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是怎麼看待道家思想的?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那麼你們對於道家思想了解多少?你們眼中的道家思想是怎樣的?


口說無憑,上圖


謝謝邀請,之前就寫過道教和道家思想的關係

道教的二次元論

道教是宗教中的一個異類,其根源在於道家學說與道教組織產生的先後^、。

相對於其他宗教,道教是個異類,甚至有的人說道教不是一門宗教,而是一門哲學,這究竟對道教是褒還是貶呢?

尤其是一些人喜歡把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分開來看,甚至說道教只是大雜燴。那麼道教究竟是怎麼回事?道教究竟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究竟是唯物還是唯心,哲學還是宗教呢?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分析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這種分析,不能局限於細枝末葉的區別,而應該觸及宗教的立教之本

一、宗教學說服務於誰?

已經實現中國化的佛教與道教相處比較融洽,甚至某些程度上可以說佛道一家,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宣揚普世價值、愛與慈悲,但是真正分析這些宗教,道教與他們有個截然不同的特點:

道教是先有了道家學說,後有了道教組織,其他宗教是先有了宗教,後有了神學、佛學;這看起來似乎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看起來詭辯甚至微不足道,實際上卻是問題的最關鍵所在。

甲:真理掌握在誰手裡?

其他宗教,因釋迦而成教,因耶穌而成教,在立教之初,其他宗教就有了教主或者創始人,圍繞創始人,有明顯的宗教團體產生;宗教組織的產生伴隨實實在在的利益和目的。

佛學、神學產生在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之後,是由教徒來詮釋宗教文化的學說,存在的意義就是證明其宗教的正當性,當真理與宗教相違背的時候,天然的固有性,決定了只能維護宗教的利益,因為宗教就是他們產生的基礎。

不要把任何組織想得太高尚,只要存在活人,就存在利益糾葛,沒有任何組織凌駕其上,關鍵在於如何面對自我,是屈服在所謂造物主膝下,還是勇毅的面對自然並改造自然。

一旦真理如果真正與宗教利益相違背的時候,他們或者修改真理以迎合他們的宗教,或者說他們的神佛就代表了真理,之所以有質疑是不明白他們教理教義中存在的真理,千百年來都是在這樣的詭辯中度過,今天這樣的手段更成熟、更具有邏輯性,甚至充滿了科學意味,哪怕他們的本質是反科學的。

道教的產生卻不是這麼單一的過程,我們可以將道教的開端定義為黃帝問道廣成子,也可以定義為老子留書道德經,也可以定義為張道陵創立五斗米,很難有個能夠說服所有人的明確創立時間

道學產生在道教組織形成之前,是由智者詮釋大道的學說,存在的意義就是探尋大道,不是為了道教組織本身服務的,當大道與宗教組織相違背的時候,多少高道毅然選擇了追尋大道,而不是為宗教所拘泥;道學不是為了維護宗教的利益而產生的,且真理不受宗教所約束

真理從來不是掌握在某個宗教手裡,宗教只是探索真理的一種手段而已。

乙:道教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張道陵創立天師道,承繼的不是張道陵的個人學說,而是承載傳承幾千年的文化,並融合了諸子百家,當然,最直接的理論基礎來源於道德經,來源於道家學說。

道教崇拜中,不存在唯一正確的造物主,也不存在唯一正確的先知,拋去浮華,留下簡約,道教傳承的就是道,經過時間沉澱和篩選的道,尊崇的是自然規律,而不是冒用神靈名義的人。

有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吃飯是為了活著,或者不是為了吃飯。道教就是吃飯,是為了探尋道而組成的宗教組織;道家思想就是活著,探尋真理、真知。

道教徒,利用道教組織,秉承道家學說,這樣就造成了道教組織內部缺乏極端思想產生的土壤,也讓道教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因為本來就是包容萬物而產生的宗教,不是崇拜莫名的造物主而存在的宗教,是為追尋大道而存在,不是為某個虛無縹緲的造物主而奴役。

