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Wikipedia對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是:The intellectually disciplined process of actively and skillfully conceptualizing, applying, analyzing, synthesizing, and/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or generated by, observation, experience, reflection, reasoning, or communication, as a guide to belief and action.
直白地說,critical thinking(下簡稱CT)是一種人處理信息的方式。
大部分人接收信息,都是海綿式的(Sponge),這樣接收的信息大多不經過思考,囫圇吞棗,爾傾遺忘,對人的益處少之又少,所以大多人讀書而無用,原因從中也可見一斑;而CT的方式是Panning for Gold,意即沙中淘金,是經過分析推理、提問思考的方式去篩選和消化信息,能增長更結構化、更純粹、更可靠的知識。---------------------------------------------------------------------------------------------------------------------------
Opinion is CHEAP.問問自己,你多久沒有認真審視你所看到、聽到的信息了?
仔細回想你在知乎的閱讀經歷,有些答案嚴謹縝密,有些答案澎湃煽動, 有些答案抖機靈……大多時候我們只是從中見識了一些現象和觀點,答案對錯根本無從判定、沒有能力判定、或者我們也從沒想過要去判定(特別是主觀的問題),照單全收,每每看完飄飄然有學富五車之感。在知乎尚可,但在更廣泛的互聯網或者更自由輕鬆的微薄里,你會看到非常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比如什麼「人生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優秀的男女都是孤獨的」云云,每每看到我們就像找到了知音,唏噓不已。更可怕的是一些知識分子特意宣揚扭曲的事實和價值觀,如果你依舊是不管不顧地汲取,那麼很容易會被這些人利用,網路暴民的事件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根本原因我想還是普通群眾缺乏「批判性思維」,不能理智、理性地分析問題。在爆炸的信息時代,我們大多數的人缺少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維。《Ask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下簡稱此書為ARQ)是極好的CT入門書籍,它的價值在於為讀者精心設計了一整套系統的批判性閱讀方法論。
這本書例子詳實,講解詳細,但是因為內容很細緻我感覺想要很好地掌握其實不容易,大家可以參看我的豆瓣書評:PASS
翻看ARQ的第14章,該章提供了一個完整的依照該書方法論踐行的例子。主要的步驟如下:(不要被它嚇怕了!!!)- What are the issue and the conclusion?
- What are the reasons?
- Which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 What are the value conflicts and assumptions?
- What are the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 Are there rival causes?
- Are the statistics deceptive?
- Wha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s omitted?
- What reasonable conclusions are possible?
我們就按照這個順序來批判性地審視一下我在這篇回答的第二部分——「Opinion is CHEAP」。
1. What are the issue and the conclusion?
issue即是文章提出的問題,conclusion即是對issue的回答。我的回答中issue是「現代人是用什麼態度如何對待互聯網鋪天蓋地的信息的?」。而我的conclusion是回答的最後一句「在爆炸的信息時代,我們大多數的人缺少理性分析和判斷的能力」2. What are the reasons?
我的推論過程,是以三個類型的信息來源——知乎、微薄、不懷好意的知識分子——為例,說明人們是如何接受這些信息來源的,並且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來說明人們急需養成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3. Which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仔細回想你在知乎的閱讀經歷,有些答案嚴謹縝密,有些答案澎湃煽動, 有些答案抖機靈……」中的「嚴謹縝密」、「澎湃煽動」和「抖機靈」都是非常空泛的定義,沒有說明它們的判定標準。「更自由輕鬆的微薄」中的「自由輕鬆」的定義是什麼?「一些知識分子特意宣揚扭曲的事實和價值觀」中什麼樣的人群才能被稱之為「知識分子」?「網路暴民」同理。「理智、理性地分析問題」中「理智」「理性」的判定標準是什麼?我們在閱讀和寫作中常常高估了自己對一些用詞意思的理解,諸如「自由」「愛」「快樂」等,越是抽象的詞語能夠代表的意義越多,越需要我們去關注,去問自己「這裡作者說的代表的是什麼?」。
4. What are the value conflicts and assumptions?
我們常常只看到文章的表面意思,卻甚少去深入挖掘作者的價值觀點,而這些觀點常常是未明說的,而是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各種價值觀點之間是有相對關係的,比如「集體主義」於「個人主義」,「競爭」與「合作」,「自私」與「奉獻」等。而我的回答里隱藏的value有:「人之間不能百分之百地信任」,「理性分析的能力並非天生」等。
(圖摘自ARQ)5. What are the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descriptive assumptions不同於value assumption,value是關於世界的主觀的信仰,而descriptive是關於真實世界如何運作的基本理解,是經過長年生活的經歷所養成的,比如「用足夠的力氣可以推動平地上的桌子」,比如我的回答里「人接受信息主要是通過看和聽獲得的」,「信息在21世紀呈指數式爆炸」等。6.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fallacy即謬論,即在reason推理過程邏輯錯誤或其它錯誤的部分。比如假設錯誤,邏輯閉環等。比如在我的回答中:「非常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比如什麼『人生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優秀的男女都是孤獨的』」,我僅僅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觀點經不起推敲,但我實際上根本沒有嚴肅地對我的舉例進行驗證,這實際上是一種一種不正確的推理,結論也沒有可信度。7.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仔細回想你在知乎的閱讀經歷,有些答案嚴謹縝密,有些答案澎湃煽動, 有些答案抖機靈……」——「有些答案」究竟是什麼?
「網路暴民的事件」——請舉例?在我的回答中我基本沒有舉出具體的例子,更遑論說明舉例的來源了,即使是專業來源的數據都未必可信(測量設計和測量方法都不可能保證%100正確),大概也只有嚴謹的科學數據能夠稍微令人信服了。證據如此薄弱,為什麼你要相信?8. rival causes也是歸因過程中的一種錯誤,在此不細談。
9. statistics deceptive數據的欺騙性大家可以去看書中許多舉例,在此不細談。10. Wha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s omitted?發現沒有提及的重要信息,這點在我的理解中非常重要!因為作者給出的信息都是為了說服讀者相信他的結論,必然他會把有利的信息都給出來,而一些不利的信息會被有意無意地省略。我們跟隨作者的思路進行思考,必然也容易忽略這些沒有說明的信息我們必須要自己去發現。作者推崇的結論有什麼缺陷和負面影響?11. What reasonable conclusions are possible?
