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如何複習?


你只要把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

世界的物質性、

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的檢驗標準、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人民群眾在歷史創造過程中的作用、

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及其產生、

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幣轉化為資本、

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

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

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特徵

還有習主席的講話背完了就夠了。

1.馬克思主義的涵義、組成部分及其特徵

2.哲學基本問題及其主要內容

3.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

4.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5.事物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6.對立統一規律

7.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8.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關係

9.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基本規律及其根本動力

10.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能力與作用

11.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12.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價值規律等

13.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的本質和資本積累的實質

14. 剩餘價值生產過程和方法、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15.工資與剩餘價值的分配

16.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17.壟斷的形成及壟斷與競爭的關係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

1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主要形式、作用及實質。

19.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及其局限性

20.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緒論、第一、二、三章教學要點

緒論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為他們的後繼者所發展的,以反對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包括:①馬克思主義哲學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③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充實、豐富和發展。

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和列寧等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也包括中國共產黨人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質和整體特徵,體現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可以從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三個方面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①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這就是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等等。

3,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關係?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有機統一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資本主義的理論剖析,而科學社會主義則使馬克思主義的結論和歸宿。

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的是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認識歷史和時代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它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歷史命運。

科學社會主義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客觀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4,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②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③現實的實踐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也需要以現實實踐作為客觀基礎。

馬克思主義正是適應了時代和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

5,何為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①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它是對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

科學性表現在:

a.堅持世界的物質性和真理的客觀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如實地認識世界;

b.力求全面地認識客觀事物,並透過現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c.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②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它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科學性並不意味著價值中立和沒有立場,革命性也並不意味著缺乏客觀態度和科學精神。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撐、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的。

這種統一不是抽象的先驗的,而是以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為基礎,並在這種實踐中實現的。

這種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的關鍵,就在於無產階級的先進性。

6,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具體來看:

(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①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

(二)鮮明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①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

②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

③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三)重要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①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於它的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其中徹底的科學性尤為重要。

②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

③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

(四)崇高的社會理想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物質世界和實踐

①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②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③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第二節 世界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①聯繫和發展的普遍性

②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第三節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①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認識方法

②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1,何為世界觀、方法論?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

方法論同世界觀是統一的。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2,哲學基本問題是什麼?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其一,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究竟誰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其二,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又可以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3,何為物質、意識?

物質範疇是對物質世界統一性的最高的哲學概括。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意識:

①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②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③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並反作用於物質。

4,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不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主要表現在:

①人類社會依賴於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②人類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以物質力量改造物質力量的活動,仍然是物質性的活動。

③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集中體現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生產關係是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係。

5,如何理解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不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會的物質統一性,而且闡明了實踐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根本地位,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觀的基礎。

(一)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①實踐具有a、物質性b、自覺能動性c、社會歷史性等基本特徵。

②人類實踐活動的具體形式是豐富多樣的。

③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一是,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

二是,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一切社會現象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找到最後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終的科學說明。①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②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最後,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6,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

①規律這一範疇,揭示的就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

②自然規律是自然現象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

③社會規律是通過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社會活動過程諸現象間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

規律是客觀的。規律的根本特點——客觀性,它的存在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相反,人的意識活動要受規律的支配。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到、承認不承認,它都客觀存在著,並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7,怎樣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

主要表現在: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②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③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④意識具有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

8,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①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人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應注意——

①從實際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市區的發展規律。

②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基本途徑。

③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還依賴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9,何為聯繫?

作為一個普遍的哲學範疇,聯繫是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

聯繫的特點:

①聯繫具有客觀性。

②聯繫具有普遍性。

③聯繫具有多樣性。

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繫的原理,要求人們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繫,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繫。

10,何為發展?

