以及s開頭的詞,僅有的幾次都貢獻給了IRB的人。


誒,答主是管理心理學的學生,所以算是心理學和經濟學要雙擔的方向,之前看論文許多都是心理學經濟學混著看的。對比一下吧,這兩塊最常共同研究的就是一個東西,決策。以他為例區別一下。

經濟學一般研究的是,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關注的是決策的內容,幾個著名的博弈實驗,所關注的都是,怎麼博弈,於是納什均衡之類的理論就都出來了。

心理學一般研究的是,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策。關注的是做決策的人的特質。於是博弈實驗在心理學裡面大多變換成為實驗範式,即在某個博弈遊戲過程中,什麼樣的心理行為特質會影響不同的博弈結果,例如之前心理學報發的文章,不同的群際身份的認同在囚徒困境範式下的不同表現,這種表現最後還指向了另外一個行為變數――寬恕,囚徒困境只是研究群體評價與寬恕的一個範式而已,所以我們不太關注你做了什麼決策,而是關注,你為什麼會這麼決策。

那麼,這種不同是因為什麼,我看文獻的感覺就是,對人的不同看法。

經濟學人性觀雖然不斷發展,但是還是一個不得不說,把人看的比較理性化,也就是常常說的,理性人,因此,經濟學就認為,我給你個實驗範式,被試就會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麼,我要得到結果,就要在這個實驗完全穩定且完全告知被理解的情況下進行,這就是有答主提到是不能欺騙。從倫理學上來說完全正確,也只有完全告知才能做出最真實的決策結果。

但是心理學不那麼認為啊,心理學的假設裡面人從來都不是理性的。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個體人和個體人之間有差別,同一個人在個人情況和群體情況下有差別,所以做實驗需要完全考慮這些人的狀態,為了把這種差別控制在我們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所以不斷的追求隨機化,或者額外變數控制。那麼為什麼心理學允許「欺騙」――此處欺騙非貶義詞――因為你的被試很聰明的,你告訴他實驗目的,人家會表現出那個他想要呈現出來的狀態,比如我們最近做面孔吸引力,想要看看長的好看的人在社交過程中是不是真的更容易被信任被寬恕,你如果告訴被試了你要測的是這個,被試特別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的被試,做出來的結果完全不能看,別說差異明顯,能做出差異就不錯了,因為我們的教育是「看臉是一件比較低級的事情」,以及所謂寬容大度,那麼被試會表現出那個道德化的自己,更加聖母化,所有的結果出現天花板效應。那實驗設計的現場化程度完全不夠,實驗設計基本就是廢的。被試效應是心理學學生學習實驗設計過程中一直被強調要克服的東西,所以我們不叫「欺騙」,我們叫「單盲設計」,有時候為了克服主試效應,「雙盲設計」也是存在的不過比較少而已。

――評論區林君天同學提出來,欺騙並不等於是單盲設計,而是還包括了掩飾故事,這一點的確,至少在我的實驗設計裡面是掩飾故事。感謝指正。掩飾故事是告知被試一個假的實驗目的,而單盲是被試不知道實驗目的是什麼。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但都是為了避免真實實驗目的被覺察而引發被試效應。歡迎大家的討論。^ω^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感謝大家的回答。

看到了 @Sarah Li 的答案,沒有想到經濟學還有不能欺騙的要求。

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經濟學的研究目的並不是研究人的心理是如何產生決策或決策行為的,而是研究人的心理產生了怎樣的決策和決策行為

假設了人在做出的決策是不會波動的,然後看看人會做出怎樣的決策。

心理學的研究目的相反,我們知道了人一般會產生怎樣的決策行為(由經濟學得到)。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決策相關的研究目的)是人如何產生的決策及其相關的行為

想得到決策和行為需要嚴格控制實驗條件。同理,研究如何產生決策也需要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但是(被試知道或被試以為我們要研究什麼)(被試產生了什麼決策)之間幾乎沒有影響,因為被試知道了研究目的也不影響決策的結果。

