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角度,為什麼存在收購行為?

雙方簽訂合同也可以交易,收購在經濟學上有什麼意義嗎?希望能以經濟學理論最新的進展回答


不請自來,提供一個管理學的角度供參考。

1. 從資源基礎觀(Resource-based View)的角度來說。Barney(1991)認為企業的資源存在異質性(Heterogeneity)和非移動性(Immobility)。打個比方來說,風景特別美的一片沙灘掌握在企業A手裡,別的沙灘都沒有這片沙灘風景好、砂礫細、比基尼美女多。所以為了獲得這樣有用的資產,只有收購咯。相關文獻來源於Penrose的內生增長理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Barney (1991), Peteraf (1993),Wernerfelt(1984) 的文獻。

2. 與之類似的還有Knowledge-based View之類的。因為被收購方掌握了外人不為所知的、難以複製的知識。這種知識是隱性的(tacit),難以編碼的,所以通過收購獲得。這個源流來自於Polanyi, 哈耶克(《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具體的討論可以看Grant (1996)和Kogut Zander (1992)。

3. 與經濟學的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類似,戰略管理里還有一個叫範圍經濟(economy of scope)的概念。當相關行業的企業被收購後,相近行業的資產可以共享,達到經濟上的好處。例如當油氣加工企業收購油井之後,油氣企業的專利可以給油井公司使用。通過這個案例也可以發現企業應該收購相關行業而不是不相關行業。

4. 公司治理對收購行為也會有影響。例如,高管薪酬經常都是企業銷售增長率而不是利潤增長率決定的,基於高管的個人欲求(更高的薪酬,掌控更大企業的快感,自我實現)等等,公司可能會發起收購——儘管這種情況下收購對公司往往不利。

5. 交易成本經濟學(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提供了很多豐富地解釋,這已經是經濟學範疇了,可以看看科斯、威廉姆森什麼的,其他答主有討論,這裡就不提了。


更新,推薦一個最好的文獻,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China, Fan, Huang, Morck et al JCF 2014. 老闆特地給我列印出來讓我看,以前漏了。

上面提到的都是比較老的有sense的文章,所以提一些前沿的。

harvard的antras最新的文獻,企業對於上游的收購或者outsource,決定於他們對於這個中間品的需求彈性。直覺上的理解,這個tradeoff在於收購可以保證原料的供給,但喪失了子公司的積極性降低效率。學術前沿的文獻williamson可能有些老了,IO literature 的franchise 和 vertical integration可以看lafontaine shaw。International trade可以看antras和david chor(華裔)的econometrica。contract theory更加model的文章可以看hart,john moore。企業異質性更加general的可以看daron antras和helpman的經典文章。

business group的文章,也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和finance的角度,daron有這方面的文章。


感謝支持。這個答案非常粗糙,非常不完全。如果希望看到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一定要參考 @Raymond的答案;關於傳統文獻, @SlowMover在評論中做了很好的補充;另外感謝 @齊秀林指出一點錯誤。這些都很有價值,非常建議閱讀!

另外就是關於公司理論的一些研究。其實這一點很多時候可以歸結成以下幾點麻煩:有的東西看不見(無法事後驗證),有的東西摸不著(無法事前合同)。結合現實情景,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模型。已有研究蔚為大觀,寫成一本大書都不足夠,一個答案就更不可能觀其全貌了。還是要讀經典的書。

手機答一個。首先驚嘆一下題主的直覺,如果這是題主自己想到的問題,不要猶豫了,學經濟學吧。這種直接在學科內部炸出一個坑的問題真的很難得的。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不能更經典的文獻,首先就是Coase。回到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假設我們是創業者,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多多外包,把採購啊銷售啊都通過和外部簽訂合同進行。比如現在做微商的很多找代發,就是這種模式。二是把業務放到公司內部,比如說京東搞自營,就是這個模式。

如果是這個角度看,企業和外部有一個邊界,邊界內是企業,內部不用價格而是用指令,生產交換啥的都是上下級直接交流,不通過市場來組織。外部就是市場,談什麼都有價格,不是通過權威來運轉。一般來說,企業和外部交流都要簽合同,雙方都贊成我們交換這個,那我們就可以交換,不然不行,不能強制。

