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年時父母陪伴的重要性有多大?


被衛生統計學折磨到深夜,過來認真敲答案。

一方面,我童年的時候,爸媽工作很忙,幾乎沒有時間陪我。

上個月某天凌晨突然腹痛,我痛得快暈過去,一看手機才兩點出頭,怕吵到舍友睡覺,就默默死撐,咬牙忍到天亮。

七點半,第一個舍友起床之後,我才掙扎爬起來收拾收拾去急診。出門前,舍友發現不對勁,我覺得不好意思說,就只交待,今天我不去上課,替我罩著。

我很怕麻煩別人。

我疼得直不起腰。一個人等公交,一個人挂號,看病,交錢,抽血,拿葯。由於病得不典型,當時不能確診是不是闌尾炎,我一個人在急診睡睡醒醒,打針觀察,等檢查結果。

期間來過幾個醫生,每個過來的時候都皺眉,旁敲側擊,怕我隱瞞懷孕的可能。

懷???孕???

我???

我還是個孩子啊!!!

其中一個醫生說,沒辦法啊,一般來急診都不會自己一個人來的,我們怕你有些事不好意思,藏著掖著,擔心別人的看法。

「我沒有男朋友,沒有性生活史。」一次又一次當著病房裡的人說這些尷尬的話,我仍舊一個人。

汪。

醫藥費是在爸爸卡里扣的,一下扣了不少錢,爸爸微信來問,買什麼了?

「進醫院了。」

媽媽知道我一個人在醫院後心疼得哭,趕著要買高鐵,我說,不用不用,同學待會兒就來,沒事了不痛了。

只是怕她擔心。

住院後舍友才知道我的情況,三個善良又溫柔的姑娘後怕得像潑婦一樣凶我:

你忍什麼鬼?不知道要是急性闌尾炎穿孔隨時要命嗎?!專業考試怎麼過的,要不要我們聯繫診斷老師給你補考??你宿舍還有三未來醫生,不叫我們是怕我們沒醫德?!!

放一張讓我們顫抖了很久的西醫診斷學基礎豪華套餐買家秀?

這如果補考,

我,

我,

我,

我在家裡萬千寵愛,在學校也與人友善,平日開朗活潑,段子張口就來,朋友不少,知心不少,摯友亦有。我也沒有孤僻,沒有自卑,沒有獨來獨往。

如果我開口,身邊有很多善良的人會主動地熱心地,陪在我身邊,

但我真的真的很怕麻煩了別人。

在我的童年,跟爸媽呆在一起時,不是犧牲了爸爸的獎金,就是得讓媽媽熬夜趕工作。

一個上午的公園玩樂,就連著好幾天晚飯都不能一起吃。

一次家長會的時間,就得讓爸媽商量協調好幾天。

對我來說,陪伴太昂貴了。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過一個男生,正好兩情相悅,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

我陪他打球,陪他做作業,陪他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我覺得付出了很多,因為我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陪他,想他,喜歡他。

可我們很快就分手了,他覺得,我根本就不需要他。

不需要他像別人的男朋友一樣幫忙打飯,幫忙搬東西,幫忙做一切大部分女孩子覺得困難或麻煩的事,甚至連高中最重大事件之一的分班,我也沒跟他商量。

一點也不依賴他。

年輕又不確定的感情總是不小心劍拔弩張,我們就這樣分開,再也沒有聯繫過。

我以前想不通,我把這麼昂貴的陪伴都給你了,卻不奢求要什麼,你有什麼好不滿的?

大一點後又想,如果我不那麼畏手畏腳,如果我能理所當然地索求,會不會舒服很多?

汪。

另一方面,認真想想,雖然我的爸媽缺席了我生活中很多喜怒哀樂,但我人生的每個節點,每個重要的選擇,每次猶豫與堅定,我的爸媽從不缺席。

他們默默引導,堅定支持,尊重我的所有想法。

他們用他們的方式,陪伴我長大。

於是我能獨立生活,能確定目標,能負責地給自己選大學專業,碩士導師,決定職業方向。我不會因為生病而心裡沒譜,不會因為碰上醫鬧而手足無措,更不會因為是女孩子而限制自己什麼,認為自己做不到什麼,比別人差什麼。

總之,做人做事,都沒在怕的。

便都釋懷了。

一開始編輯答案的時候不知道今天是平安夜哇,看到私信的祝福好暖心,現在補上,也祝大家平安夜快樂呀!


1,到了大學,不知道室友怎麼會有那麼多話和父母講,自己三四天打一個3分鐘的電話,也不想父母。半個月打個電話給老爸,說兩分鐘。

2,喜歡一個人生活,感覺很爽。

3,不喜歡情感交流,別人交流感情時,經常很煩甚至厭惡。

4,團聚時,老媽抱怨我沒話和她說,我也沒辦法,確實沒什麼太多話想說。和老爸話更少了。

5,宿舍4個人,只有一個喜歡和父母打電話,他父母一直在身邊,城裡人。我們三個小時候都是農村留守兒童,有一個室友幾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一個學期和他母親電話不超過5個。導員書記教育我們經常打電話給父母,可真的沒話說。

6,什麼事都埋在心裡,不會在QQ空間朋友圈微博發表自己的事情感情。回答這個問題會匿名。

話說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真的很自由啊,有沒有父母陪伴現在覺得不重要,從小到大過的也不錯。

補充一下,我愛我的家人,家庭很和睦,只是和父母沒有親密的感覺而已。


有父母陪伴有父母誇獎的孩子是幸福的,自信的。像我,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在青春期又被忽略,被苛刻要求,所以我又好強又自卑。

我還沒斷奶的時候我媽就總把我送到我二姑家,小時候我媽要是說我了我就賊委屈的穿上鞋跑到我姑家。我七歲時二姑去了上海,她走之後我又降級去我三姑家住了一年。三年級的時候回到家裡,多了個弟弟,有篇課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要求背誦,我背課文的時候我弟一直哭,背著背著我也就哭了。

十一歲的時候去了山東,跟我大姑住一起,她是個醫生,文化水平是我家裡最高的,她總是說我見識少,閱讀量少。我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她說我心思沒用到學習上。我看《本草綱目》她又說我裝樣子。初中一次考試我考了全校第三,學校給我發了一本牛津詞典一本現代漢語詞典。我很開心地在校徽印章下寫上自己的名字,拿回家以後她說這兩本詞典我用不上,讓上高中的姐姐拿到了學校。

雖然說去了山東有了很好的教育資源,可我一點兒也不開心,她不讓我看電視,我現在不看電視的習慣就是那幾年養成的。每個寒暑假,家附近沒有同齡的孩子,我跟她倆也沒有什麼能交流的,我能做的就是在屋子裡看書和抄書。

這樣過了三年,我回到了老家,我不喜歡和父母說話,有些長輩我更是不熟,見面不知道叫什麼,然後被批評說我沒有禮貌。我就宅在家裡看書抄書。別的大人聽說了之後就跟他們的孩子說我愛學習,那些小孩子也不跟我玩了。

上高中後只有寒暑假回家,在家裡看書抄書,後來又多了看動漫。

我媽總說我孤僻。

人孤僻久了會得病的。

我睡覺從來不解開內衣,室友說我這樣不好。我說從來沒人告訴我睡覺應該把內衣解開。她問「你媽媽沒跟你說過嗎?」。哈哈哈,我姑沒告訴過我,我也從來沒跟我媽一起睡過啊。

大概是活得比較缺愛吧,所以有人對我好我就想把心都掏出來。

還有就是,有意的去逃避父母。我知道他們很愛我,但我就是不想跟他們說話。

嗯,也不太會交朋友。

心思太敏感了,總喜歡瞎想,經常自己把自己弄得很難過。

沒什麼人可以聊天,遇到可以說話的人就會說好多好多,有時候都會把別人說煩。

從小到大得到的認可太少,有夢想了之後自己都忍不住嘲笑自己。

所以說父母的陪伴有多重要?

我本來可以不是這個樣子的。

(看了一些評論,首先謝謝大家的關心。其次我想說我爸媽很好,回答這個問題是為了說明父母陪伴的重要性。當時把我寄養在別人家有很多原因,只是沒有想過我會變成這樣。我爸媽從來沒在其他方面虧待過我。我們吵架,我爸媽心裡會比我還難受的。我都大學了,寒暑假回家我媽總問我有沒有要洗的衣服她給我洗,因為她覺得她以前沒怎麼給我洗過衣服,很愧疚。meg說作為孩子我們本身就是虧欠父母的。我沒資格也不想去責怪他們,只是會覺得可惜。

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生日快樂 原諒我不太善於表達這種愛。)


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里有這樣一個理論,所有被親密育兒法長大的孩子,安全感一定比較強,與人的親密度也高。因為他們在幼年就得到了妥善的對待,而幼年是人類最脆弱的時期之一。

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候是非常有限的。在他需要的時候你沒有陪伴他,等他懂事了,哪怕你想陪伴他,他也不需要了。

很多人說孩子是不屬於父母的,這句話不對,他有三年是屬於你的,那以後才不屬於。

要珍惜這僅有的三年。


米粒媽有一天搭朋友的順風車,車上還有一個乘客,是朋友的鄰居。路上她們聊起各自的孩子,女人嘛,你知道一聊起孩子就沒完沒了。

那位鄰居,就叫她Z姐吧。Z姐的兒子今年15歲了,被送到一個浙江山溝里的私塾,說是注重培養孩子的心靈成長,完全不同於體制內學校的那種唯成績論,20個老師圍著十幾個孩子轉,有利於培養孩子性格,發展素質教育,將來直接出國讀書。

