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心理學實驗中,為什麼要將「被試」改稱為「參與者」?
前不久剛剛被「糾正」過來,現在參與實驗的被試不應被稱為「被試」,而要改稱為「參與者」,這麼做的意義何在?是出於實驗倫理上的考量嗎?
有意思的問題,拋磚引磚來砸我。
『被試』把人設定在被實驗的位置上,是一個被動接受的角色。『被試』這一詞,總有點不把人當人研究的感覺。讓人聯想到死板僵化的實驗設計。
『參與者』是一個更加開放的身份。從實驗設計者到自願成為參與者的非實驗設計者,都可以叫做『參與者』。是一個中性得多的詞。
這簡單的變化,我想其實除了讓人感覺更舒服一點、更加尊重志願者(無論有無酬勞)的人格外。
同時也是認識到在一場心理學實驗中,所有參與者都互有影響,哪怕我們採用雙盲、控制變數等手段。雖然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解釋權幾乎都在學者和設計者手上,但不表示他們的解釋就一定正確。某種程度上,為何設計一個實驗、實驗設計的思路、試圖探討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使用『參與者』一詞,多少有點去中心化的味道。
補充一點。受到丁丁知友的啟發。心理學的實驗,可能逐漸發展成精確描述過程,而不僅僅是控制變數得出結論。過程本身有大量信息,多種解釋的可能。比如一些在實驗室外,自然環境下的觀察和『實驗』。過程就很重要,比控制變數重要得多。從英語上也可以看出來,之前是叫subjects,現在都要叫participants了~subject更像是把被試看做一個「物」,而participants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的確是一個主動,一個被動。樓上解釋的夠好了。。只是來秀一下英語。。。勿噴。。。【其實是因為第一次在知乎上有人邀我回答,灰常激動!
謝邀。Research participant我來嘗試給lz翻譯一下裡面terminology的部分:
1. 內涵上面,被試(subject)比參與者(participant)顯得缺少自主性,更服從和一致,而participant就顯得更有主觀能動性。
2. 在回顧性研究中,subject就不是太好,因為顯得好像他們沒有主動參與研究(甚至不知道在被研究,儘管同意使自己的數據被匿名用於科研),因此在一些(並非所有)情況下,用participant就比較合適。當然在大部分情況中,如果是病人的話,用patient就比subject更合適。(因為醫學研究講究雙盲嘛)
3.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病人,也有健康的控制組(這就叫control)。有的研究裡面所有參與者都是病人,有的則不全是,所以用patient替代subject也是有條件地適用。4. 一個case是一個病例,patient是人,所以patient和case不一樣,所以研究者要注意區分下,比如應該寫「一個55歲的黑色素瘤患者」而非「55歲的病例」4.1 在病例對照研究中,控制組的參與者可以叫controls,但是病例組的參與者不能叫cases,而應該叫case participants,對應的控制組的參與者就叫control participants。
在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115535/中,Iain Chalmers 寫道
嗯,題主的問題的答案就比較顯然了,因為對於心理學研究來說,參與者都是主動參與的,所以participant比subject更合適,並且可以體現出研究中對他們的尊重。……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的前任主編Curt Meinert第一次指出subject這個詞有貶義……
社會注意到心理學家欠那些同意參與他們實驗的人的人情,所以那些參與實驗的人理應受到最高標準的關心和尊重,所以社會建議不再用subject這個詞,而以participant取代。
拙見,感覺心理學實驗不是簡單的因變與自變,而是一個參與者與實驗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換成參與者也是對「被試」的一種尊重吧。
推薦閱讀:
※文明,素質,跟說話帶不帶髒字關係很大么?
※哈佛大學幸福課為什麼那麼火?好在哪裡?
※在處理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哪些一以貫之的原則?為什麼?
※當心理學工作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心理學史上有哪些殘酷的鮮為人知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