Demsetz在67年的文章就給了幾個例子。一是徵兵/募兵,二是僱傭/奴隸制,三是公地/私地。Coase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這個位置由交易成本決定。交易成本這個概念非常豐富,可以拿Demsetz的第三個例子來說一說。為什麼美洲的土地有些有了產權有些還是公地?因為前者捕獵領地固定的大野獸毛皮。為了防止公地悲劇,需要產權。後者雖然也有類似問題,但產出資源主要是鳥類等會到處遷移的動物,不好管,跑來跑去。為了拿到這部分收益,可能要修很多欄杆,還要馴化,很麻煩,於是還是訂合約划算,大家一起分享這部分收益。在這裡,交易成本是確認和捕捉獵物的成本,邊際上還有大家商議訂約的成本。這兩個成本的差別就確定了產權的邊界。

類似的邏輯可以用來確定企業的邊界,是協調內部成本更高,還是反覆和外界訂約成本更高呢?相同收益下,如果前者成本更高,那就把這部分業務或者部門外包出去;如果後者更高,那就應該把業務整合進來。如果需要的東西恰好在其它企業手中,那就買。如果恰好是其它企業,那就併購。

因此,併購本身只是一個特殊情形,把企業和外部的邊界問題變成了企業和企業的邊界問題,但分析的方法是一樣的。這裡最經典的論文無疑就是Grossman和Hart的文章了。如果兩個企業,事前看不到彼此的行為,也無法確認彼此的收益,也無法訂立完備的合同,怎麼辦?

具體一點,比如上下游關係,上游給下游供貨,下游可以了解一些側面,但在最終產品出來之前,永遠沒辦法知道來的這批材料究竟是好是壞。世事無窮盡,供貨合同里永遠沒辦法寫盡所有細節,也就永遠沒辦法簽完全的合約。比如巴厘島大地震,當地的企業估計就不會把這種情況寫進合約。

因此,假如兩個企業合作,最後肯定是要生產什麼東西,生產出來的產品得到的收益就是剩餘,對這部分剩餘索取的權力就是剩餘索取權。投入不同要素,承擔不同風險的企業有不同的權力。但是,還是前面的邏輯,這個剩餘索取權是寫不完備的,總有一些情況大家想不到。一旦發生,大家要扯皮,確定這部分剩餘的所屬權就很麻煩,這就有交易成本。

拿著名的湯姆遜河集體訴訟事件做例子,化工廠在當地肆意排放,最後導致當地出現大量癌症患者。當地人患上癌症就賠償多少,這在事前可是沒有規定的。雖然水務公司自己簽了一個,但壓根沒人承認。實際情況相當於當地人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價格低廉的排污地點,和自己的健康,來降低企業的成本。儘管所有人都清楚污染和癌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但要在法庭上證明這一點還是非常難,官司打了很久很久。

因此,如果只是訂立條約,事前的規定總是沒法完備的,雖然可以多加條款,但這永無止境。如果分開生產,事後扯皮的情況比不上直接由一家主導的情況,併購就會發生。剩餘索取權不在你就在我,如果分開不好,就合。這就是Grossman和Hart文章的核心思想。

問題在於這裡有兩股相對的力量,一是明確剩餘索取權可能帶來的收益,二是扭曲。扭曲來自很多方面,首先,如果是一家收購另一家,把另一家的所管理者變成大公司里的經理,他/她的激勵就沒有那麼完全了。二是收購者的領導層可能會胡亂插手事務,但他們其實沒有那麼懂,起碼沒有被收購者那麼懂。最後的結論要權衡,文章說明,一般來說,如果其中一家的行動/投入對最終產出特別關鍵,那收購就會發生,這家企業會吃掉另一方。扭曲不可避免,最後總的投入比最優一般要偏低。

實際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或多或少都可以裝進這個籃子里。不過,理論解釋只是給了一個可能性,實際中的收購決策和具體執行本身就可以構成一個學科,相關內容很繁雜。另一種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是比較有限公司制度和合伙人制,核心和這個問題類似。再深挖一點,就是怎麼分配產權,來最小化外部性的損失。這就是Demsetz的67AER。我們繞了一大圈,最後又回到了經典問題上。

最後有一些補充。我們也可以從合作博弈的角度來看問題,此時核心在於不同個體合作,均衡的core是否存在?Scotchmer的88年QJE就是這種方法。

參考文獻:

Alchian A A, 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 62(5): 777-795.

