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這種被布施的心態,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如題,從心理學角度講,怎麼理解這種被布施者的心態?
在新聞里和佛友的經歷中經常看到這種人,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對某居士的布施充滿冷嘲熱諷,接受了之後,又說是神經病才會送東西呢。
我個人的意向是,布施給有道德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布施的目的是為了學會放下對世間財色名利的執著以及培養對眾生的恭敬和慈悲……
而不是給點東西換來感恩戴德暗爽竊喜的交易……怎麼布施,布施什麼,在自己。東西離手的那一刻,這事兒完了……這叫過去and現在心都特么不可得。
接下來人家說啥,這叫未來心也特么不可得。
既然都特么不可得,那就別特么想太多……
作為修行人,不該考慮如何看待別人說什麼,該好好思忖如何看待那個聽些個不如意就臉紅脖子粗的自己……善男子。智者施時不為果報。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無所住而行布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施與物
「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布施從來都不是單向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您施與財物,見受者老病困頓,心中感嘆自己日常面臨困難算得了什麼?從而無畏面對挫折,誰施?誰受?
您為幫到他人,收穫到由衷感謝,而心生歡喜,誰施?誰受?您終歸還有能力去幫到他人,那麼還怕什麼?誰施?誰受?…… ……佛陀乞食。誰施?誰受?
見苦-知福-惜福-造福……
造福又是新的一輪見苦,如是循環,那有什麼施與受,有的只是自己內心越來越柔軟,越來越堅定,越來越無畏,越來越歡喜,越來越清靜……最大的受用者還是自己啊!
又何必去在乎他人表現呢?念重他人終究不好。做,就對了。
切身的一些體會,希望能幫到您,感恩佛教中有兩個關於布施的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是佛陀飼鷹,還有一個是鹿王本生。假如九色鹿救了商隊,商隊來一句感謝國王治理了這麼好的國家連鹿都心存善念。這又如何呢?能改變你行善舉么?既然如此,對方因你的布施而得利,你的功德得以實現,對方又沒有因此升起惡念,沒什麼問題啊。菩提心並不是個勳章牆,任何人的業力的果報自然生成,並不是你去耿耿於懷跟算命先生一樣需要去糾結的事情。如果糾結,這布施便不純凈,那不是給自己造不善業么?佛教可不講「求求你表揚我喔。」
如果要生硬來強行解釋這件事也沒什麼,黨的好政策,在佛教中可以認為你覺得政策的制定者是個菩薩,擁有菩薩心,而且在人世間有人在踐行這種善念。心生歡喜,那很好啊。問題在於,光喊好沒意義,既然你認為政策如此之好,為什麼不做呢?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誰說的又有何重要呢?
在佛教中沒有上帝的概念,作為你得到此「時運」的本源,你認為來自於上帝的恩賜,也即是你命里該得如此,在佛教中便是業力產生的善果。此時你來一句謝天謝地讓我有如此好時運。也沒什麼,問題是你感謝了你前面積累的善緣。或者別人積累的善緣此刻顯現給你,該不該珍惜呢?珍惜就傳播下去,擴大他,不珍惜也不過是消費了一次結識善緣的機會。布施的人並無什麼損失,該如何,就如何。這並非簡單的不求回報,而是求回報的去做,你如何知道會得何種回報。你的布施是為了換取回報嗎,哪怕如此,回報也是一個複合積累的結果。哪兒有燒柱香,佛就欠你黃金萬兩的道理。
應該知道什麼才是應供,最起碼應該選擇布施有道德的人。
根據《布施分別經》,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隻動物,或一個沒有道德的 人,布施者仍然能夠從那項布施中得到功德。然而這樣的功德並不殊勝,因為該布施不會由於受施者而凈化。
對個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在這次講座一開始時所提到的《布施分別經DakkhinavibhavgaSutta》中,佛陀解釋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佛陀說:「阿難,有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佛陀,這是第一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辟支佛 ,這是第二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阿羅漢,這是第三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已進入證悟阿羅漢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四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阿那含(anagami不還;三果),這是第五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已進入證悟阿那含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六