道教組織存在的終極意義是探尋世間大道,而不是僅僅為了維護道教組織的存在而苟延;在沒有道教組織的時候,大道存在,哪怕有一天道教組織不復存在,大道也存在,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家學說終極目的是服務於道,而其他宗教學說的終極目的是服務於教,哪怕詭辯他們的教就是唯一正確的。

哪怕是道教,也不可能是唯一正確的宗教,我們選擇道教,只不過因為道教更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更適合表達我們的信仰而已。

道經師三寶,師為引路之人,經為必經之路,道為欲達之處,我們捍衛的終極目的是道,而不僅僅是教。

二、道教的二元論

因為形成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道教的宗教理念也非常不同,在一定意義上,佛學和佛教是不可分割的,神學和基督教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僅僅是為了詮釋宗教而存在。

正因為道教這種特質,讓道教在宗教理念上,拋棄了唯一正確,而建立了辯證思考的二元論:天道與人道、唯物與唯心、道與神、有為與無為。

甲:天道與人道

道教世界觀里,道分為兩個部分:天道、人道。

天道是指唯物存在的不可變更的自然規律,無論是恐龍繁榮的地球,無論是人類施虐的地球,都是同一個地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道是指由人本身來認知自然規律並理解到的真理,包括唯心唯物、有神無神的看法,都是由人心來演繹,從人類的角度出發;恐龍如果一直繁榮到今天,人類或許不可能產生,沒有恐龍和有恐龍的地球是同一個地球,但是對於人類來說,是兩個地球。

道教有個觀念叫做天人合一,天指的就是天道,人指的是人道。天道無私,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唯物的,並生育萬物包括人類;人心有情,以人的角度和思維來理解認識天道,並用人心來演繹天道,包括有神論、無神論的區分,唯物和唯心的爭辯,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爭論,與天道無關。

天道存在而不可改變,人可以理解天道,逐步接近並詮釋大道,但是不可能完全認知大道,就如同薛定諤的貓一樣,在箱子里,你無法肯定它的存在狀態,一旦觀察了,必然改變了它本身存在的存在,不是本源的它,而是你認知的它。

但是如果你不打開箱子,你永遠不可能感知大道的存在,連接近大道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你願意無知呢還是儘可能接近真理?

我們不圓滿,甚至到最後都可能達不到圓滿,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更接近圓滿;我們有自身局限性,無法識破宇宙的所有奧秘,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多的探知宇宙的奧秘,因為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我們是人,因為我們不是某個造物主的羔羊,而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正因為探索圓滿,不斷的認識自然並改造自然,道教的思維方式上,從來不是徹底的唯心,也不是徹底的唯物,而是對立平衡、陰陽統一的太極,如同奧特曼要打小怪獸,沒有小怪獸,奧特曼的存在就沒有了其根本意義。

乙:唯物與唯心

看待道教,不能以徹底的唯心主義來看,也不能以徹底的唯物主義來看,因為徹底的唯物主義本質上實質上已經走向了徹底的唯心,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這些問題。

如同陰陽太極一樣,唯物和唯心也是我們為了自然改造自然而區分的,單純的說唯物和唯心都是不對的,只有掌握好唯物與唯心的平衡,既注重自然的客觀實在性,又不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這個世界正確的打開方式。

如果因為崇尚唯物就徹底否定了唯心,那麼,這種唯物也是由人發出,本身就走向極端的唯心;如果因為崇尚唯心就否定了唯物,那麼這種唯心就忽略了世間的真相,走向同樣可怕的極端。

