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美國電影里總是用一個諸事不順的男主角拯救世界呢?

比如2012末日崩塌什麼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

簡而言之,一個電影要好看,一般要遵循雙線敘事的原則,即故事不能只有一條線索乾巴巴,三條又太多,最好的就是雙線索。

什麼是雙線索呢?一般說來是『事件解決篇』+『個人成長篇』。前者基本就是拯救地球啊,找到兇手啊;後者就是個人問題的解決,比如自閉、自戀、自卑變成自信、開朗、家庭關係重建等等。

舉例子:《柯南》里,『事件解決』就是找到黑衣人集團;『個人成長』就會新一和毛利蘭的關係變化……

所有好的戲劇結構都是雙線索並行。

這樣一來就清楚了,為什麼要一個『諸事不順』的男主角了……因為要『個人成長』啊,啥都順,還成長啥。


這些故事的內核是中年危機


馬雲打敗了甄子丹,李連杰,托尼賈,吳京。這段預告片出來,下面喊得最響的什麼評論?

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這種片子,天生就沒法讓觀眾代入,哪怕馬雲真有功夫。大家都看不見,也不想看見。

但是周星馳在功夫裡面,從一個屁也不會的loser,一路被人毆打,每打一次就成長一次。最後都變態到從天而降如來神掌直接把能空手接子彈的火雲邪神拍倒。

為什麼我們能叫好?

這明明比馬雲更扯淡。

因為周星馳飾演的loser逆襲能激起我們這些小人物的共鳴,馬雲無論如何都無法共鳴的。


因為代入感和戲劇衝突,不光是電影,任何一個文學表達領域都是如此

假設你在看一個知乎問題叫做「你是如何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有個答主說自己出身四線小縣城,自幼家境貧寒,但仍然自強不息求學,考入名校。

在校期間面對跟出身大城市同學的差異,曾一度自卑,最後戰勝自我,獲取自信;

畢業後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不公平的職場裙帶關係,曾有過迷茫,但最終克服;

後來創業,面對捉摸不定的市場環境,殺伐果斷,殺出一條血路,獲取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另一個答主說自己是權貴之後,畢業後在父親作為畢業獎金給了自己一百萬。。。。

你覺得你更想給哪個回答點贊。。。


文似看山不喜平,電影亦如是。


直接拋答案:

無困惑不電影。

拯救世界一般是拯救世界片的硬指標。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換成:為什麼電影主角開始總是諸事不順呢?

答:任何主角,都需要在影片開端建制【困惑】

沒有困惑→不在困境→沒有走出現狀的需求→沒有戲劇動力。

上面有不少答案講到美劇慣用中年危機,其實是主力用戶群決定的。就算青春片一樣要有困惑。

舉個例子:

一個人總覺得天天像是在做夢,而夢裡卻很真實。他是個很成功的黑客,但現實中卻沒什麼朋友,孤獨,軟弱,連老闆的話都不敢回。

所以再經歷了一場恐怖經歷後,黑衣人給他選擇:了解世界的真相,或者睡一覺當做個夢。

紅藥丸還是藍藥丸。

《黑客帝國》。

主角做了什麼選擇大家都知道了。他選完會後悔,但最後會釋然。因為他的選擇是必然的,是他自己的困惑決定的。

試想neo同志如果不是一個現實不得意,內心有英雄傾向的「鍵盤俠」。如果不是對世界的真實性有很大懷疑導致與別人格格不入的「神經病」。如果他過的很好很體面,有妻兒,朋友多,眼前還有大好人生。他還會像電影里那麼選擇嗎?

當然不會,他怕是第一時間報警,覺得黑衣人綁架他,他會說贖金要多少給多少,只要放過他。他有妻有兒,他也要對他們負責。吃藍藥丸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怕對方下藥。

所以,這樣沒有困惑的neo,更本沒有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更本進入不了戲劇情景,因為他滿足於現狀,沒有懷疑,不願意踏出一步。

很多求生類的電影,對主角困惑建制較弱。因為本能的動力極強,不需要解釋。但還是要有,甚至困惑是慢慢展開的。

因為本質上,電影是 困惑→領悟 的過程。觀眾看主角的外部矛盾是如何解決問題,而內部矛盾是如何解決困惑。

地心引力情節夠簡單吧,簡單求生片。也不忘補一個【走不出喪女之痛】的困惑。(最後放下過去,坦然面對一切)

