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鯗」字的簡體字「鯗」,為什麼上部作「?」而不作「養」的上部?
Unicode 中繁體字「鯗」「鮝」都有,但簡體字只有「鯗」。
從讀音 xiǎng 來看,從「養」的上部應該更合理,因此我推測「?」是訛變後的形狀。
那麼為什麼簡體字沒有選擇從「養」的上部呢?
(註:這個字出現在《紅樓夢》中,「茄鯗」是一道菜的名字。
參見:《紅樓夢》中「茄鯗」是庚辰本的好吃還是蒙府本的好吃? - 紅樓夢(小說))
謝maigo邀請。你的推斷沒錯,「鯗」應當是個「從魚,養省聲」的字,《集韻》有收其聲旁不省的字形「鱶」。※※※ 分割線① ※※※首先筆者想補充一下關聯度不是很大的知識背景,不感興趣的朋友請手動跳轉至「分割線③」。隸變後帶「?」部件的正字(像「鮝」這種訛字不算),據部件源流分析,主要有兩類。
- 一類是「卷」、「券」、「拳」等字的上部(主要作為聲旁使用),小篆作「?釆廾」。
- 另一類是「騰」、「勝」(規範字作「勝」)、「謄」(規範字作「謄」)、「縢」、「滕」等字的右上部分。這類字的「?」其實與左邊的「月」(「舟」的隸變形態)一同構成這組字的聲旁。這個聲旁小篆作「?舟灷」,隸變後作「朕」。沒錯,「朕」就是這組字的聲旁,不過「朕」自己的右側的「灷」並沒有在現代的規範字形中保留「?」的形態,而通常寫作上不出頭的「關」形。
由於「朕」與「朕聲字」字形上的不一致,所以後來的抄寫者沒把帶「?月?」的這組字與「朕」聯想起來,遂以為「?月?」偏旁太過累贅。於是「?月?」這組字的部件多省為「?」,如被視為規範字的「謄」(謄),以及未被視為規範字的「駦」(騰),最終與「卷/券/拳」的頭部完全混淆。
就以上這麼多鋪墊來看,「鮝」除了是「鯗」的訛字之外,其實還是「鰧」的簡體字(筆者按:此處「簡體字」是文字學概念,單就字形簡繁而論,與現代「簡化字」無必然關係)。書證如下(引自《漢語大字典》):
※※※ 分割線② ※※※
至於「鯗」為何會訛變成「鮝」,也就好解釋了。理由如下:
- 「?」頭由於吸收了來自「『卷』上」、「朕」兩個聲旁的所有字(而且都位於上方),所以往往被人們視為一個常見的部件。
- 「養」頭卻十分罕見,除了在「養」(本來「養」是應該拆成「羊」+「食」的,「養」頭的撇捺兩筆實際上來自「食」的頭部)及其相關異體字(如「養」、「鯗」)中有出現外,只有一個楷書中恰好撞衫的「菐」族字帶有這一部件(偏偏還是位於下方的)。所以「養」頭並沒有形成廣泛的群眾基礎。
- 接著不常用部件向著形似的常用部件遷移,也就有了「鯗」→「鮝」的訛變。
※※※ 分割線③ ※※※
最後來說說規範字中的「鯗」。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進行「漢字簡化」之前,文字改革委員會就對民間頻出的異體字進行了一番整理,頒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一堆異體字(選上的叫「正體字」)。而《漢字簡化方案》正是基於已經剔除過異體字的「正體字」字群來進行的,所有的類推簡化字也是「正體字」的類推簡化字。
偏偏《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對於正、異體的選擇,基本沒有遵循古人的一貫的「正俗」觀念,而大致傾向於用字形簡單的字形充當「正體」,淘汰掉字形冗餘、複雜的「異體」。所以《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很多「正體字」往往被民間看成了「簡化字」。
如「厠(廁)」這組字,《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選用筆畫數較少的「厠」充當「正體字」,所以接下來使用《簡化字總表》類推簡化得到的標準簡化字也就是「廁」而不是早就淘汰的「?廣則」。
HOWEVER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疏」,《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所涵蓋的異體字,其實是不全面的,有些比較罕見的異體字關係並沒有在這張表中列出來。可怕(慶幸)的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頒布後至今,並沒有《第二批異體字整理表》頒布出來,所以這些遺留下來的 bug 至今沒修復。換一個角度說,從文改委頒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這種「強制性」的字表,到現在的國家語委頒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這種更加科學理智的字表(《通用規範漢字表》不再搞一刀切,反而梳理了很多異體字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國家這些年對於上個世紀從民國時期開始的「文字改革運動」、「漢字拉丁化運動」的做了足夠多的反思。
「鮝(鯗)」這組字正是這「千慮一疏」中的「一疏」。
筆者找到了各種版次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包括《通用規範漢字表》附帶的《異體字整理表》),均沒有看到關於「鮝(鯗)」這組字誰是「正體字」的規定。
《通用規範漢字表》: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是這麼說的
《詞典》的凡例也提到這個帶兩個「*」號的「鯗」是表外的「異體字」,而不帶「*」號的「鮝」是大陸通行繁體。所以按照《通用規範漢字表》的觀點來看,「鯗」是「未規範字」(而表內出現的繁體、異體字,如「鮝」,是「不規範字」)。
因此,為何當初的文改委不採用「鯗」字來作類推簡化,有兩個可能的假設
- 文改委故意的,因為「鮝」比「鯗」少一筆(雖然筆者在算實際算筆畫之前,壓根不覺得兩個字的筆畫數有顯著差別,但是按照文改委斤斤計較的尿性沒準還真乾的出來(參考前文「廁」的例子))。
- 文改委的疏忽,在上個世紀沒有計算機、大規模語料庫等工具輔助的情況下,文改委統計的用字覆蓋不廣,「鮝(鯗)」這種較為生僻的字漏掉了。有一個最直接的證據是筆者的這篇匿名答案:「杴」的繁體字是「杴」還是「鍁」? - 匿名用戶的回答。因為無論從古人的「正俗」觀念,還是從文改委按照筆畫數斤斤計較的原則上來說,「杴」相對於「鍁」都是更優選擇。唯一的可能性只有:文改委制定字表的時候壓根就沒注意到這組字。
補充一下@趙瑾昀 的回答。
在漢字的實際使用過程中,「養」頭往往就寫作「」。包括最常用的「養」字,其上半部也常被寫作只有兩橫、中豎出頭的「」:
——鍾繇《薦季直表》中的「養」
——黃庭堅《牛口庄題名卷》中的「養」在行、草書中,「養」字其上半部不從「羊」而從「」的現象更普遍:
——趙構《養生論卷》中的「養」(以上圖片均來自《書法字典_在線書法篆刻學習資料》。)
當然啦,「養」字上半部不從「羊」而從「」的情況雖多,反過來從「羊」而不從「」的情況也不少。究竟用哪種字形,這也與書寫者的個人偏好有關。我個人的感覺是,古人似乎並不太在意這個問題。推薦閱讀:
※「膥」是甚麼意思?
※方言區的人用什麼文字系統或拼寫方式?拼音方案還是古俗字?
※台灣紀錄片《衝天》為何用「沖」字而非「衝」字?
※「著」是如何變成「著」的?
※「聽」字是怎樣簡化為「聽」的?為什麼是口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