說起兒子,Z姐說小時候這孩子就不省心,幼兒園就換了3個,一開始在XX部委幼兒園,還是託人托關係進去的,結果三天兩頭打架不合群,完全不配合老師,被全班孩子的家長寫聯名信給園長讓勸退。實在呆不下去又換了某區重點幼兒園,還是一樣,不到一個月就被老師說這孩子不能在他們幼兒園待了,還是回家好好教育。後來又換了個雙語私立幼兒園,反正幼兒園這三年都是賴著上下來的。小學送去了海淀外國語寄宿學校,孩子雖然自理能力還可以,但是學習完全不聽老師的,上課不坐著,滿教室亂跑。張姐說自己真是費盡了心思,在那兒賴了三年上不下去,又轉學了,反正小學又轉了三個學校,被折騰得心力交瘁。初一上完又休學了一年,學校讓孩子在家休養。說到這裡,Z姐對我們說:「現在休學也很常見的對吧?休學一年也好,放鬆放鬆。」我和朋友都不知該怎麼回答,休學好不好我不知道,但讓正處於學齡的孩子在家待一年,不知怎麼續得上後面的學校教育。

聽到後來朋友終於忍不住說:「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您有沒有想過,孩子這樣的表現就是因為您一直把他送寄宿學校,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呢?」

「我兒子從3歲起上幼兒園就寄宿了。唉,其實這兩年我也反思了自己,可能真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過現在他那個私塾真的特別好……」Z姐又開始說現在那個私塾是如何如何培養孩子心靈的。

我一直在後排聽著沒插話,心裡卻為這個孩子默默滴血,他的媽媽聽上去為了他耗費了無數心血和金錢,卻不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Z姐說到後面傷心處都哭了起來,「我為了兒子真是付出太多,我和他爸工資都不高,想著為了孩子什麼都值得,把他送到最好的私立學校,孩子到今天卻這樣……去了浙江後一個月也不主動給我打一個電話……但凡孩子能有出息,我死了也願意啊……」

我們都不知該怎麼安慰她,我在心裡想:你都願意為了孩子去死,可為什麼不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好好陪伴他呢?

確實,我們周圍有很多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給孩子,自己省吃儉用給孩子買最高級的吃穿度用,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老師,為此不惜拚命加班在職場奮鬥。要麼把孩子完全托給老人,要麼把孩子從小送到寄宿學校,自己只管給錢就行。這些父母有的是真不明白陪伴的重要性,還有一小部分是真的嫌帶孩子麻煩,想著送到寄宿學校老師一切都管,自己偷個懶圖個輕鬆,還能繼續掙更多的錢給孩子,以補償自己的內疚。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更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養料,父母的陪伴是老人、老師、或者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

Z姐的兒子從3歲起就與父母聚少離多,之所以有如此種種表現,絕對是由於從幼兒時期就缺乏父母的陪伴,表現出了典型的對抗型人格:焦慮、反叛、不合群、冷漠、狂躁、無法遵從集體生活規則,缺乏安全感。

米粒媽小時候家附近有那種全托式的幼兒園,就是一周接回家一次,平時全在幼兒園吃睡。剛上幼兒園時我天天哭得撕心裂肺,飯也不肯吃,中午睡覺我絕不肯躺下,後來一走到幼兒園的那條巷子我撒丫子就往回跑,誰也追不上。我媽被我折騰的上班遲到了好幾回,後來還是她認輸了,把我轉了一個稍遠一點但是天天可以接回家的幼兒園。到現在我媽還說,你那會兒那麼小咋那麼倔呢?怎麼都不肯去。我心說,你哪知道,被鐵門關進幼兒園以後,那種被全世界拋棄的絕望,我現在想起來都心疼小小的自己。

米粒媽有一個自己家開公司的朋友,有次讓我上他們家去給她兒子輔導英語,她兒子在海淀外國語上二年級(海淀外國語又中槍- -),各門功課都非常差。剛進屋沒兩分鐘,那孩子拔腿就要跑,他媽從書房外面把門反鎖了不讓他出來,說讓他好好聽課。結果那孩子一直滿屋亂跑,不肯坐到座位上,我說什麼他都不聽,還說「有本事你來抓我啊」。我簡直無語了,最後只好讓朋友開門,我說:「你家兒子我真的沒法教,完全不聽啊。我雖然不是多高明的老師,但我估計你請再高明的老師也無濟於事。」本來是特熟的朋友我也就直言不諱了,「孩子這麼小不應該送到寄宿學校,你們應該自己多陪陪孩子,孩子的基本行為規範還沒有形成,怎麼能好好學習呢?」 朋友說:「我現在也有點認識到了,可是今年那麼貴的學費已經交了,總不能現在轉學吧。再說我們平時也太忙,晚上沒時間教他。」

誰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太忙、或者其他種種借口就被拋給親戚或者寄宿學校的老師。真的,說得嚴重點,就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就好像是孩子生根發芽的土壤,當他還是個小幼苗的時候就把他連根拔起,移植到別的地方,多半無法成活。縱然有再名貴的營養液培植,也無法和那些「土生土長」的樹苗一樣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說到陪伴的重要性,不得不提一下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的獼猴實驗:

哈洛把剛出生的小獼猴從猴媽媽身邊強行分開帶到實驗室,在實驗室里為小猴準備了兩隻代理母猴:一隻由鐵絲纏繞而成,胸前掛著奶瓶,食物取之不盡,另一隻布做的母猴,什麼也沒有,乳房裡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按照「小孩兒有奶便是娘」推斷,估計小猴會親近鐵絲母猴,可事實則不然,小猴不到餓得迫不得已都不離開絨布媽媽,一吃完奶就趕緊找絨布媽媽。小獼猴與母猴之間肢體的接觸凌駕於吃奶的生理需求之上——只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

後來,實驗中這些獼猴成年後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現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種心理問題,發情了也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讓其人工受孕生下孩子後,或殘忍地虐待孩子、或直接咬死。哈洛於是對實驗進行了改進,他製作了一個可以動的代理母猴。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們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或許哈洛的實驗有點過於殘忍,實驗中呈現的景象令人心寒驚恐,卻凸顯出親密情感對於生命的重要,我們的需求遠不止飢餓,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心理學中依戀理論是這樣說的:

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賴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不只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歡迎。相反,一個得到愛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 這種「內部工作模式」在孩子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以陪伴孩子不只是為了多教孩子認字、閱讀什麼的,有時只需要你在那裡,孩子能看到你,TA就有安全感,一個擁抱、一個親吻,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幼年時期成長在充盈的愛與關懷裡,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就能幫TA建立起最早的、和一生的自信,長大後TA才能帶著滿滿的愛去迎接這個世界的風風雨雨。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可是很多人卻忘記了最根本的陪伴,為眼花繚亂的教育理念所迷失。育兒中出現的一切問題,比如孩子愛搗亂、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叛逆,幾乎都可以從最基本的陪伴和溝通去解決。不管多大多難的坎兒,有爸爸媽媽陪著你一起去面對,因為你,就是孩子最初的底氣,和最後的港灣。


第一次破百贊~~~~看到評論有人要資料~~貼一下: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pdf_微盤下載

原答案

------------------------------------------------------------------------------------------------------------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腦海中就立刻想到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的獼猴實驗

哈洛把剛出生的小獼猴從猴媽媽身邊強行分開帶到實驗室,在實驗室里為小猴準備了兩隻代理母猴:一隻由鐵絲纏繞而成,胸前掛著奶瓶,食物取之不盡,另一隻布做的母猴,什麼也沒有,乳房裡吸不到奶,但笑容可掬。按照「小孩兒有奶便是娘」推斷,估計小猴會親近鐵絲母猴,可事實則不然,小猴不到餓得迫不得已都不離開絨布媽媽,一吃完奶就趕緊找絨布媽媽。小獼猴與母猴之間肢體的接觸凌駕於吃奶的生理需求之上——只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

後來,實驗中這些獼猴成年後,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現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種心理問題,發情了也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讓其人工受孕生下孩子後,或殘忍地虐待孩子、或直接咬死。哈洛於是對實驗進行了改進,他製作了一個可以動的代理母猴。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們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或許我們認為哈洛的實驗過於殘忍,實驗中呈現的景象雖然令人心寒驚恐,卻也凸顯出親密情感對於生命的重要,我們的需求遠不止飢餓,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題主的問題下有這樣一條評論:「陪伴很重要,通過陪伴形成『安全依戀』更重要,沒有任何領域的發展,可以像依戀關係那樣,更好地向我們說明,他為什麼成為現在的樣子」

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正如心理學中依戀理論所言:

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係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信賴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戀需要沒得到滿足,他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不好的印象。「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不只覺得自己不受父母歡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歡迎。相反,一個得到愛的孩子長大後不僅相信父母愛他,而且相信別人也覺得他可愛。」
這種「內部工作模式」在孩子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親自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或許,以上是我選擇犧牲工作在家做一個全職媽媽的理由之一,給孩子更多的陪伴,但是,強調一點,即使我全職在家陪伴孩子,但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永遠是無法替代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的「父「與」母」的陪伴,相信關於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用我多言。

就先回答到這兒吧~~~~


十幾年前的上海,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一位老師同去參觀了一所兒童福利院。那裡住著一些智障的殘障的年齡各異的孩子,他們大多都是被遺棄的。

那天,我在那裡度過了人生的幾個小時。可這幾個小時,卻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沉澱成了我記憶里一個重要的片段。在多年後的今天,我的腦海里還不時閃現出那一雙雙毫無神採的眼睛,那一雙雙伸出來渴望擁抱的臂膀,那一聲聲參雜著無助和絕望的嘶吼和哭泣,還有他們那揮之不去的對失去愛的警覺和恐懼。

這一切,對於那個年輕的我,一個生活在風平浪靜沒有體驗過失去的我,是一個震撼。但它,更加是一個思索:父母的愛,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何以對孩子如此重要?