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斯陀含(sakadagami一來;二果),這是第七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已進入證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八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須陀洹(sotapanna入流;初果),這是第九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已進入證悟須陀洹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十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一位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這是第十一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二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三種對個人的布施;
布施給一隻動物,這是第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
佛陀接著解釋這十四種布施的利益:「以清凈心布施給一隻動物,預計可得到一百倍的回報。」這是說:它可在一百世中產生果報。這裡的「清凈心」指:不期望受施者任何回報或幫助而做的布施。由於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因此他的善舉只是為了廣集善業而已。假如一個人喂狗時的意念是:「這是我的狗」,如此之心不是清凈心。然而,如果一個人喂鳥,如:鴿子,則他的布施是清凈的,因為他並不期望鳥的任何回報。這同樣適用於稍後將講述到的例子。例如,假使一個人布施日用品給比丘,希望那樣能促使自己的生意或其他商業活動成功,這不是以清凈心而做的布施,這樣的布施不能帶來殊勝的利益。
佛陀又解說:「以清凈心布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一千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十萬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不在佛陀的教法中,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預計可得到十萬乘十萬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已進入證悟須陀洹果之道的人,其回報是無法計算、無法衡量的;更不必說布施給須陀洹;或已進入證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或斯陀含;或已進入證悟阿那含果之道之人;或阿那含;或已進入證悟阿羅漢果之道的人;或阿羅漢;或辟支佛;或佛陀──圓滿覺悟者。」
這裡的布施指:布施足夠一餐食用的飲食。如果布施者布施許多次,如:多日或多月地如此布施。其利益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這些是對不同類個人的布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對僧團的布施(Savghika-Dana)
然後,佛陀對阿難尊者解說:
「阿難,有七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給以佛陀為首的比丘、比丘尼僧團,這是第一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給佛陀般涅盤後的比丘、比丘尼僧團,這是第二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給比丘僧團,這是第三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給比丘尼僧團,這是第四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比丘尼。』這是第五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這是第六種對僧團的布施; 布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尼。』這是第七種對僧團的布施。」 以上是七種對僧團的布施。接著,佛陀拿對個人的布施與對僧團的布施來作比較:
「阿難,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有一些無道德、惡性的僧人,人們以布施給僧團的名義來布施給這些無道德的僧人。雖然如此,我還是要說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是不可計算、不可衡量的。布施給個人的功德絕不可能大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
這說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大過布施給個人的功德。如果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將袈裟布施給僧團,其果報是無法計算與衡量的,所以佛陀鼓勵她將袈裟布施給僧團。
