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醫的時候藥方里葯的種類很多,是對的嗎?
補充:
@趙恆 前輩在評論里提到:靠提成活著的中醫笑而不語~我個人認為,每個行業其實都是在賺自己行業里的「提成」,靠手藝吃飯無可厚非~怎麼沒人要求百貨店、服裝店不賺提成呢?當然,可能有不賺提成的大夫,其思想境界不是我等能窺探的,但是也別搞得不賺錢的這些人就比賺錢的高尚好多似的~當然,醫藥行業的利潤率和醫生究竟應該賺多少錢、通過何種方式賺錢那是另一個問題。我回復:依靠提成也是被迫無奈,大家都能夠理解的。在中國的醫療環境下,有幾個人能做到不靠提成生活的。我只是舉了那麼兩個特例,也只遇到了這兩個特例。
因此,我覺得這個世界不需要英雄,如果人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
謝邀。
這得分情況的。1、都有醫德,但不同人的處方用藥風格不同。我一個師兄,推崇孟河醫派的風格,處方輕清靈動,藥量很小,我見過他給一個患者處方,每付葯10幾元,4付見效。患者說,我從來沒吃過這麼便宜的葯,還這麼有效。他從出道以來,沒收過一分錢提成,全靠診費過日子。我另一個師兄,地處東北,處方藥味偏多,一般都是10幾味居多,而且每味藥量也比較大,每付葯40、50元,也有很多有效的。遇到困難的患者,會盡量考慮讓藥費便宜些。而且,關鍵是,他的很多方都是直接給患者的,根本沒要求患者在醫院買葯,以致科里其他大夫以為他跟外面的藥店有聯繫,專門讓患者在某個藥店抓藥。他經常說,雖然你把藥方給患者了,沒在醫院開藥,但你的好患者都是記在心裡的。有個真實的小故事,大意如下:
上海一個社區中醫被相關管理部門叫去,指著費用單問道:你怎麼有的方才4塊多1付?他看了一下那個單子,指著某一行說:這兒還有個幾毛的。我看過上海另一個中醫的處方單:就一味桑葉(具體用量忘了),14付。這個中醫也是從沒有收過一分錢提成,也是靠診費過日子。有段時間開膏方有4000多提成,打到他的卡上,他全給退回去了,他開膏方不為提成,只是確定患者病情需要,才開膏方。
他們認為,一旦涉及提成,處方就不那麼純粹了,不利於技術的提高,我也是這麼認為。2、沒有醫德,以利益為重。
我以前回答里提到過一個女性崩漏患者,到某婦科名醫那裡治病,她說那個大夫最先問的是你帶了多少錢,然後根據你帶的錢數開方。她的崩漏是好了,但是被補藥補的浮腫、口臭,一派濕熱實邪壅滯之象。而且,不要小看小病,越是小病,癥狀不明顯,病機隱藏深,有時候越難治療。
從理論上說,中醫有兩個派別,一個叫時方派另一個叫經方派。經方派推崇傷寒裡面方子,所以用藥很多都是很精簡的,就是如同你所說的就三四味葯。而時方派比較推崇,宋以後的方子用藥來說比較多比較復雜。也就是說,醫生比較喜歡時方派的方子,開十幾味葯來治病是有可能的。在實際上來說,我不是中醫,我只是一名藥劑師對具體方子不好判斷,只能說有這個可能醫生在方子裡面開一些補益葯的,用來賺取回扣。而至於擔心相剋方面大可不必擔心,現在這方面管理很嚴格。醫生開完會檢查一遍,抓藥的時候中藥師也會複核一遍的,會加蓋自己的印章來證明審核通過的,這個可以安心
關於回扣的問題,就我所知道的是,我們醫院的醫生在藥品上一分回扣都沒有,而且現在的葯佔比管理非常嚴格,用藥超出規定直接扣醫生獎金。除了葯佔比,我們還有例均費用,也是同樣的控制嚴格……所以,別什麼都說回扣……我至今沒見過回扣長什麼樣……
1.為什麼會想到提成?不是應該想一想療效嗎?2.別人是自己的鏡子,可以照見我們的內心!3.方葯傳承歷史上流派繁多,用藥種類和用量自然不同。4.中藥存在「七情」,十八反,十九畏,這個是中醫方葯必須掌握的。
5.相生相剋,配伍理論有君臣佐使,自然要有理有據。平時本人開方葯很少,因為一般針灸就可以解決,包括內科雜病!不過我也開中藥,只有我認為病人需要才開,一開始都是我開方病人隨便去外面抓藥,別說提成了,連3塊錢的挂號費都撈不到(病人沒挂號)!!ps不是本人開方水平低,病人不挂號,而是人心不古,覺得我可能是拿他們當練手,所以不挂號,不過第二次來的時候他們就拿著號頭來了......
