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曉松對北京老炮兒的解讀?


已更新,以下是原答案,大家在評論區的回復也很精彩,算是對答案的補充。

------------------------------------------------------------------------------------

自答。

我看過一陣子高曉松的脫口秀,挺喜歡老炮那期的,有那麼點意思。就高本人來說,其實他是個挺隨性的人,以前聽一個同社區里的華人說他在Bar Covell看過高,還一起喝了一杯聊了聊,高沒什麼架子人也好玩。所以,我對他這個人是認可的。高現在在樂壇就地位上來說,可以說是最頂級的製作人,資源和人脈都是國內最好的。但實際上,高曉松對於老炮文化是情有獨鐘的,他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半名士,類似於俠,這裡面也有點老炮情結。

在高曉松少年時期的80年代,北京的小衚衕里四處攛掇著年紀不大剛發育的小混混,各種流里流氣的小炮,還有從小壞蛋時代就浸淫在那個狂躁時代背景下的大孩子,這些大院的孩子們耳濡目染,肯定也會模仿。年級差不多的時候,穿上家裡長輩的軍綠色的大外套,踩著解放鞋,把帶大杠的二八自行車往女孩門前一停,那身姿,要多風騷有多風騷。這在當時是青年人的一種市井亞文化,這也是老炮文化的雛形。

其實,啥叫老炮?用現在的大陸網路語言來說:「人狠話不多,社會你高哥」,大概就這麼點意思。現實來說,我覺得老炮的基本人社概括一下應該是:

有自己獨立思維模式的中青年男性,遇到衝突不按社會框架下進行處理,至少在姿態上能如此表現。擁有一定的亞文化語境下的話語權,對這些事務的決斷有影響力。

就我的理解,其實高是嚮往這種老炮文化的,但是,我覺得他對老炮文化的理解流於表面了,因為他從未深入到這個群體中去,為什麼呢,實際上這和他的個性有關,因為他是一個包裹著理想主義外衣的的實用主義者,一個精英主義者。這種對老炮文化的嚮往恰恰是他對自己的身份的抵制和反抗。

高一直是個優等生,他每次談及在清華大學的學習,總是有些刻意淡化學習過程,著力於渲染他如何玩音樂,泡妞,邊泡妞邊玩音樂。好像他在大學裡從來不學習天天打架似的,一股地主家傻兒子的氣息。然而,高是以高出清華大學30分錄取的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在大學期間,成績也一直保持在中上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清華大學最好的專業,即使是高,這種成績是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去維持的。這顯然與他所宣揚的朋克式的人生宗旨不同,你能想像出一個在宿舍里背公式的高曉松么,這顯然與他所構築的自我形象是不符的。所以,他渴望找一個出口,卻又不捨得放棄已經得到的東西,這種矛盾的心理使得他通過對老炮文化的接觸稀釋自己的精英屬性,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的呵護他。所以,他對老炮只是一種姿態上的熱愛,一種文化範疇上的欣賞,你真的讓他去打打殺殺,在小出租屋裡嫖妓,躲在天橋底下吸毒,他絕對會反手給你一巴掌。所以,他對老炮文化的美化在於兩點:

1,了解不夠充分。

2,階級屬性,青年時期的自我認同感缺乏。

有人看再補

------------------------------------------------

好多贊,謝謝大家,謝謝肥肥貓老師,我繼續說說我對高曉松以及老炮的看法,想到啥說啥,可能有些拖沓散亂,大家包涵。

高的婚姻想必大家都有了解了。他的年幼且容貌姣好的妻子在某個時間節點上成為整個社會討論的熱點。但是最後的落幕也是挺落寞的。以前上節目秀過的恩愛,在書里說過的情話,都有些諷刺意味。而這次離婚的原因也很簡單,用他前妻的原話就是:高曉松不可能只愛一個人。顯然,這其中的緣由大家也明了了吧。

我無意奚落或者指責高曉松,這個社會對於成年人來說,任何選擇都應當被尊重。僅就這個事情和它所引申的我的一些思考來說,我,給年輕的女性朋友一個小小的建議,也算是提供一些人生的經驗吧:

那些以文學、青春、閱歷、個性、看過世界為標籤的精彩男人,在性能力尚未完全退化的時間區間內,他往往都不太可能是專一的,或者不具備專一的能力,這和他愛不愛你,以及有多愛你無關,他的這種越軌是無關性的,是一種世界觀過度建設而導致的虛無主義和對這個世界超越社會框架的浪漫幻想的物化。越是前面的屬性越多越真實,後者就越是戳不破的真理。如,韓寒,等。(非黑,本人對韓寒有好感)

好了,說遠了。我前面說了,高曉松在聽眾面前構建的自我,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實的,至少回憶如此。他對自己的白衣飄飄的年代的過分美化,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代償機制,我看過一期魯豫有約。高曉松和大學時的好友宋柯在節目上。宋柯現在的地位是完全不及高的,但是當年在清華宋柯可是紅的發紫,是清華的男神級人物。這個消息很準確,得到過很多清華老生的應證。高曉松就談到自己的大學戀愛,宋柯直言不諱「艱辛」,高曉松無奈點點頭,只能戲謔過去,坦言自己喜歡的好幾個女生都喜歡宋柯,自己大學在校園沒談過戀愛

http://tv.sohu.com/upload/static/share/share_play.html#305750_3101_0_7_1(這期的標題就叫「宋柯爆高曉松感情不順」,如果看不了,大家可以直接搜 魯豫有約 宋柯 高曉松 這期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在這一期高曉松也很放鬆)

有個小故事高曉松在不同場合說了好多次,我覺得也挺有意思。說他自己有一次跑到女生宿舍樓下給人送禮物,一個黃裙子。等半天那女生也不來。後來碰見女生的同學,就和她聊了起來。最後,聊得高興,一時興起,直接把裙子給了這個女同學走了。說完,高曉松特別純真特別真誠的笑了起來。我當時也樂死了。

乍一看,高老師多朋克,這多有個性啊。可仔細想想呢,在樓下等半天,拿個裙子和小傻子一樣在太陽底下站著,這對於內心驕傲的高老師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羞辱呢。縱然愛情可以讓高老師低頭,可是這結局未免也太落寞太寂寥了吧。而這,也不過是高曉松在大學期間失敗的戀愛史的一個縮影。而高老師這幾十年都在吟唱的「青春」,「夢想」,「姑娘」,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吶喊,呼喚那個時代的回聲,結果,當然是枉然的,只能陷在那個回憶里,幻想一些溫存吧。

繼續說回老炮。高曉松談到老炮的時候,總是表現的比較尊敬,在他眼裡,這是當年京城的老的文化符號,現在衰落了,言語間還有些許可惜。實際上,這就涉及到高老師的階級性質了。就高曉松大學時候就做導演開林肯(節目中說過,自己賺錢買的),以及用靚號傳呼機,在加上自己極其顯赫的家庭背景。高老師接觸的都是老炮中的草根領軍人物,或是高階層的玩票性質的老炮。其中,這兩類人有如下共同特點:

一,與高無業務衝突(當年做老炮發財的很多),無利害關係。他們並不會傷害高曉松,所以,高只看到了老炮江湖氣息的一面,人畜無害的一面。更多的骯髒的,庸俗的,破敗的,血腥的,那些底層老炮和小炮的血淚人生,他看不見。他住在清華的象牙塔里,哪裡看的見那些亡命街頭的小年輕,也看不見那些以販養吸的青年夫婦,更看不見那些被砍的奄奄一息的龜縮在街頭下一秒就會死去的打手。

他的潛台詞,我和老大門談笑風生,姿勢水平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我對此表示冷靜的質疑。

二、第二類老炮本身就是和高一樣的表演型人格的實地練習。他們喜歡前呼後擁的江湖氣質,後者將他變現了。高說過他有一個同學在大公司里90年代一年拿幾十萬薪水,可是就是喜歡操弄這些東西,喜歡江湖。又是酒吧鬥毆,又是幫自己找錢包,一副江湖大哥的戲碼演的足足的。我想說,這不是老炮里的小飛么?這種中二在高曉松如今的價值觀里仍然是正確的,最多覺得有些折騰。我覺得這很符合豆瓣的畫風。青春偉大、義氣無敵、人生就是要折騰。但是,這又是一件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我想問一句,高老師您和朋友折騰舒服了,砸這個摔那個,好一對意氣風發的少年,折騰完還能說一句往事如煙繼續做貼著大公司總經理,阿里音樂總監等嚇死人的title的職位。但是,那些陪你們折騰的青年人,他們的出路呢?

