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loT為什麼這麼火?

最近票圈好多公眾號都提到了NB-loT,想請教下各位知友,對於該技術的經驗、看法和前景預測


在具體說NB-IoT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不帶NB的IoT。

什麼是IoT

IoT,就是大名鼎鼎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眾所周知,經過2G、3G、4G的不斷發展,加之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我們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數據互聯。從早期的簡訊和語音電話,到現在的圖片、視頻、可視電話,甚至可以同時進行同步聯網遊戲。任何形式的數據,在人與人之間的即時傳遞,都變得非常簡單。

那通信發展到現在這樣,就夠了嗎?就到頂了嗎?

顯然不會。

人類對科學技術和生活品質的執著追求不會就此停住腳步。需求還是會不斷產生,技術也遠遠沒有到達天花板。

再說了,即使用戶的需求並沒有那麼明顯,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廠商也會不斷拿出新東西,吊起用戶的胃口。如果沒有新技術新產品,廠商靠什麼賺錢,養活這麼多張吃飯的嘴?

那接下來的路往哪走呢?

對於通信技術來說,技術的提升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速度。你用手機下載數據(玩遊戲、看視頻)的時候,當然希望速度必須要快,更快,更更快。上一期我們說到LTE,速度達到300Mbps,相對於十多年前的GSM來說,已經翻了N倍。還是不夠,再翻N倍,現在就有了5G、6G。

除了對速度的追求,還有什麼可以追求?

答案是——連接對象

一直以來,我們主要還是連接人,努力把人與人之間連接起來。現在人都連上了,是不是可以把物也連接起來?

為什麼要把「物」連接起來? 這個好處大了去了。

如果實現了萬物互聯,我們的生活將會大變樣。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汽車都聯網了,自動駕駛是不是就實現了?車與車之間會協調路徑、距離、速度,車禍就再也不會發生了。如果所有的家電都聯網了,實現了隨時控制,還沒到家,就先開啟空調和熱水器,出門在外忘記關燈,可以遠程關燈,甚至遠程進行安防信息查看,是不是更方便和安全?

物聯網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

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這麼大一塊蛋糕,廠商們怎麼可能會放過?

作為物聯網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網路連接技術成了廠商們新的掘金點。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標準,進入了混戰狀態。

目前比較主流的物聯網技術標準有:

正如大家所見,NB-IoT就是IoT(物聯網)其中的一種標準。

物聯網有什麼不同

連接人的方式和連接物的方式是存在很大不同的。

連接人,需要什麼樣的網路呢?

  • 速度要快

  • 待機要長

連接物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大部分物聯網需求場景,需要的是:

  • 待機要久
  • 造價要低

速度嘛,夠用就行(往往速度要求非常低)

通常,對物聯網這種特性要求的網路,我們都稱之為:

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

相比其它網路類型,它的定位見下圖

NB-IoT的發展

NB-IoT目前在幾大標準之中非常有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們國家,各大運營商都在NB-IoT上都有所動作。特別是中國電信,佔據了一定的優勢,搶跑在前面(這其中的原因,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詳說)。

可以和NB-IoT勢均力敵的,是eMTC。

為什麼NB-IoT和eMTC會有優勢呢? 簡單看看下圖:

最致命的原因,就是寸土寸金的頻譜問題。頻譜是什麼?簡單理解,就是高速公里上面的車道。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合法車道,當然決定了前途命運。LoRa和Sigfox先天不足。

NB-IoT現在這麼火,和它背後的靠山也有很大關係。

它的靠山,就是當今通信設備商裡面的當之無愧的No.1……

菊花司這些年為了NB-IoT沒少花功夫搖旗吶喊,一直都在積極布局,推動NB的發展壯大。有這麼個大BOSS在後面推,NB想不紅都難吧。。。

目前,NB-IoT標準已經凍結,中國已經處於規模商用階段。

不過,因為應用場景的不同,所以一定會帶來網路類型的不同。未來網路肯定是多種標準共存,結合發揮作用。不可能是NB-IoT一家壟斷。

NB-IoT的特點

NB-IoT作為物聯網技術標準,有以下4個特點:

其實,通俗地說,NB-IoT的特點就是:吃的少,睡的多,能幹活,不講究。。。勞模啊。。。

最後,上一張NB-IoT的系統架構簡圖,對比常規通信網路,可以看出它並沒有複雜很多

希望大家通過本文對NB-IoT以及物聯網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如果需要詳細學習,可以關注鮮棗課堂的公眾號,後續會進行詳細的技術講解,甚至會有在線直播哦!

http://weixin.qq.com/r/3jkmPtnEXoQhrZ1d92zM (二維碼自動識別)

&<版權所有,嚴禁未經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ofo單車的就是用到NB-loT的通信技術,由華為 中國電信和ofo共同研發,愛立信 華為 沃達豐等都支持這個 ,未來一定會火。


號稱看完此文不懂NB-IoT就可以掐死小編:

http://mp.weixin.qq.com/s/CQznaXjpIHi8G2ZgWRrruQ

我粗淺的理解就是,火起來仰仗華為財大氣粗。比如5G短碼用了華為的方案,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技術上明顯的優越性,而是因為華為現在在通信領域的確有話語權。

已經有24家運營商開始著手部署NB-IoT了(出處見水印)。看來我要去認真研究下NB-IoT才好,回頭再來補答案。(_ _).?o○


當現在一切的通信技術都看起來不再那麼適應物與物之間的通信時,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低功耗,低速率的通信技術自然要火起來。


要想知道一門技術為什麼這麼火,需要明白這門技術為誰服務,NB-IOT是為物聯網服務的,是萬物互聯網的支撐,萬物互聯,是我們美好的未來,所以說,NB-IOT大火是必然的,現在僅僅是試用階段,等到物聯網技術標準統,法律政策完善,安全系統建立完成,將會指數級增長。

未來的海量連接,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能交居、智能農業等等,都將連接起來,遠遠超過人與人之間通信,NB-IOT,在物聯網行業,有一定的優勢,具體的要從功耗、成本、連接數、覆蓋區域,來考慮了,什麼是NB-IoT,有哪些特點,前景怎麼樣? - 物聯時代 多智時代


作為物聯網智能家居從業者,支持NB-IOT快速的商用,解決目前4G網路的先天不足。


新零售風口下,如何將線上與線下、電商平台與實體商店有效結合起來,讓消費者由價格消費轉向價值消費是不少商家頭疼的問題。

周末當你在商場閑逛時,手機收到了一條有關該商場某門店的營銷活動提醒。感興趣的你走進門店後,店員向你推薦了曾經中意的一件衣服。

買完衣服來到化妝品區,此時面前的顯示屏出現了一條喜歡的面膜優惠信息,覺得價格合適的你將其納入囊中。

這一系列促銷提醒都是通過近場感知技術實現的,「雲加科技」便是這項技術的提供方。

團隊通過交叉使用iBeacon、Wi-Fi探測、GPS等技術,探測消費者的移動設備MAC地址後,可以了解消費者的到訪頻次、行走路線、駐留時間等。商場和門店據此可以判斷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習慣,進而針對不同消費者進行精準營銷。

「雲加科技」現已簽約了40多家客戶,包括上海K11、上海日月光、北京國貿商城、北京華遠新天地、來伊份等。商場類客戶每年的客單價在20~40萬元之間,連鎖商戶類客戶每家門店的年服務費在2000元左右。今年1~8月,團隊已實現營收300萬元。

加入互聯網浪潮

在SAP和惠普工作了8年後,余焰軍感覺坐不住了。

當時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已經洶湧而來,但他做的企業軟體仍是比較「古老」的桌面端模式,「感覺有些落後於時代」。另外,相比互聯網產品,老牌軟體企業所做的項目往往需要一兩年才能落地,「自己產生的價值離客戶太遙遠」。

