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是怎樣一種體驗?

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更新在最後

你好我是分割線————————————————————————————————————

全家清華的路過......從來不覺得學習好了不起,人品更重要(嚴肅臉)

背景:我們家裡有兩個孩子,我現在是清華本科在讀,父母和哥哥都是清華本科畢業,然後去國外留學回來。因為父母都在清華任教,所以我跟父母回國後是在清華里長大的,從幼兒園到大學沒有出過這個園子,屬於所謂的的「五清」團(傳說中的「八清」團是清華幼兒園,清華附小,清華附中初中,清華附中高中,清華大學本科,清華大學研究生,清華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

1、家裡人從來不管我的學習,學習方面可以說是放養吧,從小到大沒有上過任何學習方面的輔導班。父母一直跟我說:「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確實是這樣,他們不會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從最開始就是在鼓勵我找自己的人生,去活成我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會有所謂的「不怎麼怎麼樣,就會對不起父母」的壓力。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學習全靠自覺,不會去爭第一第二什麼的,但是會把自己的成績維持在優秀的範圍內。當然從小也沒有想過要上清華以外的學校,覺得上北大就是對家庭的背叛(小孩子幼稚的思想(///ω///)),然後就考上了——畢竟如果全家都是清華的,但只有自己不是的話,還是會感覺有點丟臉的。

2、小時候去學音樂呀,舞蹈呀,美術呀,也全都是憑我自己的興趣,很多興趣班都是上個一兩周,說不想學了,家裡人就會很乾脆的說那就不學了。其實現在想起來那麼小的孩子(4、5歲的時候),哪有什麼成熟的考慮,但是他們會很尊重我的選擇,從小我就覺得我和他們是平等的,我沒有被逼迫去做任何事情。

雖然我放棄了很多音樂舞蹈之類的發展特長的機會,但是我憑著自己的興趣從小學開始正規的學習美術一直到現在,雖然水平比不上美院純藝的那些大神,但是還是拿得出手的,當時高三去考清華的藝考也考過了。

3、在父母的影響下,堅信努力是會有回報的。因此性格要強而且獨立,做事情能夠持之以恆。想要的東西會自己去爭取去努力,不喜歡依靠別人。

我的體育底子其實是很差的,小學的時候我仰卧起坐只能做9個,別的同學都是30多個;跳大繩我只能當搖繩的,因為我每次都跳不過去;跑步我永遠都是倒數第二名——倒數第一名是一個得過小兒麻痹症的同學……

其實我父母的體育都不太好,但是我不認自己底子差。我覺得:既然大多數人都能做到,那我也能做到;就算是大多數人做不到,只要有人做到過,那我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之一。

就是這樣的心態我很努力。初中的時候我的體育是平均水平,高中的時候已經可以代表班級參加運動會了,大學變身體霸一個馬杯參加七八個項目拿回三四枚獎牌。

為了練習跳繩,高中的時候我每天要求自己跳1000個單搖+100個雙搖,於是跳繩輕鬆滿分。為了練習跳遠,連續一個月去網上找教程,每天跳蛙跳,走鴨子步,跟著男生跳台階……得了個全校第二回來。為了練習跑步,我一開始每天跑5圈,跑10圈……結果跑上癮了,越跑越多,現在拿10公里跑著玩。去年正好滿20歲,於是就去跑了2015年的北馬。現在想起來還是太莽撞了,跟著nike+ running的訓練計劃練了8周就跑了首馬,還是全馬,5小時07分完賽,不是什麼好成績,但是覺得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對於我跑步,我父母一開始是不知道的,他們知道我要跑馬拉松之後雖然擔心我會不會跑死……但是非常支持我的決定,給了我精神上的鼓勵。

4、不注重物質層面的虛榮。這可能不只是家庭環境的影響,跟身邊的同學也有關係,從小到大身邊都沒有任何攀比的風氣(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根本注意到TAT)。家庭經濟狀況雖然沒有那麼富裕,但是想買的東西是買得起的,可是從小非常節儉。

小時候和家人去商場,讓我挑自己想要的東西,我都會挑最便宜的,或者猶豫再三把喜歡的零食再放回貨架——因為覺得沒有到非吃不可的地步。

我們家裡沒有零花錢的概念,但是這不是說我什麼都不能買,而是說我只要想買東西就可以隨時找父母要。他們並不限制我的生活費,反而挺鼓勵我自己買東西的。所以我從來就沒有「我的錢」和「我父母的錢」這個概念,而只有「家裡的錢」這個概念。因此從根本意識上杜絕了亂花錢的可能性,只有自己掙的錢才是自己的錢。雖然父母不會限制我買東西,但是真正想買一些稍微貴一些的但又不是必需品的時候,會去自己找活兒掙錢買(? ??_??)?

5、會被別人說「三觀太正」還有「單純」。

因為從小在清華這個象牙塔裡面長大,可以說被保護的很好吧,所以很多事情都沒有經歷過,涉世不深。很多事情並不是因為我很樂觀或者說善良而往好的方面想,而是單純的想不到怎樣往壞的方向想……其實上大學前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感想的,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同學經常會這麼說我。

一開始學校里的一些事情會覺得看不慣,比如那些很功利的事情......但是現在也釋然了。在進入大學前,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學習了18年,有不同的三觀太正常。我做我自己,他做他自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他堅信自己正確的程度正如你堅信自己正確的程度。沒有必要要求別人都按照自己的三觀去生活,也同樣沒有必要為了別人而去改變自己遷就他人。你唯一可以改變和選擇的,是你所處的圈子和相處的人。這可能是我上大學以來最深的感觸了。

6、最後講一講我的父母吧。爸爸是典型的書獃子,一心做研究不會搞關係那種;媽媽則是人緣很好,走到哪笑聲一片那種,所以兩個人性格很互補。雖然平常在家裡總會互相看不順眼,吵吵架拌拌嘴什麼的,但我覺得他們兩個人的吵架更像是小孩子鬥氣那種感覺。小時候我會隨機加入一個陣營,然後進入辯論環節,爭得一席之地。現在就是笑一笑看他們兩個人爭來爭去了。 ( ̄▽ ̄)" 好萌的。

我的父母當時是大學的同班同學,媽媽喜歡吃米飯,爸爸喜歡吃面,那個時候去食堂買飯還是要用糧票的。於是兩個人就一直交換米票和面票,然後……然後兩個人就在一起了!吃貨的愛情嗎? (°□°;)

兩個人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先工作幾年生下我哥哥,然後一起去國外留學的時候生下了我。後來在國外工作了幾年,其實挺順利的,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我們一家應該就在國外生活了吧。

但是就在要移民的時候,當時連手續都辦好了。我爸爸突然就覺得:「不行,我們還是應該要回國。」於是就直接改變計劃,舉家遷回國內。那個時候我和我哥哥都不怎麼會說中文,我媽媽還一度擔心我倆語文學不好。 _(:3 」∠)_

你好我也是分割線———————————————————————————————————

沒有想到會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還好匿名了(°□°;)

看了下評論,不好意思不能一一回復,回答一些比較集中的問題:

1、答主是女生,雖然出生在國外,但是是中國籍,至於原因……很單純的,沒有那麼高尚,純粹只是因為父母都是中國籍,沒有想過要讓自己的孩子加入外國籍而已。然後,好像在國外出生不算超生?