①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①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為有新的結構和功能,它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舊事物之所以舊,是因為它的各種要素和功能已不適應環境和客觀條件的變化,走向滅亡就成為不可避免的。

②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適合新的條件的因素,並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這兩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質上優越於舊事物。

11,何為矛盾、矛盾同一性、矛盾鬥爭性?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

對立和統一分別體現了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又稱為鬥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又稱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

③矛盾的鬥爭性是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

12,如何理解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

①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

②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

③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產生,事物始終在矛盾中運動。

矛盾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

矛盾特殊性三種情形: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

③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14,質、量、度

質——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量——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係表示的規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範圍,度的兩端叫關節點或臨界點,超出度的範圍,此物就轉化為他物。

15,量變、質變

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持續性。

質變——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是: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16,肯定因素、否定因素、辯證否定觀

肯定因素是維持現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現存事物滅亡的因素。

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②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③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繫起來的。

④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17,客觀辯證法、主觀辯證法、唯物辯證法

①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

②主觀辯證法是指人類認識和思維運動的辯證法,即以概念作為思維細胞的辯證思維運動和發展的規律。

③唯物辯證法既包括客觀辯證法也包括主觀辯證法,體現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認識論的統一。

18,辯證思維方法、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方法。

主要有①歸納與演繹②分析與綜合③抽象與具體④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等。

第二章

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①認識與實踐

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③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④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①真理與價值

②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③真理的檢驗標準

④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第三節

①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③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

1,何為實踐活動、認識的主體、客體、中介?

①實際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和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②認識的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③認識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④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運用、操作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認識的主體、客體關係是什麼?

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的關係,從根本是上說是認識關係和實踐關係。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不僅僅是認識和被認識的關係,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

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也是主體改造客體的過程。

3,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主要包括那些環節?

①確立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

②實踐主體按照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變成實際的實踐活動。

③通過反饋和調節,使實踐目的、手段和結果按一定方向運行。

4,如何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①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

②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

③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了發展。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5,什麼是認識?

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對認識本質的科學回答。

6,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存在著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①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

②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

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唯心主義哲學顛倒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否認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把認識看作是先於物質、先於實踐經驗的東西。

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主觀自生的,是「內心反省」的結果,是心靈的自由創造物。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上帝的啟示或絕對精神的產物。

7,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的、被動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對象。

它有兩個嚴重的缺陷:

①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②不了解認識的辯證性質,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不能把認識看作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認為認識是一次性完成的。

這種直觀的消極被動的反映論是不科學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在繼承了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的合理前提的同時,又克服了它的嚴重缺陷。

①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實踐的觀點引入認識論,科學地規定了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關係,在承認客體對主體決定作用的基礎上,認為主體與客體的關係還是一種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它們之間的反映與反映的關係。

②辯證唯物主義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應用於考察認識的發展過程,科學地揭示了認識過程中多方面的辯證關係。

8,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體現兩個方面特點?

①反映具有摹寫性,即人的認識作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觀事物為原型,它總是力圖在思維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狀態、屬性、關係、本質和規律。反映的摹寫性決定了反映的客觀性。

②反映具有創造性。創造性從根本上把人的反映與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活動區別開來,它是反映的能動性的基本標誌。

9,何為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①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繫、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

感性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②理性認識是指人們藉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繫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

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

10,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勇於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

第二,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製作加工,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也就是說,必須運用辯證思維的科學方法,才能獲得真正的認識。

11,何為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認識主體的情感、意志、慾望、動機、習慣、本能等意識形式。

非理性因素對於人的認識活動和人的認識能力的發揮具有激活、驅動和控制作用。

12,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是什麼?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第一次飛躍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是第二次飛躍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作為認識發展的總過程,不只是實踐到認識和認識到實踐多次飛躍的綜合,而且表現了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12,何為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是指人們的認識過程既不是封閉式的循環,也不是直線式的前進,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運動。

這個運動:

從形式上看,表現為認識和實踐的反覆循環;

從內容上看,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程度。

造成認識過程反覆性和無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從主觀方面說,人們總是受到自己認識能力和實踐活動範圍的限制。從客觀方面說,會受到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以及客觀過程的發展和表現程度的限制。客觀事物的本質有一個顯露的過程,人的認識也就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從某個具體的認識過程看,當某一思想、理論、計劃、方案等,經過多次反覆,在實踐中達到了預想的結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對於認識過程的推移而言,人們的認識運動還沒有完成,並且也永遠不會完成,因為物質世界及其發展是無限的。

所以,人的認識的任務,就在於不斷地克服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之間的矛盾,求得它們之間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企圖去發現所謂的「永恆真理」、「終極真理」。

12,何為真理、真理客觀性、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

首先,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其次,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對於特定的認識客體來說,真理只有一個,它不因主體認識的差別和變化而改變。

12,何為真理的絕對性、相對性?

