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如成功學和心靈雞湯的說教文往往會有很多人喜歡?

那麼多人喜歡轉發心靈雞湯和成功學的微博 都是上帝視角 其實寫這些文章的人 自身閱歷也很淺薄

還有那些星座微博 很多都是編輯自己YY的 沒有根據


因為很多人太迷茫了,他們真的很需要一個前進的方向和某種指引,讓他們可以照著做去取得成功。

社會越浮躁,越功利,節奏越快速,這種成功學和心靈雞湯就會越暢銷。人們太需要成功了,但卻被快節奏催得沒有時間慢慢積累,沉澱,領悟出某些道理,所以,他們只能寄希望於這些已經被凝鍊、結晶出的道理,指望能像填鴨一般把它們囫圇吞下而吸收其中的養分。它們的暢銷反映了人們內心的貧乏,更從旁證明了一個道理:這種囫圇吞棗的方式根本不能讓人明瞭人生的智慧,並學以致用。

另一方面,當人們受傷時,也需要這樣的話來安撫自己心靈。這就像是一劑安慰劑,有了它心裡會好受一些。但它其實更像是一種逃避的處方,有了這些模稜兩可的話,人們就安於現狀,而不是忍受痛苦去尋找真正的原因。所以,下次還是會犯錯,下次還是會需要這樣的安慰劑。這就形成了一種循環式的需要。

說到底,懶惰和逃避,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


嗯,這個首先要考慮第一個點,就是大眾對於心理學的誤解太深了,很多時他們在大眾眼裡是「心理學」這個很讓人頭疼。

第二,這些東西是無害且安全的,並且外錶冠冕堂皇的十分可人。再看轉發這個事情,本身在快節奏的網路尤其是只有140的微薄,怎麼最快的提升自己的人氣呢,肯定是要找一個安全的無害並且外表光鮮的東西來試手,這部就又被瞄上了么。

第三,說教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難易抹除的特點。每一個國人內心都是有希望做一個可以指點江山,滿腹經綸,道理滿天飛的人的。這種虛榮源於咱們國家過去一直森嚴的等級制度,導致了每一個人都願意去說教別人,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傳承。(想想,由小見大是一個國人熱衷的講故事的境界)

最後,太多人希望自己成功,但是卻知道很難成功。所以,需要一本或者一類HOW類書幫他們指明道路,成功可以被複制(這讓害怕付出的人欣喜若狂,因為可以按部就班的成功)心靈雞湯是一樣的,這是很多人喜聞樂見的一種接受方式(不過慢慢就不是了)

再有就是此類書籍往往都是給你說第一步畫個圓 第二步整個頭 第三步加個尾巴 第四步來幾個腿 第五步稍微加工下 結果一張和油畫一樣的神馬出現了!我去 ,前四步都只是簡筆畫啊!為神馬第五步就飛躍了,這類書就說我來告訴你第五步的奧義!


你喜歡什麼東西,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道理,而是他所說的東西,正好和你心理所想的是一樣的。人們大多數時候會主動選擇和自己類似的人、書籍或者思想。

所以,成功學的東西之所以很吸引人,在於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渴求成功的願望,並且一定是異常急迫的,或者,內心深處都有一股熊熊燃燒的火焰。成功學不過是往火焰里添了點燃料而已。雖然依照成功學的空論,人們可能會走的比較坎坷,但大家基本上樂此不疲。


先說成功學與心靈雞湯。不可否認,裡面很多的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

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他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

再比如:

你明明知道你需要放手卻放不下,因為你還是在等待不可能的發生,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心靈雞湯和成功學類的微博有很多類似的內容,這些內容看上去其實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如果與個人經驗相一致、與個人的感受產生共鳴,就會表示認同,形成轉發。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畢竟會多少給人一點正面的力量。

但是問題在於,這些「上帝視角」的論斷,將複雜的世界粗暴的簡單化了。就拿第一句而言,對於「底線」、「控制」、「消磨」這些辭彙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於為什麼會「有些人消磨底線」給出合理的解釋;對「需要底線」和「不被別人控制」之間的過程,解釋的也不清楚。如果真的有人不想「被人控制」,是不是就要有「底線」,或者說只要有「底線」就不會被人控制了呢?顯然這個句子並沒有提供更多的內容,而僅僅的是喊了口號而已。「為了不被人控制,做人就要有底線」。不就是這麼個意思么?

