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稱公目的何在?

正如在知乎上所看過的,曹操進爵魏公, 對外則成為眾矢之的,對內則忠漢之臣心懷不忿,於己又背負不忠之名為天下人所不齒,而且事實上,曹操稱魏公後,內部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強烈,而外部的抵抗越來越囂張,曹操也常常擔心內部有變故而無法長期在外征戰,最終導致霸業中衰,壯心不克,稱魏公後的壞處,曹公當真不知嗎?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稱公究竟能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讓其執意為之?真是為了魏公的虛名么?如果是因為年齡大了自覺命不久矣想為子孫謀求實利,那麼權利的交割與孫策孫權,劉焉劉璋又有何不同?如果可以保證實權的交割,那麼後代的地位和勢力本質上並沒有動搖啊,司馬懿辭封安平郡公,而司馬氏終得天下,司馬父子與曹氏父子情況區別在哪裡呢?曹操稱魏公,真的僅僅是因為後期權利慾望的膨脹么?


@狐狸晨曦 一竅不通,胡說八道。還是回百度項羽吧學習客觀嚴謹學術最強比較好。

曹操稱公前是司空?丞相都當了5年了。

曹操攝行天子權了?建安二十年九月,天子命公承製封拜諸侯守相。也就是說之前曹操沒封拜權,談何攝行天子權?曹操權勢大歸大,但不代表曹操幹什麼事都能越過獻帝,無法越過獻帝意味沒攝行,懂?該上表的事還是要老老實實上表。攝行天子事的人需要上表?

什麼情況只有變成魏公國,魏王國的臣子才建立明確的君臣關係,搞搞清楚當時的長官和屬吏直接建立君臣關係,好吧。

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譴系雄於獄。……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

解釋一下向雄什麼情況和吳奮,劉毅君臣了,好吧。

別家諸侯的權力交割後的動亂是因為不合法?別搞笑了,好吧。懂不懂什麼叫主少國疑,懂不懂孫策,劉焉根本沒多少根基,知道不知道曹丕,曹植的爭鬥?

什麼情況孫權自封吳侯了?給一條史料,好吧,給條說孫權自封吳侯的史料。

什麼情況什麼貴人相助,合法不合法影響孫權統治了?劉備的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荊益豫三州牧合法了?劉備的稱王稱帝合法了?劉備又是什麼貴人相助了?

九品中正制關換取世家大族支持什麼事,不懂能不能不要亂扯?

魏氏承顛覆之運,起喪亂之後,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為一時選用之本耳。其始造也,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餘風。

翻譯一下,好吧。世家大族在哪,說一下,好吧。

什麼情況曹丕要換取孫權的擁戴,看看孫權封王是哪年,好吧,曹丕稱帝是哪年,好吧。

建安9年復九州擱置,建安17年復九州,8年時間曹操的權勢和聲望增大,反對力量已經很難阻礙曹操的野心。聲望這個東西是很玄乎的,聲望不夠,跨步太大很容易激起眾叛親離,最簡單的就是袁術的強行稱帝。袁紹讓耿苞試探群下的結果也只能以殺了耿苞以自解。司馬師的廢帝和董卓的廢帝,天下就是兩個樣,到司馬昭直接弒帝,由於司馬氏的聲望更勝司馬師時期,反作用力反而不如司馬師廢曹芳。

曹魏的篡位為何要魏公,魏王,禪讓這樣一步步來,這也是最穩妥的,畢竟當時天下未定,即使就像王莽之前本就還累積了大量的人望,平帝初還有王政君的支撐,王莽一開始也不敢以安漢公為爵位,只是作為尊號。曹操末年也是要和內部忠漢勢力進行政治鬥爭以肅清阻力。

稱公本就是曹操的篡位野心的第一步,梁商梁冀,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孫峻孫綝的權勢一樣過渡。

也可以把曹操欲圖稱公和建安9年議復九州等同看待,是一種試探,如果聲望不夠阻力過大就不稱以積累人望,阻力小了就直接上,司馬懿不受相國,安平郡公其實差不多就是自導自演為了積累個人聲望。這種事曹操之前也干過,平冀州以前各種獻帝增封侯邑不受。


謝@湯川學不學 邀。

曹操原本以司空、丞相錄尚書事即可終身攝行天子權;之所以不惜逼死荀彧、激起一次次後方忠漢士人反叛和政變,也要稱魏公、魏王,最大緣由當然是為了將基業和權柄合法地傳承子孫。

千古英雄被罵做白臉奸臣,一代偉人與他同譜詩篇,為他翻案洗冤 - 狐言論史 - 知乎專欄

只有將屬下臣子從名義上的漢臣,變成了魏公國、魏王國的臣子,讓自己和他們建立了明確的君臣關係,才能保證自己死後,這份君臣關係能順利傳遞到自己子孫身上,而不是移到了名義上的漢天子劉協那裡。

這是關係到曹魏政權能否順利延續,還是步之前霍光後塵那樣一代而終,可謂生死存亡、性命攸關之大事。

而軍閥或諸侯的權柄,在部屬名義上都是漢臣的情況下,是根本不能合法傳承的。

孫策孫權、劉焉劉璋、劉表劉琮、袁紹袁尚,這種軍閥的權利交割哪次沒起動蕩,激起巨大紛爭?

