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名詞三個詞性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從德語的發展歷史來看。

不是記憶方法。而是,為什麼會產生詞性的區分,而導致一些詞性和生活經驗推理出的詞性不同。比如das M?dchen,die Sonne之類。從德語(以及其他語言)發展的歷史來看,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老實說,沒有研究過,但是我的理解也許對大家有幫助。

漢語雖然沒有性的範疇,但是習慣上我們給很多事物賦予了性別,比如「太陽公公」、「大地母親」、「雷公」和「電母」等等。最初的人類也許把動物的性別類比到了其他事物上,只不過在有些語言里(比如漢語)沒有把這種類比在語言本身上體現出來。

最初的有些語言也許對同性別的詞有同樣的一種或幾種詞尾,比如-us、-er表示陽性,-a、-in表示陰性,-um表示中性,諸如此類。不同的語言對事物性別歸屬的看法不盡一致,詞尾也不一致。

但是隨著語言接觸,語言借用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樣事物的性別和詞尾就變得複雜起來。比如,「約旦、黎巴嫩、葉門、蘇丹、伊拉克」在阿拉伯語里是陽性的,那麼借到德語里就還是保留陽性;Party在英語里雖然無性別,但是德語近義的Feier是陰性,所以Party是陰性的;無性的Computer借到德語里,一方面由於-er的詞尾太陽剛,另一方面由於對應的純德語詞Rechner是陽性,所以Computer是陽性;Mercedes在西班牙語里雖然是女名,但是其他汽車名基本源於男人姓氏,是陽性,所以Mercedes也成了陽性;雖然德國原先用陰性的Mark,但是可能由於周邊的是陽性的Dollar, Gulden, Franken,所以新造詞Euro也成了陽性……

所以辭彙量達到一定規模時會對名詞的性屬有很強的直覺。一方面判斷意義類別,一方面觀察詞尾,有時還需要考察詞源。比如,金屬在德語里基本是中性的,甚至來自希臘男神的Titan都被收編了,但是Diamant是陽性的,因為-ant是陽性弱變化的典型詞尾。

漢語在語言本身上雖然沒有性的範疇,但是道家和中醫把一切都歸到了陰和陽。動植物分陰陽,身體部位分陰陽,經脈分陰陽,抽象事物如天干也分盡陰陽。如果漢語是一種通過詞尾和母音變化的分析型語言,也許漢語的名詞也就都有了性別。


既然學長手動滑稽了@馮澤坤 (其實說不定很有道理…)窩也滑稽一個

圖盜自水印

嘛,按照阿里斯托芬的說法的話…

(啊,可惜《會飲篇》里沒被切開的人是四手四腳)

回答題主問題的話,最右就是 das M?dchen 吧


參會飲篇中阿里斯托芬的發言(滑稽)

@西塞爾


我的碩士論文就是這個主題。不過講語言現象的起源總是件麻煩和複雜的事,麻煩是因為太久遠,很多假設都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複雜也是太久遠,語言現象之所以是今天的樣子,影響過它變化的因素太多太多。


目前對語言里的語法性別(就是題主說的詞性)起源的觀點有兩類,一種是跟它的所指有關,認為它體現著人類認識世界劃分世界的方法,語法性別是幫助人們把世界裡的事物歸類,從有生命的人開始,到動物,到無生命的東西,到抽象概念,一點一點用比擬的過程擴展到所有的名詞。這個觀點也是目前接受或者應用時間最長的觀點。


另一種是跟它的能指有關,也就是說它分為陰陽中性不代表任何意思,而完全是語言內部成分關係演化的結果。舉個很粗糙的例子,比如一開始只是一些名詞有著固定使用的詞尾或後綴,慢慢地在複雜些的名詞較多的語句中代詞指代會不明確,為了避免這個現象,代詞中也被加入了相同的詞尾或後綴,再後來由於句子成分一致性的要求,在其它相關成分中也出現了同樣的類推,於是逐漸變成了統一的範疇,幾個範疇就被固定下來成了陰陽中性,換句話說這些範疇完全可以被稱為abc性,或者連性都不要稱為甲乙丙類。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覺得前者只是一些比較浪漫的猜想,因為拋除漢語翻譯為陰陽中性對我們的影響,單看體現德語語法性別的冠詞形容詞名詞詞尾,是具有一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看不出有什麼一以貫之的理據。


不過這些爭論都幾百年了,到現在都沒什麼定論能占絕對上風,題主看看就好。


推薦閱讀:

如何簡明地介紹德語冠詞、代詞性數的格變化?
怎麼才能在學法語和德語的過程中保持並提高原有的英語水平?
求推薦 德語教材?
德語中的星期三為什麼不以tag結尾,是不是有什麼典故?
德語單詞的弱變換和強變換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TAG:歷史 | 語言 | 德語 | 外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