跟第十點非常相似,作者給出的結論是不是issue的唯一最優解?未必。根據你自己分析的忽略的信息,你要嘗試在作者給出的issue和信息中給出更多alternative solutions,在對比之下再去驗證作者的結論的優劣。而不只是一味地接受。---------------------------------------------------------------------------------------------------------------------------
後話。批判性地閱讀其實需要非常大的心力,雖然ARQ的作者希望讀者通過不斷地訓練使其成為人的「第二天性」,但不能不說這非常困難。
上述舉出的方法論只是幫助讀者系統化地審視信息內容,並非需要完全按部就班,但它的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實踐方法論。從CT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通過認識到生活中信息的良莠不齊,從而架起自己與信息之間的一道過濾網是建立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認識到信息的欺騙性,提高警惕,然後才是不斷地提高自己鑒別信息的能力。與大家共勉。暫且又當一下知識的搬運工了,很多大牛如俞敏洪等是這麼描述這本書的,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很出色地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同學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本人看過這本書,看完後最大的感覺是:其實只要細細地思考,大家每個人的言論或者觀點,其結論及證據都缺乏有效的支撐,或者說,只要仔細地推敲一下,都是可以提出有效地質疑的。但是沒有系統地整理讀書筆記,就借這個機會好好地整理一下,估計整理完了以後就可以睡覺去了(晚上看歐冠去了)。
概念導入篇:
批判性思維主要涵蓋三個方面:
1)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3)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在於提高思維能力和書面以及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在以下幾種情況中受益匪淺
1)客觀評價圖書、雜誌及網站上讀到的文章或論述,不盲從盲信;2)評判一場講座或演說的水平高低;
3)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4)通讀制定文章後撰寫有理有據的論文;對於所獲取的信息,我們不能單純地像海綿一樣進行吸收,還需要自己掌握主動權,選擇該相信以及忽略的的內容,合理地做出取捨,像淘金一樣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與知識展開積極互動。
當然了,批評性思維養成的習慣得依賴於大量的練習,但大量的聯繫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觀上,如果想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你需要有如下的價值觀
1)自主性,從無限廣闊的可能性中進行選擇;2)好奇心,兼聽博觀,拒絕偏聽偏信;3)謙恭有禮,記住蘇格拉底的一句話:「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4)以理服人者逢之畢敬。對待問題時又需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1)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寧可在理由充分、證據確鑿時反覆無常,也不要在缺乏論據、強詞奪理的結論上執迷不悟,一旦思考,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讓我們的思想更加精確。接受或者拒絕一個立場,只有在經過分析推理以後還對其篤信不疑才可以加大感情投入的力度。
2)即使有嚴重的分歧,也要讓對話進行下去3)不要養成一廂情願的思維。批判性思維技巧篇
在面對一個觀點或者問題時,如果能夠找到如下十個問題的答案,那麼對於你的批判性的思維提升會有極大的幫助的:一、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論題就是引起對話或討論的問題或者正義,是後續所有討論的驅動力,可以通過以下線索找到:1)問問論題是什麼,看看文章的標題或者第一段;2)尋找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得出等指示詞;3)在可能的位置查看,最可能的位置是開頭和結尾;4)有些東西不可能是結論,就不要花心思了。如例句、數據、定義、背景資料和證據等;5)檢查交流的語境和作者的背景6)問一問所以呢。二、理由是什麼
所謂的理由,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個結論的解釋說明或者邏輯依據。具體的找到理由的辦法有:1)採取質疑的態度去接觸每個論證;2)利用「由於」、「因為這個原因」、「因為這個事實」、「鑒於」等指示詞;3)記住一句箴言:理由是模具、結論據此得以成型和修改。三、哪些詞語意思不明確
很多辭彙,特別是結論中的關鍵詞其實語意並不明確,所以需要我們來進行查找明確:1)在理由和結論中找准關鍵詞,看是否有歧義;2)通過檢查上下文語境來弄清楚關鍵詞的明確意思;3)明確字典里的解釋不一定符合上下文語境;4)注意某些包含感情色彩的辭彙,可能會讓思維短路。四、什麼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假設的定義:沒有明說出來的想法,而作者認為是理所當然,並用來證明其表面的推理論證。價值觀假設的定義:在特定情況下沒有明說出來的喜歡一種價值觀超過另一種價值觀的偏向,比方說,競爭與合作描述性假設的定義:沒有說出來的關於世界過去、現在和將來是怎麼樣的一種看法五、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誤
批判性閱讀和聆聽的主要目標就在於判定結論的可接受程度或者價值大小。而所謂的謬誤就是推理中的欺騙手段,常見有三種: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顯錯誤的或者讓人不能接受的假設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結論顯得毫無關係;2)把那些明明和結論無關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結論有關,以此來分析我們的注意力;3)看似為結論找證據,而證據算數的前提則取決於結論本身已經成立。有很多謬誤比方說:
人身攻擊謬誤:針對個人的人身攻擊或侮辱,而非直接反駁理由、滑坡謬誤:假設採取提議的行動會引發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實上有現成的程序來阻止這類連鎖事件發生;追求完美解決方案謬誤:假設因為某種解決方案後還有遺留問題未解決,那麼這種解決方案不該利用;偷換概念謬誤:在論證中關鍵詞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含義,一旦不同含義之間的轉換被認出來,這個論證就講不通了訴諸公眾謬誤:通過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這一觀點的說法來接力證明某個判斷有理,錯誤地假設大部分人喜歡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宿主可疑權威謬誤:引用某一權威的話來證明結論,但該權威對這一論題並沒有特別的專門知識;訴諸感情謬誤:使用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來分散讀者或者聽眾的注意力,讓他們忽視相關的理由和證據。比方說愛國主義等。稻草人謬誤:歪曲對方觀點,使它容易受到攻擊,這樣我們攻擊的觀點事實上根本就不存在虛假的兩難選擇謬誤:當現實中存在兩種以上的選擇時卻假設只有兩種解決方案亂扣帽子謬誤:錯誤地假設因為你為特定事件或行為提供了一個名稱,你也就合情合理地解釋了這一事件光環效應謬誤:使用模糊、引發人們強烈感情認同的美德辭彙,使我們傾向於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細緻檢查理由轉移話題謬誤:指一個不相干的話題被插進來,將注意力從原來的論題上面轉移走,通過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來幫助贏得一場論戰。六、證據的效力如何:
所謂的證據,就是持論者所告知的明確信息,用來證實或捍衛一個事實斷言的可靠性。在規定性認證中,需要有證據來證實屬於事實斷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認證中,需要有證據來直接證實一個描述性的結論常見的證據有如下幾種類型,但不一定都可靠1)直覺:直覺得來的看法經常相互衝突,而且我們缺乏堅實的基礎來判斷是否相信2)個人經歷:容易讓我們以偏概全3)典型案例:生動具體的案例訴諸土壤訴諸我們的情感,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糾纏於它們作為證據的價值,不再搜尋其他更為相關的研究證據。4)當事人證詞:需要注意當事人的選擇性、個人興趣、省略信息和人為因素5)專家意見:記住專家也會犯錯誤6)個人觀察:我們所「見」所說的都是經過一系列的價值觀、偏見、態度和期望值過濾後剩下來的東西7)研究報告:科學研究,如果進行得比較理想的話,是我們獲得證據的一個最好的來源,因為它強調可驗證性、可控性和精確性。但是採用時請記住如下幾點:a.研究的質量有高有低b.研究的成果常常會互相矛盾c.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結論d.研究人員也有他們的期望值、態度、價值觀和需求e.作者或演說家也許會歪曲或者簡化研究結論f.研究的「事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改變g.研究的認為成都到底怎麼樣也常常會導致研究的變化h.對經濟效益、社會地位、人蔘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8)類比:要找到自己的類比,可按照以下幾點努力a.識別你正在研究的情況的一些主要特徵b.盡量找出與上述情況有相同特徵的其他你所熟悉的情況c.盡量判斷熟悉的情況是否能為你提供關於不熟悉的情況的一些洞見。七、有沒有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定義:一個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釋,可以說明為什麼特定的結果會發生。關於替代原因有一些教訓。1)很多類型的事件都可以通過各種相互替代的原因來加以解釋2)專家可以檢查同一個證據而發現不同的原因對其加以解釋3)大部分持論者只給你他們喜歡的原因,獨立思考的讀者或者聽眾必須自己找出替代原因4)想出替代原因是個創造性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這類證據不會是一目了然的5)最後,很多事情有相關,但是並不能存在因果關係。特定因果斷言的確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數量正好成反比。因此,找到多個替代原因可以讓批判性思考的人真正變得理智而謙遜。6)我們找出的任何一個單獨的原因都極有可能是引發事件發生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7)很多事件並非只有一種解釋八、數據有沒有欺騙性