2、原題是「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是怎樣一種體驗」,現在改為「科學家」一詞,所以會有些文不對題,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3、雖然是清華子弟,但是高考是沒有優惠的,一分也不會加,避嫌還來不及......我那年的北京高考確實挺簡單的,答主理科,考了有680多分。

4、我喜歡我的家庭,也喜歡我現在的生活,所以分享給大家一些我喜歡的經歷。但是只要是生活,就一定有苦有甜。我是對自己比較狠的女生,一旦忙起來就不管不顧了——當然不只是忙學習。長期日均睡眠5小時是常有的事情——因為基本上每天都要六點半起床(生物鐘)。不要學我啊TAT會掉頭髮,而且跑步也腳軟。

但是不管熬夜還是通宵,第二天都會儘可能讓自己看起來精神飽滿一些(? ??_??)?其他苦的地方我不便多說,覺得自己明白就好啦。

5、關於匿名:

我之所以選擇匿名,是因為不希望受到關注,也不想因此得到什麼。當初回答這個問題也只是因為心血來潮,不想漲粉,不想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我只是個普通人,幸運大於能力,性格和做事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只是沒有告訴你們而已~以後還會繼續努力的(?????)

6、關於真實性的問題:

我不想去證明什麼,有些問題我也不太好回答,因為一旦回答百度一下就會查到我了……我不喜歡這個樣子。其實現在已經說的太多了,生活中認識我的人一眼就看出來是誰了……大家喜歡我的分享的話我很開心,這對我是一種肯定,真的非常感謝;懷疑我質疑我之類的,我覺得也沒有關係,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呀~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吵架(┬_┬)

7、最後,謝謝評論區有人提醒我回答被抄襲和轉載的事情,我已經和發文方進行了溝通並得到了解決。希望不要再有人以各種形式轉載了……和媽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媽媽讓我吸取教訓(′○` )嗯,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昨天已經有某人問我「知乎上那個答案是你嘛...」嚇得我還是繼續匿了吧

╮(╯▽╰)╭

————————————————

太爺爺是民國留英教授,爺爺是訪美教授,父親是醫生,吾輩最不爭氣....

大致就是這樣: 老爹吐槽當年幫他補習政治的老師,說講了半天完全聽不懂,後來掛了科,再後來那老師寫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小時候下樓玩,掉進池塘,大呼一聲救命。岸上一排出來遛彎的老教授開始脫衣服....這大概是學術水平最高的救援團體了?

小學的時候,調皮放學被留下來,奶奶去撈人...班主任剛想告狀,愣了一下:老師好!

放學回家,做奶奶(前區命題人)出的數學題目,我還沒做完,下一張卷子已經出好了....而且連答案都是湊好整數的...

奶奶近40年前帶的學生,過生日的時候會系著紅領巾過來給她老人家做壽。

缺勤了去老師辦公室補考...老師桌子上一本書掉了,替老師撿起來,老師說這書不錯,答曰嗯我看過,老師說你怎麼看過?答:我爺爺寫的....然後我就過了。

小時候隨爺爺去公園下圍棋,倆老外圍觀吐槽。老人家隨即飆出一口正統英音作答....過後吐槽那倆是澳洲人...

從小時候開始,凡住在爺爺家裡,早晨從ABC開始,晚上在BBC中結束...每個月有學生寄翻譯好的期刊求校閱.....(講真,要是天天這麼聽,我保你雅思四六托福穩過...)

跟留學生聊天,事後老祖宗語重心長的教育:你的口音還是拖泥帶水...我至今都沒搞清楚哪出的問題...

老爹下手術回來,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繪聲繪色的描述今天切的肝有多肥,某個病歷多麼稀奇...(也沒見發個paper...)

擠公交,老爹若干年前救治的病人站起來讓座。

隔三差五的爆出隱藏技能,比如理科的會拉丁文、文科的給學生講了半天相對論、藝術類的掰扯起經濟史...

與全市各個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員沾點親帶點故...

家裡人走個親戚聚餐,變成了全國南北院校歷史系的學術討論...

別人考試前拜各路神仙,我直接跑去墓前拜自家祖宗保佑....

————————————————

————————————————

一覺醒來突然這麼多贊,十分感謝。

有人說,學者普遍清高,我想並非如此,而是「實在對人類這種無趣的生物提不起興趣了」。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可以鑽研一生實在是莫大的幸福。很幸運的是,祖輩們都找到了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他們的成就與著作,足以將他們的生命延續百年。

評論里有人說我家是比較驚人的背景,其實不然,如今只是普普通通一家人,以微薄之俸祿度日,無非幾代積累的教育背景,讓我們平日生活能多幾分樂趣與厚度而已。能有如此家世,無非是歷代先人重視教育,尊重知識所致,吾輩心存感激。

說說祖輩們的故事吧。

祖上在明代那會,據先人考證,是於江南販私鹽的,清兵入關,不甘剃髮,逆江而上,於湖南安家

結果最後還是大清臣民了...我奶奶是也是正黃旗後人(大清藥丸)╮(╯▽╰)╭,歷史真是奇妙。

PS:評論里已經有人說我吹了,所以今天順道去問了下奶奶求個考證,她自己也說已經弄不清是正黃鑲黃,但是更離奇的事情來了:奶奶提了下她的爺爺的故事,當時在張作霖手下負責安保,然後在皇姑屯前一站下車...隨後聽聞噩耗,一病不起,在廟中修養時辭世。(我今天頭次聽說...嚇到了)

清末,家道中落,太爺爺他爹去一家裁縫店做學徒,結果撈到了老闆家的女兒,繼承店鋪,從而有資本供後人讀書。

於是太爺爺考取公辦留學(洋學堂?),當時湖南省高官親自到訪,留下銀元,安置家人,囑託安心學業,回報家鄉父老。(也得感謝當時的社會風氣敬重讀書人)

於是太爺爺去英國(開始似乎在駐英使館任二秘),一不小心進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成歸來,在中央黨校任教...很不幸是藍營的那個。

解放後堅持留下來建設新中國。後來呢,到了50-60年代,大家都懂的。老人家就指責政策錯誤,提出異議。後果隨即到來,老人家亦不認錯,不接受改造,堅持批評時政,沒有了工資和油糧票,試圖以翻譯文獻之稿費度日,而出版社亦不敢出版,最後只能靠我爺爺的工資接濟度日,熬到60年代末。

家人以此為驕傲,一介書生,能在這種環境下堅持真理,是需要勇氣的。我由此堅信,有些事情是值得用生命去堅守的。

到了我爺爺那會,抗戰勝利時全家在重慶,考高中,化學題問水的分子式,老人家寫了個H2O2,差點就被老師扔出去,最後校長說此人英語好,留了下來。當年爺爺學英語靠的是在重慶防空洞里背聯合國憲章,然後去考取了清華,然而解放戰爭打起來,北方亂了,跑到南方考取了中央大學,結果解放戰爭又打到南方了,於是又溜達到北京考了北京大學(然後遇到在通州讀高中的我奶奶)....學的是英語,結果畢業了去當老師教俄語....過了兩年國內開始招第一批研究生,全國10個外語系名額,南大分了6個,最後就取了我爺爺一個。

我想考神莫過如此吧。

老人家90年代赴美做訪問學者,省下伙食費,生病也不去看(也確實看不起)替家人弄回來四大件,下飛機已經面黃肌瘦直接送醫院。每年也固定對向母校清華中學(重慶那個)捐款,直至去世。

老人家唐詩能翻譯成英文格律詩,嘆為觀止...

