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大家是怎麼看待第17集中的胡宗憲奉旨試探嚴嵩的?
如題。
首先,嚴嵩和胡宗憲的師徒情是真的,即使後面嚴嵩讓胡宗憲緩剿倭寇,劇中胡宗憲也是做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才最終下了決心清剿(嘉靖和嚴嵩的來回閃回),是一個痛苦的抉擇。胡宗憲不是不知道嚴嵩是什麼樣的人,劇中忘了是談侖還是誰勸他倒嚴,他說誰都可以就是他不可以,說明他對嚴黨的貪腐是很清楚的。更何況,鬥倒夏言,殺沈煉,這些事老胡不知道?
而嚴嵩那邊,光是曬書那段,曬的書全是胡宗憲手抄的,另一邊嚴世蕃被擋門外進不去,這個對比已經很鮮明了。
所以,一方面胡宗憲在去看恩師時是不希望恩師出事的。另一方面,嚴嵩看到胡宗憲帶的箱子里是賬冊,應該也能猜的個大概,但是不管猜不猜中,即使胡宗憲真的不是奉旨來的,嚴嵩也只能那麼說啊,皇上的耳目太多了,嚴府、裕王府的事,皇上有不知道的嗎?何況,都是內閣首輔的人了,也是個80多歲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了,這點格局都沒有,那大家也太小瞧正國級幹部的水平了。
嚴嵩是大奸似忠不假,貪不假,以自己利益為重不假,但他要是一點為國的公心也沒有,以劇中嘉靖的水平,是不會把閣老的位置交給他的。相信胡宗憲畢其功於一役的時候,嚴嵩的心情應該是相當複雜的,而不會僅僅是怨恨部糖不聽他話吧
最後,總結一下,對於他們這個級別的官員,格局是最重要的,做一件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感情,在他們做事的選擇中,只是最弱的一環,他們只會按最對的方式做事說話。
謝邀。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許多日之後,當胡宗憲決意歸隱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這句詩。這次夜訪,大概是嚴嵩教給徒弟的最後一課了。
嘉靖要求胡宗憲以個人名義夜訪,希望通過這次試探來判斷「朕還有你是不是都認錯了人」。嚴嵩以他的大公無私、正大光明順利的通過了這次考驗。連向來苛責臣下的嘉靖都只能在「護犢子」上做文章,挑剔說「不要連不肖子孫都護短才好」。然而,或許幾個月之後,直到那一封書信到來之時,公忠體國的胡宗憲才恍然大悟,他和皇帝都被瞞的好苦。
對於胡宗憲來訪的真實目的,嚴嵩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拉住胡宗憲對維護嚴黨執政的重大意義,也知道過去數月師徒間有意無意生出了嫌隙。首先,他主動釋放善意,表示上次的拒訪事件都是嚴世蕃的錯。然後,他就開始藉著「趙貞吉拒絕借糧」一事抹黑徐階。
「你真是會做媳婦兩頭瞞啊!」嚴嵩嘆了一聲,「其實,我也只是個媳婦,比你長一輩罷了。但凡能夠瞞過去,我也想瞞。可瞞來瞞去,最後還是把自己給瞞了。汝貞,媳婦這麼難當,只有我們師弟深知其苦。可偏有那麼些人還要爭著來當這個媳婦。徐階要爭我這個媳婦當,趙貞吉也想爭你這個媳婦當,他們真要爭,到時候我會讓給他,平定了倭寇,你也讓了吧。」
對此,胡宗憲的反應是「倏地抬起了頭望著嚴嵩,哪敢接言,只好仍沉默著」。這個時候的胡宗憲,不願意惡意揣度徐階、趙貞吉的心思。但正對嚴嵩頗為感激的他必定善意的以為,上次不借糧也是嚴世蕃瞞了嚴嵩的。
對此,我們讀者,卻應該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大明王朝1566》里有哪些細思恐極卻又頗有受益的細節? - 逃離與沉醉的回答 - 知乎)
趙貞吉:「你我二十年的故交,豁出去我給你交了底。朝廷有人跟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糧給你。」
胡宗憲:「是小閣老還是徐閣老他們?」
趙貞吉:「兩邊的人都不希望我借糧給你。