有興趣可以觀察各種電影的困惑設置是怎麼樣的,其實挺有意思的。比如少年派的困惑是他找不到信仰(最後明白信仰對人生的意義)。馴龍記匹考克的困惑是不能想別人一樣當屠龍者(最後明白不用和其他人一樣,應該做自己。一個把龍當朋友的馴龍者)

甚至有些主角,他外部看上去【生活完美】【諸事極順】,內部卻【自我懷疑】【對現狀不滿】【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哪裡不對】。

有的電影甚至把【對失去現狀的恐懼】作為困惑來建制,照樣有很強的戲劇動力。(主角最後必然要明白人生就是不斷改變的,這才是精彩之類blablabla)

所以,主角大多都【諸事不順】。甚至就算諸事很順,主角也要覺得自己【諸事不順】才行,如此才能展現困惑。

無困惑無動力,無動力不電影。

P.S:非常規結構電影?哲學電影?散文作者電影?嘛……有的電影嘛,困惑不一定給主角,給作者,給觀眾,給「God」都有……所以小眾嘛。

看很多答案提到代入感問題,大家並沒有說錯。但排除背景與邏輯不合理導致的「跳戲」。一般代入感弱是因為「動力不合理」,觀眾感覺這主角「怎麼突然這麼拼」「怎麼就哭了」「他幹嘛要回去?」。

造成這些一般是因為【動力設置不合理】所導致的情節推力不足。而這往往是設定了錯誤的困惑或者困惑不足造成的。

這裡可能有點難懂,但說白了:情感假。情感假觀眾就會懷疑人物真實性,何來代入感。而這恰恰和基礎困惑有關。和屌絲不屌絲倒是沒什麼關係,有錢的主角一大堆呢。


世界拋棄了我,我卻沒有拋棄世界,多麼正能量

這類電影我沒怎麼看過,不知道最後主角的結局一般是怎樣,如果我是編劇的話,與其最後主角成為救世主得到人類的讚美,還不如安排沒人知道主角拯救世界的事,主角繼續當個屌絲過日子

還有,一個優秀的敘事需要有小高潮和大高潮,大高潮一般出現在接近結尾的部分,而小高潮需要出現在劇情的前期和中期,末日題材因為一出場就很有壓迫力,很難提供足夠多的小高潮,舉個例子:

影片開始——介紹主要人物——發生小規模災難——調查災難的本質,發現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降臨——主角拯救世界——結局

這裡面的大高潮是世界末日降臨到主角拯救世界那段,但前面的小高潮只有小規模災難

現在加入主角的屌絲屬性:

影片開始——介紹主要人物——主角冤枉而被炒魷魚,大鬧公司(體現主角具有反抗精神,為後面主角不願屈服於災難/外星人做鋪墊)——主角被女友甩了,悲痛欲絕(為後面主角勇救負心女友做鋪墊)——發生小規模災難——調查災難的本質,發現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降臨——主角拯救世界——結局

這樣就有了三個形態各異的小高潮,敘事就更容易精彩


還一般以離婚開場呢。

因為寡夫門前是非多。


任何故事,要引起觀眾共鳴,首先需要讓觀眾對主角產生同理心,不一定要讓觀眾喜歡這個主角,但是一定要讓觀眾覺得主角「像我」。

只有感覺故事中主角像自己,觀眾才能感受到主角所感受的,想主角所想的,最終被故事徹底感染。

對於大部分觀眾,生活中不順之事十有八九,所以諸事不順的主角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另一方面,主角一定要發揮意志力改變一些事情,才會讓觀眾感覺到有意義,一個諸事不順的主角,面臨的困難肯定比一帆風順的角色更多,意志力爆發的空間更大,自然也會是編劇的人設偏重因素。

上面說的,都是好萊塢故事套路,其實,從我國優秀電影中也可以看到這些招式。


不僅僅是代入感的關係。實際上,哪怕主角是個徹頭徹尾的人生贏家或者十惡不赦的混蛋這種你完全代入不進去的角色,導演也會常常讓他陷入各種「諸事不順」中。

任何電影,在對人物塑造上最不可或缺的,也是在敘述時無法規避的,就是主角的成長線。而想要體現出主角的成長,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給主角設置一個困難重重的外部環境,讓主角在解決問題時激發主角的行動力來獲得成長。對於任何一部劇情片,如果主角從頭至尾沒有發生一點變化,那這片就是完全失敗的。