而心理學中,(被試知道或以為的研究目的)會極大地影響(被試產生決策的過程),這意味著若不統一「被試理解的實驗目的」,最後的結果中有很大的誤差來自被試的臨時變數(即被試對實驗的理解)。

為了防止被試間不同的「以為」影響實驗結果,我們讓被試的「知道或以為」都變為相同的「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欺騙。

我來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探究人的雙眼看到的物體被加工時哪個眼睛看到的更好。實驗大致流程:同時呈現兩個刺激要求被試分別報告兩個刺激是什麼。結果是左側視野的成績優於右側視野的成績。

案例二:探究高興情緒與悲傷情緒是否會提高被試搜索任務。實驗大致流程:每個試次開始時呈現20s影像(高興或悲傷),之後在屏幕中出現8個圓(圍成一圈,2個帶顏色,6個空得),被試需判斷其中兩個帶顏色的圓是否為同一顏色。結果發現悲傷的比高興的判斷的又好又快。

案例三:探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哪種更好喝。第一組:實驗開始時給予被試兩小杯可樂(分別是可口和百事)。被試可以隨機拿起一杯可樂進行品嘗,之後對其打分(包含各種選項,比如可口度舒適度等);之後漱口,喝第二杯進行打分。實驗結束。第二組:開始時給予被試兩杯可樂並告知被試兩杯,第一杯為可口可樂,第二杯為百事可樂。之後順序與第一組相同。但其實我們使用的都是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我們發現第二組被試偏好百事可樂,而第一組被試更偏好可口可樂,而兩者區別是是否告知被試品牌。

案例一中沒有使用欺騙。因為被試「知道在比較左右視野成績」並不會導致被試某一側的反應高於另一側。因為按的過程中不需要決策,只需要看到、注意、辨別、選擇等幾個過程。

案例二也沒有使用欺騙。因為被試「知道在比較高興和悲傷時的任務成績」不會影響結果。原因也是因為被試的任務中不需要被試的「理解」參與,看到、知覺、注意、辨別、判斷、選擇等幾個過程就能夠完成任務。而視頻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內隱的,不會由被試的理解改變。

案例三使用了欺騙(擦邊球)。第一組被試沒有告知是什麼可樂。第二組告知了。然後發現第一組與第二組口味完全不同。這時很明顯,被試認為(任務是兩種可樂哪種更好喝)與(任務是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這兩種可樂哪種更好喝)這兩種理解產生了對結果的影響。這時我們就更可能進行欺騙。

比如:案例四:

實驗開始時給被試兩杯可樂分別是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然後告訴他們都是百事可樂或都是可口可樂,只不過一個是舊款一個是新款。然後發現可口可樂組成績就是比百事可樂組成績低,這就可能說明被試認為「百事可樂好喝」是由於被試認為「當一種可樂被稱之為百事可樂,那麼他就好喝」。

當然,如果案例一種的被試覺得左邊一定會快,所以右邊故意按慢一點兒,這樣的被試就非常不好。因為這樣的數據並不是被試真實的心理過程的反應,而是被試亂七八糟按的。這種情況不考慮。同時案例二、三都會有這種情況,都不考慮。

所以,所謂的欺騙也只是一種實驗手段,這跟「隨機選擇被試」、「調整顯示器亮度」甚至是「只在「晴天進行實驗」一樣,目的有兩個,一是當做實驗的自變數進行控制;二是當做無關變數進行控制

如果有一天經濟學某個理論認為人認為的事物與做出的決策有極強的影響了,或許也會使用欺騙的手段的吧。

說句題外話,在中國欺騙一般沒什麼問題,畢竟就是說個「屋子裡還有個人」或者「聞聞這個,這是白水」(實際上是白醋什麼的)什麼的,也不會對被試造成什麼損害,畢竟人家也得錢,之後也能得到解釋。如果是聞性激素啊,可能有肢體接觸啊什麼的更激烈地欺騙,之前肯定各種知情同意書什麼的,不會直接上來就騙的大家放心……

而且,現在做社會心理的實驗也很少了,效應也難出來。而且欺騙也不算太多。像我這樣做認知的。給倆小球問哪個個兒大,我說是測視力也沒人信啊……

但據說在美國,倫理審查委員會要審查好久。必須要證明欺騙沒有害、欺騙是不得已等等一系列問題。但其實很多情況下欺騙都是一種很節省成本的方式。所以他們美國好多社會實驗都拿中國來做……效果也不錯~


這個問題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因為印象太深刻了!!