有次他去逛書店,正好遇上某老外簽售某本關於我朝高祖的書,於是直接發問,一老外沒有經歷過高祖年間,何德何能為其歌功頌德或是任意貶低?結果第二天見報了:一老者以流利英語質問某某。想必記者英語不好,應當是:以地道倫敦口音....

(老人家在做訪問學者之前幾乎沒有接觸正兒八經的外國人,鮮有的幾次是去北京給來訪外賓擔任翻譯,口語全憑太爺爺教導以及日復一日的聽BBC。十年動亂期間把英文格律詩、英美文學研究的透透的,翻譯沙翁作品,或者把毛主席的詩詞按英語韻律翻譯過去....所以你們這些人啊,生在這麼好的時代,有外語角,有新概念,有手機翻譯,居然好意思說學不會英語.....真是圖樣啊)

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其著作評價為:填補中國相關學術前後五十年的空白。

學問如此,夫復何求?

(評論里有人問是不是許淵沖老師,不是的,相比之下名氣小太多了。也有好多人刷南大,題主全家只有我爺爺一個人在南大讀的碩士並留校,後來去了隔壁某前女子大學任教,太爺爺在南大的前身有短暫經歷,當然,南大也是我長大的地方之一....)

到了老爹那輩,就在南大大院呆著了,剛恢復高考,背離祖輩文科傳統考南大數學系,結果差幾分...地理系要又不肯去,於是糾結去哪,最後糾結完了志願填報也結束了,只好去了醫學院(不是南大醫學院....)。

結果逼得醫學院英語老師去南大深造╮(╯▽╰)╭

最後到了我...又回歸老師這個職業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代人里三代人的頭一份工作都是一樣的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任重而道遠。


我是我們家除了狗以外學歷最低的。

——

全家清華妹說得其實非常在理,讓我總結的話高知家庭的優點也是那幾條……自由,民主,對錢看得比較開,對個人某項能力有與已知他人此項能力上界同樣的信心,對社會問題保持著我知道你污但是我就笑笑不說話的心情。

優點被總結得差不多了,我來吐吐槽。

我爹是搞物理的,我媽是搞英美文學的,旁人一聽這個肯定要說誒那你這倆都學得不錯吧,然而非常反直覺的是我這倆都考過全班倒數第一。

其實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跟大家眼中書香門第的印象恰好相反,很多高校教師子女的成績並不盡如人意(清華妹請忽視我……我認識的父母清北雙職工的孩子大多能考上我開就不錯了……又默默黑了一發校友們不要在意=。=)我自己反思了一下,一個是高知家庭對孩子的成績要求往往比較寬鬆,畢竟自己已經在學術上走得挺遠了,可能反而會更注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興趣培養(小學被我爸風雨無阻拖去學京劇一直學到戲班倒閉……大家多支持國粹啊QAQ),不太會有那種特彆強烈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感覺,覺得能生個會打洞的孩子也挺好的;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深受其害的一點,就是他們會抑制不住要壓制你的心情……舉個栗子,我有一非常富有語言天賦的姐們兒(沒錯蝦醬說的就是你),日語N1托福117這樣,你要是問她怎麼學的口語她就會發出杠鈴般的微笑然後告訴你自己打小就喜歡說,反正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她在說啥她就沒事在家呱唧。但是這事兒要是擱在我身上呢,我基本上一張口就會被我媽糾正,一拿物理題去問我爸就會被調侃這麼簡單都不會(╯‵□′)╯︵┻━┻ 久而久之我就索性不練了,而且養成了非常羞於在人前表現的尷尬症性格,過年時候家裡讓表演個唱段啥的我都會自己跑到陽台上誰都看不見了才亮嗓……

雖然小時候落下的這些毛病後來都逐漸得到了一些修正,但是回想起來還是覺得略心酸……希望知乎各位大大以後(?)有了孩子別總是打壓他們,沒事兒多鼓勵鼓勵,將來的學界會感謝你們的么么噠(? ̄? ??  ̄??)


我的爸爸John剛剛過完68歲的生日,他本科從康奈爾大學畢業,之後就讀於哈佛大學醫學院,住院醫生實習期也是在哈佛大學度過的。他曾在很多個大學任教,包括哈佛醫學院,達特茅斯醫學院,以及達特茅斯學院本科部。(我的媽媽也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和哈佛醫學院

沒有人會期待一個醫學博士在其他領域知識廣博,但是我的父親就是這樣。我的父親的智商有時高到嚇人,他是我此生接觸過的最聰明的人之一。他精通歷史,生物,化學,工程,人文社科,同時會說多國語言

在他就讀於哈佛醫學院的時候,他是當時學校歷史上GPA最高的獲得者:除了一門課拿了98/100之外,其他所有課都是滿分。而對於那門沒有拿到滿分的課,他堅持和我們說是因為教授把自己本該是對的答案誤判成錯的了。

大部分情況下,家長們都會期待孩子發展的比自己更好,但這對我來說著實有些難度。作為他的兒子,想要追趕巨人的腳步的我深感壓力山大,但是在他的帶領下我也更加的努力了。

我是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我的哥哥姐姐在高中的時候都遇到了一些問題,導致他們無法在學術上超水平發揮。所以,我的爸媽對於他們的期待是上康奈爾大學。而對於我,他們期待我能去比我爸爸更好的學校,最好是哈佛!最終我去了達特茅斯學院,這符合了他們的期待,但是我也知道他們同時希望我能去一個更好的研究生院(我最終也如他們所願去了耶魯大學法學院)。

在對於我的教育過程中,我的父親從來不因為我的過錯斥責我。他時刻期待我對所有事情做出百分百的努力。在我失敗的時候他只會和我說「你能做的更好」,就沒有然後了。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我特別有教育意義的一項活動其實是每天的晚餐。每天晚上,我的爸爸會做好晚飯,等著全家人(爸爸媽媽,我,和我的哥哥姐姐)一起吃(他的廚藝一流,掌握西方各國菜肴做法,導致我離開家上學之後覺得自己的生活品質大大降低)。在每天的晚餐時間裡,我的爸爸都會拿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問題來考我和我的哥哥和姐姐。這些問題千奇百怪,卻也鼓勵了從小就好強的我在課餘時間自己去搜集各種學科的知識

小的時候,爸爸喜歡和我們玩一個叫做Trivial Pursuit的遊戲。在這個桌游里,我們會擲骰子,根據數字移動棋子,然後根據棋子所在的不同區域回答問題。(例:藍色是人和地點,黃色是歷史,棕色是科學)答對了就可以繼續扔骰子回答,而答錯了就換成對手走。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爸爸玩這個遊戲,開局之後的他一個人完成了這個遊戲沒有給我一次擲骰子的機會。這意味著他連續正確回答了超過100個不同領域的問題,而對於一般人來說能答對一個就已經有難度了。

雖然從小到大和我在和爸爸的智力競爭中總是失利,但這些經歷給了我無數正向的啟示和引導。其中我意識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好的教育到底意味著什麼,該被用在何處。我認為在教育中,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是至關重要的。博雅教育即強調涉獵多種多樣的學科,是美國文理學院以及常春藤大學等綜合性大學倡導的教學方式。因為,光光鑽研某個學科是不夠的,只有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時刻保持好奇心和強大的求知慾並加之探索,人的思想才能豐富而有深度,才能在與別人的討論中貢獻出獨到的,有意思的觀點。

最後我想說的一點是,我的父母對高學歷和之後所謂合適的職業的選擇看得非常重。對於我來說,想要打破他們對我預設好的未來規劃限制是非常難的。當初我選擇創業而非當律師的時候,我的父母非常的反對。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的觀點對我的發展算是有一些限制吧。

最後附上我父親簡歷中描述學歷的片段

EDUCATION:

DATE INSTITUTIONDEGREE

1970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A.B.