可能是留下案底一輩子不得落戶北京,現在和兒子貓在城中村裡讀不了書。也沒醫保,拿著低廉的工資,艱辛度日;可能是手斷了一隻,拿了筆錢回家養了一陣繼續出來打工,現在在工地天天被工友欺負:可能是文藝女青年被玩大了肚子自己躲在出租屋裡生出來,現在做一個辛苦的單親媽媽,靠出賣身體過活,等。

這些,高老師您了解么,這些低層次的你們覺得無聊無趣到發霉只能在你們輝煌人生里做一個短暫配角的人,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who care ?

我知道你們心裡一定會這樣說。

所以啊,我想說,高老師確實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在他那個年代的那一撥人當中,能排進前20,在現在還在檯面上的人當中,是確鑿的第一梯隊。人有趣,有思想,很值得青年人去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但是,有些東西,青年人一定要有分辨力,高老師能那麼過一生,我們不行,既沒有高老師的智商和才氣,也沒有高老師的家世和運氣。怎麼說呢,高曉松的人生,不過是那些高階層幸運兒們的人生easy模式一個有趣的副本罷了。普通人要這麼玩,第一關就得死,還得帶著你家裡的一撥人下水。

人啊,不能太無趣,不能太現實,得有詩和遠方,但是,如果太務虛,人生中只有那些文化的、獵奇的、青春的、傷痕的回憶,並以此為一生的唯一財富,拿他當底褲一樣去給懵懂的學生和無分辨力的年輕人去添油加醋的分享,把孩子們嚇得一愣一愣的,就顯得太中二,也太自私了。當然,高老師相對來說還是很有分寸的,不然也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最後,祝願高老師和家人幸福,也祝願高老師能做出更多更好聽的音樂,給我們這些粉絲帶來更多的文藝和青春的回憶。以我喜歡的一首高老師的歌做結,讓我們都來祝福這個離不開青春的大孩子,這個最可愛的中年人。

2014湖北衛視春晚 高曉松演唱《同桌的你》 民謠金曲引


本來是在 @古倫木與歐巴 的答案下面評論的,說的不過癮,直接來個答案吧。

相比高曉松對老炮的解讀,我覺得高曉松對這個世界的解讀更有意思。

每次看高曉松的節目,我就想起電影《大魚》裡面那個爸爸。滿嘴跑了一輩子火車,到頭來他說的原來都是有原型的。

人類有種本能,用文學家的話說叫「記憶會說謊」。就是說你的內心會加工、修飾你的記憶,讓它按照你內心需要、渴望的樣子記錄你的經歷,這是我們反抗這個世界、保持內心安寧的一種方式。我們大多數人使用這種能力,不過是拙劣的糊弄自己,但是有一種人,他們聰明,理解這個世界的現實,但是不接受。他們的學識、頭腦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罔顧現實,偏激的看待世界;同時對浪漫的渴望,確切地說是對不浪漫的焦慮,又促使他們重新構建出一套邏輯去解釋所有的現實。