為了做一些可以快速落地的項目,同時朝著企業軟體移動化方向發展,余焰軍在2014年年初離開了惠普,拉上一位同事創辦了「雲加科技」。

彼時聚焦於傳統企業軟體移動化的余焰軍,不斷與朋友、同事、客戶溝通,發掘可以進行移動化改造的傳統行業。身處長三角地區,服裝紡織企業不計其數,很多人自然向他們推薦了服裝行業,即為各種訂貨會的經銷商提供移動訂購軟體。

然而當深入調研了一個月後,團隊發現這個行業市場規模僅有千萬級別,很快放棄了這個方向。不過在這段時間內,與線下零售行業的接觸,卻讓余焰軍有了意外的發現。

被電子商務力壓的線下零售行業,希望有新的方式和營銷手段來吸引人們線下購物。了解到他們的想法時,余焰軍聯想到數月前Apple發布的一項新技術——iBeacon。

它是一套可用於室內定位系統的協議,可以使一台智能手機或其他裝置在一個iBeacon基站的感應範圍內執行相應的命令。

「有了它就可以為商家提供全新的營銷方式了。」當時App還非常火熱,各家大型商場和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App。當iBeacon通過藍牙檢測到用戶進入商場,並獲取用戶手機的MAC地址後,就會觸發後台伺服器,通過App向該顧客推送商場正在進行的營銷信息。

如果商場或者門店沒有App,團隊還可以為其提供標準的App模板,與iBeacon服務組合售賣。按照這樣的思路,團隊開始技術研究。

整套SDK的研發2個月便完成,然而作為一個純技術團隊,他們在產品銷售上卻沒有這麼順利。

找到優衣庫廣告代理商,對方因為「雲加科技」體量太小而止步於觀望;為富安娜床品訂貨會提供智能下單服務,結果因為床品密集、iBeacon精度不夠,導致經銷商無法精準下單,該項目也沒有落地。

更改定位專註數據挖掘

接連的失敗讓余焰軍心情有些低落,但此時匯納科技卻注意到了他們。因為圍繞iBeacon有著完整的SDK解決方案,產品符合匯納科技對於未來的布局,由此「雲加科技」完成了300萬元天使輪融資。

有了資金之後,團隊繼續在技術路線上一路向前。原來iBeacon的使用需要消費者手機開啟藍牙,但一般很少有人會一直開啟這項功能,因此營銷信息觸達率很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摸索了多項功能,甚至跳出iBeacon範疇,在它的基礎上加入了Wi-Fi、GPS 與移動基站等多項信號源,這樣用戶手機就可以被準確感知。只要把基於此技術基礎上開發出的SDK軟體開發包對接給商家的App或小程序,讓「他們之間相互補充」達到一系列的近場營銷效果。

比如,Wi-Fi探針10米的精度雖不及iBeacon,但是不需要消費者手機開啟藍牙,因此可以更加廣泛觸達終端用戶廣,覆蓋人群從20%提高到90%。

雖然技術手段多樣,但是團隊的精力也因不同技術類型的開發而被分散了,其結果就是市場拓展被耽誤。

在這個過程中,余焰軍也逐漸想清楚,如果僅僅是作為軟硬體開發商接入線下零售行業,很難取得銷售突破,「這個行業對於純技術需求的市場空間並不大」。

在與投資方以及零售商溝通之後,團隊發現大家其實更加在意消費者行為偏好之類的數據。經過數據分析,就可以通過簡訊、App、顯示屏等各種媒介,進行更加精準的營銷。

由此「雲加科技」改變了運營策略,團隊將原有的iBeacon、Wi-Fi探測、GPS、人臉識別等技術整合,交叉使用探測到消費者的移動設備MAC地址後,商場和門店可以了解消費者的到訪頻次、行走路線、駐留時間等。

進而顧客的購物偏好也被反映出來,商場可以據此通過App向消費者推送他偏好類目的營銷信息。即便消費者未安裝App,商場也可在消費者附近的顯示屏中展示相關廣告。整套近場感知營銷由此完成。