197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in Biochemistry M.A.

197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 M.D.

1998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OSTDOCTORAL TRAINING:

1977-1978

Intern in Medicin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1978-1980

Resident in Medicin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Clinical and Research Fellowships)

1977-1980

Clinical Fellow in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1980-1983

Clinical Research Fellow in Cardiology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1980-1983

Research Fellow in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分割線------

謝謝大家的支持,關於更多父母對我的教育的例子可以看我的另外兩個回答

1. 猶太人的聰明是先天的種族優勢還是後天的環境影響與教育?講到我對父母教育觀念的總結

2. 中國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 Joel Butterly 的回答 講到我用親身經歷談對虎爸虎媽的看法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匿名吧~~

其實我挺想好好寫寫的,希望被人推薦,有更多的人看見。

我的姥爺是當年參與兩彈的理論物理學家,我父親是國內數一數二物理理論研究所的教授。其餘家人也都從事相關工作。

生長在這種家庭,最大的優點是我從小受訓,邏輯性很強,放在生活中就是善於總結和推理,很難受騙;

理科學習方面……我爹總說數理敏感是天生的,很遺憾我天生沒有被遺傳到,所以我在家小名叫做弱智。

哈哈,從上面就可以看出,我家庭的人情商不高,也許是他們極為優秀的智商讓周圍的人縱容他們,情商沒有得到訓練和發展。

等到我長大,上學了,接觸社會,我才發覺,在我家一些正常的事情,在外人看來是多麼的古怪。我害怕和別人接觸,總是小心翼翼觀察別人的反應,當作公式放入我的腦袋,下一次,同樣的情形下,我也這麼做。

比如,我家是從來不過任何節日和生日的,我記得我小學時候和我爹提想過生日,我爹想了一下說:「好,請你例舉出幾條,並能說服我,你的出生是一件值得我們慶祝的事——的理由。」我想不出來,此事作罷。

說說關心的學習問題吧!上學時候,我的理科不錯,這的確歸功於家庭環境的熏陶。我也按照家裡的期望,物理一路學到黑。但是當我想去研究院等地方時,我發現大牛太多了,怎麼說呢,他們屬於有2天分有熱情有努力,我沒天分沒熱情只有可憐兮兮的努力還有家庭訓練出來的應激反應,無論如何是要被淘汰的。

我不喜歡我的物理世家,他們沒有教會我怎麼生存,怎麼融入社會。我沒有他們的天分,我不知道自己生存下去的路在哪裡。

如果我向他們求助,他們只會說:「廢物……是要被淘汰掉的。」

暫時想到這裡。

補充一下:沒想到這麼多人回復,嚇一跳,謝謝大家。

有人說是段子,我在事實基礎上略微做了修改,因為我周圍很多人逛知乎,他們零星知道我家的狀況,但我不想讓他們知道全部,可能看起來有點誇張~不過基本如此。

有人說我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個提醒我了,我爹是特別特別窮山溝里考出來的鳳凰,我姥爺原來家裡卻是資本家(那個年代,有錢才會讓孩子讀書,不是嗎?),而且之後薪水也很高(那個年代,國家投入大量做兩彈)導致我父母的消費觀念差別極大,也有很多很好笑的衝突。

我已婚,婚後接觸婆家才發覺自己很多人之常情都不懂,更加恐慌。突然想起,當年我嫁不出去時候,有人建議我爹介紹學生給我,我爹大怒:他們兩個都搞物理么??!!要讓他們喝西北風么??!!!!(我心想,你也挺明白啊)

我有我性格的弱點,又有家庭環境才會導致發展到這一步。我不想變成吐槽大會,但又想說說,等我整理好心情再分享些有意思的事吧。


瀉藥,但還是匿名吧…我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分別是兩所C9的教授,而且都是搞電子電氣這個大類的,然後我父母都是NI的高級工程師……從小到大都感覺和家裡的人相處不來,因為完全沒有共同語言。唯一的好處就是,後來自己也入了EE的坑,有一次問我奶奶一道模電的題目,她看完題目就口算出了正確答案(書上的步驟佔了兩頁多……)

沒想到能收到這麼多贊(⊙▽⊙)!有熟人問我自己的學習和技術經歷,那我就再回答一些。我接觸EE是從高二暑假開始(當時競賽獲獎拿到了保送資格,高三就沒去學校了),一直到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已經自學完了高數、電分、數模電、SAS、DSP,還有一些單片機的知識(這裡得到了我爺爺奶奶的很多幫助),然後高三暑假的時候,我爺爺組裡的一個老師還帶我參與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這期間我基本對嵌入式開發有了個入門。最重要的是,不是學到了知識,而是這個時候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去加強自己的技術。後來大二的時候,我自己開發了一個網關路由器(軟硬體、演算法、PCB Layout、測試,都是自己獨立設計完成):對SSL應用內容可見,提供7層負載均衡演算法,保障應用對話的持續性,流量處理能力達30Gbps;這個技術專利後來轉讓給了一家小公司。本科和碩士期間我很少在學校,這七年基本輾轉在中關村軟體園、東升科技園、中航工業園這幾個地方的公司兼職(大部分是小公司,因為帝都的小公司給錢多。。);我從最開始的兼職,到後來碩士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已經有很多社招的HR和獵頭來聯繫我,最後選擇了一家中型企業,目前做的研發還是和路由交換、SDN有關。

可能有人會問本科為什麼不參加挑戰杯、電設、飛思卡爾這類的比賽?其實當時我很想參加,但是我父母和我爺爺強烈不建議,他們說還是去企業實習學的技術更多……同時我發現我大學裡的學生都不太屑於參加這些比賽。。。

最後我想說的是,家庭確實對個人的成長有著關鍵作用,它可能可以讓你少走彎路,讓你提前接觸同齡人接觸不到的資源,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無論你的家庭如何,你自己都要努力奮鬥,要選擇自己適合的方向,要保持對技術的熱情,要儘早懂得怎麼去加強自己,學會怎麼去學知識,而不僅僅是學到知識。


問題似乎被改了啊,總之我這是從父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出發的

父母對教育很重視,且方法很科學

自從我認識拼音開始,我的身邊就少不了書。有專門買給我的,也有他們自己的書。他們教給我的,是自己一個人看書。從此以後,「找書看」便成為了我的一大愛好與習慣。

小學初中時,大力支持我的長處與興趣發展,同時不認為上課多和作業多是好事,對我懶得寫某些作業的行為表示默許。

高中大學時因為我年紀小的關係,對我的關心更多偏向於生活,同時仍不忘過問學習情況但也不加過多干涉,不像某些家長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終點,或者眼裡只有學位

對於自己熟悉的領域,給我充分提供了情報。比如在高中時刻關心少年班招生的消息,大學選課時告訴我什麼課值得我去選,選專業時告訴我不要目光短淺,保研時幫我打聽政策變化,充分利用信息幫我指明好幾條路。好在我逃過了某門掛科率50%的神課達成無掛科的成就,沒有在這裡丟臉。

最近又不斷的跟我說:「你要把基礎打紮實了,不能僅僅沉迷於技術,不然以後用到了知識還是要回來補。」

對知識的尊重與追求,在這個時代,毫不誇張,真的很可貴。

名望與金錢,雖缺之不好受,但絕不是唯一目標。人不是一個數字能衡量的

自己熟悉的領域,說。自己不懂的領域,認真聽別人說,不想當然

這些是我學到的最寶貴的。


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父親工科出身,母親軟體出身,在早年都是稀缺人才。許多同學朋友早早的創業出國,他們畢生獻身國防事業。