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十幾年從未離開過。它伴隨著我在美國求學的日子,也伴隨著我作為一名母親養育一雙兒女的日子。最終,我在心理學裡找到了答案。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心理學裡依戀理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通過這樣的分享,能給同樣關心這個話題的父母一些啟發和感悟,也能給我們成年人一個機會來窺視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孩童。

依戀的基本理論

依戀理論的提出者是一名英國的精神分析師,名叫John Bowbly。他在心理學的發展歷史中是個貢獻卓著的人物。在美國權威心理學雜誌2002年公布的「二十世紀心理學文章引用次數排行榜」中,位列第49位。Bowlby提出依戀理論的背景是二戰後的歐洲。在他的視野里,戰爭所造成的充斥在各處的孤兒、有問題行為的兒童、與父母分離的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現出了心理和行為的適應問題。Bowlby開始思索這些問題的背後:父母之愛的缺失,到底會給兒童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1949年,Bowlby接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邀請,撰寫一篇關於無家可歸兒童心理健康的報告。經過兩年的觀察和研究,Bowlby發表了《母親的照料和精神衛生》這篇極具影響力的文章。文中,Bowlby寫到:「嬰兒和年幼的孩子,應該和母親(或者其他永久看護人)建立一種溫暖的、親密的、持久的關係,在這個關係里,雙方都能感覺滿足和喜悅」,而這種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聯結,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Bowlby把母親和孩子之間這種深刻的持久的情感聯結定義為依戀。

之後,Bowlby吸取和融合了認知科學、發展心理學、習性學、進化生物學、系統控制論等學科的理論,並結合自己的觀察研究成果,正式提出了依戀理論。作為Bowlby的合作者,美國心理學家MaryAinsworth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的這一理論。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里直至今天,依戀理論對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都產生深遠影響。在應用領域,依戀理論對親子關係、兒童發展、成年人的婚戀、還有各種心理精神疾病等,也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框架和解釋依據。

1依戀的起源和功能

依戀理論認為,人類與生俱來的要和某些特定的個體形成持久地聯結,並以此獲得生物保護和進化的優勢。比如,當嬰兒處於焦慮和危險的情境中,他們本能的會去接近自己的主要撫養者,以此來獲得撫養者的保護。這種本能的依戀行為,不僅增加了嬰兒的存活幾率,從進化的角度講,也大大增加了人類這一物種能夠世代繁衍的可能。簡言之,依戀的產生被認為是一種生物需要,是人類世世代代進化後保存下來的基因遺傳,而並非是嬰兒後天習得的一種社會行為。

在眾多可能的撫養者中,母親,被認為是與嬰兒形成依戀關係的最佳人選。母親和嬰兒之間親密的情感聯結,被認為是促進嬰兒個體發展最原始的、最主要的力量。良好的健康的依戀關係,為孩子日後的個性發展、人際關係的處理、壓力的應對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反之,不健康的依戀關係、或者依戀關係的缺失,使孩子從年幼時,就處於發展的一個劣勢。他們在兒童期和青春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抑鬱、迴避人際交往、缺乏自信、缺乏價值感。這些孩子也更可能出現行為問題,比如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

2依戀行為系統和探索行為系統

嬰兒的行為系統分為依戀行為系統和探索行為系統。這兩種行為系統是相輔相成的,在不同的情境中被激活並且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依戀的行為系統,是一個靈活的層級式的系統,包括哭、喊、抓握、依附等行為。當嬰兒感到害怕或恐懼時,比如當陌生人出現或者當母親離開時,該系統將被自動激活。此時,嬰兒可以依據情境的不同,調用系統中不同的依戀行為,來達到與母親的親密接觸從而獲得安全感。

當嬰兒感到安全的時候,比如母親在身邊並且對自己的身心需求都有及時的回應時,嬰兒的探索行為系統將被自動激活。母親,就是嬰兒在這個陌生世界裡的安全基地。嬰兒便可以充滿信心的在安全基地周圍對環境進行自由的探索。他們藉此了解周圍的世界、探索人際關係、發展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探索的過程中產生的對環境的把握感,會讓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效能感。這不難解釋,為什麼研究發現,那些嬰兒時期就和母親發展了健康依戀關係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朋友關係、自尊水平、社會適應性等,都顯著的比缺失這種關係的孩子要好。

3依戀的認知表徵機制

認知的表徵,是指我們如何內化了外面的世界並形成了相應的心理解讀。嬰兒降生到這個世界,他們分不清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個體,更別說對外在的世界會有任何的認知。嬰兒從和撫養人的不斷互動中,發展了對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種互動關係的質量,決定了認知表徵的內容和作用方式。

在嬰兒本能的混沌的世界裡,如果母親能夠在嬰兒尋求幫助、尋求依靠、尋求安全感時,適時地敏感地進行回應,那麼他就逐漸形成了積極的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我是可愛的、被接納的並且是有價值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充滿愛心的,這個世界是安全的。相反,一個冷漠的、遲鈍的母親,或者一個時冷時熱的母親,會讓嬰兒慢慢形成消極的自我表徵和他人表徵:我是不被接納的、不值得喜愛的,他人是冷漠的拒絕的,這個世界也是可怕的。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從大人的眼睛裡,看到了自己;孩子從大人對自己的言行里,解讀了自己。

在生命的早期,依戀關係里的形成的表徵系統是以順化的方式在工作。它就像一個信息容器,不斷的從外界吸收關於自己和他人的信息。這些表徵,在和母親日復一日的互動中,得到不斷強化和鞏固。到後來,這個表徵系統演變成以同化的方式來運轉。它只關注和吸收那些和原有表徵一致的信息,而屏蔽和過濾掉那些與其不一致的信息。此時,依戀的認知表徵系統猶如一個過濾器。通過這個過濾器,孩子將自己和別人互動中發生的事情,賦予了和原有內在表徵一致的意義和解讀,而無意識的忽略掉了和原有表徵不一致的信息。

正如Bowlby在書中寫道:「我們形成了關於自己以及周圍世界的表徵模型,根據這些模型我們來構建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情境。根據這些模型,我們篩選和解釋通過感官傳達給我們的信息,評估這些信息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構思和實行行動計劃。我們如何解釋和評估每個情境又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動」。

從表徵系統的作用機制中可以看出,一旦孩子的表徵系統固定下來,我們再要改變它的內容和工作模式,便會很難。不過,這個表徵系統再穩固,它仍然還是動態的。尤其當生活中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這個系統就可能發生變化。比如,父母死亡、寄養、父母離婚、父母或兒童長期疾病、單身父母、父母精神障礙、藥物和酒精濫用,以及對兒童身體和精神的虐待等。這些事件對孩子的認知表徵和依戀關係,都有消極的影響。當然,通過人為的干預,比如精神治療等現代科學手段,那些扭曲的認知表徵系統也可以產生某種程度上的積極改變。

4依戀的類型和影響因素

依戀的類型分為兩類:安全型和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不安全依戀又可大致細分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如果母親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敏感的撲捉到孩子的生理的、心理的信號,並及時的作出回應,那麼孩子傾向於形成安全依戀。這樣的孩子通常覺得「我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招人喜愛的,媽媽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因此,他們在遇到困難、危險、和煩惱時,會主動地尋找依戀對象來獲得支持和幫助。

不過,如果母親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合理需求無法做到及時的回應,或者依隨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需求回應的時冷時熱,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關係。這樣的孩子,他們不能確定母親是否可靠,是否會在需要時幫助自己,也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不值得安慰和喜愛的。結果,焦慮-矛盾型的孩子時刻警惕著母親的出現或者離開,他們善於察言觀色,善於捕捉母親的心理狀態,並且對人際關係過分糾結。

在和母親的互動中,如果孩子經常性的體驗到母親的拒絕和嚴厲的責罰,他們便對大人和外面的世界失去信心。為了避免自己受到更多的心理和情感的傷害,他們自動建立了一套心理防禦機制。這樣的孩子,傾向於過分依靠自己來解決困難,迴避和母親的接觸,從而避免母親的拒絕和責罰帶來的傷害的絕望。

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對父母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在社會性上發展得更好。孩子一歲時對母親的依戀質量影響他們學前期的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能力、以及社會能力的發展。嬰兒期時對母親有安全依戀的學前兒童,在情緒上表現更為穩定,較少的依賴老師,並且更有信心應對環境,他們的合作性更強,而且在自尊指標上的得分更高。

__________________

知乎live課程《優秀家長的六堂成長課》已經上線!

講師:美國心理學教授Dr.Song 宋博士

時間:2017年2月11日 - 2017年4月1日

更多介紹請點擊課程入口: 知乎 Live - 《優秀家長的六堂成長課》

多謝關注!