這種解釋往往是熟練的、精緻的,但是只有解釋並不足夠,他們還需要說服自己,甚至一次次的說服自己。而這個說服的過程,被拿到大庭廣眾面前,就叫做「講述」。

所以聽這種人講述一件事情,你會發現他們說的事兒好像都是真的,但是背後的邏輯,卻常常讓你聞所未聞。因為這不是現實的邏輯,而是講述者渴望的邏輯。比如說回《大魚》的劇情,父親說他有個詩人朋友,干起的搶劫的營生,後來聽說華爾街錢多,去華爾街搶了。後來父親去世,真的有個華爾街大亨來到了葬禮。我們稍稍分析一下,這是個什麼故事呢?無非是一個文藝青年為生活所迫作了商人,後來越做越大,成了金融大亨的故事——路金波嘛!但是父親不要路金波,他無法忍受這樣的回憶,一定要把它加工成一個詩人搶劫的故事來說服自己。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高曉松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看待世界,或者講述世界的方式,就是這樣子。他講的那些事兒,我相信都是真的,至少是他真的聽說過的(這跟那些靠團隊組稿的 talk show 有本質的不同,比如金星秀)。但是,他會通過講述,傳達一個他熱愛的世界,至於實際上的樣子,其實他明白,我們也明白。只是把實話說破了,他會焦慮,而於我們而言,他存在的最大價值,也就失效了。

我記得小柯在訪談里說過一件事,就是當年高曉松去他家邀請他去唱片公司寫歌製作,用的語言是「走,跟哥們爭名奪利去」,各位體會一下這句話。當時中國可能有一萬個年輕音樂人,其中 1000 個有才華,高曉松做的事,和這 1000 個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一定要通過語言把經歷戲劇化、浪漫化,這才符合他的口味。

你看高曉松寫的那些工整的歌詞,那種錯落的結構一定是下功夫學習過羅大佑的,華語歌詞在羅大佑之前根本不是那樣子。但是他不會告訴你,不會告訴你他是怎麼分析歌詞結構的,不會告訴你他是如何追求 hook 的,他不會告訴你「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個文案的成型過程。他只會告訴你他是靠靈感,靠戀愛寫歌的。他喜歡得到創作的結果,卻不喜歡努力學習這個過程,他不允許一個需要學習寫歌的高曉松存在。

擁有的東西,是天生擁有的,得不到的東西,是無緣而錯過的——這大概是天底下最溫柔的自我認知了。

最後,知乎上頻繁講故事的人,多少都有點這種性格。那些故事,你要是讀完了總結一下,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常事,哪有那麼多大江大海,波瀾壯闊?但是當他們不接受這一點的時候,他們選擇靠語言去構建出「另一個世界」,另一套邏輯,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的睡去。


老年人對自己中二且熱血的青春的懷念


只記得那兩期高曉松自己講的倍兒高興,都講嗨了。但還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話:只要有人欺負你,就證明你不!牛!逼!


我最早聽的是馬未都的《嘟嘟》,裡面講的老炮,本來是泡字,就是稱呼長期泡在一個行業里啥也幹不成的人為老泡。本身也不是一個好的詞語。

在矮大緊的版本里,老炮更有情懷,更文藝吧。

馮小剛導演出演男一號的電影《老炮兒》未映先紅。拿了個金馬獎,拿他自己的話說,這獎給的讓他沒有了進步空間,其實空間還是有的,奧斯卡男演員與金馬獎男演員中間怎麼也能擠出一點兒空間,這點兒空間足夠用來進步。

老炮兒一詞跟著紅了,紅得有點兒歪。原因是老炮兒最初的含義是老泡兒,指在某一行業或領域天天泡著,日久成精,有點當不上大哥也是個二哥的意思。與此匹配的辭彙最貼近的是「泡妞兒」,過去搞女朋友比現在麻煩多了,那時多流氓的女流氓也比今天隨便上床的網友純真,所以要泡,需要時間,好女怕爛纏,爛纏就是泡,沒錢也沒關係,只要豁得出時間和精力,什麼女人都能到手。

那時女流氓的純真按當時最損的話叫「裝緊」,王朔的小說里寫過,看不懂這話要自己慢慢琢磨。四五十年前的女流氓的作為擱今天真算不上什麼流氓,頂多算小資。未婚跟男人上了床五十年前跟犯了命案差不多,今天的年輕人怎麼也不能理解。

老泡兒用工夫和臉皮將美女攬入懷中,睡上一覺就准出來吹噓,那年月的人精神特空虛,也沒毛片看,把和女友上床的事說出來供大家一同精神享受。這時,每個男人都把自己說成力拔山兮,金槍不倒,且炮聲隆隆,久而久之,泡訛誤為炮,「老炮兒」遂生成,加之黑話「打炮」風行,「老泡兒」反而沒人知了。