布施的凈化
佛陀也解釋四種布施的凈化:
「有四種布施的凈化。那四種呢?即: 一、 由於布施者而凈化的布施,非由於受施者。二、 由於受施者而凈化的布施,非由於布施者。
三、 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凈化的布施。 四、 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凈化的布施。
一、什麼是由於布施者而凈化,非由於受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而受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布施因布施者而凈化,不是因受施者。
二、什麼是由於受施者而凈化,非由於布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而受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布施因受施者而凈化,不是因布施者。
三、什麼是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凈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布施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凈化。
四、什麼是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凈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受施者也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布施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凈化。這是四種布施的凈化。」
佛陀進一步解釋這四種布施的凈化:
一、在以下的情況,布施因布施者而凈化,不是因受施者:
1. 布施者有良好的德行。
2. 所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布施之時,布施者有清凈無染的心,沒有任何貪愛、瞋怒等。
4. 布施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此業的果報是超勝的。
5. 但受施者並無道德。
如果布施者希望得到殊特的利益,那麼他必須具足前四項條件。如此,即使受施者是一個無道德的人,布施的行為也將因布施者而得以凈化。注釋中舉衛山達拉(Vessantara)的例子作說明:我們的菩薩在過去世生為衛山達拉國王時,將其兒子與女兒(後來的羅候羅及蓮華色RahulaandUppalavanna)布施給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朱加嘎(Jujaka)婆羅門。那次布施是衛山達拉所行的最後一次布施波羅蜜,當他完成這最後的波羅蜜之後,即具備證悟的因緣,只等待時機成熟而已。由於此布施波羅蜜及其他過去的波羅蜜,他必能證得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因此,我們可以說那次布施是他證悟的助緣,那次布施因衛山達拉而凈化。當時衛山達拉有道德、品性良好;所施之物是以正當方法取得的;他的心清凈無染,因為他只有一個期望:證得覺悟;他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那次布施因布施者而凈化。
二、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布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位有德行的人,這種布施將因受施者而得以凈化。注釋中舉一個漁夫的例子:一個住在斯里蘭卡迦牙尼(Kalyani)河口附近的漁夫,三次布施食物給一位證悟阿羅漢果的大長老。臨終時,他憶念起他對大長老的布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現在他的腦海。臨死前他告訴親友們:「那位大長老救了我。」死後他即投生天界。在此情況下,漁夫無道德、品性惡劣;但受施者卻是有道德之人。由於受施者的緣故,此布施被凈化了。
三、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布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個無道德的人,這樣的布施不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凈化。注釋中提到一個獵人的例子:該獵人死後投生於餓鬼道。那時,他的妻子以他的名義布施飲食給一個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比丘,但那餓鬼無法喚出「善哉(sadhu)」。為什麼呢?因為布施者身為獵人的妻子,陪同丈夫屠殺動物,本身即無道德、無善行。此外,所施之物不是以正當方法得來,是從屠殺動物而得。再者,她的心迷惑,因為如果她有清楚的認知,就不會跟隨丈夫屠殺動物。她對業果法則沒有充分的信心,如果她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她就不會殺害眾生。由於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樣的布施不能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得以凈化。獵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樣的飲食布施,但沒有任何好的結果出現。那餓鬼叫道:「一個無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財富三次。」於是,獵人的妻子布施飲食給一位有德行的比丘。那時,餓鬼即能喚出「善哉」,並從餓鬼道解脫出來。