這類話可以看作是文案和政宣,口號式的話語,但是背後喪失掉了很多的邏輯論證,經不起推敲。偶爾的看看無傷大雅,要是作為人生準則,就真的是幼稚了。

想想就行了,如果發這些的人是人生的贏家,就不會做一份發微博的工作了(並沒有歧視的意思(補充僅僅表明政治正確而已,並不代表我真心覺得發微博是一份好的工作。)。)。

----------------分割線

至於星座,無力吐槽。不知道轉發的是抱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星座這麼一個完全不靠譜的玩意。比如各種各樣奇怪的排行榜,居然還真有人在轉發後煞有介事的評論。這個可能是智力因素,沒有什麼更好的解釋了。如果他相信星座,那就讓他相信好了。

不過千萬不要讓她知道,就連鬧鬧的星座預測都是抄來抄去的。

不要告訴她,冥王星現在已經不是九大行星。

不要告訴他,現在的星空已經不是星座測試裡面的樣子了,十二星座已經喪失了最根本的正當性來源。

以上。


補充一點:許多成功學的課程是用了NLP的一些手段影響學員的,上了往往會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或者充滿激情。過了一段時間後,效力退了,也就回到原來的樣子,然後內心很空虛,想繼續接受這種刺激。而實際上,成功學的內容,並不見得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並不見得適合所有人(否則許多人早就成功了)。


以畫馬來引出成功學

今天來聊一聊上述那幅畫,這幅畫在很多場合和領域很受用,很多人奉這幅畫為真諦,更多的人將這幅畫引申到成功學的領域。假如在知乎上看到「如何成功」的提問時,多半會出現這幅畫(不相信的可以去知乎其他帖子上遛一遛)。

從這幅畫的畫作順序上,可以看出來,其實畫馬挺簡單的,五部曲就搞定了。所以成功也就是這麼簡單,將一個目標劃分成一個個小的目的,然後完成就達到所謂的成功。稍微有點觀察能力的人都會反駁道從4到5太難了。這個4和5的差距相當明顯,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執迷不悟,對於成功學著迷的還包括曾經的我。

還在大學的時候,我在圖書館的時候,經常會將成功學方面的書借走,書目可以借用知乎上的一張圖,如下:

成功學不外乎急功近利的心理,就像聽了「出名要趁早」這名言一樣,大多數人在選擇是否努力的問題上走上歧途,當初學吉他,報了一個培訓班,以為上了培訓班就能讓自己吉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後來發現,其實想不努力,靠外力去push自己真的太難了。再聯想到大學伊始,學長學姐忽悠我們訂英語學習周報,將成功學運用的可謂是爐火純青,只要訂了英語學習周報,46級考試將會非常輕鬆,這就是外力的作用。關上門,想想自己將4到5想的太簡單了,好比在4之前還在炫耀,其實也就是這麼一回事,畫到第五步的時候給自己扇了一嘴巴。引申到自己的這個博客,發現堅持寫下去的衝動越來越小,分享一段時間以後,因為個人的積累,心得都是固定的,就沒了。

如果自己還想繼續,那就借用米蘭大先生的原話「如果你還想繼續,這時候必需強迫自己堅持閱讀、思考和實踐,必須保持大量的吸收和思考才能持續的輸出文章,寫出與眾不同的觀點 」

成功大師戴爾·卡耐基有很多成功學的作品,《人性的光輝》、《語言的突破》、《美好的人生》《人性的優點》《人性的弱點》,也許這幾本書早已經成為床頭柜上的讀物,也許看過上述的書,能發現一點什麼,但是其實都還是在問自己如何畫馬,你覺得呢?

