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8世紀義大利美術走向衰落?
這個時期為什麼法國的洛可可藝術就能超越義大利的巴洛克,從而使得法國成為歐洲的藝術中心。
謝邀,寫了很久才完成的。
這是一個比較耐人尋味的問題,我只能從我個人對歐洲文化史與藝術史的理解出發,純屬個人觀點,篇幅有些冗長,希望不要嫌棄我的話嘮。我的論述主要討論的是美術方面,音樂、文學暫不討論。在論述之前,首先要擺在前面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義大利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出現在歐洲其實是非常晚近的事情,我們現在所知的包括整個亞平寧半島與周邊西西里等島嶼的義大利是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而在此之前亞平寧半島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其實一直屬於城邦混戰又或是外族入侵狀態下。而且羅馬帝國雖然首都在義大利,但是羅馬帝國並不能說是今天義大利的前身,因為,今天義大利的前身是當年北歐蠻族入侵後法蘭克人(後來建立了橫跨西歐的查理曼帝國)的一個分支,並不是古羅馬人。這就像今天埃及其實和古埃及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樣。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在凡爾登條約後偌大的法蘭克帝國被一分為三,成為了現在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的雛形。但在這三個帝國中,法國是為一個比較穩定的沒有分裂的民族國家,而另兩個,義大利和德國都長期處於諸侯混戰,統一都是近代的事情了。
所以我們經常說的「義大利文藝復新」,其實這裡的「義大利」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更多的是一個地理概念。言歸正傳
首先,我並不是非常贊同題主「……法國成為歐洲的藝術中心。」的說法。因為在我看來,法國真正成為歐洲藝術的中心應該是在法國大革命以後,特別是拿破崙把「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插遍歐洲之後,法國才在文化藝術上真正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中心;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戰後,藝術中心從巴黎轉移到了紐約。而十七、十八世紀巴洛克與洛可可時期,我更願意將其看成是一種準備與文化的沉澱。這種沉澱與準備就像克里特文明對於希臘城邦一樣。而義大利地區藝術,特別是造型藝術的強勢地位一直存在,甚至可以說是具有統治地位的。在法國的藝術學院中一直設有「羅馬獎」,得獎者有機會到羅馬深造,從十七世紀一直到現在,而獲獎者更是不乏如達維特、安格爾等法國古典藝術巔峰時期的大師。下面做一些背景介紹
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併而來,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石塊的室內裝飾物,而Barocco(巴洛克)則是一種更早期的宏大而華麗的藝術風格,有人將洛可可風格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從美術史的角度來看,其實「Rococo」一詞是帶有貶義的,但這裡我們不討論它在藝術成就上的褒貶,之將其作為一種藝術風格或者裝飾風格。「洛可可」可以看成是「巴洛克」的延續或者是變異。在17世紀,雖然巴洛克藝術是發源於羅馬,但縱觀整個巴洛克時期的歐洲藝術,可以說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不光義大利地區,西班牙、尼德蘭(近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地區)、法國等地都出現了不起的大師。所以17世紀是一個多中心的時代,已經不像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那般獨佔鰲頭了。
一下是巴洛克時期歐洲各地區的代表作【佛蘭德斯】魯本斯《三美惠》:【西班牙】委拉斯凱茲《英諾森十世》:【法國】普桑《阿卡迪亞的牧人》:說完了一些背景知識之後,我們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其實題主的問題問得很極端,我們很難在學術上定義一種風格超越另一種風格,講到「超越」就一定會有一個程度上或者是量的比較,這在人文學科里是很難甚至是做不到的。這就好像我們無法去比較現代藝術是否超越了古典藝術一樣,第一,缺少比較平台:他們在什麼樣種層面上超越?第二,每一種風格流派都有不同的美學追求,追求不同才呈現不同風貌,這也很難量化。那麼題主的問題我們怎麼應該解答,其實我們可以那今天的流行文化作類比。歷史上不同的藝術流派其實可以看成當時的「流行時尚」,我們今天流行的風格,未來也可能成為歷史上的時代風格。所以,這個問題就可以轉換為「法國的洛可可風格更流行」。那麼針對這一點又可以分出幾個相關的小問題:
1、洛可可藝術風格的發生角度:為什麼出現在法國而不是義大利地區?