真理的絕對性即具有絕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

真理的絕對性有兩個方面含義: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著同客觀對象相符合的客觀內容,都同謬誤有原則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類認識按其本性來說,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一點也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在這個意義上,承認世界的可知性,承認人能夠獲得關於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正確認識,也就是承認了絕對真理。

真理的相對性即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對事物的客觀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真理的相對性有兩個方面含義: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對象是有條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觀對象的正確程度也是有條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辯證統一的。

第一,具有絕對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是相互滲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對性的真理向具有絕對性的真理轉化。

真理永遠處於由相對向絕對的轉化和發展中,這是真理髮展的規律。

13,何為謬誤?

謬誤是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違背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與謬誤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主觀是否與客觀相符合。

真理與謬誤既對立又統一。

首先,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

其次,真理與謬誤又是相互聯繫的。

再次,真理的發展也是通過與謬誤的鬥爭來實現的。

最後,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14,為什麼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這種檢驗,就要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繫起來加以比較、對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既不能是思想理論本身,也不能是客觀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觀和客觀聯繫起來的橋樑——社會實踐。

其次,從實踐的特點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就是說,人們遵循著一定的認識去實踐,就可以引出現實的結果,把主觀的東西變為客觀的東西。

一般說來,如果在實踐中達到了原來預想的結果,那麼人的認識就被證實了,就可以稱之為真理性的認識;如果失敗了,並且不是由於認識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錯誤的認識。

所以,實踐的直接現實性的特點,是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的主要根據,使它成為最公正的審判官,具有最高的權威。

15,如何理解「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

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即絕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

離開了實踐,再也沒有別的標準。

只要我們確認人的認識、思想、理論的真理性在於它們具有不依賴於主體、不帶任何主觀附加的客觀內容,在於它們同認識的客觀對象的本質和規律相符合,實踐最終一定能鑒別出認識的真理性。

這就是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肯定了實踐標準的客觀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須承認實踐標準的確定性、絕對性。

16,如何理解「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不確定性」?

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不確定性即相對性,則是指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的條件性。即任何實踐都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制約,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這是因為,無論認識的主體與客體,還是已經獲得的認識以及實踐本身,都是一個不斷運動發展的過程。實踐對真理的檢驗不可能一次完成。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實踐,總是具體地表現為無數個別的、歷史性的實踐活動。任何具體的實踐活動對於真理的檢驗作用,都會由於歷史條件的種種限制而表現出來某種相對性、有限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

17,何為實踐的真理尺度、價值尺度?

實踐的真理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了實踐對象的客觀規律和本質的真理。人們只有按照真理辦事,才能在實踐中取得成功。

實踐的價值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需要為內容的、特點的實踐目標。

任何實踐活動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共同制約下進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

18,何為價值及其特性?

哲學上的「價值」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於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係的範疇,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於主體需要的意義。價值的特性主要有:

第一,客觀性。這是因為,價值關係的各個環節都是客觀的。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觀性。其次,用來滿足人的需要的對象也具有客觀性。最後,滿足人的需要的過程和結果也具有客觀性。

第二,主體性。價值的具體的主體性是指價值本身的特點直接同主體的特點相聯繫,價值的特點表現或反映著主體性的內容。由於價值關係的形成是以主體的需要為主導因素的,因此課題對於主體的意義就會因主體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第三,社會歷史性。由於價值關係的主體具有社會性和歷史性,因此人們的需要、實踐以及需要被滿足的形式都表現除了社會性和歷史性,這就決定了價值的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第四,多維性。任何一個層次的主體都表現為一定的整體,由於其結構和規定性是複雜的、立體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體的價值關係都具有多維性和全面性。價值的多維性要求人們在創造或實現價值時,必須對某一價值物作全面的考察,以決定取捨。

19,價值評價及其特點是什麼?

價值評價是一種關於價值現象的認識活動,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評價是以主客體的價值關係為認識對象的。評價性的認識與知識性的認識不同,知識性的認識的對象是客體,是以客體本身的狀態為反映內容,以獲得關於客體的「真」的認識為目的的;而評價性的認識則是以客體和主體之間的價值關係為反映內容,以獲得關於客體對於主體的意義即「善」、「美」的認識為目的的。

第二,一般說來,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繫,是依主體的特點而轉移的。

第三,評價結果的正確與否依賴於相關的知識性認識。評價時關於主客體之間價值關係的認識,是對客體對於主體需要的意義的判斷。人們能否正確地作出這種判斷,取決於人們所具有的相關的知識性認識,既包括對客體的屬性、本質和規律,也包括對主體的規定性、需要和發展規律等的認識。只有當人們對客體和主體都有了正確的認識性認識之後,人們才能依據這種認識作出關於主客體間價值關係的正確評價。

價值評價的特點表明,評價並不是一種主觀隨意性的認識活動,而是具有客觀性的認識活動。只有正確地反映價值關係的評價才是正確的評價。實踐是檢驗評價結果的標準。

20,價值評價的功能是什麼?