還是來答一下吧1.急性病:來的猛烈如果對症下藥,不需要太多的藥量就可以很快治好,如果治療及時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也不用吃很多葯來調理身體了。2.慢性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慢性病一般癥狀不會很明顯,但是某天突然發病癥狀很強烈,那證明你的身體已經被邪氣侵蝕的很厲害了,身體已經非常虛了,那麼醫生給你開藥治療的時候肯定要考慮你的身體情況,如果虛不受補,還要給你調理下身體,然後才能對症下藥。還有更多的是你的某個臟腑病的太久就會連累到其它的臟腑,這種情況下醫生就要綜合考慮了,比如某味葯藥性猛烈吃下去會對其它臟腑產生不良影響,那麼就要提換成其它的一味或者多味藥性平和的葯,還要再加一點保護其它臟腑的葯或者是補益的葯,因此藥方就變得龐大起來了。謝邀。
LZ的問題所說的其實是這樣的,經方中很少有大量十幾種或者更多的用藥,對症用藥原則從簡。而出現用藥很多的方子比如溫病派的會比較多,也不免很多亂用藥的出現,這樣說不是說一方之中用藥多了就不好,主要還是在於使用以後是不是有效果。LZ十幾種的藥方其實也不算多的。
一個是看秉承的學派…一個是看病情輕重…一個是看到底什麼病…題主,是你不懂亂猜測。
以我多年職業病人的經驗,每個醫生的開方風格都是不同的。
給你看一個藥方,是某正規醫院高年資教授級主任醫師開的。
嘛。這是我吃的方子。看看,一共22味葯,比十幾味多吧。(我承認我腎虛,請不要說這個。我只是舉例而已。)這是因為我的病情比較複雜。對於一般傷風感冒一類的小病,並不需要這麼多葯。
況且當時這位醫生就說了,我們醫院不讓開大藥方啊,開了是要罰款的啊。但是有的病人病情複雜確實需要很多葯,沒有辦法。
葯多不一定相剋,還可能相生。事實上不能簡單用五行來推測藥方,畢竟五行並非中藥的屬性,只是人體的屬性而已。(五行只是取象類比,不懂的中醫黑就不要亂說了。)
當然,小病有沒有可能開比較大的藥方?完全有可能。因為大藥方就是某個醫派的特點。事實上我 吃過三四十味葯的方子。也不能說人家是騙你藥費,畢竟其實葯本身不一定很貴。開1g冬蟲夏草就足夠幾百克其他的葯了-,-。
我建議題主換個醫院,換個醫生。風格會差距很大。這與醫德關係不大,畢竟中藥並不貴,而且中藥來源於飲片廠,飲片廠沒必要給回扣。這不是西醫。
我雖然不是學中醫的,但是也看過不少中醫,開的藥方里也有很多種葯,我的理解是尋求中醫本來就是想調理身體的,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醫開的方子估計是從全身出發,所以藥方複雜也不奇怪,而且,西藥是合成的,本身就具有多種成分和作用,單單一兩種中草藥估計很難達到這種合成效應。另外,我覺得樓主既然選擇了看醫生就應該相信醫生,在信任的情況下治療的效果果往往會更好,就好像安慰劑效應,不要一味覺得醫生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我相信大多數醫生還是以病人利益為先的。
我是西醫專業的,但是曾經參編過一兩本中醫的書這是關於痛風的分成很多種,隨便看裡面一種的方子,可以看到很多加減。對同一種病的不同癥狀,用不同的方子,所以就出現了好多葯的情況。當然還有上面答案里說的,流派問題。
1.十幾味葯算多?2.一個藥方包括君臣佐使,配伍有時會複雜一點沒什麼想不通的。
3.記得最開始學中成藥的時候第一方是小青龍湯,就有八味葯。 4.醫生還要根據體質的不同進行加減,題主真的看過中醫書?什麼中醫書?到底是中醫理論還是中藥學還是方劑學或是中成藥?知道什麼是辯證嗎?5.這點我必須嚴肅強調 !醫生是有醫德的!每位臨床來的老師,第一堂課都會強調醫德。如果你不信醫生就自己看你那所謂的中醫書自己治去吧。6.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醫生的,每一位醫生都要花費很多時間以及汗水才能夠經得起一句大夫。相生相剋是五行,中藥的那叫中藥七情 相畏相殺。平淡見真功!武術也好,書法也好,唱歌也好,各種廚藝也好,未必複雜繁亂的技巧,就是最好!