從天道的角度來說,道教不唯心;從人道來說,道教不唯物。

唯物是外求,通過工具理解認識世界,唯心是內省,通過反思理解認識自我。

科學總是在不斷修正自己錯誤中走向真理,宗教總是在不斷堅定信仰中圓滿自我,哲學就是連接其中的橋樑,或許道家學說就是構建橋樑的基礎。

世界本來就在我們眼中,所有的不同是因為認識方式的不同造成的,無論用唯心還是唯物的方式描述太陽的存在,都不能完全描述太陽存在的一切細節,因為唯物也是發自人心。

觀察必然造成干擾,以人心來揣測天道,本來就具備了人的立場;我們唯有秉承公正,以超脫的心態來看待分析世界,才能儘可能接近真相。

相對於其他宗教來說,道教的二元論可以無縫鏈接宗教與科學,我們知道,在歷史上,道教從來沒有燒死過科學家,道教的教理教義本身與科學的辯證思想是不矛盾的,如果說燒死異端算是個罪,我們也僅僅燒死過一個當家的而已。

道教的二元論也對道教的教理教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道教不崇拜萬能的造物主,不崇拜所謂唯一的真神,而是在終極信仰層面,分為道與神兩個部分。

丙:道與神

道是萬事萬物的真理所在,神是詮釋道的存在,因道在,神有靈,道若亡,神亦衰。

這裡的道,指的是大道,更確切的說是由人來認可的大道;就如同瑪雅人一樣,當他們存在並繁榮的時候,瑪雅神靈是他們來詮釋道德存在,當瑪雅人徹底毀滅之後,哪怕唯物的天道存在,對於瑪雅神靈來說,神已經衰竭,對於瑪雅人來說,他們認可的大道已經消亡;我們必須避免我們落入這樣的結局

道教與道家的契合點在於對道的認同,有人認為祖師是道的化身,有人認為祖師是人詮釋大道,無論如何,玄學背後的基礎,是對大道的認可和追尋,求同存異,方能包容萬物。

《道德經》是道家學說與道教組織的連接點,老子是道家學說的直接創始人,也是道教崇拜中的太清祖師,或許在上古時代,神與人不分,神話傳說中更多的是神異,但是,老子作為太清祖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道德經,就是老子對道的理解和認知,因而封神。

無論從道家學說到道教組織來說,老子與太清祖師也就是太上老君是不衝突的,人與神和諧而統一,不被割裂,這種封神的思想也傳承後世,包括後世封神,孫思邈、關羽、王重陽等等,由人來理解天,由人道到天道,不違背人性,不違背真理。

道教崇拜的神靈,從紅塵中來,因為他們超脫於紅塵,而封神;他們生時從來不高高在上欺凌眾生,他們不貪天之功為己有,冒充萬事萬物的造物主,躬行道而被認可,才是真正的明智。

由人到神,是自然而然的過程,雖不自詡創造萬物,但理解認識萬物,他們磚木取火、造字演易、規範禮儀、傳承文化、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由人來理解天道,並最後歸於天道。

當然,這裡天道已經不是唯物的天道,不是無私的天道,是人來認知感受的天道,人類的天道對於恐龍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對於人來說才有意義,唯物也唯心,從來不區分。

道教是有神論宗教,道教徒是有神論者,但是不排斥無神論的存在,不視其他信仰為極端;這是因為在道家思想裡面,無論形式多麼不同,無論崇拜什麼樣的神靈或者不崇拜任何神靈,我們都在追尋真理、探尋大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黨而不朋,求同存異,才是正確的信仰。

佛道教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說的賢者或者神佛,只有擺脫了當下了立場,才可能有所悟,當拘泥在內部的時候,自身局限性會造成更多的謬誤。

當然,超脫不意味著放棄,就如同道教的無為和有為一樣,從來不是為了無為而無為,必須對立統一的看待這個問題。

丁:有為與無為

有為和無為,是一體兩面的存在,沒有無為,有為就喪失了存在價值,沒有有為,無為便喪失了來源之本。

人的生命秉自然之炁而生,從無到有,連你本身都成了有的存在,要無為,必須感悟從有到無的過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無為的基礎是有為,如果連有都沒有,怎麼能夠從有道無,來體悟無為的存在呢?

