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今天的哈工大?

哈工大的下坡路到底要走到什麼時候?各位親愛的校友是否能集思廣益,為我們的領導們提提意見(不吐槽只提建設性意見),科研,教學,人事,後勤,紀檢……各位國家的棟樑,哈工大不管對我們怎樣,畢竟我們也要被打上「哈工大」的烙印,一輩子。


新年首答。。。

我初中是個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一起的,但是好多年的老校址了,挺破的,只有一個不到十平米的小賣店,只賣辣條和小當家,我們班比較好,九十四個人居然沒有教室可以裝的下,條件特別差,作為北方的學校,居然冬天沒有冰場。

如圖。。。。

如圖 如圖。。。好像長這樣。。。

我初中畢業離開的第一年,換新校址了,特別大,特別好看,冬天澆了冰場,夏天花開如海,校址三萬平方米(微笑臉)

高中我在的那屆沒有清北的。。。

我畢業離開後的第二年,出了清北浙大哪都有了就。。。

所以我的鍋

我現在大三。。。大家再等一年半。。。

工大就牛逼了


並沒覺得今天的哈工大怎麼了,題主說的好像有多大危機似的,也可能是我沒見識,沒見識過清北頂尖級學校的水平。

覺得學校提供的資源不夠的,我只想說有些資源都是自己爭取的,怪學校沒有「乖乖」把資源全數奉上,不如反思一下為什麼同樣的環境里,有些人跟著導師學到了很多而你沒有。

回正題,要說提高,先想想高考錄取怎麼不崩盤吧,然後宿舍等硬體設施確實需要改善一下了。


拋開科研,教學,人事,後勤,紀檢這一切都不講。一所大學要有多大的能耐,才能在整個東北都落寞的背景下獨善其身。再多開幾所分校吧,趁著現在名字還響亮,開成大學系統,說不定哪個就成了中流砥柱。


什麼時候哈工大把本科生校區放在北京或者上海,分數線可以上漲五十分,達到浙大的水平。


謝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學校能不能更上層樓,不是一個學生或者普通教職工應該考慮的,因為第一,我們沒有掌握足夠多的信息,所以此時此刻的我們沒有辦法做出全盤決策;第二,我們沒有掌握足夠多的資源,即使你想出了解決辦法,也沒有那麼多人聽你的,無非紙上談兵。難道要學古人,攔下皇帝的轎子告御狀么?

聽起來很讓人沮喪,但是事實如此。如果說我們能做什麼,那麼唯有踏實學習工作,認真做好小事,不給別人添堵,多為學校爭光。

哈工大還遠沒有到需要一個普通學生來震聾發聵,救亡圖存的地步,所以別急,做好你自己就夠了。少年人的一腔熱血讓人羨慕,但是一定要有腦子。

最後以兩首詩作結: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復少年頭。

當年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恨不引刀成一快,終慚不復少年頭。


深圳研究生院開始招收本科生了


搬家。當年搞威海珠海校區多少人罵,現在看出意義了吧。


講到馬祖光院士的時候不再歌頌吃麵條。


工大的排名和高考分數線只是隨著航天發展放緩而回歸正常。你敢信,北航借著神舟以及名字貼合之力高考躍起,某幾年跟上交隱隱抗衡。

最後,當一切熱點隱去,有幾個像同濟的建築(top2就不提了)睥睨群雄,牛,真的牛,牛到清華借著清華的牌子才能隱隱抗衡,牛到上海灘屹立不倒,牛到地產泡沫破碎那一天?

至於地理位置,工大放到北京上海,也就同濟北理吧,C9絕對考慮地理位置和歷史了。

結論,看最後。

作為學生,總會關注高考招生,似乎高考分數線是衡量大學的重要指標,帶壞這種風氣的高考一二集團的大學,試問這些高校的老師是真心認為670的學生不如675,還是在追求高考政績,學生生源之間幾分或者十幾分乃至幾十分的差距,對學校走下坡有多大影響?