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作用。

首先,價值評價作為人們對自身的客觀需要和要求的主觀反映,作為人們對價值現象的認識,是推動實踐不斷實現價值的精神驅動力量。

其次,價值評價作為實踐的主體尺度,是實踐活動發展的規範因素,它要求實踐活動必須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隨意性,必須服從於實踐目標的實現,即服從於實踐滿足人們客觀需要這一根本目的。

最後,價值評價作為實踐活動的目標,是實踐活動發展的導向因素,它引導實踐活動朝著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續性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發展方向。

21,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關於價值本質的認識以及對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評價方法的觀點的體系。它與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一致的。價值觀對人的行為起著規範和導向作用。

22,如何理解「價值和真理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

在實踐中,真理既是制約實踐的客觀尺度,又是實踐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即通過實踐獲取關於外部世界的科學認識;而價值則使實踐追求的根本目標,同時又是制約實踐的主體尺度,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基礎上是辯證統一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成功的實踐必然是以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價值尺度,並將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結果。

其次,價值的形成和實現以堅持真理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價值的。人們對實現價值的追求,構成了實踐的動因,但價值的實現必須以對相關真理的正確把握為前提才能成功。

最後,真理和價值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是相互制約、相互引導、相互促進的。具體來看:

相互制約:一方面,價值的實現有賴於對相關真理的把握,真理的發展水平制約著價值實現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實踐中被驗證的過程,則有賴於價值在實踐中被實現的狀況。價值的實現表明,在實踐中所遵循的關於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真理。

相互引導:一方面,實現價值是人們追求真理的目的,滿足人們需要的價值追求引導著人們去探索相關真理,所以認識過程的指向是受價值追求的指向規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斷發展也引導著人們進一步提出新的價值追求,人們在哪一個領域中獲得的真理越多,就會在哪一個領域中提出更多的價值目標,因此真理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價值發展的方向和程度。

相互促進:一方面,真理的發展促進價值的實現,也就是說,真理的發展可以促使人們的價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價值的實現又推動著真理的發展。人們對價值的追求越自覺、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們對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時也就越能夠激發起人們探索真理的熱情。

堅持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統一,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和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實事求是精神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必須如實地、準確地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去揭示其本質和規律,把追求真實、反對虛假看作是進行科學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基本品格;要求我們必須崇尚理性思維,以清醒的、嚴謹的、合乎邏輯的思想從事科學認識和理論創造,進一步指導實踐活動。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發展看作是一切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出發點,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發展要求出發,把美好的追求作為認識和實踐活動的重要目標,堅持既崇尚理性,又調動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體驗來展示和表現人的本質和人的追求;要求人們時刻以徐鶴人民的利益和發展要求的價值標準審視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合理性。

23,如何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點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的成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到底,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體現和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正如鄧小平所說:「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同中國語言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陳舊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鄧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結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結合,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辯證統一的。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深刻體現了徹底的唯物論和徹底的辯證法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則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辯證法的統一,體現了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24,如何理解「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既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既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改造客觀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類社會。改造主觀世界就是改造人們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核心是改造世界觀,即觀察和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人類世界是由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構成的。人類主體總是受目的性和能動性的驅使,要求外部客觀世界滿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觀世界時按照固有的規律運行的,不可能自動地滿足主體的願望和需要,因而主觀和客觀就處於矛盾狀態之中。主觀和客觀的矛盾是人類實踐活動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類世界形成和發展的動力。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從必然走向自由的過程。自由是標示人的活動狀態的範疇,指的是人在活動中通過認識和利用必然所表現出的一種自覺、自為、自主的狀態。必然性即規律性,指的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自然和社會發展所固有的客觀規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自由與必然的關係貫穿於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始終,並成為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永恆矛盾,因此也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永恆動力。人類是在不斷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的,也是在不斷解決自由與必然的矛盾過程中實現發展的。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第二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三節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1,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在對待社會歷史發展及其規律問題上,歷來存在著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一種是唯物史觀,另一種是唯心史觀。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唯心史觀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們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進一步考究思想動機本後的物質動因和經濟根源,因而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把社會歷史看成是精神發展史,根本否認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根本否認人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科學地解決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創立了唯物史觀。

2,何為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及其二者辯證關係?

