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字規範為什麼用「學」而不是「學」?
從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會有簡體字? 的回答推測,可能是中國漢字簡化的時候參考了日本。
日本的漢字標準採用「學」字,不是仿效了大陸標準,是遵循日本民間用字習慣的結果。
其次,近代之前在民間流行的俗字,反倒是「斈」而不是「學」。如要確定,各位可以看看台灣的《異體字字典》,並翻査17~18世紀前的字書、印刷物等等。應該不難看見,古籍裡頭依然不看見一筆一畫全為楷化的「學」字,而且古字書不曾把「學」收録為異體字。如前所述,這是因為「學?學」在當時還是書體関係。
然而翻到日本的古字書中,又有另一發現。自17~18世紀開始,許多在日本出現的字書已經正式收録「學」為別字。因此可推斷,「學?學」轉而看為異體字関係一事,在日本較早發生。從以下摘出的資料,也可以見識到這一點。
《同文通攷》(1760年)
《俗字畧字》(1910年)
直到20世紀初,寫「斈」字的人在中國民間中依然占多數,是當時流行的俗字。透視這個時代的漢字簡化活動,不難發覚許多人還是提倡採用「斈」字,比如以下的這兩本書。《國語月刊?1923年第1卷第7期?漢字改革號》
《簡易字説》(1928)《第一批簡體字表》(1935年)
《簡體字表》收「學」字為簡體字,而不收「斈」字,告示了民間俗字習慣的轉折點。但「斈」字也沒有馬上消失,且還是極為流行的手頭俗字。於是「斈」和「學」都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流行俗字,所以社會上有寫「斈」字的人,也有「學」字的人。比如説,和《簡體字表》同年公布的《手頭字之提倡》,提倡的就是「斈」字而不是「學」,反映了用字習慣的另一方。
《手頭字之提倡》(1935年)
日本更早把「學」和「學」看做別字関係,而不再是看做書體的差異,這點先前已經陳述。還有的就是「學」和「斈」的競爭,在日本一直都偏向了「學」的一方。因此不同於中國的狀況,日本民間許久開始已經廣泛使用「學」字,於是後來才正式採用為標準字。
參考[1]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基本文獻引書體例表東大マーク(舊):大學
我覺得這些向台灣的繁體字看齊就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藥」類推不簡化成「?艹樂」,而是採用俗字「葯(葯)」?
※「龍」的俗體「竜」的由來?
※「歹」字源自藏文字母「?」嗎?
※「桔」「橘」同音同義,為什麼筆畫簡明的「桔」還沒有完全取代「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