-------------------------------------------------

可能我說的有一點文不對題,只是想說:成功學有時候只是雞血。


一個浮燥,危險感重的社會裡,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偶像來支撐心靈。這個偶像有時會比較具象,比如像超人一類的幻想形象,有時也會是心靈雞湯一類的觀點。人類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競爭的結果,與人的競爭,與物的競爭,與天的競爭,而當自己無法掌握局面的時候,我們就很需要這些偶像現身,於是乎現在就有很多的成功學面世。

你可以先把這些成功學當成是作者自己給自己的安慰劑,去除一些特別個性的觀點後,就會受到大眾的喜愛。大家看了這些話覺得很有道理,但發現沒有,你看了再多也不頂什麼用,估計很多人都沒有去深析這其中的原因。

這種書,絕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垃圾」,並不是說這些道理不是正確的,只是他們只是在說屎是不能吃的,飯能吃。大家看到這樣的話會表示認同,覺得非常有道理,特別是在拉屎或吃飯的時候一想到這話就更覺得有道理了。

這就是為什麼看了再多的成功學也不一定會成功的原因。

想成功?首先你得知道什麼是成功,你對成功有定義後,再去以過去人的經驗為參考,結合自己的特點等因素一步步去實現它,這其中必是快樂的。

如果你覺得我以上說的都是屁話,那恭喜你,你真的會思考了。


成功學現在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毒瘤,很多人都在沉溺其中的原因是它把所謂的成功簡單化了。任何人看完一本成功學的書都會感到有著無窮的信心去獲得成功,但是卻忽略了成功所要付出的汗水和時間。就像我們在看武俠小說的時候,主人公在很短的時間內煉成了蓋世武功,或者在幾年之內到達了某種宗師境界。雖然作者給主人公留下來修鍊的時間,但是卻沒有給讀者留下修鍊辛苦的意識。讓人感覺,翻過這一頁,好像就成功了一樣。

另外,成功學幾乎或者很少介紹成功的過程中遇見了挫折應該怎麼辦,他給人一種錯覺就是我只要做到某幾點,我就會成功。幾乎屬於完全的主觀意淫。

至於星座學說,那是因為人們都喜歡往自己身上找到星座中對應的那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面,在不同的情緒影響下,我們做出來的事情風格可能都不一樣。於是星座學說看上去很準確。但是,它的主要問題在於,沒有人能夠去驗證它是錯誤的。這是一種偽理論,也就說如果這樣做是對的話,我不這樣做也不會錯。大家既然看到了對的,誰還會去研究錯的呢?


凡是試圖用自己所謂的「醒悟」來解答「人」是什麼的,都是在耍流氓。除非他能跳出「人」來看人,就像我們唯有走出廬山才能看清廬山。

成功學同樣屬於此類。這類作品大多會大獲成功。這容易理解,因為我們都是「人」。寫書的人在耍流氓,我們被調戲後,又樂於把流氓繼續下去。

因此,不是人的人才能說清楚「人」到底是個什麼。不是人的人存在嗎?存在。不過這類人要不瘋了,要不就是傻了,或則一生孤獨......。但他們敢於挑戰了世俗,他們開始質疑「人」這個字。

安提斯泰是這樣的人,狄奧根尼是這樣的人,竹林七賢是這樣的人,克爾凱郭爾是這樣的人,叔本華是這樣的人,尼采是這樣的人,薩特是這樣的人,魯迅是這樣的人......

他們有沒有說清楚」人「,咱不確定,因為我也是「人」。但我知道他們在努力思考,並且從未「高高在上」。


▼ 長久以來,我們被動的被愚人的宗教、道德、教育、雞血勵志心靈雞湯潛規則洗腦成功強女干。 ▼ 或主動的和宗教、道德、教育、雞血勵志心靈雞湯洗腦成功後與其通女干交媾野合雲雨並很樂觀的自以為得到了高潮而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 我們不以為恥的反覆污辱我們自己。 ▼ 我們給原本純潔的自己戴了太多的綠色帽子。 ▼ 但願上帝保佑我們的暫時和永遠的不會被光天化日的太陽照到屁股。 ▼ 原創手打,謝絕反評,歡迎轉發,功德無量。 ▼ 阿門!哈哈哈哈哈!


正確的廢話而已,隨便去大街上拉個人來,就可以說出10多條,不如用看這些的時間去行動,少些空談,多些實踐。


1.講真,雞湯真的很好喝

想想當你經歷一個殊死拼搶的朝九晚五,晚上筋疲力竭地倒在門內的地板上再懶得爬起來,這時候要有一碗熱騰騰的雞湯端上來,是不是很受用?

