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韓、和」三字作為民族稱謂是否有詞源上的聯繫?
01-09
「漢、韓、和」三字發音相近,作為民族稱謂是否有詞源上的聯繫?如果不是,那麼各自的來源是什麼?
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 漢的中古音應該是類似於現在han或hon的音的,廣韻曉母;
- 而韓,中古音是匣母,大概音ghan或ghon;
- 至於和,現代日語音wa,古代寫成倭,順便一提わ這個假名的來源就是「和」字的草書,和這個字中古音大概是ghwa或ghwo,而倭這個字中古音"wa或"wo,日語中wa這個音節從中古到現代沒什麼變化,大概在中古就是發wa的(但wa行其他假名都失去了合口特徵w,變得跟a行一樣了)
- 漢:xans(hans,-s是推測的去聲尾,另外音節前可能有清鼻音n?,估計漢代已經沒有了,白一平-沙加爾構擬的最古的形式是*n??ar-s)
- 韓:gan(白一平-沙加爾構擬的最古的形式是*[g]?ar)
- 倭:"ol(後期形式大概是"oi)
另外,「韓」用來指代朝鮮半島最早是漢代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是朝鮮半島南部的三個國家(部落?),後來就不用了,新羅統一之後就用新羅,新羅分裂,後三國最後被後高句麗給統一,簡稱高麗,之後就是朝鮮了,直到近現代才出現「大韓帝國」和「大韓民國」,才用韓來指代整個半島。
再說個陳詞濫調的常識吧……
漢這個名字,我們知道是來自漢朝,而漢朝的國號又是因為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因為他的封地在漢中,而漢中這個地名是來自秦的漢中郡,而秦的漢中郡最早是楚國的漢中郡,包括比今漢中更大的區域,如今天的湖北西北角,都是楚國的漢中地區,而秦奪取漢中之後,把南鄭周圍也併入了漢中郡,而今湖北西北角則劃入了南陽郡和南郡(秦攻入郢之後把楚國故地設為南郡),所以漢中這個名字雖然來自漢水,但卻在漢水上游,而不是中游……漢的古音肯定不是han,參考南方方言音。
韓作為半島國名也就100年的事,高麗和朝鮮作為族名時間更長。和的發音在日語就更沒關係了,人家叫亞麻頭…總之這個問題太想當然了
沒有關係。han在朝鮮語中是大的意思,han國的han由於和韓字音近,就借用了韓字。和、倭兩字在日語同音。
韓好像聽說是大的意思,日語的和wa像是我的意思,大和邪馬臺jamato按字意是山門
冰河期晚期,歐亞大陸東部出現了一群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文明高度發達的族團。隨著氣候變暖,凍土與兩極冰川進一步融化,許多陸地被淹沒成為滄海,倖存的文明無一例外的以神話的形式記錄了這場「大洪水」。上述的族團也不能倖免,被迫遷徙,一部分人向西遷徙到到高原地區,發現在某水域的北部很難種植水稻。便江此水域稱為「漢」。居住與此處的移民日後成了今天漢族人的祖先之一,由於當年那場洪水實在太為恐怖,人們一代代一年年進行著為下一次「大洪水」準備的逃生演習,俗稱「劃旱船」。而一部分人向東遷徙,到達今天的日本,利用其高度發達的水稻種植技術,迅速成為當時島嶼上最強大的族團,使其餘族團紛紛臣服,並給了這個族團這樣一個名字「大禾」意為「偉大的水稻」。
推薦閱讀:
※為何英文中不用rh單獨表示/?/這個音位?
※古代越南語對於寮國、柬埔寨(高棉)的名稱的喃字寫法是什麼?
※怎樣看待 Siri 將支持上海話?
※用粵語填詞時怎麼處理入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