Farrell J, Scotchmer S. Partnership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 279-297.

Grossman S J, Hart O 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691-719.


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一書從交易成本和資產專用性的角度對企業為什麼以及何種情況下進行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做了出色的回答。建議題主閱讀。


Mergers are often categaries as horizontal merger, vertical merger and conglomerate meger. Horizontal merger refer to the case where two firm are in the same business line meger. Vertial mergers involve companies in different stage of prodcution. Vertical merger can be backward to the direction fo source of raw materails and forward to the direction of ultimate customers. Conglomerate megers involve firms from different business line.

Several motivations for merger:

1.Economics of scale: merger can reduce the unite cost for company because of the excess capacity and fixed cost.

2. Economic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This refer to firms expand backward to the direction of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or forward to the dierection to ultimate consumer. Vertical intergartion reduce transacton cost for the firm. This works best when two firms are inextricable linked and opportunisitc behaviour.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we cannot use market for free. The Coase theory suggests there are searching cost (searching for a better deal, making comparation, etc.), contracting cost, monitoring cost and implementing cost.

3.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including knowledge, technology, For example, small firm may opt to merger with big company that could provide the integridient that is neccesary for the sucess of small firm. The small firm may develop unique product but lack the engineering and sales department to produce and market the product in larger scale and it may be cheaper and quicker to merger with big firm that has such talent. Also, the merger may open up the opportunities that neither firm can obtain otherwise.

4. Surplus funds. Mature firms are generating large amont of cash, but it does not have many good invesment opportunity. Firms with large amount of cash and lack appropirat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ften choose merger financed by cash to redeploy their capital.

5. Eliminating ineffeciency. There is always resources in inefecient firm that could be use to cut cost and increase sales and earning. Merger, as one of the mechnism of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create threat for the incumbent managerial team and thus motivate them to act best on behalf of shareholders; if the incumbent managerail team fail to operate the firm effecitvely, the firm would be a natural candidate for merger or aquisition.

6. Industry consolidation. The biggest opportunity to improve effeciency seems to comes in the industries with too many firms and too many capacities. This seems to trigger a wav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hich then force companies to cut capacity and employment (labour cost) and thus release the capital to reinvest in elsewhere in the economy.


很多答案都很不錯,我補充一些。芝加哥大學的Austan Goolsbee也有幾片不錯的文章討論兼并重組的,他的觀點是發起併購的一方總體上是得不償失的。

那麼併購方發起併購的原因是什麼呢,建議看看一些經典的管理層激勵機制與公司治理方面的論文,agent theory一類的。

當然了這些文章的背後隱含假設是efficient market,如果推翻這條假設,從投資學角度來講Buffett的收購行為就又是一個值得琢磨的案例了。


好問題。這也是科斯38年想過的問題。具體請看企業理論的相關文獻。


橫向收購:

一般是寡頭或者優勢地位公司對其他公司進行收購,可以擴大市場份額,在規模經濟市場中,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寡頭博弈中的優勢或者直接提升利潤。

縱向收購:

降低邊際成本

跨行業收購:

低成本進入其它行業

以上,在我有限的只是範圍內,做出的簡單回答。


讀一下Gordon Phillips的論文吧,從公司金融角度做了很多研究:https://msbfile03.usc.edu/digitalmeasures/gordonph/pci/cv-3.PDF


題主提到了簽合同,既然簽合同,就會有cost,就永遠存在incomplete的問題,產生quasi-rent,讓return的分配不是最優(也就是有答主提到的Hold-up problem。)於是vertical integration就是一種解決辦法,降低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公司也能取得一些economic of scale或者economic of scope方面的好處。

如果從principal agent問題方面考慮的話,收購行為也許能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接近first best effort level的結果。

至於橫向整合的收購,原因可能來自市場concentration level的變化。根據 Jone Sutton提出的市場結構和沉沒成本的理論,一些原因導致的市場競爭加劇會使得市場能容納的公司數量的最低邊界上升,就像四大會計事務所在上世紀的幾次整合,從六大變四大,就可以從市場成本上升導致的concentration level上升來解釋。公司之間通過互相組合併購來回應市場的變化。


真相只有一個!