看到這個題目小海決定以一篇9歲孩子的日記開啟這篇回答: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晴

昨天爸爸回來了。他沒有給我們買什麼東西,他這次回來主要是為了帶一些錢回來還債。但是我們還是特別高興,因為從此以後,什麼事情都有爸爸在,我們不用擔心了。

可是讓我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是,今天一早起床,爸爸就說他又要出門了!他對我們說:「今天下午四點鐘,我就要走了,你們在家要聽奶奶的安排,下雨時,要記得把包穀種下去。」

我沒有說什麼,就默默的煮飯和做菜,吃完飯就去洗衣服,我沒有心情去上學。我真是想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這麼一個晚上,他又要走了。我在家又要讀書又要帶弟弟,又要乾地里的活,天(天)那麼干,還要背水,我怎麼辦嘛!光說是下雨了要種包穀,可是我還要上學呢,說來輕巧,做起來就難!難道還要讓我再請幾天的假嗎!我多麼希望爸爸可以留下來,可是我能有什麼理由呢!

到了下午,爸爸又說他今天去不成了,他說還有兩家人的錢還沒有送去,今天晚上還得跑路。不過他說明天非走不可。

(來源:《中國留守兒童日記》,鏈接:http://read.jd.com/11556/546843.html)

這篇日記的主人叫楊海叫,是一個9歲的留守兒童,日記里記錄著他日常生活的一種常態——大部分孩子每天都能享受到的父母的庇蔭,對他而言卻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小海從他的字裡行間能夠感受到這個孩子對於父母陪伴的渴望,他背後代表的則是數量更為龐大的留守兒童的心聲。

獨自作畫的留守兒童

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不應該忽略孩子幼年時的陪伴。因為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是唯一且不可逆的,錯過了沒有機會可以重來。

父母陪伴孩子有多重要?

現在因為大部分年輕父母都有工作壓力的緣故,孩子直到四五歲都很少有跟父母單獨相處的機會,相信不僅是小海,大家身邊都會有類似的情況。很多育兒專家在自己的學術報告中都提到過,缺少陪伴的孩子在內心裡會出現自我的負面心理暗示,會覺得自己不可愛,同時非常缺乏安全感——3歲之前這個時間段,正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時期父母沒有陪伴孩子,將會導致孩子與父母關係的疏遠,後天很難補救回來。這也是很多隔代親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

除了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聯繫到前陣子引起強烈社會反響的幼兒園「虐童」事件,雖然最近輿論已經漸漸平息,小海也願意相信這種案例只是個別,但是事件剛剛曝光時無異於一記重拳打在所有為人父母的人心上——我真的給予孩子足夠的保護了嗎?我有沒有教育給孩子必備的自保知識?這幾個問題需要時刻謹記。

醒寶媽,這次氣場兩米八

孩子只是一張白紙,無法自助判斷發生在他身上的外界行為的合理性,尤其家長會再三灌輸「要聽老師的話」這種觀念。如果家長沒有花費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陪伴孩子,很難知道他不在身邊的時候發生過什麼事,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更是無從談起。小海認為,最好的愛莫過於陪伴,陪伴才是愛最好的表達方式。

而這種對孩子的陪伴,不僅能夠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整個家庭和睦氛圍的維護和情感的遞進都是有幫助的。我們海爾也一直強調「陪伴為家」的觀念,正是因為認識到「家」值得我們所有人用心對待,懂得陪伴,才是家。

如何更好地陪伴在孩子身邊?

只要用心關注孩子就會發現,當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和關心時一般都會向你釋放出信號:

有的原本聽話的孩子突然開始頻繁地鬧情緒;

有的原本獨立的孩子竟然變得非常粘人;

有的孩子會通過語言直接表達「求抱抱」、「求陪伴」的意願。

這些經常被父母理解為「不聽話」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在表達自己需要陪伴的語言。

事實上,孩子們是非常容易滿足的,對家長來說,做到以下幾方面就足以讓大部分孩子能夠正常健康地成長:

在晚上陪著孩子入睡,當然能夠在睡前讀一首詩、講一個故事更好,童話鎮的小紅帽和白雪公主將為他們建立起一個美好世界;

每天一家人至少坐在餐桌上一起吃頓飯,小海還記得某檔電視節目中有一家三口,因為居住空間的狹小不得不輪流吃飯,那個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吃飯QAQ;

一個有愛的家庭少不了全家參與的互動遊戲,這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還能讓孩子在遊戲中得到鍛煉和成長;

當孩子安靜下來的時候,可以陪他讀讀書、塗塗鴉,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陪著他一起享受什麼都不做的悠閑……

另外,在陪伴的時候,家長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陪伴準則一:陪伴時要與孩子進行互動,孩子並不需要一尊雕像的陪伴

不僅要跟孩子進行語言的交流,更要進行包括肢體、表情等互動,這樣的陪伴才會讓孩子有家的感覺。我們經常詬病當代社會的一個現象:和朋友出去吃飯,所有人抱著自己的手機毫無交流……氣氛迷之尷尬。換到對孩子的陪伴上也是同理,有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時,只是靜靜地在孩子旁邊做自己的事,看著孩子一個人玩,只要保證孩子不被磕到碰到,不發生危險就OK,其實這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陪伴。

陪伴準則第二條:適時把自己的IQ、EQ調至跟孩子對等的水平,享受童真的樂趣

父母在陪伴孩子時,不要總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處處指導孩子,告訴他應該這樣那樣,給孩子創造更寬泛的探索空間才是父母的最佳選擇。父母只需要做他探索路上志同道合的夥伴,讓孩子用自己的視野去發現和認知世界吧~

陪伴準則第三條:允許孩子犯錯,不指責,不暴躁

來自我們海爾內部員工的真實故事:媽媽邀請了自己的閨蜜到家裡吃晚餐,並專門在茶几底下新鋪了雪白的地毯,洗好兩碟草莓擺在茶几上,然後自己去忙了。等再出來的時候卻發現,地毯上放了一個垃圾桶,垃圾桶的周圍散落著許多草莓蒂,盤子里的每一個草莓都被咬掉了一小口。媽媽的火一下子就竄到了頭頂,女兒卻一臉驕傲地說:媽媽,我都替你嘗過了,裝在左邊盤子里的草莓更甜一些……

所以,請適當允許孩子犯錯,因為他們的初衷並不一定壞,犯錯能夠讓孩子更快地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不也是我們給自己的勵志名言嗎?

陪伴準則第四條:玩才是重點,不要太看重結果,不要為孩子做好他沒有求助的工作

父母跟孩子一起遊戲時,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重,讓孩子能夠在遊戲中獨立思考最重要。有些在父母看來孩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孩子沒有開口求助,請不要幫他完成,也許孩子早已經有了更妙的主意。如果習慣了不請自來的幫助,往往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關於陪伴孩子,小海要分享一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心得:「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他最自豪的事情便是自己從未缺席過女兒的家長會,據說無論多忙,他都會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們吃飯、交流,拚命擠出時間陪女兒做睡前閱讀,甚至《哈利·波特》全套厚厚的7本書,都是奧巴馬陪著瑪利亞讀完的。

總統尚且如此,普通人又有什麼理由說自己沒時間陪孩子?

陪伴即為家,希望身為父母/終將成為父母的大家,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我們海爾也會堅持自己「陪伴為家」的價值觀,畢竟保護好我們心愛的後代,讓他們能夠健康自由地成長,是每一個父母由衷的期盼!以上就是小海的回答,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


無法形容的重要。

不想寫自己因為原生家庭有了怎樣的心態。

只想說,我從我自己身上意識到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才會更有耐心對待兒子。

真不知道小孩子的思維是多麼奇怪,好多匪夷所思的要求,好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好多次他的反應讓我莫名其妙,也有多次火氣上來對他大罵,忍不住想用力又收住力氣打他的小屁股,但大部分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耐心點,猜猜他到底想要什麼想表達什麼,和平和他交流,才發現小朋友的內心是多麼豐富,多麼溫柔又多麼敏感啊。

這世間有多少孩子不是這樣的心靈?

可到底有多少孩子被認真的,帶有尊重的聆聽過。

小心呵護,好像會讓曾經的自己,也被溫柔對待了。養育他,也是修復自我


長大後,在與人相處中經常有無從適應感,不知道該怎麼辦,敏感,一個眼神,各種腦補,覺得別人不喜歡自己,自卑。


提到父母陪伴的重要性,首先可以參考三個相關的重要文獻。這個對那些讓幼兒成為留守兒童,或者生下來就將孩子主要交給老人帶,隔三差五想起來才回去看一眼的父母敲響了警鐘:

  1. 20世紀30年代末, 約翰·鮑爾比作為兒童精神科醫生,他在倫敦兒童指導中心花了近三年時間治療和研究行為不良的男孩,1944年發表《四十四名青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和家庭生活》,詳細闡述了在幼年時,親子之間曠日持久的分離對孩子造成的毀滅性影響
  2. 世界衛生組織在1949年委託約翰·鮑爾比撰寫關於在二戰中無家可歸的兒童的情緒命運的報告
  3. 作為Tavistock診所兒童部的副主任,約翰·鮑爾比目睹了幼兒因長期住院或寄宿導致與父母分離,造成其心理毀滅性的傷害

這三個文獻,都以缺乏父母陪伴的事實,證明了對於行為不良、無家可歸以及長期住院或者寄宿的兒童而言,都有不可否認的毀滅性影響

這些影響通常會以一系列的反應表現出來,表明了兒童應對痛苦現實的掙扎和努力:

  • 最初,對這種分離的反應是抗議
  • 而後是絕望
  • 最後是不得不抽離

一、父母陪伴與否以及陪伴質量對孩子軀體自我的影響:

嬰幼兒最初的體驗會被記錄或表現在身體上。父母的陪伴,確實能幫助嬰幼兒調控身體的內部功能,父母陪伴質量高不高,會影響他們如何用發展中的生理機能,去塑造身體自我對體驗的反應

如果陪伴質量高,那麼孩子對生理應激的「激活反應閾值」適中,意思就是孩子相對於其他孩子,更能有效應對各種生理刺激,比如更能有效忍受打針的疼痛,更能有效應對藥品的苦味;如果陪伴質量低或者缺乏陪伴,則孩子對生理應激的「激活反應閾值」將非高即低,比如「激活反應閾值」很低的孩子,輕微的疼痛就會讓他大喊大叫,而「激活反應閾值」很高的孩子,即便是劇烈的疼痛,也只會讓其反應茫然(相關研究文獻見Polan Hofer,1999;Lyons-Ruth,1999)

如何解釋這種情況?必須回到關於軀體自我的神經基礎----「腦幹」的研究中

「腦幹」在出生時就已經能全速工作了,當體驗到安全或危險時,源自於「腦幹」的「迷走神經」,通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塑造個體的獨特反應

「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前者負責喚醒,後者負責抑制

「迷走神經」像樹杈一樣分出兩支,當感到安全時,其中更成熟的一支,稱為「髓腹迷走神經」,會啟動「迷走神經剎車」,調整「交感神經系統」興奮,使身體安靜、心率減緩,從而使有效並從容應對成為可能。當感覺到危險時,就鬆開「迷走神經剎車」,解除了對「交感神經系統」的抑制,動員自己戰或逃

但是,嬰幼兒期過多的分離或者低質量陪伴導致的創傷,會侵蝕「迷走神經剎車」的有效性, 導致孩子以腦幹為基礎的反應模式喚醒過度或不足, 其結果會使孩子「戰鬥、逃跑或僵住」的傾向幾乎總是處於適應不良的狀態,要麼一觸即發而反應激烈,要麼面部茫然而反應遲鈍

同時,「迷走神經」不僅控制著重要的內臟器官如心臟,同時也控制著頭部和面部的肌肉組織,沒有這些肌肉組織的參與,則會嚴重影響有效的社交溝通,高質量的社交溝通(比如自然的目光交流、說話時發音的抑揚頓挫以及隨機應變的面部表情等等),對於孩子來講難以實現(相關研究文獻見 van der Kolk,2006;Porges,2006)

這一點已經足以說明孩子幼年時父母陪伴、特別是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

二、父母陪伴與否以及陪伴質量對孩子情緒自我的影響:

嬰幼兒所擁有的最主要的和父母互動的方式,就是交流情感,情感不僅是交流的首要媒介,而且是交流的首要主題,在情感交流中,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得以發展,情緒調節是自我發展的基礎,可以這麼說---- 孩子後續的人生髮展軌跡,從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最初習得或者沒有習得調節困難情緒的方式塑造而成的

獲取、調整和使用自己的情緒的能力的發展,涉及到「大腦邊緣系統」,該系統主管對感受的加工處理,又被稱為「情緒腦」,邊緣系統對於記憶、學習和動機也同樣重要

該系統作為情緒自我的神經基礎,其中有兩個重要的結構----「杏仁核」以及「海馬」

1. 「杏仁核」在一出生就已經成熟並發揮作用,也被稱為「生存中樞」,負責人體對體驗的本能反應。它通過給「腦幹」發信號來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杏仁核」將瞬間完成的對危險的評估轉換為軀體的反應,從而啟動戰或逃

與此同時,「杏仁核」作為評估及負責記憶的腦區,它將通過無意識的「前情緒記憶」的方式將嬰幼兒期與父母情緒互動的體驗記錄下來,這些無法以語言觸及的記憶之痕(過多的分離或者低質量陪伴導致的創傷經歷),完全在孩子的覺知之外,它會讓孩子對當前體驗的評估出現偏差

因此,一個經歷了過多的分離或者低質量陪伴的孩子,會出現較多的情緒問題,比如可能自動傾向於將一些模糊的、不具威脅性甚至是積極的社交線索解讀為危險的信號

2. 再看看「海馬」結構。「海馬」對「杏仁核」那些不加區別的、失去控制的、一觸即發的情緒反應偏好進行調整。它特別能根據後果和情境來組織信息,比如使我們能面對腳邊的蛇和玻璃框中的蛇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而「杏仁核」並沒有對此作出區分的能力,它是啟動交感神經系統的加速器,而「海馬」則是剎車,當我們將緊急情況評估為虛假警報時,「海馬」就通過「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參與,讓我們能冷靜下來,同時,呼吸和心跳都得到緩解

但是,與剛出生就發育成熟的「杏仁核」不一樣的是,「海馬」在孩子出生時並未發育成熟,而是隨著發育,在出生後第二年「海馬」才逐漸開始發揮作用。在生命的第一年,體驗和習得的經驗會以無意識的情緒記憶記錄在「杏仁核」中,會傾向於以全面、過度泛化的,因此也是不合比例地產生影響,所以,情緒能力發展不良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海馬」發育的不良

相反,在「海馬」的協助下記錄下來的記憶則是外顯的,具有語言上的提取能力,並且能夠根據時間、地點及人物將之情境化,能夠讓我們更貼近現實地進行適當的反應

以John bowlby為代表的心理學家,以及以LeDoux 為代表的神經生物學家,他們的不休貢獻在於,通過共同的努力與開創性的研究,將兒童心理學落實到了普世共存的神經生物學的基礎之上,根據他們的經典研究文獻,發現:

只有安全的、高質量的親子陪伴以及互動關係,才能讓兒童的「海馬」得以健康的發育,從而去平衡「杏仁核」的反應,關係的缺失(不能陪伴)以及關係性的創傷(低質量的陪伴)都會讓「海馬」暫時失去功能,或者抑制它的健康發育,必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杏仁核」過度警覺的情緒反應進行調節,從而影響孩子情緒自我的健康發展

換句話說,很多孩子情緒能力之所以發展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麼從幼年開始就缺乏父母的陪伴,或者父母的陪伴質量不高,導致孩子的「海馬」發育不良

「海馬」都發育不良,怎麼能和哪些「海馬」發育良好的高情商孩子競爭?

三、孩子幼年時,父母陪伴與否以及陪伴質量的高低,除了上面簡述的對孩子「迷走神經」、「杏仁核」「海馬」等的影響之外,還深刻地影響著大腦其它部位的發展,比如:

  • 「額葉」----執行腦,同時也是語言的基座
  • 「背外側區」----意志腦,同時也是工作記憶的神經基礎
  • 「前額葉中回」----依戀行為、情感調節、社會交流和心智化的中心調節器
  • 「前額葉框回」----情緒腦進行思考的部分,也被稱為「社交—情緒腦的高級執行官」
  • 「前扣帶回」----為母性行為、內隱以及外顯的自我感、情緒在意識層面的體驗提供了神經基礎
  • 「腦島」----內感受的腦區,鏡像神經元的地盤,共情的神經基礎

等等

四、以上每一個腦區,都深刻影響著孩子的發展並塑造著孩子的行為,篇幅所限,就不一一闡述。同時,對我們養育的啟示,在於:

以上腦區的健康發育,都離不開一個安全依戀的成長環境,而安全依戀,兩個先決條件就是:

1. 幼年充足的陪伴,特別是父母雙方的共同陪伴

2. 高質量的陪伴

以上


我三年級時就離家獨自上學,最怕生病時獨自打吊針,自己不注意看會回血,小的時候怕看到那些媽媽陪著的,自己會偷偷哭,現在我一個人自己在外邊租房子住,這兩天感冒了,前天晚上打完針自己在家裡,忽然感覺很孤獨,給弟弟打電話沒人接,自己出去吃了點飯,轉了一圈,走了很遠,第二天跟同學說昨天出去了,同學說感冒怎麼還出去,我都不敢告訴她,我覺得如果我當時再待在家裡,我就要哭了,並且我初中時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應對別人的關心,感覺家長的陪伴對孩子的性格以及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沒有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會一輩子沒有安全感。又越活越囂張。

沒有人陪,也沒有人管的日子,就是一個人在院子里、大街上、陽台上……走來走去,無所事事。

至今回憶,一片蒼白。

所以我憎恨故鄉的空氣、建築、街道布局、天空的顏色……也許偶爾有鄉愁,我懷念的也一定不是童年。

以前我家有一個雞啄米的鬧鐘,它走動的時候會發出很清脆的滴答聲,我經常一個人在夜裡,聽那個滴答聲,數著入睡,邊數邊哭。

四五年級開始,跟班上同學的交流能力變得很差,我開始覺得我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好像這個世界在飛快地運轉和變化,但是我一無所知。

開始有一長段時間我總是很緊張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慢慢地我就習慣不交流,任由別人說,就算聽不懂也不怎麼樣,日升日落,一天又過去。