特別是父親,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團隊取得若干科技進步特等獎,我未必可以超越他的成就,但這至少是我畢生努力超越的目標。

他們真心愛自己的科研事業。

他們同時愛國愛民族也愛黨,為強國之路揮灑畢生汗水。

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愛金錢,但取之有道。

他們會為買房子裝修的事費神,也會為股票的暴跌憂心。

父親倔強,母親優柔,他們和普通人一樣也有各種不足。

其實,他們是也普通人。

這種氛圍下的孩子,上學時,在父母的熏陶下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父母給我提供了優良的物質條件以及教育資源,理性對待我的不足,我打心底感激他們。

上學時,他們並沒有把事業過多的帶入生活。他們的管教並沒有非常嚴格,我也從來沒有非常努力過,一直以來也都是優等生中的學渣而已。

不過,在他們的支持下,我實現了童年的夢想。

我已經非常滿足了。

現在的話,我感覺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愚昧的民眾,腐朽的社會,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來拯救。騷年啊,是時候行動起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創造奇蹟吧!

這。。。

大概是一種中二的感覺吧。


「你讀個本科竟然還會掛科??」


新人來強答一記。

被人說這個回答把老爸寫的專制又冷漠,其實老爸還是很萌的,對吧~

-------------------------------------------------------------------------------------------

父親和母親的專業都是法學。父親是某985高校法學院教授,母親是普通本科,就職於公務員系統。交代完畢。

此回答寫我的父親。

父親書房的照片鎮樓

我的童年父親參與的比較少,因為他一直在工作,主要是母親管我。記憶中的父親是這樣的:我在看電視,他在書房看書;我在和媽媽玩遊戲,他在書房看書;我在睡覺,他在書房看書;我在練畫畫,他在書房看書;媽媽帶我出去玩,他在書房看書…… 要麼就是我還沒起床,他已經出門去工作了,晚上他回來,我已經睡著了。所以,關於我小時候的記憶,父親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

父親大人在閑暇之餘還要求我和他的書交流……

比如這樣

比如這樣

高考結束後,我填了他欽點的大學、欽點的專業、欽點的...學院

當我學習法律以後,我回家和他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父:我今天看見一個案例,是……內容,你覺得這個案子應該怎麼判?

我:¥%…*%¥#@%

父:我今天想到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應該怎麼解決?

我:#%…¥#*@#

微信聊天是這樣的:

還有有緣千里來相會的

前兩天強行讓我購買並閱讀這本書

------------------------------------------------------------------------------------------------

以下是一本正經的感受:

父親在我大學之前非常少參與我的生活,一方面因為他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因為他也不懂怎麼對我進行應試教育。但是他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向我展示了一個人靜心讀書的極端模樣:只要不出門工作,他必定每日早七點起床開始看書,至晚十點半洗漱睡覺,無論我和母親在他的房間外如何喧嘩。在我看不進書或者不想學習的時候,走出房間看見他在隔壁幾十年如一日伏案讀書的背影,我就默默回房間繼續讀書了。他對我的教育始終是「把手上的書、任務認認真真的完成,不要去想投機取巧,不要去找捷徑,對自己付出的精力負責。」

讀書多了就會有些清高,他的清高也影響著我。至今我還不能習慣人情社會中的曲意逢迎和一眼看穿的討好。而我才發現,這一點對剛進入社會的我是非常不好的。他曾經和我說過:愛看書的人永遠不會變壞。 我一直記著。


爸媽都是EE方向phd畢業,尤其是我媽,雖然和眾大神比也是普通人一枚,但在她的環境里曾是最年輕的副教授和最年輕的教授,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光環無數。從16歲上大學開始,在大學裡工作生活了一輩子。

一些有意思的影響,比如說小的時候家裡到處都是電路板,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玩到計算機了(答主90年生人。。這個還是比較不容易的),在上初中以前家裡電視都很少開,吃完飯爸媽就雙雙進書房各忙各的了。從小在大學校園裡長大,我爸媽的眾同事們常常會用自己家孩子和我比較,孩子比我好的就會覺得「我的孩子比XXX和XX的孩子還厲害呢」而沾沾自喜(爸媽我給你們丟臉了對不起啊嗷嗷嗷),沒我好的就會覺得「那是XXX和XX的孩子啊,我家孩子不如她很正常」。由於我媽自信心爆棚,她從來都覺得我作為她的閨女,學習怎麼可能會差,所以我從小她就沒怎麼管過我的學習,這個還是很贊的啊哈哈哈:)(不過爸媽我又給你們丟臉了啊對不起TT)

我媽說第一次認識到自己並不是永遠都能當第一,學什麼都輕鬆的時候是讀phd的時候。。。她是我見過最勤奮的人,勤奮並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她血液里與生具來的一部分。勤奮如果又加上好奇心爆棚,結果就是我從上小學開始她天天問我今天有沒有不會做的題,然後自己就津津有味的研究去了。。。不過想想一個教授頗有興緻的研究小學生奧數題也是醉了。直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數分電路數電等各種課程的時候,碰到不會的還是會問問我媽,然後就一邊被罵一邊被秒殺了。

我媽的獨門絕技是一心多用,一般搭配是看書+一切,比如看書+做飯,看書+看電視之類的。。。我數度想要模仿,但是都以吐血失敗告終了。。現在我只能做到看ipad+一切。。。不過說起看書,看的全都是專業書籍,我家有好幾面牆的EE書和論文,從80年代的各種教程,書一直到現在的,幾乎沒有任何人文書籍。。。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媽幾乎沒有什麼人文素養我感覺。。估計她對香濃定理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熟悉程度比對三國是哪三個國家的熟悉程度更高吧。。。囧

我媽的自信心爆棚這麼多年來也讓我嘆為觀止。我知道有的人會喜歡和別人聊自己以前的光輝事迹,可是我媽從來沒有說過,真是沒有說過,她的犀利事迹有的是我爸說的,有的是我媽學生說的,有些是我姥姥姥爺說的。她為什麼自己從來不說?因為她真心覺得那些很正常啊,有毛線好說的啊。我以前和她的對話經常出現「媽我聽說你不到30歲就是副教授了好厲害啊」「那怎麼了?」「媽我同學說你做飯太好吃了」「那很簡單啊」「媽這種題你為什麼都會做啊」「這很簡單啊」「媽為什麼你50多歲了打羽毛球還虐我啊」「這有什麼的!」她的風格就是走路目不斜視,腰板挺的直直的,就是那麼自信,大有目中無人的感覺哈哈哈。一切事情到了她那裡都是自然而然,極其簡單。她做飯水平超超超一流!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都打的很好,唱歌也訓練過很久了,她都做的很好,然後看起來很簡單,很輕鬆,很愉快。

但是我認為學霸的一面其實都是表象,我爸媽和眾多知友的厲害爸爸媽媽們這種幾十年前就是學霸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定是她們的內心。比如我媽,看著有點紙老虎,其實她內心極其善良純粹,愛學生,愛國家愛人民(她是真心愛國,當年我選專業她還想讓我報國防或者航空航天專業報效國家來著。。。)