統計數據可能而且經常騙人,它們並不必然就證明表面上想要證明的一切,所以我們要謹記1)如果遇到一些不知來歷的和帶有偏見的數據,要問一下是怎麼得來的2)對待一些平均值我們要看它到底是哪一類的平均值,是單純的平均數,中位數還是眾數呢?3)省略數據會因為不完整而欺騙我們,遇到聽起來很動心的數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警惕4)表達方式不同效果更加動人九、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被省略了
應該記住任何一個你所遇到的信息都有一個目的,而所謂的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那些影響到推理過程的信息不完整的推理因為以下原因,總是難以避免1)時空對論證產生了限制2)由於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限制,論證必須儘快完成3)持論者的知識總是不全面4)論證常常是為了欺騙5)持論者常常與你又不同的價值觀、信仰和態度找到常見類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提示有
1)常見的反駁論證a.反對的人會提供什麼樣的理由b.有沒有研究和所說的研究相衝突c.有沒有備受尊敬的權威人士提供的例子、證詞和觀點被省略掉,或者支持論證的對立面的類比被省略?2)遺漏掉的定義如果關鍵詞用另一種方式定義,這個論證會有怎樣的不同?3)遺漏的價值觀偏向或者視角a.不同的價值觀會不會產生處理這一論題的不同方法?b.從與說話者或作者不同的價值觀出發會產生怎樣的論證?4)論證中所指的「事實」的來源a.這些「事實」的來源是什麼?b.事實斷言是不是由出色的研究或者可靠的來源支撐?5)用來獲得事實的程序細節a.有多少人完成這個問卷調查?b.調查的問題時怎樣措辭的?c.調查對象有沒有大量的機會來提供與問卷選項不同的答案?6)收集或組織證據的其他技巧a.訪談研究得來的結果和書面調查問卷得到的結果可能有怎樣的不同?b.實驗室試驗會不會產生更可靠更豐富的結果?7)遺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數字、圖表、表格或者數據a.如果數據包含早期或者後來的論據看起來會不會不一樣?b.作者有沒有故意「拉長」數字讓差距顯得更大一些?8)省略結果,不管是正面反面結果,短期長期結果,還是提倡和反對的結果a.論證有沒有遺漏了提議的行動所帶來的重要的正面或反面結果?代價是什麼?好處又是什麼?b.我們需不需要知道行動隊下列任何一個領域的影響: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生物的、精神的、健康的或環境的?9)當為特殊的預測技巧進行辯護時省略掉預測的失敗,或者預測的失誤十、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結論只有在某人對理由的含義進行特定的解讀或者假設之後才能得出來二分式也就是非黑即白的我們需要多找一些備選辯論,如何找呢?1)努力找出從理由當中可以推導出的儘可能多的結論2)使用條件句來限定備選的結論3)重新將論題表述為「我們改怎樣處理乙問題」。以上,就是這本書的大致讀書筆記及架構,希望會對你們有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25049/answer/13711093
(1)如果有興趣,可以把建國到2011年每一年的十大新聞,都花時間搜索一下,然後用 批判性思維 練習一下。(2)也可以把自己心中的常識找出來分下類,一次練習十個,自己去搜索一下。看看心中認可的常識跟真正的常識差距有多大。這個練習很考驗人。有的很簡單,有的很難。
十多歲時我比較憤青比較極端,有一回看完倪匡的科幻小說,發現我這麼佩服的作家在挑戰我的認知,這二個人一定是有人出錯了,有可能是我的面大。然後花時間把我當時所認可的事實列出20條,花上了二、三年時間去驗證一下。從一個頂端轉向另一個極端,然後又花了差不多5年時間,變得比較中庸了,這個過程花了差不多十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邏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包括曾經的我自己。
【我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讓別人操控我的思想呢。我成績也挺好的啊,有學歷有文化,比我差的人可以環繞地球幾圈,我怎麼可能沒有批判性思維,我又不是沒腦子。】
我想說,如果你真的這麼覺得,如果你從來都沒有質疑過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那你對力量可能一無所知。真正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是對很多看似明顯的結論都保持警惕的。
包括你覺得自己很有獨立思考能力這個結論。
【1】
深入思考是一個非常非常艱難而痛苦的過程。
最近有一件事情困擾了我很久。我一直很想離職,因為我的工作遇到了瓶頸,我覺得在這個公司待下去也不會學到什麼新的東西了。我實在是煩透了每天做著同樣的重複性操作。
我甚至在想,如果有個厲害的前輩,ta能力很強,能把工作做得很好,我能向ta學習就好了。我不需要ta來教我什麼,只要ta在那裡,ta能夠把這個事情做得很好,那麼我就相信這個事情一定是可以做好的。
那麼反過來,如果這個事情之前沒有人做成過,我就很容易懷疑自己,遇到一點困難就會覺得這個事情做不成了。
其實這就是一種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表現。因為我本質上,當我遇到困難,我很容易就覺得是我自己可能不行,我就開始逃避。然後就下意識地尋求權威(期望中很厲害的前輩)的認可。一般讀書怕老師,工作怕老闆的人,也是從小家裡父母管的太嚴格,對權威沒有還手之力。
是啊,能夠向有經驗的人學習確實是進步很快,自己也感覺很爽。但是,如果工作中一直保持這種思維,就會缺乏了一種開荒的能力。那麼這樣的人,本質上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學生思維,他總是在等著老師,等著家長,前輩這樣的權威來告訴他怎麼做。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自己做無用功,一個人的精力這麼有限,別人做過的,我直接借用了就好了啊,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地自己琢磨。 所以知乎上才會有那麼多教人這樣那樣的答案。
可是啊,玉不琢,不成器;腦不用,成腦殘。 依賴權威的人,長久下去,精神都被閹割了,談何獨立思考。
【2】
警惕自己無意識地接受別人設定的規則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富人制定規則,而窮人往往習慣遵守規則。
當時我看,我以為我懂了。可是我今天發現,到頭來,我真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窮人思維。窮人思維就是太遵守規則,太循規蹈矩。
額,說要違法闖紅燈突破規則的可以閉嘴了,你太智障我都懶得反駁你。
窮人思維就是,我要做成一個事情,我就得完全step 1,2,3,4…等等,才能達到我的目標。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有次我負責引導設計做一個遊戲AppStore的商店截圖。那是我第一次主導這個事情,其實對方設計也是第一次做遊戲的商店截圖,她之前一直做平面的。
然後這個事情很趕,她對我說:
必須要先給文案,才能確定設計板式。
對於這個說法,我沒有任何質疑:為什麼先給文案呢?
相反,我自己給她腦補了理由,那就是大概作為設計,就是要確定畫面上各個元素之後,才能合理分配布置,達到最優解。 我連想都沒想,就接受了這個設定,接受了別人給我的規則。
當別人跟你說,這個事情,應該這樣這樣做的時候,其實就是給了你一個規則。這個規則,可能是制定規則的人層層傳遞,傳到你這裡。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很容易會想都不想就接受了這個設定:
哦,這個事情他做過了,那他就比我有經驗,我就按照他說的做好了,沒必要走彎路。
咦,等等,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他這樣說未必是對的。我們能不能有其他解?當你的乙方告訴你不能這樣操作的時候,是真的不能嗎?真的不能再談一下,再爭取一下嗎?
我說了,深入思考是一件非常艱難且耗費心力的事情。順著別人告訴你的路走,自然簡單,也很輕鬆。出了問題,我也很無奈,然後心安理得。
【3】 太困了 … 明天再寫…
以下的觀點大多來自《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一書。
1. 步驟1找出「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結論要直接回答論題。
論題: 「養一隻寵物能使我們的壽命延長多少」。
對應的結論:養一隻寵物使我們的壽命平均延長15年。
邏輯混亂的結論:寵物為飼養它們的人帶來樂趣。2.步驟2找出理由是什麼?
因為A,所以有B。我們需要找出A。
3. 步驟3找出哪些關鍵的詞語有歧義?
關注有歧義的詞語是指(意義不明確,但是對推理有重要影響的詞語),對推理沒有影響的詞語,就沒有必要關注。
例如:
這所大學的教育質量並沒有衰退。在我看來,這所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對該校的主流評價表明,該校的教學質量沒有任何衰退。
「教育質量」是關鍵的歧義詞。如果作者沒有明確告訴你教育質量是指什麼,聯繫上下文去理解也找不出作者所說的教育質量是指啥(是平均成績還是師資力量?)那麼,我們就無法判斷這個理由的可信度。因為如果某人不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推理結構,他就沒有權利得到信任。
4.作者的推理存在謬誤嗎?
常見的邏輯的謬誤可參考
【時習之】二十四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如果你檢查了一遍作者的論證存在邏輯上的謬誤,你也可以無視他了。
5. 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證據分為很多種類型
(1)直覺:直覺是不怎麼靠譜滴,但是如果直覺是基於豐富的個人知識和經驗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哦。
(2)「個人的經驗」:僅僅靠少數的個人經驗推出整個群體的經驗,你覺得靠譜嗎?