在此,我想告訴各位,如果你想從布施中得到善報,你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 你必須有德行;
2. 你的布施物必須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3. 你必須有清凈無染的心;
4. 你必須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如果你是受施者,並且對布施者有足夠的慈悲心,那麼你也必須有德行。如果你的德行伴隨著禪那及觀智,那是更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布施將為布施者帶來極佳的果報。請留意接下來的這種布施(第四種布施的凈化)。
四、在以下的情況,布施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凈化:
1. 布施者有德行;
2.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布施者的心清凈無染;
4.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5. 受施者亦有德行。
對於這種布施,佛陀說「……阿難,我說這種布施將帶來圓滿的果報。」此布施可帶來無可計算、無可衡量的果報。如果受施者的德行伴隨著禪定、觀智或道果智,那麼這種功德是極超勝的。
在此,我要舉另一部經,這是《增支部六法集難陀母經NandamataSutta, Chakka Nipata, AvguttaraNikaya》:一時,佛陀住在舍衛城(Savatthi)給孤獨園(Anathapindika』sPark)里的只園精舍(Jetavana)。難陀(Nanda)的母親是佛陀的一位在家弟子,住在維路堪達迦(Velukandaka)。她布施飲食,此布施具足六項條件,而且受施者是以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為首的比丘僧團。佛陀以他的天眼看見此布施,並告訴比丘們:「諸比丘,維路堪達迦的居士對以舍利弗與目犍連為首的比丘僧團,做了一次具足六項條件的布施。諸比丘,什麼是具足六項條件的布施呢?諸比丘,布施者必須具足三項條件,而受施者也必須具足三項條件。
什麼是布施者的三項條件呢?諸比丘,
一、 布施前他內心歡喜;
二、 布施時他內心滿意;
三、 布施後他內心愉快。
這是布施者的三項條件。什麼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諸比丘,
一、受施者已斷除貪愛或正在嘗試斷除貪愛;
二、受施者已斷除瞋恨或正在嘗試斷除瞋恨;
三、受施者已斷除愚痴或正在嘗試斷除愚痴。
這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
總共合起來為六項條件。如果一項布施具足此六項條件,它將產生無量與崇高的果報。
佛陀進一步解釋:
「諸比丘,這種布施功德之大是難以衡量的。它不是只藉著說:『有這麼多善行的果報、福德的果報,由此積聚了善業,結成福樂的果報,導致投生天界,造成快樂,是眾人所期盼與喜愛的。』就可以測度。此福德善業的廣大程度真的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諸比丘,譬如大海中的水難以衡量,我們不能說:『有這麼多桶的水、有幾百桶的水、有幾千桶的水、有幾十萬桶的水。』因為海水的巨量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如此,諸比丘,具足六項條件的布施其功德也是難以衡量的;這功德的廣大程度真的要以無數、無量來計算。」
為什麼呢?布施者具有《布施分別經》所說的四項條件,即:
一、 她有德行;
二、 她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三、 她的心清凈無染;
四、 她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她也具足《難陀母經》中所說的三項條件,即:
一、 布施前她內心歡喜;
二、 布施時她內心滿意;
三、 布施後她內心愉快。
這些條件對布施者而言非常重要。不論布施者是男或女,如果希望得到無數、無量的善報,那麼他或她應當努力具備這些條件。但是根據《布施分別經》,受施者也必須具有德行。根據《難陀母經》受施者必須是已修行止觀達到阿羅漢果的比丘或比丘尼,或正在修行止觀以便斷除貪愛、瞋恨、愚痴的比丘或比丘尼。
目前,在壹同寺有許多比丘、比丘尼正在修行止觀,期望徹底地斷除貪、瞋、痴,同時他們也有德行。因此,我們可以說合乎條件的受施者已經具足。而且我們相信布施者也應是有德行的;他們的心應是清凈無染的;他們所布施之物乃是以正當的方法取得;他們對三寶及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布施前他們感到歡喜,布施時感到滿意,布施後感到愉快。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兩個月來的布施符合佛陀的期望,這些是崇高的布施。如果布施者期望得到未來的善報,這善業必然能達成他們的願望。為什麼呢?