人的心靈也是一樣的,當一顆心破碎得能拿去直接包餃子的時候,不需要大道理,不需要諄諄教誨,需要的只是一劑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

而雞湯恰恰就是你身心俱疲時的那碗心靈高湯,一碗下肚,神清氣爽精神萬丈。

2.雞湯泛濫是人性需要使然

人之初,性本懶。加入在你的面前同時放上一碗雞湯和一堆做雞湯的食材,目標都是喝雞湯,你會選哪個?絕大多數人會選喝現成吧?因為懶惰是人的天性,更多的人選擇了「順其自然」,於是我們都成為庸庸之輩,只有那些敢於對抗自己本性的人成為佼佼者。他們,就是那些做好了雞湯,自己吃完了肉揚長而去,留下雞湯給我們喝的人。當然,他們的雞湯依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對此我們依然心存感激。

3.雞湯味美,是因為它自帶了主角光環

雞湯之所以美味,是因為它是生命的廚藝師經歷了漫長的等待、精心的安排,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思考在歲月的爐火中慢慢「燉」出來的,原本人生給我們的應該是一碗白水和個半生雞,但因為前人的奉獻精神,他願意直接跟我們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才是一碗香氣四溢的豐美雞湯。依然拿那句「出名要趁早」來舉例。本來我們都是凡人,要不要出名都沒想清楚,何況趁早?但是因為大才女張愛玲經過自身艱難的探索和實踐,發現如果自己再早一點成名的話,就會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出更大的成就,所以她告誡我們:出名要趁早,這樣你就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她也不過是一句過來人的感概,而且感概的是既成事實的事情。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已經出名了。

而我們看了之後會天真地以為自己也會出名,而且會早早出名。

4.論喝雞湯的正確方式

雞湯雖好,卻難以吸收,就像人蔘,又有幾人有福消受?並不是每一個人喝了都會長身體,弄不好還會消化不良。畢竟是要進肚子的東西還是長點心吧。喝湯之前先看看這湯是誰煲的,主人公必然不會在若干年前就預見你會來喝湯,所以湯自然首先是為他自己做的。你就要看看當時的情形,他為什麼要燉這碗湯,裡面都加了什麼食材和佐料?都有什麼功效?用了多長時間?

搞清楚這些之後,再選擇喝還是不喝,喝多大的量。

雞湯雖好,可不要貪杯額~~

祝好。


They"re cheap

----- Joker


他們以為自己觸摸到了人生的真諦,其實只不過是將一些淺顯的東西用華麗空洞帶有很強主觀立場的語言加以包裝而做出絕對的判斷。句子里通常帶有很多模糊性的語言,從表面上看這些話沒有絲毫的漏洞,咋一看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其實和那些街頭算命的毫無二致。

對不起,我發現我沒有正面回答題主提問,答案是:只有這樣的文字它們才看得懂!


貼一篇老文章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歡迎參觀我的個人BLOG http://www.kk100.net

11年的時候,樹先生在追一個喜歡了多年的女朋友,我為之十分痛苦。於是就去請教一位老師。老師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指了指旁邊一隻在艱難爬行的蝸牛。我當時就悟道了:「您是說,只要像蝸牛一樣堅持不懈,就能成功么?老師一巴掌就扇了過來:「白痴啊!要泡妞也要有一套像樣的房子啊!」

所以說,追女孩子不需要心靈雞湯,因為丈母娘不相信這個。事業更不需要心靈雞湯,因為老闆不相信這個。老闆只相信KPI。

可能有同學會問,特別是做銷售的同學,為什麼我們老闆會天天在公司里推薦「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羊皮卷」之類的心靈雞湯呢?因為這個有用!舉個例子,09年,樹先生剛剛從大學畢業,在一家證券公司做投資總監。公司的總監就舉行了一次「弟子規」背誦比賽,第一名有3000塊獎金。樹先生當時就熱血沸騰,用了一天時間把弟子規背誦得滾瓜爛熟。什麼「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然後受到這個東西的激勵,到了月底,果然就拿了新人業績第一名。可是呢,到了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樹先生的業績就一落千丈了。為什麼呢?因為心靈雞湯只有雞湯,沒有雞腿,沒有雞翅。營養不全。

比方說,弟子規當中,有一句話叫父母在,不遠遊。可是孔子原文是什麼呢?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離家出走,就必須告訴父母方向,常回家看看的意思。市面上流行的心靈雞湯,往往是被一些人刪頭去尾,修改的面目全非。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一個帖子,說哈佛大學,到了晚上4點鐘還燈火通明。但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這實際上是韓國某工廠的加班夜景。