(3)他人的證詞:例子參見各種電視廣告。。。除非我們對提供證詞的人的專業技術水平、興趣、價值觀、偏見等有更多的了解,否則就不必在意這種證詞。
(4)權威的意見
面對權威的意見,特別要注意 權威人士在某一特定問題上具備多少專業知識或接受過多少專業訓練?
(5)案例:
這個案例是否典型呢?能不能找出有力的反面事例?
(6)類比:進行類比的兩個事物除了相似之處,有沒有存在與論證有關的巨大差異之處?
6. 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如果作者認為是A導致了B的發生,你也認同了A能導致B的發生,但是捏,你還要動動腦子想一想,還有沒有C也可能導致B發生捏?A只能被看作是原因之一,而非真正的原因。而你能找出的干擾性原因越多,你對作者所提出的假設的信任度就越低啦。
7.數據具有欺騙性嗎?
(1)這些統計數據是如何得出來的。作者是怎麼知道的呢?例如我們能否調查得出全中國毆打妻子的人的精確人數?對此我表示懷疑。
(2)注意作者所使用的平均數的類型(因為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3)有沒有缺失的數據?特別要小心那些易使人誤解的數值、百分比以及類比。
例如:一股犯罪浪潮襲擊了我市。去年殺人犯的比例增加了67%。
這個67%乍一聽蠻嚇人的,但是如果去年的殺人犯只有2個捏?
8.得出結論的時候,要避免二元思維。幾乎沒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可用簡單的「是」或絕對的「否」來回答。儘可能尋找多個結論,然後挑選最合適的。
有關書籍先不談。多說無益,能讓你願意看下去,並且見效快的才是入門的好方法。
其實,多問幾句,就能很快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案例一:
比如,有人告訴我,不要去證券公司。我有個同事就是證券轉過來的,寧願來銀行做櫃員。
我問了他幾個問題:
1.他什麼教育背景?(學校學歷?專業背景)
2.在證券公司什麼崗位?
3.為什麼從證券辭職的?
(因為這是我好朋友,我就生硬地連續拋出問題。生活中,你可以講究點聊天技巧,哈哈~)
我這位朋友就說,好吧,其實我和他不太熟。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管對方說的什麼,而是要探究他為什麼這樣說。他這樣說的依據能支撐他的結論嗎?
案例二:
場景:無領導小組討論
題目:以下10個人,如果讓你和他們分別交談,你認為哪個人給你的感觸最深或者讓你學到更多東西,並按照這兩個標準進行排序。分別有醫生,兒童,百歲老人,讀了1000本書的人,頻繁跳槽的人等等。。。
大家就開始熱鬧的討論起來,並各抒己見。但是,一直沒有人考慮這樣一個問題:
百歲老人就知識淵博或者閱歷豐富了?他如果是個一輩子待在一個地方的老實巴交的人,能給你多大感觸,能讓你長多少知識?
讀了1000本書,都什麼類型什麼領域的書呢?1000本言情小說或者地攤文學和1000本豆瓣高評分的書,那威力明顯不一樣。讀的質量怎麼樣呢?讀1000本書,也未必就能給你多大感觸或者讓你豁然開朗。
也許你覺得這些並不高明。
其實我想強調的是:緊張的時候,血液更多的向心臟和四肢集中。思維會受限制,平時能想到的,面試等緊張的場合,會思維卡殼。
所以,掌握幾個簡單的批判性思維技巧,更容易在生活中使用,也就能內化成我們的基本素質。每次開始思考的時候就自覺地運用。
總之,我們很多人只需要掌握簡單的批判性思維技巧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
關鍵是,將批判性思維內化為你的特質。
如果想要多學習一些批判性思維相關技巧和知識。
下面分享一點我讀《批判性思維》的讀書筆記:
一、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簡單地說,批判性思維是在普通思維的基礎上又加了第二層思考,並對第一層思考進行分析和 評價。
二、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
1.每個人都思考,我們的天性如此。但是,如 果聽任自然的話,我們絕大多數的思考都會是有偏向的、歪曲的、不公正的、證據不足的或者是徹底的偏見。
三、思維的衡量標準
1.批判性思維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正確評價自己的推理。 需要我們堅持剖析自己的思想,並用思維的衡量標準來檢驗它們。
衡量的依據是淪述清楚、正確、精確、切題、有深度、有廣度、有邏輯、有意義。
1.1 清楚
針對「清楚」這一標準的問題有:
你能解釋這一觀點嗎?
你能用另一種方法來表達這個觀點嗎?
1.2正確
讓思考更正確的問題有:
那的確是真的嗎?
如何證明那是真的?
1.3精確
使論述更精確的問題包括以下幾種:
你能再多給點細節嗎?
你能再詳細點嗎?
1.4切題
關於是否切題的問題如下:
這個想法和問題有什麼聯繫?
這一想法和其他想法有什麼聯繫?
1.5深度
了解思想深度的問題有:
你的答案如何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
1.6廣度
可以使思維更全面的問題如下:
我們是否需要考慮另外一種觀點?
有沒有看待這個問題的另一種方式呢?
1.7邏輯性
使思維更有邏輯性的問題有:
.這講得通嗎?
.這和你所說的一致嗎?
總之,我們很多人只需要掌握簡單的批判性思維技巧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
關鍵是,將批判性思維內化為你的特質。每次開始思考的時候就自覺地運用。
可以根據批判思維原則:
1.人們說的到底是什麼?2.這些說法是否經過檢驗?3.進行檢驗者是誰?證據是否有說服力?4.檢驗本身的性質和質量如何?檢驗方法是否可信?檢驗可否被重複?5.調查者的資格和信譽如何?調查結果如何?是否與他們有利益關係?得出的答案是否客觀?是否有其他研究者得出相同的結果?6.這些說法可信度有多高?很可信,仍然似是而非,還是不可信?最主要的,我覺得是不要不加思索接受任何「真理」和「斷言」。第一章:基本概念的介紹
基本概念:斷言,論題,論證
斷言:對某件事物的描述和觀點
論題:判斷斷言是否為真的問題,比如說辯論賽的辯題
論證是什麼:
論證是批判性思維的最重要因素,論證的概念很簡單:我們從事論證是為了給一個斷言的真提供理由。
e.g:「薩姆是否有理由不上課」,薩姆對老師說,「我祖母去世了,我要去參加葬禮,所以不能上課。」
論證的基本單位:前提+結論
前提是為另一個斷言提供理由的斷言,被前提支持的斷言是論證的結論。
e.g:前提:薩姆的祖母死了,他要去參加葬禮。
結論:薩姆有理由不上課。
論證的有效性基本要求:
第一,支持結論的前提必須是真的。一個論證的前提的真往往需要新的論證來支持,這樣,一個論證的前提就是新論證的結論;
第二,前提和結論必須是相關的。相關的要求是指:前提為真的確能增加結論為真的可能性。
論證與解釋:
論證是為了支持或證明結論,而解釋是為了指明某事物的原因、它如何運作或它是如何製作的等。
論證一條狗身上有跳蚤和解釋狗身上有跳蚤的原因是不同的思維,論證暴力犯罪的增加也不同於解釋犯罪率升高的原因,解釋和論證是兩種不同的思維。
兩種好的論證:演繹論證+非演繹論證
有效的演繹論證:當論證前提為真時,結論一定為真
好的非演繹論證:非演繹論證的前提不證明其結論,非演繹論證的前提支持結論。也就是說,如果非演繹論證的前提為真,那麼就提高了其結論為真的可能性。
論證前提的提示詞:既然、因為、由於、依據
論證結論的提示詞:所以、由此得出、這表明、於是、因此、結果、我的結論是
實然:這件事實際上是怎麼樣的,蘋果是有營養的
應然:這件事應該是怎麼樣的,每天應該多吃蘋果