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永恆的、必要的條件,而且它作為勞動對象也不斷進入人們的物質生產領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著制約和影響的作用。在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首先,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著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會生活。最後,物質生產活動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結構,可以從不同角度將其劃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以及作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屬於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為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社會意識以理論、觀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會存在。這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但社會意識又有其相對獨立性,即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主要表現在:

首先,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其次,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

最後,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

3,何為生產力、生產關係?

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具有客觀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生產力的水平是生產力的量的規定性,表現為生產發展的現實程度;生產力的性質是生產力的質的規定性,主要是勞動資料的性質;生產力狀況是這兩者的統一,表現為生產力的運行狀態和發展趨勢。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生產力上述三個方面的規定性緊密聯繫在一起,是指現實的生產力不斷獲得解放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生產力具有複雜的系統結構。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勞動資料,也成勞動手段。它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物質資料或物質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二是勞動對象。三是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類智慧和能力的發展決定著對物質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生產力中還包含著科學技術。

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政治關係、家庭關係、宗教關係等其他社會關係,都收生產關係的支配和制約。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產品分配關係。廣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再生產的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諸多關係在內的生產關係體系。

歷史上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依據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的性質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另一種是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

4,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是什麼?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化),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P104)。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就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稱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這一規律就內容看,概括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方面,生產力的狀況決定一定的生產關係的產生及其變化發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的狀況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反之將起著阻礙作用。

5,何為經濟基礎、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綜合。理解經濟基礎的內涵,要把握兩點:其一,經濟基礎的實質是社會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質社會關係。其二,經濟基礎與經濟體制具有內在聯繫。經濟體制是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採取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具體實現形式。

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上層建築由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政治組織等兩部分構成。意識形態又稱為觀念上層建築,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思想觀點。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和政治組織又稱為政治上層建築,包括: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

6,何為國體、政體?

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裡,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被統治階級。

政體是指統治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具體組織形式,也就是政權構成形式。它表明統治階級採取什麼樣的形式去組織自己的政權,實現自己的統治。

7,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什麼?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辯證統一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在實際運行中式極為複雜的。其一,在同一性質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中,上層建築的不完善部分、沒有反應經濟基礎要求的部分都會同經濟基礎發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中,矛盾更為複雜,主要表現在: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基礎同舊上層建築的殘餘、未來上層建築的萌芽之間的矛盾,新舊上層建築之間、新舊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等。其三,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上升發展階段時,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一般是適應的;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沒落時期,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變革的客觀要求則是不適應的,其矛盾則變為對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規律,就是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裡的「一定要適合」表明:經濟基礎狀況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方向,決定上層建築相應的調整或變革,而不允許上層建築長時期落後於或不適應自己的發展;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也必須取決於和服從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客觀要求,而不允許上層建築脫離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和水平。

8,社會形態的內涵是什麼?

社會形態是關於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範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經濟形態是社會形態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而,馬克思、列寧經常把「社會形態」與「經濟的社會形態」在同一意義上使用,說明「生產關係總合」是社會形態的本質方面。豎立於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則是社會形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定的社會形態總要以一定的社會制度形式呈現出來,所以,社會制度也被視為社會形態的同義語。

依據生產關係的不同性質,社會歷史可劃分為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時社會主義社會)。

9,如何理解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其中,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最終的決定意義。所以,只要把全部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產關係,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就能夠發現「各國社會現象中的重複性和常規性」,即規律性。就是說,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性,從根本上規定了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

規律的客觀性並不否定人們歷史活動的能動性,並不排斥人們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於某種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性。人們的歷史選擇性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造成了一定歷史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為人們的歷史選擇提供了基礎、範圍和可能性空間。

第二,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也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

第三,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結底是人們群眾的選擇性。

10,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包括哪些?

第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第三,改革在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發展。

11,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哪裡?