當手裡開始有一些小權利的時候,做事情的唯一標準就是對學生是否有利。她做教學院長的時候,我覺得她們系的由她擬定的培養計劃比我的學校合理的多的多的多。。。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大一上的時候不安排C語言之類的課,而是多安排有趣的講座之類的。因為並不是CS,怕一上來就安排這種跨度比較大又沒什麼必要大一上就掌握的課會損傷學生對於編程的興趣,以至於以後職業生涯對編程都是負面態度之類的。。每一個安排都經過思考,到底是否適合學生們。堅決堅定捍衛學生權利,盡量將一切都透明化。雖然所謂的給領導機動名額在哪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全都透明化的政策,不會讓任何一個有才華的學生失去應有的機會。

大方向上是這樣子,在作為教授的本職工作也一點都不放鬆,她教了20多年模電和數電,課的內容都倒背如流,教程都不知道出了多少本了,可是每年開學之前,以及每次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她都會重新備課,一頁一頁的過講義,修改講義,融入自己上一年講課的心得。這個聽起來也許沒有什麼,但是對於一個忙的要死並且已經教了20多年的教授來說真的不容易,都是出於對學生負責,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且大家想想自己教授的講課水平,是能夠感覺到他們到底花了幾分鐘備課的。。。

她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善良真誠,簡單粗暴,一腔熱血,用實力說話,有什麼說什麼,對骯髒的人和事眼裡絕容不下沙子(就算是她的領導也完全不退縮),一直都勤奮努力,沒有一天懈怠,從16歲到一直到52歲。小的時候當我不懂事,玻璃心的時候曾感覺自己被這些品質傷害過,但當我慢慢長大,就越來越覺得它們非常珍貴。題主問在這樣的父母熏陶下是什麼感覺,最大的感覺就是,我媽她一句教育我的話都不用說,我就已經知道應該勤奮努力,應該善良敬業,如果以後我對社會能有一些貢獻的話,會真心覺得是我應該做的。

如今我將「你和你媽有點像」這種話視為對我的最高褒獎。我媽是我的偶像,我愛她:)


