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炸薯片容易上癮,停不了。加了什麼成分,使得本來平淡無味的薯片一吃起來就停不下來?

吃炸薯片容易胖都知道,可為什麼吃起炸薯片總覺得停不下來呢。利用了人的哪些敏感味覺?


這裡產生效果的應該不是多巴胺而是內啡肽 (endorphin)

亦稱安多芬或腦內啡,即內生嗎啡,詞義取自人體內部分泌的嗎啡。

兩者效果有點接近,要說具體區別的話我水平不夠,大家自己查書吧,簡單的說就是多巴胺和情緒關係大;內啡肽和快感關係大,形成機制上內啡肽是要受外部刺激才會產生,維持時間比較短。

過咸過辣等味覺反應都會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人類舌頭表面的味蕾是有其感覺限度的,一旦超過了那個限度,就會反饋出不舒服的神經脈動,試想一下你光吃薯片不喝水會如何,當這個脈動傳到大腦,大腦就會啟動防衛機制,這個防衛機制就是分泌內啡肽,內啡肽的作用類似嗎啡,除了緩和不適還能讓人產生愉悅感,健身或長跑的那種克服肌肉酸痛以後的愉悅感就是因為人體分泌內啡肽的關係。

基本上高熱量的食品都可以讓大腦分泌內啡肽,因為對於整個人類的進化史而言,這些食物才是值得吃的好東西,體積小熱量高才最利於生存和繁衍。相對於節食、控制熱量、塑身這類飲食文化和你的生存比起來,大腦才不鳥你想不想減肥呢。


一方面是油炸帶來的高熱量,一方面是鹽。

隨著原始人腦容量的擴大,大腦消耗的能量日益增加,加上生產效率低下,人們終日生活在對能量不足的恐懼之中。而鹽的攝入關係到體液平衡的維持,對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的活動都至關重要。為了促使人們獲得足夠的鹽和熱量,大腦會在人們進食高鹽和高熱量食品時分泌多巴胺,給人帶來愉悅感,其中的機制與毒品上癮都有相似之處~

所以對薯片以及其他垃圾食品的慾望來自於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大腦獎勵迴路,雖然在現代已經不必擔心熱量和鹽的不足了,這種機制卻仍然存在,不過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認知減輕。減肥還是需要毅力啊。


我的老家在浙東。薯片這玩意,在我的童年裡是見不到的,聽都沒聽說過。不過我們吃鹽烤土豆。

把土豆洗乾淨後,放到飽和鹽水裡煮,煮到鹽巴結晶,土豆皮變得乾乾的,上面巴著亮晶晶的鹽粒兒。這個土豆,吃起來也是停不了。比吃薯片還上癮。

我想大概也符合 @萊尼 說的:大腦會在人們進食高鹽和高熱量食品時分泌多巴胺,給人帶來愉悅感,其中的機制與毒品上癮都有相似之處~

上圖,自己做的,沒有農村的大鐵鍋和柴火做的好吃。吃的時候要用筷子串起來,神氣~


薯片這種脆片食物在口中被嚼碎的聲音。


1、鹽

2、脂肪

3、糖

4、口感

科研團隊在每一個物體的酥脆度、口感和香氣上都投注了大量的資源。他們的工具包括一台價值4萬美元的咀嚼模擬器,用以測試和完善薯片,找出諸如最佳崩裂點這樣的東西——研究發現,人們喜歡吃大約在每平方英尺受到4磅的壓力時崩裂的薯片。

為了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工作,我找到了一位研究食品科學的專家斯蒂文?威瑟里(Steven Witherly),他為食品行業的業內人士寫了一本超好看的指南,書名叫做《為什麼人類愛吃垃圾食品?》(Why Humans Like Junk Food)。我把各種牌子的薯片裝了整整兩大購物袋,給威瑟裡帶去品嘗。他一眼就選中了奇多。「這個,」威瑟里對我說:「是這個星球上構造最令人稱奇的食物之一,按照純粹的享受度而言。」他飛快地說了一連串奇多促進食慾的特點。但他強調得最多的,是這塊膨鬆的油炸物那入口即化的非凡能力。「這叫做隱沒能量密度(vanishing caloric density),」威瑟里說:「如果某個東西很快就化掉,大腦會以為裡面沒有什麼熱量……你就可以一直吃一直吃。」

傳送門:【垃圾食品的科學】薯片就是為了讓你一直吃下去!


啊...前一段時間剛好聽到一段新聞是關於這個來著。說的是薯條...但是我覺得異曲同工大概描述一下。大概就是高油高鹽會麻痹大腦然後通過迷走神經巴拉巴拉...

這裡是傳送門 http://www.zzast.org/kpjd_show.asp?InfoId=338ClassId=32


我真的很後悔,不該去買第一包原味薯片。我家現在最常備的貨,就是235g*10包的那種。每次打開包裝,就會想到「完全停不下來」。......求解。


我怎麼稍微吃多點舌頭就容易起血泡


激活享樂性獎賞迴路和鈍化飽腹感自我平衡迴路的共同結果,


"炸薯片"完美包含了能引起人類食慾的三大元素:高糖分(澱粉)、高脂肪、高鹽分。

不過讓你覺得「停不下來」其實是錯覺,因為薯片炸過後體積迅速增大,你以為自己吃了好多,其實按質量算並沒多少,真的給你幾斤估計你得吃到吐……


請參考嗑瓜子原理。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發動一場改善知乎回答質量的運動?
如果十米外突然出現恐怖分子砍人,就地裝死會被補刀嗎?
你聽過的最有趣的故事是什麼?
研究生導師一般希望招到什麼樣的研究生?
在你人生旅途中,有沒有一句話曾讓你醍醐灌頂?

TAG:生活 | 食品 | 生理學 | 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