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桃花源記中「避秦時亂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卻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呢?


第一,二者不矛盾。我理解的衣著悉如外人,指的是和外面的人一樣正常穿衣,衣著並不古怪的意思。就是說,與世隔絕,自我發展的依然很好,和外面不謀而合。

第二,與外人間隔,只是說外面的人不易找不到桃花源,沒有說桃花源里的人就不出去。不知有漢,只是說他們天真爛漫,不關心政治而已。

第三,世外桃花源是作者的一個夢,是夢就有它自己的邏輯與不合邏輯。這曲折的表現了作者思想中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第四,這是賦的寫法。就是忽悠,意在說明桃花源的神奇。


首先,服飾的變化不是太大,所以衣服和桃花源外相差不太大,為這些人是從外面進來的做鋪墊;其次,這篇文章是陶淵明的想像,有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也合乎情理,畢竟理想很豐滿。


古代發展非常慢,過個幾百年衣著材質、款式沒有太大變化很正常。平民的衣服估計還是短款麻衣。


因為此處的「秦」不是始皇胡亥的嬴秦,是苻堅的前秦。而《桃花源記》則是混雜著真實見聞和陶淵明的創作而形成的文本,反映的是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漢人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以避戎狄寇盜的情況。

陳寅恪對此有過詳細的論述,此處不再贅言,僅引其結論作答。

(甲)真實之桃花源在北方弘農,或上洛,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乙)真實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

(丙)《桃花源記》紀實之部分乃依據義熙十三年春夏間劉裕率師入關時戴延之等所聞見之材料而作成。

(丁)《桃花源記》寓意之部分乃牽連混合劉驎之入衡山採藥故事,並點綴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語所作成。

(戊)淵明《擬古詩》之第二首可與《桃花源記》互相印證發明。

詳見《桃花源記旁證》,《清華大學學報》1936年3月1日。


這個文本中不只一處矛盾。

陶淵明煞有介事地寫桃花源,有晉太元中這個年號,有武陵這個地域,還有避秦時亂的前因,末尾還指名道姓地拉出來個真實歷史人物南陽劉子驥,這是一個非常現實主義的設定,讓人覺得像真事。但是又很含糊其辭,沒說到底是太元哪一年、哪一位漁人、在哪找到了桃花源,而且劉子驥最終壓根兒也沒去。

還有一處就是,漁人出桃花源,處處作了明確的標記,最後卻找不到了,這種情況現實中不大容易出現,也是一處矛盾。

文本中與現實生活矛盾,或超越現實生活之處,往往是解讀文本的關鍵。陶淵明給桃花源製造了這麼多看似真實的腳註,漁人作了如此明確的標記,最後卻找不到桃花源,也就意味著在現實中桃花源根本就不存在。感覺很真實,卻又不存在的東西,不就是夢嗎?文本中的一系列矛盾,其實也就是作者的理想(夢)與社會現狀(現實)的矛盾了。

所以,如果外人確實解釋為桃源外邊的人,這種不合現實邏輯的敘述其實還是暗示桃花源本身就是非邏輯、非現實的。

這就是文學理論中所謂的本事陌生化。


我的理解是,這兩個外人,都是相對的角度去看待。

第一個外人,是指他們遠離外面的群眾。

第二個外人,是指他們的衣著,對進入桃花源的那個人來說,是一種不同於當時群眾普通服裝的存在。


謝邀。

我不會,我是來吐槽的。

本來以為會有考據帝,研究一下晉朝的服裝,再研究一下秦朝的服裝啥的,沒想到一來都是來研究文義,討論桃花源是不是幻想鄉的……_(:з」∠)_


謝邀。這隻能說明古人印象中,我們的漢服到晉宋之際,並無多大變化。


瀉藥

從商定朝服,之後正式場合的服制幾乎沒怎麼變。

戰服方面變動大。

袖袍帽子啥的,也有變動。

但是平民的衣服沒大變。

(可能有錯的,望指正。)


古人的歷史觀相對靜止。


謝邀,就好比為什麼動漫中全宇宙都在說日語……

其實我覺得這個矛盾是有意安排的,點明了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地方,這些人在裡面是為了「避秦」,那為什麼漢不出去、魏晉不出去?其實他們躲避的是一種暴政,是對老百姓的摧殘,當告訴他們外面的情況後,他們皆嘆惋,這裡要注意的是他們所嘆的並不是自己應該早就出去,他們最終還是留在了桃花源內,他們所嘆息的是之後的朝代更替,和他們所厭惡的秦朝統治,並沒有本質區別。

但是人怎麼可能離開社會呢?所以桃花源只能是一個虛構的存在,他仍然遵循禮教,他追求大同世界,老百姓在其中怡然自樂,尊老愛幼,衣著都如外人,這是禮的象徵,他唾棄的是暴政,是非禮的統治。


首先,這是一個小說。然後,在胡服騎射之後,元明清之前,服飾沒有太大的變化。


謝邀,不過我可能答不出正經答案?

桃花源是夢啊。

夢即是潛意識,是虛擬和現實的結合,說直白點就是:夢串了。

夢又是內心慾望和希冀的載體,是作者主觀操縱的,說簡單點就是:我樂意。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你讀桃花源記要讀出怡然的意境,很明顯全文虛構,也許陶淵明是想說不用統治者人們就能生活的很好。一家之言勿噴。


這個之前上課的老師說過,不過我還給老師了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句詩可以說是形容了一個境界叫忘言,可見呂祖百字碑的養氣忘言守。

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很可能是另一次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具體是陽神還是陰神不知道,大體上可以推斷是一次神遊。

權當封建迷信看就好,古代文人懂道法很正常。


古代底層百姓的穿衣變化不大。依然是粗布麻衣

何況這是一篇文學作品,而且還不是紀實的


這兩個外人明顯是參照不同啊,這種問題真是


謝邀,我覺得這是作者故意寫出來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其實是告訴我們沒有桃花源這個地方,只不過是他自己想有這麼一個桃花源可以讓他去逃避,去隱居而已。


我學這個的時候也有這個疑問,當時我們語文老師說秦漢至魏晉衣著變化不太大,不過我覺得他是被我問蒙了,隨口胡編的。

我個人理解是這樣:1.外人指的是和漁夫不同的人。他們的衣服不一樣。2.外人指外面的人,也就是漁夫。這一點用來隱喻桃花源其實是現實世界的一種映射。


推薦閱讀:

《論語》中「賢賢易色」到底應該怎麼翻譯?
懂梵文的請幫我看下這句是什麼意思?
說一句你知道的形容人品德高尚或品行端正或博學多才的古詩詞or文言文句子?
寫了六七年古體詩近體詩和詞,怎麼提高自己的創作水準?目前讀古文詩詞讀的較散亂,如何系統閱讀?
「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中「根據」二字何解?

TAG:語文 | 古文 | 散文 |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