行為經濟學實驗和心理學實驗最大的不同就是。。。經濟學的不能有欺騙。

你說兩兩一組就是兩兩一組,不能是說是兩兩分組,但其實是的和一個電腦一組。

你說這個實驗是做什麼的就是做什麼的,不能說我們是在研究如何優化地分配錢,但其實你是在看他們做完實驗後的什麼什麼行為。

基本上如果你的實驗有欺騙的因素,那麼你的這篇文章就遠離行為經濟的期刊了,想都不用想了。


答主,經濟學專業大三學生,有一門課叫實驗經濟學,專門是來講經濟學怎麼設計實驗的,剛好在做實驗經濟學這個的作業,看到了這個問題過來,正好書上有解釋,我就從書上整理了下,搬上來了。

----------------------------------------------------------------------------------------

!!!以下內容,大多來自於《實驗與行為經濟學》一書,所以所有的觀點均不帶有個人主觀色彩。此外,答主雖是經濟學專業,但是能力有限,學的也很淺顯,如有疑問,可自行查書,在此不議。有關心理學的知識,更是知道的少之又少,下面提及的也均是書上所寫,心理學方面的同志,如有疑問,可以解釋,我不議。

-----------------------------------------------------------------------------------------

一、實驗經濟學概述

經濟學理論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完善的過程,實驗經濟學的出現打破了幾百年形成的,認為經濟學無法進行實驗的教條。

實驗經濟學是研究人行為的經濟學,它的發展有待於博弈論、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共同發展。

目前實驗經濟學的應用主要還是集中在微觀經濟學領域,對於宏觀經濟學領域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拓展

  • 實驗經濟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實驗經濟學不同於自然學科的實驗,它通過真實的行為人(subject,即實驗被試者)在模擬的實驗環境中進行實驗,因此實驗需要在程序、激勵等方面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以實現實驗設計的可控性與可重複性目標。

價值誘導理論已經成為實驗經濟學的標準工具。

此外其他的一些原則,可以在下面的區別中得以體現。

二、實驗經濟學設計原則和心理學設計原則的區別

(一)有無報酬

  • 價值誘導法是實驗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是把被試者置於同真實市場交易相似的模擬實驗環境中,在合理的實驗機制設計下,通過被試者提供真實的物質激勵,比如貨幣,考察其在物質激勵下的真實行為,而將非經濟方面的因素減小到最低的程度,這也是實驗經濟學和其他心理經濟學等非實驗經濟學的重要區別。
  • 而心理學實驗多數選擇問卷調查,除了部分實驗者會得到少量的被試費之外,多數不會有報酬。

(二)報酬的多少

  • 在實驗經濟學中,被試者得到報酬的多少取決於他們在實驗中的決策和行為,每個人得到的報酬可能是不同的。
  • 而在心理學實驗中,即使得到了少量的報酬費用,每個人得到的費用也是相同的,不會因為其個體行為決策的差別而得到不同的報酬。

(三)是否知曉實驗目的

  • 在實驗經濟學中,被試者對實驗本身有著充分的了解。
  • 而在心理學實驗中,被試者通常不知道實驗者的真實的目的

所以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實驗經濟學的結果更加符合人的市場經濟決策行為,而對心理學的結果大打折扣。

二、實驗經濟學設計原則和行為經濟學實驗設計原則的區別

雖為同類經濟學類實驗,但是仍然有一些區別

(一)重複性問題

  • 實驗經濟學家為各種實驗製作詳細的實驗說明等操作指示性的文件,可以讓實驗得到精確的重複,所以實驗經濟學的設計原則要遵循「可重複性」特點。
  • 行為經濟學的實驗規則,相比起來則會更加寬鬆,在此點上無特別要求。