正因若沒有正式的王位,名義上都是漢家州郡,豈得由某家某戶私相授受?

劉琮降了,袁氏滅了且不提,

劉璋領益州,部將沈彌、婁發、甘寧等起事先反;其後重臣趙韙聯合益州本地大族再叛。原來依附益州的漢中張魯也不聽號令,就此獨立,和劉璋為敵十餘年。

孫權更是個典型例子。他初領江東,到處反叛,孫策的從兄孫暠,從駐地吳郡烏程整軍欲取會稽,被虞翻勸退;廬江李術率部曲數萬北迎曹操,被孫權趁官渡袁曹對峙討平。幾年後丹陽太守、孫權三弟孫翊又被部將刺殺。而豫章孫賁、廬陵孫輔們,在赤壁之戰前也一直和曹操控制的中樞,暗通款曲。

莫真以為孫策死後,孫權坐領江東,就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江東之主了,其實是近似演義和遊戲史觀。那時他僅僅類似一個孫氏家族推出來協調各方的牌位。

從一個雜號將軍,會稽太守,到合法的州牧和侯爵,能名正言順做為君主統領江東,孫權花了快20年時間才完成這個進程。然後到吳王、吳帝,又花了10多年時間。

這期間,多虧了曹操、劉備、關羽、曹丕、孔明等貴人相助,才能從一個三代之前祖宗據不可考的瓜農之孫,成為統領三州的大吳皇帝,耗盡了整整三十年的心血呢。

對比劉禪繼任劉備,何其輕易;因為劉備已經幫他把從軍閥到諸侯,從諸侯到稱王,從稱王到稱帝這條路全走完了。

曹丕同理,需要的僅僅是以九品中正制換取世家大族支持;以裂土封王換取驃騎將軍孫權這個漢帝國頭號強藩擁戴;走完從稱王到稱帝的最後一步。前面難走的路,曹操都替他走好了,該殺的人,也都清理得差不多了。

別只記得「大漢征西將軍曹侯」,也要看看曹操對自己人夏侯惇說的心裡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一步步變成魏公、魏王,自然是曹操自己野心膨脹,可為人者又怎能不為自己子孫家族的身家性命計?

衣帶詔」事件後,都已經和劉協徹底破臉了,若不著手取漢代之,難道讓曹氏一族如霍光一般被誅滅滿門么?

就算對大漢王朝再有感情和留戀,曹操也絕不會情願自己的子孫如霍氏一般無遺類的。換了任何人在他的立場恐怕都不會。

其實天朝之所以搞不了幕府制度,就在於「贏家通吃」觀念太深入人心,天子和權臣之間根本無法互信。想維持一個能延續下去的幕府,首要前提就是權臣及其子孫的地位權柄、身家性命都能得到充分保證,至少要有三、五代人,百年以上傳承。

而這在那些無論有權無權,心中皆認定君權無上的皇帝治下,可能么?

劉禪這樣有充分自知之明,肯「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君主,幾千年才出了幾個?


我水平有限,只是想補充一點。

曹操稱魏公,甚至以後稱王,難道僅僅為了他個人和子孫的利益?

他背後那一群幕僚,在把曹操不斷地往高位推的過程中,他們得到的利益總計和曹操得到的利益,還不知道誰大誰小呢。不會有人真認為他們勸進,全都要麼是違心自保要麼是真·忠心耿耿吧?漢丞相府幕僚,和一個國家的「開國功臣」,哪塊肉更肥,這些人自己心裡賬算得比誰都清楚。不信的話隨便翻開一個活到「文帝踐阼」的人的傳,看看他加官幾何,進爵多少,心裡大概也就有數了吧?懶得翻的話看我舉幾個栗子:

程昱:

文帝踐阼,復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並前八百戶。

董昭:

文帝即王位,拜昭將作大匠。及踐阼,遷大鴻臚,進封右鄉侯。二年,分邑百戶,賜昭弟訪爵關內侯,徙昭為侍中。

鍾繇:

魏國初建,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為之銘曰:「於赫有魏,作漢籓輔。厥相惟鍾,實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寮師師,楷茲度矩。」數年,坐西曹掾魏諷謀反,策罷就第。文帝即王位,復為大理。及踐阼,改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

華歆:

魏國既建,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國,封安樂鄉侯。及踐阼,改為司徒。

王朗:

文帝即王位,遷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及文帝踐阼,改為司空,進封樂平鄉侯。

何夔:

文帝踐阼,封成陽亭侯,邑三百戶。

邢顒:

文帝踐阼,為侍中尚書僕射,賜爵關內侯,出為司隸校尉,徙太常。

張遼:

文帝踐阼,封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張郃:

文帝即王位,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及踐阼,進封鄚侯。

徐晃:

文帝即王位,以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侯。及踐阼,進封楊侯。

辛毗:

文帝踐阼,遷侍中,賜爵關內侯。

桓階:

文帝踐阼,遷尚書令,封高鄉亭侯,加侍中。

陳群:

(文帝)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為尚書。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及踐阼,遷尚書僕射,加侍中,徙尚書令,進爵穎鄉侯。

陳矯:

帝既踐阼,轉署吏部,封高陵亭侯,遷尚書令。

。。。

夠多了不?其實還有不少呢。。。

曹操要是不及時照顧這些人的利益,讓他們的認股權兌現,這些人恐怕會慢慢的都去尋找新的代理人吧?那時候別說他去爭天下,別說要當什麼「周文王」,會不會死無葬身之地都不好說。

每一個站在這種位置的人做出這種決策,一定絕不可能只是為了自己。別忘了他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曹操就是想回頭,也沒法回頭了。

至於曹操個人對公爵,王爵甚至帝位有沒有覬覦之心?公爵、王爵當然不能說沒有。帝位?抱歉我始終不認為有。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被很多人解讀成:兒賊,給爹當周武王。可是我並不認為是這樣。首先很多人就不知道這兩句話前面還有兩句: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結合一下上文,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曹操有讓兒子當周武王的意思。

曹操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並稱夷吾。

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這首短歌行據說作於建安十七年到二十二年之間。曹操對「周文王」到底是什麼認識,這首詩是最好的自白了。他要是想說假話來洗白自己,有的是別人可以比,可他就是多次自比周文王——難道他就不知道避嫌?

三國志夏侯惇傳裴註:

魏書曰: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曹操心裡,他的魏國和漢的地位孰高孰低,這還看不出來嗎?

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曹操個人野心不是沒有,但早年「「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的這條底線,到了晚年其實也沒有消失。他一步步往上走,要考慮的也絕不是自己這點個人野心。

好了估計嘲諷又要開起來了。向我開炮吧。


@狐狸晨曦 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還看不明白的話我做點補充。

冊封魏公的詔書有句這樣的話:「魏國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漢初諸侯王是個什麼東東呢?在七國之亂前,是基本上(不完全)有財權,兵權和人事權的小國家國王。

曹操稱公之前,「司空、丞相錄尚書事」本質上還是漢家大企業的高級打工仔,在董事長漢獻帝架空的情況下行使權力,但在法理上他和其他臣僚是同事關係,這個權力和職位也不能繼承。

魏公則意味著,漢朝冊封了一個諸侯國,一個公國,魏公是這個公國的國君。漢家大企業成立了一個子公司——魏國小公司。曹操是小公司的老闆,在小公司里的臣僚和曹操變成了君臣關係。

司馬家和劉焉父子當時的環境不一樣,稱公條件還不成熟。就司馬氏而言,高平陵之變是他聯合了眾多反對曹爽的世族大家取得的勝利,並非他單挑贏的曹爽。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多頭政治特徵明顯,一般而言,世族大家並不希望強勢的領導人出現。和司馬懿合作是他們厭惡曹爽,但是如果司馬懿想當那個強勢領導人,他們同樣會聯合起來反對司馬懿。換言之,司馬懿並非不想,但正始十年的司馬懿權勢還遠遠不如建安十八年的曹操。


公可以世襲,丞相不能。


曹吉利慾廢漢自立久矣,建立魏公國是一個過渡階段。

原本的君臣關係是:曹吉利是漢臣,他的部下也是漢臣。就算是曹吉利之臣,也是漢——曹家——曹家的家臣這種。


稱魏公的同時,就建立了魏國(公國)。曹吉利的部下就可以去做魏國的臣子,曹吉利這個魏國,是「曹家自己的國家」,比「曹家」地位高多了。比如夏侯惇就從漢臣轉為魏臣。

後來又把這個魏公國升級成魏王國。名義上,魏王國是漢「帝國」的附屬國,魏王是漢帝之臣,事實上漢帝國就是個空架子,它的任務只剩下一個:將來廢除帝號,把皇帝這個資格讓給魏國國王。

這樣,廢漢自立時,魏國的臣子就不用經歷「漢臣變魏臣」,因為這件事已經提前完成了。分三步走,就不是「突然變天」了


曹操在領魏公前三年寫過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裡頭有句名言:「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話雖然狂妄,但也很有道理。曹操南征北戰,好歹面子上維護了漢朝的政權。不過曹操又不是忠臣孝子,難道他做這一切都為了中興漢朝,還政獻帝?從他的所作所為看,豈不荒謬。

他也不好意思直接廢掉獻帝,自立為帝,當然要玩王莽禪讓那一套,先公,後王,最後推辭再三,黃袍加身。自己完成不了,也要給子孫打下基礎。說到底進魏公只是一個步驟,一個過程。必不可少。


推薦閱讀:

如果以悶騷程度排序,三國時期怎麼排好呢?
漢朝時期的官吏制度是怎樣的?
魏蜀吳三國後期是否已經丟失了前期的某些理想?
三國後期有哪些權斗的秘辛?
三國歷史上的魏勢力武將,為何在遊戲里能力值偏低?

TAG:歷史 | 三國 | 曹操 | 三國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