有與無,恰恰也是唯物與唯心的對應,也是人道與天道的結合,有便是人,人有立場,無便是天,天無私慾,要理解天道,必須有最起碼的超脫之心,從唯心的角度出發,來理解唯物的存在,儘可能以唯物的心態來行使唯心的事情,也就是以無為心行有為事。

無為有為,唯物唯心,天道人道,名不同,實相同。唯物講的是內在自然的道理,唯心談的是人世紅塵的認知,唯物是以理性的角度看待自然,唯心是以感性的角度看待人生,唯物為基。

以人心體天心,以唯心識唯物,如同陰陽太極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偏頗任何一方都可能走向極端。

就如同修道一樣,修道不能一味的追求避世清修,要是僅僅不問世事孤蔽自高就能成仙,老鼠/兔子早就成仙了;以出世心行入世事,以無為心行有為事,不鄙陋,不自高,不自賤,不片面。修行是給我們正確對待人生的心態,而不是禁錮我們自由的靈魂。

以無為心行有為事,以出世心行入塵世,道教驕傲,但是不應該是倔傲,道教清高,但是不應該是孤高;道教來源於紅塵,超脫於紅塵,更應該以慈悲心進入紅塵,承擔自己的時代責任,喚醒更多的人追尋真理。

三、結語

由人的立場出發,理解了天道,再由天道返回人道,才是道教的真相。

不從人道出發,天道沒有任何意義,無異於空中樓閣;不依從天道,人道不可能探尋道真相,無異於緣木求魚;理解了天道而不返回人道,所理解的天道就喪失了人之根本,無異於捨本逐末。

道教看起來充滿了矛盾,包括道家學說與道教組織之間的爭論,包括算不算道教是不是宗教的辯論,但是能夠容納這些矛盾的存在,不恰恰就是道教的迷人之處,也是道教包容萬物的證明嗎?

我們不需要一個萬能的造物主,因為我們相信自己能行,我們不需要被全知全能的神所奴役,因為我們也在詮釋大道的路上踐行。

道教有其宗教性質,更有其哲學基礎,既有對人性的慈悲,更有對天道的認可,既有獨善其身的氣質,也有兼濟天下的胸懷,既有傳承久遠的文化,更有與時俱進的魄力。

如今的時代,是個變革的時代,無論是不是道教徒,哪怕是對道的認同,對傳統文化的認可,我們都需要用擔當、勇毅、智慧、公正來面對,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我心光明世界便不會黑暗。

如果說未來還需要一個明智明心、不迷信不偏激、引領人類走向真理的宗教,我希望是道教.

當未來的後人評定當下的時候,我希望我們無愧於心,傳承道而非拘泥於教,追尋道而不迷失於教,約束自我,而不喪失真我,明智內心而不丟失純真。


繼承前人的思想,並將其獨立融合開創後,卻被後人諷刺言:「你一點也不懂前人。」只是敢問這位後人讀過幾本書?

道家不只是有《道德經》的存在,還有《莊子》《列子》《文子》的存在,《道德經》卻沒有仙這個字眼,還好《莊子》有,《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 莊子更是記載列子御風而行,你說我道家列子沒有修行嗎?《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再說說道教,道教繼承道家學說,以黃老而治世,道家張良,功成身退以辟穀修行。葛洪著《抱朴子.外篇》以闡述道家儒家之思想。茅山道士陶弘景號山中宰相,梁武帝每每有大事必書信於彼。唐朝道士趙蕤,著《長短經》以論道家君人南面之術,你說道教沒有黃老學說?

我都這麼明顯的列舉出來了,還需要說什麼嗎?

道家本身就講究因循,與時俱進,排斥陳腐,道家前人開創道教,反而並認為是毫無前人之說,什麼修仙都是鬼話,那也要請君到底是不是研究過道家和道教再說啊?沒有任何的研究底子就下結論,這樣太果斷了吧?