◆「雲加科技」現有業務邏輯

經過自身定位的更改以及銷售隊伍的搭建,「雲加科技」在市場拓展上取得了較大進展。目前,團隊主要面向商業地產和連鎖商戶兩類客戶進行銷售。

互聯網結合

數字化的客流分析:門店或商場一旦裝有雲加科技提供的感測器或在App、小程序中植入SDK開發包,就能迅速定位到附近消費者所處的具體位置、客流量、停留時間長短、新老客戶佔比等,這些消費者信息經過大數據分析之後就能形成相應的客戶分布熱力圖。這樣,商家就能知道自己一周或者一個月以內的客流情況,這種客流分析可以作為商家在節日或假期中做活動、搞促銷的分析手段。

多樣的營銷互動:圍繞場景感知技術的營銷互動更加多樣有趣,通過利用具有多項信號源的SDK可以達到這樣的營銷效果:喚醒消費者的位置並向消費者推送會員卡/禮品卡、積分兌換、優惠券等商家營銷信息;藉助場景感知技術實現O2O引流 ,包括活動線上報名、餐飲線上預訂、一鍵WiFi、停車找車等室內導航功能;以微信、小程序、H5頁面為載體的場景感知技術可以實現公眾號吸粉關注 ,具體表現為門店營銷推送、抽獎、領紅包、互動遊戲等形式。

顛覆銷售員的傳統銷售模式:以前消費者走在商場里,銷售員的技巧是尋問喜好、做出判斷、給出推薦,而圍繞場景感知技術,銷售員和顧客之間的關係即將發生改變:利用場景感知技術,系統可以分析到消費者的歷史訂單、物品喜好、購買能力。

比如在衣服上掛一個電子標籤,消費者在拿起來的時候,標籤的震動次數就會被感知,通過這些震動次數可以分析出消費者的消費喜好、購買力,進而通過行為數據對消費者打「標籤」,是「時尚白領」還是「百變少女」,打包好的標籤實時反饋到商家的CRM系統中,售貨員就可以知道迎面而來的客人是什麼樣的消費喜好。

這種模式下,銷售員的銷售話語會更加人性化,而不是一套「親,你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標準話述。

目前公司現已簽約了40多家客戶,包括上海K11、上海日月光、北京國貿商城、北京華遠新天地、來伊份等。商場類客戶每年的客單價在20~40萬元之間,連鎖商戶類客戶每家門店的年服務費在2000元左右。今年截至8月底,團隊已實現營收300萬元。

接下來,雲加科技將與渠道商進行合作,並在明年年初建立起代理銷售體系。

3N技術合伙人

3N技術合伙人自建多名CTO和資深技術開發人員為基礎的技術團隊,擁有過億用戶級別的產品開發經歷與經驗,如創始人梁劍坤先生的一塊去旅行網(837096.OC),郭震穎先生的天翼雲、流量寶等項目。

通過技術入股與合作分成的方式深度參與創業項目免費技術開發,為創業項目技術開發並承擔技術開發的成本,降低創業項目的啟動成本,使創業者能快速把業務推向市場進行檢驗。

在這個過程中,3N技術合伙人對項目負責,同時通過7*24小時對項目的負責與管控實現標準化管控,供項目參與各方及時同步、監管項目進度,在線的研發協同與企業之間(即合伙人)實現100%透明。

創業無非三件事:找人,融資,做產品。3N希望做的,就是做互聯網+創業者的最佳技術合伙人,快速助力創業者從0到億!


推薦閱讀:

有時候進入一個陌生地方就收到一條歡迎簡訊的,這是什麼技術?
怎樣用神經網路來語音識別?
如何看待 @通信女超人 和 @奧卡姆剃刀 這種通信大v ?
古人是怎麼通過信鴿通信的?
新推出的「雲殼「 name.im 發展前景怎麼樣?

TAG:物聯網 | 移動通信 | 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