我們以《2012》為例簡單說說導演是怎麼通過外部環境和內在潛力去體現主角的成長的。(前方重度劇透,沒看過的同學可以跳過)

傑克遜是一個潦倒的科幻小說家(事業上的困難),他的妻子離開了他,他的孩子不相信他(家庭上的危機),他本身也是渾渾度日,得過且過(主角改變前的現狀)。

主角嘗試與家人修復關係來到公園度假(說明主角有解決問題的內在行動力),結果發生了災難(外部環境的壓迫),主角挺身而出,帶領家人逃離了災區,與家人關係有所緩和(內外雙重作用下危機得到進一步緩和,同時主角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成長)。

最後,主角帶領家人們成功登艦,贏回了妻子的芳心和孩子們的信任(家庭危機解決),得到了聯合國大佬的賞識(事業困難解決),災難退去(外部壓力消失),大家邁向新的明天(主角本身在克服重重危機後得到了成長)。

這是當下好萊塢流水線產品上最簡單的一個套路,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有點侮辱觀眾智商的套路,它還是做到了在人物故事線上有展開,有成長,有收束,小學生背書式的三幕式結構;這種通過外部壓力來轉移內部矛盾的手法也是最容易表現的:因為易於展現,自然也易於觀眾理解,所以就成為了萬金油式的套路。

即使你在看鋼鐵俠和蝙蝠俠這種「超能力是錢」的大佬時,也能發現這種萬金油套路上密密麻麻的針腳:鐵人發現自己研究的軍火被肆意販賣,想通過匡扶正義贖罪(內在因素),又因為大敵當前去研究更好的裝備(外在因素),最後為了防止內奸將管理權交給小辣椒並公開自己的鐵人身份(成長);老爺因為父母之死帶來的負罪感而決定化身蝙蝠俠(內在因素),同時因為反派的壓力(外在因素),自己的信念產生了動搖,但最後還是堅定了信念(成長)。

高明的導演會盡量避免去強調外在環境的作用,而著重刻畫主角的內心成長,譬如諾蘭的《敦刻爾克》,從頭到尾德軍幾乎都沒出現;牛蛙的《銀翼殺手2049》稍差一些,但主線還是主角的內心鬥爭。當然這樣的手法不僅很難掌握,而且它需要觀眾在觀影時精神保持高度集中才能體會——這同樣是大部分觀眾無法做到的。換言之,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也間接讓當下好萊塢電影的主流變成了題主所敘述的模式。

簡而言之,諸事不順的男主角更容易拍出其變化與成長,加上觀眾也喜聞樂見,自然就變成了當下商業電影的主流。


很多時候主角出場時正遭遇著挫折,甚至已經是一個Loser。這樣的設計不難理解,因為觀影經驗大多是觀眾將自身的生命體驗與情感記憶投射在故事的過程,有些是直接的轉移複製,有些則要透過角色扮演的移轉才能完成。但無論如何,不完美的主角最容易拉近觀眾的距離,因為在真實世界裡,我們的處境多是不完美的。

無論是無形的慾望、有形的物質:權力、階級、親情、愛情、工作、考試??有太多太多的試煉和打擊,讓我們變得不完美,然而這些缺陷,卻提供了戲劇的舞台,讓主人翁有機會去對抗、去改變,最後突破困境創造重生。就算是一出悲劇,至少也蘊含了某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認真接受「不完美」的存在和重要性,除了是相映了真實世界,還有一個重點是凸顯衝突與轉折的「戲劇性對比」。

例如:

反敗為勝,有戲;一直得第一名,沒戲。

好事多磨,有戲;平步青雲,沒戲。

麻雀變鳳凰,有戲;從小到大都是快樂的公主,沒戲。

相愛不能在一起,有戲;相愛,每天幸福的過日子,沒戲。

這戲劇性的對比,不只在情節上強化了衝突,更重要的是藉由衝突與矛盾,去深化主角的心靈狀態。藉由痛苦與情感的拉扯,讓心靈的思考更趨複雜,如此才有機會面對人性中深層的提問,淬鍊出扭轉現實困境的力量。所以那些讓我們感動的英雄,幾乎都不完美,觀眾能得到滿足,不是他打贏了敵人,而是讓我們看到這些不完美的人,努力超越了自己。

至於不完美的主角類型,大致有幾種狀態:

1.原生性的不完美

來自個人身心狀態或原生家庭背景的缺陷,例如身體的殘疾:眼盲、聾啞、口吃、肢體障礙、身心病症等等,甚至包含身型美醜都有可能。例如《心靈驛站》(The Station Agent)的主角是個侏儒,矮小的身型,讓他不斷地被嘲弄,在電影故事中他是火車迷,在追逐著火車的過程中,彷彿也在尋找自己。

還有一種原生性的不完美是來自原生家庭,就像哈利波特的父母因為對抗伏地魔而雙亡,他又被收養的親戚虐待??或是有人出生在貧窮的家庭或孤兒院,在成長過程中歷經挫折,備嘗孤單等。

這樣的不完美很巨大,通常也會牽動整個故事結構的發展,但如何跳脫這悲劇性的人生設定,創造出不同於預期的結果,就顯得很重要。若是喜劇結尾,通常會激勵人心,成為勵志故事;若是悲劇收場,總想讓大家直視生命中的殘酷,省思人性中的粗鄙。

2.生活處境的不完美

在電影中,真正的英雄/主角通常都是不怎麼稱頭的出場;例如早年《虎膽龍威》(Die Hard)系列的布魯斯·威利斯,一出場就是酗酒、離婚、在警界被貶抑的狀態,但最後卻扭轉了炸彈危機,拯救了城市。

而東方的武打電影,主角經常是名不見經傳或飽嘗社會打擊的年輕人,憑著真功夫或特殊的際遇而一戰成名。當然過程是很辛酸的,總是難免有一而再的挫敗,就算有點小甜頭,大概也是為了拉大下一個更大挑戰的彈力空間。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馳的《功夫》和《少林足球》,不只電影票房好,電視一再播映收視率也非常高。在他的電影中,主角是英雄,但絕不是那種高富帥的英雄,而是有著明顯缺陷的失敗者,甚至讓人覺得是個騙吃騙喝的街頭混混,但到了故事的最後,他們領悟了功夫的真諦,以一身絕技打敗惡人,給大家爭了一口氣。

就算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的太空人庫伯,他的出場也不是在風光的NASA或太空船里,而是受氣候變遷影響面臨乾旱的小鎮,他是個內心痛苦的農夫,對於未來沒有出路、沒有希望,面對孩子更是充滿無力感。很難想像半小時之後,他就要升上太空,為人類尋找下一個安身之地。

生活處境的不完美,大概是所有戲劇故事中一定會出現的基調。最常見的不只是貧窮、困窘,還包括了失戀、失業、失婚、失學等等。

電影《愛樂之城》中,男女主角對於未來都懷抱著理想與憧憬,男主角對爵士樂有夢想,女主角對於劇場表演和創作有憧憬,但在現實生活中,兩人都懷才不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他們該如何朝向夢想前進呢?這讓相愛的兩人備受考驗,而故事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打擊,以及對於堅持創作態度的試煉,都讓編劇找到下手機會,創造了選擇題,讓兩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最終的結局只能徒留記憶中的美好。

那麼,生在富裕人家就會不完美嗎?

當然,就算是生活在富貴人家也有許多的不完美,包括可能面臨的外遇、背叛,爾虞我詐的鬩牆、爭產,以及金錢換不回的健康、愛情、親情等。富豪等級的主角,也可能有心靈空虛、孤單、缺愛等不滿足。

最經典的例子,當然就是電影《公民凱恩》(Citizen Kane),主角凱恩死前留下最後一個字「rosebug」(玫瑰花蕾),記者用這個字展開調查,貫穿了整個故事,原來以為這可能是一大筆財產的密碼,也可能是情婦的代號,或是埋藏了見不得人的秘密,但沒想到這玫瑰花蕾的暗喻,在片尾揭曉時,真是再明白不過了,原來是這個富可敵國的老人,在兒時被迫和父母分開時,唯一帶走的雪橇上的字Rosebug,直接暗示著他在臨死前對於愛的渴望!這也是他終其一生的功課。

3.社會性的不完美

之所以會以社會性分類,就是和社會價值觀有關,這樣的不完美當然也可以同時兼具前兩項的境況,讓主角的設定變得更為複雜。社會性的不完美,通常都是與作者企圖想傳遞的意識形態有關。例如在族群問題上,美國的黑人、印地安原住民,或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或部落,這類主角的身分經常是被歧視或被貼上標籤的,不管他們是多麼優秀。電影《白宮管家》(The Butler)或《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中的三位黑人女科學家都是這類處境。