在《行生經Savkharupapatti Sutta》中,佛陀開示說:『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諸比丘,有德行者的願望必定會因為德行的清淨而圓滿達成。」因此,有德行者的善業能產生他所期盼的果報:
一、 如果他想成佛,他可以成佛;
二、 如果他想成為辟支佛,他可以成為辟支佛;
三、 如果他想成為上首弟子(agga-savaka),他可以成為上首弟子;
四、 如果他想成為大弟子(maha-savaka),他可以成為大弟子;
五、 如果他想成為普通弟子(pakati-savaka),他可以成為普通弟子。
然而,這是當他所積聚的波羅蜜成熟時的情況;單靠祈願並不足以達成這些證悟(bodhi菩提)。再者:
一、 如果他希望死後得到人的快樂,那麼他將投生於人道,得到人的快樂;
二、 如果他希望生到天界,他將能投生於天界;
三、 如果他希望死後生到梵天,此善業能作為他投生於梵天的助緣。
如何能作為助緣呢?若他的布施具備上述那些條件,則受施者是他心中的對象,他對受施者具有充分的慈悲心。如果那時他修行慈心觀(metta-bhavana)達到禪那,死後他的慈心禪將能帶領他投生於梵天。如此,他的布施是支持他生到梵天的強力助緣。所以,若布施者希望死後生到梵天,他應當修行慈心觀達到慈心禪的境界。在人樂、天樂、梵樂這三種快樂之中,梵樂是最高的。沒有其他世間的快樂比得上梵天的快樂;這是三十一界中最超勝的快樂。
這就是我在這次講座開始時提到的第一種布施,即:帶來圓滿果報的布施。你喜歡這種布施嗎?如果你喜歡,那麼請聽以下出自《布施分別經》的偈頌:
『Yo vitarago vitaragesu dadati danam
Dhammena laddham supasannacitto
Abhisaddaham kammaphalam ularam
Tam ve danam amisadananamagganti.』
「諸比丘,當一位阿羅漢以清淨無染的心,相信業果的殊勝,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羅漢,那麼此布施是世間所有布施當中最崇高的一種。」
在此情況下,布施者具備的四項條件是:
一、 布施者是阿羅漢;
二、 所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三、 他有清淨無染的心;
四、 他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還有一項必要的條件,即:
五、 受施者也必須是阿羅漢。
佛陀說這種布施是世間布施中最崇高的一種。他讚歎這種布施最崇高,什麼原因呢?因為這種布施不會產生任何果報。為什麼呢?因為布施者已經斷除無明以及對任何生命的貪愛。無明(avijja)與貪愛(tanha)是業(行savkhara)的主要因素。在這個例子裡,業指的是善的行為,如:布施物品給受施者。但是這個業不能產生任何果報,因為缺乏支持的因素:無明與貪愛。假使一棵樹的根被徹底破壞,它將無法結果。同樣地,阿羅漢的布施不會產生任何結果,因為他已經徹底滅除無明與貪愛這二根。在《寶經Ratana Sutta》中,佛陀教導以下的偈頌: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sm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羅漢已竭盡所有舊的善與不善業,新的善與不善業不會在他們之中生起。他們已竭盡再生的種子,那就是:無明、貪愛與業力,他們不期盼未來的生命。他們的所有名色將如燈火在燈油與燈蕊耗盡時那般地息滅。以此真實語,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免離一切危難。」
這是真實語的表白。以此真實語的表白,毗舍離(Vesali)的所有人民免離了危難。毗舍離是一個遭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的城市。毗舍離的居民要求佛陀幫助他們。佛陀教導他們《寶經Ratana Sutta》以便使他們免離危難。
阿羅漢的布施最崇高,因為它不會產生任何未來的果報。如果沒有未來世,也就沒有生、老、病、死,這是最崇高的。這就是此次講座開始時提到的第二種布施:不帶來任何果報的布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因為布施而得到善報,如:人間的快樂、天界的快樂或梵天的快樂,則痛苦仍然存在。最低限度的痛苦是他們還必須遭受生、老、病、死之苦。如果布施者還有感官方面的貪愛,無論他們的對象有生命或無生命,那麼當這些對象毀壞或死亡時,他們將感受到哀愁、悲傷、身體的痛苦、精神的痛苦(憂)及絕望(惱)。
請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布施會帶來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我們能否說它是崇高的呢?也請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一個布施不帶來任何果報: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愁、無悲、無苦、無憂、無惱,我們能不說它是崇高的嗎?這就是為何佛陀讚歎第二種布施最崇高的理由。現在你可能明白這次講座的含義了。在講座開始時我提到兩種布施:
一、帶來圓滿果報的布施;
二、不帶來任何果報的布施。
你喜歡那一種布施呢?現在你知道答案了。