我知道我一定錯過了很多東西,關於校園的意義,快樂的玩耍,郎朗的笑聲,男女同學之間懵懂的情愫,都在我的羞澀又敏感,不安又寂寞里被抹殺得一乾二淨。

大一的時候,學校有武術選修課,考核了五步拳,不知道其他同學在大學裡有沒有接觸過,一套武術入門的基本拳法。

我高中的時候就學過很長時間的武術,所以那門選修課我拿了全班最高分。

接下來我們又教了太極拳24式,當然我還是分數最高的,當時學校打算選一批同學去參加市裡舉辦的一個大學生武術表演友誼賽類似的活動,體育老師就讓我們踴躍報名參加。

那天我們在室內籃球場邊,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海選。無論拳法打得好壞,或許每個人都很想參加,那些同學們就依次走到場地中央,一個個自我介紹:我叫XXX,來自XXX,我很希望參加此次活動,也許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我認為,表演可以鍛煉我自己,同時我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校爭光。。。。。。

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很自信,很陽光,很自然,我不知道那種力量來自何處。

我屢次看到老師在用眼光瞟過我,可是我只是站在人群里假裝在觀看,而我一直渾身發抖,手指尖都在發抖,背上全部打濕,當鈴聲響起的時候,我直接不管不顧地衝出了體育館,一口氣沖回寢室,蒙住被子嚎啕大哭。

我記得我躲在被窩裡重複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像個四五歲孩子的說話那樣對自己說著,XX好怕,XX好害怕。(XX就是我自己的小名)

我也想說,並不是每一個缺少陪伴的孩子,都會變得如此乏力。

我的童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只是覺得,如果在那些漫長的孤獨里,在我恐懼的爭吵里,在我不知道怎麼辦的徘徊里,有一份真真切切的陪伴,有一個溫暖而有力的擁抱,有一句不要怕,沒關係,後來的我,一定可以更勇敢,信任,放心。

當然,缺少陪伴的孩子,長大了也有一些厲害之處喔,比如一個人跋山涉水,爬火車,望遠山,一個人去看搖滾,從一個人玩成一群人,一個人生病不覺得難為情,一個人走,一個人住,懂滄桑不易,愛世間萬物。


最大的影響,大概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小心,害怕得罪別人或者做錯事,因為我從小就知道,如果錯了,沒有人可以幫我收拾殘局,同樣的,也沒有人會教我改怎麼做。以至於現在上班了,同事會說我實在太小心翼翼了。這種骨子裡的小家子氣,估計也很難改掉了。還有一點就是,不理解別人為什麼天天給父母打電話,明明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呀。


看到這個話題特別有感觸

我也想簡短記錄一下我的十八年

記得小時候最大的願望

就是可以天天和爸媽在一起

雖然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是件遺憾的事情

但大概也正因如此

我才會成為現在這個獨立樂觀堅強懂事的我

也特別慶幸十八年的獨立成長

自己沒有變成一個叛逆的不良少女

和父母的關係也沒有變得疏遠僵硬

雖然只是芸芸眾生里平凡普通的一員

但在自己心裡 自己是一個發著微光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

我要成為一個會發出更多光亮的人

特別小特別小的時候

和爸媽一起生活在B城 然而毫無記憶

大概三四歲那兩年

媽媽去了T城工作

我和爸爸回到家鄉W城

後來五歲到七歲的日子

是和爸媽一塊兒生活在T城

只是記憶里只剩下些零碎的片段

而且小時候父母的關係不是特別好

經常吵架 所以也有一些很不好的記憶

後來上了小學 爸媽去到了另一個城市

獨自留在T城的我

極其不情願地被寄宿在了班主任家裡

班主任是剛參加工作剛結婚的年輕姑娘

她本不想答應寄宿這件事

但看在我也是個乖孩子

就勉強同意了

然後一待就是六年

只有在寒暑假才回家

家對我來說更像是個短暫停留的地方

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

好在班主任對我特別好

比如每年的生日都會給我慶祝

每年的生日禮物也不會少

班主任的婆婆對我也特別好

給我梳頭洗衣做飯就像奶奶一樣

還有班主任的兒子

自然也成了弟弟一樣的存在

班主任的兒子和我妹妹一樣大

而從小和我一起長大的是這個弟弟

卻不是我的親妹妹

我一直相信我身上的許多性格品質習慣

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班主任一家

覺得自己也特別幸運

雖然沒有在爸媽的陪伴下長大

可我也有一個特別開心的童年啊

大概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才遇到了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的這家人

後來 小學畢業了

就離開了班主任家

回到了家鄉的小縣城讀書

雖說我的初中是所寄宿學校

可是周末也得回家

然後開啟了人生第一次的"獨居"模式

雖然媽媽一再問我敢不敢一個人住

我知道我是害怕的 但是不想他們擔心

故作勇敢的樣子說沒問題

然後周末就懶在家裡作息不規律

也沒有好好吃飯

這也是後來胃不好的重要原因

後來初二初三的時候

隨機地寄住在兩三個親戚家

雖然我也很不想過寄人籬下的日子

但是怎麼樣也比一個人惴惴不安強得多

高中的時候

就固定住在了堂姐家

那時候同學們最最期待的都是周末放假回家

但是周末對我來說從來沒有那層意義

有著極強懶惰屬性的我

卻總會很勤快很麻溜地幫忙做做家務

早上也不太敢賴床 生怕被數落嫌棄

明明很挑食

但也從來不會主動說想要吃什麼

即使問及 也只是說 隨便什麼都可以

我知道寄住在他們家不是理所當然

不管做什麼都是小心翼翼 看臉色行事

畢竟寄人籬下不是嘛

有什麼不高興 我也從來不會告訴媽媽

害怕她擔心難過內疚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

我特別不會向父母表達情感

小時候每當被問及想不想爸媽

我總是很倔強很心虛地說 不想

小時候總是期待也總是害怕周末

期待是因為爸媽會打電話過來

害怕的是每次一聽到他們的聲音就會淚流滿面

我害怕他們知道我的想念

每次寒暑假結束要離開家

即使萬分不舍我也不敢告訴媽媽

只記得五年級有一次

在快要離開家的前幾天晚上

和媽媽躺在床上看著老娘客的電視劇

看著電視里的母女別離

大概是太動情了吧

我竟忍不住哭起來 告訴媽媽我不想走

不知道媽媽會不會覺得那時候的我很反常呢

所以 小學和中學一共十二年遠離父母

雖然老師親戚們對我都挺好的

但我本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

多餘的感覺有時候特彆強烈

和姐姐一家出門逛商場逛公園總會覺得心酸

總想著要是此刻在我身邊的就是爸媽該多好

所以讀中學的時候

最大的願望就是趕緊畢業 趕緊上大學

可以遠遠地離開 可以再也不用寄人籬下

讀中學的時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生病

因為只要生病即使是發燒

學校都是要求家長接送回家的

我特別害怕麻煩別人

記得高二的一個冬天

很不幸 我發燒了

卻還是很頑強地在教室繼續學習

但在教室里昏睡過一個中午之後

發燒的癥狀更加嚴重了

在同桌的陪同下去醫務室量體溫

不出所料嘍 將近三十九度

然後校醫就要求我打電話讓家裡人接回

那時候堂姐剛剛生孩子不久

我當然不可能回去了

然後就向校醫裝可憐

最終還是同意我先回寢室看看能不能降溫

我也是特別爭氣 吃了退燒藥喝了好多熱水

睡一覺捂出一身汗之後退燒了

當然我也記得 回教室上晚自習的時候

同學們都關切地慰問我的情況

特別溫暖

現在在成都 一個離家一千六百多公里的地方

每當同學們說想家的時候

其實我沒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反正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

像現在 反而更加自由更加隨心所欲

對於我來說

童年沒有父母過多的陪伴誠然是遺憾的

但是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父母仍然會在遠方牽掛我

他們的愛仍然陪伴我長大

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

我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數

我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相信我所失去的

定會以另一種形式得到

正如我以上所說的那樣

我不也獲得了許多別人沒有的嘛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是個獨生子,還是九零後……一般貼上這兩個標籤的都是被父母溺愛的孩子……然而我並不是,小時候因為父母比較忙,所以很少管我,準確的說,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則是父母要上班,很忙,二則是爺爺是個退休的教育工作者,所以讓他們帶我,我父母也很放心。在我已經過去的二十一年裡,我總共收到過兩件來自父母的禮物,一輛自行車和一本童話書,我從小就沒有過生日的習慣,爺爺奶奶不大重視這個,直到大學後,每年我過生日我媽會給我打個電話或發個簡訊。但是,大學我選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地方。

可以說我的父母很愛我,我只要告訴他們我想要什麼,他們就會努力給我。父親是和訥於言敏於行的人,母親是個品德無可挑剔的賢妻良母。雖然他們很少陪我,但是對我的教育並不少,父親告訴我,做人要能怒能恕能糊塗,真性真情真君子,而母親則告訴我要細心,要努力,要為自己負責,等等。可以說我的品質基本上都是他們給我的。

但是要說缺少父母陪伴對我沒有什麼壞的影響吧,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事我喜歡自己做決定,因為從小就只能這樣,一開始我做出過不少錯誤的決定,自然也承受了不少不好的結果,久而久之……我就變得……嗯,並不是變謹慎了,而是變得看的比較開,做啥都無所謂。我比較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我不懂得如何關心別人,也不懂如何照顧別人,很容易被別人的關心感動,但同時也對任何人的離去都無動於衷。

但是我並不認為這就是理所應當的。我是個還算正直的人,一個比較善良的人,之所以是還算正直,比較善良,是因為不可否認的我在某些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偶爾也會發脾氣,也會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拒絕別人的一些並不過分的請求。我會在每年回家時給家裡人買禮物,會平時給家裡打電話,但是,我並不能買到真正合適的禮物,打電話也說不了多久,家裡人都認我性格冷淡,不會聊天。總之我還有很多性格上不合群的特點,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去改變自己,努力去接近別人,去關心別人,去照顧別人,可惜往往自己的一些性格特點總是會讓自己最終又走上獨來獨往的道路。

但是我覺得,不好的遭遇可以是自己有缺點的理由,但不能是自己保持缺點的理由。所以我還在努力。每個人都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但是我認為經歷過黑暗的人應該是去儘力避免讓黑暗擴大或者再次出現,而不是把同樣的感受帶給別人。

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後可以做一個好人,一個能夠及時關心陪伴自己子女的人,也希望所有的從小缺少父母陪伴或者疼愛的人有了孩子以後不會讓自己身上的悲劇在孩子身上再次發生。

以上


媽媽的陪伴,對孩子的發展的確很重要,但並非人們認為的那麼重要,更談不上有「決定性」影響,所以並非陪伴時間越久,孩子發展就越好。

先來簡要說說,父母陪伴,尤其是媽媽的陪伴,為什麼重要。

陪伴為什麼重要?