可是有人說,我管它真假,能夠激勵我,改變我,讓我成長就好了啊。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醜小鴨為什麼可以變天鵝?是因為它是天鵝下的蛋,喝100萬雞湯,也不能改變我是一隻醜小鴨的本質。人的成長,是由意識層,思想層,行為層,習慣層由淺到深改變的。

我有個女性朋友,看了芙蓉姐姐減肥成功,一夜變女神的故事。深受激勵,第二天QQ簽名改成:死了都要瘦,不然就會變成一個死胖子。可是,過了三天,還是大魚大肉,到年底還肥了十多斤。

經濟學當中有個術語,叫邊際效應遞減。喝第一碗雞湯,你覺得很新鮮,很營養,喝第二碗雞湯,你覺得你就會覺得油膩,喝到第十碗雞湯,你就會變成一個死胖子。人的感動是有限的。勵志故事看多了,你反而會變得麻木不仁。

我的偶像,富蘭克林,寫了歷史上第一本心靈雞湯大全,叫《窮理查年鑒》,在美國發行了數百萬冊。但在那麼多讀過他的書的人當中,沒有產生第二個本傑明富蘭克林。因為,知易行難。很多人只為富蘭克林心靈雞湯中的智慧所一時而感動。而沒有看到他在生活當中踐行勤奮、節儉、自製等十三條原則,熱衷政治,敢於追求閃電,努力成為一個有趣的,豐富的人。

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更沒有心靈雞湯。保持理性,勇於行動,熱愛生活。在平凡的世界當中做不平凡的事,努力成為那個寫心靈雞湯的人。

最後,我想引用一句羅曼羅蘭的心靈雞湯來結束。

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然後熱愛它。


被妖了。。

說是喜歡,不如說是需要吧。

心靈雞湯和成功學的「說教文」,聽起來是問雞湯和成功學的問題,但,其實是在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被說教,為什麼會需要聽華而不實的鼓勵,又為什麼接受說話者本身不痛不癢的建議。

在人成長的某一階段都會需要某種東西,比如,為蛇么小孩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為蛇么我曾經愛看《還珠格格》o(╯□╰)o而現在完全不忍心看了呢?

讓人接受的精神產品,是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人格某方面被觸動),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是天生氣質,另一方面是後天經歷養成,後天經歷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父母的人格(好吧,我是精神分析派)。

形成人格的關鍵時期是青春期,埃里克森說這是形成自我的一個時期,如果順利的話會形成自我同一性,對自己有所了解,不管什麼情況都對自己形成一致觀點,如果過得不順利人就會混亂。

雖然說這個階段被劃在青春期里,但我們會在各個年齡段人群中發現吧,不了解自己的人會根據發生的不同事情來斷定自己是怎樣的人。比如我考了95分很高興,但是和別人家100分的孩子比我就挫了,然後媽媽讓我到牆角罰站,我的自我評價就低了。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的青春期實際是在18到28歲的(不像歐美在中學可以隨便玩),這個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不被安排的時間就能考驗出人的選擇。一個符合自身的選擇是建立在對自己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的,高考結束後沒有人逼你去做什麼,主動權就交到了自己手上,選工作選男女朋友都得看自己了。

忽然面對「主動」,是拿著燙手山芋的感覺,不了解自己,沒有個人愛好,要麼就跌跌撞撞去嘗試(主動),要麼就是想想還是被告訴怎麼做,我去做來得方便(被動)。畢竟很多人是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得到就好了,管我怎麼得的呢。

爸爸媽媽說,你必須考公務員,blablabla,這其實是在剝奪主動權;如果爸媽是說,我覺得公務員穩定待遇好,不過略有些枯燥,你看看你怎麼選,這就是把主動權給你了。

當然,爸媽是善意的,而有些利用人被動的特點來謀取自己利益,很多是惡意的。在我告訴別人我學心理學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說他們也喜歡看一些分析別人怎麼想的書,可以利用別人,我當時有些反感,確實了解人心能幫自己和別人更幸福,但是放下一份善意的時候,就走火入魔了。