但是,如果布施者不是阿羅漢,他如何能實行第二種布施呢?在上述的《難陀母經》中,佛陀教導實行這種布施的兩種方法:受施者已斷除貪、瞋、癡,或正在努力斷除貪、瞋、癡。如果布施者也正在努力斷除貪、瞋、癡,即布施之時他修行觀禪,你可以說這種布施也是最崇高的。也就是說,如果:
一、 他辨識自己的名色法,以及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二、 他辨識外在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尤其是受施者的名色法;
三、 他辨識布施物的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當他觀察布施物當中的四界時,他能很容易地見到色聚(kalapa)。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時,他辨識到八種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它們是時節生色法(utuja-rupa),由先前存在的色聚中的火界(時節)所產生,是火界的後代。再者,他應辨識這些時節生色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如果能修行這樣的觀禪,那麼在布施時他能降伏自己的貪、瞋、癡,而且通常這樣的布施不會產生任何果報。因此我們可以說這種布施也是最崇高的。
他可以在布施之前、之後或當時修行這種觀禪,但是他的觀禪必須強而有力,至少必須達到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才能修行這種觀禪。我們也不應錯過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只出現於佛陀的教法中。然而,你可能會問:如果我們尚未成就觀智,如何能實行這種布施呢?那麼,我想建議你內心存著這樣的願望來實行布施:「願此布施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因為佛陀曾經多次教導以證悟涅槃的願望來行布施。
我想重複《寶經Ratana Sutta》中的偈頌來結束今天的講座: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sm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羅漢已竭盡所有舊的善與不善業,新的善與不善業不會在他們之中生起。他們已竭盡再生的種子,那就是:無明、貪愛與業力,他們不期盼未來的生命。他們的所有名色將如燈火在燈油與燈蕊耗盡時那般地息滅。以此真實語,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免離一切危難。」
40. 什麼是施者受者在布施前、布施時、布施後的正確態度?
答:施者三支:布施前、正布施時、布施後,心懷喜悅。受者三支:受施前、正受施時、受
施後,離貪、離瞋、離痴,六支具足為正確態度。世尊說:「六支具足的布施
(chalavgasamannagatam dakkhinam) , 有 福 果 (pubbabhisando 福 的 等 流 ) , 有 善 果
(kusalabhisando善的等流),招樂(sukhassaharo),是天上之物(sovaggiko),有樂的果報
(sukhavipako),能令生天(saggasamvattaniko),能引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不
易測知,唯入無數無量大福蘊之數。」(《增支部》(A.6.37./III,336.))。布施給持戒者(silavato
dinnam mahapphalam)或僧團或聖者將得到大福報。
在布施之際,要想到果報,思惟無常、苦、無我,或三輪體空,是在觀禪時的作觀。
布施前中後,心懷喜悅,有時是單純的歡喜心(喜心所),有時是伴隨隨喜(隨喜心所)。隨
喜自己的功德,則必然伴隨(歡)喜心及喜悅的感受。
瀉藥…「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金剛經》
你對他說:「您說的對,感謝黨!」
有個故事比您的題目還勁爆:
一位阿羅漢把自己的眼球剜下來給對方做藥引,結果對方聞了聞說太臭,扔地上一腳踩碎了。請問該如何看待?至少他沒有說:你這不清真……
三輪體空。他謝隨他謝。我做我布施。
布施給父母,基本不出問題。
人各有痔,內痔外痔混合痔。各有爽點,各有痛處~~
謝邀,不布施。
謝邀
不答。隨著他說唄,他說感謝黨,你就說是哈,日子越來越好了~他說感謝主,你就說阿門~
不怎麼看待啊(???)你都給人家布施了散了散了
直接不看待,他謝與不謝那是他的問題。你糾結他謝與不謝那是你的問題了
怎麼看待,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
答:你認得【布施】這兩個字,並不代表你懂得【布施】的含義。
某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並不代表此話當真。
某個人提問……怎麼看待,你布施了一個人,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或者說:「感謝上帝的恩賜」?……聰明的看客就知道,在大街上晃悠的癲癇症患者,也開始使用知乎了。真正的佛教徒才不care感謝誰呢
天下烏鴉一般黑,佛教也會把這些人當成某某菩薩的化身。
所以,二爺別笑大爺了。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