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動力。主要表現在:

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

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一切歷史衝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最後,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12,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階級鬥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革命是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革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一,階級和階級鬥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現象。階級鬥爭是階級利益根本衝突的對抗階級之間的對立和鬥爭。階級鬥爭根源於階級之間物質利益的根本對立,根源於社會經濟關係的衝突。一切階級鬥爭,歸根到底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這個軸心展開的。

第二,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第三,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是認識階級社會的科學方法。堅持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鬥爭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階級分析方法為我們透過紛繁複雜的階級社會現象,認識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第四,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革命。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範疇的革命,亦稱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是社會形態的質變。社會革命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生產力的發展和舊的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舊的上層建築之間出現矛盾衝突,是社會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第五,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在:首先,社會革命是實現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手段和決定性環節。其次,社會革命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和偉大作用。最後,無產階級革命將會為消除階級對抗,並充分利用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而創造條件。

13,改革是什麼?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採取的革新舉措。

改革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現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改革。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改革的直接對象是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體制和思想觀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體製取代舊體制,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從用新體制代替舊體制並解放生產力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式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14,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科學主要分為自然兒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即使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與手段。科學活動主要是一種認識活動或精神活動,技術活動主要是一種生產性、實踐性活動。科學和技術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第一,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第二,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p126-127)

15,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何在?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占統治地位的歷史觀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否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抹殺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因而這樣的觀點也被成為英雄史觀。

19世紀40年代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同當時的德國唯心主義者、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人物鮑威爾兄弟進行過一場論戰。鮑威爾兄弟認為,歷史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英雄」的精神,而人民群眾是歷史中的惰性因素。馬克思、恩格斯則針鋒相對地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這兩者觀點集中反映了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主要分歧。

16,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觀點之一。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在創造歷史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同時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17,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什麼?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是我們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

群眾觀點就是人民群眾至上的觀點。具體內容: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

群眾路線是在群眾觀點的指導下行程的,是群眾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

18,普通個人與歷史人物?

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並不否認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個人是指社會群體中單個的成員,是社會的一個「分子」。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存在差異。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稱為「歷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稱為「普通個人」。

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按其發揮作用的性質,歷史人物有些起推動歷史前進的進步作用,有些起阻礙歷史前進的反動作用,對歷史人物起作用的情況應作具體分析。應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根據歷史人物所具有的歷史特徵和階級特點,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歷史分析方法要求從特定的歷史背景出發,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進行具體的、全面的考察。

階級分析方法要求把歷史人物置於一定的階級關係中,同他所屬的階級聯繫起來加以考察和評價。

相關補充: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論研究工作,黨中央先後召開了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等會議。召開這些會議,目的是聽聽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起分析形勢、溝通思想、凝聚共識、謀劃未來。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

  馬克思主義儘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於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於積極「改變世界」。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成果,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近代以來我國發展歷程賦予的規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國,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正所謂「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在對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問題上,絕大部分同志認識是清醒的、態度是堅定的。同時,也有一些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會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有的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中國現在搞的不是馬克思主義;有的說馬克思主義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說教,沒有學術上的學理性和系統性。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即使在當今西方社會,馬克思主義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力。在本世紀來臨的時候,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在他的著作《馬克思主義:贊成與反對》中表示,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實踐也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狀況與其研究者堅持什麼樣的世界觀、方法論緊密相關。人們必須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能更好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種現象,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我們研究把握哲學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各個領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只有真正弄懂了馬克思主義,才能在揭示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才能更好識別各種唯心主義觀點、更好抵禦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眼界廣闊、知識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各個領域,涉及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軍事、黨建等各個方面,不下大氣力、不下苦功夫是難以掌握真諦、融會貫通的。「為學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我看過一些西方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書,其結論未必正確,但在研究和考據馬克思主義文本上,功課做得還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們一些研究在這方面的努力就遠遠不夠了。恩格斯曾經說過:「即使只是在一個單獨的歷史事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鑽研的科學工作,因為很明顯,在這裡只說空話是無濟於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地掌握了的歷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不能採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有的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沒讀幾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發表意見,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有悖於科學精神。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為什麼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為誰著書、為誰立說,是為少數人服務還是為絕大多數人服務,是必須搞清楚的問題。世界上沒有純而又純的哲學社會科學。世界上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研究者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研究什麼,主張什麼,都會打下社會烙印。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新形勢下,堅持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