價值判斷:表達對事物評價的斷言,人們利用它對評價對象進行好/壞,美/丑,行為的道德倫理判斷。
影響批判性思維的錯誤觀念:
□假定所有的價值判斷都是主觀的 □混淆論證和解釋 □混淆論證和說服
□混淆修辭與邏輯,誤以為心理說服力越強的論證邏輯力量越強。
第二章:兩種推理
前提與結論
A.同一陳述可以即作為一個論證的結論,也可以作為另一個論證的前提
前提1:剎車不靈,發動機燒機油,變速器不靈,這輛車很難發動。
結論1 and前提2:這輛車該報廢了(這句話既是作為上一句的結論,又是下一句的前提)
結論2:我們該買新車了。
B.尋找隱藏前提和結論
未表達的前提
e.g:前提:沒有身份證的人不能將書從圖書館借走。
結論:比爾不能從圖書館借書帶走
未表達前提:比爾沒有身份證
包含未表達的結論
e.g:反映主流民意的政黨將贏得總統職位,共和黨最能反映主流民意。
共和黨將贏得總統職位是論證中未表達的結論
論證的有效性:當前提為真,結論則不可能為假
論證的可靠性:指的是前提為真的有效論證
理解論證的技術:
A.論證結構圖
e.g:我不認為應該給卡洛斯買車。卡洛斯不負責任,因為他對自己的事不關心。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錢來買車,既然我們目前入不敷出。上周你也抱怨過我們的財務狀況,沒理由你是不會抱怨的。
分析:
①[我不認為應該給卡洛斯買車]。②[卡洛斯不負責任],因為③[他對自己的事不關心]。④[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錢來買車],既然⑤[我們目前入不敷出]。⑥[上周你還抱怨我們的財務狀況],而且⑦[沒理由你是不會抱怨的]。
先分析小的單元的論證結構圖:
所以,最後的結構圖是:第三章:清晰的思維模式
含混不清的表達:
比爾.柯林頓:如果我說過的任何話意味著我認為,當面臨機會的時候我們沒有做該做的事,我不該那樣說。
格林斯潘(美聯儲式的說話方式):的確難以及時發現這樣一種調整的方法:通過降低收益來適度遏制風險溢價的增長,又不過早地中止因通貨膨脹引起的風險溢價的下降。
含混不清的四大理由:
1、過度模糊2、歧義3、過於抽象4、未界定術語
歧義:
A.組合歧義的兩大謬誤:分解謬誤與合成謬誤
1.分解謬誤:從群體具有某特徵推導出群體的每個成員也一定具有該特徵,就犯了分解謬誤。e.g:1973年的美國棒球聯賽中,邁阿密海豚隊獲得了冠軍。邁阿密海豚隊是聯盟該年度最優秀的球隊乃不爭的事實,由此就可以推出該隊的隊員就是聯盟最好的隊員嗎?當然不能。整體的特徵未必為構成整體的各獨立部分所具有。正如圓形的建築物不必由圓磚塊建築而成。
2.合成謬誤:即由成員都具有某特徵為前提推出所有成員構成的整體也一定具有該特徵。
e.g:在民意測驗中,眾議院的每個議員都獲得較高的評價,但如果由此推定民意測驗也會給眾議院較高評價就是錯誤的,因為通常在相同的民意測驗中,眾議院得到的評價較低。人們對部分的評價和對整體的評價未必相同。正如人們可以用方形磚塊建造圓形建築物。
B.語形歧義:一個句子的語法結構可以作兩種以上的解釋時,這個句子就含有語形歧義
C.指代歧義:如果一個代詞所指的事物或對象不明時,就會產生指代歧義
定義:
A.定義的四種目的:
1.告知詞語的日常意義。為了弄清語詞的通常意義,我們往往藉助於字典。
2.約定在特定語境下的語詞意義。為實現該目的而做出的定義叫約定定義。也可以通過約定定義來給新發明的語詞指派意義。
3.減輕模糊、抽象或消除歧義。「本合同中,"dollars"指加元,而不是指美元或澳元。」
4.用於說服。它被稱為修辭定義。這類定義的意圖是影響人們的信念和態度。
e.g:保守者:認為生活的重心就是掙錢和盤剝窮人的刻板守舊、心胸狹窄的偽君子。
這並不是為了澄清「保守」的意思,而是為了抨擊保守者。這樣的修辭定義往往藉助於語詞的情感意義
B.定義的種類:
1.實指定義:通過指明語詞所指的對象來下定義。
e.g:滑鼠就是這個帶有按鍵的東西。
2.同義詞定義:即給出與被定義術語具有相同意義的語詞或短語。
e.g:「『悸動』意味著『跳動』
3.分析定義:分析被指代對象的主要特徵。
e.g:「俄式茶壺是俄羅斯人用於燒水泡茶的壺」
C.通過定義來詭辯的例子:
哲學系的新生往往會說:「志願者行為都是自私的,都是為了志願者自身的利益。」
對這個命題的論證類似於:志願者行動都是為了滿足他們自身的願望,所以志願者都是為了他們的自身利益。因此,志願者行為都是自私行為。
清晰表達的四大要素:
陳述論題、表明對論題所持的立場、提供支持立場的論證、對支持相反立場的論證展開反駁
論文寫作的具體要求:
1中心突出
2緊扣主題
3按照邏輯順序布局
4結構完整:充分支持己方觀點,反駁對方觀點
第四章:可信度
A.評估可信度可從兩個層面入手:第一是斷言本身,第二是斷言的來源
B.判斷可信度的一般準則:
?來自利益相關方的信息之可信度低於其他渠道的信息。
?如果斷言本身缺乏可信度,或者其來源缺乏可信度,那麼就要對其展開質疑。
C.如何評估斷言缺乏可信度:
1該斷言與我們的個人觀察相衝突嗎?
2.該斷言和我們的背景信息相衝突嗎?
e.g:「查利87歲的祖母在隆冬時節游泳橫渡密歇根湖」這個斷言的初信度就不高
D.如何評估信息來源的可信度?
1.其是否具備關於爭議問題的知識
e.g:權威性
2.其誠信度、客觀性或準確性
e.g:是否利益相關,過往信譽如何
E.廣告的運行模式
廣告基本分兩類:
提供購買理由的廣告:
給出承諾,說可以實現某些期望,滿足某些需求或消除某些擔憂(你會更容易被人接受、有更好的形象、能成為更好的家長等)。
不提供購買理由的廣告:
1觸動人們心情的廣告(如藉助幽默的圖景、可怕的場景、感人的畫面)
2描述該產品正被我們崇拜的或者是與自己同類的人(明星代言)
3描述該產品所使用的環境正是我們希望自己置身的環境
第五章:常見的修辭技巧
A.委婉語和粗直語:
委婉語:一種中性或正面的表達,而不是一種引起負面聯想的表達。
粗直語:被用於影響聽眾或讀者對某事產生負面態度,或者用於減少其可能引起的積極聯想。e.g:「游擊隊員」或「反抗者」相比,「自由戰士」是委婉語,「恐怖分子」則是粗直語
B修辭性定義
修辭性定義則運用訴諸情感的語言來表達或激起對某事的態度。將「墮胎」定義為「謀殺未出生的孩子」,就是用語言來攻擊那些認為墮胎在道德上具有可辯護性的人。
C刻板印象
漂亮女孩都是智商低的
D暗示:通過只表達部分的信息來誤導人
依據布希的計劃,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上的納稅人將平均納稅9.9萬美元。 ——《華爾街日報》
E載入問題
預設了前提的複合問題,讓你無論回答yes或者no都不好
最古老的例子「你已停止打老婆了嗎」就假定了被問者過去打老婆。如果沒有理由認為該假設是真的,那這就是一個載入問題。
F閃爍其詞
在一些關鍵處含混帶過
一則電台廣告說:大西方金融公司對於活期賬戶將多支付高達12%的利息。
且不說「高達」的閃爍其詞,在到底承諾支付多少利息這一點上,該廣告也涉嫌欺騙。除非你聽得特別仔細,否則你會認為將對活期賬戶支付12%的利息。但「多」字才是關鍵之處。如果目前的利息是3%,那麼大西方金融公司比3%「多支付高達12%的利息」,也就是支付大約3.33%的利息,這與初聽起來的12%實在相差甚遠。
歡迎參與我的livehttps://www.zhihu.com/lives/865557300188942336看這個公開課,然後參考這個公開課的建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開課:批判性思維
我認為許多講批判性思維的書大同小異,理論固然重要(《學會提問》涵蓋了基本要點),但這本質上是一個重在大量實踐的思維方式,不妨換個問法:為什麼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這麼難?