道家是一種思想傳承,道教是為了傳承道家所開創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或許存在後期多次的創新,但這個組織畢竟是道家的傳承者以及繼承者,你可以說很多道士並非道家的傳承者,也可以說很多非道士的人是道家傳承者,但不能否認道教的存在意義,不能否認道教先輩所傳承的道家思想。

-------------------------------分---------------割------------------------------------------------線----------------------------------------------

不能否認道教先輩所傳承的道家思想。哈哈。道家人跟著祖師學學,好好學佛吧。

不可否認陶弘景為教學佛,這就好比中國人學英語,難道就不是中國人嗎?何必如此小肚雞腸呢?

所以蕭帝因為信佛揮舞錢財而滅國了,我能說什麼?難道和你一個德行?一臉洋洋得意的說道:你們還是好好信佛,等著滅國吧。

我覺得沒必要吧,我在這是說明道教和道家的事兒,佛教自有佛教的好,道教也有道教的好,兩方的好處也得對題來說,而不是來這跑題和你大高人互相諷刺,這樣也太無聊了點吧。


「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

從這句話看到什麼了?

「馳騁乎天下」


道士的職責有多種,首先是修行。題主這個問題存在一定的問題。道士怎麼看待道家思想,是將道士和道家思想分離的。真實的情況是,道士就是道家思想的載體。道教是道家的一個分支,而道在眾人身上體現。

其次,道士還有拯救生靈的職責。道士的玄門晚課中,有救度諸苦罪魂的經文,每晚誦讀,就是履行該職責。

再其次,才是香火。香火供神靈,這裡面緣故就多了。笑。

再其次還有很多職責。但是大部分人不會見到,而且也足夠回答題主的問題了,這裡就全部略過了。笑。


看到上面的兩位回答,我有點無語。回答問題先想想自己答案是否和事實相符合。

從學科劃分來說,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先秦哲學中的一個思想流派。但是道家思想依託與道教典籍的保存和流傳。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老莊的各種注本,是保存在道藏中的。

從歷史淵源來看,道教和道家在古代人的眼中,是一個東西。比如現在在港台地區還有這樣的說法。道教與道家的區分是從西方思想傳入之後才有。在道教徒看來,作為道教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道家思想是容納於道教思想之中,歷來都有很多高道註解老莊,而且相當的具有哲學高度。而且老子五千文即使到了現在,也是很多道士做早晚課時必誦的經書。而且在古代,對老子五千文的掌握是一個道士入道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關的更多內容可以參考《中國道教思想史》。


大道三千 小道無數 出家修行到底修什麼?當然說想得道成仙啊!這輩子修了 沒修成 運氣好還有下輩子 這輩子不好好修 障迷自性 忘認六塵幻覺 修行得道成仙就沒戲了!生生世世都是地上爬的

扯遠了 這就像我知道上山的路很多 但是我知道我只能走一條 雖然我不知道這條路是能道山頂還是山腰 但是只要我走就能到


中國的道家(教)分好幾個,其中有信老子的道家,以老子的《道德經》為行為規範,不信牛鬼蛇神。屬於文學信仰。而老子的學習思想講究一個『悟』。就是自己領會,領會到什麼就是什麼,不強加別人註解。(相當於愛信信,不信滾,自己去想。)。另外一個就是眾學,取人之所長,不管什麼教派,或者文學,你只要信它覺得他有用(有利於自身和社會),都可以為行為基準。 另一有信丘處機王重陽的道教,主要是隱居深山融入大自然修仙。信張三丰每天打太極運用、調理自己的蘊藏力量強身健體道教。 有信茅山鍾馗除妖驅魔的道教。

還有其他的,或者不全歡迎補充!