  對待馬克思主義,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也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如果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變化,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某些個別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什麼都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語錄來說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說過的就不能說,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同時,根據需要找一大堆語錄,什麼事都說成是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說過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實踐發展和創新,這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落到研究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要堅持用聯繫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增強戰略性、系統性思維,分清本質和現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問題又看其發展趨勢,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觀點、作出的結論要客觀準確、經得起檢驗,在全面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努力揭示我國社會發展、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邏輯大趨勢。

  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說法是武斷的。遠的不說,就從國際金融危機看,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不少西方學者也在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藉以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就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廣泛討論。該書用翔實的數據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加劇了財富不平等現象,而且將繼續惡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從分配領域進行的,沒有過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問題,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值得深思。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強調民族性並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展規律。

  我們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對人類創造的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我們應該吸收借鑒,但不能把一種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當成「唯一準則」,不能企圖用一種模式來改造整個世界,否則就容易滑入機械論的泥坑。一些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可以用來說明一些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歷程,在一定地域和歷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們套在各國各民族頭上、用它們來對人類生活進行格式化,並以此為裁判,那就是荒謬的了。對國外的理論、概念、話語、方法,要有分析、有鑒別,適用的就拿來用,不適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一、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

a.馬克思主義的含義: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精髓。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等。

b.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經濟社會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實踐基礎: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激化。

思想淵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馬克思1845年春天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年合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形成。

1847年《哲學的貧困》和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公開問世。

c.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質和整體特徵,體現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相對於特定歷史條件下所作的個別理論判斷和具體結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長遠的指導意義。可以從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三個方面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這就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對人類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這些基本觀點主要包括:關於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觀點,關於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的觀點,關於社會形態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的觀點,關於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的觀點,關於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與一般規律的觀點,關於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的觀點,關於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觀點,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觀點,關於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觀點,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建設規律的觀點,關於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徵的觀點,等等。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基礎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等等。

2.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a.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這種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的和最鮮明的特徵

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它是對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其科學性表現在,堅持世界的物質性和真理的客觀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如實地認識世界,力求全面地認識事物,並透過現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自覺接受實踐的檢驗,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它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理論。它的革命性表現在堅持唯物辯證法,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毫不隱諱自己的階級本質。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b.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大學生個人成長和長遠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指引著各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 發展為億萬人民群眾的實踐,人類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 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卓越成就。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始終學習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當前,在世界範圍內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各個方面都有許多複雜的事物需要認識,許多重大問題需要回答,許多未曾認識的領域需要開拓。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引導我們深刻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世界形勢;變化的本質,提高解決建設和改革中各種實際問題的本領。同時,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正發生著深刻的歷史變革,在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得到堅持和發展的同時,社會生活多樣、多變的特徵日益凸顯,各種思想觀念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激蕩;現代社會生活多樣化,人們的思想活動具有更多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學習、掌握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種各樣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學習理論,武裝頭腦,要努力在掌握理論的科學體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並用以指導實踐上下功夫。

第二,堅持和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所謂理論聯繫實際,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聯繫國際國內的大局,聯繫社會實際,去觀察和分析問題。

第三,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這是就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條件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針對特定歷史條件的一些具體論述可能不再適用,而新的實踐又會提出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認識、去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不斷地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堅持和發展是統一的。

因此,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覺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地辨別和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不斷增強服務社會的本領,自覺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

二、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唯物論部分

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a.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學說和理論體系。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哲學也是一種意識形態

b.哲學的劃分

恩格斯第一次明確提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意識和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其二,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又可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認識或不能被完全認識的,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c.哲學的其他劃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心主義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回答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問題,形成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不同的觀點。辯證法堅持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則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d.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原理為研究哲學發展歷史和現實提供了一條基本的知道線索,為劃分哲學中的基本派別確定了科學標準

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學可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對立的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質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

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專門的哲學術語有著特定的含義和確定標準,不能隨意亂用,也不能另立標準。


邀請我?一個從來政治考不及格的人?馬哲我及格了,是因為從考試前一個月開始背,這個方法肯定不適合題主,因為已經沒有一個月時間了。


推薦閱讀:

完形填空有沒有答題技巧?
掛科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大學裡努力學習成績卻沒有那些作弊的同學考得高?
醫學生出國,除了USMLE等執照路,還有沒有其他路可選?
裸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考試 | 大學教育 | 列寧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