北京至少60歲以上的人才能對當年風行的「老泡兒」一詞有極深的了解,這種了解必須設身處地,道聽途說肯定不行,這些天好多舊友打電話和我聊,當年那些「老泡兒」今天至少也得七八十歲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有炮也沒有炮彈了。

第1318篇·老炮兒——北京土話追溯之一


我更喜歡頑主一詞。


即便是那一代人也對老炮有不同的解讀,因為這不像面點師、修腳師那樣有個具體的行業標準,也不像殺人犯、強姦犯一樣有明確的法律定義。高曉松講的老炮是他理解和理想中的老炮,所以他講的肯定無關對錯,當個能讓人熱血沸騰的故事聽聽就好了。

我在想我們老了的時候,會給晚輩們講我們這個時代的哪一類人呢?那些小鮮肉和娛樂明星?那些一呼百應行動一致的明星粉?那些畢業或沒畢業就開始打拚的創業狗?那些衣食無憂胡作非為的富二代和官二代?那些在寫字樓里鑽營的小白領?那些一夜暴富的拆遷戶?那些住在城鄉結合部每天西裝革履去搬磚的蟻族?那些網紅和被人肉的網路事件主角?那些愛玩快手的農村孩子和從工廠宿舍樓里跳下來的流水線工人?那些在朋友圈裡耕耘的微商?那些KTV里的姑娘和給人看場子的紋身小弟?那些爆貼吧翻牆斗表情包的網路憤青?那些騎行西藏尋找詩和遠方的文青?……好像都能講出點什麼,也都少了點什麼


我只知道老炮兒話題之後的幾期看得我很悶。。


就是那個沒法律,無約束,混亂年代背景下的一幫小混混而已。現在老了,跟不上時代了,只能窮橫了唄。


這個事還是得配合著鏘鏘三人行,馬未都潘采夫那集配合著看

根據百科提供的資料,馬爺55年的,高曉松68年生人,管虎69年生人。

他們的少年,就是開始血氣方剛的年歲,是70年代。根據《鏘鏘》中馬未都的論述,70年代老炮兒已經消亡了:但是八卦不會停止啊,江湖有他們的傳說啊,於是這些事情就傳入高,管那一代人的耳中(當然會被以訛傳訛不斷美化其中英勇的地方),等他們體格長的差不多,敢於動刀槍了,已經80年代了。

所以馬老師說:我是聽別人說的,其他人(其實主要就是60年的的人)都是聽我說的

高曉松談論老炮兒時的那種欣羨充分說明,管虎這個電影就是給這個人群拍的,這點馬先生也提到了

我個人揣測,管虎也是有這種崇敬心理的

馮小剛不是老炮兒,但他絕對跟類似老炮那些人接觸過,才有這種表演

(其實彆扭也在這個地方,電影里六爺剛過50,2015年,那就是60年代的人,老炮時代正輝煌時候,他們才剛出生,等自己能開始模仿了,已經70年代末80年代初了。嚴格來講,只是懂那些規矩,但不算老炮)

至於說各類評論說六爺放到生活中怎麼怎麼不好的,還要不要看電影啊,那麼多主角有點痞氣匪氣的都不要看了啊。

管,高都是家境比較好的,只是年少時候比較崇拜(帶有畏懼)那些敢打打殺殺的人,而真正衚衕里的人能打出來,不知道一路上要遭多少罪


There is no country for old man


看看就好了…

不是那代人不理解那代事

就當熱血故事看看好了。。。


剛剛和朋友還聊起來高曉松評老炮那一集,我朋友的回答是「他就是一個高學歷,偽鋼炮,真文藝的小流氓」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噗哧脫口秀?
如何成為一名暖場(doubi)主持?
如何評價羅輯思維第156期《這個世界會好嗎?》
說漢語的人裡面誰最會聊天?

TAG:北京 | 脫口秀 | 高曉松 | 老炮兒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