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區區百十味葯,一百一十三方子,卻成就經典!看經方一般四五味,六七味為主。溫病學家葉天士《臨症指南醫案》處方也不過六七味,佔百分之七八十比例。
現在中醫看病處方動則十幾味葯,二十幾味葯。大方,藥味多,難道跟經濟無關係嗎?
這個首先要看病情,然後再看醫生的流派。像仲景的經方流派就講究精簡,所以《傷寒雜病論》中很少出現超過10味中藥的,但是也有侯氏黑散這種有十幾味葯的方子(但是好像不是仲景自己的方子)。像六味地黃丸,小青龍湯,麻子仁丸,腎氣丸這一類經方確實講究。要用最少但是最有效的中藥進行成方。
但是也有時方派,畢竟現代人的病較古代人來說更加複雜,變化更多。所以單純用經方也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國醫大師方和謙說過要經方與時方合用。清朝名醫俞昌在《醫門法律》說:因病立方,隨機施藥。所以並不是說葯開的多就說醫生怎麼怎麼樣,畢竟十幾味葯不算多。我只是一名中醫學生,說錯話不要打我(? ̄? ??  ̄??)
中藥分量多少搭配什麼出來的效果可是大不同,總之中醫太博大精深,我認為是有必要的
背方歌背多了,十幾味葯的方子也不少,再有加減,甚至更多。醫生的習慣不同,派別不同,有的善用小方,有的善用大方,殊途同歸。十八反十九畏是基礎中的基礎,相當於數學裡的個位數加減乘除,出錯的幾率幾乎沒有。醫術看治療效果,醫德看望聞問切是否仔細與葯價。
書上的經方都是歷史沉澱下來最精簡的。一個人生病不可能完完全全照著方子的主治去生,都夾著七七八八的問題,自然開的葯類就多了。謝邀。
才疏學淺,匿。等前輩來指教。首先我們來看你說的三四味的方子。
經典名方,比如麻黃湯,承氣湯,葯都不多,對吧?那麼題主,問題來了,你聽說過防風通聖散嗎……
目前我見到的治虛證和虛實錯雜的方子,十幾味比較正常。畢竟基本方上都要有加減。大夫要是能把葯開相剋了,那也太臭了……別太擔心。其次你提的小病。
月經病我不了解,婦科學還得過幾年學。但是另兩種病我覺得都是虛證。虛證用參有問題嗎……再說我記得党參不是什麼貴葯……
並且瀉快補慢,別著急。你找的大夫有你的四診結果,我們沒有,所以還是建議題主照著吃。這個方子以我的水平看來沒什麼異常的地方
推薦閱讀:
※中醫藥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醫的學說里,對近視是否有研究 ?
※熬中藥有什麼講究,怎樣才能煎的好?
※如何理解「芪外參內草中央」這句話?
※中醫中藥是否算得上經過實驗論證,屬於科學?在當今社會是否更多的是一種禍害?