2、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傳播角度:為什麼洛可可風格可以風靡歐洲,而義大利地區卻沒有發展出新的、流行的藝術風格?關於第一個問題,洛可可的發生:
我們一般認為「洛可可」是「巴洛克」的異變,那麼有趣的事情就產生了,到底異變在哪裡,又有那些沒有變。從藝術風格的形式上來看,洛可可時期的藝術作品基本保持了、延續了巴洛克時期對於畫面的處理方式,甚至在技法上更加成熟。
下面我們來比較兩幅作品:凡戴克的貴族婦女肖像:布歇的蓬巴杜夫人以上的這兩張肖像都是17、18世紀歐洲繪畫的巔峰之作,前者是巴洛克時期,後者是洛可可時期。從這兩張畫中我們會看到,藝術家對於人物的處理上基本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不同的可能就是後者更加華麗一些。所以從藝術表現形式和創作技術上兩種風格並沒有多少的差別。那麼不同的地方到底在哪裡?
同樣,我們繼續對比以上的兩張肖像。我們會很容易發現,巴洛克時期的畫家筆下的形象相對更加嚴肅,雖然衣著依然華麗,但基本上人的動作還是非常一板一眼的;而那張蓬巴杜夫人相較之下姿勢更加慵懶、放鬆,人物的服裝非常繁複、華麗,帶有很濃郁的裝飾色彩,整張畫給人一種充滿脂粉氣息的小女兒態。差別正是在這一份嚴肅與脂粉氣之中。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1、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2、是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3、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4、是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5、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可以說巴洛克在文藝復興藝術發展的基礎上在浪漫主義、感性主義與戲劇性上更加向前了一步。但巴洛克藝術還是以宗教題材為主,所以,在畫面的表現上依然還保留了一份嚴肅與拘謹,一些神話題材中則表現出一種英雄的悲劇色彩。而洛可可其實就是講巴洛克風格中那最後的一份嚴肅與拘謹也都一併拋棄,體現出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
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這與一位帝王的逝世有關。巴洛克風格在歐洲還有另一個名字「路易十四」風格,而有趣的是巴洛克風格也被成為「路易十五風格」。1715年,著名的法王路易十四去世,法國貴族,無論高興與否,一定會感到時代變了,沒有誰再能那麼嚴格地控制他們了,那些長期感到壓抑的法國貴族,終於獲得解脫,可以離開凡爾賽,湧進巴黎,享受輕鬆自由的生活,尋求精神和肉體的快感。於是洛可可藝術慢慢地在法國貴族階層流行起來,並迅速的擴展到歐洲成為一時之風潮。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洛可可風格的流行需要一個基礎,就是貴族階層的繁榮。這裡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歐洲其他的國家都有貴族,那麼為什麼只有在法國出現了典型的洛可可藝術呢?
這裡需要我們要回到本文一開頭就說到的一個現象,法國是自中世紀時期法蘭克帝國遺留下的最穩定的民族國家。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發生過諸如百年戰爭的慘事,但在一代雄主路易十四的勵精圖治下,法國可以說迎來了波旁王朝的巔峰。強大的中央集權、穩定的社會形態、繁榮的經濟發展,讓法國的貴族階層在這一時期空前強盛,這才誕生了屬於貴族的藝術形態。關於洛可可的產生和流行,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一個女人,就是上文中那張畫像中的人物——蓬巴杜夫人。蓬巴杜夫人,全名讓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侯爵夫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社交名媛,是一個引起爭議的歷史人物,她曾經是一位擁有鐵腕的女強人,憑藉自己的才色,蓬帕杜夫人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藝術的一個最大的推手和代言人,就像瑪麗蓮夢露之與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一樣。蓬巴杜夫人是廣為人知的文學藝術贊助人。她對文學有濃厚的興趣,自學閱讀了大量的手稿,自己的大型圖書館裡有數千冊藏書。她資助過著名作家伏爾泰,而這位在她成名之前就已結識的劇作家顯然也是她宮廷角色中的一個重要顧問。另外,狄德羅編寫的首部百科全書也是多虧了蓬帕杜夫人的慎重支持,才得到了這個君主國的認可。此外,她還資助過大量的宮廷藝術家,為世人所知的是深受貴族和宮廷貴婦喜愛的洛可可畫家布歇和讓·馬里·法爾康涅。關於洛可可的傳播:
討論洛可可的傳播,我們同樣從貴族階層說起。其實如果要說真正的貴族文化的發展是17、18世紀。在經濟基礎上,大航海給歐洲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在這時候歐洲的貴族才漸漸掌控了世俗的權利。
這中趨勢的發展要歸功於一個重要的歐洲運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主要發生在16、17世紀,但它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影響。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的歷史我們可以簡單的概括為「上帝與凱撒的鬥爭」。也就是神權與君拳的鬥爭;而大革命以後的現代怎成了君權與民權的鬥爭。宗教改革看上去雖然是一場基督教內部的教派分裂,但帶給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讓神權(羅馬教會)漸漸退出世俗政治的舞台,再也不像中世紀那樣可以左右世俗政治,慢慢成為一種精神象徵。那些進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地區如英國、荷蘭、瑞士等都在後來發展起了資產階級。歐洲南部雖然還是天主教會的大本營,但是教會的權利已經漸漸式微了。法國雖然也是天主教傳統國家,但有趣的是在17、18世紀,法國的大主教們都更加忠於的是國王而不是教會,這讓法國有機會在不太耗損國力進行改革的情況下,大力發展世俗皇權,這是促成法國具有強大中央皇權統治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在國力強盛,有沒有明君嚴格控制之下,貴族階層展現的享樂主義也就不難推測了。今天義大利這塊土地在18世紀還只是很多大大小小的小城邦國家,這些國家連年征戰達數個世紀之久。在18世紀曾經短暫隸屬於歐洲最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義大利地區是羅馬教會的根據地,而哈布斯堡王朝也是堅定的天主教傳統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是雄踞歐洲南部的古老王朝,後來最鼎盛時期的西班牙、奧地利都是哈布斯堡王潮的分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費迪南大公就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雖然南部有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但是其堅定的天主教信仰就造成了不可能產生以享樂主義為主要基調的洛可可藝術。義大利為什麼沒有發展出新的藝術樣態?