胡宗憲:「我還是浙直總督,以浙江的身份是向你借,以總督的身份是從你這裡調。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 「胡部堂!」趙貞吉不再叫他的字,「你雖然管著兩省,可沒有內閣的廷寄,應天沒有給浙江調糧的義務。」
一方面信誓旦旦的公開表示要徐階致信趙貞吉借糧,一方面身為內閣首輔卻不明發內閣廷寄,這口鍋只能嚴嵩親自來背。但這並不妨礙他事後義正言辭的指責徐階。
抹黑完徐階之後,嚴嵩便水到渠成的道出了自己重用胡宗憲的緣由,「為國用賢、以國士待你」。這才把話題轉到胡宗憲帶來的「這兩箱東西」上,套問胡宗憲的來意。題主以為嚴嵩識破了嘉靖和胡宗憲的小九九,這本來也不無可能,但不幸編劇替我們做了主,明確指出嚴嵩直到第二天才明白(見劇本)。所以,接下來的一番慷慨陳詞,是嚴嵩以畢生智慧作出的絕妙判斷,也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內閣首輔最精準的政治直覺。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坦率說,如果沒有下文,我們讀者必定和胡宗憲一樣對嚴嵩由衷敬佩和感激涕零,或者像嘉靖一樣對其嘉勉有加。但直到那個嚴世蕃背誦《祭十二郎文》的晚上,我們才明白了嚴嵩這番慷慨陳詞的底氣所在,才明白他當時是如何判斷「大勢」的。
「聽了!」嚴嵩喝斷了他,「打好了這幾仗就休整。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這才是要緊的話!」
嚴世蕃終於有些明白了,向父親望去。
嚴嵩:「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倭寇在,胡宗憲就在,胡宗憲在,就誰也扳不倒我們。明白了嗎?」
所以,功夫皆在詩外。真意皆在話外。在這個「白頭師弟、難得一晤」的晚上,胡宗憲以為他沒有看錯恩師,並轉告皇帝也沒有看錯。但當這一封「養寇自重」的書信飛來,暮然回首,胡宗憲才終於看透了恩師的全部面目,才終於錐心徹骨的絕望,以至於要「身冒炮矢,意在殉國,以全忠名」,以至於功成身退,不但再不復官,連與恩師書信往來都斷絕了。而嘉靖,或許直到嚴黨執意揭露「裕王詐獻張三丰真經」的元宵夜,才真正徹底看透嚴嵩的全部面目。
所以這樣的嚴嵩,縱使執政二十載,不無大功勞苦,也只能列入《奸臣傳》了。
最後,個人誠摯推薦諸君看一下電視劇的劇本(網上可以下載),其中嚴世蕃寫給胡宗憲的這封「養寇自重」的書信,既要自己謝情賠罪,又要代嚴嵩語帶雙關,更萬萬不能被人抓住把柄,實在是絕妙好文,值得一觀。
愚弟為小人所繞,而不識仁兄公忠體國之苦心,致使浙事一誤再誤,國事一誤再誤,雖以身抵罪亦難贖萬一。夜間侍讀於老父膝下,命余讀韓荊州《祭十二郎文》,念至『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句,老父淚潸潸然下,弟淚亦潸潸然下……老父痛切陳言,『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倭患東南,朝廷賦稅重地不保,則國庫日空,朝局危殆。伏望仁兄務必十日內逐倭寇於浙境,保東南之門戶。東南得保,再徐圖進殲……」」
個人淺見,三個原因。
1)嚴黨能夠屹立不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嘉靖對嚴嵩還是有感情的,相信他是被嚴世藩蒙蔽了很多事情不知情,所以嚴嵩裝出的一副公正無私是維持嚴黨的根本。至於賬冊中涉及嚴世藩的貪墨,這麼大事情不可能瞞住嘉靖,索性不如自己做出大義滅親的樣子。
2)胡宗憲是朝中的中流砥柱也是嚴黨中難得的清流,胡宗憲不倒,嚴黨不倒。如果他也來這套徇私忘公,必失去嘉靖的信任,對嚴黨將是致命的打擊。所以嚴嵩後來說的為了胡宗憲連皇上也要瞞很可能是真心的。
