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要去我執,玄奘西天取經算不算一種執念? 應該怎樣理解?
對於去我執的困惑,玄奘如果有執念,又何為高僧大德,如果沒有,又怎麼有大毅力穿越路途遙遠去西天取經呢?
彌勒。菩薩摩訶薩有四種畢定誓。何等為四。
一者 畢定成佛 轉於法輪。
二者 生死眾生 令得解脫。
三者 令無量眾生 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者 舍自身樂。令諸眾生得無漏樂。
是名四種畢定之誓。
玄奘本人取經的精神我們是隨喜讚歎的。
但是他本人是否在這件事情上有大執著,這個除了他自己誰都說不好……
也許人家本身就不執著,只是您看了之後您覺得他很執著。
第二,佛教講去我執,不代表每個學佛的人都去掉了全部的執著。
菩薩和佛的區別,就是那麼幾品沒去掉的無明。
菩薩尚且如此,何苦難為咱們玄奘法師。
別人怎麼樣是別人的因緣。
我們如何看是我們的因緣。
但是我們是否同時在攀緣,這個只能每人自己和自己交代……
好久好久以前了,有一次坐著300繞著三環轉悠。
快到終點站之前,售票員說,終點了,查票了,大家把公交卡掏出來查票了!
查到我的時候我問他,如果上車沒刷卡的,您這麼查沒意義啊?!
售票員懟,沒意義也得查啊!
我暗罵了一句,真特么執著!
轉念又緊跟了一句——我特么更執著!
大部分人都知道要「不住相」,卻忽略了後面一句,「而行布施」。如果只是不住相,那就是斷滅空,執著於空。不住相而行六度萬行,才能成就佛功德。修行人自己得解脫了,最終還是要回小向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才能成佛。就是要與利益眾生為自己修行的己任。一切眾生如樹根,諸佛菩薩的成就如花果,佛菩薩的成就離不開眾生。每一位佛的出現都有無量的有緣眾生來其佛土,佛和眾生的這個緣就是佛在沒成佛前,累劫與無量眾生結的善緣。菩薩因眾生才成佛,眾生也因佛的教化而得渡。
我執,是指看見依附髒了,把衣服跟我,聯繫起來。依附臟,如同自己臟。有人掐自己,越疼,越有個無名火起,這就是我執。然而,靜下來,清醒了,再掐。好像這個疼和我是分離的。只有某種奇妙的連接。放下執著,就是要放下這個我執。總是往自我上拉回。所以,總是小氣,總是鬧脾氣,總是我不舒服。我無聊。總是空虛,缺乏存在感。去掉的是這個。那麼,我們工作,學習,會有個好奇心,有個執著心,是不是同樣?不同。也類似。工作中,不會總是牽扯上自我,但是,會牽扯好奇心,專註心。有意思,有趣,無法自拔。這是注意力被陷進去了!這叫專註在外物。也是一種執取。但是,裡面有個東西,叫精進力是一種提升功能。所以,修行需要這種專註與執著。要不然,全部放任,那叫邋遢。精進力,能提高專註力,提高觀察力。所以,信仰,夢想,專註力,不是那種總是無病呻吟的我執,而是有推動力的。需要區別對待。
對佛法名相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依文字而離開文字相去探索其實質。何謂執?對不如實的知見的堅持,才叫執;對如實的知見的堅持,稱為定!玄奘西天取經,從小了說,是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這是求法欲,佛都說菩薩求法要貪無厭足、要不惜身命了……從大了說,是為眾生求法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先搞明白什麼是「我執」顧名思義我:指自己 執:指執著(滯留)某觀點。我們去做一件事情都會非常認真盡心的去排除萬難的去做好一件事!老師,就會盡心儘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備課。方便去教學生!醫生就會盡心儘力的去醫治自己的每一位病人。玄奘是一個僧人他覺得自己應該有責任把佛法弘揚中華,所以他在取經的過程中即使歷經千辛萬苦都沒放棄,盡心儘力,終於完成取經大業,他那不叫執著,而是一種盡心認真的態度。隨緣並不等於隨便。要做一件事情就要認真的去做,而不是一遇到苦難就收,美其名曰「隨緣」。
法師的志向和求道者的道心一樣雖然也是一種欲求,但這種欲求是隨順菩提道的,令人善業清凈,人格純潔而高尚,最終必然導向真正的解脫。而由貪嗔痴引發而來的貪念和執著,只會帶來不凈、惡業和墮落。
同樣都是欲求,一個向內走向自性,一個向外走為五蘊所染,結果是不一樣的。
人活著就會有欲求,這是與生俱來的。假如人生來就沒有欲求,餓了也不想吃,連生存都會變得不可能。欲求就是生命的本能和原動力,除非成道達到真正的無欲,否則慾望都是需要的。有求道的慾望才會有證道的結果,這是無法跳過的。生命有其自己的邏輯,我們不可能越過第一步直接跳到最後一步。放棄和超越是兩碼事,假如我們一開始就放棄一切追求的慾望,那結果什麼也不會發生。這如同放棄一切生命的權利,也包括成道。只有先擁有,才能最終放下。如果本來什麼都沒有,那等於根本什麼也沒能放下。從有欲達到無欲,唯有在欲求達到最全然,最純粹和最熾烈的頂點的時候,人性才會真正的綻放,最終的超越才會發生。
首先,人家的境界是超越了執著的人。在他面前沒有執著與不執著之分:即,既不陷於「莫執著」,又不陷於「不執著於執著」。再說,他所處的唐代時期,佛法混亂,魚龍混雜,他去西天,是去考證真正的佛經的,是想帶回來純正的經文利益他人的。這不是執著於自己的證道,而是在為他人提供證悟的資源。這叫偉大。這叫慈悲。這叫大乘精神(我個人理解的大乘精神)。
我執是指妄想心,對五常的五欲六塵起貪嗔痴的習氣。不是玄奘舍軀求法的堅毅信心。
眾生有我執,不會舍軀的,貪執的就是這個軀體,誰敢對你人身攻擊,肯定要爆發的,不顧後果,和他玩命。這就是眾生貪嗔痴的表現,就是我執。
玄奘大師好像沒這麼情況吧。
成佛解脫。吃喝拉撒。天冷蓋被。那個不算執。
真心為他人思考行動。也算是善執。
但我們總要做些什麼吧。先在善行之路走走。會疑問苦惱。會摸爬滾打。。審己度人後再問問自己。我的執是對的嗎?不對話應該怎麼做?我的執跟賢聖的願區別在哪裡?去我執是為了心解脫,是為了苦的止息。如果心無掛礙,本來無一物,除個啥?有病吃藥,沒病雄起。
推薦閱讀:
※末法時代修行是否更困難了?信佛人應該怎樣做呢?
※說讀不懂佛經的人,是卡在哪裡了?
※在修行中,有師父帶著修行是一種什麼體驗?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僧人平時是怎麼修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