知識分子倒是無所謂,當老師的寒暑假那麼長…從小到大的寒暑假都在家看著我什麼鬼啊啊啊


以前我管他們帶的本科生叫叔叔,

後來他們帶的博士生管我叫姐姐。

。。。。

~~~~~~~~~~~~~~~

看到有位答主說,骨子裡清高,基本不可能賺大錢。我深以為然,但我覺得更為準確的表述是:如果清高,就一輩子賺不到大錢。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我實在是應該答一下,因為我貨真價實。但想來想去,除了那一句,竟不知能寫些什麼。

所以這樣一個空洞的答案還有這麼多的認可,謝謝大家。

我很希望我能和其它答主一樣,說一些科研方面的成果,然後說,他們是社會精英,是國家棟樑,是我的偶像。

可惜人都有很多面,知識分子也不例外。

我自小深居高校,接觸的全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在學術上都非常優秀。但如果這就是這個群體的全部,那世界多美好。

我見怪不怪的一些事情,最近新聞倒是曝了不少。

我並不以此為榮。


我來硬答一個,我父母應該也能算高級知識分子了吧,985大學的碩士。我本科和我媽讀的一所大學,我媽又是學校的老師,於是每天的日常就是這樣

聽說你天天帶個女孩到處溜達?

沒有,出門遛彎和同學碰上了而已。

不對呀,你阿姨說她每天都能碰上你們倆。

(?ò ? ó?)我怎麼不知道。

談了女朋友和媽說,沒事。

沒有,我真沒談。

後來因為被撞見的次數太多而暴露。

你知道嗎?你那門xxx課的老師給我打電話了。

啥?這門課我學的挺努力呀。

那為啥他說好長時間沒見你了?

女朋友後來變前女友了


湊合看吧

爸媽都是醫生出身。媽媽是8幾年的碩士(當年最高學歷碩士,後來出博士了,然而我媽媽英語太差),爸爸中醫學院本科。一個醫學碩士讀到一半退學轉業了,一個工商管理碩士也是因為換工作不讀了……兩位都是因為成績優異留校在本院工作。

體驗就是,爸媽太忙了。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爸我媽都還在醫院工作,我媽那會兒都是總住院,如字就是總是住在醫院的醫生。過了這一關才能升主治。我爸當年已是主治,科室骨幹,也是各種忙著手術。正常來說幼兒園四點下課,我要等到八點九點我爸或者我媽才來接我。幼兒園大班就已經知道晚上一個人在家害怕睡不著摸到我媽醫院去。還記得當年打開教室門,在講台上講課的我媽看著穿著睡衣小小的我一臉驚恐表情。從小到大晚飯都是八九點的時候吃。一度以為那才是正常的晚飯時間。媽媽只出席過我的一次家長會,姑姑保姆我自己都代為參加過。從小到大享受爸媽接送的待遇屈指可數,就連高三晚自習十點半放學,我爸接了我兩次發現我可以搭同路同學的順風車回家,也就不接了。去年春節回國,我一共兩周假期。只吃過我媽給我做了一頓飯。我爸專門把奶奶接過來怕沒人給我做飯吃。我例行體檢媽媽沒空搭理我,因為她一天九台手術。我拔了智齒在媽媽科室值班室休息,麻藥退了痛的捶床,我媽也什麼都不能做,因為她在手術室。爸爸在讀小學的時候轉職,據他說有一部分原因是雙方都是醫生沒有辦法照顧我。他在機關工作的時候倒是相對輕鬆一點。之後轉到企業工作一樣是各種忙。其他答案寫過我爸爸的傳奇經歷,這裡就不贅述了。

有這樣忙碌的爸媽,我的成長都是大寫的一個孤獨。以至於到現在都很沒有安全感。別人對我好,我就會一門心思想對別人好,怕朋友或者戀人離開我。又不敢對別人太好,怕失去了自己受不了。非常重感情,但是和很多我心裡很重視的朋友感情都淡淡的。現在自己慢慢長大了,國外生活多年,也已經工作,慢慢的也就好一些了。

爸媽很愛讀書,也很相信讀書有益。家裡五面牆的書。從天花板頂到地板全是書的那種。小時候買啥都要思量一下,要買書爸媽就是買買買模式開啟。媽媽看的東西比較局限,一般都是醫學,專業書及專業文獻。偶爾穿插些人物傳記,育兒經…我媽被稱為科室活教材。因為我媽帶的碩士生說錯或者做錯什麼事情,她可以直接說去翻哪本書的哪幾章哪幾頁自己去看。爸爸讀的書比較雜一點,天文地理軍事歷史教育經濟都有涉獵。我在國外看了本書覺得寫得特別有意思推薦給我爸看,我爸直接說,哦,是不是啥啥啥(那本書的中文譯名),然後跟我嘰里呱啦將一大堆讀後感言。。我┬─┬ ノ( ゜-゜ノ)。我爸的讀書習慣是每天早起一小時開始看書,晚上吃完飯也開始看書。基本上一星期看完兩本沒問題。居然看的都還記得…跟他聊點什麼隨便就能引經據典。跟這種人聊天就是只能嗯嗯嗯。不過他也就對我這樣……有人知道怎麼治一心想對女兒炫耀讀書多的爸爸嗎( ̄▽ ̄)

然而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並沒有養成太多愛讀書的習慣……但是我非常欽佩和欣賞愛讀書的人,而且非常不喜歡沒讀什麼書滿口跑火車的人。爸媽愛讀書也會讀書。我對高學歷的人也有種莫名其妙的崇拜。我自己也是想著工作幾年繼續讀個碩士啥的。博士就算了……我知道自己並不是適合做研究的人……可能因為爸媽都是醫生出身,最喜歡的職業就是醫生,其次是大學老師(我媽媽也算是老師,帶研究生嘛,我爸爸現在自己創業做教育),然後就是其他專業人士比如律師這種要讀很多很多書的人。

我爸媽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對我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媽媽是比較專註學術和醫療水平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面就比較一根筋。她經常不合時宜的把一些不合時宜的話當作笑話說出來。然而其實非常尷尬。我爸就是這時候出來開始打岔的。開始聊點天文地理經濟政治啥的也就過去了。我媽在科室裡面跟主任關係不大好,因為主任走行政,很多業務方面的事情就比較放鬆,確實醫療水平沒有我媽媽強。我媽這人就是要靠硬本事說話才服氣。所以有的時候我媽會在單位有點不愉快。我媽也不在意,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別人也拿她沒辦法。我爸就相反,即使空降到機關的時候,領導退休,他也和周圍其他利益集團的人保持良好的關係。進到企業也是左右不得罪。我爸經常教育我媽就是,和別人多少保持點面子上過得去的關係,不管怎麼樣做事也會方便一些。

這樣的性格導致我有點兩極。我對我喜歡的人就特別好,一般的人就是熱情略帶距離,討厭的人就連搭理也不搭理。我媽總是來教育我說這樣不行,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然而她還不是跟我一樣=_=對主任不高興了也沒好臉色。

小時候太叛逆,總是在抱怨父母沒時間陪伴我,小時候對我管束太少,大了又想管我這裡那裡。慢慢大了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我很喜歡我爸媽的人生態度。在教育我上面,他們永遠不是付出全部的。他們需要把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好安排好,才會在有限的範圍內對我進行投資。比如出國留學這事兒,我爸媽就絕對做不出自己吃糠喝稀給我錢在國外吃好喝好這樣的事情。畢竟是我爸媽的錢,我也確實沒覺得有這個權利需要揮霍。我在讀書的時候是沒有車的(不要覺得我在炫耀,我可是在北美大農村),工作了可以供得起了才買車。我現在也沒有一個lv或者prada這種大牌包包。最貴用得最多的不過是一個MK。我很能理解這樣的做法,也很感謝。讓我懂得什麼時候有什麼資格做什麼事情。

父母給我帶來的正面影響一直驅使著我不斷去改進和學習。高知分子家庭很難做到大富大貴,然而富於的是精神和對這個世界天道酬情正面的看法。我感謝我有這樣的父母,也希望我能學習他們成為更好的母親(然而連個對象都沒有( ̄▽ ̄)

手機打字,慢看。


小時候我媽喂我,是精確到克的。。。所以我潛意識裡總是擔心,我會不會還有一個兄弟在對照組。

然後她同事養孩子,上完廁所不沖,要觀察糞便。。。


我來強答一個!外婆X醫大臨床教授,攻外科的,也在教學醫院上手術,外公X工大副系主任,攻魚雷方向的。我在外公外婆照顧下長大的,就來強行答一個!

小孩子都會問的問題:奶奶(從小管外婆叫奶奶,我媽說這樣顯得親)我是哪來的?別的家長無非撿來的,買來的,最多給上個初階生理衛生課。我家外婆:周末再說吧。周末時候5歲的我被帶到X醫大標本室,從子宮胎盤到周數不同的胎兒標本看了個痛,還去產科隔著玻璃看了一群小寶寶,以及門診大肚子的阿姨。關於我怕不怕標本這事吧……其實我家後院倉庫就有外婆自己做的,從小就看,你家凳子你怕不怕你說呀!

初中數學成績坑爹,外公決定讓我去X爺爺家聽X爺爺講數學,理由是他們上學那會X爺爺數學最好了還老給同學講,事實證明,用高等數學當工具的工科教授有100%把初中小孩講睡著的人設,我初二就有人準備摁著我給我講傅立葉變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物小有天賦,無聊的時候會看看外婆的教科書啥的,來家裡做客的大多是外公同事(我們住在X工大家屬院)看到我抱本大學教材就頗為欣喜,閑來無事就賣弄一下本專業,比如周末被箭體設計教授帶去看個大風洞實驗啊,殲X設計師家裡看個原型零件啊,燃料設計老師那看看淡藍色的雙氧水啊,不過高中以後他們熟人退休退完了就沒這個待遇了,我選文以後更是一片扼腕嘆息聲,好像我下了地獄一樣。

爺爺是XX所總工,我爸是比較小的兒子所以對他的工作沒印象,但是學校剛開物理課時候周末去他家他就帶我焊板子玩,初中物理作業的電路我基本都焊過,簡單的插線板充電器之類的也會修,感覺這樣理解比較快,問到收音機原理的時候還焊了個收音機……

奶奶是X科大系主任,每次見面的問題不外乎,你為什麼不是年級前三(兩個堂姐基本都是),然後轉身回房翻譯外國教科書,她說學語言那幫人在給他們兩輩子也看不懂書上說啥(又是對文科生赤裸裸的鄙視)退休無聊了還不如翻譯兩本好書給自己的學生教學用。

體驗是,家人和家人的朋友都有非常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會敷衍小孩子的問題,能講清的盡量講清,講不清的也要找實物,找小夥伴講清,或者乾脆帶著一起做,對於世界有著探索,求知的態度。但是可能家人都攻理工科原因,對文科生有著天然且強大的鄙視,對於藝術類更是鄙視到塵土裡,不知道為啥到這這麼不客觀……自從我學文以後就被當成了不可救藥的孩子……要不是還在給小孩補補生物課估計現在已經流落街頭了吧。