莫不要以高中發展模式來考量大學,高中,好生源意味著什麼,大家都了解。

我在關注華中科大,它直到現在高考分數也不高,但是學校各方面特別是理工科發展特別好。我個人認為他的前任校長根叔戰略水平相當高,以重點學科帶動整體學校水平。它的機電學院有六個院士,涵蓋老中青三代,前任教育部部長。它相對於其他院校的,高考生源差,但現在的發展要快於同期高考分數高於他的工大機電學院,浙大等等,想想窩工機電,中青院士斷層,傑青長江寥寥。

回到工大,工大相對於水變油之後發展還是蠻不錯了,抓住了國家科研發展好時期,搞國防搞航天,黑龍江經濟一直在國內那啥,但工大在省財政支持劣勢下發展還不錯,航天材料通信大土木,工大管院,嗯,比不上老高校但也在進步。

在國內,把握國家發展趨勢,應時調整學校發展戰略是大前提。

集中優勢學科,形成優勢力量(近期院系調整),重點學科帶動學校整體發展,是大背景下的戰略,化學學院要搞電池了嗎?

引進一流青年人才,引進超一流有一定生產力的人才(很功利),優中選優本校青年俊才(好吧,黑了訪問學者),教授才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資源(正如院士或者准院士才是大項目的唯一可靠負責人一樣)。優秀教授儲備足夠多,教授保障足夠好,才能做好科研,而作為學生一直吐槽的教學才有質的改變。地處東北,不易居,人才成本大,所以更應積極尋找合適人才,辦教育不是只靠錢,想想廣東,想想江蘇理工科大學,是環境還是資金制約?

想想武大以文起家,哲學教授轉向華科,是學校不牛還是學校資源不夠?

大學,先老師後學生,在追逐一流學者的路上,我們會自然而然改掉自身的一些缺點,不改,沒人來,改了,才有希望。你不追,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缺陷是如此致命。

我始終認為老師才能帶動學校進步,舉個臆想中的例子,在學院絞盡腦汁想找出能純英文授課教授的今天,到日後教授自動將課程設置為半英半中的未來,英文講最新科技,中文講基礎,一定會逼著學生進步,因為優秀的無慮的教授是不會跟二流的學生就學習科研妥協的。


拿最近的打遊戲事件來說,開始的時候是因為有人向周玉校長反映有人打遊戲影響作息,然後校長就這件事情說注意熄燈後打遊戲的事情。然而到了學工處,變成了禁止玩遊戲。而且這種事情還和導員的切身利益掛上了勾,學生打遊戲被抓住了就是導員的鍋,這是導員親口說的。就這樣的理解力和執行力,我覺得窩工的問題不在校長一眾高層,也不在導員,學生更不應該背鍋,而是學校中層的問題。講道理的說,我還是匿了,別查我水表。


硬體:校園小,公共設施舊,教學樓破舊,公寓樓破舊,新蓋的樓也破舊(一樣掉磚),實驗室不僅小還破舊

軟體:人文氣息(感覺無),教學老師教學方式陳舊無法和老師溝通,學生科研的氣氛也不足,管理笨拙陳舊

讀了四年大學,學到的最多的就是學習一定要自學,就醬

整個學校像在90年底的氛圍,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所以學校氛圍死氣沉沉

忘了說,學校沒錢、沒錢、沒錢(具體的摳門就不說了)


工作了以後,除了校友沒人在意你以前是什麼學校的,別在這種事情上幼稚。

好好學習就是了,有些人,有些事,就該被歷史車輪碾碎

積重難返,不破不立

我們國家的歷史忘了嗎


/*為了拯救HIT,成為偶像!*/

好吧回歸正題:

0.學生好好學;

1.按部就班地教學,這點只要不亂動基礎就沒問題;

2.精英教育別砍掉,認真做,淘汰率別太高,要不學院內人人自危也不太好,另外能不能把基礎五學科在英才學院湊齊了;