那就是降低成本。當然實際上很多失敗的收購提高了成本。

我們就討論成功的

1.收購競爭對手

產能擴大,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同時壟斷市場降低了競爭的成本。

2.收購其他行業企業

新開闢一個領域業務,不僅是固定資產,還有大量隱形成本,因此,哪怕是收購一個資產為0的企業,這等於是白白撿了一大堆無形資產啊,除開商標品牌那些可以折價的,過去的招聘,企業文化投入什麼的也都是賬面上看不到的錢啊。


合則圖共強,收則補缺失,侵則損競友,吞則殺強敵!


Hold up problem,擔心合作有時候會使對方議價能力提升,會導致underinvestment,對ownership的影響就是不如直接收購。Klein提出了主要的三種產生hold up problem的原因。specific investment and asset, incomplete contract, the conditions of well maximization.

另外根據科斯定理,交易成本最小或為零時市場會最優。

從轉型經濟上講,外部投資兼收併購國內企業可以restructure, 提升生產力,帶來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促進市場改革。

合同可能會因為法律不完善,合同不完善等原因對方可以以此來議價,成本和風險就上升了。

但是收購也會導致風險上升。外部私有化佔有多數股份可以參考AB model。


Oliver Hart認為,因為契約是不完全的,剩餘控制權的安排將是關鍵因素,如是否進行一體化,一體化的方式。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用不著經濟學最新的理論。原因很簡單,有很多東西,在一般的市場交換下通常是絕對不會單獨賣給你的——比如市場份額、比如獨享專利,比如優先決策權,而連整個公司收購,能打包獲得其中的很多東西。

所以最常見的就是同業收購(買市場)和對掌握新技術的小企業(買專利和團隊)的收購。

而對那些雖然和自己的生產相關,卻既不具有壟斷性,也不具有稀缺性的產業,就沒有什麼必要收購,不如去市場上直接購買。


題主的這個問題和下面的解釋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看題目我還以為考慮的是為什麼企業選擇收購而不是直接新設投資擴大規模,而下面的解釋則是企業的邊界問題,這兩個還是有一點區別吧


我猜題主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而我覺得這個問題十分簡單。

1,我曾經學過經濟學,膚淺的學過,因此成績很差。頗讓我覺得欣慰的是,在畢業的時候導師跟我說,我沒學懂的那些經濟學理論都是有爭議的,總是有一堆人支持,同時另一堆人反對,而這兩堆人視彼此為水火,甚至有些時候開展形而上學的「為爭論而爭論」。

2,我的導師繼續說。他說我學到的東西是經濟學最核心的被公認正確的理論。這個理論包括三句話:

一,前提,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和組織機構,是「理性自由人」

二,理論,當價格上升的時候需求就會下降

三,推論,對於任何理性自由人,他們作出經濟決策的依據是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之權衡

3,收購行為的本質是什麼?

簡單來說,收購行為的本質是一種經濟決策。更具體的,收購行為是其發起方的一項投資活動,是一項投資決策。既然如此,那它就離不開上面說過的偉大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下面,我們就從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兩方面分別來十分簡單的看一下。

4,邊際成本方面。為什麼會發生收購?答案是:有錢。

邊際成本也是「成本」,而成本首先是「機會成本」。例如,在你年輕的時候,你的生活壓力很大,你要買房、結婚、生孩子、再買學區房、也許還要讀個MBA啥的,因此,你會覺得你的錢很值錢,因此正常情況下你不會考慮花15萬買塊金錶之類的決策選項。因為,一塊金錶的機會成本可能是你買房的首付,或者是你兩年MBA的學費,而首付或學費對你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你買金錶的機會成本就很高。而假設你已經50歲,該有的都有了,房子車子老婆孩子什麼的,這個時候你要是有錢的話無非是一年去夏威夷或北極旅遊兩次。在這個年紀買金錶,它的機會成本相當於你取消今年的假期而已,因此它的成本要比你在20幾歲的時候低很多。因此,同樣的「價格」,實際上對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同樣,當一個企業在草創之初,或者在它沒錢的時候,收購對它來說成本很高,也許那個時候企業要開發新產品、開拓更大的市場、招聘更牛B的人才、製作更絢麗的廣告等等,用這些關鍵活動來換取收購活動,代價實在太高了。企業在這個時期更願意的選擇「合作」,更何況這樣風險也低。但當企業度過了這些階段,有了錢了,那麼它就更易於做出發起收購的決策。最近幾年總說咱們中國企業開始一波又一波海外收購浪潮,說穿了,就是這些企業變得有錢了。鳥槍換炮了。