3)最後一點,嚴嵩很可能已經知道了嘉靖和胡宗憲是在演戲套他。呂芳剛在宮裡把胡宗憲比作是媳婦,嚴嵩也馬上在家裡把自己比作是媳婦,說是巧合實在難以相信,嚴嵩屹立二十年不倒宮中定會有眼線,這在後面的劇集也證實了(嚴嵩在家中念出徐階的韓愈詩)。還有嚴嵩抹黑徐階,實為拉攏胡宗憲,想把這一爛攤子事往黨爭上推,既是黨爭便無關正義,可能是他也察覺到了胡宗憲對嚴黨在浙江胡作非為的不滿。先回答一個,拋磚引玉。
鄙人愚見,如果說《大明王朝1566》是電視劇的巔峰,那麼,第17集就是我眼中《大明王朝1566》的巔峰。
第17集,從海瑞與高翰文關於「一切貪墨皆始於內廷」的論斷,到胡宗憲以一片赤誠之心奉上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奏對,再到胡宗憲奉旨深夜拜訪嚴嵩以試探嚴嵩對於浙江貪墨大案的態度的博弈,一集的內容堪稱一波三折、波瀾壯闊、波譎雲詭,節奏張弛有度、澎湃有力。
縱觀第17集,整部電視劇最華彩的幾個角色都在這一集展現了自己獨特、霸氣、不可替代的一面。在這一集里,劉和平開足馬力,其對帝國機器運轉規律的認識之深刻、台詞之凝練雋永至今無出其右,再加上演員演技之卓絕天成、甚至趙季平配樂拿捏之精準都令我難以忘懷,除了「震撼」,我實在找不出其他辭彙能夠形容看完這一集之後的感受。
--------------下面正式答題-------------------------
第17集,嘉靖派胡宗憲深夜去見嚴嵩,以試探嚴嵩對於浙江絲綢貪墨大案的態度,不得不說,嚴嵩的表現實在是太完美了。什麼「為國用賢」、「全始全終」,「那他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八十一了,死了沒多大關係,東南的大局不能沒有你啊!」…………這樣的表現,「完美且真實」。
胡宗憲這個「東南一柱,國之干成」徹底被嚴嵩的氣場所籠罩,他的臉上複雜的表情驚透露了他內心的懷疑、震驚、感動等情緒的雜糅。
嘉靖也被嚴嵩的表現所折服,打嚴世蕃的同時也把高拱和張居正一併罷免了。就這樣,浙江貪墨案的一個小高潮,嚴嵩在明顯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全身而退,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勝利」。
在我看來,嚴嵩的表現背後的動機恐怕十分複雜。他在政治上對胡宗憲的依賴關係(保護胡宗憲就是保護他自己),他從情感上對胡宗憲由衷的欣賞和疼愛,恐怕都是重要的原因。與此同時,我也傾向於認為:嚴嵩的完美表現同時也是建立在他察覺了嘉靖與胡宗憲的小九九的基礎上,我這樣判斷的依據就是諸如 「為國用賢」、「全始全終」,「那他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八十一了,死了沒多大關係,東南的大局不能沒有你啊!」等高大上的對白,當嚴嵩說這些話時,胡宗憲臉上半是震驚半是懷疑的表情從一個側面表明了這些話的不尋常。我甚至感覺,從胡宗憲進門開始,嚴嵩就基本坐實了胡宗憲「內心有鬼」的判斷。參照有二,一是早前嚴世蕃奉命搬出去,嚴嵩不會簡簡單單的被蒙蔽過去;這第二,就是胡宗憲反常的帶來的那幾口箱子。就這樣,他不慌不忙,借師徒之情慢慢講、慢慢套,很可能搞明白了胡宗憲的來意,然後以「大義滅親也要保住胡宗憲」的高風亮節收尾,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嚴嵩的觀察力之深刻、「演技」之不著痕迹實在是讓我嘆為觀止!!
就說一句,我如果不看答案,完全覺得他嚴嵩就是千古一相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大明王朝1566裡面的陳洪?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史實錯誤?
※如何評價《大明王朝1566》中的芸娘?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沒有表現張居正?
TAG:大明王朝1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