3.住宿這方面的大幅改善我就不奢求了,學校在教學上額外多投入一點給學生一些硬體資源就好(依稀記得某次發書後剩下的集體要書要硬體)。

最後加一條,學校每年在招生時宣傳能不能再有力點,回高中宣講同一天被同濟那邊聽宣講的人數擠兌得不要不要的……


雖然不是哈工大的 但是也要進來說一句:所有學校的出路都是一樣 從嚴治校


哈工大在深圳給人的印象就是:MBA學歷批量生產中心。


哈爾濱,深圳,威海,一個不能少。

放開眼界,學校的靈魂在乎人不在乎區位。


我覺得很多工大領導和學生還停留在迷之自信的階段。

工大是東北第一,好歹是個985。

每次聽到這種話,我心裡都是很震驚的。

相比之下,工大一直自稱高考分數線干不過北航是因為工大地理位置不好。

工大是東北第一,北航在北京被好幾個學校碾壓。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工大迷之自信,一直走下坡路,還不自知,還沾沾自喜。

北航從未墮落,一直在平穩發展。

工大的死板教條,已經成了自上而下的習慣。

你來了大學是好好學習的,不是來享受的。

人高中努力考了那麼多分來工大居然是來吃苦的,相比之下,各種高校條件還不錯,也沒見把學生培養成人渣,而工大計算機軟體學院的畢業生質量不光被北航碾壓,北郵我估計都比不過。

不知把吃苦的學生培養成了什麼?

各種強制學生參加活動的導員,不去取消任何資格。

活動的初衷的提高學生的水平,結果根本吸引不到學生,不去反思如何辦好活動,反而抓學生湊數,你這活動是導員為了陞官給自己攬政績,還是為了教育啊。學生在你眼裡到底是什麼、

一些不具備授課水平的老師,強行上一些重量級的課,那麼重要的課,上課就會吹逼+微笑。

哦?你讓我向上級反映?你在逗我嗎?我向誰反映啊?我一個學生查殺領導,校長會幫我?

領導會認出?

牛人自有牛人的活法,但是很多普通同學都是跟著學校走的,作為軟體學院的一員,學院都把自己定位成外包人才培養基地。真的又讓我回到了10年前,我不是歧視做外包的程序員,我只想說,想想同檔次學院的軟體學院對自己的定位,在哈工大,BAT都是夢,網易遊戲招人都把哈工大忘了,

軟體學院好多真牛人根本都是不走學校教育體系的。

我不知道我的前途如何。

我只想說,靠學校的真正水平?呵呵。

哈工大唯一能指望上的就是「哈工大」這三個字了,其他的只能自己努力了。

Fighting!


小時候抱怨父母,長大了抱怨學校,工作了抱怨社會,找不到工作抱怨學校,找不到老婆抱怨女人,存不下錢抱怨物價……從來不從自身找問題。其實,人首先和最應該抱怨的就是自己,其次才是其它。

對於不能改變的事物(比如家庭和長相)抱怨無任何意義,對於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事物(比如大學層次和就業水平),抱怨不如抽自己,當然不是抽完拉倒該努力還得努力,總不能抽一輩子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處東北最北的純工科院校就是個悲劇。十年後的中國城市都是以大學為中心的,由大學輻射出一系列產業,哈工大最令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產學研的脫節,在其他院校學生在政府部門和企業和機構實習的時候,哈工大的學生在校工廠里做工人的活(本人通信本科時實習在工廠做了一部座機,現在擺在我的書架上,提醒我努力很重要,選擇更重要)。

拯救哈工大的路校領導層準備好久了,早就在威海和深圳布局,一些老師都跑到深圳去了,現在就等著政府破產,沒有力量阻止的時候搬場了。

說句題外話,東北的中產家庭都已離開或打算離開,政府給這些家庭的老人的退休金都是本地年輕人收入的三倍以上,公務員退休過萬很平常,而他們都跟隨子女去外地安家,消費也在外地,

要說的很多,還是占坑吧


工大都沒人救,誰來拯救今天的哈工程啊


推薦閱讀:

西洋文化進入中國時,國人發生過哪些趣事?
椒江為什麼成為台州的行政中心?
小崗村的過去是怎樣的,他們是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改革,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
既得利益者都是些什麼人,得到的什麼利益?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時如何讓沿海地區發展起來和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的?

TAG:遊戲 | 改革 | 哈爾濱工業大學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