其實我自己過去是看了很多雞湯文和成功學的,高中時《格言》常買,戴爾·卡耐基、拿破崙·希爾也看,《走進北大》這種也看,怎樣做個優雅女人什麼的也看,後來不看這些了,也會看人物傳記,比如看波伏娃的傳記,她沒有讓我聽從說教,但她的人格魅力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影響了我,這是我自己內心的選擇。

即使不是說教文,我們接觸的書籍電影和事情也在潛移默化影響我們,只不過解讀這些東西的思維是已形成的。相互作用吧。

需要看雞湯文和成功學的人去看看,我個人覺得沒什麼不好,每個人都會走出自己的路。信宗教的,看韓劇的,愛寫書的,愛啃老的,愛單身的,愛金正恩的,都隨他去好了。

而生活幸福,說到底最重要的要素是:

1.了解自己

2.主動選擇

3.尊重、善意


1 碎片化的時代,人們訊息零散,單位時間希望接受更多的信息,這類型的訊息,語言易懂,同一時間可以關注到更多

2 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忙於生計,很多時候內心缺乏對自己的認知,一些星座解釋很直白很簡單,很中性,同樣的解釋可以自己無盡的聯想和參悟,因此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

3 社會大背景容許人們有言論權,無論說的對與不對,事實卻是有這個發言的機會。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說的言論深淺皆有。

4成功學是激勵快餐,沒有營養,但是有短期效果,要想長久的堅持一件事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有人不斷的鼓勵

5 你認為呢?


以前我也有看這種書,但是現在基本上不看了 。在我看來類似心靈雞湯 的書籍太過於精鍊,往往會讓迷惘中的人更加迷惘,讓沒時間沉澱下來的人更加不知道怎麼去沉澱自己,去增加自己的修養。我覺得對於這些文化沉澱,精神修養還有待加強的人,更應該去想方設法看懂這種有些浮躁的書籍,並且放下。多了解一些好的作者,好的文學書籍,這才能真正治癒人。並且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充實與快樂,看了而且不會像成功學那麼累。所以我建議這類人可以換種思維方式,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現


如果有人跟你說:「同學我看你骨骼精奇,是要成大事的。有一本成功學,可願一試?」

馬上,又有人跳出來跟你說:「珍愛生命、遠離成功學!」

到底該怎麼做?

壹權謀君認為,成功學既不是雞湯一碗、也不是狗屎一坨,而是一本職場的「葵花寶典」。

此法,能學但看怎麼學,如何不「自宮」又學得絕世武功呢?不急,聽我慢慢道來。

現在流行的「成功學」只是「上半部」,但關鍵在「下半部」。

由於學校教的禮義廉恥都是紙上談兵,大家畢業了到社會上一看,嘿,還是賺錢是正道。

可社會上沒有政治教員給你說道怎麼干、怎麼走,於是成功學便有了市場。

成功學的講義都會告訴你,前方目標:賺錢、賺大錢。途徑:學我教你的那一套,三個月收入翻一番,成為百萬富翁不是夢。

成功學有一種很暴力的邏輯,不成功便是失敗。成不了參大大樹,做一株綠色小草就是失敗,是不是直刺人心呢?

如果你是一個屌絲,人生剛剛起步,求成功而不可得,客觀來講學一學還是有營養的。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手捧一本《如何在人生中推銷自己》《人性的弱點》和《喚醒心中的巨人》等等,聽的講座也越來越多。

幫大家歸納一下,這方面不下幾千種,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多好的道理啊,可是人性的設計都是有bug的,都是懶惰的、容易放棄的、堅持不下去的、沒有毅力的。大家都一樣,誰也不用感到自卑,因為我們從基因上就是被設計成這樣的。

那怎麼辦呢?於是有的人,為了保持這種美好的、亢奮的狀態,每三天聽一場熱血沸騰的成功學講座。聽完了之後睡不著覺,連夜學習工作,眼睛發亮,瞪得像銅鈴一樣,可幾天後又不行了。