(二)適用範圍

  • 實驗經濟學是典型的「靜態重複」,即讓被試者在不同時期做同一實驗,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因此在實驗設計過程中,要有相應的體現。

  • 行為經濟學的實驗承認長期經濟均衡趨勢的同時,更加註重人們每一期的經濟行為。行為經濟學家認為,諸如婚姻、購房、養老金儲蓄等很多決策,其選擇次數是對每個人是有限的,因此很少有機會區通過「試錯法」去找一個均衡點。

-----------------------------------------------------------------------------

對於經濟學和心理學的實驗數據可以通用嗎?這個問題,個人觀點如下:

得數據應該是看看你的具體實驗是什麼,是否具有真實的說服力,同時心理學研究的一些結論應該是可以作為佐證來運用和解釋認得一些行為的:

前面也說了:

實驗經濟學是研究人行為的經濟學,它的發展有待於博弈論、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共同發展。

同時實驗經濟學研究方法中,書中也有提到:

經濟理論的實驗是把社會中的人作為實驗者,因此需要借用行為和心理的分析方法。在實驗者,實驗結果往往都會和理論預期有所差異,其原因就是我們的假設中的人是理性人,而在實驗中被實驗者都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統一體,因此只有運用諸如期望理論、錨定效應、後悔和認知失協理論、心理間隔理論等行為理論來分析被實驗者的非理性行為。

所以,學科之間都是互通的,看你自己如何區運用了。

--------------------------------------------------------------------------------

回答完這個問題,我的實驗經濟學作業,依舊毫無頭緒(抓狂中........)

附上 @樹袋能 對心理學部分的糾正。

========================================

「·而心理學實驗多數選擇問卷調查,除了部分實驗者會得到少量的被試費之外,多數不會有報酬。」

「·而在心理學實驗中,即使得到了少量的報酬費用,每個人得到的費用也是相同的,不會因為其個體行為決策的差別·而得到不同的報酬"

"而在心理學實驗中,被試者通常不知道實驗者的真實的目的"

========================================

針對第一條,實際上調查問卷在如今的心理學實驗里占的比例已經並不很高了(目前腦電、眼動、行為實驗比較主流)+大部分實驗都是有償的(我們學校針對目標參與者主要是學生的實驗會用credit代替)

針對第二條,心理學實驗的報酬通常並不少(尤其是使用腦電等儀器的,純行為實驗會少一些)+根據實驗目的,報酬也有可能作為變數有所不同的,通常出現在決策、價值相關的實驗中(比如有一個20美刀 or 1美刀吃螞蚱實驗,報酬為1刀的參與者通常對螞蚱的味道有更高的評價,因為他們需要為自己做的事情找點價值)。

針對第三條,第三條是對的,稍微補充一下,在實驗之後,實驗的真實目的也是會告訴參與者的。


在外國上大學的時候,專業就是經濟學。當時系裡面有一個行為實驗(behavorial test),有償補償給那些實驗參與者,每次大概50人,我就曾經參與過其中。那些行為實驗說白了挺像賭博的,例如股票投資和相互博弈,每次都會有真的遊戲幣,結束之後根據遊戲幣決定補貼學生多少錢。研究者大概就是根據參與者的行為、決策和結果來作出研究。


心理學我不懂,但是我知道經濟學主要還是出於對歷史的解釋來驗證理論,還有就是利用統計數據通過計量經濟學進行模型的分析,至於試驗我不知道冰島,已經美國里根時期的自由化主義算不算試驗,還有羅斯福新政,還有當下的量化寬鬆,負利率應該能一定意義的看做是試驗


作為一名心理學學生,只能稍微片面的介紹下心理學實驗了. (不過我也才知道經濟學原來不能用欺騙~ 心理學實驗很久以前真是百無禁忌,現在被束縛了太多太多。欺騙什麼的都是小兒科。)

心理學實驗也分科目的。比如神經學和社會心理學就不同。 神經學研究的大多數大腦的功能結構。會用到類似於F-MRI還有其他高科技儀器去檢測人們的神經,大腦,肌肉,血壓等等生理反應。這些是直接可以得到客觀數據的。