嬰兒時期母親的敏感回應、積極陪伴和溫暖照料,有助於孩子的大腦健康發育,而缺失了這些,將對孩子的認知發育、性格塑造和自控力提升有不可小覷的不利影響。

可以說,嬰兒時期媽媽的溫馨陪伴,相當於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基礎。

在孩子的認知能力得到良好發展的基礎上,得到高質量陪伴,還可以有以下好處:

1、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很重要,認為父母在無條件愛自己。

認為自己重要,就是一個人相信,自己可以對世界、社會和身邊人產生積極影響,這是一個人上進努力的基礎動力。

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證實,在家中感覺自己重要的孩子,會在青少年時期,更不容易對家人出現暴力行為和言語威脅。

而缺乏重要感和被愛感的孩子,則更可能出現攻擊性行為和暴力傾向,這在各種經濟背景的家庭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另有一項2011年的研究發現,如果母親能敏感體察孩子的需求,精準識別孩子的信號,充分了解孩子的精神狀況、安全感程度,那麼還可以降低孩子在青春期出現肥胖的風險。

而我們都知道,要想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心理活動了如指掌,沒有充分的陪伴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那些對孩子陪伴太少、不了解孩子的媽媽,就容易有較糟糕的親子關係,而淡漠、糟糕親子關係中的孩子,出現肥胖的概率,就是良好親子關係中孩子的2.5倍。

還有很多研究都證實,父母疏於陪伴、親子關係糟糕,孩子就非常容易出現情感、心理和行為問題。尤其是缺乏父母充分了解、基本監督的青少年,就很容易交到損友、沾染毒品、無腦冒險和出現未成年早孕。

2、在親密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有機會細緻觀察父母的行為,從而對好行為做出模仿。

但需要注意的是,壞行為也會在共處中傳遞給孩子,如果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長,請確保不要暴露太多壞習慣。

3、父母有機會充分觀察、了解孩子的優缺點。

要知道,現在有太多父母,因為忙於事業而把孩子扔在老家,或長時間扔給老人、保姆,從而對孩子沒有基本的了解,無法精確識別孩子發出信號並滿足需求,讓親子關係產生較大隔閡。一旦隔閡從孩子幼年起就存在,那麼日後彌補的難度就會升高。

4、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這一點很好理解。

與父母關係融洽、彼此熟悉的孩子,往往能更加自如、大膽地向父母傾訴內心,而兩者關係冷淡、疏遠,孩子幾乎不可能隨時向父母暴露內心。

倘若始終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就會在教育過程中遭遇許多阻礙,讓家庭關係岌岌可危。

5、減少孩子出現心理、精神疾病的幾率。

比如,媽媽經常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提升更有好處。其他的親子活動(學習愛好、進行運動、玩玩具、戶外活動、看電視、逛街等),還能減少孩子出現抑鬱症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父母提供基本陪伴,能對孩子的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

不過,要產生這些影響,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陪伴方式積極、陪伴質量較高,且親子相處時間適度。

而這個「適度」,就是不要太短,也不宜過長,因為如果父母時刻圍繞在孩子身邊,就成了分分秒秒都盤旋在孩子頭上的「直升機父母」,讓孩子倍感壓力不說,也不會得到更多好處。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陪伴多了就會矯枉過正、過猶不及。

陪伴越多,不一定發展越好

首先,這種「陪伴越多、孩子越好」的認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生物角度來說,媽媽因其天然的生理構造和荷爾蒙體系,對嬰兒具備更強的敏感性,女性一旦做了媽媽,大腦就會自動開啟「媽媽模式」,因此也就會在與嬰兒相處的過程中,逐漸生出無窮的能力,照料和保護孩子。

從大眾認知和歷史文化角度來說,母親的形象,自古以來就被塑造成了無私奉獻的形象。

說一個女性是好媽媽,就等於給她扣上了一頂高帽子,自動默認她應該隨時隨地在孩子身邊,做出回應、提供幫助,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並且她還理應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血肉和生命,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宗旨。

而如果一個媽媽不符合上述標準,那麼就容易被斥為自私。所以,那些願意全心追求事業提升和自我空間的媽媽,很可能就收穫「不是好媽媽」的評價,這也是職場媽媽遭受道德審判的文化因素之一。 (台詞來自美劇《大小謊言》,職場女強人媽媽瑞娜塔,在眾多熱心勤懇的全職媽媽眼中,簡直是妖魔化的存在)

在這樣無形的道德標準和社會壓力下,媽媽們都在比著賽為孩子奉獻和付出,這中間既有母性荷爾蒙驅使下的心甘情願,也有「好媽媽」形象框定下的被動付出。

而說到陪伴孩子,一個好媽媽連生命都能給孩子,付出點時間又算什麼?

所以,全職媽媽們,因其就是為了孩子選擇全職,就等於所有的任務和付出,都是為了看到孩子有更好的成績和未來,因此也就背負了幾乎全部的育兒、陪伴和教育責任。

而這樣的重大責任之下,假若所幸孩子成績好、性格佳,家人和外人也並不會因此有太多感激,因為這就是全職媽媽的本職工作,她只不過是和負責提供物質資源的丈夫一樣,做好了應該做的事,獲得了預期回報,屬於眾望所歸。

但倘若孩子學習不好,或成長出現問題,那麼全職媽媽就會第一時間遭受指責:「你都24小時陪著孩子了,錢也用不著你掙,生活已經夠輕鬆了,可孩子現在這樣,你過意得去嗎?」。

所以,殫精竭慮的全職媽媽,不得不全身心為孩子付出時間,嘔心瀝血將自己的所有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文化資本傳遞給孩子,里里外外的家務還一點不少,身上還背負著孩子未來、自身經濟命運和婚姻質量的三重壓力。

可以說,home keeper一點也不好做,責任還相當重大。

而職場媽媽,只能在最大程度努力工作的同時,付出更多時間精力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儘管數據證明,今天的職場媽媽比過去的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還要長,可她們依然覺得陪伴時間遠遠不夠,生怕因為自己而影響孩子。

於是,即使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可能也不能太盡興,而長期的焦慮、擔心和自責,也非常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情緒和家庭穩定。

以上,便是生物、社會角度下,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承擔的「好媽媽」壓力。

不過,下面的研究,可能會讓密集投入時間的全職媽媽們失望,也會讓憂心忡忡的職場媽媽有所釋懷。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就發現,對於3-11歲兒童,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與孩子的心理、學業發展,並無什麼關聯。

也就是說,媽媽對孩子教育的密集時間投入,並不一定換來孩子超乎尋常的發展。

從這一點說,付出和回報,不一定成正比。

不僅得不到超額回報,「與孩子多多相處」的壓力,反而會讓全職媽媽背負多重壓力,令職場媽媽內疚自責,更容易帶走媽媽們的耐心和好心情,讓她們焦慮、失眠、多變甚至抑鬱。

這樣的結果,甚至可能還不如一門心思工作掙錢,卻心緒穩定的媽媽。

另外,曾經就有多項研究證實,職場媽媽自身追求提升、勤奮工作,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她們的孩子並不會在認知、學業和行為上受到負面影響,職場媽媽的孩子還反而更容易擁有高學歷和高收入。

科學家也一次次告訴歉疚的媽媽們,全職媽媽的全天候陪伴,實際上並不會為孩子增加多少能力提升,只要家庭的各種資源足夠,孩子的發展是不會因為媽媽的工作而受到負面影響。

那麼,如果密集陪伴不重要,什麼更加重要呢?