真實的辦法是什麼呢?執行,不打折扣地執行。

比如,前段時間看了毛毯中學的課程表,以50分鐘為階段,高強度滿負荷的學習,學校嚴格執行,成績不提高都難。

這不,新聞上出了一條消息,樂嘉讓4歲女兒四天徒步穿越76公里沙漠,他的理由是經過歷這個事後,「她做任何事情都會告訴自己要堅持」。

對於樂嘉這個靠不斷公眾場合演說鍛鍊出來的人講,他更明白,知易行難,於是給女兒言傳身教。

同樣,聽了成功學你會激動,但關鍵要做好行動「下半篇」,也許你並不知道那麼多成功的道道,但你堅持做了,便是成功的。

成功學門派太複雜,但我們只需練精一拳一腳。

現在,好多同學收集了數十本成功學書籍,最後都是幾毛一斤丟給了收垃圾的。

以前,壹權謀君也看了幾本哈佛教你做人、經商等等,後來有人說原來裡面的哈佛校訓什麼的都是編的,不過書看著也有幾分道理。

現在,成功學有幾種,一種是專門講成功的,比如陳安之等大師;還有一種是馬雲、潘石屹、馮侖等已經成功的大佬;還有一種就是專門騙人的傳銷了。

東西好壞不講,每本書、每個人概括一下,你會發現都有這樣的意思:

成功並不難,只是堅持做一件事情;只要這麼做,每個人都能成功;做得越好的人越成功。

所以與其花心思看這個總裁班好、那個勵志學有用,不如拿上一本,吃透精髓。

有一個老故事,兩個人同去學武,一人學了72種本領,另一人只學了三板斧,結果對抗時,那個只會三招的人輕鬆PK贏了。

武學有個道理,哪怕再爛的招式,練上一萬遍殺傷力都很恐怖,所以練精一拳一腳最實用。

現在有個「一萬小時定律」,只要在自己所從事領域精鑽細研,比別人多堅持多投入,都會很牛掰的。

俗話說,練習造就完美,熟練才能精通。就像電池充電一樣,一格格積滿,就會有量到質的躍變。

成功學不會告訴你的「坑」,你一個也繞不過去。

有一個「馬太效應」,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越沒錢。

其實,除了努力,有一大堆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但是成功學包括那些賺了錢的大佬們都不會告訴你。

比如,現在這個社會已經階層十分固化了,你十分努力才能保證不被刷到更下游去,更遑論到塔尖上去了。

到北京地鐵站,上下班高峰時人流都是擠著你、你想不跑起來都難,這就是現實。

成功學說「堅持就一定會成功」,但我想有一個前提,就是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不說李開復從法學院,轉到當時前途看起來並不明朗的計算機專業,結果取得不錯成績的故事。

就說那些最早跟馬雲創業的那些職高畢業生,也許當時並不優秀,但方向對了,所以有所成就。

我們再看看李嘉誠的創業奇蹟吧,此人開始在茶樓跑堂,在鐘錶廠打工,在五金店和塑料廠做推銷員,5年後升至經理。

他看好塑料市場的發展,他的積蓄只有7000元港幣,於是他向人借了4.3萬多元,一共湊夠了5萬元。

開始賺第一桶金,以後的故事你都知道,不用我再說了。

很多聽故事的人都關注李先生的努力,但實則起大作用的是借回來的4.3萬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當年李嘉誠要靠自己打工,這筆錢將需要30年,到那時商機早就過去了。

那麼,這位可以輕易借巨款給李嘉誠做生意的人到底是誰?

此人是庄靜庵先生,曾任香港潮安同鄉會榮譽會長、廣東省政協港澳委員、廣州潮人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

這個土豪,若干年後,成為了李嘉誠的岳父。

成功學說「成功可以複製」,可以么?那你得遇到商機、有人脈、有土豪支持,等等。

如果只是一味在原有崗位努力,只能做個技術最好的打工仔,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現在,越來越不是靠人力就能成功發財的時代了。

有不少青年才俊三十不到就當上CEO、創業上市、有房有車,當上一呼百應的領導。

而地鐵上,有時會看到一些中年人還在死背詞條,不知是要參加詩詞大會還是什麼競猜欄目,可能想靠此改變人生,這個機率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那樣,只會是極小概率事件。

壹權謀君作了個排序,可能平台、名聲、資源、風口等都比能力重要,當然沒有能力也不行,但份量遠不如從前了。

為什麼有的人冠個名、出個鏡都能收錢,有的人隨便定個「小目標」就能上市,很多人拼個頭破血流,付出的努力連個泡都沒有。

現在大城市房價攀升,有人說只是10%人的遊戲了,出身好的,剛起步就已經站第99層樓上,而第100層就是成功的頂點。

而平民子弟處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食物鏈、鄙視鏈下端,連按「遊戲開始」的資格都漸漸沒有了。

「成功學」要交錢付費?No,不要當冤大頭。

中國最能灌輸理念的,早不是從政的、搞教育的、那些寫豆腐塊文章的,因為朝向和動力原因,而是這些搞成功學演講的人。當然,他們也是有套路的。

首先要包裝,那些海外名師的高徒、滿身名牌行頭、溫文爾雅的舉止、充滿蠱惑性的表演、富有激情的演講,都是包裝的標配,算是「榜樣感召」吧!