但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大多數主管意識的東西,比如之前有人回答的social loafing。 這種東西沒有一個客觀的辦法去衡量。於是乎聰明的心理學家就想出來說,那我就設計一個場景。這樣可以觀察人們的行為,畢竟行為比self report要客觀。 所以心理學家就設計出來了拔河啊等等團體活動。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的,可能受到物理因素什麼的,實驗結論不準。於是乎就有了欺騙。欺騙其實很常見,還有placebo 「糖丸」。

因為神經學有客觀準確的數據,所以經常「鄙視」我們社會心理學的....因為實驗結論沒那麼客觀準確。

就比如有一個「著名」的類似於「走近科學」的實驗。

clever hans。 hans是一匹馬,但是當時人們發現hans特別聰明,什麼都知道。 問數學一加一等於幾,hans會用蹄子踢兩下。哪怕問當時英國女皇是誰,他也可以通過字母表踢出來(比如a 踢一下b 踢兩下)。 然後這個發現震驚了很多人,於是有些心理學家就跑過去研究了。開始以為是主人有暗示hans。但是後來換人問也可以得到這個結論。慢慢人們發現,如果提問者不知道答案的話,hans也不知道答案。 於是一群人就不斷的做實驗,直到有一天,有個人問hans15+30 等於多少(數字我亂編的)。然後在第45下的時候,那個試驗者並沒有抬頭看hans,於是hans繼續的踢了下去。 那個人就很奇怪,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算術突然不會了。然後再問,但是依舊沒有在正確答案的時候抬頭看hans。 想必聰明的知友已經猜到了。hans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只是知道在人民看他蹄子的時候開始踢,當人們看他眼睛的時候停下來。 然後再伴隨有conformation bias,人們就得出了hans很聰明的結論。 由此可見,行為也不一定是那麼準確的,畢竟能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上課的時候,老師不止一次提到說,之前心理學實驗是多麼多麼好。因為沒有那麼多道德的限制。什麼斯坦福監獄實驗,什麼服從實驗,哪怕對於動物的learned helpless實驗也不是那麼常見了。

不過現在對於認識心理學好像還是可以說暫時凍結人體大腦的某一部分,然後研究凍結前後行為的差別等等。具體的我不太清楚了,畢竟不是學這個方面的。

大致總結就是,因為人們沒辦法直觀的看到大腦裡面的情況,所以只能說控制刺激,然後看人們的反應從而推斷大腦的功能,並且太多太多的因素能影響人們的行為了。所以說 心理學的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只能代表大多數情況下,而不能類似於物理定律一樣解釋所有情況。


所有的經濟學老師都會說,經濟學的缺陷就是沒法做實驗。行為經濟學沒接觸過,但做過他們發的調查問卷,大意是有一個東西,在各種情況下你會如何選擇消費行為...很微觀的東西了,但經濟學通常不在這麼小的範圍里做研究下結論。題主問的又比較寬泛……嗯,行為經濟學確實會設計到心理問題,但總的來說,經濟學很難設計實驗


最大的不同在於假設不同。

所有的試驗設計都是為目的服務的,一個設計精當的試驗可以說明很多問題。題主說的心理學和經濟學試驗數據能否通用,我覺得關鍵在於是否與你的研究目的一致。否則就是斷章取義了。


贊同最高票答案。

稍微拓展一下的話,關於經濟學實驗和心理學實驗的區別,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

No deception incentives.

就是不欺騙+用激勵。當然心理學也有用激勵手段的實驗,但是不像行為經濟學這麼普遍。具體的話題諸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Hertwig, Ralph, and Andreas Ortmann. "Experimental practices in economics: A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 for psychologist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4.03 (2001): 383-403.


經濟學沙盤模擬 帶你了解國家 企業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差異?
「證實偏差」和「動機性推理」有什麼區別?
博弈論是如何解釋權力和權威的?
經濟學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中,數學模型 PT 函數對於效用值是怎麼計算的?
既然主觀期望效用理論能更好地描述人的決策過程,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論文在用 VNM?

TAG: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