父母是文科專業,兩個人專業不太一樣,於是便造就了兩個人完全不同的教育風格與生活方式……

先說老爸。他老人家是教育學碩士,年輕時留過洋,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說話做事總有種hiphop風,酷愛帥氣運動裝,年過半百依舊喜歡陽光燦爛花里胡哨的顏色=_=他真的是愛我,甚至強迫我穿他最愛的運動褲衩-_-#可我已經是二十大幾的大姑娘了誰要穿他的運動褲衩!!

說到教育孩子我爸也算不愧對他所學專業,記憶中我爸就沒打過我,甚至曾經因為我媽拍了下我的背就絕食抗議。但說實在的,相比大罵,我爸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風格對我更具有震懾力。

小時候一起逆反心理,老爸就會拉我到一個沒人的小旮旯里語重心長的和我聊童年,聊人生,聊理想。他在異國他鄉洗盤子的故事我也早已爛熟於心……就算是到現在,我爸對我依舊堅持雞湯風教育,說出來的話都是濃濃的雞湯味兒+_+。

雖然是吐槽,但我爸真的是慈父,對我的教育即民主柔和又具有啟發性,只可惜他愛上的人是我媽……

老媽是英語專業,女博士一枚,是個氣質眼鏡娘。據說我爸是愛上老媽的勤勞堅強上進愛學習(≧?≦)的確這都是她身上的優點,也多虧這幾樣優點,她對我的教育基本就是鎮壓!嚴打!壓榨!給我學習去!不許看電視!不許出去玩兒!布拉布拉.......從小我就是在她的監視下寫作業,一般是她在旁邊看專業書,我窩在她的陰影里慢慢熬著+_+。尤其是她對我英語的要求之嚴格實在令人髮指!英語答案在她手裡,每項英語作業她都清楚,還經常和我學校里的英語老師交流,以探知最近的大考小考聽寫單詞成績我有沒有瞞她=_==_==_==_=。甚至有一天她突發奇想,跑到學校用監控器觀摩我上英語課的實況=_=,我的老臉真的是沒地方擱了啊!!終於在她的努力之下,高考志願我報了生物^_^。

我到現在都還習慣晚睡,因為我媽從來都是看書學習到深夜。小時候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眼皮上也是明亮的。那盞檯燈金黃色的光芒是我兒時夜裡最難以捨棄的回憶……我也確實由衷佩服我媽的這份堅持和努力。她讀過滿滿一大書櫃的英文讀物,從名著到專業書......她甚至不知道哪吒的爸爸是李靖,卻熟悉伍爾夫的雙性同體理論。每當實驗不順心,向家裡親戚哭訴,他們只會對我說你看你媽……每當放假回家不想看文獻,他們也只會對我說,你看你媽……朋友們總是活在別人家小孩兒的陰影里,而我是苟活在自己家老媽的光芒之下+_+。但是,說實話,我很驕傲!

ps.因為兩人都是學文科,理工科的一切都是他倆的短板。依稀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深秋,我爸和我媽圍坐在我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解一道數學題,最後他倆畫了三張紙依舊是個不會=_=

pps.說到數學也要為當年孟氏發小捏把汗,他爸是數學系教授,我倆一有難題就找孟叔幫忙,只能說孟叔太高端,根本不會運用初中知識解題,所以求教的答覆基本有兩種,這題超綱,或,這題無解^_^


(題主把題目改了,給人一種內定的感覺)

(題主又把題目改回來了)

兄弟也來強答一下

家庭背景跟幾位書香門第的朋友相比,是自慚形愧。因為爺爺往上數七八代都是農民,爺爺算混的比較好的了,長工。

在這樣的條件下,(比如說,家父早上五點去放牛,然後七點左右再走十幾里地下山去上學;等)家父高考是縣狀元,去了湖南師範大學念數學系。

這位就問了:你爹是狀元怎麼不去清華北大?答:窮啊!去北京的火車票誰給報?師範大學又不要錢,每個月還發補助。同時,畢業後,至少能分到縣裡的重點高中當老師。

然後,四年就要過去了。。。山上長大的孩子也在長沙見到世面了。

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他有了一顆不安分的心。於是乎,考唄,讀研究生。

猴,去了南京大學讀研究,數量(計量?)經濟學。

研究生畢業了,碰巧那段時間忙著寫論文,避開了風波。分配到陝西一個高校當老師。

狀元,優秀畢業生,直接考到名校研究生,學的是經濟學,社會背景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蹭蹭蹭,27歲不到,副教務長。

可是,順著時代潮流,下海了,成了算是比較早的一批投行人。

好了,牛逼吹完了,該答題了。

如果說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或者說,他們教會了我什麼。我想只有三件小事

1.開卷有益,要多讀書。無論是什麼行業,什麼工作,多看書總是沒有錯的。人們總是說,看書有屁用,還不如多動手做。這實際上就是沒有堅持「實踐論」的觀點。因為,書本就是對於社會實踐的高度概括。真正吸取了前人的實踐經驗,對我們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永遠保持一顆學習的心。第一條的「多讀書」,是指一種「生活習慣」,而這裡說的是一種「生活態度」。這一點,就拿我上學時的經歷來說吧,他們也不逼我學習,讓我自由發展。當然,我自由發展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很差,但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再與「多讀書」的生活習慣相結合也讓我獲益不少。

3.本分做人,踏實做事。這一點對於人的命運是很重要的!誠然,年少輕狂,也是做了不少蠢事。但,這一條仍然會時刻提醒自己。

當然還有其他的為人處世的原則,人生經驗,但主要還是這三點小事。

還有什麼體驗呢?

體驗就是,他的朋友總覺得我學習好是理所應當的啊!!!!!!!!!!!!!!!!!

他總覺得,什麼事都很容易啊!!!!!稍微看點書就會啊!!!!!!!!!!!

初中一到求角度的題目,他硬是畫了五六個圓來論證啊!!!!!!數學老師看不懂叫我群辦公室寫檢討啊!!!!!!

我想下去踢球,要寫翻譯一段古文觀止啊!!!!!

當他的朋友知道我讀的是文科,又不懂金融時,紛紛搖頭,嘆氣啊!!!!!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好奇,那位問了,你爹數學出身,金融人士,怎麼你就理科聽不懂,搞了社會科學呢?

噢,小弟還有一位身為高考文科狀元,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媽媽

而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微笑臉)

/////////////////////////////////

(我再深深的裝一個逼)

評論中有幾位仁兄希望小弟分享下家母的故事

我說,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實在不是謙虛。家母一個領導欽定她當教授卻辭職去賣礦泉水、賣釘子的人,怎麼算的上"高級知識分子"?

不過,

以後如果有題目"爸媽都是高考狀元,但自己學習不好,是一種什麼體驗",還麻煩提提在下

就家長會那些破事。。。

沒有PPT,我都能講五天五夜


父母都是60後知識分子,都在高校里任教,從小在高校的校園裡長大,有時家裡人沒空帶我的時候,爹媽會找個大學生來帶我玩一下午。除此之外,與普通小盆友也無差。

看到這個題目,就突然想講一個小夥伴的故事,暫且,稱她是M吧。

小時候和我一起玩的小朋友,大多都是父母在高校任教的。M的媽媽是當年湖南省的高考狀元,父親是高校出版社的一位主管,都是很厲害的人。

M的母親只需望一眼,就知道不同於一般街頭巷尾的女人,很親和,說話聲音特別地細軟,然而,在語氣中又能明顯感覺到很倔強很堅定,一定是說一不二,做起事來雷厲風行的。

然而,M的父親在她五六歲時,和另外一位高學歷女子在一起了。

那時我還小,不懂這些是什麼,當時我只知道,她媽媽要帶M搬回湖南了。

長大以後再和我媽聊起這事兒時,我媽說,或許因為厲害的人接觸的人也多,誘惑也多吧,但M的父親不曾真想撒手離開,但M母親的一向的驕傲不容許這樣的事情,她無法選擇原諒,所以走得決絕。

聽到M的死訊,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時早已彼此沒有了聯絡,只是聽過父母說,M的媽媽對她一直要求很嚴格,她考進了一所很好的中學。

似乎是一日,她媽媽同往日一樣地向她訴說"一定要爭氣,要對得起媽媽"之類的話語後,她們起了爭執,之後M選擇了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再之後,聽聞M母親患上了抑鬱症。

每次想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會覺得莫名地悲涼。真的明明是一個很驕傲很優秀的人啊。

但現在回想,覺得,似乎也是有原因的。

上一代的知識分子,包括我的父母,從一群平庸之輩中突出,帶著莫大的自尊和驕傲,他們會學習,然而很少會生活,並不特別懂交心,不懂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他們大多數帶有著"是一就不可以是二"的絕對思想,帶著絕對的眼光和莫大的固執。

-你必須努力學習,學者是最高的貴族,其他的都是旁門左道

-你要學到博士,學歷是唯一的標準

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精英,卻繼承著那個時代的片面,時常忽視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僅代表個人看法)


推薦閱讀:

弟弟娶了個媳婦太懶,現在開個早餐店她什麼都不幹全是我弟干,還拖著全家去幫忙,怎麼辦?
有哪些適合男士的沐浴露?
如何提高文獻檢索能力?
你有哪些關於未來科技或生活的猜想或腦洞?
早起難,有什麼好辦法嗎?

TAG:生活 | 調查類問題 | 家庭關係 | 學校 | 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