5,機會收益方面。為什麼會發生收購?答案是:沒什麼更好的花錢的地方。

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首先當企業掙來錢了以後,他一定要想方設法把這筆錢花出去,這筆錢絕對不能留著,因為那樣資金鏈就不會增值,進而股東就會不高興。一般花錢的出路舉例來說,比如擴大再生產,再買幾條生產線之類,但是市場總會飽和,即使不飽和也會進入規模效益的拐點,因此這條路走不長。再比如擴展業務領域,比如中糧,本來是買糧食的,掙來錢了再投資糧食不划算了,怎麼辦呢?房地產比較火熱,要不咱也蓋樓吧。但是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風險很高,說不定把生意的小船說翻就翻也很正常。等等。也許你認為企業的投資選項是很豐富的,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局限在非常窄的投資機會域中,你想想,對一個企業來說,新技術他不懂,新市場他不熟,新業務它沒經驗,新產品...這個更別提了,要讓一個企業從零開始開發一個以前沒有做過的全新的產品簡直比登天還難。因此,這麼比較下來,收購一家現成還不錯的企業似乎成了最具邊際效益的投資選項。

6,題外話。為什麼中國房地產一直這麼火熱,中央都控制不住?

其實很簡單。邊際成本:中國的企業都有錢了,更何況還加了槓桿,具備了全面進軍房地產的基礎。邊際效益:房地產是多贏的,尤其能帶來地方財政;房地產也沒啥技術含量,門檻低;最關鍵的,中國真的實在沒啥更好的投資途徑了,你說中國哪裡值得投資?科學技術創新?類似蘋果谷歌。哎...算了不說了


提供一個簡單一些的思路——交易費用分析範式

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交易是有成本的。簡單來說,為了簽訂一個合同所要做的準備工作,如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調查對方公司資質,和對方公司進行討價還價等。簽完合同之後也不是萬事大吉了,還要有效監督對方是不是確實履行了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等。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花錢的,有時候這個錢還會相當多。這些要花的錢就是經濟學上定義的交易費用。

當這個費用相當高時,人們就要考慮採取替代方法了——即通過內部行政指令的方式來完成這些事情。一個企業收購另一個企業之後,這獨立的兩個企業就相當於變成了一個企業的兩個部門,由該企業的決策層統一管理。企業決策層作出規劃,統籌整個企業的發展而決定這兩個部門各自的生產量。這就減少了交易費用。

然而,內部行政指令也是有成本的。想要做出合理的決策,需要聘請有能力的管理人員,需要構建良好的企業結構等等。這些都是內部行政指令的成本。

收購行為是否發生,就要看這兩種成本之間的權衡了。當交易費用高於內部行政指令的費用時,就會出現收購行為。


降低交易成本


其實簡單著說只有兩個原因:一、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信息、管理、營銷策略等方式將被併購企業扭虧為盈,吃進企業是為了擴大生產,提高企業競爭力。二、針對於某些產業市場已經飽和或出於半飽和狀態,此時對於想進軍於該行業的企業來說,併購一個業內公司是打入市場劃分蛋糕的一個不錯的途徑


推薦閱讀:

三支股票 A.B和C,請問該如何算出最優的投資組合配比(最大回報,最小風險)?
為什麼流通中現金不能創造基礎貨幣?
如何理解「貨幣流通次數」這個概念?在經濟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能用遊戲中的道具貨幣把遊戲公司買下來嗎?
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TAG:經濟學 | 博弈論 | 產業經濟學 | 公司金融學 | 機制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