就我個人經歷,我認為有兩點原因,重感性而輕理性的教育方式和服從權威的氛圍。
高考作文題向來是指導語文教育的標杆,是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控制,選拔符合國家意志人才的手段,也是折射文化的晴雨表。
在這一點上,中國高考作文與歐美等國作文命題之間有重大的差別,中國作文強調感性,抒情,體驗,而歐美國家則看重哲學思辨,批判性,理性和反思。譬如中國高考題多以無私奉獻,歌頌母愛親情,或是鼓勵文學想像等,但歐美國家則不然,尤其是作為哲學之鄉的法國,其2009年理科作文題是這樣的:
評點法國哲學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中有關鼓勵民眾參與民主的一段
文字: 「給民眾以機會管理瑣事,比讓他們參與管理國家大事更能激發民眾對公共事務的關心。」
兩者對比,很容易看出差異。抒情和想像固然有重要的價值,但其長期佔據核心地位,導致結果是批判,思辨能力嚴重不足,最終也使得其感情流於膚淺。
而高考作文題,也正是社會風潮的縮影。
我們從小的語文教育就是側重於體驗情感,人情大於邏輯,在語言上大量使用隱喻,雙關,押韻等方式,這本身就是模糊理性的,長期沉浸在這種說理方式中,思維混亂是難免的,具體的事物還好,一旦上升到稍微抽象的層面就憑著第一印象判斷,更不必談批判性,從事物中看到發展與變化。
舉例如下:
反同者的觀點:上帝給了你一根棍子,你卻用它來攪屎。
這種說理方式只是用了一個並不高明的雙關(XX只是像棍子而已,並不是棍子),前後句完全沒有轉折關係(棍子是可以用來攪屎的),但因為富有畫面感,捎帶起到了人格侮辱和釋放性壓抑的作用,竟讓一些人深以為然,印象深刻,因為他們從不會反思自己的第一念頭。
再比如,邏輯謬誤是我學習批判性思維時最早接觸的知識點,但當我看到這些謬誤時我竟然不覺得有什麼荒謬:這不就是語言的魅力么?為什麼要如此精確嚴苛?總記住這些謬誤,不會讓人說話沒有人情味,太冷冰冰了么?想來,這正是長期重感性而輕邏輯的後果。
第二點,服從權威的氛圍。
要了解服從權威對批判性思維的扼殺,先要理解服從權威的方式。
一是故弄玄虛來鄙視個人的思考能力。這在知乎就很明顯,權威們習慣性地把諸多問題弄糊塗,並設置無用的門檻來抬高難度(沒讀過XX經典原著怎麼好意思聲稱了解XX—了解XX不一定必須要讀原著)(必須要讀XX專業才能讀懂那個專業---事實上許多專業並沒有那麼複雜),以貶低個人的思考能力,結果是在一開始,一個人就被告訴自己不可能懂複雜的問題,自然會害怕陷入複雜,然後縮在舒適區里等著權威來告訴自己怎麼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學生一旦脫離了老師和學校便再不會翻開書了,這在管理尚嚴的高中勉強能保證勤奮,但出了校門很快便暴露了自學能力的低下。
二是以健康,科學,正常為名否認個體差異(弗洛姆:匿名權威)。媒體,廣告和朋友圈似乎都在刻畫一種精緻而正常的生活:必須有高顏值/高學歷/好身材,必須不慍不火,不過度興奮,要努力上進等等。一個人只有走在這條路上的自由,而絕無質疑它正確性的自由,如果膽敢質疑,便以科學之名指責其為「幼稚的」「膚淺的」。廣泛的焦慮造成了普遍的造假虛偽,選取最好的圖片並暗示這是常態,明明很費力偏要裝作輕鬆,當一個人心裡滿是要爭當權威(或營造出權威的形象)而不思考時,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便不可能是平等的,在這世界上只有大權威,小權威和普通人,他只能用一個權威來反對另一個權威,而自己卻是軟弱無力的。
因此我認為,要獲得批判性思維,先要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元認知,具體來說,當我對一個問題產生困惑時,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是否不知其所以然,而只是通過訴諸權威來解釋問題?
如果這個句子改變其熱情洋溢的修辭和花哨的比喻而只是就事論事,我還會同意它的觀點么?
帶著這兩個問題去分析會更好。
參考:
弗洛姆. 逃避自由[M]. 北方文藝出版社, 1987.
孫歡歡. 我國高考作文的價值取向研究[D]. 南京師範大學, 2013.
批判性思維是個很深很深的坑。手機答題請忽略排版
這裡我推薦給題主一點方法。理查德。保羅(Richard paul)教授對於弱勢批判性思維和強勢批判性思維的區分可能會幫助你理解批判性思維兩個對立的用途。
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當前的看法,你就是在使用弱勢批判性思維。
為什麼是弱勢的呢?用這種方式來使用批判性思維技能就意味著你對能否接近真理和發揚美德漠不關心咯。
弱勢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就是抵制和駁倒那些與你意見不同的觀點和論述。最終看到那些和你意見不同的人服服貼貼的心甘情願的認輸,以此來作為批判性思維的終極目標,實際上也就摧毀了批判性思維潛在的人性一面和不斷發展的進步的特徵。相反,強勢批判思維要求我們用關鍵性問題一視同仁的質疑一切主張,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
強迫自己辯論地看待我們的初始看法,我們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變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抱著自己的初始觀點固然十分容易,我們或許只用聲高理大就可以證明,尤其很多人和你觀點相同時更是這樣(這是群體性思維的一大特點,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讀《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
可是一旦我們選擇走這條容易的路,我們就極有可能犯下原本不該犯的錯誤。
然而另一個區分這兩種思維的方法就是對比一下思維開放和思維封閉這兩種狀態。
當我們思維開放的時候我們會接受一切針對自己現有看法的批評,而當我們封閉的時候我們就會維護自己的現有看法絕不動搖。目前就想到這麼多 手機黨很累啊 題主想做一名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是一個艱難而長遠的路啊!請謹慎!
這裡再給題朱提幾點建議。
1。批判性思維有海綿吸收和淘金性吸收 方法和上面我說的強弱勢差不多 就是不要對所有的觀點都認同啊 看書的時候常常思考對不對,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窺見到批判性的理性思維3。人生最大的兩個財富無非時間和才華,批判性思維的確能夠幫助你才華的提升,但是在決定花大把光陰去客觀評估一個問題之前,最好先問一下自己:這個問題關我屁事?
就這樣。與題主共勉。在通往批判性思維的路上2。生活中要不斷的提出問題,思索問題考研邏輯狗來答,所謂的critical thinking就是其實很簡單:就是思維方式的問題
看一個觀點對不對,找證據,找結論。看看證據和結論之間是否有著直接聯繫,是否有其他原因左右。
eg:
小張的老婆對小張說,你真沒用,掙的沒隔壁老王多,長的沒有隔壁老王帥。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證據:掙的不多,長的不帥 結論:沒用掙得不多,長的不帥就能推出沒用這個結論嗎?