這樣的不完美,正是作者通過電影故事想要對抗的,因為這不完美不是來自主角自己搞砸的,也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來自社會價值觀的歧視與敵意,或是歷史錯綜複雜的謬誤所造成的。

提到歷史的錯誤,一定不能忽略戰爭,二次大戰中德國屠殺猶太人事件,已經不知被創作出多少精彩的文學、音樂、戲劇作品。無論主角是德國軍官或猶太人,無論作者采何種觀點的論述,這個歷史創傷,都會讓故事中的人物面臨痛苦與反省,經典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白絲帶》(The White Ribbon)等等,太多了。

性別議題也是常被碰觸的創作題材,尤其近來以同志故事最為大宗,同志身分能否被社會或家庭接納/不接納,本身就是衝突。

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改編自1950年代真實人物、科學家艾倫.圖靈的故事,他的解碼專業無人能及,協助英國政府破解納粹的密碼,而讓二次大戰提早結束的事蹟充滿了戲劇性,但因為他的同志身份曝光,在當時並不見容於社會,必須接受化學去勢,這讓他承受極大的痛苦,最後在電影中選擇自殺。雖然部分改編的故事情節被歷史研究者所質疑,認為是為了強調電影效果而偏離了史實,但可理解的是編劇所企圖加大的衝突,正是為了讓這社會性的不完美,得到更大的激越與共鳴。

還有一種社會性的不完美,一定要談到權力與階級的壓迫,2016年獲得金棕櫚獎的《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正毫不避諱的挑戰了這個衝突。

電影中即將退休的布萊克,一直很努力的工作,很認真的生活,對人和善富有正義感,但因心臟病發而無法工作,於是為了申請救濟金,經驗了一連串荒謬的社會福利制度的折騰,卻始終沒有辦法得到幫助,只因為他不會用電腦,只因為執行單位的人員毫無人情可言,這些受盡苦難的邊緣人,彼此取暖還是無法改變現實的殘酷,最後這助人的制度最終成了幫凶,擊倒了布萊克。他最後留下的宣言,相當動人:

My name is Daniel Blake, I am a man, not a dog. As such I demand my rights. I demand you treat me with respect. I, Daniel Blake, am a citizen, 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我的名字是丹尼爾?布萊克,我是人,不是狗。因此,我要求我的權利。我要求你尊重我。我,丹尼爾?布萊克,做為一個公民,既不奢求也不願妥協,如此而已。

主角當然不完美。就算他乍看完美,那也只是等著觀眾去揭開他的不完美,於是故事可以繼續往下走了??


是諸事不順

拯救世界

不順的事情先不管,最後和女人搞在一起

要麼就是不順的還是不順

其實是啥意思呢?

我跟大家說啥意思。

導演:我TM怎麼可能知道怎麼解決這些不順?老子只好用女人轉移注意力,或者乾脆繼續不順,但你能YY自己有超能力或者有牛逼履歷!


主角隨著劇情的成長/變化的空間就在那個「諸事不順」的設定里。

類似諸如傳統武俠主角一般初始武功低微,一般開篇為「吊車尾」的熱血少年漫畫主人公。


中國的網文不也是一堆屌絲如何逆襲高富帥,奪得白富美,手握天下大權嗎?

av里不也是一堆醜男啪美女嗎?

為啥?

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是屌絲啊,大多數人生活在各種不愉快不順利之中啊,只有才能有共鳴感啊。

有了共鳴感接受率就高了啊,票房也好了啊,口碑也不會太慘啊,就是這麼一回事。

藝術嘛,來自生活高於生活


為了產生共鳴,給人一種「我也可以」的中二感啊。

就像live里賣的最好的是三本上清華一樣,那些本科就考狀元去清北的人的考研live到底有誰買啊,沒有人買的,還自命不凡需要雞血的高中生會買大概。

因為大家再喜歡不切實際地幻想,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離那些人的客觀差距。這些人優秀、做英雄彷彿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

大眾最不喜歡的就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有含著金湯匙的人的故事,除非他和你結婚或者和你做朋友大把大把的錢給你花,否則這種故事沒什麼好看的,因為畢竟你也不能重新投胎。

而那些看起來很衰,甚至比自己還衰的主角突然獲得神奇的能力一步步逆襲成為超級英雄這件事,總是讓人喜聞樂見的。

這就像沒多少人見過五百萬彩票大獎,卻天天對買彩票趨之若鶩一樣,這就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對於逆天改命這件事非常感興趣,哪怕只是在電影院里yy兩個小時假性高潮一下。

花幾十塊的門票,換一個「我也可以」的英雄夢,然後塑造一個英雄,看他替自己實現夢想,這才是藝術作品的最終意義所在。


簡單答!