根據這份研究,孩子的發展,絕大程度上依賴於社會經濟因素,比如收入、貧困、父母學歷、家庭結構,以及母親特質。

關於收入、貧困,我們《沉淪還是逆襲?家庭出身遺傳的秘密》文章中已經說過,貧困會抑制兒童大腦發展,出現更多認知和行為問題。

而父母學歷,與孩子某些學習能力的構建,有強烈的相關性;家庭結構,就是生活在關係和諧的雙親父母家庭,孩子通常有更好的成績、行為和情感發展。

媽媽特質方面,就是媽媽情緒穩定、精神健康,直接有助於孩子認知健康發展、精神狀態穩定。

除了社會經濟因素和媽媽特質,父母共同的教育參與,也能幫助孩子取得更高的教育成就、更少行為問題和更少心理疾病。

也就是說,家庭整體的共處時間,比媽媽單獨的密集陪伴更有效果。

比如,Trinitapoli (2008)發現,包括父母、手足的家庭娛樂和文化活動,與青少年更好的成績相關;Crouter et al. (2004)證實,家庭所有成員經常共度時光,與孩子更強的心理狀態相關。

以上這些因素,都是有龐大數據和研究做支撐的,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影響,「而媽媽陪伴時間長短,與孩子發展結果的關係」,並無實證研究的證據。

所以不得不說,長期以來,媽媽們背負了許多無來由的包袱、無意義的壓力和無理由的指責,著實是冤枉得很。

不過,要說這項馬里蘭大學的研究,有什麼讓密集投入的媽媽放心的結論,那就是對於青少年,父母與孩子更多的共處時光,的確更加重要。

這是因為,青少年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很容易被外界有害信息影響,此時的父母監督和情感支持,能有效幫助他們避免誤入歧途。

研究指出,青少年與媽媽的關係越好、相處越多,就越少出現行為問題,數學成績也能得到提高。另外,與父母共處時間越多、彼此越親密,青少年就越不容易出現毒品濫用、酗酒吸煙,或危險和違法行為。

那麼,面對本來就希望與父母保持距離的青少年,多長時間的相處會比較好呢?根據這項研究,每周有6小時高質量相處時光,就能取得積極效果。

現在總結一下,對於11歲以前的孩子,基本的陪伴是十分必要的,只要確保有一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輕鬆、愉快的親子時光,無論是讀書、閑聊、玩耍,還是單純的無言偎依,媽媽們完全可以不用犧牲過多,也可以讓孩子發展得很好。

即使媽媽24小時在線,也不一定完全轉化為好成績和好未來。

而對於青少年,一對一的談心、遠距離的監督管教,和必要時的情感支持,一點也不能少。

在這基礎上,全職媽媽大可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個人空間,或選擇回歸事業,職場媽媽的負疚感,也是時候該清空了,只要在追求事業之餘,保證高質量陪伴即可。

至此,社會對全職媽媽的高要求,和對職場媽媽的苛責,可以就此終結了。

說到高質量陪伴,雖然這個詞都快被說爛了,但依然有很多家長,並不明白如何才算是「高質量」,所以文章最後一部分,我們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什麼才是真正的「高質量陪伴」?

1、清空煩惱,專心陪伴。

陪孩子時,把工作、房價、未來的焦慮,都從大腦中清空出去,專註於眼前的孩子,看他、聽他、感受他、理解他,這也是你自己暫時從成人世界走出的好機會。

2、心無旁騖的家庭晚餐。

每周至少保證有3-4次家庭晚餐,正式大餐也好,簡單快餐也罷,總之專註於彼此的交談即可,有些許儀式感更好。可以提前請孩子幫忙準備晚餐,用餐其間不要看電視、玩手機,用心感受全家在一起的時光。

3、邀請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看到父母忙碌,孩子其實很想參與其中,體驗一把做大人的感覺。如果覺得烹飪、打掃或修理物品很無聊,不妨請孩子幫忙一起做,這樣既保證了親子共處時光,孩子也能樂在其中。

4、玩孩子喜歡的遊戲。

哪怕覺得孩子的遊戲無聊幼稚,你也可以專心花一點時間和他一起進行,而不要總是想著讓他從事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5、去孩子喜歡的地方。

逛超市、逛商場,或許並不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而是大人以帶孩子為名,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即使無趣,也需要陪伴孩子去他喜歡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片草坪、一個土堆。

6、與孩子單獨約會。

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請確保每周都與每個孩子有個單獨約會,可以一起外出,也可以在家談心,問問他最近生活和內心感受,而不要讓孩子有被忽略感。

7、按年齡段安排活動。

對於小孩子,和父母一起讀書、玩耍、胡鬧就很歡樂;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和青少年,需要有深入內心的談話,比如討論書籍、電影、社會時間,了解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請記住,讓孩子處於談話的主導方,家長可以多提問。

8、若即若離。

可以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半徑,既不要太黏孩子,也不要讓他感到孤獨。孩子自己玩的時候不去打擾,需要情感支持的時候,家長能做到不斥責、不拒絕,就已經很好。

結語

也許,很多媽媽都有同感,那就是即使自己才是陪伴孩子最久的人,可孩子卻似乎更喜歡爸爸。

這讓我們滿心嫉妒,又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來,也許是在媽媽長時間的陪伴中,並不能時時刻刻雞血滿滿、情緒高昂地陪孩子瘋鬧瘋玩,有時還會有消極情緒暴露出來,所以孩子得到的陪伴,並不是非常高效,其中還摻雜了許多焦慮、不悅和不耐煩。

而下班回家和孩子翻滾玩耍的爸爸,卻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更讓孩子興奮開心的陪伴,所以孩子總能記得爸爸的一丁點好,而忘記媽媽的苦心陪伴。

對於我自己,我常常美其名曰陪伴寶寶,可實際上總是人在陪玩心在外,孩子總是不能盡興,花了時間卻誰也沒玩好。

反而是我陪他做的幼稚小遊戲、傻乎乎的角色扮演,還有當我聽懂他的專屬暗號,找到他失蹤許久的小玩具,識別出他微妙的壞情緒時,他才會更加開心。

也許,等孩子長大以後,最令他難忘的時光,不是媽媽天天黏在身邊的日子,而是你花不多的時間,與他一起做過的丁點小事,哪怕僅僅是十分鐘敞開心扉的暢聊,或半小時相互偎依的共讀。

所以,無需一味要求自己犧牲自由,陪伴孩子,重要的是媽媽自己保持開心。

「好媽媽」的過高標準,讓太多媽媽承受了不必要的質疑和委屈,看了今天的文章,希望你能放下執念,輕鬆生活,日後遇到他人質疑,也能堅定自我、一笑而過,是不是好媽媽,輪不到他人來定義。

做到問心無愧,你就是最棒的媽媽。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校控,一個致力於探索新知的教育研究社區


很重要,現在別人對我好一點我就覺得欠了別人十世恩情


重要到可以影響一輩子…影響了我的過去,現在,還有未來…

更悲劇的是,我恨他們一輩子。

其實也不單單是沒有陪伴的原因,但是至少佔了絕大部分…我即使到現在,都極度自卑,害怕見生人,安全感可以說沒有,從小到大,也幾乎沒有朋友…會羨慕別人,嫉妒心爆炸,會羨慕別人到想死的程度…

對父母沒有感情,對,就是沒有。是呀,他們還是養我了,但是我還是沒有一絲感情,為什麼呢?

做什麼事都超級超級小心…因為我知道沒人會幫助我,父母也一樣,一旦做不好,結果就是毀滅性的…

甚至有人喜歡我,我都不敢承認,很害怕失去…每天都負能量爆炸的樣子,現在又抑鬱…真是沒救了

這個影響,夠大嗎?

針不扎在你身上你永遠不知道有多疼…


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

為了能要一個男孩,

父母生了一個個女孩兒,

我作為出生的第二女孩兒,

高中之前,

一直跟著爺奶,

小時候的記憶里,

便會有羨慕別人家孩子,

羨慕他們喊爸爸媽媽,

但是,

有種心態大概是,

越想得到的越壓抑,

或者是長久的疏離感,

十五六歲回到父母身邊後,

沒有辦法喊出一聲爸媽,

如今又過了十五六年,

依舊沒有辦法,

當面喊一聲他們爸媽,

經過那麼多年,

雖然是真的也理解了他們,

也真的很愛他們,

跟他們相處的也挺好,

性格也算成長的挺好,

但是,

始終沒能當面喊爸媽,

鼓起了很多次很多次勇氣,

最後要麼是書信或簡訊代替,

還是沒能當面喊爸媽,

又一次下決心,

過年時候,

一定要喊出口爸媽,

因為一直覺得,

喊不出就沒能夠真正釋然,

……

沒有父母的那段陪伴,

帶給我什麼樣感觸呢,

大抵就是,

沒有好好的談過戀愛,

沒有辦法很好的跟異性相處,

跟異性聊天也還好,

也能自然相處,

但是,

用曾經喜歡過我的一個男生話說,

就是隔著距離走不進去,

心裡總像是有道屏幕,

讓人不知道再如何靠近,

自己也似乎從裡面走不出,

沒有辦法,

跟異性很自然的建立起一段親密關係,

別人一旦表示喜歡,

距離剛要靠近,

自己趕緊逃的遠遠得,

遠遠看著,

進入不了一段感情,

於是晃蕩晃蕩著,

馬上三十歲了,

依舊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小女生,

……

還有影響就是,

雖然非常喜歡小孩子,

但一直堅定認為,

不會輕易要孩子,

如果不能給予孩子愛,

不能給予孩子很好陪伴,

不能給予孩子溫馨呵護,

不能給予孩子優良生活,

就不會要孩子,

因為總覺得,

孩子養活不僅僅是實物,

還有那些無形得,

從小的撫觸,

滿滿的愛和陪伴,

……

當然,

有孩子的前提,

還得有個走進心裡的對象,

自己先走出來,

跟自己和解,

跟父母擁抱,

跟所有釋然,

再去尋覓擁抱另一半,

才算圓滿幸福,

……

加油嘍~


推薦閱讀:

男孩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父親的什麼階段?
讓三歲的小孩上來直接看英文動畫片有沒有問題?
「喪偶式教育」、「保姆式教育」在如今的家庭生活中普遍存在嗎?
四歲的兒子想要當古生物學家,去研究恐龍化石,作為一個家長我該如何幫他實現夢想?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