而他們的錢包,還是靠萬千痴迷者的銀子塞滿的。

再者是兜售焦慮,本來這個時代都很著急,傳授的成功學秘訣中,就抓住了這個核心問題。

「你知道你為什麼失敗嗎,為什麼不幸福嗎,為什麼沒房沒車嗎,為什麼成不了千萬富翁嗚?都是因為你還不夠優秀。」

他們把所有的問題歸結於人。

還會給你balabala講一大堆,比如錯過了當倒爺、錯過了炒股、錯過了炒房,再在別人都有了時、你還啥都沒有。

然後給你一個看似很好的答案,「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礙我們走向成功。如果有,就是我們自己。」

「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委屈,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一切。」

「如果你像一個窮人那樣思考問題,那麼無論你賺多少錢,仍會把錢全部花光而一無所有」

還有,他們是無意識洗腦的高手。

中國的「成功學」中,有一堆「感召」「奉獻」「支持」等似是而非的辭彙,演講時更會刻意營造的環境氣氛,讓一些培訓活動蒙上神秘主義的面紗。

你看,某大師的拿手好戲「心靈穿刺」是這樣的。

「大家全體起立,熄燈。」

黑暗中「大師」要求學員擁抱自己,慢慢放鬆,隨著他的聲音去思考去想像:

「多年以前,我出生在一個非常非常幸福的家庭,一位非常愛我的母親,時刻保護我和父親……」

黑暗中,歌唱父母恩情的女聲吟唱越來越強。

最後,大師強調,同學們必須追求成功「讓你母親一生微笑,讓你父親為你感到自豪」。

等到重新開燈,很多學生就己經泣不成聲。

這種「點石成金」價值不菲,可有些學員後來恍然大悟,「聽了這麼多課,那我現在也該是個千萬富翁,可是這個月的房租我都快交不起了,都是負翁了」。

很多企業家出書,他們的可信嗎?

現在很多大佬們,講的東西都是自己當年怎麼怎麼的,所以他們熬過來了、成功了。

有道理嗎?看似有道理,但這是從結果論來說的,因為他現在有錢了,所以他講的當年事都是有道理的。

話說當年韓信落魄時,被流氓們圍了起來,要讓他穿褲襠,有三種情況:

韓信穿了褲襠,多年後成了大業,後人就贊他「能受胯下之辱,終究成了大業,多麼有胸懷啊」。

韓信穿了褲襠,結果一事無成,後人就會講「像這種鑽人褲襠的,哪會有什麼出息?」

韓信沒穿褲襠,用手中劍把這幫流氓打了個落花流水,後來成功了,後人又會說「該出手時就出手,這種果敢英勇是韓信成才的關鍵。」

總之故事與結果,都是變形金剛,想怎麼變就怎麼變,想怎麼編就怎麼編。

壹權謀君認為,成功學的用處在於喚醒面對競爭壓力的信心,就像姚明的廣告語:「努力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失敗」。

就是這個從小聽到大道理,何必花那麼多錢去學習一個您本來都明白的常識呢?


可能感覺自己也是成功者之一吧。反正生活也無聊,暢想下也礙不著別人的事,順便提高下自己的自信心。就和聊天時候喜歡說說身邊人的成功史一樣,說出來的時候感覺很過癮,類似自己也可以這麼成功吧


推薦閱讀:

謠言製造者和謠言傳播者誰更可怕?
為什麼觸樂網的文章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但就是沒有傳播慾望?
著名的、精於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大師級學者都有哪些?
什麼是軍宅?
如何評價咪蒙粉絲突破1000萬?這能否說明咪蒙的影響力已經可以匹敵《南方周末》《人民日報》等傳統媒體?

TAG:心理學 | 傳播學 | 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