電影的本質是戲劇!

而戲劇的關鍵是情節!

情節其實就是矛盾的衝突!

而衝突又有很多種,主人公與內部世界的衝突,主人公與外部環境的衝突。一個向外一個向內,幾乎包含了一個人所要面臨的所有問題。

回到題主問的,為什麼要用人生不順利的人做主人公?

1是給觀眾代入感,讓觀眾伴隨著主人公一同成長,感受主人公的生活,這樣子,觀眾對於主人公的狀態才能夠理解。

主人公所遭遇的困難事情,或許正是觀眾在現實中所真實面臨的事情。(女友分手老婆跑路啊,被人欺騙啊等)

主人公如果是一個很窩囊廢的人,也會讓給觀眾一種喜悅,在一場電影里,你會跟著主人公的腳步,一同成長,你看著他成長,然後成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這樣子你會為他高興,這就是代入感。

相反如果找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很順利的人作為電影的主人公,那麼他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他太過完美,似乎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住他,觀眾就不會產生代入感,覺得他太過,陌生,和高大。

2則是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電影,最重要的說是情節,但是情節其實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所服務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塑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編劇,他寫這個故事,第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告訴觀眾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沒有辦法通過言語向觀眾介紹主人公,唯一能做的便是通過很多的事件來表現主人公的性格。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不要看他怎麼說,你要看他怎麼做。主人公在事件中的所作所為,其實,反映的就是主人公的性格。

一個有一些性格小缺點,但是,在大品格方面很堅守的人,是一個絕佳的主人公選項(或者他曾經被某些事物所迷惑,但在電影結局的時候,他一定會幡然悔悟)

因為這樣的主人公是最真實的,他就像電影院里你和我一樣,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樣!都是有些小問題,也會有它的小麻煩,但是他身上肯定會有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或者說他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了他的困難,開始了新的生活。

觀眾需要的是這樣的故事。而不是那些已經很成功的人的故事。

觀眾喜歡在銀幕上看到比他們弱小的人受罪,但是絕不願看到比他們成功的人還要在銀幕上繼續成功。這可以算作是第三點吧,觀眾心理訴求。

電影故事需要的是引導向上的東西,講所有故事最重要的法則是「好人必須贏」。當然也有例外,但是這種例外的故事,肯定會在其中留下某些伏筆,或者說轉變。

困了,有贊接著答。


好萊塢動作電影的標配

男主角,退役或者在編的軍警人員(有身手),事業上或者家庭不怎麼樣(現狀不佳)。

反派各種牛逼(強大的敵人)同時也各種傻逼(必將被戰勝)

政府很弱雞,或者根本就是反派一夥的。

FBI或者警局都是官僚,效率低下給主角扯後腿。

其實在這種片子裡面,主角就是美國。一個普普通通的美國人就是美國。政府,官員什麼的,不是美國的代表。這就是這種片子宣傳愛國主義的方式。


蝙蝠俠鋼鐵俠美國隊長表示不同意。


為了告訴你任何人皆可成為英雄啊!

告訴你不要個人崇拜

能拯救你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

超人還是英雄也有弱點也是凡人

英雄只是多了些勇氣而已

相對的

另一種價值觀告訴你

你什麼都不用干,是要做好英雄的崇拜者就好

英雄成功時你獲利,英雄失敗時你不會被牽連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崇拜他誇耀他,把你的命運交給他,讓他替你做一切決定

是不是很划算呢?

反正命運什麼的無所謂的,能多獲利才是王道

所以這一切跟英雄無關,跟他人無關,只和你自己的選擇有關


聊齋的故事裡為啥也都是書生才能遇到妖精呢?

因為看的是書生,也是書生寫的。


推薦閱讀:

如果讓唐·維托·柯里昂(第一代教父)治理中國會怎麼樣?
電影里,蒙上毛巾,倒水這招有多管用?現實中審問確實用么?還是電影杜撰的?
為何《教父1》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的那場群戲號稱為電影史上最佳之一?那場戲經典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喜福會這種美籍華人演員演的電影能夠聽懂,但是白人和黑人演員演的電影聽起來要費勁的多呢?
楊玉環到底有誤國嗎,?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