當然不能
也許有其它原因呢:
原來小張哈佛畢業,一心想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創業剛起步,掙得錢不多。
哈佛畢業代表著小張能力卓越。所以小張是有用的。反駁了上述的推論。
如果國人按照以上的思維方式想想必微博上就沒那麼多的罵戰了。在沒有建立自己基本批判體系之前,任何想通過看幾篇短文的捷徑就想鍛煉自己批判性思維的想法都是徒勞的。
其一、請務必認識到這不是一個知識簡單獲取的過程,這是一個思維神經通路再造的過程。必須將原有基因加環境自然塑造的思維進行打碎重塑!必須意識到這個過程是艱難的、長遠的、無止境的。
其二、這涉及到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簡要概括一下,就是虛實結合。對每一個具體的實例進行總結升華,同類不同類實例進行比較,實例多了、總結多了,自然就能感受到什麼叫批判性思維。然後用自己總結的思維再去分析類似的實例,作為練習。這就是虛實結合!推薦書籍:
《學會提問》 《你的燈還亮著嗎?》 《統計陷阱》一邊看一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不是實例都要親身去踐行的。其三、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是一個基本功修鍊。認識一個事物,角度越多,認識越接近事實,這涉及到個人知識體系建立問題。
批判性思維是為了更好的認識世界,我們談論的重點一定是要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對於自己或者他人加入的主觀情感因素,要注意提醒自己區分。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所以,想要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包含的要點,以此對應非批判性思維弱點,個個擊破。
以下由北大哲學系教授陳波在混沌大學的課程整理而成。私信混沌君關鍵詞「陳波」,即可免費領取陳波完整課程視頻兌換券~
批判性思維定義:簡單地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反思性思維,其目的在於合理地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部分:論證理論,謬誤理論
主要涉及:論證的識別、論證的圖解、論證的評估、論證的建構,以及對壞論證(思維謬誤)的反駁。
從結構上看,一個論證包含下列要素:
1.論題
2.論點
3.論據
4.論證方式
5.隱含的前提或假設
在理解、評價和建構論證時,批判性思維涉及如下 8個要點,各自涉及相應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方法我們逐一舉例說明:
(1) 理解論證所涉及的論題、關鍵概念、立場和觀點。
忒修斯之船
據記載,忒修斯是傳說中的雅典國王。在成為國王之前,他駕船率人前往克里特島,用利劍殺死了怪物米諾陶,解救了作為貢品的一批童男童女。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英雄忒修斯而一直維修保護那艘船。隨著時光流逝,那艘船逐漸破舊,人們逐漸更換了船上的甲板,以至最後更換了它的每一個構件。這時候人們發出疑問:更換了全部構件的忒修斯之船還是原來那艘船嗎?
(2)辨別和分析論證的論點、主要理由及其邏輯關係,圖解論證結構。
(3)定義論證中的關鍵詞,澄清主要論題的精確涵義。
美諾悖論:
a)如果你從事研究工作,那麼,或者你知道你所尋求的東西,或者你不知道你所尋求的東西;
b)若你知道你所尋求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c)若你不知道你所尋求的東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d)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e)所以,你的研究工作不可能進行。
這個論證有效嗎?
請注意,該論證中的前提有歧義:
?A.你知道你所探究的那個問題;
?B.你知道那個問題的答案。
?在(A)的意義上,(c) 是真的,但 (b) 是假的;在 (B) 的意義上,(b) 是真的,但 (c) 是假的。但兩個前提不能在同一種意義上是真的。於是,從一對真的前提,即
(Bb)和 (Ac),推不出任何結論,因為其中有歧義性。(4)評估前提和理由的真實性或可接受性
斯多亞派的推理,勸男人們都不要結婚:
?如果你結婚,
?你或者與一位 beauty 結婚,或者與一位 ugly 結婚;
?如果她是 beauty,你將與人分享她;
?如果她是 ugly,你將成天面對一個懲罰;
?所以, 你或者將與人分享她,或者成天面對一個懲罰。
?但這兩者都不是你所想要的,
?所以,你不要結婚。
解析:這個推理的過程正確,但某些前提(理由)不真實。
(5) 評價推理關係:審視它們的相關性和有效性
據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如此規勸男人們都要結婚:
?如果你結婚,
?你或者娶到一位好老婆,或者娶到一位壞老婆;
?如果你娶到一位好老婆,你會獲得人生的幸福;
?如果你娶到一位壞老婆,你會成為一位哲學家;
?所以,你或者會獲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會成為一位哲學家。
?這兩個結果都是不錯的,
?所以,你應該結婚。
解析:蘇格拉底使用了肯定後件式推理:如果p則q,q,所以p。
(6) 挖掘隱含假設:挖掘和拷問論證中隱含的前提、假設、含義和後果。
上帝和石頭悖論
?如果上帝能夠創造這樣一塊石頭,那麼他不是萬能的,因為有一塊石頭他舉不起來;
?如果上帝不能創造這樣一塊石頭,那麼他不是萬能的,因為有一塊石頭他不能創造;
?上帝或者能創造這樣一塊石頭或者不能,
?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請問:這個推理能夠證明上帝不是萬能的嗎?
A:可以;B:不可以;C:不確定
分析一:
?如果上帝不是萬能的, 則上帝不是萬能的。
?如果上帝不是萬能的,則上帝不是萬能的。
?或者上帝不是萬能的,或者上帝不是萬能的。
?所以,上帝不是萬能的。
分析二: 「不能」的多重含義
即使石頭推理不成立,我們也仍然面對一些有意思的問題,例如: 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去證明上帝不是全能的?如何去跟上帝的信仰者講理,反駁「上帝全能」的信仰?更一般地說, 如何去釐清理性與信仰(如對全知、全善和全能的上帝的信仰)的關係問題。
(7) 反駁無效的論證及其謬誤
反駁或削弱某個論證,通常有這樣幾種方式:
?直接反駁其結論,可以舉出與該結論相反的一些事實(舉反例),或從真實的原理出發構造一個推理或論證,以推出該結論的否定。
?反駁論據,即反駁推出該結論的理由和根據,指出它們的虛假性。
?指出該推理或論證不合邏輯,即從前提到結論的過渡是不合法的,違反邏輯規則。
(8) 建構替代論證,得出一個更全面和更合適的結論。
人們不僅需要反駁謬誤,更重要的是要揭示真理;不僅要否定論敵的觀點,更要傳播自己的主張,而這都需要以論證的形式進行。
論證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
1.論題本身必須清楚、確切,在論證過程中要保持同一。
2.前提必須是真實的,或者至少是論辯雙方共同接受的。
3.論據必須是彼此一致和相容的。
4.論證中所使用的推理形式必須是演繹有效的,或者是歸納強的。
5.論證的表述方式要有足夠的親和性和感染力。
以上由陳波在混沌大學的課程整理而成。私信混沌君關鍵詞「陳波」,即可免費領取陳波完整課程視頻兌換券~
戳課表了解詳情?加入混沌大學
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國外的教學中是經常被提到的概念。對我們來說可能會有些抽象,下面7張圖帶你了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以上結局適用於沒有批判性思維的同學,
請勿模仿。
而一個具備批判性思維的同學,他會這麼做 ——
重新理清來菜場的目的:我是來買番茄的,不是來考驗賣菜大叔人品的!
從以上例子看出,學好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就是,在一切情況下,都能遊刃有餘地處理所遇到的事請。
批判性思維絕不只存在於標準化考試的Critical Reading中。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年齡,什麼職業都應該訓練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既然來了,我也不會讓你空手走,
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美國一個神奇的網站:Home Page 專門為「批判性思維」而設立。
首先要知道我們為什麼需要批判性思維: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網路渠道,讓人們發聲變得更容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意見領袖。每天微博,朋友圈,微信公眾號,新聞APP,視頻網站,電視,電話等各種地方各類信息撲面而來。
你在某門戶網站看到新聞「麗人麗妝2200萬天價買papi醬廣告」,
你在某健康主題公眾號看到「10種不會得癌的生活方式」
你關注的某情感博主發了一篇文章,叫做「找到真愛的6套秘方「
你常去的那家化妝品店的BA告訴你的皮膚外油內干,毛孔粗大,最新出的某款產品能調節水油平衡,不如試一試
。。。。。。
你相信Papi的廣告真的拍賣了2200萬元嗎?