這裡我覺得需要談到一個原創力的問題。其實縱觀整個文化史的變化,往往文化藝術的發展都是與社會階層變革密不可分的。拋開一些玩不因素不論,如戰亂、經濟、宗教牽制等,18世紀的義大利卻是缺少在藝術上的原創力。如果一個具有深厚傳統文化的民族,需要在傳統文化上做新的突破,主要靠兩個方式,第一、外來文化的啟迪,這就像佛教在魏晉以後啟迪了中華文明一樣;第二,靠新興的社會階層的登場,就像資產階級大行其道下形成的資產階級文化一樣。而在18世紀的義大利,這兩個都沒有,所以就很難走出過去的輝煌傳統。——————————————————————————————————————分割線
以上我們從相對比較學術的角度分析了題主的問題,包括一些社會、經濟、文化形態等原因,當然,這是對的,但我覺得藝術的發展除了這些可以找尋的客觀因素之外,還有很多無法歸納的,隨機的,偶然的因素產生,甚至就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些隨機因素產生的影響是主要的。如果拋開學術不談,我本人是一個有神秘主義傾向的人。其實在學習社會歷史的過程中,越是學習,其實越是會覺得我們古老文明中所講的那個「氣數」是無比精準的一個描繪。在每一個歷史節點,我們都可以找出無數個理由去解釋為什麼歷史在這一刻轉身了,但我覺得巧合就是為什麼那些無數的因素就恰巧匯聚於此,匯聚於某些個體上。所以我覺得所謂「氣數」真是神來之筆。回到藝術史,我一直很贊同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中開篇的一句話:「沒有藝術史,只有藝術家」。我個人覺得是很對的。在上文我用了這麼長的篇幅(希望讀者不要嫌棄我的話嘮,職業病,抱歉)去解釋題主的問題。但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角度去考慮這些問題——人的角度。我們很難想像沒有倫勃朗、哈爾斯、維梅爾荷蘭的17世紀的藝術會成為什麼樣子。我們也很難想像沒有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帕爾尼尼,今天走進梵蒂岡,會看到怎樣的一幅場景。沒有塞尚、梵高、高更,藝術會不會演變入現代。這些彷彿都是那麼的巧合,我始終舉得藝術的發展是靠大師堆砌起來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如果沒有外部因素,大師成不了大師,或者歷史的發展總是沿著一個固定軌道進行的。這就成了一個種子發芽生長的問題:是土壤、雨水重要,還是種子本身重要?當然,這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根本原因還是經濟的衰敗吧,就像文藝復興是以貨幣經濟大繁榮為前提的。義大利經濟衰敗主要因為宗教改革和新航線的開闢,羅馬教皇為了修建聖彼得大教堂大肆出賣贖罪券引發了宗教改革,影響了教會的稅收,直接影響了羅馬的經濟,新航線的開闢也使得人們不在通過陸運而是航運來貿易,貿易中心的地位也逐漸喪失。
推薦閱讀:
※3D印表機和攝影能取代傳統的繪畫藝術嗎?
※你和華語音樂都發生過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
※台北故宮博物院為什麼把東坡肉形石和翡翠白菜當鎮館之寶?
※為什麼陳奕迅這麼紅?
※電影《國產凌凌漆》當中,當周星馳被槍斃時,為什麼周星馳給了警察點錢,就輕易地逃脫了?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