再說說道教,道教繼承道家學說,以黃老而治世,道家張良,功成身退以辟穀修行。葛洪著《抱朴子.外篇》以闡述道家儒家之思想。茅山道士陶弘景號山中宰相,梁武帝每每有大事必書信於彼。······你說道教沒有黃老學說?

天監四年,移居積金東澗。弘景善辟穀導引之法,自隠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歳。」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曾夢佛授其菩提記雲,名為勝力菩薩。乃詣鄮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

無疾,自知應逝,逆克亡日,仍為告逝詩。大同二年卒,時年八十一。顏色不變,屈申如常,香氣累日,氛氳滿山。遺令:「既沒不須沐浴,不湏施床,止兩重席於地,因所著舊衣,上加生裓裙及臂衣靺冠巾法服。左肘錄鈴,右肘葯鈴,佩符絡左腋下。繞腰穿環結於前,釵符於髻上。 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 明器有車馬。道人道士並在門中,道人左,道士右。百日內夜常然燈,旦常香火。」弟子遵而行之。詔贈太中大夫,謚曰貞白先生。

——《陶弘景傳》

不能否認道教先輩所傳承的道家思想。哈哈。道家人跟著祖師學學,好好學佛吧。


我覺得有必要區分一下字下面的三種不同的信仰。

「一陰一陽謂之道」,比道家更早產生的是道家哲學,這大概是中國最先出現的哲學體系,所以在出現道家之前並沒有人給這個哲學體系命名。這裡面包括東周之前就存在的一些思想,比如陰陽五行學說和《易經》中的思想。這是一種哲學觀點,也就是對自然的解釋。最重要的看法應該是平衡(balance)和守恆(conservation)。

在春秋的百家爭鳴之中才有了道家,這是一種處世之道,和其他的學說一樣都是人們對於該如何生活如何從政的思考。而這裡的道家主張中最重要的主張大概就是無為。政府要任憑人民發展。作人要淡泊名利。

至於道教,產生的時間要更加靠後比如張修的五斗米和張角的太平教。道教是一種宗教。不過比起來宗教,我覺得道教更像是愛好者協會。。。不像基督,佛教,或者伊斯蘭教那樣,道教沒有自己的經書。雖然有《道德經》在,其中也沒有提及任何「神仙」的字眼。然而像奧林匹斯山的神話和克魯蘇傳說一樣,道教有很複雜很有趣的神譜。所以我說比起宗教,道教更像是修仙小說讀者俱樂部。道教的行為是修身,包括修仙煉丹辟穀等等。

我個人對於道家的哲學和人生觀很感興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道教是怎麼和他們扯上關係的。。。現代的道教已經把道家思想和道家哲學默認為教義的內容,不過當道教剛剛建立的時候,道教和道家的關係應該是硬扯來的。的確,道教真的很喜歡四處攀關係,有老子點化釋迦摩尼的傳說,《封神》裡面寫了文殊道人,普賢道人什麼的,也聽說過耶穌真人這樣的說法。。。總之,硬扯


道家和道教是兩碼事,按照道家思想,道教整天想著升仙是很low b的事情。


《道德經》中所包含的道論是以修身為根本的人謀求「大」的理論,沒有以修身為基礎的「王道」是根本行不通的,跟何談在行王道的過程中「有德」。所以,我們說道家的玄妙在於修身。一切以修身為根本。但是,道教的興起卻把老子理論中修身和行王道的聯繫割裂了。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閹割,同時也失去了老子理論中社會性。所以道教是對老子理論的一種矮化。


道家有三寶,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前兩個我都可以理解 ,這第三個我怎麼也不明白,什麼不敢為天下先。人類的進步就是敢為天下先才得以延續的嗎


難道不是愛信不信,不信拉倒,別打擾老子飛升?


推薦閱讀:

道教怎麼看待同性戀?
如何評價馬崇道?他作為一個道士是否合格?
這是什麼動作?
入佛教還是入道教?
三魂七魄存在嗎?

TAG: | 道家 | 道教 | 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