你打算按照「10種不會得癌的生活方式」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嗎?
你會相信找到真愛只需要這6套秘方嗎?
你會聽BA的話買下那套護膚品嗎?
你看,我們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但需要我們處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充滿信息的時代也是充滿問題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時刻認識,分析,判斷,選擇和決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更需要我們善於思考,學會認知,辨別真假,判斷優劣,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生存和發展狀態取決於我們是否善於思考。
雖然我知道思考有多麼重要,但我一直覺得思考是大腦產生的思維活動,每個人的大腦是不同的,思考這種能力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只能靠自己摸索調整,而且每個人的想法和目的都不同,即使別人掌握了一套思考方法,但不適合自己怎麼辦?
然而有本書讓我改變了想法,雖然每個人的思考能力不同,但說到提高思考能力,其實是有可以遵守的原則和步驟的,而且也有一些共通的注意點,思考並不是我所想的那麼神秘那麼個性,它其實是一種通用技能,可以,而且需要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提高。
《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認知和實踐》
【加】董毓 著
看到名字和封面是不是覺得很「教科書感」?是的,它其實是本教材,
"本書可以作為高校通識教育教材和哲學專業教材「
作者曾在研究生時期體會到自己面對思想和論證時,沒辦法進行合理分析,也不知如何提出合適的問題,正因為他有過這種痛苦體會,他更能說清楚批判性思維要做的具體過程,他希望學生們能儘早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不再有他曾有過的無力感。
剛開始真有些看不下去,第一章講的是批判性思維的定義和重要性,還有批判性思維的教育,都是理論,但是熬過第一章後,就只剩驚嘆:
原來應該這麼分析問題,應該這麼重構論證,原來合適的推理是這樣,原來批判性思維就是做這些事兒。
總體來說,作者說了這麼件事兒:批判性思維的過程是什麼樣的。
當我們面對一篇表達信念,觀點和提議的文章時,先用批判性閱讀理解文章的論證,之後進行細緻的分析,認清論證的前提,推理和結論。然後評價論證:審查前提是否可接受,可信;檢查推理的相關性和充足性;考慮有沒有不同的或替代的結論,最後對論證下判定書(批判性寫作)。
全書採用總-分-總的結構,開篇1-2章先對批判性思維的過程進行總結,3-10章再詳細闡述每個過程,結構清晰;
在說明問題的時候,引用了大量報紙,門戶網站的各類新聞作為分析對象,儘管本書寫於2008年,但這些新聞都很有代表性,比如名人八卦《給鍾楚紅的情書》,時勢分析《中國能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嗎?》現在這類新聞也隨處可見,沒有違和感,很實用。
書中類似「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假大空的話,從來沒有出現過,基本通過例子來細細說明,還出現過不少金句,值得反覆咀嚼。
論證不但由多種成分構成,而且深植在流動的歷史和知識體系中。
論證是一個立體的過程,有三維坐標,各層次的隱含支撐假設代表它垂直坐標軸上的數據,我們遲早要一個個地審視它們。
科學是信念,假說和輔助假設結成的網,假說不能單獨被檢驗,被檢驗的是這個網。
我覺得書中最重要的三個關鍵詞:相關,充足,開放。
批判性思維的中心任務:得到好論證,需要評價論證好壞,
我們要看作者的論證是否和結論「相關」,論證過程是否「充足」,足以說明結論,
此外,我們還要跳出當前論證,試著從不同立場看問題,以「開放」的態度,針對同一結論,想像更多不同的論證。
我挑出了書中最重要的三個關鍵句子分享給大家:
承認自己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很容易被迷惑。
——意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構造和判斷好論證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任務。
——了解批判性思維具體在幹嘛
對問題至少要從三種角度去思考,提出三種方案去決定行動,考察三種反駁你的觀點,尋找三個例子來表達一個概念。
——幫助開展批判性思維
當然書中也有我認為不太合理的地方,比如關於重構論證的闡述,作者提出了很多論證結構:單前提結構,多前提結構,鏈式結構,複合結構,
我覺得只要把論證重構成「前提-結論」就可以,越簡單越好,否則重構時還要考慮需要採用什麼樣的結構,太複雜了。
還有第5章真實的思考:什麼是好理由 這章的結構相比之下有些混亂,其實這章是講如何考察論證前提的,我沒按書本身的結構,而是把需要的內容挑出來仔細閱讀。
在本書第九章提到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雖然不等同,但相互需要,相互促進。書中只有一個小節簡單說明了下,如果能有本續集,我希望是講創造性思維的思維過程,以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怎麼互相作用的。
總之,這本書完整地描述了批判性思維的過程,讓我對批判性思維有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不過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各種不同的信息
如果事事都要批判性分析既不合理也不現實,而且每個人的想法和希望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如何針對自己的需求實踐批判性思維?
這是接下來我們該考慮的問題,除了查閱其他資料,實踐,總結,復盤也很重要,這本書只是提供思路,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掌握一套屬於自己的批判性思維方法。
就像《雙城記》所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到底通向何方,在於自己。
微信號:曾木岩 ID:zmy20160213 讀書·觀影·寫字
歡迎來找我玩~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智力訓練過程,即能夠積極並富於技巧地概念化、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那些通過觀測、實驗、反思、推理或者交流而獲得或產生的各種信息,從而來指引信念和行動。其典範形式,就是基於超越具體問題之上的通用智力價值標準:即簡明、準確、精確、連貫、相關、堅實的證據、嚴密的推理,以及深度、廣度和公平性。
推理圖是把推理過程,尤其是複雜的論爭和辯論,用「方框和箭頭」的形式繪製出來。推理圖提高了我們闡述,理解和交流論證的能力,從而促進批判性思維能力。 你可以把推理圖視為視覺層次的繪圖。
論點分析平台的目標就是讓更多爭議被用戶發掘出來。
舉兩個例子:
雲端筆記比紙本筆記更適合當作主力筆記系統
Youtube不應讓人付費略過廣告
我們是誰http://Arguman.org 是一個組織的開源項目, 如果你想貢獻技術或智慧請點擊以下鏈接:
arguman.org · GitHub
關於批判性思維,知乎上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何評價「博士後和民工的區別」這個故事? - 如何評價 X從這個故事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解讀了這個問題,這即是批判性思維的體現吧。 批判性思維即是對一切報以的懷疑態度,不僅是對結果的懷疑,也是對理由的懷疑,對理由是否能夠支持結果的懷疑,這種懷疑建立在能夠進行嚴密推理的基礎上的。 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結果是要求一個人虛懷若谷地接納各種觀點,理性評價這些觀點,然後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接受哪些思想或採取哪些行動。「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批判性思維可以通過站在對立面上來跳脫地進行評價,批判性思維我簡單理解為,挑刺,而且是別人由於自己所處環境,個人利益,知識體系所限而看不見或者故意視而不見的刺。比如關於轉基因,關於中醫,關於逃回北上廣,知乎上都有非常精彩的見解。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外在表現,個人認為是嚴謹,而缺乏批判性思維的人,多表現為語意的模糊,邏輯的混亂,處事的情緒化以及難以理解他人。
總之,批判性思維就是對一切保持懷疑,它沒有「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我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的自信與霸氣,在日常生活卻更加實用。
就是這樣子咯。以上所說全是個人感受,不夠全面還望包涵。知識儲備足夠多了自然就會提高
如果沒有知識儲備強行提高批判型思維,就會做什麼事都糾結,懷疑一切,不敢走任何一條路,什麼事都做不了,我就是這樣
民科和永動機也是強行提高批判思維的結果
寫GRE Argument
推薦閱讀:
※虐貓人的心理是什麼樣的?
※文學理論到底意義何在?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邏輯學入門讀物?
※在想一件事情時突然就卡住了,或者想公式前面都想的好好的,突然就卡住再也想不下去了,這是為什麼?
※理性的思維方式模板是什麼?判斷力怎麼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